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桂林山水》課文原文及分析

本文已影響 1.15W人 

【導語】《桂林山水》一文作者用富有詩意的優美語言,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美麗景色。把這一天下奇觀生動形象地展示在人們面前,使沒有去過桂林的人們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受到了美的陶冶,這主要得益於作者在文中運用的大量的修辭手法。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桂林山水》課文原文及分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桂林山水》課文原文及分析

《桂林山水》課文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們乘着木船盪漾在灕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

我攀登過峯巒雄偉的泰山,遊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峯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峯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這樣的山圍繞着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到映着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桂林山水》課文分析

《桂林山水》一文作者用富有詩意的優美語言,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美麗景色。把這一天下奇觀生動形象地展示在人們面前,使沒有去過桂林的人們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受到了美的陶冶,這主要得益於作者在文中運用的大量的修辭手法。

  一、排比美

文章的二三兩段運用了同樣的寫法。“灕江的水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桂林的山真奇啊……真秀啊……真險啊……”。這種排比的寫法,形象地寫出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一個“真”字表達了作者對美景的讚歎。句式上的嚴謹,增強了朗讀時的語勢,也能加強表達感情的力量,給讀者以強烈的震撼。

  二、比喻美

“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和“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運用這樣的比喻生動逼真地再現了桂林山的千姿百態和色彩明麗,展示出了桂林山的靜態美,使讀者更加領略到桂林山水的壯美景色。

  三、對比美

作者在寫灕江水時與大海、西湖相比,這些景物人們都比較熟悉,甚至有的曾經遊覽過西湖、大海,作者用“從來沒有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充分表達了作者看見灕江美景時的驚喜與讚歎之情,也更加引發了讀者的興趣,使人產生一種立刻就想去觀賞一番的衝動。

  四、引用美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個“甲”字,寫出了桂林美景在世人心中的地位,一下子就吸引了讀者,使人產生一種急於往下讀的感覺,真是“一字妥貼,頓然生輝”呀!課文結尾處一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既照應了開頭,使文章內容更加融爲一體,又彷彿把讀者帶入美景之中,讓人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閱讀本文可以感受桂林山水之美,熱愛祖國大好河山;仔細品味詞句,反覆誦讀積累語言,從中要吧學到作者的表達方法。

一、開頭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點明桂林是聞名遐邇、令人神往的遊覽勝地。

於是很自然地產生了盪舟灕江、觀賞桂林山水的慾望。一個“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麗之景堪稱天下第一,此句爲全文的總領。下文就圍繞這一名句,分別從山和水兩個方面作具體描繪。

二、第二自然段寫灕江的水。

作者並不先直接寫灕江的水,而是從波瀾壯闊的大海和水平如鏡的西湖娓娓道來,後用一個“卻”字轉折,說明這些美景雖美,但都無法與灕江水相媲美,顯示出灕江之水是多麼的迷人!

接着運用排比句式,比喻等修辭方法,準確而鮮明地渲染了灕江水的三大特點:靜,清,綠。用“感覺不到流動”突現“靜”;用“能看見江底的沙石”體現“清”;用“一塊無瑕的翡翠”形容綠,而後以自己坐在木船上的感覺,再現灕江之水的風姿。

三、第三自然段以同樣的手法寫桂林的山。

先以峯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來襯托桂林的山是那麼別具一格。隨之寫其奇、秀、險的特點。其中運用了十分貼切的比喻和恰當的形容,給人以親臨其境的感覺。

四、文章的末段描繪了山和水交相輝映,異彩紛呈,加上空中的雲霧,山間的綠樹紅花,江上的竹筏小舟點綴其間,交織成一幅絕妙的山水畫。

最後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句收尾,既畫龍點睛地概括全文,又與首句“甲天下”遙相呼應。全文脈絡清晰,起承轉合,自然流暢,給人以美的享受。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