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傾城之戀》有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1.81W人 

讀《傾城之戀》有感1

一個大都市的顛覆成全了一個女子夢寐以求的婚姻,然而這場坎坷的婚姻不過是一個蒼涼的悲劇。

讀《傾城之戀》有感

都不過是自私的人,一個自私的男人,一個自私的女人,一個爲了征服對方,尋找刺激,一個爲了經濟需求,擺脫周圍的嘲諷,都不過是可憐的人,一個可憐的男人,一個可憐的女人,受迫於這兵荒馬亂的時代,一邊保留着自己的自私,一邊又渴求着對方的一些真心。

在那個沒有燈,沒有人聲,只有莽莽的寒風的死的城市裏,就像範柳原所說的一樣,什麼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他們在這牆根底下遇見,都對對方存了一點真心。在這動盪的世界裏,錢財,地產,天長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靠得住的,只有自己的這一口氣,和身邊的這一個人,他們居然在這一刻,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得到僅僅的一剎那的徹底的諒解,成爲一對平凡的真正的夫妻。

最終他們結婚了,兩個人一路走來,都得到了當初執着的東西,卻似乎都失去了更值得珍惜的,曾近短暫擁有過的東西。範柳原將他的甜言蜜語省下來說給旁的女人聽,把流蘇真正當成了自家人,當成了妻子,然而流蘇依然悵惘,她悵惘的,正是她失去的,那一點愛和真心。悲劇,是一個人的悲劇,也是兩個人的悲劇。

讀《傾城之戀》有感2

初讀時,總覺得悲劇是女人的。現在方覺得,悲劇是女人的,也是男人的。
  一個大變故改變了一切,但如果是爲了成就這樣一段戀情,代價未免太大了,而且這樣的偶然性幾近爲零。
  這樣的愛情,或許只能童話中存在。
  一座城市的顛覆成全蓄謀已久的愛戀。幸福的感覺就是那一剎那的時間。那麼長時間無限的忖度,那麼長時間無奈的掩飾,在那一剎那消失殆盡,化爲平凡的歡聲笑語。脫掉所有戒備開始以後平凡的生活,也許以後的生活並沒有想象的那樣幸福。但是,至少在那生死與共的一剎那明白幸福是永恆的。
  一個人勇敢並不是說她不害怕什麼,而是,她明明害怕還能堅持去做,這纔是真正的勇敢,是個有着圓滿結局但透着悲涼的成人童話,體味生存於人世的艱辛和命運的荒謬無常。
  其實《傾城之戀》的情節很簡單,講述一個離異後寄居孃家的白流蘇遇上了一個熱愛風花雪月的花花公子範柳原,白流蘇急於找一個歸宿,然而,範柳原卻因童年的悲劇,對家庭失去了責任心。在兩人步步爲營,玩心理戰術的一番愛情角逐後,故事最終以大團圓結局收場。當第一次讀完的時候,我感到深深的快意,戰火中成就一段傾城之戀。經過細讀與深思後,覺得雖然結局是圓滿的,但是心中總是有些難以釋懷的地方。比如說,白流蘇與範柳原最後結婚了,不見得範柳原受到過的傷痛便不復存在了,故事最後的那些話:“柳原現在從來不跟她鬧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話省下來說給旁的女人聽。”從這句話中,我覺得範柳原沒有放棄他原來的世界,他依舊是那個逢場作戲的範柳原。白流蘇雖然得到了她所期待的婚姻,她得到範柳原的愛,但卻不是全部,白流蘇是可憐的。“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你就會原諒現在的我”當我看到這句話時我覺得範柳原同樣是可憐的。他的經歷絕對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在這個利慾薰心,爾虞我詐的社會裏,範柳原是個歷經滄桑的人,所以即使他與白流蘇成爲夫妻但並沒有真正的對白流蘇敞開心扉。我覺得他們的愛情就像時下這些都市愛情,雖然愛着,卻又殫精竭慮耍着手腕,保持着那點點曖昧,怕自己愛得比對方多,怕自己受到傷害。白流蘇一個受人唾棄的寡婦,在一羣自私自利的兄嫂的欺壓下,無容身之處的窘況,她急切尋找歸宿。徐太太跟她說,找事是假的,找個人才是真的。
  我覺得白流蘇是自私的,當時社會環境下,像白流蘇這樣的女性,想當然地想抓住範柳原這根稻草。同樣,範柳原也是自私的,他對白流蘇費盡心思,卻沒想過要娶她,就是等她投懷送抱。在這場愛情的角逐裏,最後他們得到自己想要的,結局也是完滿的白流蘇得到了婚姻卻對自己未來有一種說不出的虛無感。對於我個人的愛情觀裏,我卻覺得是不夠完美的。
  讀完《傾城之戀》,也許有人說太好了,是大團圓結局。但我看到最後一段話“到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麼圓滿的收場。胡琴咿咿啞啞拉着,在萬盞燈的夜晚。拉過來又拉過去,說不盡蒼涼的故事”時,心中油然而生的是一種悲涼感。

讀《傾城之戀》有感3

她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小時候的一句話卻料定了後半生的蒼涼。

第一次聽說張愛玲是看《傾城之戀》,很喜歡裏面的一句話:他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子,他也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是無處容身的。一對平凡的夫妻,剛開始喜歡這句話,是覺得很配《傾城之戀》的主角的性格,而到了後來當我真的讀了白落梅爲她寫的傳,我知道這個天才的女人有一次命中了自己的愛情。

胡蘭成果真是一個自私的男子,而張愛玲卻不是一個自私的女子,但在那兵荒馬亂的年代,歲月靜好,現世安穩都只是一個夢,終有醒來的那天。張愛玲讓柳原和流蘇過上了平凡的生活,而現實卻沒有讓他和胡蘭成在一起。她說:我只是枯萎了,我感慨:幸運的只是枯萎了,若是她和胡蘭成真的在一起,恐怕是要把心連根拔起吧,又是枯萎也是一種幸福,一種美好。

張愛玲是一個驕傲的女子,我常常這樣想着,他彷彿年齡永遠停留在了25歲之前,梳着6歲就想梳的可愛頭,穿着淡紫色的.旗袍,她可以赤手打敗所有拿着筆的人,但是這樣一個女人,卻有着致命的傷——骨子裏的悲涼。

我不知道是不是這樣,也不知道該不該這樣。

太驕傲的女人內心太脆弱。

25歲以後的張愛玲過得不幸福,也確實不幸福,生命這襲長袍上蚤子多的掩蓋了華美。

我從來都覺得他真的是一個天才,她爲自己料定了一切,甚至死亡。晚年時她獨居美國,與外界完完全全的隔離,她自己說她在躲蚤子,我想着蚤子大概是躲不掉了,會一直跟着她到死。

我從來都覺得張愛玲是個悲情人物,或許是她太高貴的出身配着太跌宕的人生,也或許是她天才的文筆配着不幸的愛情,我覺得上帝從來都不公平,他給了張愛玲一襲華美的袍子,卻讓它爬滿了蚤子,噁心了她一輩子。

讀《傾城之戀》有感4

在讀張愛玲所寫的《半生緣》之前,曾讀過張愛玲的《傳奇》《小團圓》,個人覺得張愛玲的小說多是女性悲劇。

《傾城之戀》中的白流蘇和範柳原最終能夠在一起,作者認爲是戰爭的原因。戰爭成全了白流蘇,使她得到了範太太的身份。《傾城之戀》被看作是張愛玲悲劇小說中難得的喜劇,除了結局,反觀全文,真的是一個喜劇嗎?白流蘇寄居在自己孃家裏,是一位離婚女子,面對七妹的相親她又是何滋味呢?新的家庭對於白流蘇而言不僅是愛情,更是一種救贖,一種拯救她於水火之中的希望。在我看來,白流蘇需要的只是一個依靠,需要的只是一紙婚契,她深知愛情不能天長地久,婚姻能爲她提供生存所必需的一切。對於範柳原來說,童年時的陰影以及少年時與人的爾虞我詐,他已經是傷痕累累,城之將傾,國將不國,在飽經滄桑之後,在面對動盪局勢之時,範柳原想要的或許是一個安寧的家,在遇見白流蘇之前,範柳原閱歷猶如滄海,早已看透人世間的蒼涼。範柳原早已疲憊,這時,白流蘇恰好出現。香港一戰,動盪讓範柳原對自己的生活方式產生懷疑,並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他與白流蘇的結合。當讀者喜悅於他們的相許時,故事最後的那些話不由讓人心生悲涼:柳原現在從來不跟她鬧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話省下來說給旁的女人聽。亂世中他們的相遇是令人感動的,他們有所依賴,或物質上或精神上。但又因爲是在亂世,存在着那麼多的外界因素,他們之間的愛情就顯得沒有那麼單純。

正如張愛玲所寫:《傾城之戀》是一個動聽而又近人情的故事。從腐舊的家庭走出來的流蘇,香港之戰的洗禮並不曾將她感化成爲革命女性;香港之戰影響範柳原,使他轉向平實的生活,終於結婚了,但結婚並不使他變爲聖人,完全故棄往日的生活習慣與作風。因之柳原與流蘇的結局,雖然多少是健康的,仍舊是庸俗,就事論事,他們又只能如此。

再次翻閱《半生緣》,腦海裏卻浮現出《傾城之戀》,兩者之間似乎並沒有什麼可聯繫之處,但我越思索越感到其中的奇妙。《傾城之戀》的男女主人公或許沒有那麼純真的愛情,結局卻很美滿,對於《半生緣》,似乎文中的每個人物都是那麼鮮活,那麼溫馨,結局卻帶着一些悲涼。

《半生緣》中的主人公是世鈞與曼楨,上一次的感悟雖然未將我對他們兩人的體會寫盡,但也是寫得七零八落,再次回想,卻是對文中的其他人物有興趣。且說說翠芝與叔惠,我始終感覺翠芝與叔惠之間是存在情感的,那種情感只深深埋藏在他們兩個人的心裏,卻表現在他們不經意的行動中。互生好感是愛情的最初,叔惠與翠芝的情感萌芽或許就是在世鈞回翠芝家幫其拿鞋開始,叔惠與翠芝兩人單獨看電影,必少不了一番交流,後又發生了兩人共同遊玩的事情。叔惠本對翠芝無隔閡,翠芝對叔惠的幽默風趣又彼有好感。待叔惠回去後,翠芝寫過幾封信給叔惠,叔惠自然是明白的。他沒有回過一封信,一是覺得自己配不上翠芝這樣的富家女,二是連一點點希望也不願給翠芝。叔惠是個聰明人,不願將自己得不到的一面展現出來。後來翠芝與自己的表哥一鵬訂婚,曼楨與叔惠受邀來南京玩,寺廟一遊翠芝與叔惠相處甚久,待曼楨與叔惠回去上海後,翠芝立即反悔與一鵬的婚約。其中的隱情,可知一二。我始終認爲翠芝是一個可敬可愛的女子,她是那樣的真率,當自己所愛之人給她一點希望時她便有不顧一切的勇氣,當發現所有的做法顯得那麼幼稚時,她又可以想明白,成長成熟。做了世鈞的太太,她便承擔了自己的責任,持家有道。十餘年後叔惠外出遊學歸來,她卻仍記得叔惠怕狗這回事,命令傭人將拘牽走,還親自去買花、備食材。她沒有忘記那份最初的美好,她只是站在現有的立場上去懷念。

讓我覺得十分惋惜的還有豫瑾,他是如此癡情的人,當曼璐爲了生活爲了家庭去做交際花時,他選擇理解,在鄉下的一家醫院裏當上了院長,可謂事業有成。他找到了自己的愛人,有一個溫馨的家,但他仍舊有着一絲舊情。在曼楨生活困窘時,他施於援手,當曼楨的孩子生病時他千里赴醫,時時惦念。豫謹又是那麼愛恨分明,聽了曼楨的遭遇後,他回鄉也只看過顧太太一次,那是他剛烈的性子阻止他去做違心的事。不幸的是,好人的結局卻是如此令人心痛。透過此我們也可見日本侵華戰爭給當時中國人帶來了多麼大的傷害。

最後不想多提及的是曼璐,曼璐爲了家庭去當交際花,後嫁鴻才受委屈,固然讓人覺得可憐。但她爲了挽留自己的丈夫竟想出兩姐妹共侍一夫的方法,不僅僅沒有挽救一個家庭也致了另外一個家庭。世鈞與曼楨的愛情很大程度上毀於此,曼璐終最的結局也是不好。

可謂: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