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集合)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

本文已影響 2.73W人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集合)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跟隨故事情節,站在主人公角度進行積極思考並嘗試解決問題。

2、體會故事中主人公遭遇的波折,理順故事發展進程。

3、喜愛參與閱讀活動。

【活動準備】

1、具備柵欄的相關經驗,知道柵欄的用途。

2、初步瞭解尺子的用途,能比較物體的高矮、長短和寬窄。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玩做相反動作的遊戲——“柵欄柵欄不聽話”。

2、遊戲結束後,出示封面: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柵欄是用來幹什麼的嗎?”啓發幼兒瞭解柵欄的防護作用。“今天我們要讀的故事書也是有關柵欄的,我們一起來看看熊小弟是如何修柵欄的”。

二、圖文閱讀

第1頁:請幼兒描述熊小弟在幹什麼?這部分是熊小弟所想的,它到底是爲了什麼而修柵欄的呢?你覺得柵欄能阻止兔子來偷蘿蔔嗎?

第2頁:請描述一下這頁發生了什麼事?熊小弟心情如何?修了柵欄,可蘿蔔還是丟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第3頁:請幼兒說說兔子是如何偷蘿蔔的,這說明柵欄有什麼問題呢?猜猜熊小弟下一步會如何改柵欄呢?(讓幼兒思考後說出自己的想法,必要時教師可翻回第一頁讓幼兒一邊描述一邊指出來)

第4-5頁:連續閱讀:請幼兒描述熊小弟的做法,並猜測這次有沒有防住兔子。

第6頁:爲什麼蘿蔔還是少了?(翻回第2頁)我們看柵欄和剛開始時有請幼兒說說柵欄可能還存在什麼樣的問題。

第7頁:請幼兒說說熊小弟的想法是什麼,接下來熊小弟又會怎樣改柵。

第8—9頁:熊小弟這次如何使用尺子的?跟上一次有什麼不同?你覺得這樣做是爲了讓柵欄變成什麼樣?這次兔子還能偷到蘿十嗎?

第10頁:蘿蔔還是少了,是什麼原因呢?(教師可翻回第6頁請幼兒描述熊小弟的柵欄有什麼變化,通過對比圖畫信息猜測兔子偷走蘿蔔的原因)。

第11頁:請幼兒說說熊小弟的想法並預測熊小弟下一步會如何做。

第12頁:柵欄又有什麼變化呢?這次能擋住兔子嗎?

第13-14頁連續閱讀(遮擋第14頁熊小弟想的部分):蘿蔔還是丟了,請幼兒描述熊小弟現在的心情。那這次的原因又是什麼呢?(猜測後,去掉遮擋)小熊又是怎麼想的呢?這些想法可能嗎?(蘿蔔可能會長翅膀飛出來嗎?兔子會長翅膀飛進去嗎?)

第15頁:到底兔子是怎樣偷走蘿蔔的呢?小熊修的柵欄有用嗎?

三、總結分享

帶領幼兒一起來回顧讀本的內容,並參照“附錄一”的.表格填寫相關的內容,幫助幼兒來梳理故事情節,理解故事發展的進程。

【教學反思】

本讀本的教學重點主要有:瞭解故事情節,根據畫面內容推測主人公的想法及解決的辦法;體會故事幽默的結尾:通過讀本的畫面、文字體會和學習有關測量的知識(需要的工具、具體做法)等,並理解測量相關的“高度”、“間隔”等詞語。在活動中,教師採用了導思性的提問,循序漸進的引導加上游戲,猜測、討論等方法讓幼兒掌握讀本的內容,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興趣很高,並且積極的參與到活動當中。如果在活動中能將圖片的色彩再畫得鮮豔一些,讓幼兒進行比較效果會更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探索兩人合作用身體夾球側身前行的方法,發展動作的協調性,體驗與同伴間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皮球、籃筐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我們今天來學一學小螃蟹,螃蟹走路是怎麼走的?

2、現在我們先來做一做熱身運動:小螃蟹,真奇怪,橫着走路橫着跑,看到貝殼撿一撿,看到蝴蝶跳一跳,看到小蝦扭扭腰,你說有趣不有趣。

二、探索練習

第一次探索

1、我知道小螃蟹們的本領都很大,今天呀就請小螃蟹們幫助螃蟹媽媽來運瓜,好不好?

2、要求:

(1)運瓜的時候要2個人合作。

(2)瓜很脆弱,掉到地上就碎掉了,所以不能讓瓜掉到地上。

(3)不能用大鉗子來運瓜。

3、幼兒自主合作探索多種運瓜的方法,教師巡迴觀察。

4、請個別幼兒進行交流示範:剛纔你們是怎樣運瓜的?

小結:原來,兩個人合作運瓜有那麼多辦法,可以面對面運瓜,可以背對背運瓜,還可以面對背運瓜,小螃蟹們可真聰明,想出了那麼多好辦法!

第二次探索

1、剛纔有些小螃蟹在運瓜的時候呀,把瓜掉到地上了,現在請小螃蟹們再運一次瓜,看看哪一對小螃蟹運的又快又穩又安全。

2、幼兒探索,教師觀察。

3、請個別幼兒交流示範:你們用了什麼辦法讓自己運的又快又穩又安全的?

小結:原來,我們側身前行運瓜是最快的',但是要注意兩個小螃蟹的步子要一致,才能又快又穩又安全的運瓜。

4、請幼兒練習側身前行運瓜的方法(在練習時注意幼兒出汗情況,提醒出汗的幼兒擦汗並稍作休息)。

三、遊戲:螃蟹運瓜

遊戲規則:兩人合作運瓜,不能用手碰瓜,從起點出發,到達終點後把瓜放到終點處的籃筐裏,然後手心貼手心側行回到起點處,拍第二對小朋友的手後,第二對出發,最先把瓜全部運到終點處籃筐內的小組獲勝。

四、放鬆運動

小螃蟹們圍成一個大圓圈,扭扭腰、捶捶背、捏捏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漢字的起源,知道漢字是中國人發明的字。

2、嘗試根據圖畫,象形字認讀相對應的漢字。

3、關注周圍環境中的漢字,產生對漢字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象形字

2、課件:單詞樹

3、漢子圖片

活動過程

一、找漢字

1.出示課件4

圖片上有什麼?這些文字一樣嗎?有誰知道這是哪些國家的文字。

(中國,英國、美國 ,韓國)

2.誰能找出圖片中的漢字?

(知道漢字是中國人發明和使用的文字。)

二、看圖猜字

1.出示課件1

以遊戲方式啓發幼兒辨識象形字。

2.引導幼兒觀察漢字“日,木,山,川”的圖畫部分和象形字,

猜一猜,認一認,並說說這些漢字是怎麼認出來的。

3.出示課件2

幫助幼兒瞭解我國最早的文字叫“象形字”,它是從各種具體形象的'圖畫中創造演變過來的。

4.出示課件3

觀察圖片,引導幼兒瞭解象形字的演變。

三、交流關於漢字的經驗。 出示漢字圖片:

1.你看見過這些字嗎?你在什麼地方見過?你們會認漢字嗎?

2.在認讀過程中,及時糾正幼兒不正確的發音。

四、嘗試看圖識字。 出示課件:單詞樹

1.請幼兒根據圖片認讀漢字。

(電風扇,空調,冰箱,扇子)

2.鼓勵幼兒和同伴互相交流、討論。

啓發幼兒在活動室尋找漢字。

五、教師簡單介紹

“象形字”的由來與“現代漢字”的產生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不會寫字,如果要告訴別人一些事情,就會用畫畫的形式,時間長了,他們就發明了像“日”這樣的象形字。而現在的人呢,越來越聰明,把字寫得既端正又漂亮,就成了現在的漢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體會角色心理的變化。

2.通過繪本閱讀,感受互相尊重,和諧相處的美好。

活動準備:

課件、繪本。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1-2,介紹婷卡,引起興趣。

這是世界上最小的羊,她的名字叫婷卡。這有個好聽的故事,就是關於她的。

二、瞭解婷卡的煩惱。

1、出示PPT3一5,初步感知婷卡的煩惱。

(1)農夫養了幾隻羊?這羊有什麼特點?

(2)每年農夫都要幹什麼事?羊毛有什麼用?婷卡的羊毛有多少?

(3)睡覺時,婷卡心情怎樣?爲什麼?

引導幼兒小結婷卡的'心情。

2、出示PPT6-10,引導比較烏鴉蘇提和大羊們對待婷卡的不同態度。

(1)觀察感受蘇提對婷卡的愛(蘇提逗婷卡開心)(2)婷卡對遠處小山上的紫蜘蛛充滿好奇,大羊們笑話婷卡。

3、引導幼兒猜想婷卡的願望,驗證。(出示PPT11)

4、引導幼兒閱讀繪本16-29頁,感受婷卡怎樣實現自己的願望。

(1)出示PPT12,引導觀察蘇提怎樣幫助婷卡實現願望,以及婷卡是如何爭取的。

幼兒講述後,教師用"首先、接着、然後、最後、"引導講述。

(2)出示PPT13,引導幼兒運用句式嘗試講述她們如何接觸"紫蜘蛛"(3)出示PPT14-17,小結蘇提對婷卡無償的幫助。

5、感受大羊們對婷卡態度的改變。

三、出示"情感卡片"彙總圖,分析婷卡心情的變化,以及蘇提、大羊們對待婷卡的不同表現和變化。

四、情感拓展

1、想一想,爲什麼大羊們沒做到的事,小小的婷卡卻做到了?(不能瞧不起弱者。)

2、還有誰也長得小小的,但是也有很大的本領?

3、你們願意做婷卡的好朋友嗎?請對婷卡說一句話。

小結:不論是什麼樣的朋友,我們都要熱情地對待,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友情。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學會"sh"聲母,讀準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

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樂於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

活動過程:

一、複習

1、順序背誦學過的17個聲母。

2、讀6個單韻母。

3、帶調的單韻母。

二、藉助插圖學習聲母"sh"的音形

1、學生自己藉助圖學習聲母的音形:

2、問誰能結合圖的意思試着讀一讀字母的音?

3、根據圖中所畫的`"大獅子"的"獅"來試讀字母"sh"的發音,如果學生讀對了一定給予表揚,如果讀錯了也不要批評,可以請別的同學試讀。

4、字母的音試讀後,教師要進行範讀後告訴學生"sh"這個聲母都是翹舌音。發音時,舌頭都要翹起,但要注意舌頭不要卷得過於往後,不能頂在上齶正中,應當把舌頭頂在上牙牀靠上一點的部位。讀的時候要注意輕短。

5、教示範讀,學生練習讀,教師及時糾正。

6、出示"ssh"對比練讀,讓學生區別比較,對發音有困難的同學教師要加強個別輔導。

7、問你用什麼好辦法記住它們的形呀?學生說說即可。

三、正確書寫"sh"聲母

1、讓學生自己觀察"sh"的佔格位置:

2、引導學生觀察"sh"是由哪兩個字母組成的?寫的時候應注意什麼?(要靠攏,不能分開)

3、教師範寫"sh",學生觀察。

4、學生練習書寫"sh",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同時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對於姿勢合格的同學教師要給予表揚。

6、學生練習書寫,讓學生邊寫邊發音記憶字形。教師個別輔導。

7、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學生作業書寫好的、進步的,進行表揚鼓勵,激發學生書寫的積極性。

反思

這節課我們又認識了1個聲母朋友,幼兒十分認真,大家不僅掌握了它們的音形,而且書寫得也非常好!特別值得表揚的是你們能運用以前學習字母的方法自己學習字母的音形,非常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整理這是一個心理健康活動,從這個活動中我們能明顯地感受到教師的用意,她要昇華的是孩子愛的情感,要讓孩子知道愛父母,怎樣愛父母。由於現在的孩子多爲獨生子女,很多孩子都表現出了自私,只知道索取卻不知道回報,所以對孩子的關愛教育是極爲重要的。孩子首先愛的是自己,然後再是親人,再是身邊的人,再往後就是對祖國的愛,在大班進行愛身邊親人的教育是非常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也是極爲需要的。

一、 評選材

這個活動非常貼近孩子的生活經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父母,也都在與自己的父母相處,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一點一滴,這些都爲這個活動奠定了情感基礎,也使孩子在活動中有話可說,但是很多孩子只是能感受,卻不知道自己該用什麼方式去表達對父母的愛,這個活動以此爲切入點,不僅讓孩子知道父母對自己的`付出,更要讓孩子知道自己也應該爲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及做哪些事。

二、 評目標:

雖然我並沒有看到過這個活動的目標,但通過觀摩整個教學活動,卻能讓我深刻地感受到活動的目的所在,那就是對孩子愛的教育,讓孩子學習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而且活動目標的達成度是很高的。

三、 評準備:

1、教師自身的準備:活動中教師態度溫和,聲音輕柔,非常得有親和力,這就使整個活動氛圍輕鬆,孩子在活動中沒有一絲緊張感,孩子都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爲活動創編了手的情境表演,雖然很簡單,卻能深深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又能很好地詮釋故事的情節,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2、物質準備:教師在活動中準備了磚塊、愛心卡和音樂,這些材料是隨手可得的,但卻都體現了教師的用心:所選取的音樂緊扣活動主題,又能給活動營造出一種輕鬆的氛圍;磚塊是讓孩子來體驗付出和分擔的,更能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以及自己該爲父母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爲實現教育目標服務;愛心卡是鼓勵孩子讓旁邊聽課的老師畫的,增進了全場的融洽,而且最後彙集愛心卡,讓孩子集中交流,互相分享彼此的經驗。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