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關於學習姜仕坤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本文已影響 3.2W人 

在姜仕坤同志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共產黨員身上的那種不折不撓的信念和堅韌不拔的精神,爲了人民能夠過得安逸而殫精竭慮。這種信念是十分難得的,沒有了信念,工作就難以再上新臺階,黨的事業將停滯不前。下面是本站小編推薦的關於學習姜仕坤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學習姜仕坤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關於學習姜仕坤先進事蹟心得體會1】

2016年4月12日,在扶貧開發攻堅戰的決勝時刻,貴州晴隆縣委書記姜仕坤倒下了。

在草長鶯飛的陽春三月,在離實現全面小康僅一步之遙的時刻,姜仕坤這名大山裏土生土長的苗族漢子帶着對工作、對責任、對家人的無限眷戀,撇下相濡以沫的妻子、年邁的父母雙親,以及摯愛的晴隆大地,用自己46年短暫的生命兌現了對黨和人民的承諾,倒在了脫貧攻堅的決戰之路上

人們懷念他的赤誠之心、公僕情懷。從一名放牛娃成長爲縣委書記,姜仕坤與羣衆心相連、情相依。他的足跡遍佈晴隆的鄉鎮、村居,他走進了老百姓的地裏、家裏,更走進了老百姓的心裏。他用行動彰顯了“人民公僕”的內涵,詮釋了一心爲民、親民愛民的拳拳之心和赤子情懷。

姜書記的勤奮好學、刻苦鑽研的精神,勇於擔當的工作作風,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姜書記是一名草根書記,一名真正接地氣的書記,待人隨和、平易近人,經常下鄉調研,與老百姓交流的方式方法值得我們學習。他心繫廣大人民羣衆,關心基層幹部職工,唯一不關心的是他自己,作爲一名基層幹部,我們只有更加努力工作,才能對得起這位晴隆發展的領路人!

我們要以姜書記先進典型爲榜樣,爭當幹事創業的實幹家、行動派,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綿綿用力、久久爲功,幹出精氣神、幹出新面貌、幹出貴州美好的明天。要進一步掀起向脫貧攻堅黨員先鋒學習的熱潮,學習他們對黨的絕對忠誠,學習他們對人民的深厚感情,學習他們對事業的火熱激情,要進一步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引向深入,凝聚和用好榜樣的力量,把深化學習貫穿始終,把解決問題貫穿始終,把推動工作貫穿始終,切實做到學做結合、知行合一。要進一步凝聚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強大正能量,總結好運用好脫貧英模探索出的好經驗好做法,精準聚焦脫貧攻堅兩塊“硬骨頭”,精準聚焦東西部扶貧協作,精準聚焦當前脫貧攻堅重點工作。

  【關於學習姜仕坤先進事蹟心得體會2】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衝刺階段,在扶貧開發攻堅戰的決勝時刻,貴州晴隆縣委書記姜仕坤,這名大山裏土生土長的苗族漢子在一塊異常貧瘠的土地上破局開路、耕耘堅守,用自己46年的短暫生命兌現了對黨和人民的承諾。他的忠誠與擔當無愧於這個時代,他燃盡生命升起的熊熊火焰點亮了32萬晴隆人民脫貧攻堅的道路。

姜仕坤同志是貴州省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黨員領導幹部的優秀代表,是踐行“三嚴三實”的先進典型,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一面鏡子。他長期在極爲艱苦的貧困山區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恪盡職守,用行動詮釋入黨的誓言,用生命奏響奉獻之歌,把爲民務實清廉書寫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的道路上。他始終把羣衆的疾苦掛在心上,足跡遍佈晴隆縣14個鄉鎮、96個村居。他經常與羣衆一起探討養羊經驗,成功總結出南方山地“吊腳樓式”圈舍養羊新經驗,減少了羊羣疾病,降低了飼養風險,羣衆親切地稱他爲“羊書記”“農民書記”“算賬書記”。爲了讓羣衆早日脫貧致富,姜仕坤提出大力發展山地旅遊,在他的主導下,成功舉辦首屆國際山地旅遊大會史迪威公路晴隆“24道拐”汽車爬坡賽等系列活動,展現了晴隆的新形象。

姜仕坤同志是從基層一步步成長起來的縣委書記,對黨的培養心懷感恩,工作多年來,依然保持艱苦樸素的本色,從不肯多花公家一分錢。他生活節儉樸素,運動鞋穿到褪色泛白,捨不得扔,一個公文包用了四五年,不肯更換。在他眼裏,沒有時髦不時髦,好看不好看,只有能用不能用。

我們要以姜仕坤爲榜樣,學習他信念堅定、忠於黨忠於事業、一心爲民的政治品格和無私奉獻的優良作風,提高爲民務實清廉意識,腳踏實地爲羣衆幹實事、做好事。要把學習姜仕坤先進事蹟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及弘揚焦裕祿精神結合起來,切實轉變工作作風,自覺踐行羣衆路線,努力推動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關於學習姜仕坤先進事蹟心得體會3】

姜仕坤同志被當地的鄉親們親切的稱爲“羊書記”,緣於他致力於發展當地的養羊產業,通過“種草”養羊,實現了大規模養羊與保護生態環境的雙重目的,既讓當地羣衆賺了真金白銀脫了貧致了富,又守住青山綠水,因地制宜的貫徹落實了綠色發展新理念。

晴隆縣是遠近聞名的貧困縣,山多地少,石多土薄,種什麼都難有好的收成,以致出現代際貧困、連片赤貧。羣衆沒有致富的路子,要想脫貧,談何容易?爲了找準脫貧路子,他各處奔走,經常深入基層,走村入戶與老鄉們嘮家常,瞭解民情、傾聽民聲、感受民意,摸清貧困的“病根”,與家人聚少離多,終於摸索出破解發展困境的脫貧路子,就是種草養羊。爲了讓“種草”養羊產業落地生根、發展壯大,他查遍各種養羊技術資料,掌握了大量專業知識,儼然成爲羣衆眼裏“羊專家”。當種草養羊產業終於開展顯現成效時,他的身體卻每況愈下,倒在了奮鬥的崗位上,他始終把責任擔當扛肩上,始終把人民羣衆放心中,始終把百姓疾苦看眼裏。

“我是農民的兒子,做事要對得起人民,對得起良心;我們的幹部也要這樣。”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夙夜爲公、一心爲民、忠誠擔當,憑着內心裏的堅毅和執着,用那永不退卻的公僕本色,決心把黨的事業做好,把老百姓期待的事情幹好,他雖然永遠的離開了晴隆的羣衆,但是他永遠的活在了晴隆羣衆的心裏面,他的形象、他的精神、他的作風、他的品格永遠留在了晴隆的山山水水之間。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