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死亡詩社的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本文已影響 3.47W人 

死亡詩社的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死亡詩社的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死亡詩社的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死亡詩社的讀後感1

元旦期間看了《死亡詩社》,覺得這個影片拍的很不錯,值得一看。但我不明白爲什麼這部影片被當作教育影片被廣泛推薦給一線教師看,是爲了向基丁老師學習嗎?基丁老師的教學方法的確很新穎並且值得借鑑,但他卻把好的教學方法用來教了不合適的學科和不合適的對象。

坦率地說,影片的悲劇結局基丁老師應該是負有一定責任的。基丁老師如果去教授一些表演藝術類,或者是如何寫作的課程,應該會是一位成功的老師,可是他的學生偏偏是要上耶魯,哈佛,將來成爲牙醫或律師的未來社會精英,對於這些學生而言,外顯的激情是危險的。

這裏又要提魯迅的“黑屋子”命題,把關在黑屋子的人叫醒後卻沒有能力打開黑屋子,這豈不是更殘酷的事情?對此魯迅沒有給出答案,也許這是大家都猜不透的難題。同樣,魯迅也是非常反對青年學生上街集會的,以免被某些勢力利用,充當了炮灰。對此我是同意的,有時理智看上去是不近人情的,但卻是正確的。

而基丁老師就是充當了“叫醒者”這樣一個角色,而當他的學生被開除,自殺,甚至到後來自己也被辭退時,他對此無能爲力,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悲劇發生。而最後站在桌子上大喊“我的船長!”的同學們,結局也會是被開除了,如果在現實生活中一定是這樣的。

我想,基丁老師成功地激發了學生的激情,卻沒有告訴孩子們如何去掌控激情。對於這些青年學生來說,如何掌控激情,讓激情在合理、合法的範圍內發揮作用也許更重要。

  死亡詩社的讀後感2

第一次看《死亡詩社》是在南師學習期間,當時邊做功課邊看,不是很專心,加上是純英文版的,看得半懂不懂的,印象最深的就是教師約翰·基丁與衆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比如讓學生撕掉書上枯燥的對於詩歌的割裂開的數字化的評價方法,運用充分調動起學生感官和激情的方法引導學生學會欣賞詩歌,進而創作詩歌,充分尊重了詩歌的本質和學習的本質。再比如:他讓學生站到講臺,用不同的角度去看這個世界,正如站的越高,看的更遠,更客觀。他提倡他們要堅持自己的腳步,走自己的路,正象他所朗誦的詩句那樣:“兩條路在森林分叉,我選擇人少的那條。”

這次再看《死亡詩社》,除了對基丁教授的崇敬(崇敬他敢於衝破傳統,崇敬他能真正爲了學生的發展服務,崇敬他的智慧和幹練……)更多的是對現實殘酷的一種感懷。尼爾是一個有夢想但卻完全屈服與父親威嚴的孩子,他在基廷老師的課堂上被點燃尋覓生命意義的激情,重組了死亡詩社,他揹着父母去演出話劇,他年輕的生命藉着“仲夏夜之夢”的精靈飛揚。然而當帷幕落下,他還得回到現實,面對父親嚴厲冰冷的目光。終於,不幸的事發生了,在一個飛雪的寒夜,他最後一次帶上精靈的荊冠,踏着冰涼如水的夜色,向着天堂去尋覓自己的夢想……

這讓人感到顫慄和無奈,現實就是這樣強力地阻撓着有夢想的人,最後基丁被以灌輸給學生消極思想而撤職,他的教育夢想也許和尼爾一樣。人的夢想和激情就是這樣被現實擊碎的。

終於明白了爲什麼人——尤其是孩子們,爲什麼天真爛漫、活潑快樂、滿懷希翼地來到世界,來到校園,最後大多沉悶、古板、麻木空虛地離開。沒有夢想和激情就沒有生活,不要太多的禁錮,需要更多的鼓勵和幫助,這纔是健康的教育和生活狀態。

  死亡詩社的讀後感3

這並不是一個新奇的故事,春風化雨的底本,添磚加瓦能構建出太多傳奇,同而不同的傳奇。我看過書寫障礙的幼童在老師的畫筆下重獲新生,看過不學無術的天才少年經過開導找到自我,也看過放牛班的頑童在音樂指揮棒中褪戾氣,我曾經被這樣那樣的故事賺取過許多眼淚,卻是第一次在感動之餘,生出一些美麗而瘋狂的念頭。

小說名爲《死亡詩社》,也許是因爲暗夜裏的那一場恐怖卻浪漫的詩歌聚會,也許是因爲雪夜裏那一場絕望而冰冷的墜落,也許是因爲在基汀老師出現之前,學院裏的許多靈魂已然墜亡,或正在墜亡。而他微笑着伸出手,用詩歌和激情爲他們指明雲端的方向。文字的力量那麼輕盈,卻穩穩馱住緩緩墜落的身軀。Captain的航船沒有行駛在波濤洶涌的大海,它行駛在飄渺卻美麗的雲端。

不是每一個靈魂生來就沉重而冰冷,當我們最初降生於這個世界,也曾擁有最乾淨溫柔的眼神,懷有最純粹熱烈的好奇心。孩子的眼波與笑容是這世間最美麗的禮物,因爲他們離天堂最近。我們微笑,跳躍,哭泣,所有情緒的開關都掌控在自己手裏,我們做夢,追夢,懷揣熱烈的理想主義,千軍萬馬也擋不住征服世界的勇氣。從什麼時候開始呢,冰冷的教條束縛起少年的筋骨,制度和權威成了禁錮激情的枷鎖。於是熱血漸冷,情懷不復,英雄氣不敵四面圍剿的`楚歌,少年心逃不出成人世界的染缸,我們被生活和現實的規則層層包圍,最後雙手奉上理想和信仰,在靈魂的一場無聲凌遲後繳械投降。於是就像前段時間大熱電影中展示的,小王子長大了,他忘記了他的狐狸和玫瑰,他忘記了看四十四次落日有過的興奮和雀躍,他成了失少年心性的,平庸的大人。

基汀老師大概也曾經和我們一樣,在重負面前佝僂身軀,在流水線似的刻板生活中失自我,學會了討好世界,卻學不會討好自己。但幸運的是詩歌給了他飛翔的翅膀,讓他成了目光不只是注目腳下,也能擡頭仰望星空的人。他站得很高,披荊斬棘看到了世界的模樣,天高海闊,任鳥飛魚躍,腳下的方寸土地如何能禁錮住靈魂對自由的渴望。他不甘於璀璨星河只有自己能夠看到,他希望有更多年輕的靈魂能夠打開心裏的天窗,用不同的眼光認真打量自己,也打量這個世界。於是他把梭羅,把弗羅斯特,把惠特曼帶給孩子們,也把激情情、夢想、全新的視角帶給他們。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爲詩人,但詩歌卻可以成爲生活的一部分,成爲一種理想的生活方式。那是對自我的堅持,是挫折面前的不退讓,是敢於對一切不合理反抗,那是始終對生活保持熱情,是擁有一件非做不可的事,是對未來懷有強烈好奇卻也擁抱最強大的自信。歲月會催促着少年們長大,但基汀希望他們可以變成懷抱少年心的,靈魂有溫度的大人。

也許他做到了,孩子們興高采烈組建起浪漫的詩社,安德森克服恐懼叫喊出了自己真實的聲音,內爾站上了夢想的舞臺,不願意再成爲父母擺弄的玩偶。只是我們都忘記了,舊世界的強權勢力從來都不會對異己的力量寬容,對於“背叛者”,他們能製造出各種可怕的惡名。於是真正的英雄,卻被送上了“火刑柱”,跳腳的小丑,卻接受着歡呼。基汀老師也許是這間死氣沉沉的“靈魂停屍所”裏第一個睜開眼的人,第一個舉起火把的勇士,他也是一個孤獨的白日夢想家,一個被拋棄的造夢人。

可是這個世界需要這樣的人,他們是普羅米修斯手中的火種,是俄爾普斯指尖的琴絃,也許最初微弱無聲,卻終會照亮這個世界,終會讓整個世界聽到他們的聲音。就像在小說結尾,孩子們爭先恐後站上課桌,和他們的船長告別,曾經保守執拗的老學究,也把課堂搬出了教室。熾熱的狂呼和悄悄的改變一樣動人。船長走了,但他留下了船舵和航燈,他讓我們始終相信再濃重的霧霾也擋不住星辰和大海。

  死亡詩社的讀後感4

看完《死亡詩社》心裏有種說不出的味道。當看完結局時眼淚已從眼框中流出來。心裏有種莫名的痛,莫名的想大哭一場。爲尼爾的死感到可惜,感到心酸,感到迷茫。尼龍的死到底是誰的錯,是基廷老師,是他父親還是誰呢?

當我們回頭看時,我們可以看到的不僅是社會,學校的問題,還有家庭教育的問題所在。裏面講述了尼爾本來是一個熱愛演戲的孩子,由於家裏的關係,他父親只想他成爲醫生和律師,所以在學校的一傾活動也不能參加,明顯他的父親是專制型的父親,我們可以去責怪他的父親,但他父親只是想他的夢理在他的兒子可以實現,而且認爲那纔是對他最好的,進入這所學校也是花了他很大的犧牲才進去的,他只希望他的兒子在這所學校裏面學習,然後上大學,對於兒子的興趣,卻一無所知,每一次尼爾想知訴父親自己的心裏的想法,當看到父親的冷漠的眼神,他把自己想說的話又吐下去,因爲他自己講了也白不講,他還是演繹他的孝順兒子,正如這樣,才導致後面的悲劇的發生。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家人和自己孩子的溝通顯得尤其重要,尊重孩子的愛好,瞭解孩子,並且發展孩子的愛好,讓其他們健康的成長。這方面我們要進行反思,不然下一個尼爾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在我們孩子的身上。重視家庭教育,呵護你的孩子健康成長,讓你的孩子在自己的愛好上發展。這樣他纔會活得快樂,活得有意義。

另一方面,基廷老師是一位好老師,“及時行樂”是他的教學,他的教學讓學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見。教學方法與衆不同,同學們在他的課堂上不僅輕鬆而且學到很多的東西。讓學生彷彿重生,但在那種環境下,也許很多時候都是無奈的,因爲社會是這樣,是無法解決的,也是一時無法改變的,這不是基廷先生的錯,他是一個改革者,一個創新者,只是有時有些事也是很無奈的,他也不想這樣,他只是想自己的學生能有與衆不同的想法,但卻想不到他的觀點對學生產生這麼大的影響。諷刺了當時的社會的黑暗,讓人活在一個被安排的生活中,根本就一點自由也沒有,也許尼爾的自殺讓他得到了解脫,得到了自由。

這種現象在我們當今社會上也都存在着,我們爲了孩子的將來,根本就沒考慮到孩子的愛好,從小讓他們學習鋼琴,畫畫,星期天都不放過,讓他們從小就成爲小大人,他們沒了童年,沒了樂趣,只會成爲生活的奴隸。而他們並不開心,而家長往往以愛的名義來作爲理由,其實他們是在以愛的名義來傷害着他們的孩子。尊重孩子纔是對你孩子最好的方式,也是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這比整天學習還重要。

  死亡詩社的讀後感5

《死亡詩社》這部反應上世紀中葉發生在美國佛蒙特州的“威爾頓預備學院”的一件“傳統教育和反傳統教育流血碰撞”的事件。這部上半場充斥着喜劇元素、下半場瀰漫着悲劇色彩的教育片,電影劇本根據作者托馬斯·舒曼在蒙哥馬利·貝爾學院(一所位於田納西州首府納什維爾的男子預備學校)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

這部電影自上映以來,歷久彌新,一次次對僵化死板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憤怒的質問。特別在正處於課程改革的社會主義中國,一切服務於考試的教育理念已成功激起了無數學子的憤怒與無奈感。這部小說中基廷先生的教育理念無疑對這些水深火熱中的學生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同時對廣大課程工作者也有巨大的指導意義。

這部小說在一片喜慶的開學典禮中拉開了帷幕,作爲一所有着光榮傳統的預科學校,威爾頓預備學院迎來了又一批“大學生的原材料”,不知是不行還是幸運的是,它也獲得了擁有新式教育理念的基廷先生的青睞。

這所擁有着不錯升學率的學校一開始就定下了它“保守傳統”的教育理念,更可怕的是,深受這種填鴨式教育蠱毒多年的學生已經心甘情願地成爲了它的奴隸!無數學生屈服於現行的教育模式,拋棄了思考的主觀能動性,最終把一切質問的權利統統丟到了垃圾桶中!爲了所謂的分數,甘願將自己的視野侷限在教科書這“一畝三分田”上,儘管走出教室就可以看到美麗的蒼穹,他們卻寧願在插圖中觀察別人吃剩下吐出來的“精品思想”。

我們不能否認在標準的教科書上,有一些內容確實經得住時間的考察,但是知識是一種抽象的思維,它不僅僅只有那可憐的唯一一種表達方式!在基廷老師的第一次課上,他完美詮釋了這一理念,爲了從物質上祛除學生對於“權威教材內容”的懼怕迷信,他要求學生把前言撕去。

這就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這種行爲首先強制性地將這羣可憐的“機器人”從對教材的淺井中解救了出來。縱然這與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的大環境相悖,但是正確的東西爲什麼一直要躲躲藏藏呢?

邀請學生踏上講臺、用高遠的視角來理解問題,“誘惑”他們成立古詩人社、用那種最清麗無華的語句來淨化自己迷茫的心靈,鼓勵事事聽從於父親的內爾爲了自己的演員夢做一回真正的自己、一個專注於夢想的男人才最可愛。

終於,基廷先生的努力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他班上的學生那暗淡而無神的雙眸中有了一絲爲了自己、爲了內心的那個夢而奮鬥的閃電!教育不應該死板,否則與進行流水線作業的汽車公司有什麼區別?

如果教育僅僅是爲了教導學生考試,那麼我有理由相信這又是一個“八股封心,科舉取士”的迷茫年代;如果我們的學生僅僅在課堂中學到了考試讀書,忘記了思考討論的重要性,那麼這何嘗不是一種莫大的悲哀?

與逆境不屈抗爭,以無畏的氣勢面對敵人;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別陷入這種境地,衝出來。別像老鼠逃跑似的,看看你的周圍,要敢於開拓自己的天地;

你們必須努力尋找自己的聲音,因爲你越遲開始尋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

一旦覺得自己懂得,就必須換一種角度來看。這可能顯得有些荒唐,或者愚蠢,但必須試一下。同樣讀書的時候,不要只想作者怎麼看,想想你自己怎麼看;

真理就像一牀總讓你雙腳冰涼的毯子/你怎麼扯,怎麼拽,總也不夠/踢也好,打也好,它總也蓋不住我們/從我們哭着降生/到我們奄奄一息/它只會蓋住你的臉/不管你如何痛苦/不管你如何痛苦/如何叫喊。

這些原生態的而又富有哲理的話,我相信你在教科書上是難以找到它們的。因爲應試教育的考試內容不包括這些。但是基廷先生做到了,他看重的不是考試而是教育、真正的教育,他在課堂中將這些道理、思想灌輸給他的學生,不帶有一絲功利化的念頭。我覺得,在我們以後的教育中,也應該主動引導學生掌握這種最質樸又可貴的道理,讓教育真正既有智育又有德育。

就像一場革命,最先站出來的那批人總會挨槍子。基廷先生的教育理念爲學校的領導所不容,他們就藉着內爾的死將他逼離了教育崗位。嚴格來說,內爾的死是新舊兩種教育理念碰撞的犧牲品。內爾的父母接受的就是這種古板的填鴨式教育,他們就想當然地決定了內爾以後要走的路,這是多麼殘忍的事啊!

當你奮鬥一路,最後的時刻卻發現,你一直努力的方向卻偏離了理想的航線,那樣你一定會抱着後悔與無奈於最後的日子裏。作爲一名教育者,我們有義務避免這種狀況的發生,讓我們放開思維、用開放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探索出自己的“繆斯”吧,就讓教育真正起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門工作吧!

最後,讓我們爲基廷先生這位“虛擬的教育者”致敬,向廣大爲了有效教育付出心血的那些人致敬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