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日誌

小學教師教學隨筆日誌(精選16篇)

本文已影響 2.97W人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通常指一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敘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那麼,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教師教學隨筆日誌,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教師教學隨筆日誌(精選16篇)

小學教師教學隨筆日誌 1

看到此刻的孩子進入圖書館的自如,不由得讓我記起小時候對圖書的奢望……

那還是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每一天最大的奢侈就是看小人書,有幸教我們數學的韓教師就兼管着學校的圖書,韓教師是一個平易近人,不苟言笑的中年男教師,給我們留下最深刻的的記憶就是長長地脖子,一走進教室首先出現的就是韓教師特有象徵的脖子,我們還偷偷的給教師起外號呢!“長脖子教師”,可是,我們只敢在私底下偷偷的議論,可從來不敢叫出聲來,那時的我最感興趣的就是上數學課,不是因爲我的數學成績太好,而是爲了得到看小人書的允許,因爲每當韓教師給我們佈置完數學作業,他就蹲在門口,等待我們的完成,這個時候也是我們紀律最好,作業速度最快、最認真的時刻,因爲誰做的.作業全對了,就有看一本小人書的權利,你想,那是多麼幸福的時刻啊,也就是從那時起,我的數學成績一向都是考一百分的緣故吧,所以,那時候的我們,誰先拿到小人書,就是最大的獎勵,遠比獎勵一個鉛筆頭來的慾望大。(小時候班主任教師每當週六上午放學時,會把一週學生們撿來的鉛筆頭,根據表現分到個人手裏,這就是當時最好的物質獎勵。)

看看此刻的孩子,隨着新圖書不斷地增加,想看就看,想買就買,有時候還不懂得去珍惜,家裏的新書到處都是,什麼全綵的、動畫的、連載的、漫畫、帶香味的、帶聲音的,真是無奇不有,無所不能,正因爲物質生活的提高,此刻的孩子們遠沒有我們那時對圖書的珍惜。來之不易的感覺,也許僅有“物以稀爲貴”才該有的吧,說歸說,圖書的不斷改善,爲此刻的孩子學習知識帶來了方便,孩子們能夠盡情的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並且還能夠根據畫面資料隨手進行粘貼與創作,既動腦又動手,有時候我們大人看不懂得,小孩子也會看得津津有味,真所謂是,時代的提高,書籍的變遷。

此刻隨便走進一家書店,琳琅滿目的書籍裝滿各個架子,不一樣的書籍分佈明確,讓看書的人一目瞭然,既省時又省事,你看吧,原先看書可是小孩纔有的功夫,此刻是一家人都在不斷地充實自我,“好的書籍,讓人受益終生”,真是學習的時代啊!所以,我珍惜我每次進圖書館的機會,我更會對書籍情有獨鍾,即使電腦的時代,我也會抽時間看我的書,書籍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精神財富。

小學教師教學隨筆日誌 2

這天中午吃飯時我發現博文的桌子下邊有水,就問:“博文你的桌子下邊怎樣有水呢”博文看了看我並沒有說話,我又說:“是不是湯灑了。”“是”博文很爽快地回答。我走過去看到博文的褲子也溼了,急忙說:“不要緊,此刻你先吃飯,等吃完了飯教師幫你收拾。”博文很高興的坐下繼續吃飯。

午睡的時候我去給博文換褲子,摸到裏面的秋褲也溼了,我明白博文不是灑湯了,而是尿褲子了,我又重複的問了博文一遍,博文的回答還是湯灑了。看到博文那認真的樣貌,我說:“唉,博文你能夠小聲的在我耳邊說實話。”博文很高興趴在我耳邊說:“教師我尿褲子了。”我也湊在他的耳邊說:“不要緊,以後記住有尿去廁所。”博文點點頭。這時別的小朋友看到了就說:“教師你們說什麼”我告訴孩子們:“這是我們的祕密,不能告訴你們,是不是博文。”博文看着我點了點頭。

孩子已經有了很強的自尊心,他們明白尿褲子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所以尿了褲子也怕別人明白。幼兒期是孩子自我意識的構成時期,他們開始注意別人對自我的.評價,保護自我的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心理因素,如果我們不注意教育方式,經常使孩子出醜,將會使孩子變得不以爲恥、習以爲常,無形中對不好的行爲起了加深作用,這樣做既維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小學教師教學隨筆日誌 3

本課以《音樂課程標準》爲指導思想,結合新的教學理念、以新的教學大綱爲依據,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採用遊戲、比賽等適合低年級學生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把快樂教學引入課堂之中,便學生帶着濃厚的興趣、愉悅的心情,積極主動的完成教學目標。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通過各種音樂活動陶冶學生美的情操,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過新年》是小學音樂三冊上的一首歡快、熱烈的兒童歌曲。四二拍,五聲C宮調式,一段體結構。歌曲採用了漢族民間音調和秧歌舞的節奏特點,曲調歡快、活潑,尤其是歌中模擬鑼鼓音響的襯詞“咚咚嗆”的反覆出現,爲歌曲增添了熱烈歡快的'節日氣氛,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孩子們喜氣洋洋過新年的歡樂情景。

在學生對打擊樂器有了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就因勢利導,教其正確的演奏姿勢和方法。通過圖片,引導學生重點觀察打擊樂器的手勢,在親自示範讓學生明確鼓和鑼的演奏方法。在不經意中,讓學生掌握了本課中節奏的難點。

二(2)班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遊戲、模仿、比賽、爭第一,但他們注意力容易轉移,所以在課上我以過新年爲主線,從瞭解各國過年風俗到敲鑼打鼓學習節奏再到男女生PK,趣味性的遊戲和靈活多樣的音樂實踐活動來調動、保持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之想學、願學、愛學、樂學。

在課上我努力營造一種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和諧、平等、友好的情緒中去探索、去學習、去體驗音樂帶來的樂趣。

小學教師教學隨筆日誌 4

數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往往由於過於注重教學邏輯和知識的傳授,而導致課堂氣氛壓抑,學生乏味無趣,教學效果低下。但是一定要切實上好一節好的數學課,讓學生聽得有趣、學得輕鬆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教師在課堂的開頭導入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課堂的開頭導入好了,就能高度激發學生的求知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使整個課堂非常的活躍。那麼怎樣導入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呢?

我認爲數學課的導入最好是走近小學生的生活,從他們身邊的一些事例出發,或者設置一些題型、或引用一些數字、或改編一些有趣的數學故事,然後進行教學,學生易於接受、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能使整個課堂教學效果特別好。

我們的數學源於生活用於豐富多彩的生活,或許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數學導入方法,有善於設疑者、有喜于歸納者、有慣於直奔主題者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學數學最終還要回歸到生活中去,用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越接近我們的實際生活,學生就越容易接受和理解,當然我們的教學效果就越好,學生也能夠對數學產生更大的樂趣。

解決實際問題不再是教師主宰、學生跟着教師走,而應是關注學生的一言一語,把自己視爲學生中的一員,這樣,根據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隨時調整問題解決的教學過程,設計和組織後續的教學活動,有效地促進數學問題教學改革與創新,提高小學生問題解決的質量,使其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得到充分發揮。

小學教師教學隨筆日誌 5

每到新的學年,中心小學的各個教學班都要新增不少生源,特別是中、高年級要集中全鎮大部分村小、及教學點的學生,這種中、高年級集中辦學方式在農村鄉鎮是一個普遍現象,特別是現今計劃生育抓得好,生源少,這種辦學方式可以更好地優化化教學資源,體現教育的均衡性。

可這件好事卻讓中心小學的教師非常頭痛,關鍵原因還是村小的教學質量差,並班後這部分學生的管理難度大。就拿這兩天併到我班的7個學生來說吧:開學第一天,感覺到自己還沒有進入到教學的狀態,學生似乎也還沒有從假期不回過神來,於是就找來上學期的試卷讓學生訂正。在發放試卷的過程中,我也瀏覽了一下剛轉來的學生的成績:最高分70分,最低分31分,平均分不足50分,比我班原來的平均成績少了十幾分,簡直不可思議。

可經過兩天的接觸,和他們課堂上的表現,我發現這7個學生中除了兩個學生學習新知識慢一點外,其他幾個能完全跟上班上中等學生的.水平,特別是有幾個課堂上特別投入,如此表現,不可能學不好呀,這又會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其一,村小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

村小地理位置相對比較偏,一般的教師都不願意去,即使勉強派去任教,教師也是走馬燈似的更換,而能在哪裏留下來的,大多數都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這部分人一般都是民師出生,文化水平低,缺乏專業素養。民師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的產物,這部分教師年齡偏大,有些是教師甚至是父子兩代人的老師,雖然時代不同,但這些老教師還是秉承着過去的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方式。如今的教學相比幾十年來年前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他們所沿用的還是過去的老一套。

小學教師教學隨筆日誌 6

這學期我帶的年級是四年級,我發現有些班級上課出現的問題有很多:集體唱歌聲音可以出來,但是單獨唱歌大多數同學都走調;不會聽,很難分辨音高;唱歌時只知道用嗓子大聲的唱,而不知道控制聲音。就這些問題我想了很多。大家都知道,音樂主要是聽覺的藝術,耳朵非常的重要。有些同學覺得自己唱歌很好聽,唱完一首歌總感覺自己唱的很準確,可是老師聽來總是在跑調,聽起來很彆扭,但是他自己就是聽不來。

到以後能聽出來的時候,總覺得自己唱的不好,五音不全從此再不敢在人前唱歌了,造成自卑的心理。音樂是用樂音去塑造形象,表達思想,我們平時說話是用漢字這種符號表示,而音樂是用音符表示,都在闡述着一種思想。當我們聽到《搖籃曲》的時候,感覺很安靜,讓人的心都靜下來了,可是你如果要用很大的聲音去唱,則不會達到這種效果,而我們現在的學生好多都是這樣,在一個誤區當中唱歌。

只知道聲音越響亮則越好聽,其實這樣是一個極大的錯誤。唱歌的時候我們是用我們的語言來唱的,而這些歌詞也在表達着一種思想,展現出一幅畫面,我們需要理解歌詞表達的意境,根據意思來控制聲音的去唱,這樣唱出來的歌聲纔是天籟之音。殊不知對於這些問題可以去避免的,如果說在小學一年級就有專業的.音樂老師去教,從小就開始訓練,讓他們知道怎麼去唱,從一年級到二年級,再往更高的年級,這樣時間長了學生也知道怎麼唱歌,怎麼用歌唱的方式去表達他們的情感,表達他們的思想調節他們的情緒。而學生懂得了這些,最起碼他的感情豐富,也知道如何調節情緒。

小學教師教學隨筆日誌 7

開放性閱讀教學是針對傳統閱讀教學中的封閉性特點提出的,它充分顧及學生在閱讀態度上的主動性,閱讀需求的多樣性,閱讀心理的獨特性和閱讀方式的探究性。在開放性的閱讀教學中應營造開放性的氛圍,注重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開放性,倡導質疑、感悟學習,探索個性化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近年來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關注越來越多,其中對閱讀教學的`關注尤其多。因爲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

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徑,加強閱讀教學是培養未來人才的需要。同時閱讀教學是培養聽說讀寫能力的重要環節。閱讀教學有豐富知識,鍛鍊思維,發展智力,陶冶情操,培養品德的作用。

傳統的閱讀教學,課堂氣氛嚴肅,師生互動缺乏,初中語文教師只是對課文做一些純理性的,甚至是機械的分析,追求的是標準、結論、答案的統一,忽視了學生在閱讀中的情感體驗,壓抑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違背了閱讀的規律,把“分段”、“概括段意”、這個手段變成了必不可少的訓練程式,這極大地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回想我們當時所受的中小學教育,不難發現,我們的教師始終給我們以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在課堂上教師的思維方式主宰了我們,師生互動的機率極低,唯一的互動方式就是簡單的一問一答式的,而且始終侷限於課文本身,學生只是知識的單向接收者。在這樣的課堂環境中信息的流動方式基本上是單向性的,既師→生,這種封閉的信息系統,導致了信息的淤積,學生的想法得不到表達與交流,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小學教師教學隨筆日誌 8

繼續讀《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楊慶餘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第五章第二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師生參與 ”。通過本次閱讀我認識到課堂教學中的學生參與和教師參與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學生參與是課堂教學的基礎。一節課如果教師講的天花亂墜,而學生沒有參與,或只有部分學生參與,那這樣的課堂無疑是有問題的。學生參與可以分爲行爲參與、情感參與和認知參與,研究發現,課堂學習中學生的參與對學習結果有重要影響。學生的行爲參與對一般的計算和解答簡單的數學問題(應用題)的'成績影響較大,而對一些開放性的或綜合性的問題解決的成績沒有顯著影響;學生的認知參與對一般的計算成績影響不大,但是,學生的認知參與對具有開放性或綜合性的數學問題解決的成績影響較大;學生的情感參與對一般的計算成績和解答簡單的數學問題的成績沒有顯著的影響,但對一些具有開放性或綜合性的數學問題解決的成績影響較大。所以,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單純的行爲參與並不一定能促進他們高層次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只有通過以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深層次的認知策略爲核心的全面參與,才能促進學生包括數學素養在內的全面素養的提升。

教師參與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1、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的定位也發生了變化,教師在課堂中更多的是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2、教師的知識對學生有重要影響,這裏的知識包括自身的專業知識、數學語言的表達、讀懂學生、教學組織策略、教師的實踐性知識等。

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行爲、認知、情感都參與進來,這樣學生才能收穫更多。

小學教師教學隨筆日誌 9

孩子們都特別喜歡看課外書,本來不會看書的孩子也一有空就捧着書在讀,我看在眼裏,喜在心頭。爲了鼓勵他們,我去新華書店買了一些書作爲對他們的獎勵。

爲了最大限度地發揮激勵作用,我把書全部展示給孩子們,讓他們自己挑選最喜歡的課外書。他們歡呼,快樂寫滿了幸福的笑臉,拿起這本,又捨不得那本,看看都挺好,無法取捨。最後,他們還是每人拿了一本書走了,卻似乎少了一份興奮,沒有了先前的'雀躍。

有一天,一個男孩跑上來,“李老師,你給的那本書太好看了,我媽媽說我完全着迷了。”旁邊一女生聽見了,接過話茬,“我本來也想選你那本的,可我以爲我這本好看。”她雖然是笑嘻嘻的,卻是那麼的不自然,我看到的明明是一臉的不甘心。“那我們交換吧!你把書借給我,我的書借給你!”他們立即行動,可女孩的臉上依然不夠舒展。

原來選擇並不總是好事。孩子選擇最想要的書,卻不一定成爲最有效的激勵。人性就是這樣,得不到的最美,孩子也一樣。

學期結束,我又買了一些書送給孩子們,這次我換一種方式。那天,我把嬌嬌叫到我的身邊,輕輕地告訴她,老師發現你看了很多書,可你寫讀後感的本領還要加強,這本書可以告訴你怎樣寫好讀後感,送給你,拿回去好好讀。他一路蹦跳回到座位,幸福之感溢於言表。我又讓欣欣過來,表揚他的作文總是還有創意,構思非常獨特,可缺少一些細節描寫,好好讀一讀曹文軒的這本書,會讓你收穫很大。就這樣,孩子們都拿到自己的書,每個孩子都感受到這本書對自己的重要性,讀得都特別投入。

今天,孩子們雖然少了一份選擇,可他們卻是最幸福的。

小學教師教學隨筆日誌 10

新課程改革中小組合作是一個解決學生學習的好辦法那麼小組合作怎樣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呢我認爲主要有以下幾個應注意的:

1、提供給小組學習的問題必須依據學生的認知基礎、合作能力,把那些具有探究性和開放性,僅憑個人的力量難以考慮周全,鬚髮揮小組集體智慧的問題讓學生合作學習。

根據低年組學生活潑好動、缺乏定性的.特點及其認知規律,能夠通過小組合作探索出來的結論,就儘量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教師應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通過學具操作、動手實踐來理解掌握新知。

2、小組合作的目的是讓每個小組成員都從中有所獲。如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幾個小組成員自由發揮,那他們便會七嘴八舌,誰也不理會誰,整個合作過程如同一盤散沙,學生從合作中得不到任何的提高,爲了避免這樣現象的出現,在成立小組時便給他們分好工十分重要。

3、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時候,我們教師應該做些什麼呢?我認爲我們不是等待,不是觀望,也不是去幹其他事情,而應是深入到小組中去,瞭解學生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認知的進程等等,從而靈活地調整下一個教學環節。

4、小組活動後,教師要及時進行總結評價,一方面指導學生統一認識,得出結論。一般採取小組彙報的形式,此時,教師要充分發揮小組編號的優勢,對中等生和學困生給予特別的關注,在小組彙報前就用小組編號指定其名,指出他們是代表小組的名義來發言的,這樣小組成員就會形成一股合力來幫助發言的同學,有了小組全體成員的壓力、支持和幫助,彙報人會對小組彙報產生熱情,從而對整個小組活動都會產生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樣就能提高小組活動參與的均衡度。另一方面,對小組的活動情況進行評價。

小學教師教學隨筆日誌 11

近期,學校開展好課多磨活動。我班被鄰班老師選中,要借班上課,接到告知,心情很是忐忑。因爲我班孩比較“低調”,不善於表現,不管我是用多大的激情也就那幾個人呼應,其他人宛如一潭死水。我呢也已習慣了這種學習狀態,見怪不怪。可現在是別的老師借班上課,如果孩子們再是這種狀態,那該如何是好?一方面,沒有了孩子們的積極參與,鄰班老師即使課設計的再好,又能怎樣,更重要的是人家怎麼會評價你的班級呢?帶着諸多擔心,迎來了下午的課。

下午的課,孩子們也真奇怪,鄰班老師與孩子們短短的幾分鐘交流,竟然點燃了孩子們對新知的`期待與嚮往,課堂場面明顯生動起來。課中,孩子們一改往日的低調與沉悶,個個都很活躍積極。就連平時被所有科目老師認定有點傻的王三,竟然以你做夢都想不到的狀態參與到課堂中來,還有很多孩子未能被老師提問道,竟然流露出鮮有的失落,不僅僅這樣,就連那平時老愛偷着玩的陶思,竟然也能對自己作出嚴厲要求,做到一動不動的專心聽講,積極發言。總之,孩子們的那種學習氣氛,讓不知者會以爲這班孩子本來學習參與度就好……

課後,鄰班老師不僅對我班孩子一直讚不絕口,竟然還誇讚我平時訓練得法等。其實,我懂得孩子們一改往日的狀態,純粹是受鄰班老師個人魅力加之教學藝術所感染,我班的孩子是啥樣,我心中是太清楚了。不過鄰班老師借我班孩子上課也給我帶來很大的思考:爲什麼會一改往日的“深沉”呢?爲什麼連那些課堂上一分鐘都不能把持住自己的孩子也能做到安心聽講,積極參與回答問題呢?爲什麼我的課堂上孩子們會表現的那麼低調,謙讓呢?等等一些現象值得我去思考去探究。

小學教師教學隨筆日誌 12

“萬事開頭難!”只含同級四則運算是我這學期的第一節數學課,爲好開一個好頭,我花費了好幾天來備這節課。

通過全面的備課我瞭解到四則運算是小學階段數與代數這一部分比較重要的一個知識點,學生也曾經在第4冊第一單元解決問題認識了小括號,也出現一個遞等式。當時我在教學時就有猶豫要不要教學脫式計算。由於教材後面沒有再涉及,所以並沒有正式規範學生的書寫格式,而且綜合算式也沒要求用脫式計算。然而本冊教材對遞等式計算書寫格式依然沒有正式提出教學,但是規範書寫格式是教師必須要完成的教學任務。明白了我的教學主要目標,我備起課來得心硬手,對教學過程層析的設計也自感拿捏到位。

由於自己的高度重視,我通過上課我覺得這節課自己有很多地方做的還是有進步的。

1、由於例1的數量關係比較簡單,列式計算都很簡單,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幾乎全部的'學生都能完成。所以我課堂上預留了幾分鐘重點指導學生用遞等式計算。由於學生對綜合算式不陌生,但是對脫式計算卻很陌生。我在教學中就要求學生劃出第一步先算什麼,再用遞等式計算(注意等號的書寫位置),通過我的小竅門和一系列遞等式書寫的及時展示,學生掌握的很好。

2、研發教材。鑑於學生很快掌握了這一節知識點,我在課後又及時補充了“加減是一級運算,乘除是二級運算。”讓學生明白了爲什麼要先算乘除,後算加減的道理,學生很有興趣。

總之,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充分地體會到只有充分地研發教學和理解學生,你的課堂才能受歡迎,才能更精彩。

小學教師教學隨筆日誌 13

自上個學期,由於學校的需要,我從任教以來一直擔任數學教學,轉身成爲一名語文老師。雖然是剛教語文,但是我還是能聽出來學生的讀書真的是很糟糕,嚴重的唱讀,沒有停頓、沒有感情……而且讀書的姿勢等,都沒有養成好的習慣。當時我就產生一個念頭,就先從改變學生的讀書開始教起。

由於數學老師不上早讀,所以每天的早讀,都有我來安排。每天,來到教室,我先用錄音機放課文中的錄音給學生聽,然後讓他們跟着錄音一句一句地讀,有時我也會讓學生跟我讀或讓班級裏讀的.好的同學領讀。慢慢的,孩子的讀書改變了很多,有幾個同學已經讀得非常好。到了學期的後半部分,早讀課我嘗試着放手,讓學生來組織,我在班級挑選了一位組織能力強,書讀得好的同學擔任讀書小班長,並在頭一天下午安排好第二天早讀要讀的內容,如先讀頭一天學的課文,然後讀一篇《弟子規》,並背誦,或讀這個學期的必備古詩。

這個學期一開學,令我沒想到的是,學生好像已經形成一種習慣,來到學校,先打掃衛生,然後由小班長組織大家讀書,或跟錄音讀,或領讀……每天早上,我驅車進校園的第一眼就能看到孩子們端正的坐在座位上,整齊的讀書聲在校園裏迴盪。當我走進教室後,看到,地上撒了水,值日生早已打掃完畢。孩子們在小班長的組織下,有序地讀着。原來,我會在離早讀課下課前15分鐘左右,帶着孩子們一起理解所背的《弟子規》中每一句的意思,每一句古詩的意思。現在,連這一招,也被小班長學會了,我們班的早讀課,我是徹底“下崗”嘍。

小學教師教學隨筆日誌 14

週一下午放學前佈置了一道數學作業,調查班級裏5個小朋友的相關信息,調查內容分別是:年齡、生日、喜歡的運動、喜歡的顏色。當我佈置這項作業時很多孩子都很開心,說能按時完成作業。

昨天我收取了孩子們的調查作業,3個孩子的作業內容調查的不完整,1個孩子未進行調查,其餘的孩子都按時上交了調查表。乍一看孩子們基本上都填完了調查的相關內容,仔細一看,其實不然,連續翻閱了十多張調查表就發現:平時瞭解道德一些孩子的生日和年齡與他們調查表中的數據不相符,我又連續翻閱了一些調查表,還出現一些調查內容雷同現象,我沒有直接說出我的發現,但是在我翻閱的時候瞄到一些孩子偷偷地看着我,似乎知道我在注意什麼。

下課了,我“隨意”和幾個孩子聊起來,你調查了哪幾個小朋友的'信息?你和誰一起調查的?有的孩子不假思索的告訴我了,有幾個孩子聽到我這個問題有些猶豫了,說話時好像有意識的躲避着,我便明白了一些,隨後又和幾個孩子聊天,問他們的生日、喜好等,便驗證了我的想法,的確是幾個孩子懶與省事,沒有實際的調查而是自作聰明的抄了別人調查的結果,又生怕被我發現還聰明的把孩子的姓名換了而已。

這項調查作業並不難,只需要孩子們畫好表格,動動嘴皮問問5個孩子的年齡、生日、喜歡的運動、喜歡的顏色,然後填在製作好的表格中即可,沒想到就然有孩子想到了”複製“別人的調查結果。其實,在數學教材中的一些實踐活動,內容並不是很難,只是在開展的過程中孩子們有些惰性,不願意主動的參與,不願意思考罷了。

小學教師教學隨筆日誌 15

週五做操,孩子們排着隊一路走向操場,操場上白茫茫地一片,潔白的霜覆蓋在枯黃的草上,走在上面有一種溼漉漉的感覺.突然一個念頭閃過腦海,何不向孩子們介紹介紹它呢。於是問:“看,地上白白的一片,你們知道它是什麼嗎?”“小冰塊”“不是,是雪”……呵,孩子們全不知道!“是霜!”我大聲說着。“霜啊,怎麼會有的?”“是夜裏下得唄,真笨。”“是冬天裏冬爺爺給小草蓋的被子。”孩子們說着,隊伍全亂了,也很吵,於是趕緊整理隊伍,準備上操。“你們很有想象力,倒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課後再討論,怎樣?現在大家都要做操了,看我們兩邊的班的同學都排好隊了,我們可不能落後了。”

隊伍很快排好,不過小嘴巴還在說着那霜呢。本來想晨會的時候再說說的,有事就擔擱了。下週再說吧。

霜的形成,不僅和上述天氣條件有關,而且和地面物體的屬性有關。霜是在輻射冷卻的物體表面上形成的,所以物體表面越容易輻射散熱並迅速冷卻,在它上面就越容易形成霜。同類物體,在同樣條件下,假如質量相同,其內部含有的'熱量也就相同。如果夜間它們同時輻射散熱,那末,在同一時間內表面積較大的物體散熱較多,冷卻得較快,在它上面就更容易有霜形成。這就是說,一種物體,如果與其質量相比,表面積相對大的,那麼在它上面就容易形成霜。草葉很輕,表面積卻較大,所以草葉上就容易形成霜。另外,物體表面粗糙的,要比表面光滑的更有利於輻射散熱,所以在表面粗糙的物體上更容易形成霜,如土塊。

霜的消失有兩種方式:一是昇華爲水汽,一是融化成水。最常見的是日出以後因溫度升高而融化消失。霜所融化的水,對農作物有一定好處。

小學教師教學隨筆日誌 16

小學生糾錯本也是錯題集,就是要求學生準備一本較厚的筆記本,把平時作業及考試中出現典型性錯誤抄下來並整理編輯在筆記本上,分析錯誤,並找到產生錯誤的原因,避免以後再犯類似的錯誤,同時要正確理解並做出答案。教師也可善加利用,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糾錯本既是學生積累學習經驗和學習資料的寶庫,又是教師改進教學,探索規律,研究學生的重要依據,更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

1、準備專用糾錯本,規範糾錯本要求

先準備一個專用糾錯本,然後規範要求。糾錯本中設有“錯題來源”、“知識點”、 “錯因”、 “正解”等欄目,學生只要按這些分類記錄相關信息,就可以輕鬆有序地完成糾錯,鞏固容易犯錯的知識點,加強重點內容的自我複習。對於一些“有感而要發”的題目,可在題後寫下解題感悟。

2、充分利用糾錯本,尋找思維原生態

糾錯本是學生自我內化的'資源庫,學生對一正一誤兩種思想有了正確認識,對一巧一拙兩種解法有了深刻體驗,對一題多解有了發散思維。另外,我還不定期舉行糾錯本互相傳閱,讓學生取長補短。我想學生的錯誤也是最爲寶貴的教學資源,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身邊的這個教學資源庫。學生有了糾錯本,就有了一本自己編寫的複習資料;教師有了糾錯本,就有了符合學生思維特徵的教學設計,一舉兩得。

糾錯本的使用剛剛試行,但是我已經體會到了它的優點:

“糾錯本”不僅可以爲教師提供複習依據,使教師對平時學生“犯筆病、犯通病”處進行有重點的複習,而且可以使老師準確地瞭解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偏差,爲教師提供了較爲準確有教學信息,使教師進行控制教學,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解題失誤或錯誤,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全面的反思。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