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關於立德樹人成就最美徵文2000字

本文已影響 3.4W人 

教師的道德素質比教師的文化素質更爲重要,教師的道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下面是小編收集的關於立德樹人成就最美徵文2000字,希望大家會喜歡!

關於立德樹人成就最美徵文2000字

  【關於立德樹人成就最美徵文2000字1】

本來知識分子是最容易動搖的。我們回想一下,在過去數十年間,在思想界、文化界執着火炬而不斷前進的有幾個?數十年如一日,不爲利祿而變節操的有幾個?始終忠誠於真理,不愧屋漏的有幾個?爲民主自由而奮鬥到底,不避刀俎斧鉞的有幾個?始終成爲青年導師,知行合一而不欺騙青年的又有幾個?

這段言辭頗爲激烈的質問並非出自我之手筆,而選自胡愈之先生的《我所見到的蔡元培》一文。初看時,胡先生此處連續五個反問句發聲,用以質疑當時社會各類知識分子;細一看,這五個反問句包含的強烈感情不正真實反映了三四十年間的社會大環境嗎?往細裏說,這不正是前數十年間思想界、文化界的風風雨雨和身處其中知識分子世界的人世百態嗎?然思想潮流皆比如今自由蓬勃的當時,能夠一笑以應胡先生質疑之人其實不乏其人,胡先生筆下的蔡元培先生當仁不讓位列其中。

蔡元培先生往往以北大校長的身份被人熟知,其掌校北大九年間確實功勳卓卓,秉着“大學生當以研究學術爲天職,不當以大學爲升官發財之階梯”與“兼容幷包”的理念,蔡先生展開大刀闊斧的改革,端學風攬人才,將由來已久的官僚主義橫行之風生生趕出北大,將大批博學多識學貫中西之人從四面八方招進北大,北大因此從之前的行屍走肉變得有血有肉,成爲各種思想文化擊撞之地,不枉當時中國思想界、學術界一大幸事。

在那個可與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相媲美的時代,蔡元培先生何以成就如此大觀?或許,四字便可道其中真意——立德樹人。

何爲立德樹人?“立德”二字最先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豹聞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此處“三不朽”,唐時孔穎達於《春秋左傳正義》中作出更爲細緻的定義:“立德謂創制垂法,博施濟衆;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於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通俗點說,魯國大夫叔孫豹的“三不朽”按唐朝大經學家孔穎達的理解,依次爲樹立道德操守,建立事業功績,修立觀點學說。“立德”一說,即所謂樹立道德操守,位於“三不朽”之首,可見其一斑。“樹人”二字出自《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俗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即衍生於此。通俗點說,一年可出穀物,十年可成樹木,終身方可成人,其中“樹”作爲動詞,有培養、培育之意,故大概可將“樹人”理解爲“育人”。綜上而言,立德樹人即爲樹立道德操守,修行養性,以終身爲限育人。

如此理解,想來其實只解其表層之意,而未深入。爲三不朽而立德者,立德並不能忘立功、立言;立德爲上,立德又爲何?立德修行小我,然小我修成,唯立功、立言方能不朽。人有云,遍觀中國三千年歷史,可稱“立德”而不受非議者僅兩個半人,一爲春秋時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的鴻儒聖人孔老夫子,一爲明朝時精通佛道儒三家的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另外半個則爲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的湘軍創始人曾國藩。此三人在中國悠久歷史上皆曾留過濃墨重彩的一筆,此處不必多言。然此三人立德之時,也未忘立功、立言,孔夫子周遊列國宣傳其開創倡導的儒家思想,試圖平穩那個政治動盪的時代,雖世時未被統治階級接受,然其言論後由其弟子集結爲籍而成《論語》,其學說思想流傳後世,鑄就深遠影響;王陽明更非一般文人墨客能比,其還是一名卓越的軍事家,以“詭異獨斷用兵”著稱的他在平定江西和宸濠之亂中立下赫赫戰功,之後立院講學著書,宣揚其“知行合一”的心學思想;曾文正公作爲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開拓者之一,曾創立湘軍進而鎮壓威脅當時清廷統治的太平天國起義,並以兼收幷蓄的態度對待宋明理學,揚長避短,求同存異,而他的處世智慧更是爲後世津津樂道。此三者,概稱立德者,皆以立德爲根本,不忘且以此促立功、立言,而久不廢。所以,真正所謂立德,其中必包含立功、立言,不單是樹立自己的道德操守而已。至於樹人,若僅就“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來看,大概爲育人這活是長期的艱鉅的大事業,可這便犯了斷章取義的錯誤,整句話斷不可僅截取重點加以理解。一年之計,十年之計,最後至終身之計,育人之業除本身確爲終身之計外,實屬一個講究按部就班、追求持之以恆的過程,若沒有一年、十年之不斷積累,何來終身?再議之,育人固大,大中亦須分小,將此一世之業細化,而縱觀歷史,育人之業代代相傳,每一世當屬其中,育人思想學術之進步,概皆以前人之學爲基礎,步步爲營,不斷得到深化發展。所以,真正所謂樹人,即育人,必要求將此視作一生爲之奉獻的事業,更需將此作爲由淺入深、滴水穿石的一項事無鉅細的宏大工程。

據上所言,立德樹人實須以三不朽爲衡尺,即樹立道德操守,建立事業功績,修立觀點學說,同時方須視育人爲循序漸進不斷累積卻貫穿終身的大業。須如此,方可稱立德樹人。

上文提及蔡元培先生促成北大之大,全因其所言所行盡皆符合“立德樹人”四字,非無實據。先論立德,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的蔡先生年少時便通讀蘊含中國哲學思想的各類古典,對於道德品行的修養自小即始,而蔡先生後涉及倫理學領域,這不能說與德無關。掌管北大數年間,蔡先生不以校長職位自居,爲人師表,以身作則,待人處事以德爲先,而爲整飭校風,蔡先生更是發起“進德會”。此外,蔡先生身兼社會多職,出於對國民的責任感,勤勤懇懇,功績亦有。全校師生無論老少或學問深淺,皆尊崇蔡先生,多因其德。再論樹人,蔡先生擔任北大校長之前,作爲上海南洋公學(現上海交通大學)特班生總教習已育出李叔同、黃炎培等後來的大師級人物,而臨危受命接管北大後,蔡先生雖執教時間不長,卻爲北大領入大批博聞強識聲名顯赫的大師大家,並與這羣學者名流共同在其“有教無類”教育政策的引導下孜孜不倦地培育出諸多優秀人才。據聞,蔡先生臨終之際,國家尚處危難之中,心懷祖國的蔡先生目睹眼前一切,回首世事,悲愴地留下遺言:“學術救國!道德救國!”這八字,更是將蔡先生立德樹人的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

倘一個世紀前的蔡先生爲人才,爲教育,爲國家,尚如此立德樹人,那今日做教育事業之人是否應該反思呢?胡愈之先生的五問中,且不論“在思想界、文化界執着火炬而不斷前進”,“爲民主自由而奮鬥到底,不避刀俎斧鉞”,僅論“數十年如一日,不爲利祿而變節操”,“始終忠誠於真理,不愧屋漏”,“始終成爲青年導師,知行合一而不欺騙青年”,此三句與“立德樹人”的表層意義已不謀而合。若依“立德樹人”的深層含義來看,那這五句儘可以此四字概括,則胡先生之問,實爲叱問當時社會立德樹人者焉有誰人,責問當時大環境下爲何立德樹人這一優良傳統已蕩然無存。七十年前,立德樹人者大有人在之時,胡先生懷着一份知識分子的愛國熱情已如此發問,思今日立德樹人已成古風,立德樹人者,當世焉有幾人?

立德樹人,終非期年之功始貫終身;立德樹人者,終非數載之功始貫數代。吾時亟須立德樹人,吾輩亟需立德樹人者!

  【關於立德樹人成就最美徵文2000字2】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不能是一個冷淡無情的人。”這話很有道理。因爲教師的職業與衆不同,教師面對的是一羣活生生的學生。新時期的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有情”。教師的“有情”,教師的愛是激發學生智力和能力發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心理條件。


更多熱門文章推薦閱讀:

1.2016立德樹人成就最美徵文範文

2.精選立德樹人成就最美徵文範文

3.關於立德樹人讓師德在崗位閃光徵文範文

4.2016我的夢中國夢徵文

5.2016立德樹人讓師德在崗位閃光徵文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