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5篇

本文已影響 2W人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5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午餐的湯又是排骨木耳湯,部分幼兒只喝湯並不想吃木耳,運用“好孩子,吃飯不挑食”思品教育的方法,其教育效果收效甚微。爲了讓幼兒愛吃白背毛木耳,我們開展了認識家鄉的白背毛木耳的系列活動,旨在瞭解其營養價值和多種食用方法,使幼兒養成不挑食的良好習慣。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白背毛木耳與其他木耳的異同點,瞭解木耳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

2、通過各種感官感知、探索木耳吸水會膨脹的現象,並嘗試用多種方法加快其膨脹的速度。

3、品嚐多種烹飪方法的美味白背毛木耳,逐步養成幼兒不挑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利用休息時間帶領幼兒參觀木耳廠棚,瞭解白背毛木耳的特徵、生長過程與環境;知道白背毛木耳是南靖的特產之一。

2、爲幼兒準備各種調味品及炊具、餐具,浸泡過的木耳。

3、新鮮木耳、木耳幹;其他黑木耳若干。

4、冷、熱水盆、筷子;記錄表、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比較。

1、引導幼兒從形狀、大小、顏色進行比較白背毛木耳與其他黑木耳異同。

共同點——形狀像耳朵,正面都是黑色的,都是屬於食用菌。

不同點——白背毛木耳的背面是白色的,有長絨毛。

2、比較新鮮木耳與木耳乾的異同點。

通過看看、摸摸、聞聞、掂掂比較新鮮木耳與木耳乾的異同點。

3、科學小知識:新鮮的木耳含有一種有害菌,吃多了對身體不好,這種有害菌最怕太陽光了,所以科學的食用方法是把新鮮的木耳先曬乾再經水浸泡後才烹飪食用。

二、探索加快木耳膨脹速度的方法,並動手驗證。

1、提出問題:有什麼方法使木耳膨脹速度加快呢?

2、幼兒討論與交流,與教師共同確定加快木耳吸水膨脹速度的幾種方法。

(1)加水法:在裝有一樣多水的兩個盆子中同時倒入同樣多的木耳幹後,在其中一個盆子裏不斷的加水,觀察木耳的變化並比較其膨脹快慢的結果。

(2)攪拌法:在裝有一樣多水的兩個盆子中同時倒入同樣多的木耳幹後,在其中一個盆子裏不斷的用筷子攪拌,觀察木耳的變化並比較其膨脹快慢的結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幼兒長到5、6歲時,原來的乳牙開始逐漸脫落,換上將影響孩子一生的恆牙,如任其自然往往會產生一些不良後果,及時教給幼兒換牙的知識,則可使他們儘快適應這一生理變化,學會科學地保護牙齒。美觀、整齊、健康的牙齒將有益於孩子將來的生活與工作。

活動目標

(一)知道不健康的牙齒會給人們帶來身體的痛苦,給生活和工作帶來不便。

(二)認識牙齒,瞭解換牙的知識,瞭解牙齒的功用,讓幼兒知道怎樣才能長出美觀、整齊的牙齒。

(三)懂得如何保護牙齒,並掌握正確的刷牙方齒。

  活動準備

  角色扮演:醫生和病人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全體幼兒觀察牙科診所的環境,牙科醫生的工作引導幼兒觀察這是什麼地方?有些什麼人?有些什麼器械?那些牙科醫生在幹什麼。

2.觀察牙科診所的宣傳欄。引導幼兒觀看宣傳欄裏的圖片並說說內容。

3.觀察哪些病人到牙科診所看病。

(1)引導幼兒觀察這些病人怎麼了?他們得了什麼病?

(2)引導幼兒談論他們爲什麼要請醫生治好牙病?

(3)教師小結:這些病人得了牙病後,牙很痛,吃東西會很不舒服,疼痛也會影響他們的工作,所以他們要請醫生幫助他們,治好牙病.

4.活動結束,就幼兒參觀的所見所聞組織談話,並引導幼兒思考議論:"他們爲什麼會生牙病?"教師小結:"由於病人沒有保護好自己的牙齒,所以生牙病了,小朋友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牙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5以內的加減法是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學生由幼兒園學習的基礎,計算除去個別學生有難度,大多數學生掌握較好,所以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感知數的計算與生活的聯繫,在具體的情景和活動中,體會加減法的含義這個內容上面來。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來理解加法減法的含義。

2、讓幼兒掌握5的加減法。

3、使幼兒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減法應用題,培養幼兒初步分析 問題的能力。

4、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教學重點、難點

使幼兒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減法應用題,培養幼兒初步分析 問題的能力。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起孩子的興趣。

2、複習5的組成

3、出示直觀教具

4、引導幼兒口述5的加減法應用題

5、玩“誰最快”遊戲

6、書寫算式

7、教師進行小結

教學反思

1、 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加減法就在我們的身邊。

2、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加減法就在我們的身邊。

3、要使學生正確、迅速地口算,還必須經常地通過多種多樣的練習形式進行訓練。我積極提倡算法的多樣化,爲學生提供了數學交流的機會,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由於提倡算法的多樣化,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解題策略,他們會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會對解決數學問題有深切的體驗,從而取得學習數學的經驗。這些算法都是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基礎知識和生活經驗思考的結果,每一個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個創新的意識,從而有效地進行了發散性思維訓練。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已有的數經驗進行記錄,嘗試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感知統計的方法。

2、嘗試與同伴合作,體驗合作帶來的成功、喜悅,初步積累每個人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種意識。

  活動過程:

  一:讓我們試試吧

請幼兒自由地說說班裏有些什麼東西,如:桌子、椅子、玩具、鋼琴等。

我的行動:“看看我們教室裏有些什麼東西?數數每樣東西有多少?把它記在紙上。”

孩子們接受了老師的任務,三人一組,欣然而去。在探索中的表現各不相同。教師用數碼相機將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表現記錄下來。

我的觀察:(一)一組內的兩個人在爭着要記錄,而筆只有一支,發生了矛盾。

我的思考:幼兒同伴間合作的機會少,發生這種情況是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造成的。孩子們可能認爲記錄者是最能幹的,所以有爭強好勝的表現。給孩子一點時間和動力,可能會解決孩子的矛盾。

我的行動:“你們要快一點了,別的組已經記下很多東西了。”

我的觀察:(二)一組內的三個小朋友在一起交談,而後其中的一個去數椅子有幾張,一個去數小朋友的圖畫有幾幅,數完了告訴記錄的小朋友,等他記完後再去數其他的東西。

我的思考:顯然這一組幼兒的能力是很強的,最起碼其中一個“指揮者”的能力是很強的。三個人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任務,每個人都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

  二:原來可以這樣記錄

第一次的嘗試結束了,孩子們意猶未盡,每個組都將自己的記錄展示在黑板上,每組的記錄各具特色。

我的觀察:

(1)將所要記錄的物體畫下來,並將該物體的數量寫在它的旁邊。每個物體之間用方框隔開,看上去一目瞭然。

(2)將所要記錄的物體畫下來,沒有寫數字,排列較亂。

(3)選取一些物體的小標記,貼在紙上,然後在它的旁邊寫上數字。

我的思考:孩子們之間存在着個體差異,每個幼兒原有經驗的不同導致各組的記錄方式,表達方式也不相同,關鍵是讓幼兒知道自己記錄的東西應該讓別人一看就明白是什麼?有多少?

我的行動: 看看哪一組記的你一看就明白是什麼?有多少?

我的觀察:孩子對孩子說:“我看看記的東西都擠在一起,看不清,我就用方框把它們隔開,別人一下子就能看清了。”“ 我不會畫鋼琴,所以就在小籮筐中找到了鋼琴的標記貼在紙上,人家一看就知道是鋼琴。”

我的行動:爲什麼有的小組記得又快又好?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剛纔他們是怎麼做的?

我將數碼相機拍到的情況在電腦中展示給大家看,並請被拍到的幼兒說說自己在做什麼,自己組的另外兩個人在幹什麼?

  三:讓我們再試一次吧

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每個孩子都想重新再探索、記錄一次。教師再給孩子一次機會,讓他們還是找原來的三人一組再記錄一次。

我的觀察:有的組還在按照自己的記錄方式繼續工作;有的組能借鑑別人的方法也畫一個框將物體與物體隔開;有的組記錄時有意識地將物體與物體空開一點;有較多的幼兒去小籮筐中找標記貼在紙上,他們知道這樣記錄的效果又快又好。在第二次的嘗試中,孩子們互相學習,互相合作,彼此之間少了矛盾,多了默契。

我的思考:幼兒學習的能力是不容低估的,每個幼兒的學習速度也是不同的,一部分幼兒能一下子就學習到別人好的方法,並將別人的東西最終內化爲自己的;一部分孩子相對來說學習速度慢一點,他們不能一次性地接受別人的經驗。但我相信,在第三次、第四次的記錄中,他們也會成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教幼兒練習靈敏協調地做跳躍動作,發展幼兒的彈跳能力。

2、激發幼兒參加跳繩快樂的情緒,培養幼兒合作遊戲的能力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3、通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4、鍛鍊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活動準備:

短繩每人一根 長繩兩根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隊形隊列練習:聽口令由一路縱隊走成大圓,跑走交替,停下後由圓形走成六路縱隊。

2、活動身體練習:聽教師的信號做相反的動作(高人走、矮人走、挺胸走、彎腰走、向前走、向後走,向左跳、向右跳等)

  二、基本部分

1、幼兒自由分散地在場地上,用單人跳的短繩做各種跳躍動作。如雙腳跳、單腳跳、左右交替跳,可原地跳,,也可行進跳。

鼓勵幼兒表現各種玩法,教師注意觀察,看誰的花樣多,請跳得好的幼兒單獨表演跳繩。

指導幼兒練習用各種方法跳繩。

2、指導幼兒兩人合作玩跳繩:讓幼兒自由選擇夥伴,兩人一組分散在場地四周,教師請兩個先學會的幼兒進行示範跳法,兩人面對面站立,教師晃繩,幼兒和教師同步跟着跳。

請幼兒練習雙人跳繩。

3、教幼兒練習長繩跳的方法:請兩位幼兒搖繩,分別拉住長繩的兩端,讓一位幼兒站在長繩的中間,長繩搖動後,隨着繩子有節奏地跳。待幼兒熟悉後,可讓數位幼兒在長繩中間一齊跳。也可待繩搖動後,跑進繩中跳,一個接着一個,每人在繩中跳幾下再跑出,如有失誤者,應與搖繩者互換位置。

4、跳繩比賽: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再分成甲乙兩組,分別在場地兩端成縱隊站立,教師發令後,每隊甲組的第一個幼兒邊走邊跳繩。跳至對面將跳繩交給乙組的第一個幼兒,自己站在乙組的隊尾,乙組的第一個幼兒同樣邊走邊跳繩向甲組前進,如此依次進行,直至跳完,最後以跳得穩和快的隊爲勝。

  三、結束部分

1、教師評價幼兒遊戲比賽情況。表揚能夠克服困難,有團隊精神的幼兒。

2、放鬆運動:教師帶領幼兒做放鬆運動:聳聳肩、搖搖手、轉手腕、扭扭腰、甩甩腿、轉腳踝等等。

兩兩幼兒互相放鬆:幫同伴捏捏肩、捶捶背、甩甩手等。

3、請幼兒一起收拾用具。

4、帶領幼兒排好隊回教室。

小百科:跳繩,是一人或衆人在一根環擺的繩中做各種跳躍動作的運動遊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