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六年級語文上冊最後的姿勢教學反思大綱

本文已影響 2.75W人 

作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六年級語文上冊最後的姿勢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六年級語文上冊最後的姿勢教學反思

六年級語文上冊最後的姿勢教學反思1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在當堂預習“讀、圈、標、劃、問”後又加了一個新的項目——找尋文章中值得你學習的地方。語感好的學生迅速直撲“天陰沉沉的”等環境描寫手法而去,卻也說不出爲什麼覺得好。我點撥學生,是不是由這些環境描寫感覺有什麼事要發生?這樣寫是不是對人物、事件的發展起到了烘托的作用?學生在一品讀,咦,好像就是這樣的!

我又啓發學生,是否看過類似的與環境、人物相關聯的文章。學生們七嘴八舌,有的聯想到《三顧茅廬》中巍巍青山的描寫是對臥龍人物形象的襯托,有的聯想到看到的作文中寫過因做好事而覺得太陽更加燦爛、微風更加和煦(雖說這樣的描寫有些爛,對孩子的發現還是要給予肯定的)。讀寫結合並非一句空話,因爲老師教學上的關注,學生纔會重視得更多。

作爲“通訊”的節選,我找出原文給大家讀了一下,和《大江保衛戰》《在大海中永生》一樣,品讀不刪改的原文,學生的領悟會更多。

三位人物的話語是對譚千秋老師的側面描寫,對於學生的選材指導來說也是很好的範例。有不少學生敏感地指出:從三個不同人的視角寫出了不同人物眼中的“譚老師”,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立體。

六年級語文上冊最後的姿勢教學反思2

《最後的姿勢》是根據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發生在汶川地震中的真實事件改寫的。課文以感人的筆觸,記敘了地震來臨的瞬間,譚千秋老師張開雙臂,用自己的身體護衛四名學生的感人事蹟,展現了他恪盡職守,一心爲學生的無私大愛。當我看到這篇文章是以《最後的姿勢》爲題時更是覺得非常感人,題目就有很深的含義。我對這篇文章進行了細細的研讀,認真的備課。在教學這課後,我進行了深入的反思,覺得自己這堂課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收集資料,激發情感

課前我佈置學生收集資料:

1、瞭解5.12大地震的概況,收集地震的相關的資料、圖片和感人故事,以便課堂中交流。

2、收集譚千秋老師的資料及紀念譚老師的有關文章、詩歌。5.12大地震轟動世界,學生們親身經歷了那些日子,收集資料的任務觸動了學生的'記憶和情感,許多感人的畫面,故事涌上他們心頭。這項任務很快就完成了,爲課文的學習埋下情感伏筆,在第一課時的交流中,學生情緒激動,爲之感動。

二、緊扣題目,抓住細節,研讀文本

“這是一個怎樣的姿勢?”讓學生帶着問題去研讀課文。學生很快就找到了“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是譚老師的最後姿勢。

敘事性文章中最有價值的是細節,研讀這些細節描寫有助於學生體會譚老師捨己爲人的偉大人格。課文中對地震發生時的場景進行了較爲詳細的描寫,這些場景描寫渲染了人物出場的情景,昇華了人物的精神品質。我通過指導學生感情朗讀這些句子,體會譚老師在地震來臨之時,在生死攸關之際,譚老師做出生命最後的抉擇,用身體守護學生。他張開的雙臂,是堅定的責任,是無聲的大愛。

六年級語文上冊最後的姿勢教學反思3

今天上午,在學校組織的教學能手示範課活動中我執教公開課《最後的姿勢》一課,課堂上,學生展示講解的表現既在我的預料之中,又有點出乎意料。

說在我預料之中,是因爲我對孩子們太瞭解了,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我都能猜到他們的心思,自然,我的舉手投足也逃脫不過他們的眼睛。所以,我與孩子們間有着一種無形的默契。況且,在我性情的影響下,孩子們學習起來個個激情澎湃,朗誦起來個個聲情並茂,那姿勢、那勁頭,活脫脫一個個小時候的我。再者,課改以來,我克服重重困難,摸索中改進,改進中反思,堅持以“學生展示講解、教師相機點撥”的新型學習方式上好每一節課。在長達一學期的課改嘗試中,學生展示均學會了先品讀句子,再抓重點詞句談體會悟感受,久而久之,我也習慣了他們這種展示方式,因而,意料之中,不足爲奇。

說到出乎意料,最大的感受就是要想展示好必須預習好課文。充分預習好課文是展示能否成功的關鍵。公開課與平時課的區別就在於公開課學生預習得更充分,預展得更流暢,所以課堂展示也比平時的展示更精彩。所以我們也更有理由相信,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時間,他們會還我們一個精彩。

只是,我們平時稍稍偷了懶,往往是課前才把導學問題設計好,然後進了教室,因問題字數較多,也懶得在黑板上寫問題,給學生匆匆一念問題了事,於是,學生在問題不明朗的情況下緊緊張張預展、板書、展示,效果肯定不如公開課。由此,更多的是我們的過錯,不是學生的笨拙。在充分預習後的本節公開課上,我看到了學生的自信坦然,聽到了學生的妙語連珠,感受到了學生的激情四射,所以感慨萬千,對自己、對學生又增添了無限信心。

更竊喜的是,校領導能夠及時體察民情,本學期決定不惜代價,讓衆多學生人手一份導學案,這無疑是教學中的雪中送炭。這樣大快人心的決策,真正以學生的發展爲重,真正做到了爲學生服務。期待本學期學生的自主學習、展示講解能有新的突破。

六年級語文上冊最後的姿勢教學反思4

最近幾年,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被各級專家和一線的老師窮追猛打,大家都在這“有效性”上苦苦的追尋着。其實語文教學真是像一些專家說的那樣“語文教學是個筐,什麼東西往裏裝。”咱們語文老師難啊,難就難在我們的學生考試成績要優秀,我們的學生要會考試,否則你的課講的再好都是空話。

於是很多語文老師的課堂就要“面面俱到”,從字詞句到文章的寫作方法、作者的寫作目的和寫作思路,都必須對學生有個交代,否則放心不下。

在備《最後的姿勢》時,我也曾有過很多思想的火花,包括文章的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細節描寫,還有地震來臨時的環境描寫,這些都是學生比較陌生的,都是容易懂卻很難理解的“知識點”,不得不講。但給學生講課的次數越多,就越覺得這些都可以讓學生在讀書中慢慢“消化”掉這些所謂的“知識點”,可以在學生預習時就引導學生去思考這些所謂的“描寫”是怎麼回事。

在剛開始試講是我甚至把第三自然段的“人生的意義”作爲很大的一個篇幅去“大做文章”,我發現,如果在第三自然段花了大量的時間,那麼在後面的理解“最後的姿勢”重點內容時就很被動了,甚至無法完成教學任務。滿以爲這種大膽的教學設計可以對上課的學生來一次“脫胎換骨”的人生世界觀的教育,但令我哭笑不得的是在課後調查時,我問學生“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時,大多學生說就是以後發生地震時也要像譚千秋老師那樣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我並沒有生氣,可能是我高估了學生的能力了。鑑於此,我覺得這些內容讓學生在讀書過程中朦朦朧朧知道就行了,可能很多孩子對“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並不十分理解。

除了抓個“人生的意義”,我地抓那5個“!”,因爲這可是描寫“來去如風,快如閃電”的地震來臨那一刻的危急,“必須讓學生讀出那‘迫在眉睫’的味道”、“必須讓學生體會到譚老師在那千鈞一髮的時刻所表現出來的勇敢”尤其需要通過學生的朗讀去再現“5?12”地震時的驚險,於是我設計了“如果譚老師來得及想,他會想什麼?”的問題,設計了“用一個詞語形容一下當時情況的危急。”第一個問題一拋出去,學生真是聰明極了:

“譚老師會想到他的女兒,因爲他很疼愛自己的小女兒,課文開頭不是寫到了譚老師六點多鐘就起牀,給小女兒洗漱穿戴好,帶她出去散步嗎?”

“譚老師如果來得及想,他會想到他的妻子,想到他的爸爸媽媽,因爲他擔心地震會失去自己的愛人,同時他是一個兒子,肯定也擔心他年邁的老人家。”

“譚老師會想到他的同事,他的親戚……”

這樣的回答正好符合我原先的教學設計思路,說實在的,如果學生在課堂上可以認真聽課,用心思考,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那我們作爲老師不知道有多高興,特別是可以絞盡腦汁回答出老師“需要”的“標準答案,那真說明我們老師的備課深度還算可以了。

緊接着的描寫“情況危急“的詞語,我說“詞語”,而不是“成語”,意在降低難度,讓學生樂於思考,況且難度降低了,學生思考的範圍也大得多,肯定地說這些“詞語”裏說不定還有很多“成語”呢!事實上也剛還是這樣:“迫在眉睫、火燒眉毛、千鈞一髮、燃眉之急、十萬火急……”

這兩個環節收到了我想要的“課堂效果”。這樣一來,學生費盡心思去想老師的問題,佔去了大量的課堂時間,課堂上品讀句段的時間就沒有多少了,所以第一次指教這《最後的姿勢》是草草收場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