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集合七篇

本文已影響 1.06W人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集合七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能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辨別清水。

2. 能把自己的發現大膽地表現出來。

3. 體驗探索和成功的樂趣。

3、彩色玻璃小球和彩色橡皮泥做比較 。

【活動重點】

1.學習運用多種感官協調解決問題。

2.學習用排除法得出結論。

【活動準備】

1.在日常活動中已感知過清水的特性。

2.每組四隻透明杯子,內裝清水、糖水、白醋、牛奶;一隻盤子內裝若干小勺。

【活動過程】

一、 辨別哪杯是清水

首先請幼兒猜猜四隻杯子中哪杯裝的是清水。

其次幼兒分組實驗,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辨別哪杯是清水,看看與自己的猜測是否一致。

(在辨別哪杯是清水的時候,應注意先讓幼兒實驗、感知,再一起交流、分享結果。根據實際情況,還可以增添鹽水、白酒等多種無色透明的液體供幼兒感知和辨別)

二、 交流分享

首先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請什麼幫忙才找出清水的。

其次請幼兒眼睛看一看:牛奶是白色的。鼻子聞一聞:氣味酸酸的,一定不是清水。嘴巴嘗一嘗:甜甜的是糖水,淡淡的、沒有味道的是清水。

再次請幼兒用眼睛看一看、鼻子聞一聞、嘴巴嘗一嘗,就能知道哪杯是清水了。眼睛、鼻子、嘴巴一起合作,本領可真大 。

【活動延伸】

找找我們身邊還有哪些固體可以轉換成液體,併爲我們的生活作出貢獻.

【設計思路】

活動之前幼兒已經積累了各種感官的經驗,但是,如何將這些經驗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如何運用這些經驗來解決問題?是我們進行教育的最終目的。 “猜猜哪杯是清水”,讓幼兒能運用多種感官感知,體驗探索和成功的樂趣活動。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猜猜哪杯是清水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猜猜哪杯是清水

目標

1.體驗探索和成功的樂趣。

2.能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辨別清水。

3.能把自己的發現大膽地表述出來。

準備

1.在日常活動中已感知過清水的特性。

2.每組四隻透明杯子,內裝清水、糖水、白醋、牛奶;一隻盤子內裝若干小勺。

3.彩色玻璃小球或彩色橡皮泥若干。

過程

1.辨別哪杯是清水。

――請幼兒猜猜四隻杯子中哪杯裝的是清水。

――幼兒分組實驗,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辨別哪杯是清水,看看與自己的猜測是否一致。

2.交流分享。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請什麼幫忙才找出清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罐子的聲音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在聽聽玩玩的過程中,讓罐子發出好聽的聲音。

2、 引導幼兒辨別不同的物體發出不同的聲音,發展聽覺能力。

3、 讓幼兒獲得探索的快樂。

活動準備:

裝有核桃、紅豆、米的罐子若干、空罐子若干、《幸福拍手歌》、標記牌、黑板、桌子三張、椅子分三組擺好。

活動過程:

一、聽一聽搖一搖

1、老師出示一個空易拉罐,搖一搖,問:“這個罐子裏有東西嗎?”“你怎麼知道沒有東西的?”(沒聽到聲音)

2、老師轉身在罐子裏放進一個核桃,搖一搖:“現在裏面有東西嗎?”“爲什麼?”

(有聲音所以有東西)

二、聽一聽猜一猜

1、老師請幼兒用耳朵找到一個有東西的罐子玩一玩。

2、爲自己的罐子找聲音相同的朋友,教師根據罐子的聲音把幼兒分成三組坐下。

3、讓幼兒瞭解每個罐子中的材料。

三、聽一聽玩一玩

四、延伸探究活動

聽聽想想,罐子裏沒聲音就代表沒物品嗎?出示裝有紙的罐子,搖一搖,沒聲音,爲什麼?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優質課《蔬菜奶奶過生日》

活動準備:

1、新鮮蔬菜若干:各種蘿蔔5只,長短不一的黃瓜4根,大小不一的番茄3只,粗細長短不一的茄子2根,青菜1棵,蔬菜分別放在小布袋裏;相應的蔬菜圖片。

2、用硬紙做一個青菜老人。

3、一個生日蛋糕。

活動與指導:

一、青菜奶奶的客人

1、青菜奶奶要過生日。

2、“小客人”來排隊。

二、去青菜奶奶家

三、和青菜奶奶過生日

1、爲青菜奶奶唱生日歌。

2、分生日蛋糕。

3、一起吃蛋糕。

活動後思考:

這是一個比較高效的活動。在活動中,教師輕鬆,孩子喜歡。這給了我一個啓發:小班孩子的活動設計和孩子的生活越貼近,越容易吸引孩子積極主動地學習。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冷冷的水

目標:

1、對觀察冰塊有興趣。

2、樂於將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

準備:有太陽的冬天,一處有冰塊的地方、粉筆

過程:

一、觀察冰塊

1、冰是什麼顏色的?

2、鼓勵幼兒用手摸摸冰塊,說說有什麼感覺。

3、怎樣纔能有冰塊?

4、小結:冰是冷冷的、滑滑的。很冷的天,水會結成冰的。

二、尋找有冰的地方

1、請幼兒將有冰的地方告訴大家。

2、請幼兒運冰塊。每人拿一塊冰塊在陽光的空地上。

3、請幼兒觀察陽光下的冰塊,冰變成了什麼?

三、欣賞冰畫

1、請幼兒看看場地上的冰塊化成了什麼?

2、有粉筆將冰融化的地方勾出輪廓,請幼兒說說像什麼?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顏色精靈

目標:

1.鞏固紅、黃、藍、綠4種顏色的認識。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和參與活動的興趣。

準備:

1.課件、故事《顏色精靈》、紅旗一面

2.每組房子4間、膠水、擦手布、紅、黃、藍、綠4張不同顏色的門和窗若干。

過程:1.小朋友老師帶你們到顏色王國去玩玩

1)看課件,講故事,讓幼兒初步感知4種不同顏色。顏色王國裏有紅、黃、藍、綠4個顏色小精靈,他們都住在一棟漂亮的小樓房,他們一直都是好朋友,每天開心的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是有一天小朋友和顏色小精靈玩以後,將顏色小精靈送錯了房間,到了晚上4個小精靈在房子裏吵了起來。“紅色你爲什麼住在我的房間裏?” “綠色你爲什麼住在我的房間裏?” ……4個顏色小精靈越吵越兇,最後誰都不理誰了,顏色國王知道了這件事情馬上來到了顏色小精靈住的房子裏,用魔法幫助顏色小精靈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4個顏色小精靈這才安靜的睡覺了。

2)利用課件讓幼兒練習爲顏色精靈匹配對應的顏色,並進一步認識4種不同的顏色。第二天,小朋友又來找顏色小精靈玩,但是沒有找到顏色小精靈,他們想請小朋友幫助他們一下。紅色的小精靈住在什麼顏色的房子裏?(紅色小精靈住在紅色房子裏)那麼他們的窗戶和門應該是什麼顏色呢?(門和窗戶是紅色的)那麼我們一起喊喊,看看他是不是在紅色小房子裏,(喊:紅色小精靈快出來吧)現在我們再看看他的門和窗是不是紅色(黃、藍、綠)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瞭解冬天的季節特徵。

2、教育幼兒做一個勇敢不怕冷的孩子。

3、幼兒能積極的表達自己想說的話。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5、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使幼兒瞭解冬季並使 幼兒體會冬季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兒歌掛圖。

2、小貓頭飾一個。

3、小兔頭飾六個。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和幼兒一起做手指遊戲。

二、基本部分

1、老師戴上小貓頭飾講故事(要求幼兒記下故事中誰怕冷,誰不怕冷):冬天到了,北風呼呼地吹,不一會兒,雪花飄了下來,沒多久房子白了,小樹白了,地上白了。小動物們都說好冷好冷,我們趕快藏起來吧,小動物們都怕冷不願意出來了。可是,我們的小朋友,小剛和小明卻不怕冷,他們穿上了小棉襖,戴上了小手套,不怕風也不怕冷,在雪地上玩。不一會兒,他們在門口堆了一個雪寶寶,他們和雪寶寶一起開心的玩,玩的可高興了。

2、 老師出示兒歌圖(1)

幼兒看圖說說:圖中有什麼 ,美嗎,想象它是怎樣飄落下來的?那你知道這是什麼季節嗎?張燕說:圖上有雪花飄下來,它象蝴蝶一樣翩翩起舞,林天羽說:雪花像一朵朵的小花,美麗極了。幼兒發言積極,有許多幼兒邊說邊做動作。

老師說出了兒歌的第一句:冬天到,雪花飄。

提問:冬天很冷,小動物們不願意出來了,那我們要向小動物們學習嗎,我們應該怎樣做,我們去看看我們的小剛和小明是怎樣做的。

3、出示圖(2)、(3)

幼兒看圖自己說出了兒歌第二句:穿上小棉襖,戴上小手套。第三句:門口堆個雪寶寶。

4、提問:圖中的小朋友和雪寶寶玩的高興嗎?通過圖上那裏可以看出?你們想和雪寶寶一起玩嗎? 幼兒發言很積極,連平時班裏從不見發言的幼兒蔣浩博都說:老師,我很喜歡雪花,我想和雪寶寶一起玩。

5、師:小朋友要勇敢,不怕冷才能和雪寶寶一起玩。

6、幼兒跟老師讀兒歌三遍,體會兒歌。

7、表演兒歌。分兩組比賽讀兒歌。(戴上小貓頭飾)

三、結束部分

師幼一起讀兒歌兩遍。

教學反思

1、這節課上完,我發現我班的孩子對我編的故事很感興趣,孩子們聽的特別認真。我想,今後上語言課可以嘗試把兒歌先編成故事講給孩子們聽,讓孩子們在故事中找出兒歌內容,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兒歌。這樣上兒歌就不用領着孩子死讀了。

2、這節課上時天氣雖然已經很冷了,但還沒下雪,孩子們沒有能在雪地上體驗遊戲的快樂是很遺憾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小班的幼兒對外界新鮮的事物十分感興趣,可是對於生活中常常看見、聽見的事物常常會忽視,就如我們吃完東西的瓶子小朋友們往往會吃完了就扔了,不會對其產生興趣,所以我在活動的開始先以幼兒生活中常聽到的聲音來吸引幼兒的注意,並辨別生活中的不同的聲音,然後拿出空瓶子來讓幼兒研究,如何讓其發出聲音,再放入黃豆,讓幼兒知道力氣的大小和豆子的多少都會影響瓶子聲音的輕響,最後,加入糖果,讓幼兒知道軟硬不同的糖果發出的聲音也不同。

活動目標:

1.能辨別生活中不同的聲音。

2.在爲樂曲伴奏中,感受聲音的輕響。

3.體驗探索聲音的樂趣,樂於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感受。

活動準備:

1.笑聲、雞叫、喇叭等聲音,大鼓和小鼓音樂

2.每人一隻塑料小瓶,塑料筐個,黃豆若干,兩瓶軟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個(圖片)。

活動過程:

一、生活中的聲音

師:小朋友們,仔細聽,這是什麼聲音啊?是大人的聲音還是小寶寶的笑聲呢?

師:這是小寶寶夜裏睡覺夢見好玩的事情所以笑出聲音來了,早上媽媽請了一個小動物來幫忙叫醒小寶寶,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是什麼小動物?我們一起來叫一下吧!

師:除了大公雞會叫,還有什麼小動物會叫呢?我們一起來叫叫看。其實,還有很多動物會叫,只是今天媽媽請了大公雞來把小寶寶叫醒。

師:小寶寶起牀了,你們聽他在幹什麼呢?

師:我們起牀要先拉小便、洗臉再來上幼兒園,你們在來幼兒園的路上會聽到什麼聲音呢?你們來聽聽看小寶寶聽到了什麼聲音?接下來要到幼兒園了,到幼兒園見到老師要怎麼說呀?哇,我們小朋友們都和小寶寶一樣是一個懂禮貌的小朋友。

二、讓小瓶發出聲音,爲大鼓小鼓伴奏

1.讓空瓶子發出聲音

師:寶寶來到幼兒園,老師要和寶寶一起玩啦。這裏有一個瓶子,你能讓它發出聲音嗎?(幼兒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種辦法讓它發出聲音)。

2.用瓶子裝豆讓它發出聲音

師:這個瓶子我們來搖一搖,怎麼才能讓它搖起來有聲音呢?噢,裝點東西進去,老師這裏有許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塊能發出聲音嗎?那我們一起去裝點黃豆來試一下,記住裝完豆寶寶的瓶子要蓋緊哦,不然豆寶寶會跑出的。

引導幼兒跟着節奏搖瓶子:用兒歌“你的小瓶子,有聲音嗎?有有有”有節奏地引導幼兒搖瓶子。

3.用豆寶寶演奏《大鼓和小鼓》歌曲

師:現在把我們的雙腿變成一張小牀,讓我們的豆寶寶躺在小牀上休息一下,我們千萬不要去打擾它哦!,老師這裏有一首歌曲,小朋友們要仔細聽,等一下舉手告訴老師你們聽到了什麼。

師:你們聽到了大鼓和小鼓,那大鼓小鼓的聲音是怎麼樣的?那我們一起用我們手上的瓶子來試試看,大鼓的聲音很響的,我們要怎麼來演奏呢?那小鼓呢?演奏大鼓的時候力氣要怎麼樣啊?演奏小鼓的時候力氣要怎樣?

師:你們說演奏大鼓的時候要力氣大啊?好的,我這裏有一個空瓶子,我裝3個豆寶寶進去,我力氣用的大,豆寶寶的聲音像大鼓的聲音嗎?那怎麼辦?裝多一點?好的,我全都裝滿來,有聲音嗎?怎麼辦?

小結:豆子放的太少聲音小,裝滿了會沒有聲音,我們要放的稍微多一點,不能太多,力氣再大一點,這樣纔是大鼓的聲音,現在請豆寶寶裝的少的小朋友再去裝一點豆寶寶吧,記住不能裝的太多哦,不然豆寶寶會發不出聲音的哦!

三、比較軟硬糖果發出來的聲音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把你們的豆寶寶放到凳子底下休息一下,老師這裏有兩種糖果,你們覺得是小兔的罐子還是小貓的罐子會發出大鼓的聲音?

師:我要請幾個小朋友來摸一摸,嘗一嘗我們的糖果。哪顆硬一點,哪顆軟一點?你覺得哪種糖果可以發出大鼓的聲音,是這樣的嗎?那你放到嘴裏試一下吧!小朋友們你們也來試一下,看看他說的對不對。

師:現在要請小朋友來搖搖看,你們都猜對了嗎?

四、用瓶子不同的聲音爲“大鼓小鼓”伴奏

師;你喜歡哪一種糖果,請站在那種糖果的下面,小朋友們爲這兩種糖果伴奏,當輪到你喜歡的糖果的時候你再跳哦!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回位置上去吧,我要變成一把大剪刀,這邊的小朋友幫大鼓演奏,這邊的小朋友幫小鼓演奏,看看哪一邊的小朋友演奏的最好。

五、活動結束

師:現在我們一起搖着我們的豆寶寶和後面的老師說再見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這是一個建立在幼兒當前經驗基礎(新入園的小班)上的學習活動,我在預設這個活動時的思考是:我班的幼兒是新入園的小班幼兒,他們正處於對環境和同伴從陌生到逐步熟悉的過渡時期,因此,他們往往比較膽小、說話聲音輕,只用動作向教師表達自己的意圖。

爲了讓剛入園的幼兒儘快適應新的環境和生活,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想通過遊戲的形式讓幼兒自然地開口,大膽地和同伴一起做遊戲,大聲地說出自己的請求。

活動以遊戲爲載體,選用幼兒喜歡的動物角色作爲多媒體課件的主角,整個活動以“敲門”貫穿始終。遊戲的形式變化多樣,有和多媒體課件之間進行互動的“敲門”,有利用椅背進行的“敲門”,還有和同伴結伴進行的“敲門”等。變化多樣的遊戲形式能夠激發幼兒參與表達的興趣和積極性;在遊戲化的過程中,幼兒可以用語言和多媒體課件中的角色進行互動,主動地與角色打招呼、學習使用簡單的禮貌用語。幼兒在愉快的遊戲過程中大膽地說,有目的地說,這既是小班階段目標中所要求的,也鍛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整個活動還有隱性的目標,即讓幼兒“學做有禮貌的人”“做文明的上海小公民”。

活動目標

1.能愉快地參加“敲門”遊戲。

2.能在遊戲的情境中大膽和大聲地學說“咚咚咚××請開門”。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兔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新鄰居

(一)播放多媒體課件:三座房子。

(小兔家門上貼着頭像,小狗家門口有肉骨頭,小猴家露出一條長尾巴。)

(二)關鍵提問:

1.小兔家搬來了新鄰居,猜猜是誰呀?

2.提示:誰長着長長的尾巴?愛吃肉骨頭的是誰?

3.小結:原來,小兔的新鄰居是小猴和小狗。

二、敲門遊戲

(一)小猴去做客

1.播放多媒體課件:小猴去小兔家做客,小猴不禮貌地敲門。

2.關鍵提問:

這是什麼聲音?小兔開門了嗎?

怎樣才能讓敲門的聲音變得好聽?你來試着敲一敲。

3.集體嘗試敲門:把椅背當做門,試着敲一敲門。

邊敲門邊說:“咚咚咚,咚咚咚,小兔小兔請開門。”

4.幼兒一起來教多媒體課件中的小猴敲門。

5.播放多媒體課件:演示小動物敲門。

6.小結:去別人家做客要有禮貌,要輕輕地、有禮貌地敲門,主人就會爲你開門。

(二)小狗去做客

1.小狗也要去小兔家做客,可它不會敲門,怎麼辦?

2.幼兒交流自己的辦法。

(這裏教師要特別關注幼兒對敲門方法的理解和表達。)

3.播放多媒體課件:演示小動物敲門。

4.小結:小猴和小狗都會敲門啦!它們都知道去做客時要輕輕地敲門,敲門時還要向主人說一句有禮貌的話,請主人開門。

(三)大家來敲門

1.交代敲門遊戲玩法:

(1)兩人結伴進行遊戲,分別扮演小兔和客人,客人將“小兔”的後背當做門,玩敲門遊戲。

(2)遊戲可交換角色多次進行。

(這裏教師要特別關注幼兒玩遊戲時的情緒,以及幼兒在敲門時能否說一句禮貌的話,表示請主人開門。)

2.小結:你們真有禮貌,輕輕地敲門,有禮貌地說話,我們的朋友就開門了。

(四)一起去做客

1.動物朋友們請我們去做客,讓我們一起出發吧!

(去動物朋友家做客敲門時,要能根據不同的角色準確地稱呼主人,並說一句禮貌的話,請主人開門。)

2.播放多媒體課件進行互動。

3.和朋友們一起唱唱跳跳(播放歌曲“找朋友”)。

三、延伸

和幼兒一起去隔壁班做客,讓幼兒想一想,一邊敲門一邊可以怎麼說呢?

反思

根據新入園小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設定本次活動的目標爲:“能愉快地參加‘敲門’遊戲;能在遊戲的情境中大膽和大聲地學說‘咚咚咚,××請開門’。”通過遊戲情境,讓幼兒在玩遊戲的過程中自然地開口,嘗試和同伴一起做遊戲,大膽和大聲地說出自己的請求。從現場幼兒的情況來看,這樣的目標符合幼兒當前年齡特點和能力水平,接近幼兒的最近發展區。

多媒體課件中有趣的情境、可愛的動物形象、各種各樣的聲音,都能吸引幼兒,幫助他們投入遊戲。活動目標中設定的學說“咚咚咚,××請開門”的內容,在多媒體課件的情境中反覆出現,對小班幼兒起到示範和強化的作用。多媒體課件中播放了不同的動物在“敲門”時的不同表現(有禮貌的、沒有禮貌的),帶給幼兒不同的感受。幼兒在情境中既有直觀的感受,又充分理解內容,還跟着動物學學說說,自然地實現了活動目標。

“大家來敲門”需要幼兒互相商量,這對小班幼兒而言是一個挑戰,他們沒有這樣的經驗,很有可能在這一環節會出現“混亂”場面,因此在提要求的時候要注意明確清晰地讓幼兒知道做什麼、怎麼做。由於活動前預想到了這一點,活動現場幼兒能較有序地玩,每個人都獲得了遊戲和鍛鍊的機會。

活動收尾部分,我和幼兒一起去隔壁班做客,讓他們想一想,一邊敲門一邊可以怎麼說?從遊戲情境迴歸到現實生活,自然結束。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是誰在敲門(優質課)

設計意圖:

小班新生面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教師、同伴,一時難以適應,要記住同伴的名字更是困難。怎樣讓他們輕鬆愉快地記住同伴姓名,進而逐步融入集體呢?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歌曲《是誰在敲門》簡短有趣,表現了主客兩人對話的情景。特別是“你是×××”這句可任意替換幼兒或小動物的名字,是幼兒學習的興奮點,能使幼兒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同時,和遊戲相結合的對唱形式較新穎,易引起幼兒的興趣,爲幼兒所喜愛。另外,曲子爲D調,四拍子,基本上是一字一音,音域、速度、結構均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目標:

1.學習有感情地對唱歌曲,並愉快地參與遊戲。

2.熟悉同伴名字,初步學習有禮貌地交往。

準備:

小猴及小熊的貼絨、布偶、頭飾若干,節奏卡等。

過程:

一、練習節奏

1.請小朋友聽老師拍節奏,猜猜是什麼小動物來了。

2.出示貼絨小猴及節奏卡(××1×××一1)。小猴是按這個節奏跳出來的:“小猴,跳跳跳。”

3.出示貼絨小熊,引導幼兒按節奏說“小熊,走走走”。

(這個環節重點練習節奏。貼絨小猴、小熊隨着節奏在節奏卡上跳躍,能使幼兒獲得直觀印象,自覺把歌詞與節奏聯繫起來,爲後面學習歌曲打下基礎。)

二、欣賞歌曲

1.咦!小猴、小熊怎麼豎起了耳朵?它們聽到什麼聲音了嗎?

2.兩位教師分別扮小猴、小熊對唱,幼兒完整欣賞。

3.這首歌幾個人唱?和其他歌曲有什麼不一樣?

(教師神祕的表情和口吻很快把幼兒的興趣調動了起來。兩位教師的表演使幼兒很好地理解了什麼是對唱。)

三、學唱歌曲

1.幼兒分句學唱一遍,重點練習“你是×××”這一句。(爲使幼兒準確地掌握旋律,教師教唱時採用單手旋律伴奏。)

2.幼兒整首跟唱兩遍。教師提示幼兒最後一句要唱得輕巧、跳躍,表達高興的心情。(整首跟唱時每次都替換填入幼兒的名字,能保持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良好的情緒體驗。)

四、師幼遊戲

1.教師扮客人敲門,幼兒扮主人,師幼對唱。

2.師幼互換角色對唱。

3.請幾名聲音較響亮的幼兒扮客人,與全班幼兒對唱。教師伴奏,並用眼神、手勢提示。(表演時,客人與主人不同的空間位置較易使幼兒分清角色,多樣的對唱方式,再加上教師眼神、手勢的提示,能使幼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

五、表演布偶

1.小猴和小熊聽了這麼久,也學會了,我們來看他們表演好嗎?(當幼兒感到疲勞時,布偶表演能再次引起幼兒的注意,並使他們在欣賞中得到休息。)

2.小熊請小猴進屋後還可以怎樣招待客人?(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即興用布偶表演。)

(教師設計提問並根據幼兒的回答即興表演,既給了幼兒聯繫生活經驗、積極思維的機會,又豐富、擴展了幼兒的交往經驗。)

六、集體表演

1.一半幼兒扮小猴,一半幼兒扮小熊邊對唱邊表演,兩個教師也各扮一種角色,與幼兒一同遊戲。

2.視幼兒興趣,鼓勵幼兒互換角色再次表演。(爲了避免幼兒在集體對唱時混淆角色,兩個教師各扮一種角色與幼兒一同遊戲。教師事先按“一猴一熊”的規律投放頭飾,並以兩把椅子爲一單位進行擺放,使幼兒能很快和身邊的夥伴結成對子,且有一定的活動空間,保證了遊戲的順利進行。)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聽辨音的高低、強弱、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表現力。

2、根據音樂的情緒自編動作,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表現力。

3、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4、熟悉樂曲旋律,並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活動準備】

搗米棍一條(卡紙製作),老鼠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請四五個幼兒到圈中搭肩圍成米桶。一幼兒拿着搗米棍蹲在米桶中做睡覺姿勢,其餘幼兒在米桶周圍圍成一個大圓圈蹲下扮成“小老鼠”。

聽到樂曲一,老師帶領“小老鼠”邊輕聲唱個邊根據歌詞自編動作,表現出偷偷摸摸的樣子,唱到“吱吱吱吱鑽出洞”的第二句時,跑近米桶,唱“偷呀偷糧食”時兩手輪流作抓糧食狀,唱“偷糧食”時一跳,兩手搭在米桶上。

聽到樂曲二,小老鼠馬上跑回自己的“洞裏”(座位前)蹲下,不能動,拿搗米棍的幼兒出來聽着音樂按節拍一下一下往米桶裏搗米,搗米桶的幼兒半蹲按音樂節拍跺腳,慢慢轉圈,到9—14小節時搗米的幼兒四處巡視,抓身體動了的老鼠,被抓的老鼠站到一邊,遊戲結束。遊戲可反覆進行。

規則:

1、老鼠必須聽到樂曲二後才能跑回洞裏。

2、搗米的幼兒到

提示:着重教幼兒感受音的高低、強弱,並用動作表達出來。

【教學反思】

用幼兒能聽懂明白的話語幫助幼兒理解。儘管只有短短20分鐘,寶貝們已經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內容和旋律,但人的記憶都有一定的遺忘規律,且幼兒的學習需要不斷重複,所以,還需要不斷的鞏固複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現由於地球引力的作用,各種物體在空中會自由下落。

2、通過各種操作活動,使幼兒初步感知不同物體下落速度不同是與物體重力和空氣浮力有關。

3、嘗試改變物體下落的速度,發揮幼兒的創造性,培養幼兒動手試驗和觀察的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糖紙、羽毛、報紙、雪花片、球、小沙包、手絹、紙杯、剪刀、透明膠、夾子、雙面膠、泥工、綵帶。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感知物體自由下落的現象。

(1) 師:“今天老師準備了許多東西,請你們來玩一玩,把這些玩具往上扔,看看你會發現什麼。”

(2) 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3) 你剛纔扔的是什麼東西?你扔這些東西的時候有什麼感覺?它落下來的速度是什麼樣的?

2、 再一次拋接物體,發現物體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1) 啓發幼兒任意選兩樣玩具同時拋接,發現物體下落速度不同。

(2) 引導幼兒兩兩相伴,同時拋接物體,發現物體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3、 啓發幼兒探索改變物體下落速度的方法。

(1) 師出示兩張相同的紙,啓發幼兒能讓我們以不同的速度落下來。

(2) 幼兒嘗試探索:如將紙折成飛機就扔得高些,落下來也快些。夾子夾住羽毛使羽毛落得快。

4、 爲什麼物體都會往下落?

師:“扔上去的物體爲什麼會落下來呢?”(是由於地球的引力。)

5、 小結:

今天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知道物體由於地球的引力扔上去以後都會下落。輕而大的物體扔不高,落下來也慢;重而小的物體扔的高,落下來也快,通過改變,也會改變它的速度。

6、 組織幼兒觀看人在太空中的錄象。

7、 活動延伸: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繼續感知。

《神奇的力》活動評析

活動結束:

1、 教師的教育隨機性有待進一步加

2、 教師的示範操作需要尊重客觀現實。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水的流動性。

2、知道珍惜水,有節約用水的意識。

3、通過活動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

活動準備

一盆水、沙漏、擰緊蓋子的空瓶子、吸管、扎有小孔的小提桶、海綿。

活動過程

一、引發興趣、發現問題1、遊戲:水站搬家,引發幼兒玩水的興趣。

2、提問:我們用什麼方法可以,把水搬到另一個桶裏?

二、猜想、探索提問:你準備用什麼工具來運?

三、提出問題、進行解決1、提問:猜一猜這裏的那些工具可以讓你成功?

2、提問:我們用什麼方法可以知道?

四、通過操作、進行驗證1、利用工具自己新手體驗運水的樂趣與水是流動的這一特性。

試驗後一同總結哪個工具成功了爲什麼?

2、提問:有孔的工具水在裏面怎麼樣了?

3、進行遊戲二:漂流瓶把空的瓶子放到水盆中,讓瓶子飄到對岸。

進一步感受水流動的特性。

活動延伸水對我們有那些用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