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必備】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合集十篇

本文已影響 3.49W人 

作爲一名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合集十篇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本學期一開始,我們發現經過一個月的假期,班上有幾位小朋友的變化很大,我們高興地對有的小朋友說:“恭喜你,你長胖了。”而對另一些孩子我們則皺皺眉頭說:“你怎麼又胖了,你怎麼又瘦了?”於是,到底是胖好還是瘦好成爲近期孩子們關注的話題。

分析我班幼兒的身體成長狀況,就能發現存在許多”參差不齊”,有的很胖,有的很瘦。幼兒在飲食方面也存在挑食現象,喜歡吃肉不喜歡吃蔬菜。並且到了晚上或雙休日還喜歡以“自己的喜好”來填飽肚子,例如吃肯德基、麥當勞、飲料、冰淇淋等。家長也常因嬌慣而滿足幼兒的各種要求。

幼兒需要了解自身的的身體狀況、關注自己的成長、樹立自我保育意識。因此我預設了本次的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表自己的觀點,通過討論,意識到太胖和太瘦都對身體健康有影響。

2、學習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初步瞭解自身成長的需要,知道如何調整自己的行爲有利於健康。

3、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幫助幼兒瞭解身體結構,對以後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活動前根據“學前幼兒體重標準表”爲本班幼兒測量體重;紅、黃、綠三種顏色的表格各一,並根據幼兒體重情況製作三種顏色的圓點卡片,活動前發給幼兒;多媒體課件“來當營養師”;“健康棋”六套,各種食品的卡片若干(活動前請幼兒畫好)。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幼兒自由辯論幫助幼兒正確理解胖和瘦的概念。

活動難點:使幼兒瞭解自身的健康狀況,知道如何調整自己的行爲有利於健康。

突破方法:利用不同顏色的圓點來表示幼兒的健康狀況,並請幼兒自己貼到相應的表格中使幼兒瞭解自身的健康狀況。通過集體討論、多媒體課件和“自助餐”的遊戲來幫助幼兒樹立自我保育意識。

活動過程

(一)大膽表達,各抒己見

幼兒將自己有關胖好還是瘦好的想法在集體中展示、擴散,表明自己的觀點,並嘗試用實例說服同伴。

過程:幼兒各抒己見,運用實例說明自己的觀點。在幼兒的意見無法統一的情況下,教師出示“學前幼兒體重標準測量表”,知道胖瘦有一定的標準,太胖和太瘦都不健康。

(二)瞭解自身,對症下藥

(1)出示紅、綠、黃三種顏色的表格,請幼兒根據手中圓點的顏色尋找自己在表中的位置,(紅色表示偏瘦,黃色表示偏胖,綠色表示正常)從而瞭解自身以及本班幼兒成長的狀況。

(2)集體討論怎樣才能使自己既不胖也不瘦,身體更健康。

(3)“對症下藥”:運用多媒體課件“來當營養師”爲不同情況的孩子“開處方”。

(三)分組遊戲活動,經驗梳理

(1)棋盤競賽:幼兒通過競賽性遊戲,在下棋過程中獲得有關健康生活的經驗。

(2)自助餐:幼兒根據自身情況爲自己挑選一份營養合理的美餐。

活動延續

幼兒將已有的經驗運用到生活中去,關注自己的身體特點,堅持健康飲食和鍛鍊,並把有關的信息帶給身邊的朋友和家人。

繼續鼓勵幼兒蒐集資料,研究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專門設計的,還是比較適合幼兒的性格發展,整個活動中只有小輝不怎麼參與活動,主要是小輝有輕微的電視自閉症,儘管平日教學中已經有很大的進步,但是在語言交流中還是有一定的障礙。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放屁是人和動物的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

2、通過閱讀畫面,瞭解放屁的原因,知道屁產生的氣體同吃進體內的食物有關。

3、知道放屁不必害羞,也不要嘲笑放屁的人。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1、通過教師的語言,引導主題,並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放過屁嗎?你聽過放屁嗎?你放的屁是怎樣的?

----教師:你知道屁是從哪裏來的嗎?人爲什麼會放屁嗎?

----教師:讓幼兒學一學放屁的聲音。

2、教師引導幼兒閱讀故事《屁從哪裏來》,理解故事內容,初步瞭解屁是怎樣產生。

----教師:建議教師這樣提問:

①我們在吃東西時,將空氣吃進肚子裏,肚子裏的空氣從嘴巴里出來是什麼?從屁屁裏出來又是什麼?

②吃過魚、肉放出來的屁是什麼味的?

----教師進行小結。

3、組織幼兒討論:放屁好不好?瞭解放屁和身體健康的關係。

----讓幼兒大膽地講一講自己的看法,還可以提問:

①病人開刀後,放屁好不好?

②黃鼠狼放屁有什麼用?

③如果有屁憋住不放,好嗎?會怎麼樣?

----教師小結。

4、討論:如果自己想放屁,或聽見別人放屁,應該怎樣做?教育幼兒放屁不必害羞,小朋友不要憋,不有嘲笑別人。

這些問題太敏感了,一提出來教室裏就炸開了鍋,熱鬧非凡。

對於這部分知識,有些孩子還是很認真的在聽,但教師裏的討論聲始終沒斷過。

於是,我直接讓孩子開始討論,讓他們討論的差不多了,我再進行第三部分的講解。

活動反思:

對於這樣敏感的課,要想安靜的上完是不可能的。不過讓孩子偶爾有這樣的一番激烈的討論也不錯,看着孩子們開心的講着,笑着,我的心情也好極了。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迎面接力,掌握遞接棒的方法。

2、練習迅捷行動,學會耐心等待。

3、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4、瞭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活動準備:

1、紙棒每人一根,紅黃綠藍接力棒4根。

2、場地佈置障礙物。

活動流程:

一、開始部分教師和幼兒每人一根紙棒做小棒操,活動身體。

1、練習快速抓棒。

教師示範快速"抓小棒":左手豎直握小棒,鬆開左手,垂直落下時,右手迅速抓住,反覆進行,使幼兒看清楚左右手抓放的動作,並請幼兒練習。

2、做小棒操聽教師口令做小棒操:小棒小棒胸前玩玩,一二一二,小棒小棒下邊玩玩,一二一二,小棒小棒左面玩玩,一二一二,小棒小棒右面玩玩,一二一二。

胸前:兩手在胸前交替抓住小棒。

下面:兩腳分開,向下彎腰,兩手自然下垂交替抓住小棒。

左面:左腳朝左跨出,側身朝左,兩手交替抓住小棒。

右面:右腳朝右跨出,側身朝右,兩手交替抓住小棒。

二、遊戲導入目標

1、遊戲你傳我傳大家傳。

(1)前後傳小棒:幼兒分4組,每組幼兒一個接一個站立,聽教師的信號,從對首開始,一個接一個前後快速傳接小棒。

(2)左右傳小棒:幼兒分2組站成橫隊,從對首開始,一個接一個向左或右快速傳接小棒。

(3)向下傳小棒:從對首開始,幼兒兩腳分開,向下彎腰,一個接一個的快速在兩腳之間傳接小棒。

2、接力賽

(1)幼兒分成4組(紅花綠藍)。

(2)聽教師口令,對首幼兒立即跑出,先繞障礙物(S形),接着過小河(平衡木),到達終點,接着按原路返回到起點,將小棒傳給下一位幼兒,一直排到最後,以完成接力最快並且落棒次數最少組優勝。

(3)教師要及時提醒幼兒:傳棒時要迅速,要有耐心,如果不耐心等待隨便亂動,可能會相互衝撞,不眼疾手快,會把小棒落到地上。

三、結束部分

聽老師口令做放鬆運動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看課件(一):《獅子拔牙》的故事,引出課題。

①.師提問:孩子們,看完這個故事,誰來說一說,獅子爲什麼會牙疼?

幼兒:因爲它吃了很多糖,糖會損壞牙齒,所以它的牙會疼。

幼兒:吃完糖不刷牙,它的牙就會痛。

②.師提問:那我們的牙齒是什麼樣的呢?

(請小朋友對着小鏡子笑一笑,露出牙齒,並用手指敲一敲感受牙齒的硬度)幼兒:牙齒是白顏色的。

幼兒:牙齒敲起來感覺很硬。

2.請幼兒品嚐食物體驗牙齒的作用。

①.利用生活經驗講述牙齒的作用。

●師提問:你們知道自己有多少顆牙齒呢?小朋友可以對着鏡子數一數。(幼兒對着鏡子數牙齒,並將結果告訴老師)●師導語:這麼多牙齒能幫我們做什麼呢?

幼兒:幫我們吃東西。

●師提問:怎樣幫我們吃東西?

幼兒:牙齒可以將食物嚼碎,嚼碎了我們才能將吃的嚥進肚子裏。

●師提問:每顆牙齒都能將食物嚼碎嗎?

②.爲幼兒提供食物,通過親身實踐體驗不同牙齒的作用。

體驗活動:請幼兒對照鏡子仔細觀察,咀嚼食物時,哪些牙齒作用最大?食物是怎樣被一點點嚼碎的?

(教師巡迴指導幼兒觀察和體驗食物嚼碎的整個過程。)●師提問:哪位小朋友介紹一下你吃的是什麼?它是怎樣被嚼碎的?

幼兒:我吃的黃瓜、餅乾,是先用前面的兩顆門牙咬斷,再用後面的牙齒一點點嚼碎的。

●師提問:前面的兩顆門牙長什麼樣子?

幼兒:扁扁的、直直的、平平的。

●師提問:還有誰來講講你吃的食物是怎樣被嚼碎的?

幼兒:牛肉不好咬,我先用尖尖的牙齒使勁扯斷後,用後面的牙齒使勁才嚼碎的。

●師提問:尖尖的牙齒長在什麼位置?它挨着誰?

幼兒:(幼兒露出牙齒指給老師和小朋友看)它挨着門牙。

●師提問:你們是用哪顆牙齒嚼碎食物的?

幼兒紛紛說:最後面的牙齒。

3.結合牙齒的作用認識牙齒的名稱。

①.觀看課件,掌握牙齒名稱和作用。

師導語:剛纔小朋友說的門牙、尖尖的牙齒和最後面嚼碎食物的牙齒都有屬於它們自己的名字。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們。

(演示課件(二)的第一部分:牙齒的自我介紹)知識儲備:上、下牙齒由中間依次向兩側爲切牙、尖牙、磨牙。切牙的作用是將食物切斷、尖牙的作用是將食物撕裂,而磨牙的作用是將食物磨碎。

②.幼兒分組觀察牙齒模型,找出上下牙齒中切牙、尖牙、磨牙的具體位置。

③.幼兒對照鏡子觀察自己的牙齒、與小朋友互相觀察,再次確認三種牙齒的具體位置和名稱。

(教師分組指導,鞏固認識牙齒的作用。孩子們非常有興趣的在牙齒模型、自己的牙齒和小朋友的牙齒中比較着尋找着。)4.通過實踐,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知道保護牙齒的方法。

①.發現問題:食物殘渣留在牙齒上。

●師導語:剛纔小朋友照鏡子的時候發現牙齒上有好多東西,那是什麼呀?

幼兒:是剛纔吃東西時留下的。(幼兒邊照鏡子邊回答)●師導語:食物爲什麼會留在牙齒上?

幼兒:因爲牙齒和牙齒之間有縫。

幼兒:因爲餅乾有點粘。

②.查找原因:牙齒上有食物會怎樣

幼兒:太髒了!

幼兒:會變臭的,有的人嘴裏有口臭就是因爲這樣!

幼兒:我的牙齒變黑了,媽媽說是因爲吃完東西不刷牙纔會變黑的!

●教師小結:牙齒上殘留的食物殘渣,如不及時清除,會引起蛀牙,牙齒變黑、變爛。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願意說出自己最近的煩心事。

2.說出煩心事後能在老師的建議下找到發泄或解決的方法。

3.說出煩心事後,能以愉快的心情進餐,放下不開心的事。

活動準備:紅包袋子一個

活動過程:

1、安靜活動。

教師用音樂律動組織幼兒安靜。

2、教師拋出問題。

教師:小朋友們最近在幼兒園有沒有遇到哪些煩心事?可以想一想,舉手說一說。當然也可以說一說對老師不滿意或者覺得老師說的、做的令你不開心的事。

幼兒舉手,暢所欲言。

3、教師針對幼兒說的煩心事,給於疏導和解決措施。

4、 教師可以疏導幼兒和好朋友說一說,可以告訴老師和爸爸媽媽,還可以去遊樂場玩一玩,放鬆放鬆。

5、教師鼓勵幼兒和旁邊的朋友分享自己不開心的事。

6、 幼兒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自己不開心的事。

7、教師拿出紅包袋子,請幼兒把不開心的事攥在手裏,塞到紅包袋子裏,收走幼兒所有不開心的事。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掌握助跑跨跳的本領,可以跳過一定高度的障礙物。

2.幼兒探索“鑽山洞”的各種方法,並掌握其中一種,發展其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激發幼兒在遊戲活動中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培養幼兒敢於挑戰的精神。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5.知道檢查身體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金箍棒道具

2.鞋盒製作的大石頭

3.彩虹橋

4.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音樂:齊天大聖)

教師帶領幼兒兩路縱隊進入活動場地,圍場快跑三圈,進行熱身運動:雙臂繞環手腕、原地跑跨跳等

二、引出活動主題,介紹場地,創設情境

教師: 猴兒們,師傅被妖怪抓走了,今天喊你們一起去跟我救師傅,準備好了麼?

三、練習跳躍有高度的障礙物(依次遞增,共練習三到五次)

初次探索不同玩法,滿足玩的慾望。

教師:要想救出師父,我們必須先學會一些本領。

1.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剛纔用什麼方法過去的

教師:剛纔有的小朋友是雙腳跳過去的,也有跨過去的,那如果把小河變高一點你們還可以過去嗎?幼兒再次嘗試:“如何過去的?怎樣跨的更遠?”

教師小結:“我們可以助跑跨跳過去。

2.教師示範並講解跨跳的要求

助跑跨跳:助跑時要有一定距離跨時一個腿要用力蹬地另外一個腿要儘量往上彈起再自然落下。

3.幼兒再次練習,教師觀察並適當引導。最後集中講解動作

4.練習鑽山洞,依次降低山洞的高度,孩子思考並練習

教師:剛纔小猴子們練習的非常好,那你們覺得小白猴更厲害 還是小黑猴更厲害?都覺得自己很厲害,那我們比比賽好嗎?

(1)教師講解鑽山洞的技巧:身體與腿平貼地面,身子用力。

(2)幼兒分兩隊進行比賽,接力賽的形式匍匐前進過兩個大山洞在迅速返回。先回者先勝。

(3)遊戲環節:取兵器

教師介紹遊戲情景:小猴子們我們學好了本領,但我們還缺少一樣兵器。要想拿到兵器,首先我們要跨跳過一塊大石頭,然後鑽過兩個大妖洞,就可以拿到兵器了,拿到兵器的請回隊伍最後面站好。

活動延伸:師傅出場,放鬆整理活動。(音樂:白龍馬蹄朝西)

教師:小猴子們把我們的兵器都拿回來了,真棒!現在我們去救師傅吧。

師傅:猴兒們太厲害了、妖怪被你們嚇跑了,現在猴兒們跟爲師一起去西天取經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課前我運用情景教學法,通過設置幼兒感興趣的孫悟空帶領小猴子救師傅爲主線,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並吸引其注意力,在生動、有趣的遊戲情境中親身體驗練習助跑跨跳。

整個活動本着由易到難的原則,遞增跨跳的高度,在不斷挑戰幼兒體力與智力的過程中,激發起幼兒不怕困難的勇敢精神,感受成功的喜悅;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遊戲情境中突破重難點,實現預設目標。

放手讓幼兒進行探索,比如,鑽山洞時先讓幼兒自己想辦法在不碰到山洞的情況下鑽過去,給幼兒充分思考的空間。同時本次活動遵循一物多玩的原則,將廢舊鞋盒加工製作成石頭,讓幼兒進行跨跳。

當然活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當讓孩子們想辦法進行鑽山洞時,孩子們表現特別的積極,以至於很多次把我推到了教室中間,這時我沒有用巧妙的語言讓他們回到原位,顯得課堂稍微有些混亂,由於時間原因也沒有給每個孩子一個展示的機會,這是本次活動比較遺憾的地方。

相信經過不斷的反思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會取得不斷的進步!

小百科:師傅,區別於師父,是一個名詞,對有專門有手藝的工匠的尊稱,也是現代人對陌生勞動者的稱呼。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個人都有情緒,並能辨認幾種基本情緒。

2、能對自己的情緒作出確切的表達。

3、瞭解不同情緒對人身體健康的影響,初步知道調節自己的情緒。

活動準備

1.課件-表情(興奮、高興、悲傷、憤怒、害怕、煩惱)。

2.做有六個情緒臉譜的大色子。

3.每個幼兒一個紙盒。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兩段音樂(高興和悲傷的)。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曲子,請小朋友仔細聽,聽好後告訴老師你的感覺怎麼樣?

(聽曲子"趕花會"。)

2.提問:聽後你的感覺怎樣?(高興、快樂)

再請小朋友聽一首曲子,告訴老師聽的感覺怎樣?

(聽曲子"北風吹,扎紅頭繩"。)

3.提問:聽後你的感覺怎樣?(傷心、難過)。

4.教師小結:傷心、高興都是人的情緒,今天教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幾張表情臉譜。

小朋友看一看,說一說你看到的是什麼情緒,並學一學。

5.提問:說出你什麼時候興奮?什麼時候高興?

二、遊戲:玩色子。

1.請小朋友上來扔色子,色子扔到一處情緒時,這位小朋友要試着做也這種表情,

並說說在怎樣的情況下會有這種情緒。

2.玩色子的小朋友根據指到的情緒,做相應的表情,讓其他小朋友猜猜,他扔到的是什麼表情。

三、討論如何調節不良情緒。

1、你喜歡哪一種情緒,哪些情緒你不喜歡?

2、如果你生氣、害怕、難過的時候,你會怎麼做呢?怎樣才能讓自己有個好心情?

3、教師小結:每個人遇事都會產生不同的情緒,那是很自然的現象。

但是憤怒、悲傷、痛苦等不良情緒對人的身體健康是不好的,而愉快、平靜等良好的情緒是有利人的身體健康的。當我們生氣難過的時候,要想想快樂的事情,或找別人談談自己

的心情、感受,

讓自己保持一個好心情。

4、教師介紹方法:(氣球、情緒垃圾箱)

四、製作情緒垃圾箱。

1、教師:現在我們要拿出盒子,你們都知道了盒子有什麼用吧?

那現在就請你們裝飾一下自己的情緒垃圾箱。這樣,以後也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快樂的心情。

2、結束語:我們小朋友快要離開幼兒園變成一個小學生了,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還會遇到

許多的困難,發生許多不開心的事,小朋友要想辦法讓自己保持一個好心情。

老師希望我們小朋友能夠天天高高興、快快樂樂。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8

活動目的:

1、通過競賽的形式,幫助幼兒更好的用連貫的語言進行安全知識的交流。

2、體驗成功與失敗,嘗試調節自己的不良的情緒。

3、在自己的繪畫作品中,體現掌握的安全知識。把安全愛心卡帶回家。

活動準備:

活動室佈置成競賽場、紅色卡紙、小紅旗、競賽題、將幼兒分成四個小組、愛心小天使頭飾活動過程:

一、談話:(在活動室外)師:今天我們要帶你們去一個城堡參觀,不過這個地方的主人有個要求,如果大家能回答出他安全保護的提問,纔可以進去,不然就拒絕參觀,你們願不願意去試試?

幼:願意。

師:那就請參加安全知識競賽吧。

幼兒進入活動室自由分成四組坐。

二、教師講解競賽規則。

師:我們的競賽共分爲兩個部分,必答題和搶答題。每一組的桌上有十面小紅旗,用來記錄每個組的成績。

在必答題中回答對一題,獲得一面小紅旗,回答錯誤不能獲得小紅旗。

選手們都聽清楚了嗎?

幼:聽清楚了。

三、競賽1、師:那我就擔任今天的主持人和評委,請選手注意聽題:

必答題第一題,第一組請準備,你獨自在家時,門鈴響了,是一個你沒見過的陌生人,他說是你媽媽的朋友,這時你該怎麼辦?

幼:不能開門;給爸爸媽媽打電話,告訴他們情況;也可以隔着門告訴他爸爸媽媽在睡覺,讓那人過會兒再來2、師:第二組請聽題:當你在南城百貨購物或在遊樂場遊玩時與爸爸媽媽走失了怎麼辦?

幼:在原地等自己的爸爸媽媽回來找,不能跟陌生人講話,不能跟陌生人走;還可以請商場的保安報警,在原地等待警察的到來。

3、師:第三組請聽題:在你獨自削水果時,不小心把手給削破了,趕緊止血還是讓他繼續流?

幼:馬上用乾淨布,就是毛巾,將傷口包緊。包緊的程度能止住流血就可以了,不能太緊會傷害了自己。然後,給爸爸媽媽打電話請求幫助。

4、師:發生火災,怎樣緊急逃生?

幼:用溼毛巾、口罩蒙鼻子,防止煙霧中毒。儘量貼近地面爬行撤離。住在高層不能乘電梯逃生。要儘量往下面跑。

5、簡單小結師:剛此的必答題四個小組回答正確,現在進行搶答題,規則有點不一樣,在搶答題中回答對一題,獲得一面小紅旗,回答錯誤扣掉一面小紅旗。請選手們注意了,在主持人說開始後才能搶答,不然就算答對也沒有成績。

6、師:每年的11月9日被確定爲什麼日?(開始)幼:安全消防日7、師:什麼地方不可以燃放煙花爆竹?

幼:不能在電影院,公共場所、商場裏,燃放煙花爆竹。

8、師:需要用電器時,怎樣正確插插頭?幼:插插頭時,手拿住插頭後面的塑料座,不要去碰前端的金屬簧片。

9、師:請看圖片,他們的動作是什麼?對嗎?

幼:第一幅圖是有一個小朋友從高處往下跳;第二幅圖是小朋友早玩火;他們都做的不對。

師:現在我宣佈今天的競賽結束了,獲得第一名的是xxx組。請愛心小天使帶他們到“城堡”參觀(小組幼兒離開活動室,去感統室活動。)四、製作愛心安全卡1、師:沒有獲得冠軍的小朋友,你們想去城堡嗎?

幼:想去。

師:沒關係,我還有個辦法讓你參加,有一些小朋友和爸爸媽媽都不注意自己的安全,請沒有獲勝的寶寶幫幫忙,製作安全愛心卡,送給他們。完成這個任務這樣也可以請你去城堡參觀。

要求:選擇一個自己瞭解的安全內容,用畫畫的形式,畫在愛心卡上,並用黑筆溝邊,讓它清晰好看。

2、幼兒自由製作愛心卡。

3、將安全愛心卡展示在黑板上,帶領完成第二個任務的幼兒“城堡”遊戲。

延伸活動:

贈送安全愛心卡。

1、愛心小天使向大家講解愛心卡的故事。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互相交流,愛心卡上畫的是什麼?

2、愛心小天使向幼兒的家長贈送安全愛心卡。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引導孩子探索舊報紙的多種玩法,培養孩子的創造思維能力和探索慾望。

2、通過遊戲活動,進一步發展孩子的平衡協調能力和跳的能力。

3、培養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體驗遊戲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1、舊報紙若干、顏料、貼有白紙的黑板。

2、音樂磁帶、錄音機、溼毛巾。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帶孩子進入場地

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禮物,(出示紙棒)你們瞧,這是什麼呀?現在我們一起來表演棍操吧。

2、跟隨音樂做棍操。

二、遊戲活動:玩報紙

1、引導孩子把紙棒拆開

2、引導孩子討論:報紙可以怎麼玩?

師:咦!我們的紙棒怎麼不見了?報紙可真有趣呀,大家想一想,報紙可以怎麼玩了?

3、孩子自由討論

4、老師小結

報紙有許多玩法,有的小朋友說可以做紙球,有的說可以做飛機……你們真聰明,想了這麼多好辦法。現在我們就來比一比,看誰和報紙玩得最開心。

5、孩子自由玩報紙

6、請個別孩子示範自己的玩法

7、集體遊戲

(1)師:你們覺得好玩嗎?現在我們一起來玩把。

(2)鋪成小路走着玩

(3)變成小河跳着玩

(4)做成紙球踢着玩

8、小結評價活動

9、紙球印畫

(1)將孩子集中

(2)老師引導

小朋友們,報紙好玩嗎?你們看,報紙可以做成棒用來做操,可以當玩具玩,你們知道報紙還有什麼作用嗎?告訴你們吧,報紙還可以畫畫,厲害吧。

(3)講印畫要求以及方法

(4)孩子印畫

三、活動結束,收拾場地

活動反思:

在本活動中,幼兒始終保持着濃厚的興趣,在快樂中積極參與、主動探索,並樂意把自己所想、所做的跟老師和同伴分享,其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在本活動中,我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讓孩子們自主積極探索,懂得報紙除了可以看外,還可以有許多用途。從而體驗到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獲得自信心,實現自我價值。

另外,在剪紙條的活動中,我用“冠軍”頭銜激發了幼兒挑戰的慾望,於是一個挑戰冠軍的情境就形成了。因此,每個孩子都不甘示弱,探索着能剪出越長越好的紙條來。在活動中適當的點撥給孩子們足夠的探索空間是非常重要的。

總的來說本次活動孩子們還是很感興趣的,既讓孩子玩了,也讓孩子學到了很多東西,孩子們在回答問題和參與的積極性上也都是很高的。本活動提供給幼兒的操作材料是幼兒生活中最爲常見的報紙,幼兒在折、團、固定紙球等活動中,建構了關於報紙的相關經驗,體驗到了探索、發現、獲得成功的喜悅情感。其實,科學探究就應從幼兒身邊的事物開始,引導他們關注周圍生活和常見的事物,然後發現其中的趣味和奧妙,這有利於保持幼兒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於觀察和發現。

但本次活動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前面的導入部分讓孩子討論過期報紙的作用花費的時間有點長,還有就是在幼兒探索望遠鏡變長過程中有個別幼兒探索的比較慢,當老師進入下個環節時他們還是依依不捨,這時教師沒有更多的關注只是匆匆進入到了下個環節,沒有關注個別幼兒。科學活動應該是讓孩子在充分探索的過程中學習,教師不能因爲活動的流程上的時間關係而剝奪孩子探索的願望和機會。我希望自己通過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反思、不斷的積累,使自己的教學更機智,更富有特色與魅力。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知道關節能使身體彎曲,對人體活動有重要作用。

2、學會簡單保護關節的方法。

3、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4、幫助幼兒瞭解身體結構,對以後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活動材料與相關環境創設:

紙夾板、紙夾長臂、線繩、水彩筆若干、大型積木一套。

圖書區投放與人體關節骨骼有關的書。《幼兒用書》中畫有人體關節圖人手一張。

教師錄製幼兒生活和遊戲中推、拉、拽和不注意自我保護的現象。

活動準備:

對人體骨骼有初步的瞭解與認知。

引導幼兒觀察討論:有關人體各部位能彎曲變化的問題。

教師錄製幼兒生活和遊戲中推、拉、拽和不注意自我保護的現象。

活動過程:

1、 教師帶幼兒在戶外練習跳繩、玩"高矮人"遊戲後回班討論:繩子是怎樣搖起來的?人爲什麼能變高變矮?(搖繩時靠臂的什麼部位,下蹲或站起時靠腿的什麼部位)引發幼兒認識人體的關節。

2、 引導幼兒尋找身體上的關節,如:腕關節、肘關節、踝關節、膝關節等,再次討論:有了這些關節人體才能怎樣?沒有這些關節人體又會怎樣?引導幼兒結合生活實際體驗關節的重要作用。

3、 遊戲"會表演的關節"。幼兒找一個裸露在外的關節。大膽地在關節部位上用水彩筆畫一樣東西。如:小昆蟲、小人臉等。然後動一動這些關節,發現關節上圖形會一彎一伸的動起來。(加深幼兒對關節彎曲作用的認識)。

4、 遊戲"機器人與小精靈"。幼兒分成兩隊,一隊扮機器人將紙夾板用線繩綁住膝關節,雙臂套紙夾長臂。,一隊扮小精靈,教師扮"工程師"發出口令。兩隊分別取放積木蓋建房子,比賽看哪隊先將房子蓋好,兩隊互換角色重複遊戲。。引發討論:爲什麼小精靈隊蓋的快,機器人隊蓋的慢?教師與幼兒共同總結;人體如果沒有關節行動起來很困難,有了關節活動起來很靈活方便。關節對人體活動和運動有很重要的作用。

5、 教師請幼兒觀看他們的生活遊戲錄像,畫面出現推、拉、拽的現象。與幼兒討論:這些現象會使小朋友怎樣?容易發生什麼問題?我們應該怎樣保護關節,避免傷害?幫助幼兒提升保護關節的經驗:活動時注意不硬拉、拽同伴的胳膊,不推撞同伴;體育活動中注意互相躲閃避免摔傷;跳躍或提拿重物時注意保護好自己的關節,不使關節拉傷或扭傷。再次觀看正確的遊戲活動和自我保護的方法錄像。

相關經驗:

繪畫:各種昆蟲的繪畫方法。

衛生常識:人體骨骼關節的保健常識。

活動評價:

在幼兒活動或運動中能否注意不推拉碰撞同伴,有無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行爲。

活動延伸與擴展:

1、 創設"我喜歡的運動"牆飾,將製成的活動"小人"由幼兒意願擺放成自己喜歡的運動狀態,並相應寫上自己表述的自我保護方法。以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行爲。

2、 與家長溝通和宣傳,注意在家庭活動中保護幼兒的關節。提醒幼兒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反思:

幼兒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定的認識,而且他們已經不再僅僅滿足於對身體外在的認識,而會關注到人體的內部結構和一些生理變化。因此我們設計了人體骨骼的活動,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骨骼是人體的支架,初步瞭解骨骼的名稱和作用,並懂得一些保護骨骼、促進骨骼生長的方法。活動主要分爲四個環節,分別是摸摸自己的骨頭、骨頭有哪些和討論保護骨骼的方法以及操作部分。通過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在環節上做到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提升幼兒的經驗。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