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八年級下冊古文閱讀題集的內容

本文已影響 1.53W人 

  五柳先生傳

1、第一段:寫五柳先生的生活(包括性格、志趣等)

八年級下冊古文閱讀題集的內容

第二段:讚語(五柳先生精神風貌)

2、“五柳先生”之號是如何得來的?

“五柳先生”之號得來的原因是其宅邊有五棵柳樹,而人們又不知他是什麼地方人,姓甚名誰也木知道,因此便只稱“五柳先生”。作者說不知他是誰,其實正暗示指作者本人。

3、陶淵明“好讀書”,爲什麼“不求甚解”呢?

這是他“不慕榮利”的體現。他讀書的目的,是一種求知的滿足,精神的享受;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4、本文最大的特點是多用否定句,請從文中找出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麼作用?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氏”,“不慕榮利”,“不求甚解”,“家貧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風日”,“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正因爲世人有種種追名逐利、矯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與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

5、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特點:

五柳先生對名利看得很淡,對物質生活沒有過高的的追求,安貧樂道,文中反映他這種思想性格特點的句子是“閒靜少言,不慕名利”。

五柳先生的性格和思想正表現了陶淵明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安於貧窮的生活。

6、如何理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含義?

這句話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讀書有心得體會時,便沉溺於書中而忘記了飲食。這形象地說明了作者“好讀書”是真正的喜愛讀書而不是裝模作樣。

7、“贊”語中哪句話和前文中“不慕榮利”一句相照應?談談你對五柳先生“不慕榮利”的看法?

與“不慕榮利”相照應的句子是“不汲汲於富貴”。

對“不慕榮利”的看法,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8、五柳先生的三大愛好反映出他怎樣的精神品質?

(1)“好讀書”是一種求知的滿足與精神享受,這是他不追求名利的體現。

(2)飲酒。他飲酒時“造飲輒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達的體現。

(3)著文章。其目的“自娛”,這正是他不慕榮利的體現。這與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鮮明對比,突出他身處污濁社會而保持高風亮節。

9、怎樣理解“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不和別人虛情客套。這說明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節,性情豪爽,把世俗世禮節置之腦後,是一位獨立於世的高風亮節之人。

10、文中哪些語句表現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畫了怎樣的形象?

“閒靜少言,不慕榮利”,點出了五柳先生的隱者心境。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

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讀書。“好讀書,不求甚解”,展現了一個在讀書中得到精神愉悅的五柳先生;

二是飲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個率真放達的五柳先生;“環堵蕭然”“晏如也”,描繪了一個安貧樂道的五柳先生。

三是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娛”“忘懷得失”,描述了一個自得其樂,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通過這種種敘述,把一個雖處於貧困之中卻悠閒自適的隱士形象活靈活現地刻畫出來了,讚美了他安貧樂道的精神。

11、“贊”語與前文有什麼聯繫?

“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這正好與前面寫到的“不慕榮利”相照應,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點和優點。其互爲補充,使人物個性更爲鮮明。

馬說

1、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在文中各有何作用?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在《馬說》中起論點的作用,下文都是從反面論述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

2、伯樂、千里馬、食馬者各比喻什麼?

伯樂:比喻重視人才識別人才的人。千里馬:比喻有才能的人。食馬者:比喻不重視人才的封建統治者。

3、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麼?

本文寫作意圖並不在於論證論點,而是在論證過程中突出了“食馬者”的“不知馬”,作者的真意在於譴責“食馬者”的無知,對在位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埋沒人才表示了極大地憤慨。

4、找出千里馬不幸遭遇的句子?並說明其作用?

“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說明千里馬的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差,揭示封建統治者不重視人才。

5、“策之”“食之”“鳴之”是什麼句式?

排比句式。總括不識馬者不按照千里馬的特性來對待它,揭示食馬者的昏庸無知。

6、讀了本文受到什麼教育?

閱讀本文的現實教育意義:讀了本文能認識到舊社會、封建統治者埋沒、扼殺人才的可惡,深感生在今天新社會的幸福。我們應當珍惜今天的幸福,爲了獻身四化建設,要努力磨鍊自己,使自己成爲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有用之才。

7、本文的想法全是對的麼?有沒有什麼不足的地方?

本文的侷限性:文章流露了個人的感嘆,作者還是僅僅把認識並提拔人才的希望寄託在封建統治者身上。

8、各段段意:

第1段:說明伯樂對千里馬的決定作用。

第2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

第3段:對執策者的“不知馬”進行諷刺。

與朱元思書

1、段落大意:

文章的第一部分,描述了從富陽至桐廬一路上的奇山異水。

文章的第二部分,從靜態和動態兩方面描寫富春江的異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異之特點。

文章的第三部分,詳寫了富春江夾岸的奇山,並抒發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在這裏,作者既從側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發了對世俗官場和追求利祿之徒的蔑視之情,含蓄地流露出愛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2、每一段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第一段總寫富春江奇特秀麗的景色

第二段分寫異水之異。

第三段分寫奇山之奇。

文兼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寫景,找出這兩方面入手圈出寫得好的字詞句,並談談好在何處。

從視覺來寫:

①風煙俱淨,天山共色,作者不僅爲我們描繪出一幅天清氣朗,明快秀麗的景色,而且將富春江放在天這個壯闊背景上來描寫,就勾勒出了一個廣闊的空間境界。

②從流飄蕩,任意東四,既寫出富春江水陡,山形千迴百轉的特色,也表現了作者陶醉於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閒適心情。

③夾岸高山,皆生寒樹,中的一個寒字,暗示了深秋的時令特徵,也寫出了人的主觀感受。

○4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用擬人的手法,寫出江的兩岸崇山峻嶺,高聳人云的雄奇景色;競爭二字把靜止的山寫活了,賦予了它們以生命和動感。

從聽覺來寫:

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泉水泠泠,鳥鳴成韻,蟬聲不斷,猿嘯無絕,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響曲,繪聲繪色,使人產生親臨其境之感,令人神往。

分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交待江遊距離,總寫山水特點.

抓住“清”和“急”的特點,從哪幾方面突出這個特點的?

從水色--縹碧,水的深度--千丈,水中物--游魚細石 等方面作靜態描寫,突出水之清;

用“急湍”“猛浪”進行形象描繪,從動態寫出水之急;

總之,這一段採用動靜結合的方法,寫江水之美.

6、是從哪些方面寫山之奇?

A.從山自身寫:

山之高:皆生寒樹--山高風大,樹受侵襲,冒出寒氣--以樹之寒襯托山之高;

山之勢:負勢竟上,爭高直指,千百成峯--從山勢寫其奇;

以上從山本身寫起,把靜止的山賦予奮發向上的無窮生命力;

B.從山上的其它景物來寫山

從動物--好鳥、蟬、猿等在山中悠然自得的生活寫山無窮的生命力;

從人--熱衷功名和經綸世務者臨山的心境襯山之雄奇、幽美.

從植物--橫柯上蔽、疏條交映,寫山哺育了萬物.

7、寫作特色.

⑴ 突出特點,多層次多角度描繪景物的方法--全文緊扣“奇山異水”這一特點,把動與靜、聲與色、光與影巧妙結合,描繪了一幅充滿生命力的大自然的圖畫;

⑵ 在景物描寫中融入自己的感情;

⑶ 句式整齊,節奏鮮明,音韻和諧,駢散結合,錯落有致.

8、文章在結構上的突出特點是什麼?先總後分。

9、寫景順序和詳略上有何特點?

寫景順序上先“水”後“山”,由近及遠;詳寫動態略寫靜態。這樣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徵,又顯得詳略適宜,輕重有度。

10、文章是如何抓住“異”和“奇”兩字來寫水和山的?

第二段寫“異水”。先抓住其“縹碧”的特點,寫江水之色,

“千丈”寫江水之深,“見底”寫江水之清,

“游魚”寫江水之淨。然後以比喻誇張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這樣描寫,靜中有動,動靜結合,顯示出富春江水的秀麗之美和壯觀之美,突出地表現了一個“異”字。

第三段寫“奇山”。首先從形的角度寫山勢本身之奇,奇在“負勢競上”“爭高直指”,彷彿有無窮的奮發向上的生命力,它們彷彿要掙脫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峯”,層巒迭嶂。其次從聲的角度寫空山天籟之奇。再次從色的角度寫山林中有日無光之奇。山外雖然晴光萬里,山中卻別有景象。作者筆鋒又從動到靜,寫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濃陰蔽日,在白天也只是“有時見日”的幽暗的景象。這一段寫山之形之聲之色,都緊扣一個“奇”字。

11、你從泉聲、鳥聲、蟬聲、猿聲中聽到了什麼?

聽到的是歡快的聲音,它們匯成了一曲對生命的頌歌,把這寂靜的山谷,變成一個熱鬧、和諧、歡樂、詳和的世界。山包容了這些生命,這些生命給這山以無限生氣

12、作者怎樣的情感和志趣?

高雅的志趣、高潔的情懷。

“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一句中,感受到一種享受自己、無拘無束、無牽無掛的輕鬆愜意;從對山水的描寫中,體會到作者對自然、自由的熱愛,對生命力的讚頌。

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這幾句感受,不僅從側面襯托出險峯幽谷的奪人心魄的魅力,更是傳達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

13、對“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的理解

“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這幾句感受,不僅從側面襯托出險峯幽谷的奪人心魄的魅力,更是傳達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

14、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山之奇?參考6

送東陽馬生序

1、第一段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談自己刻苦求學的經歷?

借書以觀,錄畢送之,得以遍觀羣書。(得書)

2)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卒獲有所聞。(從師)

3)從師學習衣食住行的艱難。(求學)

從三個方面表現自己求學的勤且艱。

2、文中哪些地方表現了明代太學生優越的學習條件?

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佩容臭,燁然若神人;

“縣官日有稟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八書上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爲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也是從衣食住行

師書幾個方面表現了明代太學生優越的學習條件。”

者寫這篇贈序的原因是什麼?“是可謂善學者”。“其將歸見其親”,故道爲學之難”來勉勵他。

4、中心思想

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時期在艱難條件下刻苦學習的親身經歷,勸勉當時的太學生不要辜負良好條件,要刻苦讀書,以期有成。

5、在寫作上有什麼特色?

運用對比手法。

1)以自己年幼時得書,從師、求學之難,和太學生優越的學習條件作對比;

2)以自己年幼時奔走之辛勞、生活之清苦,和太學生衣食住行的優越生活條件作對比。

《小石潭記》

1、作者是怎樣發現小石潭的?

隔着茂密的竹林,聽到了水聲,好像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相碰發出的清脆聲音,我的心情也歡樂起來。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

一整塊石頭做爲潭底,靠近岸邊,有一圈從潭底周圍突出水面的石頭,成爲嶼、峪、巖各種不同的形狀。

3、游魚和潭水有什麼特點?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麼依靠似的。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散在石上,靜止不動;忽然向遠處遊走了,往來很快。

4、作者是怎樣描寫潭上景物的?

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樹木圍繞着,寂靜寥落,沒有人家,使得心神淒涼,寒氣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5、本文寫作思路

發現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

6、第一段描寫了哪些景物?

寫了空竹、水聲、小潭和潭邊的青樹、藤蔓。用“隔”、“聞”、“伐”、“取”、“見’等動詞,寫出了發現小石潭的經過,同時也點出小石潭位於人跡罕至的荒僻幽靜之處,爲下文寫環境的“寂寥無人”、“其境過清”埋下伏筆。

7、第一段寫景用了什麼寫法?

用的是先聞其聲,後見其形,“移步換景”的寫法。

8、第二段寫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麼寫法?

描寫了潭水、游魚,用的是特寫鏡頭。

9、潭水有什麼特點?

清澄。作者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描寫潭水。通過具體景物,用正面和側面結合,用靜動結合來寫。

10、作者是怎樣寫魚的?

作者採用動、靜相結合的方法。

11、第三自然段描寫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什麼特點來描寫?

抓住溪身的曲折、境蜒,岸勢的參差不齊來寫的,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

12、如何理解小溪的“明滅可見”?

因爲小溪是那樣曲折,所以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看不見。看得見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雲影,所以明亮;看不見的一段光亮就滅了。

13、第四自然段寫作者在潭上所見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寫了小石潭中怎樣的氣氛?

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作者極力描寫小石潭的幽靜,甚至浸透到人的心靈裏去,把景物跟心情結合起來,寫出一種境界。在這種境界裏,透露出作者貶居生活孤悽悲涼的心境。這是作者被排擠、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

14、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後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

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悽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爲了擺脫這種抑鬱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悽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15、結構層次

第一部分(1):總寫小石潭全貌。寫了竹、水、潭、石、樹等。

第二部分2一3:以特寫鏡頭描繪游魚和潭水,並寫到了小溪的走勢。

第三部分(4):寫幽靜的環境,抒發作者抑鬱憂傷的心情。

第四部分(5):補充交待同行的人。

16、如何準確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心情常常是憂傷悲涼,欲求解脫卻又無法解脫。

《岳陽樓記》※

1、爲什麼要從滕子京寫起?

因爲是應滕子京之請而作記,所以有必要先敘滕子京重修岳陽樓的事,也是對滕子京的讚頌,也含蓄地表明瞭作者對友人被貶的同情和當政者的不滿。

2、第2段如何寫景?銜、吞二字的作用是什麼?

作者抓住特點概括地描述了岳陽樓的景象。首先指出岳陽樓的勝景集中在洞庭湖,接着從空間寫了浩瀚的湖面,又從時間寫湖上變化萬千的壯麗景象。六個短句,既精煉,又有氣勢。銜、吞二字形象地寫出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壯闊氣象,把靜止的景物寫活了,人格化了。作者在這裏並沒有對岳陽樓詳加描繪,原因有二:第一,作者明言前人之述備矣,因此不必再去重複;第二,從全文看,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於介紹岳陽樓的建造經過和它的構造及景物,而在於借景抒情。

3、第3、4段寫了什麼內容?

這一段描寫了洞庭湖景色陰晴的變化以及遷客騷人登樓時不同的心清。這段內容緊扣上段概述洞庭湖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和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意思分段來寫。

4、第2段寫岳陽樓之大觀中的“此”指代什麼?

5、作者認爲古仁人之心和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裏?

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個人遭遇或外物的觸化而發生變化;古仁人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本節中有些句子有前後照應的關係,有些句子有承上啓下的作用,把它們找出來說明它們的關係或作用。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爲下兩段分別寫洞庭湖上霆雨罪罪和春和景明的景象伏筆。

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既承接上文寫景的句子,又引出下面兩段文字,其中情異,是關鍵詞,是全篇抒情、議論的基礎。

7、作者發了什麼議論?爲什麼在文章末段發這樣的議論?

8、作者借虛擬的古仁人,即自己心目中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與上文的遷客騷人對照,表明了對兩種悲喜觀的不同態度。作者肯定了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實際上是否定、批評了遷客騷人的悲喜觀。作者對遷客騷人的批評,也是對好友滕子京的善意而含蓄的規勸。作者又以古仁人的名義從正面引出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見解,表明自己不爲個人得失而悲喜,以天下爲己任的高尚懷抱。作者在文章末尾用這樣的精神自勉,其中當然包含對好友的期望。

9、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沒有關係,跟個人遭遇也沒有關係。那麼跟什麼有關係呢?

他們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不是憂民,便是憂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來;他們進亦憂,退亦憂,可見他們的憂跟個人的進退、榮辱都沒有關係。他們是爲民生疾苦而憂心忡忡。

10、作者爲表現悲、喜兩種不同的感情,分別選取了哪些有特徵的景物?

作者選擇的景物都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以第3段爲例:雨是霪雨,風是陰風,浪是濁浪,時間是薄暮,所聞是虎嘯和猿啼,無不是帶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號、排空、冥冥等詞語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風高、恐怖悽慘的畫面就呈現在讀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來沒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嶽、商旅、檣、楫等,但配以隱耀、潛形、不行、傾、催等詞語,就帶上了濃重的愁苦色彩。

11、古仁人有沒有快樂的時候呢?如果有,是在什麼時候?

在天下人感到快樂後古仁人才會快樂。可見他們的或憂或樂完全是隨天下人的或憂或樂而轉移的。

《醉翁亭記》※

1、第1段主要寫醉翁亭的什麼?

主要描寫醉翁亭的位置環境,說明醉翁亭的命名緣由。

2、第1段採用什麼方式寫出醉翁亭的位置環境?

由遠而近,從面到點寫出醉翁亭的位置環境。滁州四面環山——西南諸峯——琅琊山——釀泉——醉翁亭。

3、第2段包含幾層意思?

①(“若夫日出……四時也。”)寫山間朝暮、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景色。

②(朝而往……無窮也?);寫太守來此欣賞山水之樂,其樂趣無窮無盡。

4、第2段描寫山!寫朝暮、四時之景,採用什麼方式?

先總後分,先具體後概括。

5、第3段包含幾層意思?

①(至於……滁人遊也):描寫滁州百姓來此遊山賞景一路上的歡快情景。

②(臨溪而漁……太守醉也?);描寫太守與衆賓客在此食野味,品冽酒,戲射下棋的宴酣之樂。

6、第3段爲什麼寫滁人之遊?這個內容與上段有何聯繫?

這段寫太守見到滁人遊山賞景,來來往往,歡歌笑語,眼前是一幅百姓歡悅和樂的圖景,而此乃太守之樂的另一因。

7、結束段寫了兩個重要內容,是什麼?

①太守自有爲人所不知之樂,此即第3段所寫的觀賞山間四時之景之樂,尤其是第4段所寫的見到滁人遊山、與衆賓客宴酣之樂。這個內容是全文主旨所在。

②太守就是廬陵的歐陽修。篇末點出文中主人公太守即文章作者本人,這是歐陽修謫居滁州的生活、思想的寫照。

8、這篇文章抒寫了作者的什麼思想情懷?

本文抒寫了作者與民共樂的政治理想和賞景自適的曠達情懷。

9、本文的主旨是什麼?

本文先寫醉翁亭秀麗的環境,接着寫山間朝暮和四季的景色,再寫太守與民同樂,以此抒發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娛情山水以排遣抑鬱的複雜感情。

10、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什麼?

主線是“樂”字。“醉”與“樂”是統一的,“醉”是表象,“樂”是實質,寫“醉”正是爲了寫“樂”。

11、本文寫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

(l)寫亭的環境:從遠到近

(2)寫山間之朝暮:從早到晚

(3)寫山間之四時:從春到冬

(4)寫宴飲場面:從外到內

12、本文寫景上有什麼特色?

寫景與抒情相結合的寫法。

(l)寫亭的環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現亭賞心悅目的外景;又用‘水聲潺潺”“峯迴路轉”表現亭幽清的環境;接着寫亭的近景,用烏翼作比,有凌空欲飛之意。然後借解釋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寫景抒情的基調。

(2)寫亭四周的朝暮、四時之景,以“樂亦無窮”表現作者縱情山水之意。

(3)寫滁州官民同樂的圖景,極力寫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樂和衆賓盡歡的情態,並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這幅生動的風俗人情畫從側面顯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達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