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問答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虛詞歸納

本文已影響 2.18W人 

[而、何、乎、乃]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虛詞歸納

【而】

(一)連詞。

1.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爲“又”“並且”。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讎者(《荊軻刺秦王》)

臣左受拔其袖,而右手揕抗其胸(《荊軻刺秦王》)

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荊軻刺秦王》)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荊軻刺秦王》)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抗之(《荊軻刺秦王》)

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遊褒禪山記》)

來而記之者已少(《遊褒禪山記》)

而又不隨以怠(《遊褒禪山記》)

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遊褒禪山記》)

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遊褒禪山記》)

侶魚蝦而友糜鹿(《赤壁賦》)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

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過秦論》)

吞二週而亡諸侯(《過秦論》)

履至尊而制六合(《過秦論》)

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過秦論》)

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過秦論》)

序八州而朝同列(《過秦論》)

趙強而燕弱(《廉頗藺相如列傳》)

秦強而趙弱(《廉頗藺相如列傳》)

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張衡傳》)

覺今是而昨非 (《歸去來兮辭》)

奚惆悵而獨悲(《歸去來兮辭》)

襟三江而帶五湖(《滕王閣序》)

控蠻荊而引甌越 (《滕王閣序》)

地勢極而南溟深(《滕王閣序》)

天柱高而北辰遠(《滕王閣序》)

而御六氣之辯(《逍遙遊》)

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2.表示承接關係。

①所連接的詞語有時間上的相承關係,可譯爲"就""接着",或不譯。 又前而爲歌(《荊軻刺秦王》)

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荊軻刺秦王》)

圖窮而匕首見(《荊軻刺秦王》)

拔劍切而啖之(《鴻門宴》)

羽化而登仙(《赤壁賦》)

耳得之而爲聲,目遇之而成色(《赤壁賦》)

或百步而後止(《寡人之於國也》)

或五十步而後止(《寡人之於國也》)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勸學》)

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勸學》)

扣關而攻秦(《過秦論》)

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衆,轉而攻秦(《過秦論》)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師說》)

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城入趙而璧留秦(《廉頗藺相如列傳》)

畢禮而歸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蘇武傳》)

時矯首而遐觀(《歸去來兮辭》)

鳥倦飛而知還(《歸去來兮辭》)

撫孤鬆而盤桓(《歸去來兮辭》)

臨清流而賦詩(《歸去來兮辭》)

化而爲鳥(《逍遙遊》)

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祭十二郎文》)

②所連接的兩個詞在事理上有因果關係。可譯爲"就""因而",或"而"。 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

有怠而欲出者,(《遊褒禪山記》)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赤壁賦》)

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寡人之於國也》)

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過秦論》)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過秦論》)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3.表示修飾關係,即連接狀語。可不譯。

夜縋而出(《燭之武退秦師》)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荊軻刺秦王》)

仗屍而哭,極哀(《荊軻刺秦王》)

荊軻和而歌(《荊軻刺秦王》)

自引而起,絕袖(《荊軻刺秦王》)

秦王還柱而走(《荊軻刺秦王》)

倚柱而笑(《荊軻刺秦王》)

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鴻門宴》)

項王按劍而跽曰(《鴻門宴》)

立而飲之(《鴻門宴》)

扣舷而歌之(《赤壁賦》)

倚歌而和之(《赤壁賦》)

正襟危坐而問客(《赤壁賦》)

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赤壁賦》)

抱明月而長終(《赤壁賦》)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赤壁賦》)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赤壁賦》)

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於國也》)

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

吾嘗跂而望矣(《勸學》)

登高而招(《勸學》)

順風而呼(《勸學》)

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過秦論》)

振長策而御宇內(《過秦論》)

執敲撲而鞭笞天下(《過秦論》)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過秦論》)

士不敢彎弓而報怨(《過秦論》)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過秦論》)

贏糧而景從(《過秦論》)

則不可同年而語矣(《過秦論》)

則羣聚而笑之(《師說》)

秦王與羣臣相視而嘻(《廉頗藺相如列傳》)

惶恐飲藥而死(《蘇武傳》)

單于視左右而驚(《蘇武傳》)

風飄飄而吹衣(《歸去來兮辭》)

亦崎嶇而經丘(《歸去來兮辭》)

泉涓涓而始流(《歸去來兮辭》)

或植杖而耘耔(《歸去來兮辭》)

怒而飛(《逍遙遊》)

摶扶搖而上(《逍遙遊》)

三餐而反(《逍遙遊》)

夫列子御風而行(《逍遙遊》)

4.表示順接關係。不譯。

今急而求子(《燭之武退秦師》)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燭之武退秦師》)

朝濟而夕設版焉(《燭之武退秦師》)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荊軻刺秦王》)

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荊軻刺秦王》)

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荊軻刺秦王》) 而秦法,羣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荊軻刺秦王》) 而餘亦悔其隨之(《遊褒禪山記》)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遊褒禪山記》)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賦》)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赤壁賦》)

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赤壁賦》)

而又何羨乎(《赤壁賦》)

秦有餘力而制其弊(《過秦論》)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師說》)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豈敢留璧而得罪於大王乎(《廉頗藺相如列傳》)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廉頗藺相如列傳》)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張勝(《蘇武傳》)

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張衡傳》)

水淺而舟大也(《逍遙遊》)

5.表示轉折關係。可譯爲"但是""卻"。

因人之力而敝之(《燭之武退秦師》)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荊軻刺秦王》)

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荊軻刺秦王》)

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荊軻刺秦王》) 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鴻門宴》)

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遊褒禪山記》)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遊褒禪山記》) 而人之所罕至焉(《遊褒禪山記》)

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遊褒禪山記》)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遊褒禪山記》)

而今安在哉(《赤壁賦》)

雖一毫而莫取(《赤壁賦》)

8.表示因果關係。可譯爲"因而""所以"。

其人居遠未來,而爲留待(《荊軻刺秦王》)

而乃以手共搏之(《荊軻刺秦王》)

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遊褒禪山記》)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勸學》)

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過秦論》)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過秦論》)

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廉頗藺相如列傳》)

煙光凝而暮山紫(《滕王閣序》)

潦水盡而寒潭清(《滕王閣序》)

其遠而無所至極邪(《逍遙遊》)

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

9.表示目的關係

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荊軻刺秦王》)

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外連衡而鬥諸侯(《過秦論》)

會盟而謀弱秦(《過秦論》)

爭割地而賂秦(《過秦論》)

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過秦論》)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師說》)

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二)代詞

1.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爲"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爲"你"。 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嫗每謂餘曰:“某所,而母立於茲(《項脊軒志》)

2.指示代詞,可以譯爲“這樣”

君而妾亦然(《孔雀東南飛》)

(三)助詞。

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作用同“之”取獨。

世與我而相違(《歸去來兮辭》)

(四)動詞。譯成“好像”,“如同”。

爽籟發而清風生(《滕王閣序》)

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五)通“能”,才能。

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逍遙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

未幾而搖頭頓足者,得數十人而已(《虎丘記》)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逍遙遊》)

【而後】才,方纔。

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出師表》

三月而後成《孫子兵法》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石鐘山記》

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庖丁解牛》

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會兒。

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

既而得其屍於井,因而化怒爲悲,搶呼欲絕(《促織》)

既而將訴於舅姑,舅姑愛其子,不能御(《柳毅傳》)

【已而】不久,一會兒。

已而相如出(《廉頗藺相如列傳》)

【何】

(一)疑問代詞。

1.單獨作謂語,後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爲"爲什麼""什麼原因"。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於國也》)

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何也?(《過秦論》)

爲天下笑者,何也?(《過秦論》)

何者?嚴大國之威以脩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爲,何哉?(《岳陽樓記》)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國論》)

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爲"哪裏""什麼"。

客何爲者?(《鴻門宴》)

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而又何羨乎?(《赤壁賦》)

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寡人之於國也》)

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蘇武傳》)

陵尚復何顧乎?(《蘇武傳》)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

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觸龍說趙太后》)

3.作定語,可譯爲"什麼""哪"。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

雖生,何面目以歸漢!(《蘇武傳》)

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

4.作主語或者小主語,可譯爲"什麼""哪"。

夫晉,何厭之有?(《燭之武退秦師》)

(二)副詞。

1.用在謂語前,詢問原因,可譯爲"爲什麼""幹什麼""怎麼"。

夫子何哂由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章》)

2.用在句首或動詞形容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爲"爲什麼""怎麼"。 如今人方爲刀俎,我爲魚肉,何辭爲。(《鴻門宴》)

何可勝道也哉(《遊褒禪山記》)

何久自苦如此!(《蘇武傳》)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

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3.加強語氣作用,用在形容詞前或小短句前,可譯爲"怎麼""多麼""何等的"。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蜀道難》)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觀滄海》)

(三)助詞,相當於“啊”。

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孔雀東南飛》)

(四)何:通“呵”,喝問。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誰何:呵問他是誰何。意思是檢查盤問。)(《過秦論》)

【何如】【奈何】【若何】【何爲】表示疑問或反問,譯爲“怎麼樣”“怎麼辦”“爲什麼”。

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荊軻刺秦王》)

報將軍之仇者,何如?(《荊軻刺秦王》)

於期乃前曰:“爲之奈何?” (《荊軻刺秦王》)

既已,無可奈何(《荊軻刺秦王》)

沛公大驚,曰:"爲之奈何?"(《鴻門宴》)

今日之事何如?(《鴻門宴》)

何爲其然也?(《赤壁賦》)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寡人之於國也》)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頗藺相如列傳》)

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記》)

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

【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於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怎麼”“爲什麼”"拿什麼""憑什麼"等。

不然,籍何以至此(《鴻門宴》)

何以知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君何以知燕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即謀單于,何以復加?(《蘇武傳》)

何以汝爲見?(《蘇武傳》)

加以老母系保宮,子卿不欲降,何以過陵?(《蘇武傳》)

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蘇武傳》)

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觸龍說趙太后》) 不爲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齊桓晉文之事》)

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

【無何】譯爲“不久”“沒多久”。

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促織》)

【何乃】譯爲“怎能”

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孔雀東南飛》)

【何其】加強語氣作用,可譯爲"怎麼""多麼""何等的"。 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何則】多用於自問自答,可譯爲"爲什麼"

何則?質性自然(《歸去來兮辭》)

【乎】

(一)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可譯爲"嗎""呢"。

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鴻門宴》)

壯士!能復飲乎?(《鴻門宴》)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赤壁賦》)

兒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技蓋至此乎?(《庖丁解牛》)

欲安所歸乎?(《赤壁之戰》)

2.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嗎”、“呢”。 將軍豈有意乎?(《荊軻刺秦王》)

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鴻門宴》)

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鴻門宴》)

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赤壁賦》)

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赤壁賦》)

而又何羨乎?(《赤壁賦》)

其孰能譏之乎?(《遊褒禪山記》)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師說》)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豈敢留璧而得罪於大王乎?(《廉頗藺相如列傳》)

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廉頗藺相如列傳》)

今不聽吾計,後雖欲復見我,尚可得乎?(《蘇武傳》) 信義安所見乎?(《蘇武傳》)

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誰爲乎?(《蘇武傳》)

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赤壁之戰》)

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燭之武退秦師》)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荊軻刺秦王》)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荊軻刺秦王》)

於期乃前曰:“爲之奈何?” (《荊軻刺秦王》)

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荊軻刺秦王》)

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乃裝爲遣荊卿(《荊軻刺秦王》)

燕國有勇士秦武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忤視。乃令秦武陽爲副(《荊軻刺秦王》) 疑其改悔,乃復請之(《荊軻刺秦王》)

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九賓(《荊軻刺秦王》)

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荊軻刺秦王》)

秦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爲。左右乃曰??(《荊軻刺秦王》)

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荊軻刺秦王》)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荊軻刺秦王》)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鴻門宴》)

良乃入,具告沛公(《鴻門宴》)

於是遂去。乃令張良留謝(《鴻門宴》)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過秦論》)

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廉頗藺相如列傳》)

於是趙王乃齋戒五日(《廉頗藺相如列傳》)

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廉頗藺相如列傳》)

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爲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廉頗藺相如列傳》)

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廉頗藺相如列傳》)

秦王齋五日後,乃設九賓禮於庭(《廉頗藺相如列傳》)

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蘇武傳》)

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蘇武傳》)

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蘇武傳》)

匈奴以爲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蘇武傳》)

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張衡傳》)

遂乃研核陰陽(《張衡傳》)

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張衡傳》)

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張衡傳》)

宦官懼其毀己,皆共目之,衡乃詭對而出。(《張衡傳》)

乃作《思玄賦》以宣寄情志。(《張衡傳》)

乃瞻衡宇(《歸去來兮辭》)

2.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相承,也可表示比預想希望晚。可譯爲“才”“這才”“就”等

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荊軻刺秦王》)

此臣之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荊軻刺秦王》)

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

使牧羝,羝乳乃得歸(《蘇武傳》)

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張衡傳》)

悉使蠃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赤壁之戰》)

3.強調某一行爲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可譯爲"卻""竟(然)""反而"等;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漢。(《桃花源記》)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

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鐘山記》)

4.可表示對事物範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爲"只""僅"等。

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之死》)

5.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可譯爲"是""就是"等。

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遊褒禪山記》)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嬴乃夷門抱關者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齊桓晉文之事》)

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

(二)代詞

1.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爲"你的";也作主語,譯爲"你"。不能作賓語。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2.用作指示代詞,譯爲“這樣” 。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齊桓晉文之事》)

【無乃】表猜測,譯爲“恐怕??”。

今君王既棲於會稽之上,然後乃求謀臣,無乃後乎(《勾踐滅吳》)

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無乃與僕私心剌謬乎(《報任安書》)

【乃爾】譯爲“這樣”。

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孔雀東南飛》)

[其、且、若、所、爲]

【其】

(一)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爲"他的","它的"(包括複數)。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燭之武退秦師》)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燭之武退秦師》)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燭之武退秦師》)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荊軻刺秦王》)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荊軻刺秦王》)

拔劍,劍長,操其室。(《荊軻刺秦王》)

羣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荊軻刺秦王》)

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刺秦王》)

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荊軻刺秦王》)

此其志不在小(《鴻門宴》)

吾令人望其氣(《鴻門宴》)

其意常在沛公(《鴻門宴》)

樊噲側其盾以撞(《鴻門宴》)

樊噲覆其盾於地(《鴻門宴》)

引以爲流觴曲水,列坐其次(《蘭亭集序》)

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蘭亭集序》)

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蘭亭集序》)

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赤壁賦》)

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遊褒禪山記》)

有碑僕道,其文漫滅(《遊褒禪山記》)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遊褒禪山記》)

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遊褒禪山記》)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遊褒禪山記》)

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遊褒禪山記》)

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寡人之於國也》)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寡人之於國也》)

輮以爲輪,其曲中規(《勸學》)

有甯越??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趙奢之倫制其兵。??秦有餘力而制其弊(《過秦論》)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師說》)

愛其子??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乃使其從者衣褐(《廉頗藺相如列傳》)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羣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武帝嘉其義??答其善意。(《蘇武傳》)

鑿地爲坎,置熅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蘇武傳》)(前一個爲"它的"指代坎,後一個爲"他的"指代蘇武)

單于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張勝。(《蘇武傳》)

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蘇武傳》)

使其妻賜武牛羊數十頭(《蘇武傳》)

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蘇武傳》)

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張衡傳》)

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張衡傳》)

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張衡傳》)

閹豎恐終爲其患,遂共讒之。(《張衡傳》)

未見其術(《歸去來兮辭》)

其名爲鯤(《逍遙遊》)

其名爲鵬(《逍遙遊》)

其翼若垂天之雲(《逍遙遊》)

其廣數千裏(《逍遙遊》)

未有知其修(《逍遙遊》)

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爲"他""它"(包括複數)。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燭之武退秦師》)

疑其改悔,乃復請之(《荊軻刺秦王》)

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荊軻刺秦王》)

會其怒,不敢獻。(《鴻門宴》)

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蘭亭集序》)

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蘭亭集序》)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賦》)

何爲其然也(《赤壁賦》)

方其破荊州,下江陵(《赤壁賦》)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遊褒禪山記》)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遊褒禪山記》)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其出人也遠矣??其下聖人也亦遠矣(《師說》)

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師說》)

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師說》)

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廉頗藺相如列傳》)

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幸蒙其賞賜(《蘇武傳》)(它,指代漢朝)

陵見其至誠,喟然嘆曰:“嗟乎,義士!(《蘇武傳》)

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徵。(《張衡傳》)

宦官懼其毀己,皆共目之(《張衡傳》)

不知其幾千裏 (《逍遙遊》)

其視下也(《逍遙遊》)

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逍遙遊》)

則其負大翼也無力(《逍遙遊》)

奚以知其然也(《逍遙遊》)

其自視也亦若此矣(《逍遙遊》)

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逍遙遊》)

3.活用爲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爲“我的(自己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遊褒禪山記》)

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老臣以媼爲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爲其愛不若燕後(《觸龍說趙太后》)

4.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可譯爲"那""那個""那些""那裏"。

其人居遠未來,而爲留待(《荊軻刺秦王》)

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孔雀東南飛》)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赤壁賦》)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赤壁賦》)

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遊褒禪山記》)

距其院東五里(《遊褒禪山記》)

獨其爲文猶可識曰“花山”(《遊褒禪山記》)

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遊褒禪山記》)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遊褒禪山記》)(前一個指洞,譯成"那";後一個指遊者,譯成"那些")

則或咎其欲出者(《遊褒禪山記》)

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寡人之於國也》)

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師說》)

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廉頗藺相如列傳》)

其後秦伐趙,拔石城。(《廉頗藺相如列傳》)

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廉頗藺相如列傳》)

其冬,丁令盜武牛羊,武復窮厄。(《蘇武傳》)

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

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於“這”“這個”“這些”。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荊軻刺秦王》)

臣竊以爲其人勇士(《廉頗藺相如列傳》)

相如持其璧睨柱(《廉頗藺相如列傳》)

懷其璧,從徑道亡(《廉頗藺相如列傳》)

單于使衛律治其事。(《蘇武傳》)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

今存其本不忍廢。(其:這)

6.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爲數詞。

虞常等七十餘人慾發,其一人夜亡,告之。(《蘇武傳》)

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山記》)

(二)副詞

1.加強祈使、商婉語氣,相當於“要”“還是”“一定”。

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師說》)

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

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 。

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無悔矣 ,其孰能譏之乎?(《遊褒禪山記》)

其可怪也歟!(《師說》)

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三)連詞

1.表示選擇關係,相當於“是??還是??” 。

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逍遙遊》)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如果”。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送東陽馬生序》) 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見樑襄王》)

(四)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遊褒禪山記》)

既其出(《遊褒禪山記》)

實迷途其未遠(《歸去來兮辭》)

山原曠其盈視(《滕王閣序》)

川澤紆其駭矚(《滕王閣序》)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且適南冥 (《逍遙遊》)

彼且奚適也(《逍遙遊》)

2.暫且,姑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孔雀東南飛》)

【且夫】句首助詞,表示下文是更進一步的議論,“況且”,“再說”。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赤壁賦》)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過秦論》)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逍遙遊》)

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僕之不得已乎(《報任安書》)

【且如】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兵車行》)

【若】

(一)動詞,如,像,好像。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蘭亭集序》)

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過秦論》)

不若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驗之以事,合契若神。(《張衡傳》)

視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長脛,意似良(《促織》)

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齊桓晉文之事》)

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見樑襄王》)

(二)用作代詞。

1. 表對稱,相當於"你""你們";作定語時則譯爲"你的"。

若入前爲壽 ,壽畢 ,請以劍舞(《鴻門宴》)

不者,若屬皆且爲所虜(《鴻門宴》若屬:你們這些)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蘇武傳》)

更若役,復若賦??(《捕蛇者說》你的)

2.表近指,相當於"這""這樣""如此"。

以若所爲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齊桓晉文之事》)

(三)用作連詞。

1.表假設,相當於"如果""假設"等。

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燭之武退秦師》)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燭之武退秦師》)

若舍鄭以爲東道主(《燭之武退秦師》)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燭之武退秦師》)

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赤壁之戰》)

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赤壁之戰》)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

2.表選擇,相當於"或""或者"。

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漢書·高帝紀》)

3.至,至於。

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齊桓晉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話的開頭、引起論述的詞。近似“要說那”、“像那”的意思。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岳陽樓記》)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逍遙遊》)

【若定】心中有數,從容不迫。

指揮若定。(《赤壁之戰》)

【若何】怎麼樣。

以閒敝邑,若何?(《崤之戰》)

【若干】約計之詞,相當於“幾許”、“多少”。

車後若干遞送夫。

【所】

(一)名詞,處所,地方。

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蘇武傳》)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

成反覆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促織》)

某所,而母立於茲。(《項脊軒志》)

(二)助詞

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組成名詞性結構——"所"字結構,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燭之武退秦師》)

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燭之武退秦師》)

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

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荊軻刺秦王》)

荊軻有所待,欲與俱(《荊軻刺秦王》)

起,取武陽所持地圖!(《荊軻刺秦王》)

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荊軻刺秦王》)

卒惶急不知所爲。(《荊軻刺秦王》)

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鴻門宴》)

吾入關,秋豪不敢有所近(《鴻門宴》)

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鴻門宴》)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鴻門宴》)

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蘭亭集序》)

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蘭亭集序》)

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蘭亭集序》)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爲陳跡(《蘭亭集序》)

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蘭亭集序》)

縱一葦之所如,??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賦》)

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赤壁賦》)

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赤壁賦》)

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遊褒禪山記》)

而人之所罕至焉(《遊褒禪山記》)

此餘之所得也!(《遊褒禪山記》)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勸學》)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

及衛律所將降者,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

信義安所見乎(《蘇武傳》)

武父子亡功德,皆爲陛下所成就(《蘇武傳》)

子爲父死亡所恨。(《蘇武傳》)

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張衡傳》)

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張衡傳》)

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張衡傳》)

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張衡傳》)

嘗問天下所疾惡者。(《張衡傳》)

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陳情表》)

【爲??所】“爲”和“所”呼應,組成"爲??所??"的格式,表示被動。 不者,若屬皆且爲所虜!(《鴻門宴》)

嬴聞如姬父爲人所殺。(《信陵君竊符救趙》)

僕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爲鄉黨所笑,以污辱先人(《報任安書》)

【所以】

1.表示行爲所憑藉的方式、方法或依據,相當於“用來??的方法” “是用來??的”"等。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蘭亭集序》)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天下莫不聞(《信陵君竊符救趙》)

2.表示原因。相當於“??的原因(緣故)”。

僕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荊軻刺秦王》)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荊軻刺秦王》)

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

所以興懷,其致一也。(《蘭亭集序》)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遊褒禪山記》)

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師說》)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吾所以爲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所謂】所說的。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遊褒禪山記》)

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遊褒禪山記》)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衆,所謂前洞也。(《遊褒禪山記》)

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師說》)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

【所在】

1.到處。

石之鏗然有聲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鐘山記》)

2.所在之處,處所。

原來有這等一個所在,且回衙去(《閨塾》)

急趨之,折過牆隅,迷其所在。(《促織》)

【爲】

(一)介詞。

1.表被動,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爲所"或"爲??所",譯爲“被”。 父母宗族,皆爲戮沒。(《荊軻刺秦王》)

不者,若屬皆且爲所虜(《鴻門宴》)

吾屬今爲之虜矣。(《鴻門宴》)

身死國滅,爲天下笑(《過秦論》)

既自以心爲形役(《歸去來兮辭》)

遂爲猾胥報充里正役。(《促織》)

羸兵爲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衆。(《赤壁之戰》)

2.介紹原因,因爲,爲。

何爲其然也?(《赤壁賦》)

3.介紹目的,爲了。

慎勿爲歸死,貴賤輕何薄(《孔雀東南飛》)

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乃裝爲遣荊卿。(《荊軻刺秦王》)

其人居遠未來,而爲留待。(《荊軻刺秦王》)

子卿尚復誰爲乎?(《蘇武傳》)

子爲父死亡所恨。(《蘇武傳》)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