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實用的地理說課稿3篇

本文已影響 2.79W人 

作爲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地理說課稿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地理說課稿3篇
地理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以及人類和地理環境關係的學科。地理環境有氣候、地貌、水、土壤、植被等要素構成。水是地理環境中最活躍的因素之一。《陸地水與水循環》這節內容通過對陸地水體類型的介紹,水體類型轉化規律的分析和水循環原理的剖析,使學生能對地球淡水資源有比較全面的瞭解。本節教材的特點之一,是從幫助學生認識地理環境的角度出發,注重闡明地理過程及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地觀。本節內容是第三單元的重點。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使學生了解陸地水體的各種類型以及不同類型水體之間相互轉化規律,理解水資源的性質,使學生明白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水資源數量是有限的,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2、理解自然界水循環的類型、主要環節和海陸間循環的意義。理解人類是如何水循環規律來化害爲利,造福人類的。

能力目標

1、通過水體類型及其轉化等圖表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利用圖表和數據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通過水循環等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學會運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評價地理問題。

2、利用水循環過程的學習,學會繪製地理示意圖。

德育目標

通過陸地水體有關知識的學習,增強學生的憂患意識,樹立科學的環境觀和資源觀,使學生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陸地水體相互轉化及其規律。

2、海陸間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

因爲這些知識是學習河流水文特徵的基礎,也是學生正確理解水資源性質的前提。更能使學生對我國的三峽水利工程、南水北調工程有更深層次的瞭解。

教學難點

1、 河流水的補給以及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相互轉化規律。

2、 海陸間水循環的意義。

這些內容和各地的氣候、地貌、地形等其他地理要素關係密切,而目前學生對各區域的特徵瞭解不多,就給學習帶來了難度。

四、說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應以學定法,這是新課程以人爲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以此爲出發點,本節課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式:

1、構建問題情景,引導探究性學習

在教學中,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創設思考問題的空間,激勵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探究,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地理實踐能力。

2、 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引導合作學習

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圍繞一個或幾個問題相互交流信息,從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在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培養合作的態度。這種方式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又能增強學生競爭意識,提高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地理說課稿 篇2

  【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節教材是《我國鄰近的國家和地區》一章的第一節《日本》的第一課時,屬於世界地理中的國家地理,是學生在學習國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個國家。同學們學完亞洲後已有了學習區域地理的基礎,以後還會學習東南亞、印度、俄羅斯等.日本這一節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通過學習日本,學生初步掌握學習國家地理的一般方法,“日本”一節不論在新教材還是老教材中,都是重點講解的國家,且對後面的國家教學,具有一定的示範作用.

2.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

a.掌握認識日本的地理位置特點的方法,並會舉一反三。

b.瞭解日本突出的自然災害:多火山和地震,並分析成因。

情感與價值觀:

a.培養學生正確的環境觀和資源觀及生活技能,使他們懂得地震時如何進行自我保護。

b.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城市的分佈。

2.日本的主要自然災害:火山地震及原因。

【教學難點】

1. 日本的主要自然災害:火山地震及原因。

2.分析一個國家的位置、地形的方法。

  【說學情】

本節課的授課對象爲初一學生,經過前半學期的觀察,感覺學生的基礎較好,具備一定的分析問題和邏輯推理的能力,完全有可能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

另外,學生通過學習本冊書第六章《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也積累了一定的讀圖、識圖能力和活動探究能力,讓學生獨立或在合作中進行讀圖、識圖並分析相關問題 ,更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需要。

  【說教法】

讀圖導學法、活動探究法、比較教學法

教法的選擇要根據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和以學爲法的原則,這是新課程“以人爲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主要通過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充分利用課本所提供的活動和資料,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自讀課文、分組討論,探究日本的自然環境特點和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地圖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的地理知識的判讀並進行歸納總結,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利用多媒體,精心設計一系列活動,讓學生進行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探究問題的興趣,達到主動獲取知識的目的。

  【說學法】

活動探究與合作交流

在教師的指導下,不斷解決每一個活動探究的問題,由“現象”到“本質”,通過歸納總結,不斷使自己的認知昇華,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採取合作交流的方法,互相學習,共同提高。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教是手段,學是中心,會學纔是目的。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授之於漁”,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實現新課程理念終生學習的目標。基於以上考慮,本節課我主要從以下方面滲透學法:創造多種機會和條件,讓學生參與進來,提出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這樣可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掌握比較、分析綜合,歸納總結等科學的學習方法。

地理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老師,下午好!

現在開始我的說課,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地形類型齊全,山區面積廣大。

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爲什麼這樣教爲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過渡句】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地形類型齊全,山區面積廣大》選自人教版(20xx版)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一節《地形和地勢》這一節中的第一個框題。中國的地形特徵是學生在掌握了我國國土的基本特點,瞭解基本國情後,認識中國自然環境的重要一步。同時與將要學習的氣候、水文等關係密切,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教材首先是以圖文的形式介紹了我國五種地形類型,引出我國是一個多山國家的特徵。其次用文字、地形圖呈現我國山脈分佈規律和主要地形區。學好本節能幫助對我國自然環境有初步感受,也能爲今後學習自然地理打下基礎。

二、說學情

【過渡句】授課過程中需要關注自己的授課對象,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具有以下特點:

通過七年級的地理學習,初一學生對初中地理新課程的學習要求和方法有了一定了解,但是學生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讀圖分析能力、概括歸納能力還有待提高。對本部分的學習,學生已經對知識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針對本部分地形特徵來說,我會採用直觀式教學的方式,以地圖爲基礎,從學生的能力出發,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三、說教學目標

【過渡句】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學生實際,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結合中國地形圖,歸納我國地形特徵,並能解釋地形與當地人類活動的關係。

2.通過多種途徑歸納我國的地形特徵,提升歸納總結能力。

3.增加對我國國情的瞭解,樹立因地制宜的理念,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

四、說教學重難點

【過渡句】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特點以及教材內容。

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是我國的地形特徵,我國地形特徵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五、說教學方法

【過渡句】爲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

我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方法:地圖法、小組討論法、談話法。

六、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巧妙的導入,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注意力,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

我將採用多媒體導入的方式。上課伊始呈現《中國分層設色地形》圖,提問學生:是否還記得這是一幅什麼圖?什麼又是地形?學生回答後追問:地形的類型有哪些?我國的地形又有什麼特徵呢?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進而導入今天的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1.地形類型齊全

首先我會展示《中國的地形》圖,引導學生讀圖並思考:我國主要的地形類型有哪些?我國的地形特徵是什麼?學生通過讀圖能夠說出我國主要地形類型齊全,有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

然後我會組織學生在地圖冊上對應的《中國地形圖》中,用不同顏色的水彩筆描畫不同走向的山脈,並嘗試分類識記。師生共同總結得出我國山脈的主要走向有:東西走向,東北-西南走向,西北-東南走向。

最後我會引導學生將近似東西和南北走向的山脈連起來,構成網格圖,並找出主要山脈兩側的地形區。從而明確縱橫交錯的山脈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樑,構成了我國地形的“骨架”。在山脈構成的“網格”中,鑲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設計意圖】中國的山脈和地形,學生已有一定了解,可以設置“山脈位置畫一畫”的遊戲去呈現這部分的知識點,且該部分知識爲本節內容重難點,結合中國地形圖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更好地識記中國的山脈。

五種常見的地形類型我國都有,但每種地形的佔比是一樣的嗎?從而引入下一個知識點的講解。

2.山區面積廣大

我會先組織學生猜想:我國哪種地形類型佔比最高?學生自由交流,暢所欲言。然後我會展示《中國各類地形面積比例》圖,引導學生讀圖,並思考:我國以哪類地形爲主?學生通過讀圖不難得出我國地形主要以山地爲主。最後我會進行補充:通常把山地、丘陵,連同比較崎嶇的高原統稱爲山區。據統計,我國山區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3,故而山區面積廣大。

3.地形與人類活動

首先我會組織學生結合教材閱讀材料,以地理興趣小組爲單位,5分鐘時間討論:我國的地形對我國居民的生產與生活有何影響?在學生小組討論時,我會進行巡視指導,指導學生可以從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進行分析。然後由小組派代表發言,並給予學生鼓勵性評價。最後師生共同總結得出:我國地形複雜多樣,可以進行多種經營,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我國山區多,平原少,因而耕地資源不足,山區在發展林業、牧業、旅遊業、採礦業等方面往往具有優勢。我們在對地形進行利用的時候一定要因地制宜,合理開發。

【設計意圖】本部分是本節內容的重難點,小組討論的形式可以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集思廣益,也能夠鍛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和能力。

環節三:鞏固提高

爲了幫助學生鞏固山脈和地形的位置。在新課教學完之後,我會設置一個“我說你指”的遊戲,學生一個說山脈或地形名稱,另一個指出在地圖中相應位置。

環節四:小結作業

在課堂結束前,我會和學生共同總結本節課內容。

並佈置以下作業:蒐集資料瞭解我國山區發展經濟有哪些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以此提高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

七、說板書設計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