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愛的教育》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本文已影響 3.76W人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愛的教育》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愛的教育》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愛的教育》讀後感1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的亞米契斯花了整整十年的時間寫就了這部暢通全世界的小說;它採用了日記的形式,以四年級同學安利柯的眼光和口吻,向人們講述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故事中有正直善良的卡隆;有令人討厭的勿蘭諦;有品學兼優的德羅西;有愛做鬼臉的“小石匠”;有堅忍勤奮的斯代地;有可愛懂事的波列科西,他們給了安利柯最真摯的友誼、最美好的回憶。當然,還有慈愛的父母、令人敬重的老師和校長,他們給予給了安利柯最無私的疼愛,教他寬容和理解。

書中有一篇叫少年鼓手,主要講了1848年7月8日,意大利軍和奧地利軍發生了戰爭;意大利軍只有幾十人的步兵,而敵軍是整整兩個中隊的步兵,敵我雙方兵力懸珠。我軍不得不發紙條請援軍這個任務自然落到了少年鼓手身上。少年鼓手一次又一次地倒在敵軍的子彈下,最終憑着自己勇敢的精神、頑強的毅力,把紙條及時地送到了援軍的手中,解救了我軍*員的生命。

少年鼓手僅僅十四歲,但他卻完成了許多成年人難以完成的任務。由於完成任務時他拼了命撐着,最後左腿只能被齊膝截斷,但是做手術的時候,他仍是一聲不吭,連眼淚都沒流一滴!反倒爲自己是一名意大利男兒而自豪呢!他真是了不起的英雄!

這部作品還有許多像少年鼓手一樣的英雄。在作者筆下塑造的生動感人,深深震撼者我的心扉。讓我對這部作品愛不釋手。他將成爲一盞明燈指引着我成長的路。

  《愛的教育》讀後感2

一個人要是有了一顆無私的愛心,就會是一個擁有一切高尚品質的人。《愛的教育》在這本感人的書中,處處都是這種擁有高尚品質的人。

小主人公安利柯是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生活相對富裕,家庭環境輕鬆、快樂、和諧。父親是位工程師,父母都是樂善好施的人,常常不但教導安利柯要幫助窮人和有困難的人,也常常以身作則。安利柯有一本與父母共享的日記,裏面記載了安利柯平時的所作所爲。

所感所想、父母所寫的勸誡啓發信、老師在課堂上所宣讀的每月故事。它告訴我們的小讀者:一個人從小不僅要學好各種文化知識,還要學習比這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對父母、對師長、對同學、對周圍所有人的愛與尊重。

我讀了這本書之後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篇日記是《我們的老師》。這篇日記裏寫了老師很親切,很溫柔,不管學生做錯了什麼事都會原諒他,就像對待自己兒女一樣,總是不捨得批評他們。作者把老師和學生寫的非常親切、感人,把他們之間發生的事情寫的很具體,其中有一句我覺得很好,就是這句:老師親了他的額頭說:“快回去吧,孩子。”從中我知道了老師對學生的'愛,就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命。

讀了《愛的教育》就是在愛的海洋裏暢遊,讓我們把《愛的教育》中的愛演繹到我們的生活中吧!

  《愛的教育》讀後感3

《愛的教育》主要介紹了恩里科的生活與學習。寫了發生在恩里科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啓發的文章,及老師在課堂讀的“每月故事”。每張每節都把“愛”表現的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大致國家,社會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的愛,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肺腑。

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以一個學齡前男孩恩裏克的眼光,從10月份4年級開學的第一天寫起,一直寫到第二年7月份。記載了小學生安利柯整整九個月的四年級生活。愛是整篇小說的主旨,就在最平實的字裏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整部小說以一個小學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審視着身邊的美與醜、善與惡。這裏有讓安利柯深以爲傲的好友卡隆的俠義之舉,有品學兼優的班長代洛西的助人爲樂;也有華梯尼的虛榮狹隘,諾琵斯的傲慢無禮;還有樸實可愛的“小石匠”,堅強不息的克洛西。完全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全書共100篇文章,包括髮生在恩裏克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啓發性的文章,以及10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愛的教育》是由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耗時近十年完成的偉大小說。作者於1846年10月31日生於意大利古利亞地區一個名叫奧奈季亞的小村鎮。他自幼酷愛學習和寫作,1868年發表處女作《軍營生活》,並由此出名。1886年,《愛的教育》出版,使他的創作生涯達到頂峯。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