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高一試題

高一語文6月月考試卷

本文已影響 1.84W人 

  【高一語文6月月考試卷】

第Ⅰ卷(選擇題,共30分)

高一語文6月月考試卷

一、(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差勁(chà) 夾襖(jiā) 便言(pián) 侘傺(jì) 量體裁衣(liàng)

B.炎熱(yán ) 主簿(bù) 壓榨 (yā) 伶俜(pīng) 管窺蠡測(lí)

C.裨將(bēi) 混沌(hún) 處所(chù) 旋風(xuàn) 踽踽獨行(jǔ)

D.枕藉(jiè) 幹祿(gān) 咯血(kǎ) 擇菜(zhāi) 涇謂分明(jīn)

2.下列詞語中,錯別字最少的一項是( )

A.蟄伏 脈博 義憤填膺 一副畫卷 B. 蔥籠 消弭 肄業 門可羅鵲

C.收迄 賦予 羣賢必至 神洲大地 D.綿密 會晤 貿然 察顏觀色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詩經》中的《衛風•氓》是一首以棄婦爲題材的詩歌,該詩將棄婦的黍離之悲寫得淋漓盡致、感人至深。

B.網絡給青少年的學習、生活帶了便利和樂趣,但一些青少年缺乏自制力,沉溺於網絡遊戲,夙興夜寐,身心健康受到危害。

C.峨眉山山勢雄偉,高山景行,氣象萬千,景色秀麗,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

D.只見滕王閣樓閣飛空,金碧輝煌,鬼斧神工,令人嘖嘖稱歎;置身其中,彷彿到了仙境一般。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2012中國•都江堰放水節”開幕式圍繞以“天上之水,天下人”爲主題,表達“謝天、謝地、謝人”以及在大災面前涌動大愛的感恩之心。

B.今年兩會期間,代表們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地利用資和保護環境爲基礎的經濟之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C.曾以推廣“瘋狂英語”而廣爲人知的李陽,以瘋狂認讀漢字和背誦古詩的方式,開始了推廣“卓越漢語”的新目標。

D.遭遇地震襲擊和核危機的日本東北部現有16萬多災民,其中一部分無法獲得食物、飲用水、衣物、藥品和生活必需品。

二、閱讀下面現代文,完成(9分,每小題3分)

如果問人爲什麼不讀書,回答常常是沒時間、沒精力。但另一方面,日常生活類圖書之外,成人讀盜墓、穿越;孩子讀圖文、漫畫卻越越多。去年圖書零售市場的報告,虛構類書籍銷售的前五名全爲郭敬明與韓寒包攬,許多大學圖書館的名著出借率被排在百位之外。以圖代書,做在線閱讀,甚或以上Facebook、刷微博代替閱讀的也不在少數。這種“淺閱讀”風氣的存在,凸顯了整個社會浮躁膚淺的荒敗景觀。

我們無意否認知識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獲取,而只是想提請注意,媒介的變化已然掩奪了閱讀的本意,但大多數人對這種變化太不以爲意了。儘管生活中,他們不認爲開車可以完全代替走路,賞覽風景,尤其僻遠的美景,更是非走路不可。但一回到閱讀,認知就發生了偏差,對讀圖、讀網不能代替讀書的認識,並不像自己以爲的那麼清楚。相反,忘記由文字構成的書籍,因符號抽象,常呈現爲一開放的結構,在引發人書對話過程中,能喚起人往復思考,是最鍛鍊人腦的活動。其中經典閱讀,尤能使人在人書互動中形成緊張的思維對待,助成理性對感知的超越,人性對歷史的體貼。

而音畫構成的具象,多刺激感官,不觸及心靈。耽溺日久,很容易使人產生惰性,形成按給定預設被動接受的知覺依賴,進而造成遲鈍自閉,溝通不良。嚴重的,連生存都會發生問題。至於網絡,因常提供即刻性與碎片化的資訊,在使讀網帶上時尚化的“輕閱讀”特性同時,也會程度不同地損害閱讀的品質,造成人智力的降級與思想的衰退。對此,尼古拉斯•卡爾的《淺薄:互聯網如何毒化了我們的大腦》有很詳盡的討論。因網絡對人“神經線路”與“記憶程序”的重新編布,使人的閱讀常流於字表滑行,而無法做深入的思考,由此,他會覺得《戰爭與和平》太長,《追憶似水年華》又太晦澀,並將愛讀經典視爲前人少環境刺激、無處可去養成的老嗜好,而將其毫無顧惜地拋棄。可事實是,儘管現實世界無限廣闊,虛擬空間更豐富多彩,但如果人們對它的'貪戀是以犧牲自身與客體世界的區別爲代價,就太不值了。因爲衆所周知,人與包括機器在內的客體世界的分離能力與分離程度,恰恰是人所具有的本質力量的表徵。它不但構成了文化的基本定義,也是一切經典創造的終極要旨。有鑑於此,我們實在不能相信,一味的讀圖和讀網有補人的精神,相反,它在提供便捷的同時容忍偷惰,因此毋寧說是弱智的,甚至有害的。

如今已有人不再思考問題,只想着去哪裏找現成的答案,甚至哪裏有上網點,全不知批判式思維的形成,更依賴人的“原始硬盤”——人經由經典閱讀養成的智慧頭腦,以及由其分析整理過的知識記憶。至於因分析能力與實際享有信息數量不對稱,造成的一些年輕人的價值觀傾圮,就更觸目驚心。而那種對深邃思想的卓越追索,對人類整體性精神出路的關切,恰恰經典裏最多,甚至就是經典最顯著的徽標。

(節選自汪涌豪《經典閱讀的當下意義》,有刪改)

5.與“淺閱讀”有關的內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

A.“淺閱讀”是指讀圖、在線閱讀、上Facebook、刷微博等一些不重思考的閱讀活動。

B.“淺閱讀”不能取代閱讀就如同開車不能取代走路觀賞美景,但人們都難以理解。

C.“淺閱讀”易使人產生惰性和依賴心理,造成遲鈍自閉,溝通不良,甚至危及生存。

D.“淺閱讀”少有批判思維,分析能力與實際享有信息數量不對稱,影響價值觀。

6.下列對原文的結構和內容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第一段從人們除了讀盜墓、穿越,讀圖,讀網外,其他什麼都不讀的現狀,引出“淺閱讀”危機的中心話題。

B.第二段論述媒介的變化改變了閱讀的本意,即失去了應有的思維訓練,但大多數人卻不能真正意識到這一點。

C.第三段先闡述音畫閱讀容易產生惰性;接着闡述網絡閱讀有損閱讀的品質;最後總結上文,強調一味讀圖和讀網有百害無一利。

D.第四段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人們不再思考,卻能依賴別人經由經典閱讀養成的智慧頭腦以及由其分析整理過的知識記憶。

7.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現代人們喜歡“淺閱讀”,依賴“淺閱讀”,是由於整個現代社會的浮躁與膚淺,這種現象令人擔憂。

B.人們喜歡讀圖讀網,以至許多大學圖書館的名著出借率被排在百位之外,未必是因爲現代人沒時間和精力。

C.閱讀經典能引人思考,更能使人在人與書互動中形成緊張的思維對待,實現理性的超越,人性對歷史的體貼。

D.“淺閱讀”在給人們提供便捷的同時也容忍了懶惰,而閱讀經典卻能幫助讀者追索深邃思想,關切人類整體性精神出路。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楊公則,字君翼,天水西縣人也。氐賊李烏奴作亂,攻白馬,公則固守經時,矢盡糧竭,陷於寇,抗聲罵賊。烏奴壯之,更厚待焉,要與同事。公則僞許而圖之,謀泄,單馬逃歸。梁州刺史王玄邈以事表聞,齊高帝下詔褒美。

遷扶風太守,母憂去官。頃之,荊州刺史巴東王子響構亂,公則率師進討。事平,遷武寧太守。在郡七年,資無擔石,百姓便之。

高祖勒衆軍次於沔口,公則率湘府之衆會於夏口。郢城平,高祖命衆軍即日俱下,公則受命先驅,徑掩柴桑。江州既定,連旌東下,直造京邑。公則號令嚴明,秋毫不犯,所在莫不賴焉。大軍至新林,公則自越城移屯領軍府壘北樓,與南掖門相對,嘗登樓望戰。城中遙見麾蓋,縱神鋒弩射之,矢貫胡牀,左右皆失色。公則曰:“幾中吾腳。”談笑如初。東昏夜選勇士攻公則柵,軍中驚擾,公則堅臥不起,徐命擊之,東昏軍乃退。

湘州寇亂累年,民多流散,公則輕刑薄斂,頃之,戶口充復。爲政雖無威嚴,然保己廉慎,爲吏民所悅。湘俗單家以賂求州職,公則至,悉斷之,所辟引皆州郡著姓,高祖班下諸州以爲法。

時朝廷始議北伐,以公則威名素著,至京師,詔假節先屯洛口。公則受命遘疾,謂親人曰:“昔廉頗、馬援以年老見遺,猶自力請用。今國家不以吾朽懦,任以前驅,方於古人,見知重矣。雖臨途疾苦,豈可僶俛辭事。馬革還葬,此吾志也。”遂強起登舟。至洛口,壽春士女歸降者數千戶。魏、豫州刺史薛恭度遣長史石榮前鋒接戰,即斬石榮,逐北至壽春,去城數十里乃反。疾卒於師,時年六十一。高祖深痛惜之,即日舉哀,贈車騎將軍,給鼓吹一部。諡曰烈。

(選自《南史》,有刪節)

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母憂去官         憂:擔心 B.高祖勒衆軍次於沔口 勒:勒令

C.昔廉頗、馬援以年老見遺 見:被 D.疾卒於師 卒:最終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梁州刺史王玄邈以事表聞 以我應他人 B.然保己廉慎 悵然心中煩

C.爲吏民所悅 慎勿爲婦死 D.去城數十里乃反 作計乃爾立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李烏奴叛亂時,楊公則彈盡糧絕被抓。他威武不屈、富貴不淫,表面答應與李烏奴共事,暗中卻另有他謀,最終獨騎逃回。

B.楊公則所率部隊紀律嚴明、秋毫無犯,得到了百姓的擁護和幫助。在新林面對敵人的突襲,能夠沉着應戰,從而取得了勝利。

C.楊公則對百姓輕刑罰薄賦稅,人口發展很快。在選用人才上,他不允許用錢買官,而是徵用州郡的大姓做官,得到了高祖的肯定。

D.在北伐時,楊公則接受命令帶病出徵,立志要馬革裹屍還。在戰爭中打敗了敵人,最後在軍中病逝,齊高祖當天就爲他的去世而哀悼。

第Ⅱ卷 (共120分)

三、(24分)

11.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⑴故知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2、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6處)(3分)

觀 足下 所 爲 文 百 餘 篇 實 先 意 氣 而 後 辭 句 慕 古 而 尚 仁 義 者 苟 爲 之 不 已 資 以 學 問 則 古 作 者 不 爲 難 到 古 者其 身 不 遇 於 世,寄志於言,求言遇於後世也。自兩漢以,富貴者千百,自今觀之,聲勢光明,孰若馬遷、相如、賈誼、劉向、揚雄之徒,斯人也豈求知於當世哉。(選自杜牧《答莊充書》,有刪節)

13.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7分)

琅琊溪① 【宋】歐陽修

空山雪消溪水漲,遊客渡溪橫古槎②。不知溪遠近,但見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詩寫於作者被貶滁州(今安徽省境內)期間。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②槎(chá):這裏指拼扎而成的簡易木橋。

⑴這首詩圍繞溪水描繪了哪幾幅畫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3分)

⑵請從虛實結合的角度對詩中三、四兩句進行賞析。(4分)

14. 名篇名句填空。(6分,一題一分,見錯不得分)

(1)《氓》多處運用比興的手法,託物寓言、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 ”,“桑之落矣, ”兩句,借葉子由鮮嫩而至枯黃的景物變化表現出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變化。

(2)有人評論陶淵明之詩“寫其常情,不事雕飾,語圓而氣足,簡而意盡”,《歸園田居》中“曖曖遠人村, 。狗吠深巷中, ”等詩句,就體現出陶詩這一富有獨創性的特徵。

(3)月明星稀,烏鵲南飛。________,________。山不厭高,海不厭深。_________,_________。《短歌行》

(4)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 ;或因寄所託, 。《蘭亭集序》

(5)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 , 。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赤壁賦》

(6) ,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 ,常在於險遠,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遊褒禪山記》

四、名著導讀。(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的題目。(4分,每空一分)

房裏一聲長嘆把她從紛亂的思想中喚醒過。她淒涼地朝四面望了一下。周圍靜寂寂沒有人聲,黑魆魆沒有光明。她忽然記起幾個月以前也曾經有過跟這相似的情景,那時候是他在窗外而她在房裏。而且那時的傳聞如今卻成了事實。她又細細地回味着那一晚的情景。她想起他對她的態度,又想起她對他說過的話:“我向你賭咒,我決不去跟別人……”她的心好像被什麼東西絞着,刺着,痛得厲害,她的眼睛又被淚珠打溼了。房裏的燈光愛憐地撫着她的眼睛。她帶着貪婪的眼光看那燈光,一種慾望漸漸地抓住了她。她想不顧一切地跑進房裏,跪在他的面前,向他哭訴她的痛苦,並且哀求他把她從不幸的遭遇中拯救出。她願意永遠做他的奴隸,愛他,服侍他。

她決定要跑進去了。然而……眼前一陣漆黑。房裏的燈光突然滅了。她睜大眼睛,但是她什麼也看不見。她拔不動腳,孤零零地立在黑暗裏。無情的黑暗從四面八方包圍過。

15、文中的“她”是 ,在小說中“她”是 形象;文中的“他”是 , 在小說中“他”是 典型。

16、雨果說:“醜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着優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後。”請以作品《巴黎聖母院》中的主要人物或故事情節加以說明。(4分)

五、(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題。

聽聽那冷雨(節選) 余光中

驚蟄一過,春寒加劇。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溼溼,即連在夢裏,也似乎把傘撐着。而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連思想也都是潮潤潤的。每天回家,曲折穿過金門街到廈門街迷宮式的長巷短巷,雨裏風裏,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這樣子的臺北悽悽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個中國整部中國的歷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片頭到片尾,一直是這樣下着雨的。這種感覺,不知道是不是從安東尼奧尼那裏的。不過那一塊土地是久違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紀,即使是雨,也隔着千山萬山,千傘萬傘。二十五年,一切都斷了,只有氣候,只有氣象報告還牽連在一起。大寒流從那塊土地上彌天卷,這種酷冷吾與古大陸分擔。不能撲進她懷裏,被她的裾邊掃一掃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杏花。春雨。江南。六個方塊字,或許那片土就在那裏面。而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中國也好,變變去,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當必然長在。因爲一個方塊字是一個天地。太初有字,於是漢族的心靈他祖先的回憶和希望便有了寄託。譬如憑空寫一個“雨”字,點點滴滴,滂滂沱沱,淅瀝淅瀝淅瀝,一切雲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視覺上的這種美感,豈是什麼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滿足?翻開一部《辭》或《辭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顏千變萬化,便悉在望中,美麗的霜雪雲霞,駭人的雷電霹雹,展露的無非是神的好脾氣與壞脾氣,氣象臺百讀不厭門外漢百思不解的百科全書。

雨不但可嗅,可觀,更可以聽。聽聽那冷雨。聽雨,只要不是石破天驚的颱風暴雨,在聽覺上總有一種美感。大陸上的秋天,無論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驟雨打荷葉,聽去總有一點淒涼,悽清,悽楚,於今在島上回味,則在悽楚之外,更籠上一層悽迷了。饒你多少豪情俠氣,怕也經不起三番五次的風吹雨打。一打少年聽雨,紅燭昏沉。二打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三打白頭聽雨在僧廬下,這便是亡宋之痛,一顆敏感心靈的一生:樓上,江上,廟裏,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場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該是一滴溼漓漓的靈魂,窗外在喊誰。

在古老的大陸上,千屋萬戶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這島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暗了下,城市像罩在一塊巨幅的毛玻璃裏,陰影在戶內延長復加深。然後涼涼的水意瀰漫在空間,風自每一個角落裏旋起,感覺得到,每一個屋頂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雲。雨了,最輕的敲打樂敲打這城市,蒼茫的屋頂,遠遠近近,一張張敲過去,古老的琴,那細細密密的節奏,單調裏自有一種柔婉與親切,滴滴點點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時在搖籃裏,一曲耳熟的童謠搖搖欲睡,母親吟哦鼻音與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澤國水鄉,一大筐綠油油的桑葉被齧於千百頭蠶,細細瑣瑣屑屑,口器與口器咀咀嚼嚼。雨了,雨的時候瓦這麼說,一片瓦說千億片瓦說,說輕輕地奏吧沉沉地彈,徐徐地叩吧撻撻地打,間間歇歇敲一個雨季,即興演奏從驚蟄到清明,在零落的墳上冷冷奏輓歌,一片瓦吟千億片瓦吟。

……二十五年,沒有受故鄉白雨的祝福,或許發上下一點白霜是一種變相的自我補償吧。一位英雄,經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額頭是水成岩削成還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蘚?廈門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與記憶等長,一座無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盞燈在樓上的雨窗子裏,等他回去,向晚餐後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記憶。前塵隔海。古屋不再。聽聽那冷雨。

[注]余光中,臺灣作家。

17. 下列對余光中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 4分 )

A.聽聽那冷雨中的“冷”,一是爲了突出在春寒料峭的雨給人的外在感受,一是表現因“發上下一點白霜“而產生的內心的寒冷。

B.本文第二段中作者“雨”展開聯想,由雨想到寫雨的漢字,以對漢字的鐘愛傾注真切的赤子之情,深化了主題。

C.“一切都斷了,只有氣候,只有氣象報告還牽連在一起”一句,以經過提煉了的典型細節傳達出了作者的離怨鄉愁。

D.本文圍繞着春雨,創造了一種既朦朧又明麗、既沉鬱又曠達的獨特已經,意象衆多,“雖巧而不見刻削之痕”。

E本文使用了大量的疊音詞寫雨,如“淋淋漓漓”、“點點滴滴”等,不僅具有一種和諧的音韻美,也使雨態表現的更加形象

18.文章第二自然段,作者由“雨”聯想到“方塊字”,這樣聯想合理嗎?爲什麼?(4分)

19.文章最後一段說 “向晚餐後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記憶”,作者爲什麼用“青苔深深”修飾“記憶”?(3分)

20.通讀全文,作者爲什麼要選“雨”作爲自己情感的寄託?爲什麼要加“冷”字?(5分)

21.大量使用疊詞疊句是本文語言運用的一大特色,請你舉出實例賞析其妙處。(4分)

六、(8分)

22.新年伊始,中央電視臺推出大型新聞公益活動——“開往春天的校車”,記者深入到邊遠山區,採訪報道貧困地區孩子的艱難上學路。節目以真實感動公衆,倡導向貧困地區捐贈校車。目前,好些地方已開始行動。請你爲這項活動擬一則公益廣告語。要求20字以內,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4分)

23.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內容,不超過30個字(包括標點)。(4分)

教育部近日公佈了義務教育階段19個學科科目的新課程標準具體內容。今年秋季新學年,新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正式啓用,中小學生將有望用上據此修訂的新教材。

新課標降低了小學生會寫漢字的要求。依據新課標,三、四年級學生須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會寫1600個左右,而舊課標則要求學生會寫2000個左右。新課標對一、二年級學生會寫字的要求也從原的800到1000字統一調成800字。

此外,語文新課標還要求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須達400萬字以上,推薦背誦的優秀篇目共有136篇,對比舊課標,語文科目在小學和初中階段都增加了背誦篇目。其中小學階段增加了6篇,初中階段增加了14篇。

有學生家長質疑:最沒用的就是“死記硬背”,識字纔有用,爲什麼現在要反着呢?這究竟是改革還是折騰?

七、(60分)

24.作文(60分)

有人曾說世界上只有兩種動物能到達金字塔頂,一種是老鷹,一種是蝸牛。請以這句話所蘊涵的哲理爲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