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小班教案[彙編6篇]

本文已影響 3.51W人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小班教案[彙編6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空氣存在於我們周圍。

2.使學生認識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氣體。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分析綜合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杯子、塑料袋、小降落傘、扇子、紙片。每組一套:盛有水的水槽、杯子、磚頭。

學生準備:每人一個塑料袋。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空氣。(板書課題)

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找空氣

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但它不容易被發現,我們先來做幾個實驗,找一找空氣。

實驗一

拿一隻“空”玻璃杯,讓學生觀察杯子裏裝了什麼東西,會有學生說:“杯子裏面什麼也沒有,是空的。”

把“空”玻璃杯倒扣在水槽裏。

讓學生觀察:當玻璃杯一歪時,杯口發生了什麼現象?(許多氣泡從“空”杯子裏跑出來。)

組織學生討論:“空杯子裏怎麼會有氣泡跑出來?”

指導學生認識:空杯子裏並不空,杯子裏面有空氣。

實驗二

提問:誰能用桌上的塑料袋再做個實驗,來證明我們教室裏有空氣?

實驗:學生用塑料袋“兜捕”空氣,並用手壓裝滿空氣的塑料袋。

小結:癟的塑料袋鼓起來了,是因爲它被教室中的空氣充滿了。

實驗三

提問:誰能做個實驗證明磚頭裏也有空氣?

實驗:學生把磚頭放入水槽中,從磚頭裏有許多氣泡跑出來。

小結:在磚頭的孔隙裏有空氣。

講述:證明我們周圍到處有空氣的實驗還有很多,例如,用手絹做“降落傘”從空中落下時,空氣能把“降落傘”撐得鼓鼓的。搧扇子時,頭髮會飄動,臉上會有空氣拂過去的感覺。(教師可邊講邊演示這兩個實驗。)

2.指導學生認識空氣是什麼樣的物體

(1)認識空氣是氣體。

提問:用塑料袋裝一袋空氣,然後把袋口打開,用手擠壓袋,會看到什麼現象?

學生實驗討論:塑料袋癟了,空氣跑了。

提問:點燃一枝蚊香,觀察它的煙如何飛散?

學生討論:煙向四面八方飛散。

講解:這兩個問題都說明,空氣會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動。像空氣這樣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動的物體叫氣體。

(2)認識空氣是無色、透明的。

提問:大家用眼睛觀察我們周圍的`空氣是什麼顏色的?水是沒有顏色的,空氣呢?

學生討論。

板書:沒有顏色。

提問:大家能通過空氣看到前面的黑板和我嗎?這說明空氣是怎樣的?

把筷子放在水裏,可以看見筷子,隔着空氣能看見黑板,想一想空氣是怎樣的?

學生討論。

板書:透明。

(3)認識空氣是沒有氣味、沒有味道的。

提問:大家再用鼻聞、舌嘗的方法觀察空氣的氣味和味道?

學生觀察討論。

板書:沒有氣味,沒有味道。

(4)小結:現在我們知道了空氣是氣體,又做了上面“一看、二聞、三嘗”的觀察,誰能綜合起來說一說空氣是一種什麼樣的物體?

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氣體。

鞏固

講述:今天我們學習了空氣這一課,知道了在我們周圍到處有空氣,我們可以用實驗的方法找到它。我們還知道了空氣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氣體。

大家在書中的橫線上填寫空氣是什麼樣的物體。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請小動物看戲,認識一些黑白皮毛的動物。

2、在扮演黑白皮毛動物的情境中體驗活動的快樂。

3、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黑白皮毛的動物圖片、常見動物圖片、課件、動物小卡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老師請來一個新朋友,你們想見見它嗎?(想)出示圖片機器狗,它的名字叫機器狗,我們和它打個招呼吧,機器狗你好。

師:我們來看看機器狗身上有什麼顏色啊?(黑色、白色)原來機器狗穿着黑白色的衣服。

二、看flash 師:機器狗很聰明,它開了一家戲院,它想請它的好朋友來看戲,它會請誰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好不好?(好)(觀看flash)師:剛剛機器狗想請誰來看戲啊?(大熊貓)大熊貓長得什麼樣子?(黑黑的眼圈、黑黑的腿、黑黑的耳朵,黑白的身體)那麼機器狗長得什麼樣子啊?(它的耳朵是黑的,尾巴是黑的,身體是黑白的)那機器狗穿得衣服和大熊貓穿得衣服怎麼樣?(都是黑白色的)因爲他們穿得衣服是一樣的',所以機器狗請大熊貓看戲,棕熊能去看戲嗎?(不能,它沒穿黑白的衣服)師:現在又來了兩個新朋友,我們來看看你們認識他們嗎?(奶牛和黃牛)他們穿了什麼衣服?(奶牛穿了黑白的衣服,黃牛穿着黃色的衣服)那你想想看?機器狗會請誰去看戲?(奶牛,因爲它穿得是黑白的衣服)

三、請動物看戲

師:奶牛現在已經來到了劇場裏準備看戲了,現在森林裏又來了很多的小動物,我們來看看,哪些是黑白的動物,機器狗會請誰看戲?(斑馬、企鵝、東北虎、熊貓、奶牛)(說一個出示一個小動物)

師:現在機器狗把這些穿着黑白衣服的小動物請了進去,看看小椅子坐滿了嗎?(沒有)還要請一些穿黑白衣服的小動物,那你們想看嗎?(想)

四、扮演動物看戲

師:下面老師是就是機器狗,這裏有很多動物的小卡片,我請小朋友上來,選穿黑白衣服卡片,說說自己是誰?(幼兒選擇)

師:現在,今天很高興請到了穿黑白衣服的小動物來看戲,下面節目馬上就要開始了,請底下觀衆保持安靜,下面請看故事。

五、結束 師:小朋友,機器狗請我們看的戲好看嗎?(好看),戲看完了,機器狗也要回家了,我們和機器狗說再見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進一步感受音高,培養幼兒對不同旋律的敏感性。

2、讓幼兒知道原來不同的旋律可以表示不同的動物。

3、同時培養幼兒創作的積極性,用不同的旋律表示不同的動物。

4、培養孩子對音樂創作活動的興趣和信心,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大象和小鳥》的音樂磁帶、動物頭飾若干、樂句圖譜、《奇妙的聲音》歌譜。

活動過程:

一、出示音樂《大象與小鳥》讓幼兒欣賞感知不同的旋律所代表的動物

1、 師:今天老師爲你們帶來了一段有趣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 提問:誰來說一說聽了這段音樂有什麼樣的感覺?

二、再聽一遍音樂。

1、 告訴你們,今天小動物來我們大五班和你們玩捉迷藏的遊戲,他們就藏在一段有趣的音樂裏面。請你們再來聽一聽,究竟是哪些小動物?

2、 播放音樂。

3、 提問:現在誰來猜一猜這段音樂裏藏了什麼小動物?(幼兒回答)爲什麼?

4、師:你們講的都很好,那小動物在音樂裏是什麼樣子的,我們一起用動作把他們表現出來。(聽音樂表演)

三、幼兒用自己隨意哼唱的旋律表示不同的動物。

1、 師:哦。原來不同的旋律可以表示不同的動物,今天,朱老師還帶來了一些小動物,看,都有誰?(教師出示)這些小動物來到我們班上,也想請你們用不同的旋律來表現他們。

2、 教師逐一出示,幼兒根據動物的特點來隨意哼唱旋律。

3、 幼兒之間互相哼唱旋律互相猜動物。

四、玩連線遊戲。

1、 師:你們真的很聰明,還能用不同的旋律表示不同的動物,朱老師這兒有幾個樂句,可是我一下子不知道是誰藏在裏面了,請你們幫這些小動物找到屬於他們的旋律。(教師一邊講一邊出示圖譜)你們願意嗎?(教師交代要求)

2、 師:發放操作材料。(教師在鋼琴上彈出樂句)

3、 幼兒拼貼。

師:誰來說一說,這第一個樂句表現的是哪個小動物?爲什麼?(主要是大象、小鳥、青蛙,獅子)

五、教師和孩子一起把選擇的旋律,加上前奏唱出來。

1、師:看來小朋友的'小耳朵聽得很仔細,朱老師把這些旋律加進了歌曲裏,(可是,這些旋律,朱;老師還沒有爲他們加上合適的歌詞,請你們爲這些旋律加上歌詞)還爲旋律加上了合適的歌詞,請你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來唱一唱好嗎?(教師彈琴和孩子一起唱)

注:有可能有的小組選擇的不是最合適的旋律。教師可以先示範正確的那一組旋律,其他的可以等到下課以後我們再一起來聽一聽是不是很合適。

2、如果可以請小朋友錄音,體驗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使用植物的根莖葉等部分拓印再進行想象添畫,合理搭配色彩。

2、體驗拓印帶來的成功感。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長方形宣紙,水粉顏料。

2、幼兒知識經驗準備:收集秋天的植物,例如:蓮蓬、樹葉、樹根、竹葉、果實等等。

3、教師自身知識準備:對拓印用水粉顏料的厚薄進行嘗試。

【活動過程】

一、觀察介紹

1、談論各自收集的植物(實物)

2、展示歸類,介紹植物的特徵:大小、形狀、花紋、筋脈、不同的顏色。

二、植物拓印

1、用植物蘸顏料拓印在宣紙上。

——要想畫面飽滿和有張力,就要選擇面積較大的葉片或者果實。

——觀察不同的材料蘸上顏料在宣紙上拓印顯示的肌理效果。

——注意構圖要有疏有密,前後有遮擋。

2、晾乾拓印好的宣紙。

3、借形想象:添畫人物或者動物。

——大膽地想象,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想象。

——討論拓印的.痕跡可以變成什麼動物?想得越豐富、越有趣越好,最後組成一幅有故事情節的畫面。

——添畫要先添上眼睛、嘴巴等最後添加細節(身體花紋、背景等)

三、集體欣賞,一起分享畫面裏的故事。

——介紹自己畫裏的故事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內容,知道"漏嘴巴"是一個不好的習慣。

2、在故事中感受"吃飯時要專心,不要浪費糧食"的道理。

二、活動準備

故事的PPT、錄音

三、活動過程

1.看圖引出課題。

(請幼兒看圖)師:小朋友們,你看看圖畫上的是誰呀?(大公雞、小弟弟)今天老師要講一個大公雞和小弟弟之間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大公雞和漏嘴巴》。咦,漏嘴巴會是誰呢,難道小弟弟的嘴巴是漏的嗎,聽一聽故事就知道了。

2.傾聽與理解故事(1)第一遍完整欣賞(錄音)師:故事裏都有誰,發生了什麼事情?

(2)第二遍分段欣賞(結合PPT)師根據PPT引導幼兒說出圖片內容,提問如下:

①小弟弟坐在院子裏幹什麼?

②小弟弟碗裏的飯爲什麼撒得到處都是?

③大公雞來了說什麼?然後做了什麼?

④大公雞爲什麼說小弟弟漏嘴巴?⑤大公雞唱的是什麼兒歌?

⑥小弟弟爲什麼哭了?

⑦奶奶對小弟弟說了什麼?

⑧後來小弟弟還撒飯粒嗎?

3.引發討論,體會故事主旨

(1)幼兒討論:漏嘴巴是不是一個好習慣,平常吃飯的時候怎麼樣才能不做漏嘴巴呢?

(2)教師總結:漏嘴巴是一個壞習慣。小朋友吃飯時要專心,不要浪費糧食。同時將幼兒的討論結果編成一首兒歌:一手扶小碗,一手拿調羹,小眼睛、看小碗,一口菜,一口飯,飯菜全部吃光光。

4.活動延伸在日後進餐過程中組織"不做漏嘴巴"的遊戲,逐漸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大公雞和漏嘴巴》活動反思故事教學是幼兒園在社會教育中常用的方法,這與單純的說教相比更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大公雞和漏嘴巴》是一個形象生動、又極具社會教育價值的故事。《指南》中指出,幼兒的能力和習慣形成是靠日積月累的,並富有重複性的'特點,生活活動是一種養成性教育,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不受時間、季節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教育。本次活動意在讓幼兒知道"漏嘴巴"是個壞習慣,同時也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本次活動主要有三大環節:

環節一是導入。我以看圖的形式引出故事的兩大主人公:大公雞和小弟弟,並且開門見山說出故事的題目,引發幼兒的猜想:小弟弟是不是就是這個"漏嘴巴"呢?請幼兒帶着這樣的疑問開始故事的欣賞與理解。這符合幼兒的好奇心理,讓幼兒有聽故事的興趣。

環節二是故事的欣賞與理解。該環節是接下去第三環節的鋪墊,只有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纔可以引發幼兒的討論。因爲是小班幼兒,所以在第一遍完整欣賞採取錄音播放的形式只是爲了讓幼兒有一個簡單的感知,故事的理解主要以分段欣賞爲主,因此在故事的第二遍欣賞時同時採用了PPT資料,並且隨故事進展設立問題讓幼兒在思考中一步步理解故事內容。活動中幼兒通過看圖以及回答問題較好地理解了故事內容,對於故事的主旨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即小弟弟的"漏嘴巴"是一個不好的習慣。

環節三是討論環節。由於這是一次社會領域的教學活動,上一環節對於故事的欣賞和理解只是該環節的一個鋪墊。幼兒通過故事感知了"漏嘴巴"是個不好的進餐習慣,那麼在進餐的時候怎麼才能做到不漏嘴巴呢,爲此特引發幼兒討論,幫助幼兒加深印象以在日後的進餐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所以這是本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將文學作品迴歸到幼兒的現實生活,以提問:"漏嘴巴是不是一個好習慣,平常吃飯的時候怎麼樣才能不做漏嘴巴呢?"爲切入,並讓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先自己探討出好的辦法,最後我及時地將幼兒的回答小結成兒歌:一手扶小碗,一手拿調羹,小眼睛、看小碗,一口菜,一口飯,飯菜全部吃光光。

活動的延伸活動則是在日後進餐過程中組織"不做漏嘴巴"的遊戲,逐漸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願意跟着老師一起嘗試用小勺自己吃飯。

2.體驗活動的快樂。

3.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掌握正確的吃飯方法。

難點:讓幼兒用正確的吃飯方法,餵動物寶寶。

活動準備

1.小勺若干、動物頭像若干。

2.幼兒每人一個飯碗。

活動過程

過程一:故事導入

1.教師給幼兒講故事《能幹的樂樂》。

2.教師提問:故事中講了什麼內容?

幼兒討論後回答。(要求幼兒知道故事講的是一個能幹的孩子)

過程二:比一比

1.教師要幼兒說說會自己吃飯嗎?自己吃飯的時候有什麼小動作嗎?

幼兒自由回答。(一般幼兒都回答能自己吃飯)

2.教師發給幼兒每人一個勺子、一個碗,要求表演自己是怎麼吃飯的。

幼兒各自“吃飯”,“吃飯”表演的時候,教師提醒幼兒要會自己拿勺子吃飯,吃飯時,不說話,不東張西望。

3.教師要幼兒分組表演自己吃飯,看誰做得最好,誰就是班上的“樂樂”。

4.活動完成後,評選出班上的“樂樂”,可以評選多個。

過程三:喂寶寶吃飯

1.教師提問:動物寶寶會自己吃飯嗎?引導寶寶學學做做自己吃飯的`動作。

2.操作活動:餵動物寶寶吃飯

①.有好多動物寶寶還不會自己吃飯,可是它們的肚子好餓哦,怎麼辦呢?(引導幼兒說出餵動物寶寶吃飯)

②.請個別幼兒嘗試學學餵食的動作。

③.教師鼓勵幼兒用小勺餵動物寶寶吃飯。

過程四:經驗總結

1. 教師要幼兒小組交流自己吃飯的經驗。

2.教師小結本活動,表揚鼓勵幼兒。

教學反思

本活動適合在幼兒園吃飯的時候進行。在表演自己吃飯的時候,教師應在旁指導告訴幼兒怎樣正確吃飯。並教育幼兒珍惜糧食,使孩子懂得糧食來之不易。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小的時候吃飯是需要大人喂的,隨着幼兒慢慢地長大,會自己吃飯了,但是幼兒自己吃飯也會出現很多相應的問題,如不會拿勺子、把飯弄得到處都是。因此我們在這裏設計這一健康活動。

小百科:在中國及世界的大部分國家,吃是一種文化,民以食爲天,一般一日三餐,分吃早飯、午飯和晚飯,發展到現在,在許多大中城市,許多人形成了吃夜宵的習慣。 吃飯是人攝入負熵維持耗散體系的主要方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