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集錦七篇

本文已影響 1.38W人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集錦七篇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非常喜歡單腳跳的活動,大多數幼兒能堅持用單腳跳過一段距離。我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經驗,讓幼兒嘗試利用鞋子和自己的身體做"單腳跳""撿鞋子""穿空隙"等遊戲,激發他們反覆練習單腳跳的興趣,以增強協調、耐力、平衡等身體素質。該活動對幼兒下肢力量和耐力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活動中我們密切注意動靜交替,調節幼兒的運動強度,並通過語言調節、展示分享、分組練習等策略,使幼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以達到鍛鍊腿部力量和耐力的目的,培養幼兒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學習品質。

目標:

1.發展身體協調性和腿部耐力。

2.能夠克服疲勞,堅持不懈地完成遊戲。

準備:

1.開闊的場地,塑料長條。

2.幼兒有單腳跳的經驗,能自己穿脫鞋子。

過程:

一、熱身活動

師:請大家跟我一起去散步,我們馬上會經過一塊膠水地,小心腳不要被粘住了!

幼兒跟隨教師繞場地慢走,想象走在膠水地裏,自己的腳被粘住了,艱難行進。

層次一:一隻腳着地,另一隻腳往前邁步,腳緩慢擡起、擡高,兩隻腳交替行進。

層次二:在行進過程中,擡起的一隻腳在空中停留幾秒鐘時間,抖動腳,做甩掉膠水的動作。

觀察與指導要點:在雙腳交替行進時,教師可用動作和語言提示幼兒腳步邁大,腳擡起、擡高,甩膠水時動作誇張一些,以增強趣味性,吸引幼兒積極參與遊戲。

(析:該熱身活動偏重於單腳支撐動作練習。在遊戲中,甩膠水的動作是建立在雙腳緩慢交替行進的基礎上的,具有一定的難度要求。通過遊戲,幼兒在一腳着地、一腳擡起的過程中鍛鍊了平衡感和協調性,爲接下來的"撿鞋子"遊戲做好了準備。)

二、遊戲活動

1.單腳跳遊戲。

(1)自由單腳跳。

師:大家都會單腳跳嗎?那我來看看你們到底有多厲害。請你們單腳跳到終點(塑料長條處,距離幼兒大概8米遠),然後走回現在的位置。

(2)交流、提煉動作要領。

教師根據幼兒動作水平,以一名幼兒爲例示範和講解動作,提煉動作要領:手臂前後擺動、腿前後擺動。幼兒根據動作要領再次進行遊戲。

觀察與指導要點:教師提醒幼兒擡起的一隻腳不能落地,引導幼兒分享保持平衡的方法。

(析:《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大班幼兒能單腳連續向前跳8米左右。因此,該遊戲將終點距離確定爲8米遠,安排了兩次單腳跳遊戲。第一次先讓幼兒展現已有經驗,然後根據幼兒的動作水平提煉動作要領,在此基礎上組織幼兒開展了第二次遊戲。)

2.撿鞋子游戲。

(1)脫鞋子、穿鞋子。

師:我們班誰脫鞋子、穿鞋子速度最快?我們請一位小朋友來試一試。當我說到"脫鞋子"的時候,請你快速地把一隻鞋子脫掉,並且這隻腳不能着地。當我說到"穿鞋子"的時候,請你快速地把這隻鞋子穿上(一幼兒面向大家,示範根據指令穿、脫鞋子。)

師:你們敢不敢跟他(她)來比賽?看誰速度更快!

示範幼兒跟其餘幼兒一起根據指令比賽穿、脫鞋子。

觀察與指導要點:脫掉鞋子後單腳站立時,幼兒容易站不穩,脫掉鞋子的這隻腳容易落地。教師拋出問題讓幼兒想辦法保持腳不落地,例如:打開雙手,做飛翔狀;把擡起的腳放在另一隻腳背上;重心放低,等等。

(析:"穿鞋子、脫鞋子"遊戲讓幼兒情緒高漲,在一脫一穿間練習了平衡感、協調性,教師觀察、發現問題,並引導幼兒自己解決問題,持續探索保持單腳平衡的方法。)

(2)扔鞋子、撿鞋子。

師:下面我還有要求,你們繼續看他(她)怎麼做(幼兒繼續看該同伴示範)。當我說到"脫鞋子"的時候,請你把一隻鞋子脫掉拿在手上,這隻腳不能着地。當我說到"扔鞋子"的時候,請你把鞋子扔出去。當我說到"撿鞋子"的時候,請單腳跳撿鞋子,原地穿上。

教師請一幼兒示範根據指令遊戲,其餘幼兒通過傾聽、觀察來了解遊戲規則和注意點,然後所有幼兒一起進行"扔鞋子、撿鞋子"遊戲。

觀察與指導要點:教師提醒幼兒根據指令遊戲,防止出現有的幼兒已扔鞋子、有的幼兒正準備扔鞋子、有的幼兒已經開始撿鞋子等交錯場面。

(析:"扔鞋子、撿鞋子"遊戲分爲扔和撿兩個部分,幼兒需聽清指令再遊戲。一方面,幼兒在傾聽指令時有一段單腳站立的時間,需要較強的平衡感、協調能力;另一方面,聽清楚指令可以保證遊戲有序開展,防止出現幼兒被鞋子砸到的情況。)

(3)將鞋子扔遠、撿鞋子。

①第一次遊戲。

師:我們再進行一次遊戲,不過這次我有個小要求,就是要把鞋子扔到目標線的後面。(幼兒遊戲。)

②交流、提煉動作要領。

教師選取一位把鞋子扔得最遠的幼兒示範動作。

師:我們看看他(她)是怎麼扔的。(教師引領幼兒總結動作要領:肩上揮臂投擲,扔的時候要向上、向前、用力、迅速地甩開手臂。)

③第二次遊戲。

幼兒根據動作要領再次進行"將鞋子扔遠、撿鞋子"的遊戲。

師:我們這一次遊戲的要求不一樣了,如果你扔不到目標線後面,我就把你的鞋子一腳踢飛出去。

觀察與指導要點:教師提醒幼兒注意扔的動作及保持身體平衡,擡起的一隻腳不要落地。

(析:教師用幽默的語言告訴幼兒遊戲規則,一方面可以激發幼兒的遊戲熱情,促使幼兒做規範的動作,把鞋子扔得更遠;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個別幼兒爲了跳得近一些,故意把鞋子扔得很近。)

3.穿空隙。

(1)教師講解並示範動作,幼兒傾聽、觀察。

師:請你們並排坐在草地上,雙腿雙腳併攏,雙手放在膝蓋上,休息一會兒。我請部分小朋友站到前面來(教師根據幼兒座次間隔邀請幼兒)。現在,你們坐的地方出現了很多大的空隙,待會兒站到前面的小朋友聽到"開始"口令,就要用單腳跳穿過空隙,數一數一共穿過了幾個空隙;聽到"停止"口令,請坐回原來的位置。

(2)幼兒第一次遊戲,當大部分幼兒出現明顯速度放緩、疲勞的情況時停止遊戲。

(3)幼兒交換角色遊戲。

師:你剛纔穿過了幾個空隙?(多邀請幾位幼兒回答。)現在我們交換一下,剛纔沒有穿空隙的小朋友到前面來遊戲。

觀察與指導要點:教師鼓勵幼兒單腳跳時擡起的那隻腳不要着地,提醒幼兒數清楚自己穿過了幾個空隙,教師不要對個別沒有數清的幼兒作否定性評價,要明確此時的關注點在於培養幼兒的耐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並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析:此環節的活動強度、活動量在慢慢降低。開始時的活動量較低,"撿鞋子"遊戲時慢慢變高,"穿空隙"遊戲時又慢慢變低,符合運動量"小一大一小"的原則。"穿空隙"遊戲一方面可以讓幼兒交替坐在地上休息,另一方面可以鍛鍊幼兒的下肢力量和耐力。教師此時的觀察十分重要,要注意幼兒的運動強度,適時終止遊戲。)

三、放鬆活動

師:請你們坐在地上,老師來給你們做"腳掌按摩"。

幼兒並排坐在地上,伸直併攏雙腿,拍打下肢,教師則用腳尖對準幼兒腳掌輕輕"敲打"。

觀察與指導要點:教師提示幼兒把雙腿伸直,把雙腳併攏,腳尖向後用力。

(析:幼兒坐在地上拍打下肢,可以起到放鬆腿部肌肉的作用。教師通過對幼兒腳掌的"敲打",讓幼兒產生了積極愉快的情感體驗,從而放鬆了身心。)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嘗試繩子的各種玩法,體驗在體育活動中創造性玩繩的樂趣。

2、在動作的靈敏性和協調性得到發展的同時,培養孩子良好的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音樂《玩具兵進行曲》。

2、幼兒每人一根繩子。

3、幼兒有跳繩和一物多玩的經驗,事先佈置好玩繩比賽場地。

活動過程:

一、幼兒跟着節奏明快的音樂做運動員模仿操。

二、出示繩子,討論玩法。

1、小朋友,這是什麼?繩子除了跳還能怎麼玩?請小朋友拿起繩子來試一試吧!

2、請小朋友來講一講,你是怎麼玩繩的?(可上來做示範動作)

3、請幾個小朋友在一起合作,看看繩子還能怎麼玩?

三、幼兒集體玩繩。

1、繩子的玩法真多,而且幾個小朋友在一起玩會更加有趣。今天,我用很多。

繩子,佈置成了比賽場地,請小朋友來參加玩繩比賽,好不好?

2、分成兩隊,開始比賽(老師做示範),跳繩圈、走鋼絲、鑽過電網。

3、放鬆運動,幼兒整理場地。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個人都有情緒,並能辨認幾種基本情緒。

2、能對自己的情緒作出確切的表達。

3、瞭解不同情緒對人身體健康的影響,初步知道調節自己的'情緒。

活動準備

1.課件-表情(興奮、高興、悲傷、憤怒、害怕、煩惱)。

2.做有六個情緒臉譜的大色子。

3.每個幼兒一個紙盒。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兩段音樂(高興和悲傷的)。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曲子,請小朋友仔細聽,聽好後告訴老師你的感覺怎麼樣?

(聽曲子"趕花會"。)

2.提問:聽後你的感覺怎樣?(高興、快樂)

再請小朋友聽一首曲子,告訴老師聽的感覺怎樣?

(聽曲子"北風吹,扎紅頭繩"。)

3.提問:聽後你的感覺怎樣?(傷心、難過)。

4.教師小結:傷心、高興都是人的情緒,今天教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幾張表情臉譜。

小朋友看一看,說一說你看到的是什麼情緒,並學一學。

5.提問:說出你什麼時候興奮?什麼時候高興?

二、遊戲:玩色子。

1.請小朋友上來扔色子,色子扔到一處情緒時,這位小朋友要試着做也這種表情,

並說說在怎樣的情況下會有這種情緒。

2.玩色子的小朋友根據指到的情緒,做相應的表情,讓其他小朋友猜猜,他扔到的是什麼表情。

三、討論如何調節不良情緒。

1、你喜歡哪一種情緒,哪些情緒你不喜歡?

2、如果你生氣、害怕、難過的時候,你會怎麼做呢?怎樣才能讓自己有個好心情?

3、教師小結:每個人遇事都會產生不同的情緒,那是很自然的現象。

但是憤怒、悲傷、痛苦等不良情緒對人的身體健康是不好的,而愉快、平靜等良好的情緒是有利人的身體健康的。當我們生氣難過的時候,要想想快樂的事情,或找別人談談自己

的心情、感受,

讓自己保持一個好心情。

4、教師介紹方法:(氣球、情緒垃圾箱)

四、製作情緒垃圾箱。

1、教師:現在我們要拿出盒子,你們都知道了盒子有什麼用吧?

那現在就請你們裝飾一下自己的情緒垃圾箱。這樣,以後也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快樂的心情。

2、結束語:我們小朋友快要離開幼兒園變成一個小學生了,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還會遇到

許多的困難,發生許多不開心的事,小朋友要想辦法讓自己保持一個好心情。

老師希望我們小朋友能夠天天高高興、快快樂樂。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練習四散追捉跑的能力。

2.能在運動中調節自己的身體活動,進行追捉或躲閃。

3.樂於探索和積極活動。

4.喜愛參加體育鍛煉,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5.瞭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活動準備:

選擇有陽光的天氣進行,注意檢查場地的安全

活動實錄:

1.準備活動。

(1)組織幼兒站成四路縱隊,走成一個大圓。

(2)交替進行走、跑練習。

2.影子造型。

(1)引導幼兒在陽光下,和老師圍着圓圈回頭看看自己的影子。

教師:“咦,怎麼地上也有一個老師呀?”“我們叫它影子。現在你也來找找地上有沒有自己的影子?”“你還在什麼地方看過自己的影子?”幼兒討論,老師總結:我們在陽光下可以看到我們的影子,在月光下、路燈下也可以看到我們的影子。

(2)讓幼兒變動一下方位,看看影子有什麼變化。

老師:“請小朋友們圍着圓圈走,你們發現了什麼?”

幼兒:“影子會和我們一起動,我們走到哪裏它就會跟到哪裏。”

(3)讓幼兒變化不同的姿勢,看看影子有什麼變化。

老師:“請小朋友們變一變自己的姿勢,搖搖頭、擺擺手、蹲下來,你又發現了什麼?”

幼兒:“我們動那兒它跟着動那兒”。

老師:原來“影子和我們是好朋友,我們變動作的時候它也會跟着變。”

(4)讓幼兒明白將姿勢變化和方位變化結合起來,影子也就動起來了。

老師:“如果我們邊走邊動,你又會發現影子怎麼變?”

(5)師幼小結:影子是我們的好朋友,人動,影子也隨着動,做的姿勢不同,影子的造型也不同。

3.我和影子做遊戲。

(1)幼兒兩人一組在空地上互相追捉對方的影子,一個人踩,一個人躲,踩到影子後互相交換再玩。提醒幼兒追跑時注意安全。

(2)暫停遊戲,引導幼兒討論在遊戲中怎樣才能踩到別人的影子,或者怎樣才能不被別人踩到影子。

(3)幼兒再次進行遊戲,教師提醒幼兒不能盲目亂跑,要注意觀察同伴的行動,進行追捉和躲閃。

(4)幼兒熟練後,集體進行遊戲,幼兒相互踩躲閃,看誰更靈敏。(活動中注意動靜交替)

4.老師和幼兒隨音樂進行放鬆活動。

幼兒跟隨老師做整理活動,然後排隊回教室。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玩輪胎的興趣,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2.培養幼兒勇敢、團結合作的精神。

3.引導幼兒創造性的玩輪胎,發展跑、跳、平衡、鑽爬等基本動作。

活動準備

1. 輪胎(每人一隻輪胎)

2. 錄音機、磁帶、小鑼一面、鼓錘兩根

活動過程

一、遊戲前的熱身活動

1聽音樂做出準備動作"擦汽車"

2 幼兒排成二路縱隊聽音樂模仿開汽車沿場四周慢跑汽車

聽信號"開車"、"停車"。

二、到了景區玩輪胎

1.談話:我們坐的是什麼?輪胎是用什麼做的?輪胎有什麼用途?輪胎可以怎樣玩?

2.自由探索

幼兒分散玩輪胎,(獨自玩)鼓勵幼兒玩出多種花樣,玩之前提醒幼兒要注意安全,自己不要碰了、壓了自己,也不要撞上別人。

3. 幼兒集中.交流玩法,並將玩法統計。將新穎。有趣的玩法推廣:(滾、 跳、爬、躺、在輪胎上走、輪胎裏走、鳥巢、划船等)

3. 幼兒再次玩輪胎。(引導幼兒合作玩輪胎)。教師:"輪胎可以一個人玩,也可以許多人玩,請你和好朋友一起玩輪胎,看哪些小朋友花樣玩得多、合作得好。"

4.合作探索

幼兒再次玩輪胎(引導幼兒合作玩輪胎)教師"輪胎可以一個人玩,也可以許多人玩,請你和好朋友一起玩輪胎,看哪些小朋友玩的花樣多,合作的好。"

5.集中小結統計合作遊戲的玩法, 請部分幼兒示範表演合作玩輪胎。

6.學習新玩法:跳輪胎。

教師示範動作,並講解動作要領。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一種新玩法--跳輪胎。將兩隻輪胎平放在一起,然後雙腳併攏,用力跳進輪胎中心,前腳掌輕輕着地,用同樣的方法再跳到另一隻輪胎中。"

a) 幼兒逐個練習,教師在一旁輔導。

7. 競賽遊戲:"敲響勝利的鑼聲"。師生共同佈置場地。

將幼兒分成兩組介紹玩法:鑽輪胎--走輪胎--爬輪胎--跳輪胎,然後敲響鑼聲跑回,把小錘交給下一個小朋友,遊戲繼續,哪一隊最先結束哪一隊勝利。

教師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可根據時間掌握遊戲的次數)

遊戲結束小結幼兒活動情況,對勝利的幼兒給予表揚,對失敗的幼兒給予鼓勵。聽音樂做放鬆動作 。

延伸活動:課下讓幼兒把輪胎在平地、斜坡、沙地、塑膠地等不同的地面上滾動,感受輪胎滾動速度的不同並探索找出原因。

反思: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不可能天天爲孩子們準備新的活動材料。當孩子們對已與材料缺乏興趣時,如何使這些舊有的材料繼續發揮作用呢?首先觀察幼兒,當幼兒有了嘗試新玩法的需求,但又遇到了困難時,老師適時地給予具體幫助。並抓住時機投放了一些相關材料,並通過徵詢幼兒意見,製作了新的活動材料,使孩子們創造出更多的新玩法。可見,教師對幼兒心理需求的瞭解和滿足是相當重要的。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此次大班的同課異構以民間故事《一幅壯錦》爲主題,故事中無論是媽媽用三年時間織一幅壯錦,還是三兒子找壯錦的過程,都體現堅持不懈的精神。爲培養大班幼兒遇到困難能勇於挑戰,學會鼓勵自己,並形成“堅持到底”的做事風格,我設計了此次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體驗堅持的不容易,學用“自我激勵法”讓自己勇於接受挑戰,克服困難。

2.感知堅持的重要性,學習做事要堅持到底。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PPT、棉線、鈕釦、硬幣、骰子、笑臉貼紙若干;熟悉《一幅壯景》

活動過程:

一、芭蕾基本動作,引出“堅持”

1.導入活動

師(幻燈片):小朋友們,我帶來一張圖片,看看,她在幹什麼?

幼:在跳舞……

師:什麼舞?

幼:芭蕾舞……

師:對,她在跳芭蕾舞,在練習芭蕾舞的基本站位和手位。

芭蕾舞是一種很優美的外國舞蹈,它是用腳尖跳舞的。

2.引導幼兒練基本動作,體驗交流站立的感覺

師:你們想學嗎?我們一起來練練。

師:手放下來,放鬆一下。有趣嗎?

有要求了,現在請小朋友學這個動作,不能動,做20秒。可以嗎?

準備,計時開始!

師:請坐。感覺怎麼樣?

幼:幼兒回答

師:哪裏難受?

幼:腳痠……腰痠……

師:腿特別酸特別難受的時候,還想再練嗎?

幼:不想練了……

3.交流生活中的困難事,討論是放棄還是堅持

師:生活學習中,還遇到過哪些讓你覺得很難很累,不想再做下去的事情?

幼:我覺得做早操很累,汗也出來了……我不想學琴,太累了……

師: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這個時候怎麼辦呢?是算了,不繼續了嗎?

幼:不能……要堅持……

師:爲什麼?這麼難這麼累,幹嘛還要繼續?

幼:沒有做好的話就沒有獎勵了……媽媽會批評的……

新的本領就學不到了……堅持的話能拿第一,會更優秀……

師:那麼“繼續下去”真的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加能幹,更加優秀嗎?

(播放女演員跳芭蕾舞的視頻,引起幼兒興趣)

師:阿姨的本領怎麼樣?我看你們都發出了“哇”的聲音。是不是很厲害?

她是一名很優秀的舞蹈演員,這是她參加比賽獲得冠軍的錄像。

(引起幼兒崇拜)

師:你知道她是怎麼成爲冠軍的嗎?

幼:每天練習……很用功……很努力……

師(小結):練習很重要,阿姨每天都在練習,不怕苦不怕累。

剛纔我們站1分鐘就覺得累,可阿姨有時一站就是幾個小時。

而且一動不動,有時生病受傷了也在繼續練習,所以成了冠軍。

原來堅持到底,真的能讓我們學到更多的本領,變得更能幹。

師:那以後你們遇到困難會堅持下去嗎?

幼:會……

師:我對你們有信心!再來練習站位,不是20秒,這次時間增加到40秒。

相信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堅持下去!可以嗎?計時開始!

(師幼一起喊倒計時:……10、9、8……)

二、觀看蜣螂視頻,感受“堅持”

1.觀看蜣螂推糞球視頻,引出“堅持”的話題

師:剛纔很多小朋友都堅持住了,你們真棒!

但如果困難實在太大太大,真的難以堅持下去了,怎麼辦?

可以對自己怎麼說呢?

我帶來一位朋友(點擊視頻,不播放)來看看,認識嗎?是誰?

幼:甲殼蟲……

師:它的名字叫“屎殼郎”,也叫蜣螂,專門負責清理地球上的糞便。

也是一種很勇敢很堅強的昆蟲,身體很小,

但是能把比自己大很多的糞球運回家。我們來看看,它是怎麼努力的!

(簡單介紹屎殼郎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播放視頻,師配旁白加以演說)

大家好,我是小屎殼郎,我找到這麼大一塊糞球,很能幹吧!

誒,好像要過山坡了。好重啊!我要使勁地往上推。哎呦,咕嚕嚕……

哎呀,你們怎麼還笑啊,我都快累死了,這實在太難了!

不能放棄,一定要推回家。加油!我堅持,我可以!我一定要堅持到底!

誒,怎麼不動了?我到前面去看看,原來是被樹枝卡住了。

這可怎麼辦呀?!我可以放棄嗎?

幼:不要……

師:好!我聽你們的!加油!我堅持,我可以!我一定要堅持到底!

用頭來頂頂!到前面轉一轉,也許就能出來了。我轉,我轉,我轉轉轉!

加油啊,我行的,我堅持,我可以!我一定要堅持到底!

哦,我終於成功了!(引導幼兒爲小屎殼郎鼓掌)

師:有了你們的加油和鼓勵,小屎殼郎終於把糞球推回了家。

2.討論蜣螂努力不放棄,知道“堅持”能成功

師:剛纔小屎殼郎遇到了哪些困難?

幼:爬不上去了……

師:爬上去滾下來,爬上去又滾下來,過程順利嗎?有沒有堅持下去?

幼:不順利……堅持了……

師:還遇到了什麼困難?怎麼解決的?

幼:被樹枝卡住了……它用力地轉呀轉,終於轉出來了……

師:它在推糞球的時候,對自己說了哪些好聽的話?

幼:我堅持,我可以……我一定要堅持到底……

師(小結):小屎殼郎遇到困難的時候,它一直都在鼓勵自己——

我堅持,我可以!(引導幼兒學說)最後終於成功了!

下次遇到困難,也要像屎殼郎一樣不斷給自己加油,堅持到底爭

取勝利!剛看了不怕困難堅持運糞球的小屎殼郎,原來堅持到底

真能成功!

三、挑戰三項遊戲,體驗“堅持”

1.交待遊戲要求

師:你們願意向小屎殼郎學習嗎?

爲了證明你們是不是真的能夠堅持到底,我們來做個挑戰遊戲吧。

我給大家準備了三樣東西:硬幣、骰子、鈕釦

(引導幼兒邊看幻燈片,瞭解三個挑戰項目的操作要求)

挑戰1:硬幣站站好

將3枚硬幣站起來,成功了可以拿一個笑臉

挑戰2:骰子疊疊高

將8顆骰子直直地疊起,成功了可以拿一個笑臉

挑戰3:珠子穿穿牢

將10顆鈕釦一顆顆穿起來,成功了可以拿一個笑臉

2.幼兒分組操作

師:1樣完成了可以去挑戰其他項目,覺得困難的話,不要放棄,動動腦筋。加油!看誰能拿3個笑臉。

四、獎勵堅持勳章,學會“堅持”

1.交流

師:哪幾個小朋友一樣都沒成功?剛纔你挑戰了什麼?遇到什麼困難?你放棄了嗎?不管有沒有成功,我看到你們都在堅持,比如(點評某個小朋友)

師:沒有成功的小朋友不要灰心,我們回到下次繼續練習一定會成功。希望在以後的生活、學習中遇到困難也能堅持到底,不放棄!

活動反思:

1.活動開始時,教師通過“學芭蕾舞基本站位和手位”,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拋磚引玉爲後面的“體驗堅持到底”做好鋪墊;

2.活動最後環節安排了挑戰項目,幼兒通過自身挑戰三種有難度的項目,進一步體驗做事要堅持到底。教師以獎勵笑臉來鼓勵幼兒,幫助樹立他們堅持的信心,使幼兒堅信只有堅持才能成功的道理;

3.整個活動,教師不斷鼓勵幼兒,不斷和孩子討論“堅持”的結果和意義,同時,教師要調動好自身情緒,帶動幼兒更加生動活潑地參與活動。

4.教師在導入活動時應該影射民間故事《一幅壯景》,以此基礎上正式進入課程。

5.教師可將課堂中觀察到幼兒的特別之處應有照片形式捕捉,延伸到課後同其他同學一起進行點評。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7

1幼兒園大班健康遊戲教案《木頭人》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瞭解自己身體能動的一些部位,使幼兒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激發幼兒敢於探索和勇於發現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互相合作,互相謙讓的優良品質。

活動準備

音樂

活動過程

一、遊戲《木頭人》,指出人不動是很難受的。

二、讓幼兒明白人有各種各樣的活動,是因爲人的許多部位都可以動。

1、聽音樂做動作

提問:剛纔,我們跟着音樂在幹什麼?是身體的哪些部位跟着音樂在動?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生活

提問:除了舞蹈是人身體的一種活動外,你還知道人們有些什麼樣的活動?它們分別是我們身體的哪些部位在動?

三、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感知自己身體可以動的部位。

1、每組發一個紙娃娃,讓幼兒把認爲可以動的部位用筆做上記號,要求互相協作,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假如你不能確定的話,就可以起來再動一動。

2、請你來動一動,你的身體還有哪些地方會動。

3、遊戲《聽口令做動作》。

由教師說出一個可以動的部位,請幼兒用此部位做個動作。

四、課後延伸

讓幼兒繼續尋找身體裏許多看不見,甚至感覺不到的會動的部位。

2 幼兒園大班木頭人教案:我們都是木頭人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對傳統遊戲“我們都是木頭人”進行改編。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習與同伴溝通,體會到合作的快樂與成功。

活動準備

會玩“我們都是木頭人”的遊戲。

活動過程

1、幼兒玩“我們都是木頭人”的遊戲。

2、請幼兒說說玩遊戲時哪個部分能改動,使遊戲更好玩。激發幼兒改編遊戲的願望。

3、引導幼兒自願分組,分別從形式、規則、說兒歌的方法、最後定格的造型、遊戲的人數等幾方面探索遊戲的不同玩法。

4、引導幼兒交流遊戲玩法、總結遊戲經驗,提出新問題並不斷改進完善新玩法。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通過改變遊戲的玩法,在兒歌的節奏、跑動的步伐、組織的形式方面都有了不同的嘗試。他們邊玩遊戲邊修改遊戲規則與玩法,合作與自主性體現得十分充分。幼兒對最後定格造型十分感興趣。但是由於在戶外受場地的限制,很難盡興發揮,因此生成了下一個室內造型活動。

幼兒園大班木頭人教案,木頭人是我國一個從古流傳至今的小遊戲,它可以讓幼兒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激發幼兒對於遊戲的興趣,培養幼兒互相合作的優良品質。

3 幼兒園大班木頭人教案:木頭人

活動目標

能跟着音樂節奏創編中有趣的動作玩木頭人的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

重點難點

跟隨節奏創編動作玩遊戲

活動準備

有玩木頭人的經驗、音樂、統計表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激發興趣

1、小朋友們,還記得我們玩過的木頭人遊戲嗎?那我們再來玩一次怎麼樣?

2、師幼共同遊戲,關鍵提問:咦,那我想考考你們,木頭人遊戲說到哪一個字的時候就不能動了?

3、追問:還有一個不許笑,那到底是哪一個字的時候要擺造型?

4、小結:原來玩木頭人在說到笑的時候就要停下來擺造型。

5、過渡:今天,我想和大家來玩一個音樂木頭人的遊戲,用音樂來玩木頭人,我帶來一段音樂,裏面有一段特別的聲音,它會告訴你什麼時候要停下來做木頭人了,我們來聽聽看!

二、熟悉音樂,瞭解規則

1、(播放音樂)提問:請大家來說說看,你聽到的這段音樂裏面有特別的聲音嗎?

追問:那嘟嘟嘟,很長的聲音是什麼發出來的?

追問:我們喇叭聲響起來的時候我們要幹嘛?

2、教師示範聽音樂玩遊戲

關鍵提問,我是在什麼時候變木頭人的呀?

迴應:就是在很長喇叭聲後,聽到“嘟”馬上變木頭人。

小結:喇叭聲“嘟~~~”響起是告訴我們要準備了,當喇叭聲“嘟”響了就是變木頭人的時候了。

3、幼兒初次嘗試遊戲:你們都知道了,來一次怎麼樣?

“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笑,不許動,123,就快變成木頭人,123,就快變成木頭人,嘟~~~,變!”

4、這次我要把這個遊戲加大難度了,聽一聽,這次音樂裏有幾個特別的聲音?自己聽啊!

(播放音樂)

關鍵提問:連續發出的兩次喇叭聲音,提醒我們怎麼辦?

小結:有2次特別的聲音,而且這2次要連續變2個不同的造型。

5、幼兒跟着音樂嘗試。

三、挑戰比賽,創編動作

1、鼓勵幼兒4組挑戰比賽。1組比賽,另3組幼兒做評委,找一找哪些幼兒是不能跟着音樂來變?

2、進入第二輪比賽。規則變了,要聽好指令來玩。幼兒嘗試玩一次。

3、進行第二輪比賽。

4、進入第三輪比賽。

一組幼兒要統一動作。

5、第四輪比賽,根據幼兒遊戲情況及時間安排看。

活動延伸:

音樂停,每組要變一座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