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文言文

雁冢文言文翻譯

本文已影響 3.62W人 

文言文《雁冢》講述的是什麼故事呢?應該怎麼翻譯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雁冢文言文翻譯,歡迎參考閱讀!

雁冢文言文翻譯

【原文】

無錫盪口鎮,有人得一雁,將殺而烹之。有書生見而憫焉,買以歸,畜之以爲玩。懼其逸去,以線聯其兩翅,使不得飛。雁雜處雞鶩間,亦頗馴,唯聞長空雁唳,輒昂首而鳴。一日,有羣雁過其上,此雁大鳴。忽有一雁自空而下,集於屋檐,二雁相顧,引吭奮翅,若相識者:一欲招之下,一欲引之上。書生悟此二雁必舊偶也,乃斷其線,使飛。然此雁久系,不能奮飛,屢飛屢墜。竟不得去。檐上之雁,守之終日,忽自屋飛下,相對哀鳴。越日則俱斃矣。書生感其義,合而葬之,名曰“雁冢”。

【翻譯】

無錫縣盪口鎮有一個老百姓得到一隻大雁,準備殺了燒着吃,有一個書生看見覺得很可憐,就買下它回家後養着玩。但是怕它飛走用繩子縛住大雁的兩翅膀,使它不能飛。大雁和雞鴨同關在籠中,也很溫順,只是有時候聽到空中大雁叫時就擡頭叫喊回應。一天,有一羣大雁在上空飛過,這隻大雁大叫,忽然有一隻大雁從空中飛下來棲在屋檐上,兩大雁相互看着,伸長脖子鳴叫,努力展翅欲飛,像認識的一樣:一隻要請它下來,另一隻請它上去。書生看了後悟出兩大雁必定舊相識,就剪斷了繩子讓它飛走。但是這隻大雁的翅膀繩子系久了,不能展翅飛翔了,每次飛起又掉下來,最終也不能飛走。屋檐上的大雁守了一天,忽然從屋檐上飛下來,兩大雁相對悲哀地鳴叫。過了一天,書生來察看,兩隻大雁都死了。書生被大雁的情義所感動,合起來葬了它們,取墓名爲“雁冢”。

文言文翻譯技巧

一、直譯和意譯

直譯和意譯是古文今譯的'兩大類型,也是兩種不同的今譯方法。

1.關於直譯。

所謂直譯,是指緊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詞和句子進行對等翻譯的今譯方法。它要求忠實於原文,一絲不苟,確切表達原意,保持原文的本來面貌。例:“清榮峻茂,良多趣味。”可譯爲:“水清,樹茂,山高,草盛,實在是趣味無窮。”

2.關於意譯。

所謂意譯,是指在透徹理解原文內容的基礎上,爲體現原作神韻風貌而進行整體翻譯的今譯方法。特別是文言文中的一些修辭格,如比喻、互文、借代、婉曲等,不能直譯的要恰當處理,將其意譯。

(1)、互文不可直譯。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錯而又相互補足,交互見義併合而完整達意。例:“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可譯爲:“將軍和壯士身經百戰,有的戰死沙場,有的凱旋而歸。”

(2)、比喻。例:“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譯爲“金子修築的城”或“金屬修築的城”,可譯爲“鋼鐵般的城防”或“堅固的城防”。

(3)、借代。例:“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代未做官之人,“萬鍾於我何加焉”中的“萬鍾”代高官厚祿等。“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中的“黃髮”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孩子。

(4)、婉曲。主要是避諱,如把國王的死說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說成“填溝壑”。

古文今譯產生錯誤的重要原因

不認真閱讀、分析原文,是產生誤譯的重要原因。如“其一犬坐於前”句,前面已有“一狼徑去”,而根本沒有出現“犬”字,只要細心分析就會清楚:“其一”是指其中一條狼,只不過“狼”字承前省略了。“犬坐於前”的主語既然是“狼”,“犬坐”當然不是“狗蹲坐”,而只能是“像狗那樣蹲坐”的意思。誤譯者沒有發現“犬”字是名詞用作狀語而導致誤譯。文章是個整體,字、詞、句都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