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語文園地四》(精選15篇)

本文已影響 1.27W人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語文園地四》,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語文園地四》(精選15篇)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語文園地四》 篇1

教學目標

1.口語交際:“教你學一招”,和同學交流自己最拿手的本領,交流時做到自然、大方,表達流利,通過介紹、演示、學習,增強生活實踐能力。

2.習作練習:寫自己學會的一樣本領,把由不會到會的過程寫具體,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3.自主發現:能發現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在發現規律的同時積累詞語。

4.日積月累:在填空練習中豐富語言,形成語感,初步感受“的”“地”“得”的初步用法,並讀讀背背12個詞語,在運用中感悟詞語的意思和用法,進行詞語積累。

5.拓展延伸:通過閱讀圖畫,“看圖說成語”,培養觀察、閱讀、理解能力。

教學過程 (第 1 課時)

口語交際

1.激趣導入

上節課,同學們學習《絕招》,都非常佩服小柱子,而且表示,如果自己在場,一定也會有令人吃驚的絕招,老師讓你們回去準備準備,咱們這節課就來展示展示,好嗎?

2.示範交際

抽一個準備充分的同學,進行演示,老師扮演記者,進行採訪,其餘學生也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提問。

引導學生對示範交際進行評議。

3.自由交流

首先交代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教的人要說清楚自己準備教別人哪一招,應該怎麼做,這一招好在哪裏,你是怎麼練成的。學本領的同學有什麼疑難問題,可以馬上提出來。

學生自由組合,互教互學,自由交流。

4.全班交流

在自由交流的基礎上,每組推薦出介紹得好的、大家都感興趣的到班上進行交流,共同探討,進行評價,評出班上的絕招得主。

5.小結延伸

剛纔同學的表演確實令大家佩服,其實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長處,只要我們勤學苦練,就能練就一身好本領。希望大家好好練習,今後有機會展示出你們更拿手的

教學過程 (第 2 課時)

習作指導

1.談話:在口語交際中,同學們展示了許多本領,再回憶一下,你還會哪些本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學到的本領,如:煮麪條、洗碗、洗手絹……可以是在學校學到的本領,如:畫畫、速算、彈鋼琴、做手工……

2.學生自由交流:你都會哪些本領?

3.引導學生注意閱讀習作提示:這些本領是怎麼學會的,在學習本領的過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麼體會,寫的時候要把由不會到學會的過程寫具體,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4.學生構思後自主習作,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同學進行個別輔導。

5.放聲朗讀,檢查修改。讀讀句子是否通順,詞語是否恰當,標點是否正確。

6.學生相互交流,相互評議。

7.全班交流,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師生共同評議。

8.再次修改,大聲讀讀。

9.謄寫作文,字跡工整。

教 學 過 程 (第 3 課時)

一、我的發現

1.自由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讀準字音。注意詞語中的帶點字,想想自己有什麼發現。

2.同桌交流:把你的發現告訴同學,聽聽同學的發現跟自己有什麼不同,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說說你的發現。

4.教師引導、小結:這些詞語中,每組兩個詞語中帶點的字讀音完全相同,左邊那個字是右邊那個字的聲旁,左邊那個字加上部首就成了右邊那個字。

5.齊讀詞語,積累詞語。

6.拓展練習:你能找出也具有這種規律的詞語嗎?

二、日積月累

我會填:

光彩奪目的(春天)(寶石)(焰火)

清澈見底的(小溪)(湖水)(池塘)

彎彎曲曲地(流淌)(爬行)(流向遠方)

和顏悅色地(說)(點點頭)(看着我)

鮮花開得(很美)(正豔)(像一幅五彩繽紛的織錦)

時間過得(真快)(太慢了)(像閃電一樣)

三、讀讀背背

1.藉助拼音讀詞語,要求讀準確。

2.用自己熟悉的詞語練習說話。

3.哪些詞語是你不懂的,提出質疑。

4.你發現這些詞語都是說什麼的?

5.讀讀背背這些詞語,看誰記得多,記得快。

四、看圖說成語

仔細觀察圖畫,瞭解圖上畫了些什麼,再根據畫面以及自己的成語積累,猜出謎底:開門見山、大材小用、一舉兩得、三長兩短、小題大做、百發百中。

再收集一些畫迷來互問互猜。

根據成語,畫出圖畫。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語文園地四》 篇2

教學目標:

1、能和別人交流自己拿手的本領。在交流中,能清楚地告訴對方拿手本領好在哪裏?如何做?

2、能將自己學習本領的過程寫具體,並能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3、會補充短句,體會“的、地、得”與詞語搭配的特點。

4、積累有關讀書、治學的四字成語。

5、看圖說成語,積累帶數字的或帶“大”“小”等方面的成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一、談話揭題:

小朋友,我們已經是三年級的學生了,從小到大,我們學會了許多本領,說說看,你有什麼本領?你最拿手的本領是什麼呢?

總結:小朋友們真棒,聽你們說着自己的拿手本領,我的心都癢癢,我也真想學一學。今天,我們就將來說說自己最拿手的本領,教教別人你的拿手本領。

二、創設情境,示範引路

1、今天,我們學校的記者團也要舉行一個“比一比,誰的本領最拿手”評選活動。來,我們去看看比賽現場吧!

2、教師扮演記者,請另一個同學接受採訪。

3、小朋友們,如果讓你來當裁判,你認爲剛纔同學的表現如何?

4、在評議中小結並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中心內容:你準備教別人哪一招?這一招好在哪裏,是怎麼練成的?明確交際時應該注意的地方:不但要講述清楚怎麼做,還要解決學本領的同學提出來的疑難問題,有針對性地解答。

5、同學們,比賽還在進行,你們想報名參加嗎?不過,要想取得好成績,充分準備很重要哦!讓我們來練習一下吧!

6、學生自由組合,互教互學。

選一個代表來參加比賽(展示),大家評議。

評出誰的本領最拿手!頒發“能手獎”!

三、總結談話

看來,我們班個個是小能手,而且是個愛學習的好孩子,只有愛學習,我們纔會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本領。今天,我們又學到了新的本領,回家後可以向父母展示一下,好嗎?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語文園地四》 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交流體會關鍵語句在一段話中的重要意義,鍛鍊學生的文章感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2、引導學生髮現句子特徵,學會仿寫,提高自己的寫作表達能力。

3、引導學生通過改錯掌握修改符號,培養細心觀察的習慣。

4、引導學生體會詩詞意境,感悟我國傳統文化作品中的語言美,學習優美的表達方式。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交流體會關鍵語句在一段話中的重要意義,鍛鍊學生的文章感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用心思考的習慣,提高對生活萬物的感知能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點撥:

1、回顧課文,找出關鍵語句產生了重要作用的地方,同學之間交流一下。

2、討論關鍵語句的作用,以及如何提煉關鍵句,尋找關鍵句的方法等等,加深對關鍵語句的理解和體會。

二、詞句段運用

(一)觀察時主動思考、提出問題是個好習慣。讀下面兩段話,照樣子寫一寫。

答案示例:

①我們人在完全黑暗的環境裏,就容易迷失方向。而貓頭鷹即使在夜間也能來去自由,捕食的時候也不會受到黑暗影響。這是爲什麼呢?

②樂樂非要做高空拋雞蛋的實驗,看着他把用幾層泡沫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雞蛋從三樓扔下時,我不禁捂住了雙眼:小雞蛋啊小雞蛋,我們這就是永別了吧?

點撥:

1、先讀一讀課文中的兩句話,同學之間討論一下它們有什麼樣的特徵。

2、這兩句話都表明了作者在觀察的時候,也會對觀察到的現象做一些思考。根據這樣的特點,仿寫幾句類似的話。觀察到的現象也許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小發現,在發現之後思考一下,提出問題即可。

3、全班交流一下自己仿寫的句子,互相提一提意見和建議,並做修改。

(二)下面這段話只修改了一部分。讀一讀,看看還有什麼問題,用修改符號改一改。

答案示例:第一句:他—它;

第三句:我用一根小棍輕輕點了它一下;

第四句:我又點了幾下。

點撥:

1、看看文段,學習表示對調和表示移動的修改符號的用法。

2、仔細觀察,多讀幾遍,用修改符號將文段還未完善的地方修改完畢,同學之間交流。

3、試着用掌握的修改符號修改自己的作文,也可以同學互改。

知識拓展:修改符號。

刪除符號——把要刪去的部分圈起來,再畫個小尾巴;

對調符號——用於相鄰的兩個詞語顛倒位置。注意必須是緊鄰的兩部分;

置換符號——用於不相鄰的兩部分調換位置;

替換符號——句子沒有其他毛病,只是某個詞語用詞不當,用恰當的詞來代替;

添加符號——把需添加的部分寫在合適的位置,再用符號拉進去。

1、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

①秋天是豐收的季節,人們可以吃到蘋果、梨子、橘子和水果。

②小明的建議基本上是完全可行的。

③雖然今天是“六一”兒童節,但是同學們非常高興。

④在同學們的幫助下進步了。

2、試着用修改符號修改下面的語段。

有一天上課時。我忽然覺得肚子痛得直不起腰。老師問明瞭情況,揹我立即到醫院;晚上,老師又冒雨敢到我家來關懷我。我怕當誤了學習,急得哭了。老師又親切地安慰我,“彆着急,等你身體好了,我會給你補上的。”

這學期,課外閱讀對我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們閱讀了“簡·愛”“魯濱遜漂流記”等……課外書,這些書的內容和中心都很豐富。大量的閱讀使我們加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我們班還被學校授予“課外閱讀先進班級”。

明確:

①“課外閱讀”和“我們”調換;

②“‘簡·愛’”“‘魯濱遜漂流記’”的兩個雙引號改爲書名號;

③“等……”刪掉省略號(因爲省略號後還有內容“課外書”)。

④“內容和中心都很豐富”改爲“內容很豐富,中心很明確”;

⑤“加強”與“見識”搭配不當,將“加強”改爲“增長”;

⑥“授予”與“先進班級”搭配不當,將“授予”改爲“評爲”,或者在“先進班級”後加“的稱號”。

三、日積月累

(一)作者介紹

韋應物(737—792),中盛唐之交一位傑出的詩人。他的詩歌較真實地反映了現實生活,具有較濃厚的生活氣息。風格瀟灑自然,醇厚朴實,在唐代詩人中,自成名家。白居易說他的五言詩“高雅閒淡,自成一家之體”。蘇東坡有一首詩言:“樂天(白居易)長短三千首,卻遜韋郎五字詩。”因此,韋應物在文學史上具有相當高的地位。

(二)寫作背景

一般認爲,這首詩是韋應物任滁州刺史時所作。他時常獨步郊外,滁州西澗便是他常光顧的地方。作者喜愛西澗清幽的景色,一天遊覽至滁州西澗(在滁州城西郊野),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郁的小詩。

(三)朗讀指導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四)詩歌大意

我唯獨喜愛澗邊生長的青草,樹蔭深處的黃鸝發出誘人的叫聲。春天的潮水和雨水夾雜在一起,讓人感覺雨勢分外急迫。郊野的渡口空無一人,只有空空的渡船自在地漂浮着。

(五)詩歌賞析

這是寫景詩的名篇,詩歌描寫了滁州西澗幽寂的風景:清幽的芳草在澗邊寂寂地生長着,幽草附近,有深密的樹林,林中有黃鸝在鳴唱。傍晚之時,春雨急驟,澗中之水橫衝直撞奔突而流,野外的渡口一片安詳,周圍了無人蹤,只有渡船橫在河中。此詩動靜結合,風格深遠,如一幅清幽的水墨畫。描繪了西澗晚潮時雨中的美景及恬淡幽靜的意境,表達了詩人恬淡的胸襟和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而憂傷的情懷。

點撥:

1、同學之間交流討論,根據詩中字詞大意,理解詩歌的主要內容。

2、試着用自己的話將詩人所描繪的場景講述出來,體會其中所蘊含的詩人情感。

3、誦讀全詩,背誦全詩。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語文園地四》 篇4

教學目標

1、體會反語的好處,並學會運用。

2、掌握多種識字方法。

3、瞭解不同的詞語代表的是哪類人,掌握冒號的用法。

4、積累關於詠物的古詩。

教學重難點

學會使用冒號,積累詠物的古詩。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交流平臺”

1、出示課本語句,想想這種表達方式和我們平時所用的表達方式有什麼不同。(師點撥:反語)如,“古怪”的本意是“怪異”,此處反話正說,稱讚貓可愛。

2、學生自由讀“交流平臺”,進一步體會什麼是反語,使用反語有什麼好處。

反語:運用跟本意相反的詞語來表達,是一種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修辭手法。主要分正話反說或反話正說兩種。

3、通過感受反語的好處,嘗試使用反語表達感情。

如:老師摸摸我的頭,說道:“你這個‘粗心鬼’啊,下次注意要把題目看清楚。”

二、識字加油站

1、指名讀、分組讀詞語,說說你發現了什麼。(如,杆——肝(肝臟)——稈(麥稈),把熟字“杆”的偏旁“木”換成“月”,就是“肝”,換成“禾”就是“稈”。)

2、換偏旁的方法可以幫我們識記生字,你還知道哪些識記生字的方法?(加一加、減一減、字理識字法等)

3、師展示:轉盤記憶法。以“由”爲例,可以轉化爲油、軸、屆、宙。

三、詞句段運用

(一)三字俗語

1、學生自由讀詞語,想想這些詞語說的是哪類人。

千里馬——有才幹的人;老黃牛——老實肯幹的人;百靈鳥——歌聲清脆的人;

領頭羊——團體中起主導作用的人;小蜜蜂——勤快的人;紙老虎——外強中乾的人;變色龍——見風使舵的人;鐵公雞——極其吝嗇的人;應聲蟲——自己胸無主張,隨聲附和他人的人;哈巴狗——唯命是從的人。

2、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詞語呢?試着說一說。

替罪羊馬大哈地頭蛇孺子牛老狐狸笑面虎

(二)冒號的用法

1、想一想,在哪些地方會用到冒號?

2、師總結:提示語在前、寫信、介紹人物等情境中會用到冒號。

3、讀例句,說說例句中的冒號屬於哪種類型。

例: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用身子……讓你給它抓癢。

冒號:用於總說性話語之後,引出分說。圍繞着“溫柔可親”進行具體說明。

4、分組讀課本中的另外兩個例句,進一步體會冒號的用法。

5、仿寫。(見達標檢測第4題)

6、小練筆:仿照例句中冒號的用法,寫一寫剩下的兩個句子。

(三)體會感嘆詞的用法

讀一讀,比一比,說說去掉加點字後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1、從表示語氣的“吧”“啊”“呢”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老舍先生對小貓責怪中包含着的喜愛之情;去掉了就只含有責怪的意味了。

2、表示語氣的“啊”,我們可以感受到老舍先生對小貓的喜愛之情。

3、表示語氣的“啦”,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白公鵝的喜愛與敬佩之情。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書寫提示

1、(課件出示要寫的句段)請學生思考:怎樣把這段字在本上寫漂亮呢?(一筆一畫、認真書寫、字不要過大等)

2、師總結:字距要比行距小;字的大小基本一致;兩邊留的空白大致相等。

3、運用所學書寫方法,將課本中的選段工整地摘抄到本子上。

4、評選“小小書法家”。

二、日積月累

1、談話導入:同學們,古代詩人很喜歡爲動物或植物寫詩,讚美他們的高尚情操,你知道哪些讚美動物或植物的古詩?今天,我們來學習羅隱的《蜂》。

2、初讀古詩,瞭解作者。

(1)作者介紹。(課件出示)

(2)指名讀,齊讀,分組讀。

3、小組討論,理解古詩。

(1)理解詩句: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

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山峯,極其美好的風景都被蜜蜂佔有。

(2)理解詩句:採得百花成蜜後,爲誰辛苦爲誰甜?

蜜蜂啊,你採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爲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嚐香甜呢?

(3)分析主旨:這是一首詠物詩。前兩句寫蜜蜂在山花爛漫間不停穿梭、勞作,廣闊的領地給了它們相當大的施展本領的空間。後兩句把它所象徵的“勞動者”意象加以引申,發出“採得百花成蜜後,爲誰辛苦爲誰甜”的一聲嘆息。這首詠蜂詩運用象徵、設問的手法反映了勞動者不能享受其勞動成果的社會現象。

4、知識拓展:積累關於詠物的古詩。

教學反思

“語文園地四”重在培養學生掌握不同的讚美方法,從“交流平臺”的利用反語表現出喜愛、讚美之情,到“日積月累”的詠物古詩,都在告訴學生怎樣讚美自己喜歡的人或物,表達自己的感情,我特意在講解“交流平臺”的時候,讓學生使用反語,讓他們體會語文的博大精深,再用“日積月累”中的古詩告訴他們讚美的方法多種多樣,要靈活運用。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還要多幫助學生總結知識點,使其學會綜合運用所學。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語文園地四》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藉助關鍵語句或關鍵語句的提示概括段落大意,把握關鍵語句的不同位置。

2、能仿照例子,寫下自己的觀察思考。

3、學習“對調”和“移動”兩種修改符號,並嘗試運用。

4、朗讀、背誦古詩《滁州西澗》。

[教學重難點]

學會藉助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學習用“對調”和“移動”兩種修改符號修改一段話;朗讀、背誦古詩《滁州西澗》。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交流平臺”

1、關鍵詞語能幫助我們概括一段話的大意。

(課件出示《富饒的西沙羣島》第5自然段)說說哪句話可以直接概括段意。(西沙羣島也是鳥的天下)

2、有時候,一段話的大意需要根據關鍵語句的提示進行概括。

(1)(課件出示《花鐘》第2自然段)不同的植物,爲什麼開花的時間不同呢?

(2)這一自然段的關鍵語句是第一句話,它不能幫助我們直接概括出大意,但是我們可以藉助這句話的提示來概括,即“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溫度、溼度、光照、昆蟲活動的時間有關”。

3、關鍵語句可能在一段話中的不同位置。

(1)(課件出示《花鐘》第1自然段)說說哪句話可以直接概括段意。(第2句話)

(2)(課件出示《小蝦》第3自然段)找一找這一段話的中心句。

二、學習“詞句段運用”

課件出示課本中的句子。

1、學生自由朗讀這兩段話,互相交流,分析這兩段話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兩個例子都是先寫觀察到的情況,再寫由此引發的思考並提出疑問。)

2、教師小結: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養成認真觀察、主動思考、提出問題的好習慣。

3、回憶相關經歷,仿照例子獨立練寫,教師個別輔導。

4、班級交流,學生之間互相評價。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詞句段”拓展

1、課件出示:用修改符號修改下列病句。

①公園新設了由兩個英國援建的遊樂項目。

②明天,三年級全體去看電影。

③我經常回憶過去有趣的往事。

(1)小組交流,進行修改。

(2)小組代表發言,參與全班交流。

(3)教師評議,相機小結。

①公園新設了由兩個英國援建的遊樂項目。(“兩個”和“英國援建的”詞序顛倒,意思混亂。)

②明天,三年級全體去看電影。(成分殘缺,不是“三年級全體”,而是“三年級全體同學”。)

③我經常回憶過去有趣的往事。(“過去”和“往”意思重複,去掉一個。)

(4)課件出示,讀讀議議。

2、認識修改符號。(課件出示本次要求掌握的“對調”和“移動”兩種修改符號的圖片)

3、課件出示:修改病句歌訣

4、師生共同研讀課本上修改的一段話,總結修改病句的方法:增成分殘缺的;刪意思重複的;換用詞不當的;調詞序顛倒的。

5、教師小結:希望同學們記住所學的修改符號,準確運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修改自己的習作。

二、學習“日積月累”

1、學習生字,準確朗讀。

(1)課件出示古詩。(帶有節奏劃分的詩句)

(2)指名朗讀。師生評議。糾正字音,學習生字。

2、簡單理解,把握感情。

(1)課件出示重要詞語註釋。

(2)欣賞圖片或課文插圖。小組交流,結合註釋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3)全班交流,出示譯文:我非常喜愛這河邊生長的野草,是那樣幽靜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樹林的深處,不斷傳來黃鸝的叫聲,是那樣婉轉動聽。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樣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蒼茫的荒野渡口,已沒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獨自橫漂在河面上。

3、採用多種形式朗讀,熟讀成誦。

4、師小結:詩裏寫的雖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經詩人的點染,卻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韻之畫。請同學們試着背誦這首古詩吧。

[教學反思]

爲了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我放手把教學的時間與空間交給學生,讓他們通過自己的觀察、實踐、獨立思考與集體討論,去獲得知識,從而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次教學實踐使我體會到,只要教師敢於放開雙手,就會發現學生也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創造者。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語文園地四》 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通過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並能仿寫。

2.明確書寫時需要注意的問題,做到書寫工整。

3.積累兩首古詩,瞭解詩歌大意,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學習通過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並能仿寫。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交流平臺”

1.談話導入:在本組課文的學習中,作者通過人物神態、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表現人物的內心。

2.朗讀體會:朗讀範例中的描寫人物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引導學生體會這些語句好在哪裏?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3.回顧拓展:你還可以從本單元課文中哪些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體會到人物的內心?並和同學交流。

二、詞句段運用

(一)第1小題

1.(出示課本中的三個句子)學生齊讀句子,體會人物的內心。

(1)同桌之間交流體會。

(2)師生一同明確:

①動作描寫反映了毛主席愛之深切,驚悉噩耗後極度痛苦的心情,表現了毛主席常人的感情,超人的胸懷。

②這句話是對黃繼光的神態和語言描寫。體現了黃繼光對敵人的滿腔仇恨和完成任務的決心。

③語言描寫和神態描寫。袁明將軍深深地被戰士們的情義所感動,現在他不是以一個首長的身份,而是以一個長輩的身份,請孩子們吃菜。

2.從“焦急地等人、期待落空、久別重逢”中選擇一種情境,照樣子寫一寫。

(1)學生獨立動筆寫一寫。

(2)同桌之間交流分享成果。

(3)教師指名分享答案。

期待落空:他的頭慢慢地低垂下來,往日裏亮晶晶的眸子也灰暗了下來,彷彿星光被烏雲遮掩,沒了光彩。周遭的氣息也彷彿舒緩下來,一切成了慢鏡頭。剛纔心裏的期待成了傷人最深的刀。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心像坐過山車一樣,高高的揚起然後急速下落,最終歸於讓人無奈的平靜。嘴角慢慢牽起了一抹不自然的微笑,頗有些讓人心碎的味道。

久別重逢:周圍的時間彷彿停止了,微風吹着臉頰,心裏激動極了,腦子裏馬上回憶出與老朋友度過的美好時光,進而我們相視一笑。

(二)第2小題

1.(出示課本中的兩個句子)學生齊讀下面的句子,體會它們的表達效果。

(1)請同學們讀課文中的句子,讀準確、通順。

(2)同桌之間互相體會句子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3)指名學生分享成果。

明確:①連一向從容鎮定的沃克醫生雙手都顫抖了,說明這場手術難度大,令人緊張。從側面襯托了劉伯承堅強的意志。

②與以往樂觀開朗的“我”相比,現在“我”的表現顯得很焦躁、鬱鬱寡歡。說明這件事比以往要不順心。

(4)師點撥:句子中人物與平時有不同的表現是爲了通過對比的寫作手法突出人物的內心世界,體現人物特點。

2.請同學們仿照例句說一說。

①同桌之間互相舉例。

②教師指名回答。

例:他一向說話做事大大咧咧,這次居然溫柔地安慰起同桌來。

三、書寫提示

1.(課件出示劉湛秋的《帆》)自由讀劉湛秋的散文詩——《帆》,力求讀準確、讀通順、讀出感情。思考:書寫時需要注意什麼?

2.學生討論後,指名回答。

3.師生一起明確:

(1)標題和作者的位置要寫在醒目的位置。

(2)段落要分明。

(3)標點符號不頂格書寫。

4.學生動動手在練習本上寫一寫。

5.抽一兩名優秀學生作品在班級展示,讓學生之間互相傳閱欣賞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日積月累

(一)學習王之渙的《涼州詞》

1.談話導入

迄今1000多年的唐朝,是我國詩歌發展的巔峯時期,盛極一時的`邊塞詩確乎前無古人,王之渙的《涼州詞》就是這其中的優秀代表。(板書課題,簡介作者)

2.感悟詩意,朗讀體會

(1)劃分節奏讀古詩。讀準確、通順,注意朗讀的節奏、韻律。“涼州詞”是涼州歌的唱詞,不是,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名。請寫出“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意思。

(2)自由誦讀,初步理解詩句的含義。

3.品讀古詩

(1)學習第一句:黃河遠上白雲間

①你覺得該怎麼讀?指名試讀,評議。

②讀完第一句詩,在你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怎樣的景象?

(2)學習第二句:一片孤城萬仞山

①理解“仞”“一片”的意思,思考:這一句詩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卷?

②詩人爲什麼不用“座”而用“片”?(萬仞高山的襯托下,用“座”顯得單薄;在“黃河遠上白雲間”的廣闊背景下用“片”更顯得單薄和孤單。)

(3)學習第三、四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①談談你對這兩句詩的理解。

②徵人有怨嗎?怨什麼?(因聽到《折楊柳》的曲子而怨)

③爲什麼又何須怨呢?從中你又體會到了什麼?(一個“何須怨”,道出了將士們保家爲國的心聲,表達了他們豁達的胸懷。)

(二)學習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釋題導入

(板書課題)說說你知道了什麼。(學生交流自己讀詩題後所得:送的地點,誰送誰,“之”的含義,對黃鶴樓、廣陵及人物的瞭解,李白和孟浩然之間的友誼故事等。)

2.讀通讀順,整體感知

(1)自由誦讀古詩。讀準確、通順。初步理解詩句的含義。

(2)指名讀,注意朗讀的節奏、韻律。

(3)師生明確詩句的意思。

3.感悟詩境,品讀古詩

(1)學習第一、二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①結合地圖,瞭解黃鶴樓和廣陵的方位。

②(課件播放江南美景)此情此景,好友要去繁華都市,你有什麼想說的?

(2)學習第三、四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①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李白還在黃鶴樓上久久地望啊望,他在看什麼啊?(孤帆)可那是盛世唐朝啊,長江是交通要道,江上應該有許多來往的船隻。爲什麼李白只看見孟浩然的孤帆呢(過盡千帆皆不見,一心只送孟浩然,多麼深厚的友誼啊!)

②“孤帆遠影碧空盡”,真的都盡了嗎?不盡的是什麼?(沒有盡。不盡的是滾滾長江水,不盡的是對孟浩然的無限思念之情。)

4.背誦兩首古詩,交流積累古詩的方法。

[教學反思]

由於在本單元的課文學習中認真落實了“運用動作、語言、神態描寫來表現人物的內心”這一學習要素,語文園地中“交流平臺”與“語句段運用”的內容又是對前面知識點的一個總結回顧,對於學生而言難度不大,總體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本次“日積月累”增加了一首古詩,時間上比較緊湊。在操作過程中,朗讀方面效率低,培養學生想象畫面這一環節因時間關係而不能盡情發揮,有點草草收場的感覺。在表揚學生方面做得比較好,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讚揚學生的用詞比較格式化,感覺與學生還是有點距離。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語文園地四》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交流平臺”的學習,能把握文字情感基調,通過語速、語調和節奏的變化讀出文字中蘊含的情感。

2.能發現“詞句段運用”中第一部分裏左右兩組詞語在情感色彩上的不同。

3.理解逗號的用法,並正確使用。

4.通過看圖、學會橫版與豎版兩種寫法。

5. 積累有關描寫國家民生的四字詞語。

【教學重點】

學會分辨褒義詞和貶義詞,並積累詞語。

【教學難點】

能把握文字情感基調,通過語速、語調和節奏的變化讀出文字中蘊含的情感。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交流平臺”。

1.讀一讀,找規律。

出示交流平臺中的內容

(1)讀一讀情景對話,你發現怎樣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交流。教師小結:①準確地把握課文的感情基調;②通過調整語速、語調和節奏來表現課文的感情。

2.練一練,學運用。

下面這段文章選自聞一多的《七子之歌》,先想想課文表達什麼感情?再想想用怎樣的語速、語調、節奏來讀?

七子之歌(節選)

香港

我好比鳳闕階守夜的黃豹,

母親啊,我身份雖微,地位險要。

如今獰惡的海獅撲在我身上,

咬着我的骨肉,嚥着我的脂膏;

母親啊,我哭泣號啕,呼你不應。

母親啊,快讓我躲入你的懷抱!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1)學生自由練習,指名朗讀。(根據學生朗讀情況,追問二個問題:文字的感情基調是什麼?用怎麼樣的語音、語調和節奏朗讀?)

(1)教師指導:這篇表達強烈的希望香港迴歸祖國的願望,把香港比作兒子,大陸是母親,母子分離那是非常傷感的。所以可以讀得慢一點,語調低沉些,以體現受到的苦痛、傷感而又殷切希望迴歸的心情。

(2)齊讀,指名朗讀。

3.我拓展,我積累。

(1)平時閱讀中,你有哪些有感情朗讀的好方法?(學生交流,比如:朗讀時將一些關鍵性的詞語讀成重音,也能很好地表達感情。)

(2)出示;她找哇,找哇,終於在一座山上找到了一個很小的泉眼。

自由朗讀,指名朗讀。

教師小結:讀這句話,我們可以從“找哇 找哇”“終於”“很小”感受到小姑娘走了很多很多地方,走了很遠很遠的路程,花了很長很長的時間,費了很大很大的力氣,纔好不容易的找到泉眼,還是很小的泉眼,爲了讀出她的“不容易”,就要將這幾個詞語讀成重音,還要讀得慢、拖長音,就能很好地表達感情。

同桌互聽、讀。

【設計意圖:通過明確要求,結合實例,分享讀書方法,強化練習,讓學生學習有感情朗讀的方法。】

二、學習“詞句段運用”。

1.讀一讀,找規律。

(1)讀一讀這些詞語,你有什麼發現?

(上下兩組相對的詞語意思相近,但是感情色彩不同。上面一行都是褒義詞——褒義詞就是表揚,肯定,讚許的好詞語。下面一行都是貶義詞)貶義詞就是批評、否定、貶低的不好聽的詞語。)

(3)讀一讀這些詞語,誰知道這些詞語的意思?

學生分享後,出示填空:

(舉世聞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臭名遠揚)壞名聲傳得很遠。

(興高采烈)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詞犀利。後多形容興致高,精神飽滿。

(得意忘形)形容高興得失去了常態

(足智多謀)形容人善於料事和用計。

(詭計多端)形容壞主意很多。

(嘔心瀝血)多形容爲事業、工作、文藝創作等用心的艱苦。

(處心積慮)形容蓄謀已久。

填空:

褒義詞:( )

貶義詞:( )

(4)選擇其中一個詞語寫一段話。

學生自由準備,寫好後,四人小組交流。

推薦一名代表,全班交流。(關注情感色彩是否一致,句子是否通順。)

2.練一練,學運用。

讀句子,根據感情色彩選詞填空。

出示:

嘔心瀝血 處心積慮 得意忘形 興高采烈 臭名遠揚 舉世聞名

(1)老師爲了我們 了一生,如今年過花甲,咱們可得經常去看望他。

(2)沒想到你們這麼不長進,老是 地想要分家產。

(3)大家聽說總政歌舞團要來我們這裏演出,個個 ,奔走相告。

(4)你這次段考有點進步,應再接再厲,可別就 ,鬆懈下來了!

(5)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都是 的古代建築。

(6)這些民族敗類,幹了那麼多傷天害理之事,早已 了,在我們這裏是婦孺唾棄。

3.我拓展,我積累。

出示:

鞠躬盡瘁 爭先恐後 肝膽相照 不拘一格

剛愎自用 趨之若鶩 臭味相投 離經叛道

(1)成語中的褒義詞和貶義詞語還有很多。自由朗讀,積累成語。

(2)你還能說出哪些褒義詞和貶義詞?

三、語句段運用

1.讀一讀,找規律。

(1)讀前兩個句子,頓號和逗號的用法有什麼不同?

(頓號表示並列詞語之間的停頓,是短語內部的結構關係,而逗號表示的是句子內部的結構關係。頓號可以用在並列的詞語之間,也可以用在當作詞語用的短語之間。)

(2)出示:毽子越做越講究: 有黑雞毛、白雞毛、蘆花雞毛等,各種顏色的毽子滿院子飛。

學生加標點符號,加好後,指名回答。(根據學生回答追問,爲什麼用頓號或逗號?)

教師小結:第一句中的“”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東、西、南”;第二句中“桃子、石榴、蘋果”,第三句中“黑雞毛、白雞毛、蘆花雞毛” 屬於並列詞語,是短語內部的結構關係,用頓號。

2.練一練,學運用。

出示:給下面的句子加上標點符號。

(1)球類運動 包括手球 籃球 足球 排球 羽毛球 網球 高爾夫球 冰球 棒球 壘球 毽球 乒乓球 檯球 冰壺 橄欖球 曲棍球 水球 保齡球 健身球 彈球等

(2)如果沒有太陽 地球上將到處是黑暗 到處是寒冷 沒有風 雪 雨露沒有草 木 鳥 獸 自然也沒有人 一句話 沒有太陽 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3.我拓展,我積累。

兩人一組,開展“你寫句子,我點標點”的遊戲。

四、書寫提示

1.看一看,找規律。

(1)有幾種排法?有什麼不同?

(古詩橫版與豎版兩種寫法。書寫時注意四點;一是無論橫版、豎版的書寫注意詩句都要居中寫,上下左右的文字要對齊;二是注意書寫內容包括古詩題目、詩句、作者;三是注意橫版與豎版書寫的格式不同,橫版從上到下書寫,豎版是從右到左書寫;四是要注意字的筆畫、結構等方面的細節。

2.練一練,學運用。

(1)自選一首古詩,注意詩句居中並上下對齊。

(2)注意橫版與豎版書寫格式不同。

(3)注意筆畫、結構等方面的細節。

3.我拓展、我積累。

(1)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首古詩,認真書寫。

(2分享自己的硬筆書法,選擇大家認可的,進行全班展示,互相學習並積累。

五、學習“日積月累”

1.讀一讀,找規律。

出示:

太平盛世 國泰民安 豐衣足食 安居樂業

政通人和 人壽年豐 夜不閉戶 路不拾遺

多事之秋 兵荒馬亂 流離失所 生靈塗炭

家破人亡 哀鴻遍野 民不聊生 內憂外患

(1)讀一讀,你有什麼發現?(些四字詞語都是描寫國家民生的詞語,上面8個詞語是歌頌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一派欣欣向榮的褒義詞,下面8個詞語是描畫國家落後,民不聊生衰敗景象的詞語。)

(2)自己查資料或工具書,給自己不懂的詞語寫註解。

根據學生交流出示:

太平盛世: 安定、興盛的時代。

國泰民安: 泰:平安,安定。國家太平,人民安樂。

豐衣足食:足:夠。穿的吃的都很豐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安居樂業:安:安定;樂:喜愛,愉快;業:職業。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勞動。

政通人和:政事通達,人心和順。形容國家穩定,人民安樂。

人壽年豐:人長壽,年成也好。形容太平興旺的景象。

夜不閉戶:戶:門。夜裏睡覺不用閂上門。形容社會治安情況良好。

路不拾遺: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東西撿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多事之秋:多事:事故或事變多;秋:時期。事故或事變很多的時期。

兵荒馬亂:荒、亂:指社會秩序不安定。形容戰爭期間社會混亂不安景象。

流離失所:流離:轉徒離散。無處安身,到處流浪。

生靈塗炭:生靈:百姓;塗: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裏。形容人民處於極端困苦的境地。

家破人亡:家庭破產,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慘相。

哀鴻遍野: 哀鴻:哀鳴的鴻雁。比喻啼飢號寒的災民。比喻在天災人禍中到處都是流離失所、呻吟呼號的饑民。

民不聊生:聊:依賴,憑藉。指老百姓無以爲生,活不下去。

內憂外患:多指國內不安定和外敵侵略。有時也比喻個人的情況。

2.練一練,學運用。

用上下面的詞語寫一段話,描繪出民不聊生、國家多災多難的場面。

多事之秋 兵荒馬亂 流離失所 生靈塗炭

家破人亡 哀鴻遍野 民不聊生 內憂外患

3.我拓展、我積累。

(1)你還能說出哪些描寫國家民生的詞語?

(2)根據學生回答,進行褒義詞和貶義詞的分類,並積累這些詞語。

【設計意圖:藉助大家的智慧,在讀一讀、分一分、背一背中積累更多的詞語。】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語文園地四》 篇8

教學目標

1、交流文章的開頭和結尾的多種形式,明白好的開頭和結尾對一篇文章所起的重要作用。

2、瞭解詠物詩的特點,明確所詠之物和作者所抒之志的相關點。

3、體會用外貌描寫來刻畫人物的表達效果。

4、積累俗語。

教學重難點

1、文章開頭和結尾的妙用。

2、體會用外貌描寫來刻畫人物的表達效果。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課件出示摘錄的文章開頭和結尾)先自由朗讀,後指名朗讀。

2、“鳳頭豹尾”是人們對好的文章開頭和結尾的讚譽,也是大家作文時想要達到的一種高度。好的開頭猶如美麗的鳳頭,能給人以賞心悅目、耳目一新的感覺;好的結尾則像豹子的尾巴,強勁有力,收束得當。剛纔大家在朗讀的過程中對這幾篇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有怎樣的感受呢?這樣寫好在哪裏?

二、交流平臺

1、結合文章開頭和結尾交流這樣寫的好處。

(1)《十六年前的回憶》是革命先驅李大釗的女兒李星華在1943年寫的,文中回憶了父親李大釗十六年前遇難的經過。開頭兩句話點明瞭父親李大釗的遇難日,表達了自己的深切緬懷。結尾再次強調“4月28日”這個時間,前後照應,首尾連貫,突出了作者對父親被害的事情記憶深刻,也表達了對父親深深的懷念。

(2)《藏戲》開頭用三個反問句形成排比段,不僅強調了藏戲的三個突出特點,同時我們也讀出了作者對藏戲獨特藝術魅力的無比驚歎。既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又有條理,便於大家的閱讀。

(3)《草原》的開頭,作者直抒胸臆,表達了自己對草原的無比熱愛,讓讀者未到草原也已深深被吸引,使讀者一讀爲快。

(4)《十六年前的回憶》的結尾,照應開頭,表明未在悲痛中倒下,不會忘記敵人欠下的血債,要向反動派討還血債,繼承先烈的遺志,革命到底。

(5)《匆匆》的結尾,首尾呼應,深化主題。更突出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留戀,不甘心虛度時光的心情,同時給讀者留下思考的空間。

(6)《那個星期天》的結尾,作者用簡筆勾畫出一幅充滿意境的畫面,將作者第一次盼望時的興奮、期待到最後落空的心情融入荒涼的景色中,韻味無窮,發人深思。

2、就自己收集的精彩開頭和結尾進一步交流,仿照其中的一兩種開頭、結尾的寫法寫一寫。

三、總結拓展

1、開頭的方法:開門見山式、情境導入式、欲揚先抑,波瀾起伏等。

2、結尾的方法:畫龍點睛法、抒情議論法、含蓄暗示法、首尾呼應法等。

四、詞句段運用——古詩

1、背古詩,說詩意,談發現。

竹石(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贈劉景文(宋)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1)由本單元的三首詩背起,到王冕的《墨梅》、蘇軾的《贈劉景文》,指名背誦,可以由重點句到全詩。

(2)派代表說詩意。

①《竹石》:竹子緊緊地抓住青山毫不放鬆,原來是由於竹根深深地紮在了岩石之中。經歷無數磨難和打擊身骨仍堅勁,任憑你刮東風西風,還是南風北風。

②《墨梅》:我家的洗硯池邊生長着一棵梅樹,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筆後淡墨留下的痕跡而沒有鮮豔的顏色。因爲它並不需要別人去誇讚它的顏色,它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氣充滿天地之間。

③《贈劉景文》: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秋風中依然顯得生機勃勃。別以爲一年的好景將盡,你一定要記住,最美的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黃橘綠的時節啊!

(3)重點研讀畫線的詩句,說說自己的發現。

①《竹石》是清代畫家鄭燮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通過描寫立根破巖中的勁竹,讚美了竹子的剛毅堅勁,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絕不隨波逐流的高尚情操。

②《墨梅》是一首題畫詩。墨梅就是水墨畫中的梅花。詩人讚美墨梅不求人誇,只願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③蘇軾在《贈劉景文》一詩中借菊花和荷花這兩種品性高潔的代表,讚美劉景文遭受挫折不氣餒,歷經磨難不喪志的品行和節操,同時也勉勵友人和自己要珍惜時光、樂觀向上。

小結:這幾首詩和我們本單元所學的《馬詩》《石灰吟》一樣都是借物喻人、託物言志的詩,作者通過所詠之物自況,借事物的形態特徵抒寫自己的情懷。在這類詠物詩中,詩人將物與自我形象融合在一起,在描摹事物中寄託了一定的感情。作者寄情於物,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態度,或寄寓美好的願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現作者的生活情趣。

五、語句段運用——外貌描寫

1、學生自主閱讀文中的三個外貌描寫片段,從這三段描寫中獲取了什麼信息?(依次出示3個句子)

(1)句子一:“仍舊”“沒戴眼鏡”“亂蓬蓬的長頭髮”寫出了李大釗在獄中受盡折磨,“平靜”則寫出他遭受酷刑後依然堅強,“慈祥”則寫出了他對親人的愛。去掉了這些外貌描寫,則傳遞不出這諸多的信息。

(2)句子二:“兇惡可怕”正面描寫扁鼻子軍官可憎、窮兇極惡的面目;“那雙手就像鷹的爪子”這個比喻句逼真地寫出了敵人下手之重和心腸之狠毒。沒有這些外貌描寫,就會顯得語言直白寡味,既無法生動寫出敵人的醜態,也不能更好地激起讀者對敵人的痛恨之情。

(3)句子三:“沒有什麼模樣”的祥子卻被老舍先生寫得如此活靈活現,重點在於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徵來描述:“頭不很大,圓眼、肉鼻子,兩條眉很短很粗,頭上永遠剃得發亮;腮上沒有多餘的肉,脖子可是幾乎與頭一邊兒粗。”寥寥數語,精準而細緻地將一個憨厚、樸實、勤勞的舊時代車伕形象立於讀者眼前。去掉了外貌描寫則達不到這樣出神入化的效果。

過渡:從上面幾個例句中,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相由心生”。一個人的儀容外表是受心靈因素的影響的,觀其貌,大抵可以瞭解他的性情、當時的狀態等等。通過學習,我們也明白了:在描寫人的外貌時,不能以貌寫貌,而要“以形傳神”,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徵,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

2、什麼是外貌描寫?

外貌描寫,也稱肖像描寫,即是對人物的外貌特徵(包括人物的長相、穿着、身材、神態、姿態等)進行描寫。外貌描寫往往能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達作者的愛憎,加深讀者對人物的印象。

3、如何進行外貌描寫?

(1)外貌描寫要有一定的順序。描寫人物外貌時要合理安排好描寫的順序,一般先寫整體再寫局部;局部描寫時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

例:他有三頭六臂,脖子上套着乾坤圈,腳踏風火輪,威風八面。(2)抓住外貌中最主要的特徵。相貌是千差萬別的,所以我們在描寫人物時就要選取最能反映人物外貌、年齡、身份、職業與性格的特徵,捕捉最能表現人物內心情感與個性特徵的瞬間畫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例:最使我難忘的,是我小學時候的女教師蔡芸芝先生。現在回想起來,她那時有十八、九歲。嘴角右邊有榆錢大小一塊黑痣。在我的記憶裏,她是一個溫柔和美麗的人。——魏巍《我的老師》

(3)凸顯人物性格和情感。透過人物的外貌要能看出人物的性格特徵及作者的情感態度。例:金豆才七歲,頭髮披散着,垂到脖子邊,見人就羞得把頭低下去,或者跑開了又悄悄地望着人,或者等你不知不覺時猛然叫一聲來嚇唬你。(性格:害羞但天真、活潑)

(4)巧用修辭。巧用準確的形容詞和相關的修辭手法,如比喻、誇張、排比等來寫人物,會使人物形象更鮮明生動、更傳神。

例:從“時尚”髮屋裏走出來一個青年女子,她的捲髮宛如一朵朵從木頭上旋下來的刨花。

4、課後,希望同學們試着用我們今天所學的幾種方法,進行外貌描寫,用每個方法寫一句話。

六、日積月累

1、過渡:在低年級的時候,我們曾經積累過一些俗語,有“人心齊,泰山移”“衆人拾柴火焰高”等,大家都知道這些語言大多來自民間,簡練而形象化,揭示一定的道理,反映人們的生活經驗或願望。今天我們再來積累一組這樣的句子吧。

2、分小組誦讀接龍,注意字音字義。

3、說句意,熟讀成誦。

(1)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用心地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卻總是不開,最後還是枯萎了;而無意折下來的一枝柳條隨便地插在地裏,從來沒有照料它,幾年過去,卻成了鬱鬱蔥蔥的柳樹。比喻想做一件事情,花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結果並沒能如願;而不經意的事情,反而很順利地得到好結果。用道家的話就是指順其自然,凡事不可強求。

(2)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藥雖然很苦,讓人難以吞嚥,但卻能讓病痊癒,而教人從善的話雖然讓人聽了有點不舒服,但卻能幫助人們的一言一行。現在常用來形容應該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和批評。

(3)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樹希望靜止不擺,風卻吹得它不能停息;子女想贍養父母時,父母卻已離他們而去。比喻時間的流逝是不隨個人意願而停止的,感嘆人子希望盡孝雙親時,父母卻已經亡故。

(4)常將有日思無日,莫把無時當有時。

在過富有的生活的時候要想到以後可能會過貧窮的日子,不要到了一無所有的時候再來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勸誡人們在物資豐富時要考慮到缺乏的日子,不要到了缺乏時才後悔。應注意節約,不要浪費。

(5)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知識等到要用的時候才覺得掌握得太少了,事情沒有親身經歷過不會明白其中的艱難。勸勉大家要勤學善行,知行合一。

4、引用俗語說句子。

5、讀一讀,背一背。

教學板書

語文園地四

鳳頭←→豹尾

詠物詩借物喻人

託物言志

外貌描寫目的是以形傳神

教學反思

這個單元語文園地的內容看似不多,實則不少,表達和積累都值得認真對待。交流平臺的內容是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這既是大家讀文章時要注意的重點,也是大家寫好作文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單獨分析好的文章開頭和結尾時,同學們都能有所感知,但在具體運用時,還是有侷限,看來平時加強這方面的訓練非常有必要。這類問題同樣表現在“詞句段運用”和“日積月累”這兩個板塊,好在大家都樂於去積累,等到積累到一定的量,或許就可以將所學知識化爲己用,能更好地隨心表達了吧。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語文園地四》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陀、螺”等10個生字。能認讀有關玩具名稱的詞語。能說出自己玩過的玩具。

2、能把自己積累的描寫心情的詞語分類寫下來。能仿照例句,用“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說句子。

3、掌握三包圍的字和全包圍的字的書寫規律。

4、積累有關誠信的名言。

5、自主閱讀《手影戲》,能瞭解內容,感受手影戲的有趣。

6、能根據提示看圖發揮想象,藉助詞語按時間順序把小動物們一天的經歷寫下來。

[教學重難點]

1、積累詞語,會模仿例句寫句子。能根據圖片內容,發揮想象,完成寫話。

2、積累有關誠信的古代名言,知道誠實守信的重要性。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識字加油站

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玩具嗎?你們都喜歡玩哪些玩具?有沒有同學能給我們介紹一下。(指名交流自己喜歡的玩具)

1、出示“陀螺”“毽子”“不倒翁”“玩具槍”“橡皮泥”“溜溜球”“遙控坦克”的圖片,分別找同學來說,圖片上畫的是什麼玩具。

2、同桌相互交流,說說自己最喜歡玩哪種玩具,爲什麼。

3、出示生詞,學生自由讀,教師指名讀,齊讀。去掉拼音,你還會認嗎?(去掉拼音認讀生字詞)

4、你還玩過什麼別的玩具?小組之內相互交流。教師巡視參與學生討論。

5、誰來給我們介紹一下還玩過哪些好玩的玩具?指名說。

6、齊讀生詞,每個詞讀三遍。

二、字詞句運用

(一)詞語積累

1、創設情境,概括出情緒特點。

情境一:你好不容易畫好一幅畫,你的一個同學故意在你的畫上亂畫了兩筆,此時你的心情是怎麼樣的?(生氣的)

情境二:在課堂上你的畫被老師表揚了,你的心情又如何?(高興的)

情境三:你滿懷信心地把你的畫拿去參加比賽,結果你的畫沒有被選上,此時,你感覺怎麼樣?(難過的、傷心的)

2、積累詞語。

教師:我們在表達情緒時,可以用很多不一樣的詞語來表達。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有哪些詞可以用來形容生氣。

出示:憤怒、發怒、氣惱、惱火、氣呼呼、怒髮衝冠(出示相對應圖片,輔助理解)

3、請你按照找形容生氣的詞的方法來找一找形容高興和難過的詞,小組之間相互討論,看哪個小組找得又多又準。

(示例:興高采烈、興奮、歡喜、快樂、喜滋滋、美滋滋、手舞足蹈、喜笑顏開等;欲哭無淚、痛心疾首、悲痛、哭泣、淚流滿面、心如刀割等)

4、教師領讀示例中的詞語,講解難點詞語。

5、把你積累到的詞語工整地寫在課本的練習題上。

(二)用加點詞語說句子

1、出示原句,齊讀原句。標出詞語: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

2、教師:“一會兒”表示時間間隔比較短,動作連續發生。

3、創設情境,學生練習說話。

(1)媽媽回到家後。

(2)孫悟空與二郎神對戰。

4、指名學生說句子,教師相機指導。(可參照達標檢測第3題)

三、書寫提示

1、看課本田字格中的生字,觀察字形。

2、梳理筆順。學生書空、描紅。

3、指導:半包圍的字,包圍部分與被包圍部分的大小要寫得協調;全包圍的字,書寫時要把國字框寫得方正,框內部分的大小要合適。筆順規則:先裏頭,後封口。

4、學生練習書寫,注意寫字姿勢。

5、圍繞書寫要點,評議學生寫的字。

6、結合學生書寫情況,拓展練寫已經學過的字。

四、寫話

教師:剛剛我們學會了用“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這樣的句式說話,我們再來看一個小故事。這是發生在小蟲子、螞蟻、蝴蝶和雞蛋殼身上的故事,它們這一天有怎樣有趣的經歷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1、出示課本插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片,圖片上畫了些什麼?(圖片上有誰,在做什麼)分別請同學描述四幅圖片。

2、出示提示詞:早上、過了一會兒、到了下午、天黑了

哪位同學能用上這些詞,把四幅圖的內容連在一起說一說?

教師引導:早上,小夥伴在做什麼呢?過了一會兒,它們在做什麼呢?到了下午,下雨了,它們在做什麼呢?天黑了,要睡覺了,那麼三個小夥伴在做什麼呢?

預設:早上,蝴蝶到草叢中玩,她看到小蟲子和螞蟻在雞蛋殼上玩蹺蹺板。蝴蝶說:“我們一起去旅遊吧。”

過了一會兒,大家一起將雞蛋殼做成了一個熱氣球。小蟲子和螞蟻坐在裏面,和蝴蝶一起飛了起來。

到了下午,天下起了大雨。小蟲子、螞蟻和蝴蝶把蛋殼當成了一間小房子,躲在裏面,一點兒也沒打溼。

天黑了。他們又把蛋殼當成了一個搖籃,躺在裏面,舒舒服服地睡着了。

3、同桌之間相互講講這個故事,看誰講的故事最精彩。

4、請1~2名同學上臺講述自己的故事。

5、拿出練習本,把你的故事寫一寫,不會寫的字寫拼音,注意開頭空兩格。

6、展示學生作品,引導學生進行評議。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日積月累

導入: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有關誠信的名言警句。

1、自由讀句子,藉助拼音把句子讀通順。

2、同桌互讀,合作理解句意。

3、全班交流,課件展示句意。(引導學生在讀中發現3條名言的共同點:都有“信”字,與誠信有關。)

(1)輕諾必寡信。

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輕:隨便、輕易。寡:少。意思是:輕易許下諾言必然容易失信。

(2)失信不立。

立:立足。意思是:不講信用,就難以立身立國。

(3)小信成則大信立。

意思是:在小事上講信用,就能在大事上建立信用。

4、學生自由吟誦。練習背誦。

5、開展誠信故事會,學生上臺講述故事。

6、教師總結誠信的重要性。

二、我愛閱讀

1、請小朋友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2、師生共同確定學習目標,讀準生字字音,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不添字、漏字。

3、請小朋友們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寧寧和男孩之間的一個什麼故事。

寧寧開始和一個不認識的男孩兒展開生動的手影較量,後來,寧寧想了一下,主動讓步,那個小男孩也不好意思,不再較量了,他們就一起高興地玩起來。

4、引導學生討論:寧寧和那個男孩爲什麼後來都變出了鴿子?(可啓發學生:寧寧和男孩是怎樣用手影戲進行較量的?寧寧想了一下,他想了些什麼?爲什麼會想到變出鴿子呢?鴿子代表什麼?小男孩又是怎樣想的?)

5、發揮教師主導作用,讓學生再讀課文,進行教育。

通過這篇閱讀引導小朋友們要學會相互關愛、友好相處。

6、組織學生玩手影戲,感受手影戲的有趣。(“小雞、兔子、貓、狗、大老虎、鴿子”該用什麼樣的手勢?)

7、指名分角色戴上頭飾表演,師生共同評價。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我着力拓寬學生的思路,廣開言路,允許學生既可以就某一方面內容來談,也可以把幾方面內容綜合起來談。把說話落實到筆頭上,做到會說、能寫,紮實地落實說和寫的教學目標。同時,用故事會的形式讓學生深刻體會中華傳統美德——誠實守信的重要性。我採用多種多樣的課堂形式,使學生感受課堂的趣味性,使語文學習更加生動有趣。本節課需要注意的是,在練習寫話之後,可以引導學生交換看,讓學生學習別人寫話的優點。教師要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就學生寫話中存在的共同問題給予指導,對有進步的學生給予鼓勵。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語文園地四》 篇10

[教學目標]

1、聯繫人體部位,在遊戲中正確認讀與身體有關的詞語,識記有月字旁的字。

2、認識“字詞句運用”中的9個詞語,讀準輕聲詞。

3、瞭解“點的位置不同,書寫的順序也不同”的書寫規則。養成“一看二寫三對照”的良好的書寫習慣。

4、熟讀並背誦《尋隱者不遇》,朗讀故事《妞妞趕牛》,感受繞口令的情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讀生字、詞,注意“點”的書寫規則。

難點:背誦古詩,理解古詩意思,體會情感。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識字加油站

導入:同學們,上課前我們來玩一個“我說,你做”的小遊戲,請同學們全體起立。仔細聽老師的指令,我說哪個詞,你就摸哪個地方。比如說當老師唸到“耳朵”,你們就像這樣摸自己的耳朵。好啦,讓我們開始吧。

1、出示這些詞語的生字卡片,逐一示範朗讀。

2、學生自由練讀,同桌之間相互抽查認讀情況。

3、學生齊讀詞語,開小火車檢查認讀情況。

4、觀察8個生字。說說這些字有什麼共同點。(目字旁的字都跟眼睛有關,月字旁的字都跟身體有關)

教師:在古代,月字表示肉,所以跟身體有關的字幾乎都有月字(四肢、手腕等)。你還知道哪些跟身體有關的詞語,有誰來說一說?(眼睛、肩膀、胸部、腹部、腰部、臂部、大腿)

5、鞏固識字,出示人的身體圖片,讓學生把詞卡貼在相應的位置。

二、字詞句運用

1、讀一讀。

(1)學生自由讀詞語,引導學生把字音讀到位,注意輕聲的發音。

(2)範讀、跟讀、開火車讀,讓每個學生都有傾聽和朗讀的機會。

(3)遊戲環節。幫詞語寶寶找家。課件出示三個小房子,標題爲“帶‘子’的輕聲詞”“疊音詞”“其他輕聲詞”,讓學生通過讀詞來分清詞語的發音和結構特點。

(4)知識拓展。引導學生說說還有哪些詞語也要讀成輕聲。(姐姐、奶奶、弟弟、爺爺、句子、桌子、本子、消息、地方、喜歡、告訴等)

(5)齊讀詞語,讀準字音。

2、書寫提示。

(1)課件出示獨體字:主、書、門、我。

(2)師在田字格中範寫,生觀察“主”“門”中點的書寫順序與“書”“我”中點的書寫順序的不同。

(3)指名說說你發現了什麼。(點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先寫點;點在右上方,後寫點。)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提示“一看二寫三對照”的書寫習慣。

(5)作品展示,師生全班交流。

三、課堂小結

1、教師指名認讀詞語,校音糾錯。

2、學生練習寫字,比一比,誰的寫字姿勢最標準。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日積月累

1、出示課題《尋隱者不遇》,解釋課題意思,導入新課。我們的詩人賈島,到山中去尋訪一位隱士,結果沒有碰到他,那麼詩人會遇到誰?又會看到什麼呢?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這首古詩吧。

2、學生自由讀課文,把不會讀的生字圈出來,小組討論。教師領讀學生圈出的生字,學生再自由讀古詩。

3、小組討論:這首詩寫了一個什麼故事?寫了哪些事物?(課件出示圖片,以便於學生理解)

4、教師串講故事大意,指名複述這個故事。

5、讀好詩歌。想象畫面,再讀詩歌,讀出詩歌的節奏。

6、演一演。請同學上來扮演詩人和童子,補充對話,進一步地理解古詩的情景。

7、學生帶着自己的理解讀古詩,讀出自己的特色和情感。嘗試着背誦古詩。

二、和大人一起讀

1、藉助拼音,把繞口令讀準確、讀流利。

2、教師解讀繞口令,加強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3、繞口令挑戰賽:設計比賽環節。哪位同學能大膽地挑戰一下,能一字不錯、流利地讀完這段繞口令就算挑戰成功,給小組加分,最後評出得分最高的小組,給予獎勵。

4、全班一起,邊拍手邊誦讀繞口令,先慢讀後快讀。

三、課堂小結

1、全班嘗試齊背古詩。

2、回家跟爸爸媽媽一起讀讀繞口令吧。

[教學板書]

語文園地四

主書門我

《尋隱者不遇》

《妞妞趕牛》

[教學反思]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着重引導學生學會自主識字,正確書寫漢字,正確朗讀古詩並理解文本的內容。在課堂上,我設計多個遊戲環節,使課堂生動活潑,學生的參與度高,課堂氣氛活躍充滿生氣。上課過程中,我不斷地引導學生討論交流,解決學習問題,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習慣,通過讓學生觀察發現,落實自主學習的教學目標。通過充分的讀讀記記,讓學生感受到古詩的美和語言的無窮魅力。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語文園地四》 篇11

教學目標

1.正確拼讀音節,瞭解什麼是反義詞

2.通過讀詞鞏固漢字。瞭解四季的季節特點。

3.用詞說句,增加語言積累,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

4.通過誦讀,積累含有數字的成語。

5.啓發學生採用多種形式展示學習成果,激發學生在生活中認識字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正確拼讀形相近的音節。

2.鞏固識字積累詞語,用詞說句,增加語言積累。

3.積累含有數字的成語。

4.啓發學生採用多種形式展示學習成果。

教學難點

鞏固識字積累詞語,用詞說句,增加語言積累。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集體備課

二次備課

第一課時識字加油站

一、新課導入。

1.複習聲母:d、b、q、ɡ,韻母ie、iu、ui、ou、un、u、ü、o、ɑn。

(1)認讀。

(2)比較發音有什麼不同。

2.激發談話,引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很多字了,都是用我們前面學過的漢語拼音學會的,剛纔我們又複習了部分聲母,今天老師想考考大家,看看你們能不能準確讀出下面的音節、句子,我們來比一比,看看哪一組讀得最正確。

拼音句子:ɡǒuxiónɡ大,山yánɡ小。

3.師問:“大”和“小”之間有什麼祕密呢?

4.出示反義詞,師相機講解“反義詞”。

二、新課學習。

1.反義詞有很多呢,今天讓我們來學一學。

2.課件出示:大——小?上——下?南——北

男——女?開——關?正——反

3.生讀課本第63頁反義詞,圈出生字。

4.師出示反義詞生字卡片,多種形式認讀卡片。

5.生上臺進行反義詞連線,男女生分組玩反義詞遊戲。

6.師總結:反義詞,義相反,一對一,記得牢。

第二課時字詞句運用

一、讀一讀,說一說。

1.引導:在我們中國漢字這個大家族裏,成員可多了,你認識多少呢?我們已經學過不少漢字了,看看這些詞語和你們成爲朋友了嗎?

2.出示課本第63頁“字詞句運用”裏的詞語卡片,自由認讀。有不會的字自己想辦法解決。

3.同桌互聽互考,糾正字音。

4.學生彙報。

5.開火車讀,男女生賽讀。

6.我們做個“小猴子過河”的遊戲。課件出示小河,河上沒有橋,小猴子過不去。只有你們準了詞語,小猴子才能過去。

7.出示:我們這裏現在是秋天……

我最喜歡冬天,因爲冬天可以堆雪人。

8.拓展:

選擇擇一兩個詞語說一句話,並說說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各有哪些景物。

9.同桌交流。

10.全班交流。

二、拓展延伸。

這節課同學們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第三課時(展示臺、日積月累、和大人一起讀)

展示臺

展示交流課前的有關資料,資料方式是:

1.展示從作業本上認識的同學的名字。

2.展示從教室光榮榜上認識的同學名字。

3.展示自己認識的同學的名字。

日積月累

一、教學過程。

1.多媒體課件出示成語。

2.學生自由拼讀。

3.四人小組互讀。

4.同桌互聽互考,糾正字音。

5.用圓圈圈出表示的數字。

6.做過橋奪紅旗的遊戲。

(1)指名“過橋”。(一人讀一行詞語)

(2)小組接力“過橋”。(三行詞語)

(3)男女接力比賽“過橋”。(所有詞語)

7.你還知道哪些帶有數字的成語。

二、課外作業。

和大人一起讀《小松鼠找花生》。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四

大——小 上——下 南——北

男——女 開——關 正——反

課後反思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語文園地四》 篇12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髮現形聲字的識字方法。

2.積累詞句,閱讀故事,提高朗讀、理解能力。

3.進行口語交際活動,培養口頭表達能力和自主能力。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學習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我會認

1.課件出示。

2.讀一讀,你發現了什麼?

(每個字的左邊都與字義有關,右邊都與字音有關。這樣的字是形聲字。)

3.同桌互相交流識字方法。

4.鞏固識字,認讀生字卡片。

二、學習展示臺。

1.識字交流站。

(l)交換識字卡片,把自己認識的字直接讀給同學聽。

(2)小組推薦識字多的同學交流識字方法。

(3)在老師的指導下,舉辦會說話的牆,把學生認識的漢字貼在教室的牆壁上。

2.故事會。

(l)學生自立講故事。

(2)評一評,誰的故事講的好,評選出故事大王。

第二課時

一、讀讀記記。

1.小黑板或課件出示詞語。

2.自由讀一讀,要我們積累的是什麼詞語。

(以一到十的數字開頭的成語。)

3.同桌互讀,讀準字音。

4.比賽記,看誰記得最快。

5.說說你知道的成語的意思。

二、我會填。

(l)學生自由填,交流。(分別填上:。!?)

(2)交流爲什麼這樣填?

三、我會寫。

(l)觀察,認真看圖,看圖上畫了些什麼?

(老師帶着同學們去猴山上看猴子。)

(2)小組合作交流。

猴子們在幹什麼?

同學們的表現怎麼樣?心情怎麼樣?

(3)小組內互說。

(4)把想到的話寫下來。

四、我會讀。

(l)自由讀,把短文讀正確,讀流利。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語文園地四》 篇13

學習目標:

1、會補充短句,體會“的、地、得”與詞語搭配的特點。

2、積累有關讀書、治學的四字成語。

3、看圖說成語,積累帶數字的或帶“大”“小”等方面的成語。

【日積月累】

一、“我會填”

1、談話:小朋友們,今天王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三個朋友,想認識它們嗎?這三個朋友分別是誰呢?我們來看看。(課件出示:“的、地、得”)學生齊說。

2、課件出示:“讀一讀”

珍貴的郵票、輕聲地說、笑得很大聲

洪亮的聲音、專心得聽、寫得不清楚

可愛的小狗、拼命地奔跑、表演得很精彩

(1)自由讀讀,看看你有什麼發現?

(2)彙報交流,找規律。小結。

3、課件出示:“我會填”

光彩奪目的(、)、清澈見底的(、)

彎彎曲曲地(、)、和顏悅色地(、)

鮮花開得(、)、時間過得(、)

(1)學生根據已有的語言感受自主填寫。

(2)同桌交流。

(3)根據彙報情況,引導滲透“的”“地”“得”的使用,讓學生通過練習豐富語言,形成語感。

光彩奪目的(焰火)(寶石)

清澈見底的(小溪)(池塘)(湖水)

彎彎曲曲地(流淌)(伸展)(流向遠方)

和顏悅色地(說)(講)(批評)(點點頭)(看着我)

鮮花開得(很美)(正豔)(像一幅五彩繽紛的織錦)

時間過得(太快了)(真慢)(像閃電一樣)

4、補充練習,課件出示:“我會選”。並說說爲什麼這樣選?(讓學生在感知大量的語言現象中發現規律,獲得感性認識。)

的、地、得

1、叔叔跑(、)滿身都是汗。

2、客人來了,我們很熱情(、)招待他們。

3、婆婆自言自語(、)說:“我(、)錢包哪兒去了?”

4、他把桌子上(、)東西收拾(、)乾乾淨淨,然後才放心(、)離開。

二、“讀讀背背”。

課件出示:

博覽羣書、孜孜不倦、勤學好問、學而不厭

堅持不懈、業精於勤、專心致志、聚精會神

廢寢忘食、竭盡全力、鍥而不捨、腳踏實地

1、學生自由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分男女生讀詞。

3、說說你有什麼發現?你理解哪個詞語?

4、誰能用其中的一個詞語說一句話?

5、齊讀。

6、像這樣關於勤奮學習的詞語有很多,你還收集了哪些?老師也送幾個給你們。課件出示詞語:

鑿壁借光、懸樑刺股、開卷有益、手不釋卷

學生齊讀。

7、背成語。自由背,同桌互背,比賽背。

談話:小朋友們真棒!這麼快就積累了許多成語。下面我們來做個遊戲輕鬆一下。課件出示:

【趣味語文】

看圖說成語

要求:仔細觀察圖畫,看清圖上畫了些什麼,再說成語。

課件出示圖畫。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瞭解圖上畫了些什麼。

2、根據畫面以及自己的成語積累,猜出謎底:開門見山,大材小用,一舉兩得,三長兩短,小題大做,百發百中。

3、教師補充圖畫,學生猜謎。猜出謎底:懸崖勒馬、指鹿爲馬、藕斷絲連、鶴立雞羣、八仙過海、杯弓蛇影。

4、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編制的此類謎語,開展猜謎活動。

5、順勢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帶數字的或帶“大”“小”的成語。如,五彩繽紛,三頭六臂,九牛一毛,千鈞一髮,萬紫千紅;大同小異,小巫見大巫,小心翼翼,大快人心,大風大浪,大吃一驚,大吹大擂,大搖大擺,大失所望。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語文園地四》 篇14

教學目標

1.與同學交流如何用反語表達喜愛之情。

2.學會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生字。

3.認識並與同學交流一組比喻人的習慣用語;體會冒號的用法;瞭解語氣詞的表達效果。

4.練習寫字,做到字距適中,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5.背誦古詩《蜂》。

教學重難點

與同學交流如何用反語表達喜愛之情;學會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生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與同學交流如何運用反語表達喜愛之情。

2.學習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生字。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1.導入新課。

師引導:學完了第四單元的課文,我們感受到了作家筆下動物的可愛,體會到了作家是如何表達對動物的喜愛之情的。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語文園地”,繼續觀察、發現、思考。(板書:語文園地)

2.課件出示從課文中摘錄的語句,師指名讀後引導生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的。

課件出示:

r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r鵝吃飯時,非有一個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r如果趕上這麼一場用以耀武揚威的亂子,你就甭想有魚咬鉤了。

3.師過渡:同學們,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是寫好文章的制勝法寶之一,可是如何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讀一讀這幾個句子,你有什麼發現?

4.生交流討論。

示例1:第一句中“古怪”是指跟一般情況很不相同,使人覺得詫異,或稀奇罕見,在課文中是指貓的性格讓人難以捉摸。這句話明貶實褒,表現出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示例2:第二句中“架子十足”也是含有貶義的詞語,說的是鵝的缺點,但從中我們感受到的卻是作者對鵝滿滿的喜愛之情。

5.課件出示幾組情境,師引導生運用學到的表達方法寫一寫。

課件出示:

r家裏的貓打翻了我的墨水瓶。

r媽媽說我誠實。

r妹妹膽小。

6.生仿寫句子,師指名讀句子。(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r家裏的貓真是調皮,打翻了我的墨水瓶,還在作業本上踩印了幾朵小梅花呢。

r媽媽常常對別人說:“我們家那個傻孩子,連撒個謊都不會,太實在了。”

r妹妹的膽子可真大,一隻貓偶爾經過,她也會嚇得趕快跑到媽媽的身後躲起來。

7.師適時點撥,並小結:同學們,“萬般佳作唯情真”,表達真情實感是寫作文的制勝法寶之一,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是要講究方法的。在今天的“交流平臺”欄目中,我們學習了運用反語表達喜愛之情的方法,希望同學們能在平時的說話和作文中學以致用,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二、識字加油站

1.課件出示生字。

2.師引導:現在我們來到了“識字加油站”,今天在這個欄目裏我們學習一個識記生字的新方法,一起去看看吧。

3.師引導生觀察:看看這些字,你發現了什麼?

4.師根據生交流情況相機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r每組的三個生字右邊的部件都是相同的。

r偏旁都有表意的特點,生字的偏旁不同,意思也不相同。

r生字的讀音大多與右半部分相同或相似。

5.讀準字音,觀察偏旁。

(1)生自由認讀生字詞。

(2)師指名認讀生字詞,相機正音。

(3)師:偏旁不同時,這些字的意思發生了什麼變化?

(4)課件出示詞語。

6.歸類識記生字。

(1)瞭解偏旁表意的特點。

①師:讀完詞語,你發現換偏旁識記生字的祕訣了嗎?和小組同學說一說。(重點指導“杆—肝—稈”)

師點撥:這三個字都有一個相同的部件,就是“幹”。當偏旁發生變化時,意思也發生了變化,也就構成了新字。

②生總結換偏旁識記生字的方法:“杆”和木頭有關,所以是木字旁;“肝臟”是人身體的一部分,所以是月字旁;“麥稈”跟農作物有關,所以用禾字旁。

(2)師引導歸類識記:其他幾組生字也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這樣是不是更容易呢?我們一起讀讀吧!

(3)總結拓展。

①師引導:的確如此,單人旁的字大多跟人有關,如俏麗的“俏”字;山字旁的字大多與山有關,如陡峭的“峭”字。三點水的字呢?與江河有關,如黃浦江的“浦”字。口字旁的字呢?大多與嘴巴有關,如哺育的“哺”字。我們還能將“杆、消、捕”換成哪些偏旁組成新字?(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竿趕哨悄輔鋪

②生讀一讀並自由練習組詞。

7.師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12個生字,學會了換偏旁識記生字的方法,收穫真大!那麼新學的生字大家都記住了嗎?下面我們就來試一試吧!

8.去拼音認讀生字大挑戰。(開火車遊戲鞏固練習)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並與同學交流一組比喻人的習慣用語;體會冒號的用法;瞭解語氣詞的表達效果。

2.練習寫字,做到字距適中,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3.背誦古詩《蜂》。

教學過程

一、詞句段運用

1.課件出示“詞句段運用”第一題中的詞語。

(1)讀一讀。師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生齊讀。

(2)小組交流。這些詞語有什麼特點?(預設:都是比喻人的習慣用語)

(3)師引導:你知道這些詞語的意思嗎?四人一組交流交流吧!

(4)師指名交流。(課件出示詞語意思)

(5)師指導生在四人小組內交流說話,然後全班交流。

①師引導:現在大家已經知道這些詞語的意思了,能不能選擇一兩個詞語說一句話?

②生交流。

示例1:每一位革命戰士都具有“老黃牛”的實幹精神。

示例2:我的同桌特別愛唱歌,是我們班的“百靈鳥”。

(6)拓展延伸。師:你還知道哪些比喻人的習慣用語?

預設:糊塗蟲、井底蛙、替罪羊……

2.課件出示第二題中的句子。

(1)讀一讀。生自由讀;小組比賽讀;全班齊讀。

(2)說一說。小組交流:你認爲冒號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3)師指名交流,小結:這三句話中的冒號都用在總說性句子後面,用來提示下文。(課件出示:冒號提示下文)

(4)師:你能從這三個短語中挑選一個,仿照例句寫一段話嗎?生練習寫話。(課件出示:愛臭美的小狗粗心的小杰熱心腸的老奶奶)

(5)師指名交流。(課件出示例句)

3.課件出示第三題中的句子,指名讀句子,體會加點的詞語。

(1)生讀後交流體會,師小結:加點的詞語都是語氣詞,可以很好地表達出說話人的喜愛之情。再讀時注意表達出情感。(課件出示:語氣詞表達情感)

(2)師:去掉加點的詞語,對比朗讀,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出示課件)

(3)男女生對比讀,感受不同。

(4)師小結:去掉加點的詞語後,說話的語氣變得很生硬,不能表達說話人的感情。我們在平時的說話和寫作中也要學會運用這些語氣詞來傳達自己的感情。

(5)小組練習說一說,注意用上語氣詞表達自己的感情。(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r聽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後院,由後院再嘎嘎到前院,沒完沒了,並且沒有什麼理由,討厭!

r到小徑中去走走吧!看看那些花呀,草呀,樹呀,頓時神清氣爽。

二、書寫提示

1.課件出示“書寫提示”中的內容。

(1)師指名朗讀。

(2)生自由讀“書寫提示”右邊的文字。

2.師課件出示在橫格中書寫時的注意事項,鼓勵生補充。

(1)生練習書寫,師巡視,適時指導,強調書寫姿勢及注意事項。

(2)展示優秀作品,及時點評。

三、日積月累

1.積累古詩《蜂》。

(1)課件出示古詩,同時播放朗讀音頻。

(2)師引導生朗讀古詩,指名讀;生齊讀。

(3)簡要介紹詩人及創作背景。(出示課件)

(4)讀懂詩句意思。

①師引導:你讀懂了什麼?

②師指名交流。

(5)師小結:這是一首詠物詩,讚美了那些終日勤勞、不畏艱難、爲社會創造財富的人,又諷刺了那些不勞而獲的人。

2.練習背誦。

3.延伸拓展。師:你還知道哪些詠物的古詩?(出示課件)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語文園地四》 篇15

【教材分析】

語文園地有3項內容,分別是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交流平臺版塊是通過交流利用關鍵句歸納段意;詞句段運用分別安排了仿寫片段以及學會用新的修改符號補充修改片段;日積月累部分學習唐代大詩人韋應物的詩《滁州西澗》,表達作者憂傷的情懷。

【教學目標】

1.交流平臺,瞭解關鍵語句的作用,能用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

2.詞句段運用,學會觀察時主動思考、提出問題,並及時記錄;認識並會使用表示對調、移動的修改符號,嘗試用修改符號修改語段和習作。

3.積累古詩《滁州西澗》,感受詩中描寫的美好景色。

【教學重難點】

1.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瞭解古詩《滁州西澗》的意思,並背誦古詩。

2.學會邊觀察邊思考,並能仿照例句寫出自己的觀察和思考。

【教學策略】

1.藉助例文,學會遷移

在教學“交流平臺”內容時,教師可以呈現例文,讓學生找關鍵語句,並訓練學生藉助關鍵語句概括自然段大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由易到難,由課內到課外,遷移運用,由說到寫,層層深入,將本單元語文要素“藉助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的訓練落到實處。

2.發現規律,拓展昇華

“詞句段運用”指向實踐運用。第一部分與單元語文要素“觀察事物的變化”有關。教學時,可以先呈現示範語段,引導學生髮現語言規律:每段話前面部分是作者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現象,最後一句則是由此引發的思考,即提出問題。然後引導學生回憶值得思考的生活現象,並提出問題。運用範例中習得的記錄方法進行練筆。最後還可以佈置作業讓學生觀察生活現象,深入思考並提出問題,隨時記錄。第二部分通過比較、交流的方式讓學生掌握表示對調和移動的修改符號,並遷移運用到習作的修改中去。

【教學準備】

一盆含羞草。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瞭解關鍵語句,並能用關鍵語句概括段意。

2.學會及時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及提出的問題。

3.認識並學會使用表示對調、移動的修改符號。

【教學過程】

板塊一

回憶片段,自然過渡

1.交流平臺,說說發現。

(1)課件出示《富饒的西沙羣島》第5自然段,用找關鍵語句的方法概括這段話的大意。

課件出示:

西沙羣島也是鳥的天下。島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樹林,樹林裏棲息着各種海鳥。遍地都是鳥蛋。樹下堆積着一層厚厚的鳥糞,這是非常寶貴的肥料。

(2)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段落中有一句話告訴了我們,請大家找一找。

(3)這段話的第一句話好在哪裏?

①學生交流。

②“也是”在文中起過渡作用。這句話概括了這段話的主要內容,是段落中心句。

(4)小結:“西沙羣島也是鳥的天下”直接寫出了第5自然段的大意,它是本段的關鍵語句。

2.課件出示《花鐘》第2自然段。

課件出示:

不同的植物爲什麼開花的時間不同呢?有的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溫度、溼度、光照有着密切的關係。比如,曇花的花瓣又大又嬌嫩,白天陽光強,氣溫高,空氣乾燥,要是在白天開花,就有被灼傷的危險。深夜氣溫過低,開花也不適宜。長期以來,它適應了晚上九點左右的溫度和溼度,到了那時,便悄悄綻開淡雅的花蕾,向人們展示美麗的笑臉。還有的花,需要昆蟲傳播花粉,才能結出種子,它們開花的時間往往跟昆蟲活動的時間相吻合。

(1)找出這段話的關鍵語句。

(2)探討:可以直接用這個關鍵語句概括這個自然段的內容嗎?(不可以,這個關鍵語句概括不完全。關鍵語句雖然和段意有關,但有時候需要對關鍵語句進行改造,才能概括出段落大意)

(3)概括本段話的大意。(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溫度、溼度、光照、昆蟲活動的時間有關)

3.課件出示《小蝦》第3自然段。找出關鍵句,概括本自然段大意。

課件出示:

缸裏的小蝦十分有趣。它們有的獨自盪來盪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緊貼住缸壁。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動動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蝦,它們會立即向別的安靜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氣似的,不停地舞動着前面那雙細長的腿,腿末端那副鉗子一張一張的,鬍鬚也一翹一翹地擺動着,連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如果這時碰到正在閒遊的同伴,說不定就要打起來。小蝦的搏鬥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時還會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4.拓展延伸。課件出示語段,找出關鍵語句。

課件出示:

章魚受驚時會變成白色,憤怒時又會變成紅色。此外,它還能變成綠色、棕色、紅棕色,或是周身出現有掩護作用的斑點。看來,章魚真是一種善於變色的海洋生物。

5.比較四個語段關鍵語句的位置,你發現了什麼?

小結:關鍵語句有的能直接概括段意,有的與段意有關,略微改變,就能準確概括段意。關鍵語句的位置並不是固定的,可以在段首,也可以在中間,還可以在段尾。用關鍵語句概括段落大意是個好方法。

6.圍繞一個關鍵語句寫一段話,師生交流。

關鍵句:春天的校園真美!

【設計意圖】

藉助例文,回憶學過的知識,瞭解關鍵語句的作用,學會用關鍵語句概括段意。

板塊二

發現規律,學習表達

1.課件出示“詞句段運用”部分的兩個例句。

課件出示:

r這時候颳起了狂風,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我想,它們飛得這麼低,怎麼能看到遙遠的家呢?

r這個路口總是很暢通,那個路口卻總是堵車。兩個路口才相距一百米,差別卻這麼大。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1)觀察兩個例句,找找它們表達相似的地方。(這兩句都是先寫作者觀察到的現象,後寫作者提出的問題)

(2)用橫線畫出作者看到的現象,用波浪線畫出作者提出的問題。

(3)師生合作讀,感受這種表述方法的妙處。

2.小結學法。

師:我們在觀察身邊的事物時,也要和作者一樣,一邊觀察,一邊思考,養成主動思考的習慣。

3.聊一聊生活經歷。

師:在平時的生活中,你有沒有觀察後的思考?

4.學生交流。

5.自主觀察,嘗試練寫。擺出課前準備好的一盆含羞草,讓一位同學上來用手觸一下葉子,其他同學先認真觀察,再提出自己的疑問。

課件出示:

我發現含羞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學生將自己觀察到的現象及思考寫下來。

(2)組織學生圍繞思考是否深入,問題是否合理,對練寫的語段展開評價。

【設計意圖】

從範例中習得記錄的方法,進行練筆。先觀察現象,再寫觀察後的思考,這樣讓學生逐步養成學會觀察,主動提問的習慣。

板塊三

運用符號,修改病句

1.初讀段落,交流感受。

2.學習修改。

(1)回憶以前學過的修改符號,指名說說名稱和作用。(改正、增補、刪除)

(2)認識表示對調、移動的修改符號。

①對調符號:表示前後相鄰的兩個詞語或短語位置的對調。

②移動符號:圓圈內是將要移動的內容,分叉號放到移動後的位置。

(3)語段中還用了哪些修改符號?(刪除、插入)

3.句子練習。

(1)課件出示修改前後的句子,讓學生比較觀察,說說自己的發現。

課件出示:

我養了螃蟹一隻。

我養了一隻螃蟹。

它最愛顯擺它的鉗了。

它最愛顯擺它的鉗子了。

向我高高舉起那大鉗子剪刀似的。

向我高高舉起那剪刀似的大鉗子。

(2)學生交流。(修改後語句變得通順了)

4.閱讀語段。

(1)課件出示課本中修改了一部分的語段。

課件出示:

(2)讀一讀,說說除了已修改的部分外,你還發現了什麼問題?

5.學習運用。

(1)用修改符號在課本上修改語段。

(2)交流反饋。

(3)出示修改後的語段。

課件出示:

我養了一隻螃蟹,它眼睛、嘴巴都不怎麼顯眼,鉗子倒是很大。它最愛顯擺它的鉗子了。有一次,我用一根小棍輕輕點了它一下,它立刻轉動身體,向我高高舉起那剪刀似的大鉗子。我又點了幾下,它鉗子越舉越高,突然,整個身子翻了過去。它急了,腿和鉗子在空中亂舞,好不容易纔藉助玻璃缸壁翻過身來。

6.遷移練習。課件出示學生習作中需要修改的片段,集體修改。

【設計意圖】巧用對比的方法學習,引導學生在對比中發現,在對比中學習。通過複習學過的知識,自然過渡到修改符號的學習,讓學生更加註重知識的連貫性及延續性。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瞭解古詩內容,能夠說出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3.品味語言,體味意境,吟誦古詩。

【教學過程】

板塊一

初讀古詩,感知大意

1.板書古詩題目,讀古詩題目。你從詩的題目中知道了什麼?(本詩寫的是滁州西邊山澗的景色)

2.《滁州西澗》究竟描繪了怎樣的景色?讓我們跟隨詩人的筆觸,一起去看看。

3.自讀古詩,讀準字音,讀出節奏。指名讀詩,熟讀感知。

4.師:這首詩寫了什麼?試試用自己的話來解釋詩句,將沒有把握或者不清楚的字詞做上記號。師生交流。

5.再讀古詩,理解大意。

【設計意圖】藉助學生已有的經驗,在充分自讀自學自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更準確、完整地理解詩句意思,感受詩人的思想感情。

板塊二品讀詩文,感受美景

師:反覆吟讀了這首詩,“滁州西澗”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你是從哪些詩句中感受到的呢?

1.“美”的印象。

(1)從“幽草”感受到美。低聲吟誦,想象畫面,細談感受。

(2)從“黃鸝深樹鳴”感受到西澗靜謐的美。細細品讀,想象畫面。指名讀。

2.

感覺到“荒涼”或“自在”。(從“野渡無人舟自橫”感受到的)從哪個詞讓你感覺到“荒涼”或“自在”呢?(“舟自橫”)

【設計意圖】古詩詞講究用詞精妙,在教學過程中力圖帶領學生揣摩、品味詩中的“關鍵詞”,感受詩意。

板塊三

結合背景,悟出詩情

1.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再讀一讀這首短小的七言絕句,看一看能否從中找出最能表現詩人情感的一個字或幾個字來。學生可能會找到“獨憐”“自”,各談理由。

2.瞭解韋應物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的這首詩,他一直有着怎樣的想法,就能幫助我們理解他在詩中寄託的情感。(課件出示韋應物簡介)

課件出示:

韋應物是個潔身自好的詩人,也是個關心人民疾苦的好官。在仕途生涯中,他常處於進仕退隱的矛盾之中。中唐時期腐敗,人民生活貧苦,他有志改良而無能爲力,有意隱退而又不能,進退兩難,只好任其自然。

3.你從詩中哪些地方讀出他這樣的情感?(“幽草”“無人”“舟自橫”)

小結:思欲歸隱,故獨憐幽草;無所作爲,恰同水急舟橫。這一幅山水畫,看似沒有主人公的存在,其實詩人的靈魂無處不在。整首詩字裏行間寄託着詩人的情懷。

【設計意圖】通過對詩歌語言的探究,細細品味詩中所表達的情感。

板塊四

回味吟誦,感受詩意

1.回顧吟誦小知識。提示:平長仄短,入短韻長。

2.同學們試着自己給詩句標註平仄節奏。

3.跟着吟誦音樂練習吟誦,小組交流。

4.全班同學一起吟誦詩歌,個別展示交流。

【設計意圖】課堂上通過各種形式反覆誦讀,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畫面,引導學生體會、積累,學會運用。

【教學反思】

1.充分交流,主動探究。

“交流平臺”學習環節,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學習經驗,“藉助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教師選取了典型語段《富饒的西沙羣島》第5自然段進行新的知識的引導,讓學生找出能概括該段大意的句子,引出“關鍵語句”的含義。學生通過對本單元課文《花鐘》《小蝦》等特點鮮明的語段的回顧與對比,在探究中明白了關鍵句的作用及其在段落中的位置特點。整個過程,教師給足學生時間和空間,使學生能充分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

2.品味詩句,積累古詩。

培根說:“讀詩使人靈秀。”在教學韋應物《滁州西澗》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用“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方法理解詩意,感悟意境。初讀,精讀,研讀,層層深入,抽絲剝繭,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讀出韻律,讀出畫面,讀出詩情。熟讀成誦,完成經典詩文的積累。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