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本文已影響 3.22W人 

作爲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十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能用較連貫的語言講述螞蟻上天旅行的故事情節。

2、嘗試自己仿編故事,講述幫助螞蟻上天的經過。

3、樂意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認真傾聽同伴的講述。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螞蟻飛上天》。

2、磁性黑板一塊。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問,引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在花叢中,住着一隻小螞蟻,它非常想到天上去旅行,可是它不會飛,怎麼辦呢?

鼓勵幼兒自主地想象各種辦法,幫助小螞蟻飛上天。

2.引導幼兒看圖講述畫面,初步瞭解畫面的主要內容。

教師出示教學掛圖,讓幼兒觀察畫面,鼓勵幼兒說一說。

教師:是誰幫助小螞蟻飛上天的?小螞蟻在天上看到了什麼?

3.教師引進新的講述經驗,引導幼兒看圖講述。

教師:小螞蟻住在什麼地方?它想做什麼?誰幫助它飛上了天?

教師:小螞蟻在天上看見了什麼?它感覺怎麼樣?

教師:小螞蟻終於飛上了天,它很高興,除了用“高興”還可以用什麼詞語來形容小螞蟻的心情呢?

啓發幼兒用‘興奮、幸福、快樂、愉快、喜洋洋、美滋滋’等詞語,表達小螞蟻的心情。

師:老師來把這個故事講一講,請小朋友聽聽小螞蟻是怎麼飛上天的?

教師連貫完整地講述。

師:再帶領幼兒講述畫面內容:我們一起看着圖來講一講這個故事。

4.啓發幼兒創編故事。

教師:如果小螞蟻想上天旅行,請你幫忙,你有什麼好辦法呢?

教師提醒並鼓勵幼兒運用前面的講述經驗,講述自己創編的故事情節。

教師幫助幼兒理清講述的思路:小螞蟻住在什麼地方?水幫助了小螞蟻飛上天的?螞蟻在天上看到了什麼?它感覺怎樣?

教師可請兩至三位能力較強的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

5、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在區域活動的時候再進行仿編。並嘗試繪畫:螞蟻飛上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學會與人友好合作,體驗合作的成功和快樂。

2.初步理解合作的意義,知道生活中處處有合作。

3.初步學會探索的方法,學會與人友好合作。

4.讓孩子們認識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種精神。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會得到更多的幫助,更多的樂趣。

5.遵守遊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在活動中,學會與人友好合作,體驗合作的成功和快樂

初步學會探索的方法,學會與人友好合作。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經學會了《螞蟻搬豆》這首兒歌。

2.物質準備:《螞蟻搬豆》圖片關於合作的相應圖片(一個人睡覺、一個人跳繩、合作脫衣服、合作拉被子)

活動過程:

一、兒歌導入

1.通過《螞蟻搬豆》兒歌感知合作(出示圖片)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上面畫的是什麼動物,它在幹嗎?

--之前我們一起學過了《螞蟻搬豆》這首兒歌,我們再來念一遍好不好?

--這隻螞蟻最後有沒有把豆豆擡走,他是怎麼樣做的?(回洞口請來了好朋友們一起搬着走)

--如果沒有好朋友的幫忙,小螞蟻能把豆豆擡回家嗎?

--合作就是2個或更多的人,一起努力做一件事情,就像螞蟻和朋友們一起合作搬豆豆。

--合作可真神奇呀,大家一起合作做事情,就會把事情做的又快又好,而且更容易成功!

二、探究討論,如何合作

1.搬桌子比賽:配班教師一個人,然後再請6個小朋友搬桌子,比一比誰搬得快。讓幼兒說一說爲什麼他們力氣比老師小,卻比比老師搬得快。

(合作就是大家一起努力做一件事,會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

2.看圖片,幼兒分辨哪些是在合作,哪些不是?

教師出示相應圖片:一個人睡覺、一個人跳繩、合作脫衣服、合作拉被子。

3.教室給出幾個情景,讓幼兒思考應該怎麼樣合作。(收拾玩具時、搬重的東西時、玩具不夠時),再請幼兒想一想還有什麼時候需要合作才能做得好的事情。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合作,並瞭解合作的形式各種各樣,生活中處處都在合作。

延伸活動:

螞蟻搬豆遊戲

小百科;合作就是個人與個人、羣體與羣體之間爲達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種聯合行動、方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米的生產過程,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材料,採用不同方法起米。

2、增強幼兒參與探究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嚴謹的科學態度。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知道一些收割程序和工具

2.物質準備:穀子若干,幼兒前期準備工具若干,教師準備工具若干:如磨子,碾子,剪刀,筷子,瓶子等。

活動過程:

一、回憶米的種植、生產過程,引起幼兒興趣。

師:還記得我們的米從稻子到米要經過哪些過程嗎?

幼兒邊講述,教師邊出示圖片

師:從稻子到白米有個很重要的過程就是把稻子的殼去掉,在圖片中我們看到現在的人是直接把稻子放進機器出來就是白米了,可是以前的人沒有這麼發達的機器又是怎麼把稻子的殼去掉的呢?

幼兒猜想應討論,師幼一起觀察PPT

師小結:在以前稻子變米的過程叫“起米”,人們都是用的很古老的工具,你們想不想也來試着“起米”呢?

二、幼兒嘗試“起米”,探索最有效的“起米”方式。

1、選擇工具,自由分組

拿相同工具的幼兒爲一組

2、分工合作,進行“起米”

教師分派給每組同量的米,在規定時間內看哪組“起米”最多。

3、紀錄各組“起米”情況,互換工具再次嘗試

工具起米的效果,幼兒檢驗工具,再次進行起米。

三、各組展示成果

請各組幼兒代表講述自己的操作方法,並展示成果。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教育要貼近幼兒生活,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怎樣拓展,提升幼兒經驗。於是,我鼓勵孩子們回家,和家長一起討論收集生活中的一些材料,用什麼材料起米,而且不會把米弄壞,這一活動孩子們馬上很感興趣,和家長討論後帶來了各種工具,有石頭,瓶子,錘子,等等。並把自己的猜想記錄了下來。同時嘗試用多種方法,多種材料“起米”(即剝開穀殼)。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合作記錄,操作。最後我們還通過網絡資料展示精米廠生產米的流程,進一步提升了幼兒的生活經驗。

四、主題活動總結

“生活對幼兒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對幼兒而言,生活是重要的學習內容,也是重要的學習途徑。幼兒的一日生活、與幼兒有關的社會生活及幼兒的遊戲都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我們要善於從幼兒的生活出發,利用幼兒身邊的人和事,利用幼兒熟悉的環境,以適合幼兒的方式,組織我們的教育活動,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發展。我們的“米”主題就是一個生活的過程,我們和孩子一起收集米的種植生產過程資料、一起認識了各種各樣的米,孩子們在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的過程中學習了關於米的知識。孩子們在活動中積極主動的探索,在充足的想像空間和時間裏孩子們自主的找朋友、合作,孩子在身臨其境中獲得知識發展了能力。同時在這個主題中的音樂活動裏,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時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在探究性遊戲中,幼兒與同伴的合作遊戲,幼兒團隊精神得到了提升,我也在與孩子的互動中,受到了很多的啓發,真正的體現出了教學相長。在進一步認識米的過程中,我們也讓孩子萌發了尊重人們勞動成果思想,培養了孩子愛惜糧食的習慣。

在這個主題活動中,由於時間等方面的限制,我們雖然沒有能去農村走一走看一看,但是隨着信息技術的發達,我們利用網絡媒體來彌補了我們的缺憾。在這個主題活動中,我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使孩子在城市中也感受到鄉村的氣息。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溫度計的外形及用途。

2、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4、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準備:

自制的溫度計、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用猜謎語的形式,引出主題

二、基本部分

1、謎語--玻璃身體直伸長,一根紅線在中央,有時上來有時下,人們生活需要它。

請幼兒猜猜謎底。

幼兒:電梯……老師在大屏幕中出示謎底--溫度計,請幼兒說一說平常在哪裏見過?(每次洗澡的時候)

2、大屏幕中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說一說爲什麼要用溫度計測量奶瓶或浴缸裏水的溫度?(看看誰熱不熱,涼不涼)

3、當我們生病的時候,我們用到的是什麼?(體溫表)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多少?(36度--37度之間)

4、觀察大屏幕,讓幼兒說一說再用溫度計測量什麼?出示圖片(食物汽車植物魚)

5、老師出示自制的溫度計,讓幼兒觀察:

(1)溫度計上最大的數字50,最小的數字0.

(2)水銀

(3)長短不一的3種線,長短不一的線代表什麼?(一小格代表一度)

(4)讓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麼數的?(可以從下往上數,也可以從上往下數)

三、讓幼兒從凳子底下取出溫度計,說一說溫度計上面的溫度提問:你們的溫度計是一樣的,爲什麼溫度不一樣呢?

老師在大屏幕上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溫度計測量的地方(陽光曬的地方溫度高,陰涼的地方溫度低)

四、活動延伸

讓幼兒去了解一下在同樣的地方爲什麼測量出來的溫度不一樣?爲什麼溫度計還有測量動物?還有測量植物的?

活動反思:

1、將學生被動觀察改爲學生創新設計、將教師演示實驗改爲學生探索實驗、將教師單一講授改爲學生自主、合作學習。

2、先向學生介紹溫度的單位及攝氏溫度的規定,然後讓學生說出自己所知道的一些物體的溫度,並能將“小資料”中的空白填上。通過這樣的練習,既訓練了學生對攝氏度的讀法和寫法,又能使學生明白知識來源於生活,體現了STS的教學理念。這樣的設計打破了教材的編排順序,在學生明確了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和一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基礎上,來爲下面設計自制溫度計的刻度作鋪墊。

3、讓學生動手自制溫度計,讓他們感受創新的快樂,然後再將自制溫度計和實驗用溫度計進行對比。這樣,不僅讓學生了解溫度計的工作原理,也把《溫度》中需要傳給學生的知識在他們自然地渴求中交給了他們。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通過親自觀察、比較、品嚐、實驗,讓幼兒認識鹽的顏色、形狀、味道等。

2. 初步瞭解鹽的用途,知道鹽是怎麼來的。

3. 瞭解鹽的特性,遇水可溶化,受熱又可從水中分離出來。

4. 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5. 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鹽的特性 。鹽遇水可以融化;受熱鹽又可從水中分離出來。

活動準備

1. 裝滿鹽的罐子一個,盤子一個;裝有糖的盤子一個;裝滿水的水盆一個;找一個幼兒扮演“文文”;能操作的蝴蝶一隻。

2. 鐵鍋一個,電爐一個。

3. 每名幼兒一小匙鹽,一個裝滿水的小水杯。

4. 海水製鹽的錄像片,鹽湖的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認識鹽

1.教師出示裝有鹽的盤子,請幼兒觀察。

提問:鹽是什麼顏色?

鹽看起來像什麼?(如像糖、像雪、像白麪等)。

鹽是什麼形狀的?(白色的、像糖、像雪。細看鹽是小顆粒狀)。

2.嚐嚐鹽是什麼味。

讓每個幼兒輕輕在裝鹽的盤子裏沾一下手指,放在嘴裏舔一下,嚐嚐鹽的味道;讓幼兒告訴老師鹽是什麼味;請幼兒再嘗一嘗糖,通過糖和鹽的對比,肯定鹽的味道是鹹的。

二、表演:文文的故事

一隻蝴蝶飛到了文文的面前,文文忙去捉蝴蝶。他跑啊跑,沒想到蝴蝶沒捉到,卻碰翻了鹽罐,雪白的鹽全撒到了水盆裏。

三、請幼兒觀察落到了水盆裏的鹽的變化

教師用手攪水盆裏的水,請幼兒觀察鹽慢慢溶化到水中的現象。用匙子輕輕攪動水杯,觀察鹽的變化,然後嚐嚐水的味道有什麼變化。

四、把鹽找回來

1、我們大家來幫文文把鹽找回來吧。

2、實驗讓鹽水蒸發分離出鹽來。

(1) 把盆裏的水倒進鍋裏,燒沸,讓水不斷蒸發直到水全燒乾,顯出鍋底的鹽來。

(2) 把幼兒小水杯裏的水全倒進鍋裏,讓幼兒親自進行一遍實驗。

(3) 教師小結:鹽能夠深化在水裏,使水變鹹;鹽水受熱蒸發,水全乾了之後,鹽又會重新出現,從水中分離出來。

五、鹽從哪裏來

1、請幼兒觀看海水製鹽的錄像片。

2、組織幼兒討論:鹽是怎麼來的?

3、重放一遍錄像,教師總結海水製造鹽的原理:海水很鹹,它含有大量的鹽。鹽水遇熱蒸發變幹後,會分離出鹽來,所以人們便用海水來製鹽,我們平時吃的鹽大都是海鹽。

4、鹽的其他來源

(1) 請幼兒看鹽湖的照片

(2) 告訴幼兒世界上的鹽除了海水制的鹽外,還有天然鹽礦和鹽湖,那是很多很多年以前的大海被曬乾後變成的。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覺得太倉促。雖然我不斷的給孩子們用實驗來啓發他們,但是孩子還是有一些朦朧感。

不過在此次活動中還是讓孩子知道了鹽的來源、味道。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體驗1分鐘的長短。

2、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珍惜時間抓緊時間。

3、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及動手操作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知道1 分鐘的長短,抓緊時間。教學難點是讓學生珍惜時間抓緊時間。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鐘錶,繩子,穿珠,筆,卡片。

活動過程

1、播放課件引出1分鐘的重要性。

2、 體驗1分鐘的長短。

(1) 我們平時怎樣計算時間呀?

(2) 認識時針、分針、秒針。

(3) 各種方式體會1分鐘的長短。唱歌、靜坐、做遊戲。分別請小朋友談一談哪個一分鐘長那個一分鐘短。

(4) 穿珠子感受1分鐘。

先自由穿一遍幾下多少,在抓緊時間穿一次記下多少。爲什麼數量不一樣?討論一下。

3、總結一下抓緊時間就會做更多的事。

4、 回家後讓父母幫忙記算時間做各種不同的1分鐘遊戲體驗珍惜時間的重要性。

教學反思

整體來看孩子們比較喜歡參加這一教學活動,也能從中知道了1分鐘的重要性,學會珍惜時間抓緊時間。可是從中也有一定的問題,在以各種方式體驗1分鐘的環節中有一個遊戲要求幼兒保持一個動作1分鐘不動,有個別體力不好的小朋友沒站穩碰到其他的小朋友了,是因爲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太近了這是老師沒有要求到位以後的工作中要注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一、故事與兒歌“聰明的烏龜”

二、設計意圖:

故事“聰明的烏龜”講述了一隻烏龜用自己的智慧戰勝狡猾的狐狸的故事,故事中聰明可愛的小烏龜是小朋友最喜愛的形象,是他們的學習的榜樣,依據《綱要》語言領域第4、2條。

三、目標:

1、能記住故事中的角色的語言,設計角色的動作,樂意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培養幼兒互相幫助,不畏邪惡的高尚品質。

四、教玩具準備:

桌面教具:一隻青蛙、狐狸、烏龜、草地、池塘等動物頭飾

五、課題設計:

1、引入、激發幼兒興趣。

2、講第一遍故事,後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麼?故事裏有些誰?你喜歡誰?爲什麼?

3、利用桌面教具講第二遍故事,用邊提問邊講述的方法,後討論: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烏龜聰明?

4、幼兒跟講故事,學習故事裏角色的語言,設計角色的動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對蘋果橫切面和豎切面的觀察,運用點、線、面創作關於蘋果的聯想畫。

2、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蘋果、刀、素描紙、記號筆。

2、經驗準備:幼兒已有素描畫的經驗。

活動過程:

1、出示蘋果。

“小朋友,顧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個禮物,是什麼呢?”

“蘋果是什麼樣子的呢?”(圓圓的、紅紅的)

2、猜一猜,說一說。

“你們知道蘋果裏面是什麼樣子的呢?”(請小朋友說說)

那蘋果裏面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先把它從上到下豎着切,你們看,蘋果裏面有什麼呀?中心是什麼樣子的?(有一條線,有黑色的籽兒)外形又是什麼樣子的?(像個蝴蝶,上面還有個小辮子)顧老師把豎着切的蘋果寶寶的樣子畫下來。

蘋果豎着切裏面是這樣的,如果我把蘋果橫着來切,裏面又會是什麼樣子呢?中心是什麼樣子的呢?(原來裏面有一個像五角星一樣的圖案)外形又是什麼樣子呢?(圓形)顧老師把橫着切的蘋果寶寶也畫下來。

3、畫一畫。

蘋果寶寶今天要出去參加聚會,可是他們覺得自己只有中間有一些圖案,還有些地方是空白的,不夠漂亮,想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忙打扮打扮,你們願意嗎?你想怎麼打扮蘋果寶寶呢?(幼兒說)

小朋友在畫之前先想一下你想打扮橫切面的蘋果寶寶還是豎切面的蘋果寶寶。我們一起來看這兩幅圖,說說看哪個是橫切的?哪個是豎切的?我們在給蘋果打扮的時候,要先找到它們的中心在哪裏,然後再用點、線、面來進行裝飾。你知道有哪些線條嗎?(幼兒說並示範,橫線、豎線、斜線、交叉線、波浪線、折線、凹凸線、捲曲線、弧線、魚鱗線、三角螺旋線、方螺旋線)你知道有哪些點嗎?(圓點、短點、雨點、正方形點、三角形點等)

下面就請小朋友來畫蘋果寶寶,今天的主角是誰呀?(蘋果)我們要把它畫得大一點,畫在紙的中間位置。

幼兒作畫,教師適時指導,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在畫好的蘋果旁邊添畫一些其他的背景。

4、評一評

展示幼兒作品,小朋友集體來看一看自己的和其他同伴的作品,並進行評價。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我以孩子的興趣爲出發點,在活動設計中,我既給予孩子技法上的幫助,又給予孩子充分的創造空間。活動中我始終作爲幼兒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位幼兒的創造,肯定、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觀和表達方式,讓幼兒在特別寬鬆、開放、愉悅的環境中感受美、表現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意圖:

這是本非常地道的數學繪本,內容側重於“序數”。講述了一個小魔法師如何通過三輪考驗最終成爲真正魔法師的故事。通過故事,讓幼小的心靈感悟到世界的繽紛和美麗。它的更大魔力在於,它講的是世界萬物的道理,講的是世界萬物的規律,講的是孩子能懂秩序和方法,講的是數學。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初的最淺的最好玩的最實用數學知識數學概念,都完美地蘊藏在美妙的故事裏,讓孩子在感動的同時也打開了心智,有美有暖有智慧陪伴童年。

活動目標:

1.認識1—10的序數,熟悉表示順序的序數。

2.感知上下、左右等不同方位,會根據方向及第幾準確地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並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5.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1.繪本《真正的魔法師》ppt課件。

2.排序操作卡、十個魔法師的圖片。

3.幼兒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序數1——10。

2、難點:區別數與序數的概念。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故事主題。

出示繪本畫面1,認識十位魔法師,講述他們要參加“真正魔法師考試”,激發幼兒興趣。

(二)學習根據方向及第幾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1.引導幼兒爲十位魔法師按從矮到高的順序排隊,並邊指邊念出“第一、第二、第三……”,並能說出大個子魔法師的位置。熟悉表示順序的序數。

2.教師講述第一輪考試的要求,出示圖書館書架,引導幼兒找到裝着鑰匙的書。

3.出示畫面2、3,引導幼兒看看魔法師考試的情況,說說哪些魔法師找對了,爲什麼。

4.教師講述第二輪考試的要求,出示出示畫面4法術櫃子,引導幼兒先來找一找下數第六個抽屜裏的9張法術明信片。

5.逐一出示畫面5、6、7、8、9,引導幼兒說一說剩下的魔法師們第二輪考試的情況。

6.教師講述第三輪考試的要求,並出示畫面10,引導幼兒說一說從左邊開始數第10件衣服的正確位置。

7.出示畫面11,說一說第一個找的魔法師有沒有找對,爲什麼?

8.出示畫面12,說一說大個子魔法師有沒有找對,爲什麼?

9.講述畫面13、14、15關於大個子魔法師到達玩偶之國的經歷。

(三)幼兒操作

教師爲每一位幼兒準備一份操作卡,交代操作要求,幼兒操作。

活動延伸:

讓幼兒說一說生活中的有哪些序數,將操作卡投放到區域中,供幼兒區域活動時繼續鞏固序數的內容。

活動反思:

這是一本畫面優美,故事動人,具有魔力的繪本。本活動以繪本爲載體,以數學活動爲主,將繪本與數學活動有機結合,將繪本中的故事情節作爲線索串聯整個活動,在平時的數學活動中,通常講到序數,能想到的就是第1、第2……這樣的概念,其實這是不全面的。在這本繪本中就有了比較全面的介紹:序數不是指絕對位置,而是指事物間的相對位置,即根據基準位置的不同,所指事物或事件的位置也隨之變化。如同樣都是第3,可是從上邊數和從下邊數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還有,同樣都是5,從前邊數第五和從後邊數第五表現的位置也不一樣。像這樣,把握事物空間、時間、位置的相對性,在解決與序數有關的問題上起着重要作用。讓幼兒感受到繪本領域的多面性,激發幼兒對數學繪本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分角色朗讀課文

2.閱讀課文,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3.理解課文所說明的道理,學習全面看問題,懂得要多發現別人的長處,要正視自己的短處。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瞭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新課。

二、 整體感知,初步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1.指名讀課文。

2.自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什麼?

3.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4.你是怎麼概括出來的?

三、 看圖,初步認識陶罐和鐵罐。

1.出示課文插圖:這就是國王御廚裏的兩隻罐子,你們仔細看看,哪隻是鐵罐,哪隻是陶罐?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2.學生交流,教師點撥。(從外形上看,從神態上看,從個頭上看)

四、抓文中的詞句,進一步體會陶罐和鐵罐的特點。

3.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它爲什麼看不起陶罐?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用“--”畫出鐵罐奚落陶罐的話,並對不理解的地方質疑。

4.學生自讀,教師巡視。

5.學生交流質疑,教師點撥,引導解疑。

6.從找出的語句中,可以看出鐵罐具有什麼特點?陶罐呢?

五、指導多讀,深刻領會鐵罐和陶罐的特點。

1.自讀課文,畫出描寫鐵罐和陶罐神態的詞語。

2.教師指導讀。

3.同桌輪換分角色朗讀。

4.走出座位,自找好朋友分角色朗讀。

二、 揭示寓意,總結全文。

1.許多年過去了,陶罐和鐵罐發生了什麼變化?請自讀課文,找出描寫陶罐和鐵罐最終結局的語句。

2.再讀課文,說說你喜歡陶罐還是鐵罐,爲什麼?

3.想一想這則寓言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4.全班交流。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