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關於于丹-散文隨筆

本文已影響 1.85W人 

關於于丹,下面從受衆的角度來談一下。

關於于丹-散文隨筆

我們把于丹講座的受衆分爲以下幾種:

第一種,別人都說這個好,跟風,將來和別人談話的時候可以作爲一個談論的資本。這就像看電影,一部大片出來,不管評價好不好,總要去看一下。

第二種,不管出於什麼一種情況看了于丹的講座,覺得講的很不錯,講的很有道理,但是這個講座並沒有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什麼改變。這種人就像沒事在家裏看了一個電視劇,自己感動得流點淚,但是純作一種消遣。

第三種,我個人覺得是聽講座的最高境界,就是聽了,信了,然後就照着去做了。現在有些評論說于丹是“文化奶孃”,聽衆是怎樣的被麻痹了,怎麼樣的不能自己思考了。我覺得這個說法很有道理,但是真是這樣不好嗎?老子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聽了一個道理,就按着做了,這纔是真正的上士。整天想來想去而不見實行的人才是最失敗的,時間浪費了,精力浪費了。有人要問了,那聽到的要是錯的呢?我要說,如果一個道理你第一次聽沒有發現什麼不妥,就說明它已具備了相當程度的合理性。如果能做到“定於一”,守住一個觀念去好好地實行,你會發現生活原來是很簡單的,是很輕鬆的。于丹講的有道理嗎?你也許會說她俗套,她講的是老生長談的那些東西。那麼爲什麼大家講了幾千年還是這些東西呢?就是因爲它們是真理。所以與其辛辛苦苦地再去找什麼捷徑,方法,不如老老實實地照着這些去做。但是這是很不容易的,非上智與下愚不能辦,孔子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正是誇他們的意志堅定。

第四種,由於我們大部分是處於上智與下愚中間的普通人,所以我們很難做到第三種人。記得中央電視臺做過一個關於于丹的節目,主持人是阿丘和張泉靈,張泉靈最後總結說:“我們可能學不到于丹的口才,可能學不到于丹的思想境界,但是我們可以學到于丹總結生活的態度。”學會於丹總結生活的態度,我把這作爲第四種人。有一次看報紙,上面說于丹堅持寫日記堅持了四十年,我覺得這正是她總結生活的明證,也可見她“定於一”的功夫。于丹的講座,首先明確一點,不是學術講座,而是“心得”,也就是個人的見解。當然很多人可能看到她教授的名頭,往往不加細想就以爲這是專家在研究的《論語》。但是《論語》本來就是講生活的,從一個角度上,我們是不是可以說,把它僅僅作爲一個學術來研究本身就是對它的不尊重?其實于丹也是借《論語》下蛋,借《論語》之名闡發個人的.想法,也就是她總結生活的成果。之所以能借,是因爲生活本身就是那些道理,所以她不但可以借《論語》,還可以借《莊子》,她再去借別的書來闡發思想我們也不用驚詫。于丹怎麼可能對這麼多的書都有這麼深入的研究呢?做第三種人很難,做第四種人也不易,而且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聰明累,即是對此類人說。最令人煩心的是有時意識到一個道理很好,但是往往不得定下心來去實行。難得糊塗!真羨慕第三種人啊。(我不謙虛的說一句,我大概是第四種人了,但不是從於丹學來,而是另有一些原因。)

第五種人就是批評于丹的人,對於這一種人,我不再細分。這裏的講的“批評”,我們用專業的說法,包括“誇”和我們平時所說的“批評”。我上面之所以在自認第四種人時聲明是“不謙虛”的說法,正是因爲我還有一部分停留在這個階段。這一種人是聰明而沒有到一定程度(即上所謂的“上智”),或者自作聰明,他們沒有像第三種人那樣學到于丹的“質”(基本上就是生活的質,講出生活的質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很多人都可以講),也沒有像第四種人那樣學到于丹的“神”(總結生活的方法)。他們聽了于丹的講座,或是出於反思的精神,或是有牴觸的情緒,不甘心直接接受。好點的,比較要強,不甘原接受嚼過的東西,要自己去找,或許可以成爲第四種人;不好的,根本沒想過於丹講的東西可以用在生活中,就開始從什麼社會意義,影響來討論“于丹”現象。

大家看一下,受衆中哪種人比較多呢?是第一種和第二種,有些人說什麼大衆被麻痹,于丹講座中有什麼政治意識,其實沒必要那麼杞人憂天,有多少人真正在關注于丹講的內容?我說這話是帶着遺憾和失望的。第五種好像也不少。不過也許我劃的界線太分明,中間應該還應允許存在過渡,比如雖然沒有達到第三種,但是對於丹講的某些東西丟特別有感觸。又每個人似乎都在總結生活,不過大多比較散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