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與人爲善古代事例

本文已影響 2.25W人 

友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它在人與人的關係上,強調要友好、友愛,與人爲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代與人爲善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與人爲善古代事例

  古代與人爲善事例

戰國時期,孟子給學生上課經常拿子路的例子來教育他們:“子路十分虛心聽取別人指出他的毛病與不足,然後加以改正。從歷史上看,凡是君子都是吸取別人的優點、長處,自己來實行善事。如舜、禹等都是如此。君子的最高德行就是與人爲善。”

宋代的寇準與王旦,同朝爲官,王旦爲宰相主管中書省,寇準爲副相主持樞密院。兩人性格相左,一個柔和,一個剛直,所以常有摩擦。一日,中書省有文件送樞密院,不合詔書格式,寇準便把這件事報告了真宗,王旦受到了責備,中書省的官吏也受到了處分。沒出一月,樞密院有文件送中書省,也違反了詔書格式,中書省的官吏很高興地呈送王旦,認爲報復的機會來了。王旦卻叫人送還樞密院。寇準十分慚愧,拜見王旦說:“您真是有天大的度量啊。” 王旦與人爲善,寬容對待同僚間的.摩擦,不僅消除了彼此隔閡,確保了政壇穩定,而且以自己的高尚情操,“善”出了政績卓著的一代名相——寇準。

  小故事:與人爲善

春秋時,趙宣子見一個人臥在桑樹下,因爲飢餓,都站不起來了。

趙宣子就給了他一些食物。那人拜謝收下了,卻不吃。

趙宣子很奇怪,問他爲何不吃?

那人答道,要留給家中老母吃。趙宣子讚賞這人的孝心,就給了他一大塊牛肉和一些錢。

兩年後,晉靈公派了一批刺客追殺趙宣子。

一刺客追上趙宣子,一照面,驚道:“竟然是您,請讓我代您死吧。”

趙宣子問:“義士何人?”

刺客說:“我就是您救過的桑下餓人。”說完,轉身與追來的刺客搏鬥而死,趙宣子得以逃脫。

當年,無論是趙宣子還是桑下餓人,都不會想到日後的搭救。

有些人爲別人做了些事情,就總想着要回報。

似乎覺得這樣纔不虧。

如果沒有得到預想的回報,就覺得人心叵測,甚至發誓再也不與人爲善。

也許忽然有一天,那個當年沒有給你對等回報,你單方面已經絕交的人,向困境中的你毫不猶豫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因爲在他的眼中,你早已成了他一輩子的朋友。

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英諺“送人玫瑰,手留餘香”。

餘香留存,一生受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