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四年級教案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12桂花雨》評課稿彙編

本文已影響 3.7W人 

  《桂花雨》評課稿【1】

聽了周老師上的《桂花雨》一課,我彷彿跟隨着周老師一起沐浴了一場又美又香的“桂花雨”,那感覺真是舒服極了,美妙極了。在她的課堂上,沒有做作的成分,有的是真實的教學實況,有的是顯著的教學效果。我發現了很多值得我學習的東西,現將我的感受總結如下: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12桂花雨》評課稿彙編

1.讀爲主線,體會文章感情

如果說以往的教學注重的是語文知識的傳授、語言技能的訓練,那麼新課標要求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在注重知識、技能的同時,要更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周老師較好地把握了本篇文章的特點,以讀爲主線貫穿始終。她給予學生大量朗讀的時間,並在讀中進行感受、體會,用充滿激情的、飽滿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激情。在指導朗讀上週老師花了較多的時間,可謂下了一番工夫,在朗讀的形式上也是多種多樣,因此,學生對課文的重點與難點把握都很好,回答得也非常精彩。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可以說是一次情感經歷的過程,是學生心靈成長的過程。

2.注意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周老師能適時挖掘教材中的訓練點,放飛想象的翅膀,對學生進行言語訓練。如教學琦君纏着媽媽去搖桂花這一段時,讓學生來表演,以此讓學生深刻地體會“纏”字用得妙處。這樣堅持訓練,會使學生想象更豐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善用表揚,鼓勵學生勇敢表達

周老師這堂課另一個很大的亮點在於周老師真實、恰到好處的點評,充滿激勵性的親切語言,簡潔有效的引導,就像一股清泉緩緩流入學生的心田。課堂上,學生樂於表達,勇於展示自己,同時又懂得傾聽。課堂上那一隻只高高舉起的小手,那一雙雙對知識充滿渴求的雙眼,那一個個折射出智慧光芒的回答,讓我倍受感動。

  《桂花雨》評課稿【2】

《桂花雨》是現當代女作家琦君的名作,它主要以“桂花香”爲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對家鄉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陳萍老師親切的教學風格,由淺入深的剖析課文的方式,使學生在快樂的環境中完成了本課的學習,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感悟重點詞句,進行朗讀訓練。

課文的理解靠讀,字詞的掌握靠讀,語感的領會靠讀,主題的把握靠讀,學生感情的融入也要靠讀。好的朗讀勝過繁瑣的講解。“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途徑,是語文課堂的主題活動。

文中“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着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嘛!”一個“纏”字寫出了作者盼望搖桂花時的迫切心情,同時把兒童對大人的糾纏耍賴的特點表現出來。學生讀文後,師問 “什麼是纏着,你什麼時候也纏着自己的父母了,是怎麼纏的?”學生很快就打開了思路,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生動而具體地理解了這個詞,並且通過師生共同表演,把作者小時候喜歡搖桂花的樣子表現的淋漓盡致。最後老師又讓學生帶着自己的體會,進行朗讀訓練,學生讀的非常投入。

2、再現課文場景,激發學生的想象

在教學“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這個句子時,陳老師用柔美的語調描繪桂花雨紛紛揚揚飄落的場景,在再現的情景中喚起學生充滿詩意的想象,“假如你就是作者,此時,你彷彿能聽到什麼,看到什麼,聞到什麼?飄落的桂花落在你的頭上、脖子上、身上,你有什麼感受?老師讓學生在感悟中張開了想象的翅膀,不着痕跡地進行着紮實的語言文字訓練。接着老師又問:“你能把作者的感受喊出來嗎?” 學生經過指導有所想象,再回到課文,便能喊得入情,做得自然。

3、注重讀寫結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讀寫結合的小練筆,理解是最關鍵的,而表達卻是難點。陳老師能準確把握練筆的時機,激發學生情感,激活學生思維,學以致用。例如:後面的練習說話環節。裘老師設計的是:這裏的山真秀,她會說:( );這裏的水真美,她會說:( )……如果改成這裏的山( ),她會說:( );這裏的水( ),她會說:( )……是否更好?就比如“水”,它不只是美,還可以用“清、甜”等詞來修飾。最後出示:這裏的( )( ),她會說:( ),給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這樣的訓練,就水到渠成了。

4、抓住情感契機,引導繼續閱讀

在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思鄉情感後,簡要介紹作者背景,並引出作者的一系列的表達思鄉之情的作品,出示幾個片段由學生感悟並朗讀,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並佈置作業指導他們在課後繼續閱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