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教學案

本文已影響 1.69W人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教學案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教學案
教學目標
教學札記
1、瞭解說明的內容,理清說明的順序。
2、體會簡練、縝密、生動的語言。
3、增強學生的科學意識,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科普文章的準確、生動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佈置預習.導學
1、你會讀加點的字注音嗎?將字音寫在括號內並解釋
遺骸( ): 蟾蜍( ): 褶皺( ): 追溯( ):。
天衣無縫:
2.填空
(1)兩篇短文選自國作家的作品,兩篇文章同爲。
(2)我國的“恐龍之鄉”是四川(地名)。
(3).這兩篇短文說明的中心是什麼?
3.你還知道多少“恐龍”的情況?請說一說。
二 .指導學習.研討
(一)情景導入:利用所學地理知識,介紹“大陸漂移假說”產生的故事導入新課
(二)認識作者,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簡介作者
(2)檢查字詞預習,夯實基礎
(三)、自讀課文 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讀課文,思考討論:
(l)兩篇短文各自要說明的內容是什麼?
(2)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但說明的角度不同。試比較。(此題意在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對比閱讀,培養學生善於多角度、多
側面 看問題的科學思維能力。).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
(四)、細讀課文,揣摩語言
1.阿西莫夫素以駕馭語言和概念的能力著稱。速讀課文,試結合上下文,說說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裏的下列補充說明文字有何作用。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
(2)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天衣無縫。
(3)萬一某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
(4)即非常純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復到原始碳的狀態,但誰願意這樣做呢?.
2.學生討論,教師點撥
3.默讀課文,揣摩這兩篇短文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語言特點,並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語段摘錄下來。
三、總結課文
提問:這兩篇短文說明了一個什麼共同的問題?
四.鞏固練習
1.文章的作者提出“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其實我們中學生所學的各門學科之間也是互相聯繫的,請你從自己的體會入手,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不少於200字)新課標第一網
2. 閱讀下面的說明文,回答問題。
(1)早在兩千多年前,古埃及就有了“赤潮”的記載。
(2)直到顯微鏡發明以後,人們才逐步揭開了赤潮的神祕面紗。原來是海水中的一些浮游生物,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爆發性繁殖,從而引起水色異常,形成赤潮。造成赤潮的生物種類較多,主要是微型或小型浮游植物和原生動物,現在已知的有40多屬、120多種,其中以夜光藻、骨條藻和原生物中的溢蟲等較爲常見。它們主要分佈在離水面幾十釐米至一米左右的海水錶面。
(3)赤潮的顏色,主要由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的顏色決定,如以夜光藻爲主形成的赤潮,主要呈紅色;而以綠色鞭毛藻形成的赤潮則爲綠色。因此,赤潮實際上是各種有色潮的總稱。發生赤潮的海水常常帶有粘性和腥臭味,所以又被稱爲“臭水”、“厄水”。
(4)近年來,赤潮的頻繁出現與日益加劇的海洋污染有着密切的聯繫。由於人類長期向海洋傾倒垃圾,工業污水、生活廢水和農業肥料大量流入海洋,給海洋
生物增加了過量的食物,生物可利用的氮、磷等營養物質大量增加和聚集,造成海洋富營養化,爲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條件,這是赤潮形成的根本原因。
(5)此外,海區內的水文氣象條件,也與赤潮的發生有着直接的關係。如強烈的日照、水溫的升高、海水的停滯以及海面上空氣流穩定等因素,均有利於赤潮生物的集結。因此,這
也是赤潮形成的自然條件。
(6)密集的赤潮生物不僅堵塞魚類的鰓,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使海水極度缺氧,而且還能夠形成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威脅其他海洋生物生存,導致其大量死亡。更爲嚴重的是,赤潮生物體內及其代謝產物含有生物毒素,這種生物毒素不僅能夠引起魚類及貝類中毒或死亡,人若食用了含有這種毒素的海產品,也有可能發生中毒或致死事件。
(7)人類怎麼也沒有想到,早在20億年前就已經活躍在地球上的藻類,今天會以這樣的方式向我們敲響警鐘。這是海洋對人類破壞生態的報復,它告訴我們,海洋絕不是人類的“垃圾站”和“污水桶”。保護海洋環境,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選自《化石》,有刪改)
(1).第(7)節畫線句子中“這樣的方式”是指。
“向我們敲響警鐘”中的“警鐘”是指。
(2).第(2)節中加粗詞語“一些”能否去掉?爲什麼?
答:
(3).從建國初到60年代以前,我國沿海僅發生過4次赤潮,70年代達15次,80年代以來達到了260次。請運用選文中的相關知識解釋我國赤潮日趨嚴重的主要原因。
答:

八年級語文上學案
18阿西莫夫短文兩篇
學習札記
學習目標
1、瞭解說明的內容,理清說明的順序。
2、體會簡練、縝密、生動的語言。
3、增強科學意識,培養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學習重點、難點
理解科普文章的準確、生動的語言。
學習過程
一、預習.自學
1、你會讀加點的字注音嗎?將字音寫在括號內並解釋
遺骸( ): 蟾蜍( ): 褶皺( ): 追溯( ):。
天衣無縫:
2.填空
(1)兩篇短文選自國作家的作品,兩篇文章同爲。
(2)我國的“恐龍之鄉”是四川(地名)。
(3).這兩篇短文說明的中心是什麼?
3.你還知道多少“恐龍”的情況?請說一說。
二.研討.學習
(一)情景導入:
(二)檢查預習情況
(三)、自讀課文 整體感知課文
1.讀課文,思考討論:
(l)兩篇短文各自要說明的內容是什麼?
(2)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但說明的角度不同。試比較。
(四)、細讀課文,揣摩語言
1.阿西莫夫素以駕馭語言和概念的能力著稱。速讀課文,試結合上下文,說說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號裏的下列補充說明文字有何作用。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現代兩棲動物。
(2)如果看一張地圖,並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會看到它們拼合得多麼天衣無縫。
(3)萬一某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
(4)即非常純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復到原始碳的狀態,但誰願意這樣做呢?
2.默讀課文,揣摩這兩篇短文簡明精練、邏輯性強、幽默風趣的語言特點,並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語段摘錄下來。
三、總結課文
思考:這兩篇短文說明了一個什麼共同的問題?
四.鞏固練習 1.文章的作者提出“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其實我們中學生所學的各門學科之間也是互相聯繫的,請你從自己的體會入手,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不少於200字)
2. 閱讀下面的說明文,回答問題。
(1)早在兩千多年前,古埃及就有了“赤潮”的記載。
(2)直到顯微鏡發明以後,人們才逐步揭開了赤潮的神祕面紗。原來是海水中的一些浮游生物,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爆發性繁殖,從而引起水色異常,形成赤潮。造成赤潮的生物種類較多,主要是微型或小型浮游植物和原生動物,現在已知的有40多屬、120多種,其中以夜光藻、骨條藻和原生物中的溢蟲等較爲常見。它們主要分佈在離水面幾十釐米至一米左右的海水錶面。
(3)赤潮的顏色,主要由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的顏色決定,如以夜光藻爲主形成的赤潮,主要呈紅色;而以綠色鞭毛藻形成的赤潮則爲綠色。因此,赤潮實際上是各種有色潮的總稱。發生赤潮的海水常常帶有粘性和腥臭味,所以又被稱爲“臭水”、“厄水”。
(4)近年來,赤潮的頻繁出現與日益加劇的海洋污染有着密切的聯繫。由於人類長期向海洋傾倒垃圾,工業污水、生活廢水和農業肥料大量流入海洋,給海洋
生物增加了過量的食物,生物可利用的氮、磷等營養物質大量增加和聚集,造成海洋富營養化,爲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條件,這是赤潮形成的根本原因。
(5)此外,海區內的水文氣象條件,也與赤潮的發生有着直接的關係。如強烈的日照、水溫的升高、海水的停滯以及海面上空氣流穩定等因素,均有利於赤潮生物的集結。因此,這
也是赤潮形成的自然條件。
(6)密集的赤潮生物不僅堵塞魚類的鰓,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使海水極度缺氧,而且還能夠形成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威脅其他海洋生物生存,導致其大量死亡。更爲嚴重的是,赤潮生物體內及其代謝產物含有生物毒素,這種生物毒素不僅能夠引起魚類及貝類中毒或死亡,人若食用了含有這種毒素的海產品,也有可能發生中毒或致死事件。
(7)人類怎麼也沒有想到,早在20億年前就已經活躍在地球上的藻類,今天會以這樣的方式向我們敲響警鐘。這是海洋對人類破壞生態的報復,它告訴我們,海洋絕不是人類的“垃圾站”和“污水桶”。保護海洋環境,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選自《化石》,有刪改)
(1).第(7)節畫線句子中“這樣的方式”是指。
“向我們敲響警鐘”中的“警鐘”是指。
(2).第(2)節中加粗詞語“一些”能否去掉?爲什麼?
答:
(3).從建國初到60年代以前,我國沿海僅發生過4次赤潮,70年代達15次,80年代以來達到了260次。請運用選文中的相關知識解釋我國赤潮日趨嚴重的主要原因。
答:

18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答案(三)2.教師點撥:
(1)第一篇《恐龍無處不有》依據在南極發現恐龍化石的事實,佐證了大陸漂
移假說;第二篇《被壓扁的沙子》通過對“被壓扁的砂子”的反思,證明外星撞擊導致恐龍滅絕。
(2)這兩篇短文都談到了恐龍的滅絕,但這一問題在每篇文章中所“扮的角色”不同。在第一篇中,作者談到恐龍滅絕的歷史,談到它的化石無處不有,是爲了證明另一科學理論(“板塊構造”理論)的正確;而在第二篇中,恐龍的滅絕則成爲探討的主題,“被壓扁的沙子”則成了證據。
(四).學生討論,教師點撥:如果抽象地說現代兩棲動物,不加以舉例,讀者可能一時想不到是指哪些動物。現代兩棲動物很多,舉“青蛙”和“贍蛛”,是因爲它們“人人皆知”,人們非常熟悉。“青蛙”和“贍殊”不能在南極生存,猶如當年恐龍不能適應南極的生態氣候一樣,因爲它們屬同一個家族。
(2)這一句補充說明了大陸漂移學說的一個最顯而易見的證據,即南美洲和非
洲海岸線驚人的互補性,這不是能有巧合來解釋的,只能說明它們原來在一起。當然,大陸漂移學說還有很多深層證據。
(3)這是一句半開玩笑的話,但也不是無稽之談。天體撞擊地球事件雖然不多,但在地球的歷史上畢竟發生過。作者在這裏也正是意在強調天文學研究的現實意義。
(4)這一句話是對“二氧化硅”的解釋,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學名,另一方面也強調只有非常純淨的沙子才能稱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其他雜質。
三思考討論,教師點撥:這表明每一科學的新發現都會引起新的思考,引發新的科學思維,並可能在不同的研究領域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這就是作者在《恐龍無處不有》開頭提出的觀點。
(5)這一句話是以金剛石經過高溫加熱可以變成普通的碳,類比斯石英經過高溫加熱可以變爲普通的沙子。也許沒有人會在意斯石英的還原問題,但沒有人會願意把金剛石變爲碳的,因爲金剛石太名貴了。作者在幽默風趣中,把事理說得簡明透徹。
四鞏固練習1略(例子切合要求,語言暢達即可)
2(1).赤潮頻繁出現 保護海洋環境,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2).①不能。②去掉“一些”便表明所有的浮游生物都會形成赤潮,這不符合實際。
(3).我國日益加劇的海洋污染導致了赤潮的頻繁發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