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黑板報

心理健康手抄報資料: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

本文已影響 1.24W人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指青少年在德、智、體各方面得到良好發展,能在學習和社會活動過程中與人建立良好關係,能諒解他人,辨別是非,在遇到困擾時能克服困難。

心理健康手抄報資料: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

目前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尚無統一公認的標準。綜合多數心理學家和醫學家的觀點看,青少年心理健康起碼應具有如下標準:

1. 身體健康,智力正常。身體健康、智力正常是衡量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標準之一,是正常生活工作的基本條件。

2. 人格完整,意識良好。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懷坦白,言行 一致,表裏如一,熱愛生活,興趣廣泛,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識,並自尊自愛,尊重他人,善於調節自己的言行舉止,使其性格、情感都能符合其年齡特點。

3. 樂於交流,善於結友。具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善於結交知心朋友,與朋友能溝通心靈,友好相處,對矛盾和分歧,能正確對待,妥善處理,並有樂於助人的願望和行爲。

4. 情緒穩定,樂觀開朗。情緒是心理健康的溫度計;樂觀能使人心情開朗。保持相對的樂觀、穩定的情緒,就能在順境中積極向上、謙虛謹慎,在逆境中意志頑強並能戰勝困難。

5. 有所追求,積極進取。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敢於面對現實,勇於承 擔責任。

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的一項統計顯示:要求提供心理諮詢或矯治的來訪青少年中30%是由於學習壓力造成的心理問題。而團省委的一次調查數據也顯示:有68.9%的學生認爲“壓力很大”或“壓力較大”,21.5%的學生“說不清”,僅有9.5%的學生輕鬆地感到學習“沒有壓力”,有35.9%的中學生已經把“學習太累”當做自己學習勁頭不足的最主要原因。

對青少年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們通常從政治上、思想上、品德上分析得多,而從心理上分析得少,以簡單、呆板、僵化、千篇一律的思想政治工作取代一切,盲目追求升學率,使得青少年的心理素質包括競爭力、情緒、情感、性格、自我意識、人格傾向、社會交往與適應能力等等方面,往往處於一種自發形成和盲目發展的危險狀態。

傳統文化倍加推崇的師生關係被打破,更使青少年失去可容健康心靈成長的大片土壤。由於缺乏必要的交往,師生間交流互動減少,情感和思想交流渠道不暢,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位置漸行漸遠,而教師不能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以及有償家教、鄙視成績差的學生等現象更使師生心理距離越拉越大。調查中,有71.7%的大學生認爲師生關係“一般”,甚至有6.5%的大學生認爲師生關係“差”,這種現象客觀存在,且已不是局部、暫時的個別現象。

家庭環境是青少年個性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場所,在青少年人格的形成過程中起着極其重大的作用,其中,影響最爲重要和突出的,則當數父母的文化素質、教養方式、健康狀況、夫妻關係、經濟狀況及父母的品德行爲等因素。在與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心理諮詢教師及團委書記的個別訪談中瞭解到: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多來自生活困難或單親家庭。希望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主任張大生更是一語中的:每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必有一個問題家庭。

在許多人看來,暴力行爲和學校是不沾邊兒的事,但嚴峻的事實是:校園中的確存在着暴力行爲。在市希望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瞭解到,在他們接待的來訪青少年中,因受校園暴力影響而產生心理問題的佔有一定比例,且日趨嚴重。其中最常見的表現是搶劫,即高年級在校生或流失生向低年級學生索要錢財,被搶者如果沒有錢或者錢少就會被毆打,而被搶者由於遭到威脅往往不敢 向 老師或家長反映,導致實施搶劫者愈發猖狂。而學校及家長往往將預防校園暴力的重點對準校外,卻忽視了同爲學生的校內施暴者。校園中的搶劫現象給青少年的學習、生活特別是心理上造成的危害是極大的,許多被搶學生日後想起當時情景仍感到很害怕。

伴隨社會轉型成長的當代青少年,不僅時刻感受和體驗着競爭的無處不在,而且他們也必須面對成人社會爲他們設定的價值取向:學習不好→考不上大學→找不到好工作→賺不到大錢→無法享受生活→枉爲人生。“金榜題名有人喝彩,名落孫山被人輕視”、應試教育長期以來根深蒂固的影響等社會風氣更是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發展。

塑造健康的心理有助於青少年確立積極的生活目標與態度,培養健全的人格與個性。幫助青少年正確緩解壓力。痛苦、挫折、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面對,要正確引導青少年以積極的健康愉悅的心理正確認知和評價壓力,讓青少年充分認識到:生活中,快樂與痛苦並存,生活中的挫折、衝突和失敗是不可避免的;要正確引導青少年掌握一些雖不能治本,卻在具體情境中有其實用性的生理放鬆的方法,如通過控制呼吸、心跳等生理反應來從外到內改變情緒;要給予青少年包括自尊心、自信心等在內的適當的心理支持,從而有效減輕壓力的不良影響,提高應對紛繁複雜現實生活各種挑戰的能力;要引導青少年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讓青少年在實踐中磨鍊意志,砥礪品格,培育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和較強的心理調適能力。

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父母要保持良好心態,提高自身修養,樹立家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觀,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從根本上避免外在的、強制的、過度的教育,並給孩子以情感上的支持。

要注重同伴之間的關係。青少年渴望同伴間的友情,同伴的影響大大超過了父母、教師的影響,要通過有效的外部干預和幫助增強青少年的人際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同伴關係。

要突出學校教育的重要地位。要在高起點上塑造教師完美人格,加強師德建設,增進師生感情;要依靠學校現有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隊伍和工作網絡,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開展實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適應能力訓練;要加強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師、班主任、校醫等相關人員的精神衛生知識培訓,提高早期發現學生心理行爲異常、疏導和解決學生心理問題、指導學生尋求醫療幫助的能力。

優化社會環境。要在全社會創設寬鬆的成長環境,尊重青少年個體特點和發展需求;要逐步建立有效的青少年心理援救體制,有針對性地指導青少年瞭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如何自我調適;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從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專、兼職教師,特別是心理輔導或諮詢人員的資格認證體系。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