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四年級教案

四年級語文上冊《飛向月球》優秀教案設計

本文已影響 3.32W人 

《飛向月球》這篇課文介紹了1969年阿姆斯特朗等三名宇航員登上月球的詳細經過,展現了人類在離開地球以後的奇妙變化以及月球上的神奇情景。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上冊《飛向月球》優秀教案設計,歡迎參考~

四年級語文上冊《飛向月球》優秀教案設計

  【《飛向月球》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憑藉課文語言材料,瞭解宇航員飛向月球的經過和現代宇航事業的發展情況,激發熱愛科學、探索宇宙奧祕的興趣。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瞭解宇航員飛向月球的經過。

難點:體會登月的偉大意義,激發探索宇宙的興趣。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師:1969年7月16日,這是一個偉大的日子,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載着3名宇航員飛出地球、飛上了月球,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第一個踏上了人類爲之夢想了數千年的月球,讓我們再來重溫一下這激動人心的大場面。

(課件演示登月實況)

2、師:看了這個短片,你最想說什麼?可以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

(人類終於實現了登月的夢想,跨出了飛向太空的第一步)

(二)繼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第二部分,找出你最感興趣的語句,畫起來,讀一讀,並跟同桌說一說你的感想。

2、學生自主學習

3、討論,交流。

脫離地球引力,產生失重現象。

●讀一讀課文中描寫失重的句子

“宇航員感到自己的身體輕飄飄的,無法在座艙裏站穩,稍一擡腳,就會跳起來三四米高。”

“他們在座艙裏飄來飄去……”

抓住“輕飄飄、無法站穩、稍……就、飄來飄去” 這些詞,讓學生體會失重的感覺,指導朗讀。

●怎樣睡覺:

“座艙裏沒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所以他們可以飄在空中睡,也可以頭朝上腳朝下懸着睡。”

●怎樣吃東西

“他們吃的‘飯’是特製的。吃的時候,先要把食品放進塑料袋裏,再灌進水,把食品捏成糊,然後像擠牙膏似的把食品擠進嘴裏。如果是吃花生米一類的硬顆粒狀食物,就要讓它們飄浮在空中,然後像魚兒覓食一樣在空中捕捉。”

這裏寫宇航員們失重之後的吃飯情況。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後的詞語,你能找出來嗎?

(“先……再……然後”表明了宇航員吃飯的先後次序)

爲了說清楚宇航員們怎樣吃硬顆粒狀食物,課文中用了一個什麼句子來說明?

(用“像魚兒覓食一樣”來比喻宇航員吃硬顆粒狀食物的樣子) 體會感覺,指導朗讀。

●在飛船中看宇宙的景象:

月球:隨着光線角度變化,呈現奇異的色彩。(灰色、棕色、黃色……)

地球:藍色和白色的光芒

(三)學習第三部分:

1、過渡:經過三天多時間的飛行,人類離夢想中的月球越來越近了。宇航員登月的過程像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容易嗎?

學生自讀第三部分,找一找從哪些詞語說明這個過程不容易。

齊讀

2、師:這時正是1969年7月20日美國時間22點56分20秒,經過長時間準備,阿姆斯特朗沿着扶梯緩慢下來。老師從資料上得知,這懸梯有9級,可是,阿姆斯特朗卻花了整整三分鐘的時間,一步三停地走到了月面。這時——(人類終於登上了千百年來心馳神往的月球。)

3、師:讓我們來看一看這個偉大的時刻,記住這個偉大的時刻。

(課件演示:1969年7月20日22時56分20秒,月面上終於踏出人類第一個腳印)

師:面對沉睡已久的月球,你覺得此時此刻宇航員最想說什麼呢?

(千百年的夢想終於實現了,我們終於登上了心馳神往的月球)

師:阿姆斯特朗登月後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邁出的一大步。”

(課件演示: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邁出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

師:自己讀讀這句話,想想阿姆斯特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學生自由讀

師:多麼意味深長的一句話啊!你能讀懂它的意思嗎?

(對於一個人來說從懸梯到月球是一小步,但對科學來說~~)

(這一登月計劃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許多科學家爲此奉獻了多少個日夜~~)

(這一小步跨過了五千年的時光)

師:誰能讀好這句話?指名讀

師:“一小步”、“一大步”多麼大的反差啊!誰能再來讀一讀?指名讀

齊讀

4、阿姆斯特朗是人類登上月球的第一人,此時此刻,他的心情怎樣?(除了高興,還有激動、自豪)請你再自豪地讀一讀這句話。(人類終於登上了千百年來心馳神往的月球。)

(四)學習第7自然段

過渡:那麼月球上真實的情況又是如何的呢?請同學們齊讀課文第七自然段。

1.齊讀第7自然段。

2、完成填空

根據這段話,同學們來試着來完成下面這個填空題,只要你會填,就說明你已經理解了。

月球上既沒有 ,也沒有 ,只有 。科學家分析研究從月球上採集的 ,得出結論 。

(指名填空,齊讀)

  三、總結昇華,拓展延伸

1、(補充板書):這次飛向月球的旅行是人類千百年來的(夢想),在今天終於(實現)了,這是藉助什麼力量實現的?(科學)

2、阿姆斯特朗是人類登上月球的第一人,而我們中國目前還沒有人登上月球。2003年10月15日,航天員楊利偉也只是坐着“神舟”五號飛上太空,繞地球14圈,成爲中國飛上太空第一人。隨着“神六”、“神七”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目前我國已有六位航天員飛上了太空。

3、同學們,月球在那裏,它永遠不會阻止我們探索的腳步,你們想不想通過自己的研究、設計讓月球爲我們服務呢?無窮無盡的宇宙中藏着數不清的奧祕,老師希望你們好好學習,將來去研究他們,開發他們,讓更多的資源爲人類造福。

 四、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課外蒐集資料,以“神奇的宇宙”爲題,寫一份板報稿。

  【教學總結】

課文中知識涉及面廣、內涵豐富。通過這些知識的綜合,使學生了解人類離開地球后的奇妙變化及月球上的神奇情景,激發學生對月球的好奇心,幫助學生樹立探索科學奧祕,向宇宙進軍的遠大理想。並且在充分討論阿姆斯特朗等月之後所說的話中,體會科學技術對人類發展的重要性。

課文以“飛向月球”爲重點,將其作爲重點展開了描寫,首先交代宇航員離開地球的時間和方法,接着寫了宇宙飛船脫離地球引力產生“失重”現象後宇航員們工作、吃飯和休息時的情形,最後寫飛船接近月球,兩名宇航員乘登月艙在月球上着陸。寫得十分具體,讀後會覺得十分真切。

雖然學生對於科學知識很感興趣,但是瞭解得還比較少,因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非常重要。針對這一情況,開課前,我指導學生查閱了大量有關知識和相關材料,通過了解航天員進入太空的情景,使學生對月球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課上,我鼓勵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交流登月過程中使自己感興趣的事。當講到失重現象時,我隨即出示宇航員們在太空中失重的圖片,圖文結合,使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容。在討論宇航員吃飯的情景時,我要求學生模仿做一下魚兒覓食的動作,其中有一位男同學做的魚兒覓食的樣子,逗得同學們哈哈大笑,我抓住這個時機,引導學生理解其中的比喻句,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宇航員工作的艱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