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六年級語文上冊《畫蛇添足》教案

本文已影響 2.82W人 

教學目標:

六年級語文上冊《畫蛇添足》教案

1、理解課文意思。

2、懂得寓言所折射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先畫好蛇的人,爲什麼“終亡其酒”?

一、導入

1、師:在上課前老師說一件自己生活中的小事:前幾天馬老師給了我一塊鹹肉,說是醃了很久,夠鹹的了。可我回家後又加了一把鹽繼續醃制。等到蒸熟後一嘗,已經鹹得發苦,沒法再吃了。誰能用一個成語來說說老師這樣做法叫什麼?(畫蛇添足)

二、揭題

1、板書:畫蛇添足。

2、我們今天再學習一則以古文形式呈現的寓言,來,齊讀課題。

3、師:打開課本。誰來說說這個出自於寓言的成語的意思。

(“畫”是“畫好後”還是“畫時”)

4、師:除了意思,你還知道它的有關知識嗎?(引導學生說出故事的出處)

三、初讀課文

1、師:既然是一個故事,那我們用什麼樣的語氣去讀呢?(講故事的語氣)好的。誰來給我們示範一段?

2、師:××給我們作了榜樣。好的,齊讀。

3、師:讀了這個古文,你知道它主要講什麼嗎?

4、師:××已經把故事的起因、經過、結局講清楚了。快速找出寫起因、經過、結局的相關段落

5、指名讀①,指名讀②③,齊讀④。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默讀第一段,想想這一段告訴我們故事的起因是什麼?

板書:祠者賜酒。

2、師:學習古文,理解意思很重要。咱們複習上節課的一些方法。

3、第六列指名讀。

4、師:我們理解第一自然段時,是怎麼把這些方法用上的?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我們可以用這幾種方法理解第二自然段,看看舍人如何處理這壹酒,可以自言自語說一說。

2、同桌交流。

3、同桌彙報,一人讀,一人說意思。

(注意點撥:1、你把比賽的規則說得很清楚了。2、從“先成”看出畫蛇要求快、完整)

板書:蛇成飲酒。

4、指導朗讀:舍人也是一羣廉廉君子,能夠明確、溫和地商量,不失禮儀。誰來讀。

六、學習第三自然段

1、相約“畫地爲蛇,先成者飲酒”那誰喝到了酒,畫蛇添足的又是哪個人?

2、自讀第三自然段,此段寫了哪幾個人物?(先成者,另一人)

3、劃出描寫這兩個人言、行的句子,指名讀。

4、讀“蛇先成者”的句子,說意思。

5、讀“另一人”的句子,說意思。

七、學習第四段

1、齊讀故事結局,用可惜語氣。理解意思,完成板書。

2、爲什麼“爲蛇足者,終亡其酒”?

3、學生自由發言:因爲他畫好後做了多餘的事。

4、心理診斷:爲什麼這個人會作出畫蛇添足的舉動?從他的言行中尋找答案。

5、完成點撥。

A、第一句的朗讀,讀出驕傲,沾沾自喜,自作聰明

B、從“另一個人”的話中明確“蛇畫上腳就不是蛇”了。

C、讀出此人的不屑。

6、總結(就問題2、4進行)舍人相約“畫地爲蛇,先成飲酒”,一個人先畫完了蛇,但他沾沾自喜、驕傲,給蛇畫上了腳,這個多餘的舉動使蛇不再是蛇,也耽誤了時間。所以“終亡其酒”。

八、總結寓意

那這個寓言想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引導

A:畫蛇添足者做了多餘的事,反而把事情弄糟。我們歸納的時候可以從相反的說,讓別人不要這樣,那該怎麼組織語言呢?

B、也可以用“假設”,“如果就”。

九、拓展延伸

1、生活有沒有做了類似事情的人?

2、因爲這個成語有着寬廣的生活意義,所以解釋時前一部分說了它的本意後,還講了“比喻”生活中

3、師:學習了這些理解古文,感悟寓言道的方法後,老師還想請大家看看本課的3個代詞,看它們在句子中代替什麼?

十、總結

師:這節課我們用學習古文的一些基本方法,按照祠者賜酒的故事順序學習了《畫蛇添足》這則寓言,並懂得了自作聰明、多此一舉會而弄巧成拙的道理。希望能夠引起同學們學習古文的興趣,在課外自己理解一些優秀的古詩文,例如我們的《古詩文誦讀》。

板書設計:

畫蛇添足

祠者賜酒

自作聰明

蛇成飲酒

多此一舉

畫蛇添足

弄巧成拙

終亡其酒

者{祠者:的人飲之:酒先成者:的人之{爲之足:蛇爲蛇足者:的人一人之蛇成:的其{其舍人:他奪其卮:他的飲其酒:那壺終亡其酒:那壺

作業

1、背誦課文;

2、把課文擴寫成現代白話文故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