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一年級教案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鋤禾》一等獎

本文已影響 1.13W人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鋤禾》一等獎,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鋤禾》一等獎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鋤禾》一等獎1

《鋤禾》是唐代詩人李紳所寫的一首古詩。引導學生讀懂詩句,知道農民勞動的艱辛和糧食來之不易是教學難點;教育學生熱愛勞動人民、愛惜糧食是教學重點。下面談三點教學設想。

一.看圖聯想,啓發學生由“感知”引發“感動”

教學本課不能僅僅滿足於讓學生從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誦讀詩句和教師的講述中來認識、感知,而應通過啓發想象、聯繫實際,引發學生的情感參與學習過程,達到“扣開心扉,感到不已”的程度。爲此,課堂教學在“師生談話,板書課題”之後,可要求學生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觀察插圖或掛圖,想想自己從圖上看到了什麼再讓學生按“什麼人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做什麼”的順序概述圖意。在學生按這樣的順序敘述以後,可讓學生變換順序口述,以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之後,要求學生認真朗讀詩句。

教學開頭的兩行詩句,可設計如下教學流程:

①看圖——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特點仔細看圖(這位古代農民頭髮花白、衣着破爛、瘦骨如柴、頻頻擦汗),使學生從圖象中認識到這是“一位古代窮苦老農”。

②學詞——教師有意突出“日當午、滴、禾下土”等詞,讓學生說說對這些詞語的理解。

③讀句——在理解重點詞語的同時,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④聯想——通過啓發談話,喚起學生的回憶,再現其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展開聯想,深切感受在烈日暴曬下在地裏鋤禾的古代窮苦農民的艱辛。接着,要求學生表情朗讀前二行詩句,讓學生那激動的情感有以聲傳情,一吐爲快的機會。

⑤說句——最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完整而連貫地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

以上的訓練設計目的有二:

①落實大綱要求。大綱要求二年級學生“學習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和簡單事物”,“看圖或觀察事物以後,能說一段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②優化學習過程。將學生的學習活動納入條理清晰、重點突出、易於操作的訓練程序,使學習過程呈有序狀態。

二.讀句悟法,引導學生從“學會”體驗“會學”

教學前二行詩句之後,可運用“元認知”原理,引導學生就“我們是怎樣學會這兩行詩句的”反省自己的認知過程。教師再從中點撥,讓學生產生頓悟,然後,遵循遷移規律,引導學生把剛剛獲得的學習方法遷移到學習後兩行詩句上,使學生半獨立地從“看圖”中加深形象感染;從“學詞”中(重點理解盤、餐、粒粒、皆等詞語)理解詞義、明晰概念,掃清理解詩句的障礙;從“讀句”中鍛鍊表情朗讀,在情感驅動下再次感受農民勞動的艱辛和糧食來之不易,以及作者同情勞動人民艱苦勞動的思想感情;從“說句”中加深對詩句的理解。這樣的訓練設計,意在讓學生初步體驗從“學會”轉向“會學”的樂趣。

這裏應特別注意的,一是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教師在幫助學生梳理思路時,要注意刪繁就簡,突出關鍵環節,引導學生總結出易於操作的幾個學習步驟;二是針對當今幼童不怎麼懂得愛惜糧食(包括其他勞動成果)的實際情況,教育學生不僅要明愛惜糧食之理,更要行愛惜糧食之實,真正做到明理導行。

三.讀說寫背,促使學生將“知識”轉化爲“能力

課堂教學加強對學生進行語文基本功訓練的措施之一,就是落實課後練習和保證課堂上學生“練”的時間。課後練習既規定了教與學應達到的基本要求,也爲質量評估提供最化目標。課堂上保證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時間,有利於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減輕學生課外過重的作業負擔;有利於學生當堂鞏固知識,並逐漸將知識轉化爲能力;也有利於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本課課後有三道練習題:

1、讀課文,說說這首詩的意思(“讀”和“說”是本課的訓練重點)。

2、讀一讀,再抄下來(要求學生讀、寫四個字和由這四個字組成的四個詞,本題體現了口頭與書面並重、學字與學詞結合,務必安排時間讓學生當堂完成)。

3、背誦課文(是口頭訓練和培養記憶能力的重點題)。當然,還應重視本課6個生字的讀認寫記。

下面就課後練習1和3兩題,談談如何對學生進行“讀、說、背”的訓練。先談“讀”的訓練。教學時教師要通過範讀、領讀,讓學生讀出重音、停頓和節拍。下面標出的供參考。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再談“說”和“背”的訓練。實質上“讀”是“說”和“背”的基礎和前提,而“說”和“背”則是“讀”的延伸和鞏固。指導學生“讀、說、背”可按“讀一行說一行,讀一句說一句;讀全首說全詩背全詩”的步驟進行。這種“化整爲零,積零成整”的訓練形式更容易被低年級學生接受,更有利學生將知識轉化爲能力。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鋤禾》一等獎2

前兩天在學校的論壇上看到了一張貼子,題爲“誰知粒粒皆辛苦”,可惜沒內容。

今天,我教學了這一課。孩子們在我的帶領下看到了烈日炎炎下,戴着草帽的農民伯伯在鋤草,豆大豆大的汗珠滴落在地裏。孩子們紛紛表示從今天起,他們要珍惜糧食,節約糧食,再也不會倒飯了,也不會挑食了。我也相信孩子們能做到。

午餐時,孩子們大口大口地吃飯,不講話,生怕撒落了一粒飯,平時撒飯最多的張晉琿、徐晨露和鄭浩的桌子上乾乾淨淨的。還有坐在第一排的張晨曦,這個在我眼裏永遠也長不大的孩子爲了把餐盤裏的飯吃乾淨,竟然左手扶着凳子半蹲在凳子的旁邊,右手仔細地把每一粒飯擀到嘴裏。看着他的模樣,我又高興又好笑。吃過飯,大家自覺地把餐盤拿給周圍的同學看,讓同學檢查自己是否做到了“言而有信”。

看着孩子們的舉動,我越發覺得在課堂中滲透德育是多麼重要。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鋤禾》一等獎3

世上的很多東西如果歪解起來都別有一番滋味,課堂上學生一段歪解《鋤禾》的演講,令我的思路豁然開朗。他是這麼說的:“詩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可謂是路人皆知,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這不僅揭示了勞動的艱辛,而且還訴說了學習之苦讓我來告訴大家!”然後他便在黑板上寫了“除和”兩個字解釋說:“‘鋤’通假字,通除法的‘除’,‘禾’通‘和’——加減法,這樣一來就明瞭多了。第一句‘鋤禾日當午’,就應解釋爲‘除和日當午’,一個小孩在中午烈日當頭依然在做着‘除、和’的算數題。‘汗滴禾下土’顧名思義就是‘汗滴和下土’,詩中主人公做題流的汗滴在地上,注意!古代紙筆是貴重的奢侈品窮人是用不起的,所以他們只能在土地上用木棍勾畫做題。接下來就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作者巧妙地把知識比作飯碗中的糧食,每一點知識的獲得和積累都是和汗水分不開的,都是很難的呀!……”

聽完他的演講,我不由得感嘆學生思路的開闊(如果是叫我想我斷然是想不到的)。咱們暫不考證“鋤、禾”通假字的正確與否,光說這種想象事物的方式絕對需要我們學習。我們大人們整天走的是一條一成不變、死板的路,沒有任何驚奇出現也不可能有驚奇出現,我們不妨學學他們,在死氣沉沉的生活中自己來尋找一些快樂和驚奇,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在被各種事物折騰得身心疲憊的時候,我們不妨也浪漫的、誇張的歪解一些東西,自己在自己的世界爲自己再尋找一些快樂,在緊張與繁忙之中,不妨來幾次思想中離譜的歪解想象,或許你會更愛自己生活、自己的人生,要不然真的會被越來越緊張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的生活弄得窒息而死的。

其實人有時真是挺累的,真的不如多爲自己調侃調侃,讓生活中多些歪解多些戲說,讓自己的天空多些綠色多些生機,這樣或許我們會更長壽,或許會更有勇氣來面對現實的困境,或許會更有精力來面對人生,從而充分地實現快樂生活,享受生活!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鋤禾》一等獎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使學生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和農民勞動的辛苦,要尊重農民,愛惜糧食。初步瞭解詩人所反映的當時的不平等的社會現實。

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朗讀、背誦。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生字卡片、插圖、小黑板

主要板書計劃

20古詩兩首

鋤禾憫農

日當午汗滴春

一粒盤中餐辛苦

秋萬顆

餓死

作業設計安排:

課內:描紅、仿影、臨寫、朗讀

課外:背誦課文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還記得我們學過哪些古詩嗎能背誦嗎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首古詩。板書:古詩兩首。解釋“古詩”的意思。詩歌以“首”爲單位。

3、先學《鋤禾》

二、初讀指導

1、板書:鋤禾,領讀。解釋字意。

2、教師範讀、領讀全詩。

3、自讀課文,圈出生字詞。教師用小黑板揭示:鋤禾當午粒粒辛苦盤皆

(1)自由拼讀,讀準字音。

(2)指名認讀,提醒學生前鼻音的字。

(3)怎麼記住這些字學生自主學習,然後交流。

4、指導朗讀,注意重音和停頓。

5、自由讀課文,指名朗讀,相機指導。

三、精讀訓練

1、指導看書上的圖。這幅圖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畫的什麼自由說說圖意。

2、當衆交流。

3、教師講“當”、“正是”等字詞意思。板書:日當午汗滴盤中餐辛苦

4、講解。

5、對照板書練習背誦。

四、作業

1、給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後再組詞。

2、讀拼音,寫漢字。

3、用“辛苦”說、寫一句話。

4、用自己的話講〈鋤禾〉的意思。

5、背誦〈背誦〉。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朗讀《鋤禾》。

2、用自己的話把《鋤禾》這首古詩的意思講一講。

二、初讀指導

1、板書課題,領讀。農民什麼地方值得人們同情呢

2、教師範讀,領讀。

(1)自讀課文,圈出生字詞。收閒田農夫粟猶自由拼讀,讀準字音。熟記、練寫生字。

(2)指導朗讀,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頓。

(3)自由讀課文,指名朗讀,相機指導。

三、精讀訓練

1、教師介紹粟。

2、學生查字典,弄懂“無”和“猶”的意思。

3、用自己的話把這首詩的所以講一講。同桌試講,共同糾正。結合講解板書:春一粒秋萬顆餓死

4、檢查試講情況,指名講解。

5、觀察課本上的插圖,說說圖意。

6、爲什麼豐收農民還要餓死呢

7、對照板書練習背誦。

四、作業

1、畫去括號內不恰當的拼音。

2、解釋。

3、詩句中“一粒”的“粒”表示(),“萬顆”中的“萬”表示()。

4、用自己的話講《憫農》的詩意。

5、背誦《憫農》。

第三課時

一、複習檢查

1、朗讀課文。

2、指名用自己的話講〈鋤禾〉、〈憫農〉的意思。

3、背誦〈鋤禾〉、〈憫農〉。

4、再次朗讀〈古詩兩首〉,想:這兩首詩有什麼共同的地方

二、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禾午粒辛苦農收閒夫。

2、這幾個字裏,你認爲哪幾個比較好寫說說你是怎麼寫好的。學生自學後逐字講每個字寫時的注意點,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作適當的補充和小結。

3、按筆順描紅。

三、作業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首詩的意思。

3、選擇一首古詩,用自己的話把詩意寫下來。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鋤禾》一等獎5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體會詩句中詞語的意思。

3、通過朗讀古詩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和作者對農民的同情。

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3、指導學生觀素描圖,展開想象,體會詩歌的思想內容。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前說說

小朋友,我們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從哪兒來的

二、學習古詩《鋤禾》

1、出示古詩圖文:看圖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解題:唐代詩人李紳寫的。

鋤:鋤頭,這裏表示動作。禾:禾苗。“鋤未’是什麼意思呢

3、講讀詩句第1句。

(l)自讀。看圖:圖上畫了什麼

(2)看圖理解;“日當午”:太陽當頭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裏去了。

(3)這幅圖以及第一句詩說明了什麼應該怎樣朗讀呢

(4)小結:古詩1、2兩行寫了農民頂着烈日在內田間辛勤勞動的情景,這是詩人所看到的。

4、講讀第2句。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邊讀邊想;這句詩告訴我們什麼

(2)指名說一說。

(3)指導朗讀。

(4)小結:這兩行告訴我們糧食來得不容易,這是詩人所想到的。

三、鞏固詩意,練習背誦

1、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2.輕聲地和老師一起說。

3、指名說。

4.背誦表演古詩.

5.這首《鋤禾》告訴我們什麼呢你讀了之後有什麼感想

四、指導寫字

1.“禾”獨體字,與“木”比較,書寫時筆畫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獨體字,與”幹”、“牛”相比較.

“粒”左窄右寬。

“辛”、“苦”:這兩個字都有一長橫,要寫得穩而長。

2、師範寫‘禾、粒、辛、苦”

3、生描紅、臨寫。

教學後記:學生懂得了糧食來之不易,學會要愛惜糧食。

第二課時

一、課前說說:

我們吃的糧食來之不易,平時要怎麼樣做

二、指導看圖

問:這幅圖上畫了誰在幹什麼

三、講讀詩句

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粟:小米。泛指谷拉.

子:這裏讀第三聲,也指穀粒.

2、體會“春——秋”、“種——收”、“一粒粟——萬顆子”的對比,感受農民一年到頭的辛勞和取得豐收的不易.(指導朗讀)

3、聯繫詞句,學會擴展成語,積累成語.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精耕細作、千倉萬箱

4、可是面對一片豐收,農民爲什麼會出像詩句中的悲慘象呢

5、學習“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海:普天下,全中國。無閒田:沒有丟棄不種的田地。

猶餓死:還是餓死了。

6、指導朗讀.

體會“無閒田”與‘猶餓死”的強烈對比,讓學生感受遍地豐收景象與農民怕死荒野這兩幅圖,在心中激起“爲什麼”的疑問。

7、此時此刻,你們想說什麼想問什麼

8、小結:農民在黑暗的社會裏受到剝削階級的殘酷剝削,過着悲慘的生活。

四.鞏固詩意,指導背誦

五、指導寫字

1、收:左窄右寬.

夫:注意撇捺的舒展與平穩。

閒:“門字框”要寫得舒展些.

2、師範寫,生描紅,仿寫。

教學後記:學生對舊社會的農民的悲慘生活,懂得糧食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愛惜糧食,不吃剩一粒米飯。

2、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古詩兩首(《鋤禾》《憫農》教案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鋤禾》一等獎6

一、預設目標

1、學會5個生字,認識偏旁“皿”;讀寫“鋤禾”“辛苦”等詞。會用“辛苦”寫句子。

2、會用自己的話說清楚古詩的意思。

3、會背誦、默寫課文。

4、體會農民伯伯勞動的辛苦,糧食來之不易,初步養成尊重勞動,愛惜糧食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詞語句子的含義,並且能轉換成兒童的語言。

教學難點:“餐”的字形,“日當午”的意思。

三、教學時間:

2課時。

四、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詞語卡片。

第一課時

(一)預設目標

1、學會5個生字,認識偏旁皿字底,理解“鋤禾”“辛苦”“日當午”等詞的意思。

2、培養學生正確看圖,瞭解圖意的能力;圖文結合,理解詩的意思。

3、背誦古詩。

(二)教學過程

1、看圖說話,揭示課題。

(課件點擊,出現一幅中午炎熱的情景,特寫一個火辣辣的太陽。)

看圖說話:圖上畫着什麼畫着這樣的情景

(夏天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陽當空照,……)

(課件點擊,出現小朋友中午吃飯、午睡及農民鋤禾的畫面。)進行對比。

啓發談話,揭示課題《鋤禾》。教師邊板書邊教學“鋤”:注意讀準翹舌音,想想爲什麼是金字旁請一位小朋友做個鋤地的動作。說說“鋤禾”是什麼意思

2、圖文結合理解古詩。

(背誦已不是難點,重點放在對古詩的理解上)

(1)看看圖,讀讀詩,說說讀懂了哪一句

自由訓練——指名說並評議——同桌說——四人小組討論

(2)說說全詩的意思。提示:用“什麼時候,誰在哪裏幹什麼”說一句話。

如:中午,火辣辣的太陽當頭照,農民伯伯在地裏給禾苗鋤草。

可以讓學生找找,詩中的哪一句與圖的內容是對應的板書:鋤禾日當午

理解:“日當午”是什麼意思

從哪裏可以看出農民伯伯勞動很辛苦“汗滴禾下土”

看到農民伯伯那麼辛苦你想到了什麼“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碗中的飯)(全、都)

3、朗讀指導。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4、指名背誦,比賽誰讀得有感情。提出疑義。

5、齊背古詩。

6、學習生字:

盤:認識“皿”字底。

餐:(字形分析是重點)上下結構,上半要書空記形。

皆:口訣“上比下白皆都是”。

辛:立+十=辛,立下一橫要長一些。

7、固生字、生詞,卡片抽讀。

8、練習。

(1)抄寫生字,每個生字寫3個並組詞。

(2)抄寫句子:

中午,火辣辣的太陽當空照,農民在地裏給禾苗鋤草鬆土。農民臉上的汗珠,大顆大顆地滴在泥土裏。

(3)抄寫古詩。

第二課時

(一)預設目標

1、懂得糧食來之不易,初步培養學生尊重農民勞動,愛惜糧食的思想品德和習慣。

2、進一步用完整、通順的語句說說古詩的意思。

3、背誦默寫古詩。

(二)教學過程

1、複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擴詞:

鋤——鋤頭鋤草鋤禾

餐——早餐午餐晚餐

辛——辛苦辛勞辛勤

(3)根據意思寫出課文中的詞語:

給禾苗鋤草鬆土。()

中午,火辣辣的太陽當空照。()

(4)默寫古詩比賽:四人小組開火車,每人一句,比誰寫得又對又好。

2、進一步理解詩意。

(1)教師描述情景,學生說詩句。

(2)教師說詩句,學生說詩意。

(3)四人小組裏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3、詩意昇華,行爲指導。

(1)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什麼

(2)辨析:

A、小明盛飯盛得滿滿的,吃不完就剩下。 ()

B、陽陽吃飯時,掉了許多飯粒。 ()

C、課間點心吃不完,趁老師不注意,扔進垃圾桶。 ()

D、丁丁幫媽媽淘米時,把掉下來的米都一粒一粒撿起來。()

4、鞏固練習

(1)用“辛苦”造句。

(2)默寫《鋤禾》。

(3)比一比,組詞。

鋤()滴()粒()盤()

助()摘()位()盆()

(4)把古詩《鋤禾》寫成一段通順的話。

7、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我這樣教《鋤禾》

由於日常的積累,學生早已經可以背出30多首古詩,《鋤禾》更是不在話下。於是,我改變了備課中的步驟,以學生的自學、小組學習爲教學的主要方式:

1、評選“古詩大王”,激發學習興趣

上課一開始,我就告訴學生古詩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我們在將近一年中已經背了很多古詩了,今天我們就要開展評選“古詩大王”的活動,形式上我採取了接龍的形式,接不出下句的則被淘汰。學生興趣盎然,課堂氣氛活躍。

2、討論詩句意思,進入古詩意境

當評選出“古詩大王”後,我這樣導入:“看着小朋友背出了這麼多的古詩,王老師相信在我們班中一定能有‘小李白’‘小杜甫’出現,古詩雖然只有幾十個字,但包含的內容卻很多很多,就像《鋤禾》,我們已經能背得很熟練了,但你知道它的意思嗎四人小組討論討論。”

學生交流詩句的意思,在理解詩句的前提下,再讀詩句,自己劃分節奏重音,指名上黑板劃分,指導學生入情入境朗讀。

3、連環畫創作,深化主題

學生讀出感情後,我發給每位學生一張白紙,四人小組合作,每人給一句詩配上一幅畫,四個人就是一本小小的連環畫,畫面下面再配上有關的語句。

完成後,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連環畫解說,有一組小朋友是這樣描述的:

生1:在一個夏天的中午,太陽照着大地,農民伯伯正在禾苗地裏鋤草。

生2:因爲天氣太熱了,農民伯伯的汗水都流到了地裏。

生3:我的畫中是一家三口,他們正坐在飯桌前吃着香噴噴的米飯。

生4:因爲我們知道了每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所以小女孩吃飯時一粒米飯都沒有掉出來。

課後,舉行連環畫展,評選最佳創作獎。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鋤禾》一等獎7

教材分析:

本課由一幅圖畫、一首古詩、9個要求認識的生字和5個要求學會的生字組成。《鋤禾》這首古詩既要求學生背誦,又要求學生理解詩意,開始理解古代作品的語言。用聽讀的方法認識9個生字,“鋤、盤、餐、皆”由學生看查字表的拼音認識。5個學會的生字在教師的點撥指導下學習書寫。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有感情地背誦古詩,並理解古詩的意思。

2、認識9個生字,學會5個生字。

能力目標:

1、能用生字口頭組詞,認識“吃、求、通、飯、識”五個生字。

2、能獨立觀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書寫5個生字。

教育目標通過學習古詩、書寫生字,向學生進行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成果的教育,使學生知道勞動是光榮的,也是辛苦的。

學情分析:

《鋤禾》這首古詩學生非常熟悉,在第一課時學生已經能夠熟練地背誦,通過插圖幫助學生理解了“鋤禾、午”,理解了“餐、皆”的意思,理解了前兩句描繪的場景。對於本課要求認識的9個生字,學生能獨立分析生字的字型、結構,通過多種記憶方法記住9個生字。

教學構想:

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通過古詩譯文,引導學生背誦古詩。通過學生喜愛的“開火車”、“摘蘋果”遊戲複習、鞏固9個生字,並能用“滴、汗、知、苦、午”組詞,豐富識字量。通過課件的演示幫助學生觀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指導學生正確書寫生字,教師指導,“當、汗、知”三個生字的書寫,“禾、午”兩個生字放手讓學生獨立觀察書寫,在書寫的同時運用各種評價鼓勵學生認真書寫。

重點、難點:掌握5個生字的筆畫特點,正確書寫生字。

教學媒體:實物投影、電腦課件、生字卡片

師生互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背誦古詩:

小朋友,你們都喜歡聽故事對嗎我們就先來聽一個小故事。(課件出示古詩插圖,播放古詩譯文)聽了這個小故事你想到什麼(學生自由發言,引出《鋤禾》這首古詩)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二、鞏固識字:

學習這首古詩時,我們還與好多生字交上了好朋友,看,他們來了(出示生字卡片)。

1、讓我們開動智慧小火車,

師:火車,火車,開起來。

師:開到我們這裏來。

師:嗚嗚—

學生開火車讀生字。遇到不認識的生字由“檢修員”來幫助讀字。

2、我們的火車開到了蘋果園。看,樹上結着又大又紅的蘋果,你們想幹什麼要摘蘋果吃有個要求,仔細聽:摘下來的蘋果上的字能和哪個盤子上的字組成詞,就放進哪個盤子裏,聽明白了嗎誰想來幫大家摘蘋果(指名摘蘋果,同時播放《勞動最光榮》歌曲)蘋果都摘完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勞動成果,蘋果是誰摘的,就來帶大家讀一讀詞。(這裏增加識字量,讓學生說說“飯、求、吃、通、識”這五個字自己是怎樣認識的)

三、寫字:

我們認識了這麼多生字朋友你們想把他們漂亮的寫出來嗎好你們看:

1、課件出示“當”:

(1)這是哪個生字朋友請學生跟生字朋友一起書空(課件演示“當”的書寫筆順)。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說說在寫這個字的上半部分時應注意哪一筆;寫下半部分時應注意些什麼。

(3)教師範寫,邊寫邊說每一筆在田字格的位置。

(4)學生獨立練習書寫,書寫後進行自我評價(自己覺得自己寫得好就獎給自己一顆小紅星)

(5)指名展示,請“小評委”說說自己的意見。

2、課件出示“汗”:

(1)這個生字朋友是誰學生跟生字朋友書空(課件演示“汗”的書寫筆順)。

(2)分析結構,指名說說在寫這個字時應注意些什麼才能把字寫漂亮,

(3)教師範寫,邊寫邊說兒歌:一筆點,二筆點,三筆提到橫中線,四筆寫得是短橫,五筆寫得是長橫,六筆寫堅,豎要直,這樣“汗”字才漂亮。

(4)學生獨立練習書寫,書寫後進行自我評價(自己覺得自己寫得好就獎給自己一顆小紅星)。

(5)指名展示(對比展示,一本寫得好的,一本寫得不好的)請“小評委”說說自己的意見,誰寫得好,誰寫得不好(給寫得不好的學生以鼓勵)。

3、課件出示“知”:

(1)又來了一個生字朋友,他是誰學生跟生字朋友書空。

(2)指名說說在寫這個字的左半部分時要注意什麼;寫右半部分時要注意什麼。

(3)教師範寫,邊寫邊說兒歌:小撇寫到橫中線,寫了短橫寫長橫,再寫長撇和小點,右邊的“口”字方又小。

(4)學生獨立練習書寫,書寫後進行自我評價(自己覺得自己寫得好就獎給自己一顆小紅星)。

(5)指名展示:請學生自己先來評價,再讓其他小評委評價。

4、課件出示“午、禾”;

(1)請“小老師”帶大家書空。

(2)課件再播放“生字朋友”的要求:請學生自己來寫字,一定要看清生字的模樣,把生字寫漂亮。

(3)學生獨立觀察寫字,教師及時指導。

(4)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每個組評出“小小書法家”,進行展示。

四、拼字遊戲:

生字朋友看大家這麼聰明,想和我們來玩拼字遊戲,你們願意嗎在每一組的桌子上有一些字和筆畫的卡片請每組小朋友來拼一拼,看能拼成哪些字。(請一組學生到黑板上拼字)

五、課件演示五個生字朋友,教師進行總結

課後小記:

學生遊戲中掌握了本課要求認識的9個生字,通過教師的引導、點撥,課件的演示,學生能夠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認真書寫生字。“午、禾”放手讓學生獨立觀察寫字,效果較好。互相評價、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有實效,增強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願意寫字。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鋤禾》一等獎8

1、導言,誘發動機。

小朋友們,我們每天都吃飯,你們知道做飯的米麪都是從哪裏來的嗎(學生答後總結)對啦,我們做飯用的糧食都是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那麼,農民勞動是怎樣辛苦呢下面咱們學習一首古詩——《鋤禾》。(板書課題)

2、範讀,激起情感。

《鋤禾》這首詩,形式短小精悍,語言簡潔通俗,形象鮮明生動,感情真摯樸實。通過教師情緒飽滿的範讀,使學生能在學習之始,初步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感情。

3、識字,結合課文。

本課7個生字:當、汗、滴、盤、粒、辛、苦,這些字都比較容易掌握,可指導學生自學,教師重點點撥。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字義,並適當擴詞。

4、串講,理解內容。

《鋤禾》是學生入學以來接觸到的第二首古詩,學生對詩的詞語和內容不易理解。因此,要採取逐句講讀的方法,邊讀全詩,邊講句子,邊釋詞語,注意講清古代單音節詞與現代雙音詞的關係:

禾——禾苗,日——太陽,當——正當,

午——中午,汗——汗水,土——泥土,

知——知道,盤——盤子,中——裏面,

5、看圖,啓發想象。

《鋤禾》這首詩配有一幅生動形象的插圖,插圖集中描繪了一位農民一手握着鋤頭,一手拿着着毛巾拭汗,擡頭望那當空烈日的情景。教學時,可提出以下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想象:

這位農民爲什麼站在田裏他在做什麼他在看什麼他在想什麼他在說什麼農民從播種到收穫要付出多少辛勤勞動才換來糧食。

6、朗讀,感受形象。

語言精煉,節奏鮮明,音韻和諧,形象生動,含意深長是古詩的特點。學生通過反覆的朗讀,可以從中受到感染和陶冶。教師可出示抄有課文的小黑板,指導學生按下面的停頓和重音朗讀全詩。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7、暢談,聯繫實際。

有些兒童並不知道碗裏的每一粒飯都是農民辛苦勞動得來的,隨便丟掉,不知愛惜。通過暢談討論,引導學生擺出浪費糧食的現象,看到自己的缺點,從而懂得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做一個尊重農民,珍惜糧食,熱愛勞動的好孩子。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鋤禾》一等獎9

一、看圖,揭題。

1、出示:“禾”

(1)你們看,圖上畫的是什麼(禾苗)

(2)“禾”是一個象形字,就是指禾苗。

(3)你知道哪些帶有“禾字旁”的字嗎(和、秋、種、稼)

2、板書:鋤(1)看圖:你看,這位老農手裏拿着的就是一把鋤頭,鋤頭是農村一種及其常見的農具,可以用來給莊稼鋤草、鬆土。

3、看圖猜猜“鋤禾”是什麼意思(就是用鋤頭給禾苗鋤草、鬆土)。

4、唐代有一位名叫李紳的詩人就以“鋤禾”爲題寫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古詩。今天我們就來認真地讀一讀,學一學。

二、初讀古詩。

1、自由讀。要求: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讀。

3、讀出節奏。

三、解讀古詩。

(一)第一句。

1、自由讀,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在腦子裏打個小問號。

2、質疑。

3、解疑。

(1)“日當午”:出示太陽圖,你覺得貼在哪裏比較合適說出你的想法。(相機教學生字:午)

(2)猜一猜:這是哪個季節夏天,中午的太陽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句式訓練:______________的太陽

太陽像______________(選擇一個說)

(3)想象說話:炎熱的夏天,中午的`太陽就像一個大火球,很熱,你能用一句話來描述一下這種熱嗎句子中不能出現“熱”字。

(4)老農夫卻還在鋤禾,他熱成什麼樣了請學生畫“汗滴”理解第二行。

4、看圖說說第一句話的意思,並讀好詩句。

(二)第二句。

詩人李紳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心裏感觸很深也很多,於是用三、四兩行寫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想了些什麼呢(板書:看想)

1、自由讀。你知道他想了些什麼嗎

2、交流。(板貼圖2)

3、看錄象:體驗農民勞動的艱辛和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

4、這句古詩流傳至今已經成了名言,人人皆知,你看,老師請我們學校的書法家老師把這句詩寫成了一幅作品,你想把它帖在哪裏

四、背誦

五、學生字:辛苦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鋤禾》一等獎10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體會詩句中詞語的意思。

3、通過朗讀古詩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和作者對農民的同情。

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3、指導學生觀素描圖,展開想象,體會詩歌的思想內容。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前說說

小朋友,我們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從哪兒來的

二、學習古詩《鋤禾》

1、出示古詩圖文:看圖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解題:唐代詩人李紳寫的。

鋤:鋤頭,這裏表示動作。禾:禾苗。“鋤未’是什麼意思呢

3、講讀詩句第1句。

(l)自讀。看圖:圖上畫了什麼

(2)看圖理解;“日當午”:太陽當頭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裏去了。

(3)這幅圖以及第一句詩說明了什麼應該怎樣朗讀呢

(4)小結:古詩1、2兩行寫了農民頂着烈日在內田間辛勤勞動的情景,這是詩人所看到的。

4、講讀第2句。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邊讀邊想;這句詩告訴我們什麼

(2)指名說一說。

(3)指導朗讀。

(4)小結:這兩行告訴我們糧食來得不容易,這是詩人所想到的。

三、鞏固詩意,練習背誦

1、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2.輕聲地和老師一起說。

3、指名說。

4.背誦表演古詩.

5.這首《鋤禾》告訴我們什麼呢你讀了之後有什麼感想

四、指導寫字

1.“禾”獨體字,與“木”比較,書寫時筆畫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獨體字,與”幹”、“牛”相比較.

“粒”左窄右寬。

“辛”、“苦”:這兩個字都有一長橫,要寫得穩而長。

2、師範寫‘禾、粒、辛、苦”

3、生描紅、臨寫。

教學後記:學生懂得了糧食來之不易,學會要愛惜糧食。

第二課時

一、課前說說:

我們吃的糧食來之不易,平時要怎麼樣做

二、指導看圖

問:這幅圖上畫了誰在幹什麼

三、講讀詩句

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粟:小米。泛指谷拉.

子:這裏讀第三聲,也指穀粒.

2、體會“春——秋”、“種——收”、“一粒粟——萬顆子”的對比,感受農民一年到頭的辛勞和取得豐收的不易.(指導朗讀)

3、聯繫詞句,學會擴展成語,積累成語.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精耕細作、千倉萬箱

4、可是面對一片豐收,農民爲什麼會出像詩句中的悲慘象呢

5、學習“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海:普天下,全中國。無閒田:沒有丟棄不種的田地。

猶餓死:還是餓死了。

6、指導朗讀.

體會“無閒田”與‘猶餓死”的強烈對比,讓學生感受遍地豐收景象與農民怕死荒野這兩幅圖,在心中激起“爲什麼”的疑問。

7、此時此刻,你們想說什麼想問什麼

8、小結:農民在黑暗的社會裏受到剝削階級的殘酷剝削,過着悲慘的生活。

四.鞏固詩意,指導背誦

五、指導寫字

1、收:左窄右寬.

夫:注意撇捺的舒展與平穩。

閒:“門字框”要寫得舒展些.

2、師範寫,生描紅,仿寫。

教學後記:學生對舊社會的農民的悲慘生活,懂得糧食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愛惜糧食,不吃剩一粒米飯。

3、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鋤禾》

《鋤禾》——平等互動,轉變學習方式

《鋤禾》是北師大版第一冊第十五單元的課文,它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一首膾炙人口的感嘆詩。這首詩寫出了烈日下農民辛苦勞作的情景,從而使學生體會勞動的辛苦,認識到應珍惜勞動成果。

設計理念:

設計本課教學時,我以識字、寫字和朗讀爲重點,通過師生平等互動,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主要指導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在自己的朗讀實踐中讀懂課文,培養語感,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知道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

設計思路:

一、對話互動,披情入文

學習本課前,發揮學校地處農村的優勢,佈置學生留心自己的爸爸、媽媽或鄰居的勞作情景,讓學生從實際生活中體驗到勞動的辛苦。導入

新課前,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讓學生的心絃對話交流中被撥起。教師趁機引導:小朋友們,勞動是一件辛苦而又多麼有意義的事啊。唐代詩人李紳就寫了一首關於勞動的詩。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詩。這麼一來,整堂課就在師生、生生對話中鋪開,達到以情入文的效果。

二、以讀引路,整體感知

1、生自主選擇方法讀古詩。可自己拼讀;可同桌互讀;也可小組合作讀。

2、指導學生讀準古詩。爲了避免朗讀時的枯燥無味,我採用了老師參與讀、抽查學生或小組、接受老師挑戰等多種朗讀形式,使學生在一種融洽充滿競爭的氛圍中讀書,無形中也培養了學生合作競爭意識。

三、合作參與,多樣識字

1、培養語感,聽讀識字

充分利用小學生聽力強的心理特點,採用“聽讀識字”的方法。即教師邊朗讀古詩,邊分別在詩中相應位置貼上10個需要認讀的字,以此引起學生注意生字。而後讓學生在課文中畫出每個生字,然後教師再範讀。經過反覆聽讀,學生已對字的認識有了印象,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讓學生讀文中識字,識字後又讀文。這樣後又讀文。這樣,學生學起來就輕鬆多了。

2、拓展思維,想中識字

即引導學生讀準字音後,仔細觀察每個字,想想用什麼辦法可以記住這些字,而後在小組裏商量討論。如編順口溜:孫悟空按住牛魔王的頭(午);利用偏旁記:“汗、滴”;用組詞的方法記:“盤、辛、苦”;用聯想識記法:天氣真好,小字弟弟高興地上山腰練倒立(當)。

3、自主參與,遊戲識字

把遊戲引入識字教學中,學生不僅感到有趣,而且印象特別深刻。因此,識字中我讓學生做遊戲“我當小老師”。即讓學生按照老師平時的教學方法教生字,其中滲透組詞的訓練。如:“請大家跟我讀‘午’,‘中午’的‘午’。”用這種方法識記字形,趣味性和培養學生的獨立識字能力兼而有之,很有吸引力。

四、品讀感悟,自主學文

1、看一看,蘊情入詩

學生觀看課件畫面,教師描述:中午,火紅火紅的太陽公公坐在家門口高興地欣賞着天下美景,可風伯伯受不了了,渾身發熱,趕緊躲起來。此時,一位老爺爺正在密密的莊稼地裏一下一下地鋤着草,滿頭的汗水像下雨似的從他臉上滴下來。小朋友們,看到老爺爺這麼辛苦,你們想說什麼、做什麼呢

待學生暢所欲言後,讓他們帶着對老爺爺的感情,把全詩朗讀給旁邊的小朋友聽。

2、讀一讀,體會詩意

在學生還沉浸在對老爺爺產生的不同情感中時,鼓勵學生自己推薦自己上臺朗讀,讓其他學生當小評委,評選出“小詩人”,教師適時給予獎勵。

3、演一演,感悟詩境

啓發學生髮揮想象做出相應的動作或表情。如:“鋤禾”可作勞作狀;“汗滴”可引申爲擦汗狀,表示流了很多汗等。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悟出詩中的意境。

4、背一背,內化詩情

播放輕音樂,讓學生閉上眼睛,背誦古詩,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

五、指導書寫,展示自我

在學生讀準字音,記住字形後,轉入書寫個別生字的教學。教學中,教師對難記的字進行範寫,學生髮現字的筆順,而較容易的字則放手由學生獨立完成。

練寫後,又引導學生在別人的本子上各寫一個字,相互比一比,看誰寫得漂亮,評選出“小小書法家”上臺書寫,而後讓全班學生美美地讀讀“小小書法家”寫的漂亮字。這樣,既避免了寫字的單調乏味,又有效地提高寫字質量。

課後,可佈置學生把《鋤禾》背誦給家人聽,並學做一個愛勞動的孩子,延伸課文。

本課設計的最大特點在於師生對話互動,力圖體現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課堂,即師生交往,共同發展,展開各自的生命活力。其表徵是互動,交應是互惠。在互動中,師生雙方重建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轉變學生方式;在互惠中,師生雙方實現了知識、情感、態度、需要、興趣、價值觀等方面的交流與收穫,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上課伊始,教師以對話形式撥動學生的心絃,在讀文、識字、書寫中激發學生合作參與的熱情,保持積極的情緒體驗,這將有利於學生主體性的凸現、個性的張揚、創造性的解放。同時體現了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與幼兒園的銜接。在師生對話互動中,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快樂、充實、有滋有味。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