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孫子兵法有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2.7W人 

一直都很想讀《孫子兵法》,過去未讀,是因爲無法理解箇中含義,現如今,我重新拾起買了多年的書,細細地品讀,方知,與它相遇太晚。

讀孫子兵法有感

或許有很多人都會認爲,《孫子兵法》是一部軍事戰略書,對現如今這個以和平和發展爲主題的世界,沒有太多價值,然而這僅僅是我們對它的粗略的理解,如果,你真的走進這本書,你會發現,它的每字每句,都蘊含着深刻的道理,不僅僅止於軍事,更多的是一種思想的交流。走進它,你會發現,這本流傳一千多年的中國文字精髓,它給你傳達的思想的瑰寶精華。

《孫子兵法》共有十三篇,每篇篇幅不長,短小精湛,字字珠璣,令人讀後,餘味無窮。這要歸功於文言的精煉,文言,使得中國漢字,變得韻味無窮。然十三篇中,令我最是印象深刻的要數第三篇謀攻篇,篇中,“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即:因此,百戰百勝,並不就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經交戰而能是敵人屈服,這纔算是最高明的。此句中,我深刻的體會到,孫子所主張的一種智鬥而非蠻鬥。他主張的是不費一兵一卒,讓敵人自動投降的將者纔是真正的將者,以一種求和的心態去解決問題,纔是真正的解決問題,通過暴力去化解問題,就好像金玉在外,敗絮其中,非治本之法。這使我想到了,在數學教學中,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才應是教師積極尋求的。教學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運用好的教學法。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爲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因而必須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承擔起時代賦予我們教師的神聖使命。

一、分層教學法

“分層次教學”的指導思想是教師的教要適應學生的學,而學生是有差異的,所以,教學也應有一定的差異。教學中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在教學目標、內容、途徑、方法和評價上區別對待,使各層次學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礎上得到較好發展的課堂教學策略。

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成績的差異和提高學習效率的要求,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學習可能性水平,再結合中學生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性格特徵,按教學大綱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中層目標、發展目標這三個層次的教學要求,可將學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爲A、B、C三個層次:A層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即能在教師和C層同學的幫助下掌握課文內容,完成練習及部分簡單習題;B層是成績中等的學生,即能掌握課文內容,獨立完成練習,在教師的啓發下完成習題,積極向C層同學請教;C層是拔尖的優等生,即能掌握課文內容,獨立完成習題,完成教師佈置的複習參考題及補充題,可主動幫助和解答B層、A層的難點,與A層學生結成學習夥伴。

(1)教學目標層次化。分清學生層次後,要以“面向全體,兼顧兩頭”爲原則,以教學大綱、考試說明爲依據,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識能力,將知識、能力和思想方法融爲一體,合理地制定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並將層次目標貫穿於教學的各個環節。

(2)課前預習層次化。針對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相對提高,學習的目的性、自覺性明顯增強的特點,只要教師能深鑽教材,領會一“綱”兩“說明”之精神,把握其彈性,根據已定的教學目標,明確提出各層次的預習目標,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看書預習方法,就會獲得滿意的`預習效果。

(3)課堂教學層次化。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向交流,調動雙邊活動的積極性是完成分層次教學的關鍵所在,課堂教學中要努力完成教學目標,同時又要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在安排課時的時候,必須以B層學生爲基準,同時兼顧A、C兩層,要注意調動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比率,不至於受冷落。一些深難的問題,課堂上可以不講,課後再給C層學生講。課堂教學要始終遵守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逐步上升的規律,要求不宜過高,層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證C層在聽課時不等待,A層基本聽懂,得到及時輔導,即A層“吃得了”,B層“吃得好”,C層“吃得飽”。從舊知識到新知識的過渡儘量做到銜接無縫、自然,層次分明。

二、“探究—研討”教學法

“探究—研討”教學法注重協同效應,它強調讓學生獨立地研究問題,以學生爲主體,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它特別強調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應用過程。教學的難點是將實際問題抽象爲數學問題,建立數學模型(用代數式表示數量關係或變化規律)。課前老師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精心制定研究項目及其所需要的各項材料,並在這個基礎上寫好教案。課堂上教師主要是觀察學生的探究,傾聽他們的意見,不輕易地肯定什麼或否定什麼,不用言語或表情去幹擾學生的思考。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教師利用學生想看、想做、想知道的心理設計一個蘊含着所要研究的問題的實踐活動,創設一種問題情境,使學生主動自覺地進入到這個問題中來,迅速成爲整個認識活動的主體。

2.探究研討,建立模型

學生只要沿着“觀察—比較—猜想—驗證”的探究線索,注重同學之間的研討與合作,就能發現問題中隱藏的變化規律,並用代數式表示。

3.求解反思,拓展應用

數學觀察課結束前,要有教師引導學生對已獲得的認識加以引申推廣,用以解釋新的事物和現象,不斷髮現新問題的過程。

分層次教學符合因材施教原則,保證了面向全體學生,並特別重視對後進生的教學力度。由於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知識、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發展。由於教學目標和教學進度符合學生的實際,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讀後感 )由於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學生的數學成績有一定的提高。“探究——研討”教學使他們掌握正確的科學知識,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爲達到使學生的學習目的性更明確,自覺性更強,學習興趣更濃厚,達到縮小兩極分化,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需要教師有強烈的責任心,求實、創新的工作作風。從而使學生掌握正確的科學知識,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