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中心高三勵志

高考落榜後看的勵志故事

本文已影響 2.29W人 

懷着期待和忐忑,你迎來了高考發榜的日子,屏幕上那一串冰冷的數字告訴你,你落榜了。現在的社會,是多元的社會,大學早已不是傳說中的天堂。也許你並未把上大學當作唯一的出路,自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是的,一個有理想抱負的青年,不管身處何處,總會於困境中找到突圍的辦法,從而成就一番事業。還是讓我們來看看馬雲的故事吧。

高考落榜後看的勵志故事

 名言:短暫的激情是不值錢的,只有持久的激情纔是賺錢的。

  座右銘:永不放棄

  求學時代

1982年 18歲,馬雲高中畢業,參加第一次高考,結果數學才考了1分,高考落榜 .

1983年 19歲,第一次落榜後馬雲就參加了工作,當過祕書,也做過搬運工作,踩着三輪車幫人家把書刊紮在一起,25本成一包,踩10公里路通過火車轉發到其他地方後來看了一部路遙寫的《人生》的小說,改變了馬雲的想法,讓他決定重新參加高考而且一定要上大學可惜,第二次參加高考,還是落榜了,數學才考了19分.

1984年 20歲,馬雲堅持自己的想法,繼續努力,白天上班晚上上夜校最後參加第三次高考,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次終於考上了杭州師範學院外語系外語外貿專業的專科,離本科差5分,但本科沒招滿人,馬雲幸運地上了本科。另外,這次高考馬雲的數學考了89分,有些出人意料

1985年 21歲,大一下學期,馬雲在一位過去在西湖邊學英語時認識的外國朋友的幫助下去了一趟澳大利亞,這是馬雲第一次走出國門

1986-1988 大學學習階段,除了繼續學習英語,馬雲還把許多精力轉到學生工作上,不僅順利當選爲學校學生會主席還再接再厲登上了杭州市學聯主席的位置在這期間,馬雲不僅結識了日後成爲其夫人的張英,還結識了一大批朋友,這裏面有些人後來成爲馬雲創業時的事業夥伴和重要助手

1988年 24歲,馬雲大學畢業,分配到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爲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教英文(英文及國際貿易講師),成爲杭州師範學院當年所有500名畢業生中唯一能去大學教書的人,其他人都去了中學教書 。

馬雲之所以會取得今天的成績,與他三年的復讀生涯相當重要,在後來楊瀾採訪他時,這麼久了,爲什麼他還在說前兩天做了個考數學的噩夢?看似很小的事情爲什麼他還要在今天相當成功的時候提出來?有沒有必然性呢?在他小時候所受到的挫折?在復讀時候邊打工邊複習,數學總是幾分,這些事給他的陰影是如此正是自己不捨的追求扛住了,所以進入了大學即使後來的大學甚至是個專科,但這種成就感是很重要的,每個復讀過的人是會有這樣的體會的進大學後得到的這種解脫讓他看到了新的希望,也更加肯定了自己,後來正因爲他要更加肯定這一點,所以在早期積累的英語水平讓他如虎添翼,很快就達到了一個很好的高度,這樣他的人生纔剛開始騰飛復讀生涯給他的是什麼?其一:事情總有困難而無法克服的一面,以致到今天依然害怕數學,但總有一天會過去其二:正因爲復讀給他的痛苦,所以後來的日子裏總是在尋求不斷證明自己的機會,好像在不斷的給以前的自己解脫反觀後來公司的發展,正是如此,無論是翻譯社,還是中國黃頁,阿里巴巴,都走過了那比較痛苦的復讀生涯,而後來正是馬雲在復讀生涯中獲得的啓示,讓他覺得自己總會成功,即使不會成功也會有個比較不失敗的前途(就像當年考取師專而不是本科),就像寒冬中希望我們是最後一個死去的人宣言一樣再加上不斷證明自己的不斷給自己解脫的那種強大動力,讓自己不僅僅只是做了個講師,做了個翻譯社的老總,做了個阿里巴巴的ceo,而是要做世界的number1.都源於此!

  再看看當今叱吒風雲的俞敏洪的求學故事吧。

  高考故事

1977年,因爲一些不可抗原因,家在農村的俞敏洪高一下半學期才進入了高中。上高中以後,俞敏洪功課明顯跟不上,但高考就要來臨了。複習了10個月左右,俞敏洪參加了1978年的高考。當時的錄取分數其實很低,他報考的常熟市地區師專外語錄取分數線是38分,俞敏洪的英語卻只考了33分,別的幾門也不理想。

高考失利之後,俞敏洪沒有特別失望,家裏人也沒有給他什麼壓力,反正不行就在農村幹活。俞敏洪在家裏開手扶拖拉機,插秧,割稻,後來去大隊初中當了代課老師。1979年,俞敏洪再次參加高考,他的總分過了錄取分數線,但英語只考了55分,而常熟師專的錄取分數線變成了60分,結果再度落榜。

1980年的高考開始了,英語考試時間是兩個小時,俞敏洪僅僅用了40分鐘就交了卷。俞敏洪的英語老師大怒,迎面抽了俞敏洪一耳光,說你一個人有希望考上北大,結果你自己給毀了。他認爲俞敏洪這麼快就交卷,肯定沒有考好。但是,俞敏洪確實只需要40分鐘。

分數出來以後,俞敏洪的英語是95分,總分387分。當年,北大的錄取分數線是380分。填志願的時候,老師對俞敏洪說,如果你想上北大,語文一定要及格,不然北大不會要你,但俞敏洪的語文是58分。俞敏洪不敢下筆填北大,還是老師幫他填的志願。

8月底,俞敏洪的同學們幾乎都拿到了錄取通知書,他卻什麼也沒收到。按常規,北大是第一個發錄取通知的,老師就說俞敏洪大概沒戲了。這時候,俞敏洪真的特別難受。有一天俞敏洪和媽媽在地裏種菜,大隊的人找到俞敏洪說縣裏有電話來。

俞敏洪急忙跑過去,縣教育局長對俞敏洪說你的錄取通知下來了。俞敏洪問他是哪個學校,他故意說自己不知道。俞敏洪拿到通知書一看是北京大學,當時就樂瘋了,和兩個考上大學的同學一起,像范進中舉一樣跑到馬路中間又蹦又跳,連大卡車都停下來了。

  北大求學

好不容易邁進了北大的校門,原以爲從此就可以揚眉吐氣了,但俞敏洪沒有想到,他在這裏卻遭遇了無數的“白眼”。他儼然成了北大的一個“站票觀衆”,永遠都只能在角落裏仰望別人的精彩。深陷自卑之中的俞敏洪,該如何繼續他的北大求學之路?

新東方壯大之後,在一次演講中,徐小平回憶當年的北大生活,調侃地說:“我是北大團委文化部長;王強是北大藝術團團長;俞敏洪呢?是觀衆,而且是大禮堂某個角落裏的站票觀衆!”徐小平的話雖然調侃,但是一點也不誇張。

在北大求學期間,俞敏洪的確什麼也不是,不會吹拉彈唱,甚至不會說普通話。進入北大之初,俞敏洪遭遇同學和老師最多的待遇就是“白眼”。正因爲如此,俞敏洪對北大的感情一直都很複雜。在很多場合,俞敏洪說,沒有北大10年的生活,絕不會有我俞敏洪和新東方今天的局面。整體來說,在北大期間,俞敏洪屬於被邊緣化的人羣,無論當老師,還是當學生。到現在還有人“忿忿不平”——任何一個人辦了新東方都情有可原,但俞敏洪辦了就不能被“原諒”,因爲在同學眼裏他是最沒出息的人。

1981年秋天,俞敏洪躊躇滿志地跨入北京大學,他原以爲,從此可以春風得意馬蹄疾了,但出乎意料的是,他陷入一個更加令他感到沮喪的環境裏。俞敏洪所在的班級有50多人,許多同學的父母都是北京的高幹,只有他一個人來自農村。因爲這些高幹子弟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相比之下,俞敏洪的成績糟糕得令人側目。

俞敏洪跟周圍的人格格不入,就像一頭瘦弱的小鹿突然闖進虎豹縱橫的森林裏。一個愛開玩笑的同學這麼調侃他:“想找俞敏洪嗎?很簡單,當你看見一個穿着寒酸,說話含糊不清,神色像一個剛輸光最後一分錢賭徒的人,那就是他了!”

進校的第一天,同宿舍的一個同學躺在牀上拿着一本《第三帝國的興亡》在讀。俞敏洪就覺得很奇怪,用很糟糕很難聽的普通話問:“上大學還要看這種書的?”那個同學沒有說話,只是擡頭看了他一眼,那眼睛裏是眼白多,黑眼珠少。這個白眼無異於在罵他“傻瓜”、“白癡”、“老帽”、“鄉巴佬”。這一眼在俞敏洪生命中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也幾乎改變了他的大學生活。可以說,產生了兩個“嚴重”後果:第一個後果是俞敏洪的大學四年都在自卑中度過;第二個後果就是讓俞敏洪明白了,一個人要讀很多很多書。

俞敏洪來自農村,說話帶着濃重的家鄉口音,英文發言很糟糕,聽力更是不行。因爲上高中時沒有接觸過英語聽力,所以,大一時俞敏洪的英語聽力很差,每次考試都排在全班倒數。老師說他:“你除了俞敏洪三個字能聽懂外,恐怕什麼也聽不懂了!”

這已經夠糟糕了,然而更糟糕的還在後面。在北大讀三年級的第一學期時,俞敏洪心情鬱悶,生病了,大口吐血,經診斷確認是肺結核,必須休學一年。休學意味着留級,和原來的同班同學又差了一大截兒,這個打擊也是毀滅性的。20世紀80年代初,正當北大徐小平、王強等人風生水起的時候,他住進了醫院。無聊之極,他每天出去爬山,一路上數石頭,數紅葉,在數不清的紅葉和石頭裏,俞敏洪的心情是複雜的。

醫院在北京遠郊區,村裏的廣播站整天播放“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他苦笑,他悵惘,希望在哪兒?他概括上大學三件事:知識、友誼、愛情。可是伴隨着他的永遠是絕望,如墜深淵的絕望。學識不如人,聰慧不如人,身體不如人,交女朋友,不用說,更不如人……原以爲考上北大,一切都會發生變化,可是現在,不僅沒有發生變化,反而強化了自卑心結,心情越發糟糕了。

北京西郊山區的結核病療養院有着很高的圍牆,但在樓上的房間裏卻能夠看到周圍的山。在醫院的一年,他看遍了山的顏色,春的粉紅、夏的青翠、秋的火紅和冬的蕭瑟。

在醫院的門口,有一座小山,山頂上刻着馮玉祥“精神不死”四個大字,俞敏洪幾乎每天都要去爬這座小山,對着這四個字發呆。後來身體好點後,醫生允許他走出大門,他就去爬遍了每天從醫院的窗戶裏可以看到的那些山峯。也就是在醫院的這一年,他讀完了《徐霞客遊記》。

在醫院的10個月讓他安靜下來博覽羣書,卻被同學徹底忘卻了。1997年以前,80屆、81屆的北大同學很少有人知道還有個叫俞敏洪的。

那時候,農村學生被城市的同學看不起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俞敏洪卻有一股死不認輸的牛脾氣。他用自己的方法去證明自己,改變自己。

 一口氣買下三套書

遭到同學的白眼後,他去書店買了三套《第三帝國的興亡》,讀一遍不夠,讀兩遍……直到把書讀舊爲止,這也是他進入大學後第一次買書。後來什麼書都扔了,唯有這套書一直放在書架上。因爲這套書時刻在提醒着他——無知有多麼可怕!

也是從這三套書開始,俞敏洪養成了愛看書的習慣。在北大的四年裏,爲了彌補自身人文知識上的差距,俞敏洪瘋狂地買書、借書,把時間都用在讀各種各樣的文學、哲學、社會科學和其他一些能讀懂的自然科學著作上。爲了限制俞敏洪買書,以至於俞敏洪的母親威脅他說要斷絕俞敏洪的伙食費。

  瘋狂突破聽力難關

爲了提高聽力水平,能夠改變自己在大學學英語卻不會說、聽不懂的尷尬,俞敏洪杜絕一切人情來往,一天十幾個小時地狂聽狂背,除了吃飯睡覺就是聽英語。

他戴着耳機,在北大語音實驗室廢寢忘食地練習英文聽力,但是兩個多月以後,不會說、聽不懂的現狀依然沒有多少改觀。這時,他想到了自己百試不爽的老辦法,果斷地擺脫了北大現行的教學模式的束縛,另闢蹊徑。他從小書店裏買了一套《新概念英語》,抱着大錄音機,鑽到了北大的小樹林裏,開始了他的瘋狂英語之旅。他也不去上課了,一天十幾個小時地狂聽狂背,用他自己的話說,“眼睛都聽綠了”,結果是,瘋狂兩個半月以後,他能聽懂任何人所講的任何英文,他終於成了會聽英文、會說英文的人。俞敏洪很開心,他得意地總結道:“聽英文,一定要有現成的英文資料放在那裏,這樣練習纔有效果。有的人,一邊做事,一邊騎自行車,一邊聽英文,好像很刻苦,其實是瞎扯淡!”

班裏的同學都說俞敏洪當時聽外語聽得兩眼都綠瑩瑩的,跟惡狼似的。這話並不誇張,就是這股餓狼精神支撐着俞敏洪,讓他練就了良好的英語聽力,爲他以後的教學生涯打下了堅實基礎。

  留級不留步,努力和80級的同學保持同步

俞敏洪病好歸校後,雖然降了一級,但是始終和80級的同學同住同吃同玩,始終把自己放在80級這個集體裏。參加80級的畢業典禮、集體合影,參加80級的畢業聚餐和晚會。80級的同學仍然叫他“老俞”。

80級的同班同學王強1984年畢業留校,俞敏洪努力爭取1985年畢業留校,哪怕是晚了一年。這很重要,這證明了俞敏洪的能力,與他所敬仰的徐小平、王強能同校執教,平起平坐,不用像原來那樣,在大禮堂的偏遠的角落裏當“站票觀衆”了。

北大英語系的佼佼者、班長王強留校任教,“後進青年”、“站票觀衆”俞敏洪也留校任教,對於王強無所謂,對俞敏洪卻有着特別的意義。

 面對“流言蜚語”,一定要走好自己的路

在北大的時光,俞敏洪面對着來自四面八方的“流言蜚語”,這也讓他陷入了嚴重的自卑中。但是,俞敏洪沒有就此被打垮,而是下定決心要扭轉自己的命運,要打響自己的“反擊戰”。在經過瘋狂的努力之後,俞敏洪做到了。

在北大四年,俞敏洪平凡如一顆塵埃,但也正是因此,他不好高騖遠,他踏實肯幹,所以最終走出了一條最精彩的屬於自己的道路。俞敏洪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面對流言蜚語,害怕是沒有用的,退縮更是不可取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走好自己路,用實際行動做出最有力的反擊。

 衝力終將戰勝阻力

不管面對怎樣殘酷的環境,只要相信自己,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終有一天會守得雲開見月明,收穫自己的成功人生。

在北大四年,外界給予俞敏洪的可以說都是阻力。阻力雖然可怕,但更可怕是俞敏洪內心渴望衝破阻力的衝力。因爲在北大被邊緣化,俞敏洪的內心非常壓抑,正是這種壓抑讓俞敏洪更加渴望衝出黑暗,衝向雲端。進而,在這種內心強大沖力的支撐下,俞敏洪吃下了別人吃不了的苦,戰勝了常人難以戰勝的困難。所以,俞敏洪能取得今天這非凡的成功,並不是一個意外。

客觀上講,如果傾心投入,無論是投入自己的工作,還是任何值得爲之奮鬥的事業,儘管其間會遭遇很多磨難和攻擊,但只要內心堅定,執着追求,就完全有可能實現在別人看來實現不了的夢想。有人說過這樣一段話:“當別人跟你說,你的夢想太不切實際時,他們沒有說錯,他們的意思是,他們做不到,不是你!”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