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15篇)

本文已影響 1.04W人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15篇)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通過觀察、比較和猜想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估測意識和能力,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相關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2、難點: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創設情境

教師創設一個生活情境:同學們看,今天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相約要去森林公園玩。路上有座橋,上面寫着:限重1噸。(出示課件)。看到這你想提出什麼問題?

從而引發學生提出問題:“噸”是什麼?限重1噸是什麼意思?小動物們能過橋嗎?……

2、瞭解學習起點

師:關於“噸”的知識,同學們已經有哪些瞭解?指生回答。

(根據幾個班的教學實踐,每班都有少數學生知道:噸是一個很大的質量單位;有大貨車、有的電梯上看到“噸”;還知道1噸等於1000千克……)(出示貨車圖)

3、談話揭題

師:同學們對“噸”的知識有不少的瞭解,那麼“1噸”到底有多重?噸與千克又有什麼關係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噸的認識”

[抓住孩子的“童心”,由孩子們喜愛的小動物去森林公園玩的生活情境導入,激發學習興趣。瞭解學生的認知起點,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確定教學的側重點,做到有的放矢。]

 二、新授

(一)親身體驗,建立“1噸”的概念

師:“1噸”到底有多重呢?

1、搬一搬

(1)師提出1袋10千克的大米,向學生介紹。

(2)每組發給1袋10千克的大米,從前往後傳一輪,並說說感受。

(有的學生說輕,有的說重)

(3)讓學生選出一名“大力士”來搬大米。看他一次能搬幾袋這樣的大米。

(學生站着,教師一袋一袋的遞加,直到搬不動。要求其他學生喊“加油”,並認真觀察“大力士”的表現。搬後請“大力士”說說感受。)

(4)想象推算。

讓學生想象如搬2袋、3袋……感覺如何?

引導推算100袋共重10千克乘以100等於1000千克。

1000千克也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2、抱一抱。

(1)同桌互相抱一抱,抱後相互交流各自的體重和感受。

(2)想象:如一起抱2個人、3個人有什麼感覺?

(3)推算:如果按每人25千克計算,小組4個人共重多少千克?

“老師,老師,那我們全班同學加在一起有沒有1噸重啊?”一位高個的男生喊道。這時我抓住時機,先引導推算出40位同學約1噸重,再請全班同學起立(全班只36人),還請一位聽課的老師加上我自己(共約1噸),一起“跳一跳”。(感受一下1噸物體落地的感覺)

3、小組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重量約1噸呢?介紹用字母“T”來表示。

4、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重量要用“噸”作單位?爲什麼?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什麼時候會用到噸做單位呢?1噸大約等於()頭牛(500千克一頭牛)一桶油100千克()桶水泥50千克()袋?

(1)很多物體重量的總和;(如100袋大米;50桶水等)

[“噸”對孩子們來說是抽象的,通過讓學生搬10千克的大米,抱一抱同桌等實踐活動。讓學生推算、估計、想象。並通過“大力士搬大米”、“全班同學加老師跳一跳”的遊戲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的基礎上,藉助“100袋10千克的大米”、“40位同學的體重”等具體實物幫助學生建立起“噸”的概念表象。在體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推理和想象幫助學生建立“噸”的概念,同時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2)很重的物體的重量;

小熊400千克

小馬300千克

小牛500千克

小鹿100千克

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他們能一起過橋嗎?誰來回答,限重1噸,他們不能一起橋。

(如鯨的體重,大象的體重;厚街標誌的雕塑,海月岩公園的石頭等)

(3)交通工具的載重量;

說一說生活中什麼東西的重量大約是1噸?

師:猜一猜,什麼叫載重量?(最多能承受的重量)如:電梯的載重量大約是1噸;(大約20個大人)一輛卡車的載重量大約是10噸。如果超過這個重量,就是超載,極有可能出危險。汽車超載不僅毀壞地面,還威脅到人身安全,被大家叫做“公路殺手”。因此我們平時坐車是要千萬小心,不要擠車或電梯,萬一超載很危險。

生活中用噸作重量單位的東西有很多,如鋼鐵、水泥、煤等等。

5、填上合適的質量單位

(1)貨車載重4()

(2)明明體重35()

(3)一個雞蛋的重量是50()

(4)我國廣東籍的舉重運動員陳燮霞,在奧運會上以212()的總成績打破奧運會記錄並獲得08年奧運會首面金牌。

(5)虎門港碼頭停泊的一艘貨輪能載重30()

(二)噸的單位換算

噸和千克的關係:師:我們已經知道了1噸=1000千克,你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嗎?(課件出示)

(1)一隻河馬約重那3噸,想一想:3噸=()千克?5噸呢?你是怎麼想的?

(2)一隻大象重約6000千克=()噸你怎麼想?

 三、應用

1、把合適的體重與對應的動物連起來。

[利用“噸”知識,結合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2、解決導入時主題畫的問題

(出示畫面並出示每隻動物的體重)

小熊400千克

小馬300千克

小牛500千克

小鹿100千克

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他們能一起過橋嗎?誰來回答,限重1噸,他們不能一起橋。

它們能同時過橋嗎?爲什麼?你有什麼方法讓他們過橋嗎?

3、課後延伸(數學日記)

回家,瞭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噸。如果每月少用1噸水,你認爲能做到嗎?跟爸爸、媽媽商量一下,可以採取哪些節水的方法?請寫一篇數學日記。

四、總結

師:學了這節課同學們有什麼新的收穫?

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數學日記”能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滲透節約用水的思想教育。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複習相關的語文基礎知識。

3、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重難點:

複習相關的語文基礎知識。

教學過程:

一、畫去括號內使用不正確的字

(詳祥)細 蜂(蜜密) 腳(印映) 究(競竟)

二、多音字組詞

三、按課文內容填表

駱駝的特徵 老人的根據

左腳有點跛

左邊馱蜜,右邊馱米

缺一顆牙齒

四、給下面一段對話加上合適的標點

老人說 你問的那隻駱駝是不是左腳有點跛

是的

是不是左邊馱着蜜 右邊馱着米

不錯

是不是缺了一顆牙齒

五、總結:你有什麼收穫?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3

《富饒的西沙羣島》是小學三年級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通過介紹西沙羣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羣島的熱愛之情。從整篇佈局來看,篇幅較長,但語句描寫優美,富有感染力。

張老師的這堂課是第一課時的教學,由於篇幅較長,他有選擇、有重點地節選了海水和海底作爲這節課的學習內容。張老師以其特有的方式,帶領我們一步一步走進西沙羣島,逐步感受西沙羣島的富饒。我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對“富饒的西沙羣島”的理解定不會停留在華麗的言語間,那漂亮的珊瑚、蠕動的海蔘、成羣結隊的魚都會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裏。

在我看來,這堂課是一堂出色的課,它有這麼幾大亮點:

一、平常中顯露不尋常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對於語文課堂的導入,我們也力求新穎,獨特。在這個追求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失真。在本堂課中,張老師的導入很簡潔,卻不得不讓你拍手稱讚。張老師以一組與海水相關的詞語作爲見面禮,引出大海,繼而在黑板上畫出了海底、海面的簡略圖。在解說的時候,張老師說了這樣一句話:“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如果它露出了海面,形成一小塊四面環海的陸地,這叫什麼呀?大的就叫島,小的就叫嶼,總稱叫“島嶼”。如果不是一個,而是一羣,這一羣島嶼又叫什麼呢?就叫“羣島。”在此基礎上,教師直接引出本課課題。寥寥幾語,不僅讓孩子們理解了什麼是島嶼,對西沙羣島的陌生感也會就此消弭。

二、標新立異學詞語

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並不是孤立的,它需要教師在“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理解。在詞語教學上,張老師並沒有依照傳統的“把詞語單獨拎出來”這樣的教學方式,而是在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朗讀課文後,交流自己對西沙羣島的印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地抓住了課文中的一些比較難理解的詞語,通過朗讀、表演、想象等多種方式進行教學,做到了“寓學於樂”,使學生更好的理解了像鹿角一樣的珊瑚、懶洋洋的蠕動的海蔘,以及威武的龍蝦的樣子。

三、巧用多媒體,拉近生本距離

在課堂初始,教師形象的像學生解釋了西沙羣島。但西沙羣島對這羣孩子來說,依然是比較模糊的。針對此點,張老師在解釋“羣島”引導課題時,就用多媒體向學生出示祖國地圖,展示西沙羣島的所在位置。這樣通過畫一畫,找一找,不僅填補了學生的這一知識盲點,還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可謂一舉兩得。接着此舉爲後面的研讀課文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礎。再如對珊瑚、海蔘、大龍蝦這樣的海底生物,學生都缺乏感性認識。對此,張老師並沒有畏懼,而是用多媒體直觀呈現它們的形狀、樣子。從學生的一聲聲驚歎聲中,我相信學生一定對它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恍若置身海底,有效地拉近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

再如教學第四段時,老師抓住了“有的……有的……”,運用多媒體出示了更多的魚種,對文本進行了補充,開拓了學生的思維。然而張老師並沒有止於此,而是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寫一段話,無形中讓學生感受譴詞造句的藝術。

教學永遠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在我看來,這節課同樣也有不足之處。我覺得在某些環節,張老師的預設可能過強。如:在初讀後的交流過程中,教師試圖讓學生主動的讀完第三段,然後出示詞語進行教學。但學生並沒有如師願,故而在此環節浪費了很多時間。我認爲,如果真的想順着自己的教案來上,也可以在學生讀出本段中的其他句子時,教師可以直接引導學生去讀這一段,從而有序教學。

當然,對於課堂教學來說,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精彩的課堂永遠是下一堂課。學無止境,教無止境,我相信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實踐,我們才能不斷進步,才能慢慢地走出屬於自己的教育路!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4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19課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隋朝”、“石匠”、“世界聞名”、“設計”、“創舉”、“雄偉”、“雕刻”、“遺產”等詞語。

2.查字典理解詞語;運用“參加”、“而且”造句;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瞭解句與句的聯繫,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進行朗讀訓練。

3.從聞名世界的趙州橋設計與建造及其在造橋史上的意義,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教學重點

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及設計上的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及設計上的特點。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我國有許多世界聞名的古代建築,能說說嗎?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是與橋樑有關的古代建築。這座橋,它沒有萬里長城恢弘氣勢,也沒有北京故宮的金碧輝煌,但它卻是世界建橋史上的一大奇蹟,因爲它凝結着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這就是趙州橋。(板書課題)

2.結合預習,談談你對趙州橋的瞭解。(生自由發言)課文中的詞語也認識了吧,我們再來共同學習。

二、檢查字詞

1.讀音要注意的詞語有:橫跨參加前爪;字形要注意的有:縣、設、爪、貴;詞義要注意的有:創舉和智慧。

2.齊讀詞語。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趙州橋是古人留下來的歷史遺產,是勞動人民智慧和才幹的結晶。它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我們來讀讀課文。(指名讀課文)

2.生彙報。

四、品讀課文感悟文本

1.通過一千四百年體會到它的古老。(抓重點詞理解課文)指導感情朗讀。

2.趙州橋是一座非常雄偉的橋。

(1)“橋長50多米,有9米多寬……橫跨在30多米寬的河面上。”能體會到這些數字傳遞給我們的信息。文中列舉了這麼多數字,爲我們展現了栩栩如生的趙州橋。我們邊讀邊想象。(指名讀句子)

(2)通過想象,雄偉的趙州橋彷彿就在眼前,這種邊讀邊想象的方法有助於理解課文,想讀的孩子藉助這種方法一起讀。

3.趙州橋是一座堅固的橋。

(1)它不易被沖毀,這與它的設計有關。(指名讀相關語句)

(2)結合感悟,藉助圖片,講講趙州橋的構造特點。(大橋左右各有兩個小洞,平時水從大洞流過,發大水時還可以從小橋洞流過。這樣的設計不容易被大水沖毀,而且還節省了石料。)

(3)這種設計在當時是獨一無二的,作者用的什麼詞?(創舉)查字典理解詞語意思。也就是說。在趙州橋之前,沒有人這麼建橋,趙州橋是第一座這樣的橋。

我們的趙州橋經過了一千四百多年,仍完好地橫跨在河面上,這就是勞動人民智慧和才幹的見證呀!帶着你的感悟,再來讀這一段。(指名讀)

4.趙州橋是一座美觀的橋。

(1)作者爲什麼不說趙州橋堅固美觀?比較句子異同,總結原句的優點。(因爲這句既總結上邊的內容,又引起下邊的內容。)

(2)用“不但”總結上文,用“而且”引起下文。這對詞語非常重要,不僅起到連接作用,而且使表達更有條理性。

(3)趙州橋雕刻的三種龍的圖案很美。課文寫的多細緻,再想象,看看還能體會到什麼?(感覺這些龍像真的一樣)帶着理解,邊讀邊想象。把靜態的都寫活了,多令人想象。

(4)我們藉助圖片,穿越時空,來親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圖案。(欣賞圖片)

(5)圖案雕刻的精美,作者的語言描繪的優美,把它積累起來。(指導背誦)

5.一千四百多年了,雕刻的圖案並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消失,這不就是對古人智慧與才幹的最高評價嗎!帶着驕傲與自豪齊讀最後一句。(齊讀)

五、指導書寫規範筆畫

1.回讀要寫的生字。

2.記憶字形。

3.重點指導“橫”和“舉”兩個字。

六、佈置作業

1.把生字寫一寫並組詞,再用“不但……而且……”造句。

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上網、看書或向他人請教,瞭解自己家鄉的古代建築,下節交流。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不同心情,讀出“我們”情感的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

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以及秋天裏放風箏帶給孩子們的樂趣。讀出“我們”情感的變化。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喚起情感,導入學習

1.喚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繽紛的,既有歡聲笑語,又有滴滴淚水。你覺得童年裏最大的快樂是什麼?和大家分享,好嗎?

2.導入學習:有這麼一羣孩子,他們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讓我們品讀課文,走到他們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吧。

出示課文題目,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把生字多讀幾遍。

2.指名讀,一人讀一個自然段,注意正音。

3.再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描寫“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的句子,畫好後,自己讀一讀這些句子。

4.交流找到的句子,反覆朗讀。

5.引導發現、質疑。讀後有什麼發現?產生了什麼疑問?與大家交流交流。

(交流要點:一是在讀中發現,“我們”的心情在做風箏時是挺高興的,放風箏時非常高興,找風箏時很難受。二是在讀中質疑,“我們”的心情爲什麼會有這樣大的變化?)

三 細讀深究,領悟情感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要求學生多人次地讀這一自然段。

(2)讀了這一自然段,你知道寫了些什麼嗎?

(3)角色轉換:如果是你在做風箏,你心中會想些什麼呢?

(4)同學們所想象的,可以用這段內容中的哪幾個詞語來表示或代替?

(5)(老師)原來,做風箏的快樂,就在於它充滿着憧憬和希望。

(6)讓我們帶着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嚮往、渴望、喜悅),朗讀全段課文。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轉換:風箏做好了,此時你最想幹什麼呢?

(2)創設情境: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孩子們放風箏的歡樂場面吧!

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放風箏的畫面

(3)引導表達:剛纔同學們欣賞了放風箏的畫面,你們看到了什麼?與大家交流。

(4)角色轉換:當你奔跑在空曠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飄蕩在天空中的風箏,你的心裏會產生怎樣的感想呢?

(5)品味課文:用心多遍朗讀第三自然段。

想一想哪些地方寫出了課文中的孩子和我們一樣的感受。

(6)深入賞讀:讓我們帶着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興奮、激動、自豪),再讀課文。

四 課堂練習

自學生字,交流方法。

(1)出示生字,指名組詞、朗讀。

(2)觀察生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3)練習書寫生字,抄寫詞語。

五 課外延伸

上網蒐集或查閱書刊,蒐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或圖片資料,製作資料袋,放到班級園地裏展示。

課後習題

1.選字填空。

託 拖 脫

(1)媽媽(拖)着沉重的腳步回到家裏。

(2)一個人用手(託)着風箏,另一個人牽着線。

(3)我擺(脫)了噩(è)夢的困擾。

(4)今天,我參加的是(託)球跑比賽。

2.選詞填空。

精心 細心

(1)這道題如果你(細心)檢查了,就不會錯。

(2)我生病了,在媽媽(精心)的照料下,我很快就康復了。

希望 盼望

(3)我(希望)自己能在這次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4)媽媽(盼望)我早日成爲一名少先隊員。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6

一.複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導入: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了民族小學的美。這一課我們要急需朗讀感悟,我們會進一步地發現民族小學的美和課文的美。

二.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請各自輕聲讀第一段,想一想讀着這部分課文,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b.學生讀後交流。

可引導學生從上學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學生的服飾、到校後的活動等方面想象、講述。

c.大家一邊在頭腦中展開想象一邊朗讀就能讀得更入情入境,誰來讀一讀?

教師評點後再指名練習。

d.配樂朗讀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當,噹噹!當,噹噹!”大青樹上的鐘聲敲響了,民族學校的學生開始上課了。請各自輕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學的孩子是怎樣上課學習的,說說你是怎麼知道的。

b.學生各自讀課文,然後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認真上課的情況想象補充,譬如:大家專心聽講,窗外有猴子蹦來跳去都不去張望;大家積極開動腦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小手舉得高高的;讀書時整齊響亮,聲音抑揚頓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樹、一隻小鳥、蝴蝶或者一隻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麼認真,課文朗讀得這麼動聽,你會怎麼做?

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入境體悟窗外的安靜,體會彷彿是周圍的花草鳥蟲猴子都被教室裏優美的讀書聲吸引,靜靜地欣賞,不忍打攪。

反覆朗讀這幾句話。

d.下課了,小朋友做些什麼?操場會是怎麼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讀有關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這所民族小學留給你什麼印象?交流感受。

b.我們參觀了這所民族小學,瞭解了他們上學、上課學習、下課活動的情景,多麼美麗的民族小學,多麼可愛的學生!參觀結束了,讓我們說上幾句道別的話。

c.抒情地齊讀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讀,比賽背誦

1.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請你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2.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看誰先背出來。

四.抄寫句子,加強積累

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在作業本上。

五.綜合性學習

你們的課餘生活是怎麼安排的?讓我們把每天的課餘生活記錄下來。可以用日記的方式來記,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來記,以後我們再來交流。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予、聖、誕”等10個生字。會寫“予、擔、寬”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給予、試探、心意”等20個詞語。

(2)讀懂課文,瞭解金吉婭怎麼花出20美元購買聖誕禮物的。

(3)體會文章最後一節的含義。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在閱讀中理解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的特點,感受富有愛心給人們帶來的真情和快樂,讓學生從中受到愛心教育。

二、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瞭解金吉婭怎麼花出20美元購買聖誕禮物的。

三、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最後一節的含義,讓學生從中受到愛心教育。

四、課前準備

①反映聖誕節的圖片。

②生字卡片。

五、教學時間: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①學生看錄像(或圖片),瞭解聖誕節。

②談話:你瞭解聖誕節嗎?

③出示課題。今天我們來讀一篇發生在聖誕節前夕的感人故事,齊讀課題:“給予樹”。

④理解課題。“給予”是什麼意思?你是怎麼理解這個題目的呢?讀了這個題目,你還想知道什麼?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按要求把課文讀兩遍。

要求:a、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特別注意生字的讀音。

B、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c、把自己不懂的詞句畫出來與同學討論。

②檢查讀書情況。

A、出示下列詞語,讀一讀,記一記。

給予 試探 心意 祝福 甜蜜 擔心 寬裕 前夕 提醒

興高采烈 立即 卡片 盼望 擁抱 仁愛 同情 體貼 如願以償

B、指名讀課文。

提示學生:認真聽讀,注意發現讀錯或讀得欠通順的句子,評議時提出來。

③學生討論: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三、學生自主再讀課文

教師提出自主閱讀要求:請你認真讀讀想想,看看對哪部分內容最感興趣,你從中能感受到什麼?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筆在課文上畫畫寫寫。下節課我們來討論交流。

四、指導寫字

①屏顯要求會寫的12個字,先讀讀,再組詞。

②請學生做小老師,指導寫字。

這12個生字,你哪個字寫得最好?請你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板演給大家看,再談談寫好這個字的經驗。

③學生寫字寫詞。

先把生字寫兩遍,再把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詞語抄寫一遍。

第二課時

一、複習

①聽寫詞語。聽寫後同座互相批改。

②指名分段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二、交流感悟

①組織學生交流上節課自主閱讀的感受。

你對哪些內容最感興趣?又有什麼感受呢?

②教師相機出示以下句子,引導學生體會。

A、回家途中,孩子們興高采烈。你給我一點兒暗示,我讓你摸摸口袋,不斷讓別人猜測自己買了什麼禮物。只有八歲的小女兒金吉婭沉默不語。

可引導學生抓住“沉默不語”來質疑、釋疑。

B、讓學生充分地讀第四、五自然段,感悟金吉婭善良、仁愛的.品質。

③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師生互相合作釋疑。

三、總結全文

讀了這篇課文,你一定很感動,請你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四、佈置作業

①抄寫自己喜歡句子。

②如果你是那個小女孩,一定非常感激金吉婭,請你替那個小女孩給金吉婭寫幾句感謝的話。

板書設計:

31、給予樹

金吉婭:沉默不語、難過

媽媽:擔心、生氣、被感動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激發學生對秋雨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自主學習、自學法、朗讀法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錄音帶

教學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感,談話導入

1.播放秋天下雨時的情景的課件。

2.引發情感:大家喜歡這秋天的雨嗎?就讓我們來讀一讀這文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聽課文錄音,初步感受優美的文字。

2.出示課文卡片,認讀詞語,糾正字音。

3.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麼記住這些字的。

4.把你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學習小組的同學聽,互相正音。

三、質疑

1.提出不理解的詞語,互相補充說明。

2.讀詞。

四、練習寫字

1.學習寫生字,交流學習方法。在寫字時,你有什麼話要提醒大家嗎?

2.練習寫生字。

3.抄寫詞語表中的生字。

五.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背誦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3.激發學生對秋雨的喜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1.師引述:金秋時節是豐收的季節,秋天踏着輕盈的腳步洋洋灑灑地來到我們中間。她不僅有着繽紛的色彩,還有着奇妙的聲音,不信,你們聽。

2.播放課件。(課文內容)

3.交流:秋天的雨聲令人遐想。聽到這雨聲,你有什麼感受嗎?請用一句話來說一說。

4.師:是啊,就如小朋友們所說的

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帶給小朋友們的是一首歡樂的歌。現在讓我們打開課文一齊欣賞這詩意的文章——秋天的雨。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聽課文錄音,完成填空題。

秋天的雨,是一把。

秋天的雨,有一盒。

秋天的雨,藏着。

秋天的雨,吹起。

2.指名口頭回答。

3.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自然段,讀一讀,還可以進行背誦,然後對你同桌說說你喜歡這段的原因。

三.學生彙報,老師相機教學。

1.教學第二自然段。

(1).學生彙報。

(2).教師引導:課文描寫梨香香的、菠蘿甜甜的,還有什麼味道嗎?

(3)指導朗讀。

3.教學第四自然段。

A.學生彙報。

B.教師引導:如果你是秋雨,你準備給小動物帶去什麼?

C.教師:小動物們聽到你們的話了嗎?它們在幹什麼?

D.指名學生朗讀。

4.教學第五自然段。

A.教師:秋天的雨帶給我們什麼呢?請全班同學讀第五自然段。

B.齊讀第五自然段。

四.拓展活動

1.教師引述:同學們,看完這課文,你們喜歡秋天嗎?形成子,你最想幹什麼呢?是畫一幅畫呢?還是寫一首秋天的詩?

2.學生自由組合,動手創作。

五.佈置作業

1.背誦喜歡的段落。

2.繼續完成繪畫或詩歌。

板書:

一把鑰匙

一盒顏料豐收的歌

11.秋天的雨藏着氣味歡樂的歌

吹起喇叭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9

教材簡介:

這次語文園地有三部分內容,分別是“口語交際”和“習作”、“我的發現”和“日積月累”、“寬帶網”。

“口語交際”是結合本組的課文學習及“寬帶網”的內容進行的,而“習作”部分承接口語交際進行整理,寫成習作。

“我的發現”是讓學生體會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裏詞義是不同的。“日積月累”中設計了“讀讀背背”和“讀讀記記”,其中“讀讀背背”是啓發學生學習積累古詩,“讀讀忘記”意在讓學生髮現詞語的特點並進行擴展練習。

“寬帶網”從“迷人的風景”和“富饒的物產”兩方面向學生提供了資料,豐富了學生的資料積累。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本組的口語交際而展示自己蒐集的資料並通過整理寫出習作。

2、瞭解瞭解不同詞在不同語言環境中不同意義,認識到詞的意義常常要結合語言環境來理解。

3、積累名詩、名句。

4、積累成語,發現其中的規律。

過程與方法:

1、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口語交際,從而整理、寫作。

2、學習在不同語言環境中區別相同字的不同意義。

3、通過觀察發現詞語特點,並積累相類似的詞語。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性。

2、感受祖國的迷人風景和物產的富饒,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建議:

1、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口語交際和寬帶網結合進行,課前可以先了解學生蒐集到的各種資料情況進行分組,做好交際前的準備,同時還要注意小組合作中的分工,在此基礎上進行習作,學生就會有話可說。

2、交際中可以採用多種方式進行:介紹自己去過的地方可以讓學生自己帶照片進行介紹,也可以收集自己喜歡的地方的圖片進行介紹,或以導遊的身份進行介紹。介紹自己想去的地方可以和同學合作進行。

3、“我的發現”和“讀讀背背”、“讀讀記記”就能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主,在讀中觀察發現詞語中的奧祕並進行詞語積累和識字練習。

4、課時建議:寬帶網、口語交際、習作可以用四課時進行;其它部分爲兩課時。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縣、濟、匠”等10個生字。會寫“縣、設”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設計、參加、雄偉”等2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積累課文中生動的語句。

2、過程與方法:

在讀中理解內容,瞭解趙州橋的不平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趙州橋的結構特點和建築特色,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

學寫14個生字。通過理解詞句,瞭解趙州橋雄偉、堅固、美觀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

通過課文學習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增強民族自豪感。

四、課前準備:

①多媒體課件。

②生字生詞卡片。

③蒐集反映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資料及有關橋樑的資料。

五、教學課時: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①播放課件:昔日的洨河風光。

②談話導入。

洨河兩岸景色優美,可阻礙了兩岸文化的交流、經濟的發展,官府決定在這裏建一座橋樑。造一座怎樣的橋呢?官座決定向社會公開招標,石匠李春設計了方案被採用了。想知道李春的設計方案嗎?讀讀課文就清楚了。

③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①學生自訊課文,畫出生字詞,結合注意多讀幾遍。

②採用自讀、同座互讀的形式練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③教師檢查。用生字卡片抽讀生字詞,再讓學生選讀自己讀得最好的語句和段落。

三、自主感悟

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李春設計的趙州橋是怎樣的?

②彙報交流。

學生可用多種方式彙報自己讀書的收穫。

A、畫一畫趙州橋的結構示意圖。

B、以李春的口吻介紹趙州橋的建築特色。

C、朗讀第二、三自然段,讀出趙州橋的主要特點。

③引導小結。

[1][2]下一頁

教案《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趙州橋》教案》,來自網!

通過大家的介紹,你覺得趙州橋是一座怎樣的橋?

④播放課件:趙州橋今日風貌。

四、識字學詞

①用生字卡片抽讀生字。

②給生字組詞。認讀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③指導寫字。

A、分類指導,教師範寫並提示。

左右結構:部、橫、跨、欄、設

上下結構:參、堅、案、貴

獨體字:爪

b、學生寫字。

C、學生寫完後,選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評議。

五、佈置作業

①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各兩遍。

②蒐集橋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①聽寫詞語。

聽寫後,同座互相批改。

②用自己的話說說趙州橋的特點。

二、朗讀體驗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句子畫下來。

②試着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③抄寫自己喜歡的語句。

三、擴展交流

展示課前蒐集的橋的資料,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些橋的特點。

四、小結

啓發學生熱愛勞動人民,從小學好本領,將來爲建設祖國出力。

五、佈置作業

1、有興趣的,可完成課件選做題。

2、摘抄第三自然段生動的詞句。

3、背誦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板書設計:

美觀

雄偉堅固

趙州橋

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11

學習目標:

★培養學生的交流意識。

★啓發學生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通過具體的事情,真誠地誇獎別人。

★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重難點:

啓發學生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題。

教師結合本堂課上兩位學生的實際由衷地進行誇獎,讓被誇獎的同學談談感受。

學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難忘的一次誇獎以及當時的感受。

二、討論明法。

引導學生聯繫前面的例子討論:應該如何誇獎別人。

三、分組交流。

可按教室自然組分成四組。先想想小組裏每個同學的長處,再用具體的事情來誇一誇組裏的同學。注意小組裏的每一個學生都要誇獎同學,每一個同學也都要被誇獎到。④全班交流。

四、填寫“成長卡”。

成長卡上分四欄:“教師說”“家長說”“同學說”“自己說”。同學間交換填後兩項。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能發現ABB式詞語重疊部分的讀音變化,感受重疊的表達效果。積累ABB式詞語和成語。

★讀背《三字經》節選,大致瞭解意思。

★培養學生的積累能力。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①出示“我的發現”中的列出的詞語。引導學生認真讀讀,再仔細觀察,看看有什麼發現。②指名讀詞語,糾正讀音。

③互相交流:你發現了什麼?這些詞語都是ABB式。這種形容詞的重疊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帶有某種感情色彩。

④指導朗讀,通過讀體會這樣重疊的表達效果。⑤拓展積累。

二、讀讀背背

①請學生捧起書,藉助拼音,反覆練習,把韻文讀正確,讀通順。

②指名試讀。

③教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進行範讀和指導。

④怎樣理解這幾個句子的意思?

⑤自由朗讀,熟讀成誦。同座互相檢查背誦。

三、課外擴展

有條件的,再找《三字經》讀一讀,以後背給大家聽。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能積累成語。猜字謎,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難點:

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讀讀記記

①自讀“讀讀記記”中的詞語,讀準帶拼音的字的字音。

②同座互相檢查是否能讀正確。大致說說詞語的意思。

③分類記憶這些詞語。

二、趣味語文(猜字謎)

①仔細看看謎面,你能猜出謎底是什麼字嗎?(是“口”字)

②說一說,你是怎麼想出來的?

③請同學們在蒐集的字謎中,選一個讓大家猜猜。

④試着編一個字謎。獨立編、合作編均可。

⑤交流,並評選星級字謎。

根據所編字謎的準確和巧妙,評選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字謎。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峯”等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過程與方法:利用課件學習生字,並鞏固。 3、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扣題導入

1、記得二年級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黃山奇石》,瞭解了黃山的雄奇秀美,誰願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歡的課文來背給大家聽?

2、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黃山三大奇峯之一的天都峯,誰願意來介紹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峯圖片資料?

板書:天都峯

3、這篇課文寫誰爬上了這陡峭的天都峯了?他們又是怎樣爬上去的呢?板書:爬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帶着問題聽教師範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3、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4、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a. 小組內拿出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b. 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 c. 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

三、 通讀課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讀課文,聯繫上下文疏理字詞含義。 石級:石頭臺階。 仰望:擡頭望。 攀着:(抓着鐵鏈)向上爬。 心顫:心在顫抖,說明心裏很害怕。 鯽魚背:結合看圖理解,天都峯最險處。它是一道長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2、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後”的順序把文章分爲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話說說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疏通課文大意。

四、 品讀感悟

1、作者寫爬天都峯,爲什麼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討論後使學生明白:因爲天都峯高而陡,用“爬”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2、(出示天都峯的多媒體畫面)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把文中的話變成自己腦中的“畫”。 學生練讀後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峯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3、深入讀議,體會“我”受鼓舞爬上峯頂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峯,“我”心裏是怎麼想的?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想想從哪些詞語、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懼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並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嘆句“真叫人發顫!”以及語氣詞“啊”“哩”等,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2)、結果“我”爬上峯頂了嗎?自由讀課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說的話,指名朗讀。

(3)、“我”看到了什麼從而下定決心爬上峯頂呢?自由讀課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髮生了怎樣的變化。 a. 出示第4段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從中感受到“我”受老爺爺爬山鼓勵而下定決心爬上峯頂的內心活動。 b. 體會“我”的心理,指導朗讀3、4自然段。

4、“我”是怎麼爬的?自由讀6、7自然段,畫出描寫爬山動作的詞語。 a. 學生讀書圈劃。 b. 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體會“奮力”是拼盡全身力氣的意思。 從“攀着鐵鏈”、“手腳並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艱難。 c. 引讀第7段,從“終於”二字上體會爬得辛苦、上山後的喜悅。 d. 體會爬山的艱難、上山後的喜悅,指導朗讀6、7兩段。

5、啓發想象,明白“老爺爺”也是受鼓勵爬上峯頂的

(1)、老爺爺爲什麼也能爬上峯頂呢?帶着這些問題一邊讀,一邊想。 多媒體出示思考題: a. 老爺爺來到天都峯腳下,心裏怎麼想 b. 他看見了小妹妹,心裏又怎麼想呢、 c. 後來,他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

(2)、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白他倆始終相互鼓勵,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氣鼓勵爬上峯頂的。指導朗讀。

五 總結課文,明白道理

1、讀爸爸的話,討論:“汲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從“爸爸”所說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評點: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13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朱德總司令和紅軍戰士對藏族同胞的關心與愛護,感悟藏民與紅軍之間的魚水深情。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朱總司令的話,體會其中包含的意思。

2.理解紅軍被成爲菩薩的原因。

三、教具準備:

PPT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憶,揭題導入

1.回憶《朱德的扁擔》,談談對朱德的認識

2.揭題

3.指名朗讀與課題相對應的課文段落

4.解題:菩薩一樣的兵,菩薩一樣的司令說的是誰?

5.再讀課題

(二)探究體悟

1.躲紅軍

反動軍隊對老百姓做了哪些壞事?

師穿插介紹紅軍

(PPT)理解“藏族同胞……誰也不露面。”

(1)抓住關鍵詞體會藏胞的害怕程度

(2)指導朗讀

朱德總司令得知後急得不得了,因爲他擔心——,他憂慮——,他不想看到——。

對比:反動軍隊的司令會着急嗎?

2.找藏胞

(1)(PPT)指名讀

(2)加標點再讀,體會語氣

(3)對比:要是反動軍隊會去找找藏胞嗎?

(4)指導朗讀

(5)生自由讀四至七段,思考:還能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他們有菩薩般的心腸?

3.搶春耕

(1)彙報:“不能讓藏胞來年捱餓……結果……”

指名讀並說原因

理解:朱德同志的第一句話就是怕藏胞捱餓。

因爲種自己的地來不得一絲一毫馬虎,所以朱德同志要求戰士用心耕種。

指導朗讀

理解第二句話並指導朗讀

瞭解紅軍在長征途中所吃的苦,所受的累

對比:反動軍隊會這麼做嗎?

(2)彙報:“這也怨不得……搶種上。”

擋住百姓眼睛的烏雲是誰?

朱總司令着急嗎?爲什麼而急?

對比:想藏胞之所想,急藏胞之所急

(3)再讀朱總司令的三段話

4.誇紅軍

(1)得知這一消息的藏胞悄悄返回家園,也許他們在想什麼?

(2)看到紅軍不僅不拿他們的一針一線,還打掃,整治,他們又會說什麼呢?

組內練說

班內交流

(3)他們以前傷心流淚是因爲——,他們現在感動得流淚是因爲——。

(三)延伸內化

1.過渡:同學們,幾十年過去了,如今的解放軍繼承了他們的優良傳統,不僅把種子種在了藏胞的心間,也種在了我們每個人的心坎裏。

2.看圖感受:看,面對猝不及防的雪災,人民解放軍不畏懼艱難險阻;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人民解放軍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3.迴歸課題:他們是我們最可愛的人,最可親可敬的——(讀題)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14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1、瞭解不同詞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不同意義,認識到詞的意義常常要結合語言環境來理解。

2、積累名詩、名句。

3、積累詞語,發現其中的規律。

過程與方法:

1、學習在不同語言環境中區別相同字的不同意義。

2、通過觀察發現詞語特點,並積累結構相類似的詞語。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性。

2、感受祖國的迷人風景和物產的富饒,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課前

學生準備:摘錄好描寫祖國大好河山、豐富物產的詩歌。

教師:簡易課件一個。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談話導入“我的發現”

1、師:同學們,前面三節課,我們充分領略了祖國山河壯美、物產豐富,也感受了祖國語言的豐富多彩。這一堂課,我們又將深入地感受漢語的神奇魅力。

2、出示兩組句子,請學生自由讀文中兩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點的字。

3、讀了這兩組句子,你有什麼發現?

4、學生討論交流,發現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句子裏意思不同。

5、引導學生查字典,瞭解“深”和“封”的多義。

海水有深有淺。

深——與“淺”的意思相反。夜深了,老師還在工作。深——久,時間長。他收到遠方同學的一封信。封——封起來的或用來封東西的紙袋、紙包。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 封——密閉。

6、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這兩個意思外還有哪些意思?你能像課文裏一樣,也舉個例子來說嗎?

7、祖國的語言確實神奇,同樣的字詞,在不同的句子環境中,意思卻會有所不同。你還能舉出其它的字嗎?

8、多音字練習:同樣的字詞,在不同的句子環境中,意思會有所不同,而且在不同的環境中,相同的字還有不同的讀音呢?參{參加人參}數{數學數一數}好{好人好學}難{困難難過}

學生自由讀文中兩組句子,學生討論交流,發現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句子裏意思不同

學生查字典瞭解字的多意

學生舉例

讓學生了解不同詞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意義不同,認識到詞的意義常常要結合語言環境來理解。

拓展延伸,開闊視野,感受祖國語言的神奇,豐富。

二讀讀背背

1、請同學們藉助拼音自由讀讀列出的詩句。

2、誰能試着讀詩句?(指名讀。集體齊讀。)

3、結合查字典,請學生試着說說詩句的大概意思。

4、學生自由地背一背詩句,同桌相互背誦。

5、指名背誦、小組背誦、集體背。

6、哪個聰明的同學發現了這些詩句的特點?(都是描寫景物的)

7、你還記得哪些描寫景物的優美詩句?看誰積累得最多。學生藉助拼音讀讀詩句。

自由背誦詩句。

積累描寫景物的詩句。背誦積累古人描寫景物的詩句,並能在平時的讀寫中應用。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1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理解鹿角和鹿腿給鹿帶來什麼。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好看的東西有時會帶來壞處,而難看的東西有時會帶來好處。

2、過程與方法:

在讀中理解美麗與實用的關係。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體會:不能過於注重事物外表,得看它有沒有用處。

二、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理解鹿角和鹿腿給鹿帶來什麼。

三、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不能注重事物的外表,得看它有沒有用處。

四、課前準備:

①學生複習《陶罐和鐵罐》,思考課文的寓意。

②課文朗讀錄音帶。

 五、教學時間: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顧,揭示課題

①分角色朗讀《陶罐和鐵罐》。

②學生交流查找的有關鐵會氧化的資料。

③師生共同回味寓意:鐵罐很堅硬,這是鐵的優點,但同時又具有會氧化的缺點。陶罐容易碰碎,這是陶製品的缺點,但同時又有不會氧化的優點。所以我們要正確看待自己和別人的優點和缺點。

④教師板書課題:獅子和鹿,請學生讀題。

⑤學生聽課文朗讀錄音,思考:這篇課文通過獅子和鹿的故事,要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

二、開展讀書闖關活動

①進行闖關活動總動員,講清方法及規則。共設三關:第一關是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第二關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關是聯繫已學課文和生活實際瞭解本課寓意。同座同學互爲闖關員和守關員,做闖關的準備。

②學生自主讀書,做闖關的準備。

③同座同學開始闖關。一次沒有過關,可以練習後再次闖關。

④彙報、交流,展示闖關情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參與第一關展示的可加1顆星,參與第二關展示的可加2顆星,參與此文轉自淘.教。案網().第三關展示的可加3顆星。

A、願意參與第一關展示的同學自己主動站起來,開火車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做守關員,看他們是否能通過。

B、願意參與第二關展示的同學自己主動站起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師生互相評議,看哪些地方讀得有感情,也可請讀書同學自己介紹一下,爲什麼這樣讀。

C、願意參與第三關展示的同學自己主動站起來,說說自己領悟到的寓意。看誰能聯繫已學課文和生活實際說得有理有據。

⑤增設一項特別獎項——“智慧星”:鼓勵學生比較《獅子和鹿》與《陶罐和鐵罐》的相同之處。

三、拓展練習,引導實踐

①摘抄本課中你認爲寫得寫的詞句。

②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其他人聽。

③課後找《伊索寓言》讀一讀。

板書設計:28*、獅子和鹿

鹿角:精美別緻差點兒送命

鹿腿:太細、配不上獅口逃生教案《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獅子和鹿》教案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