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林中小溪》優質導學案設計

本文已影響 2.04W人 

 ●點擊學習目標

《林中小溪》優質導學案設計

  ▲ 知能目標

1、學習課文中白描手法的運用。通過朗讀品味文章語言。

2、能找出眼前景與人生感悟兩者之間的對應關係。

3、收集對衆多名家對普里什文的評價,通過對其他作品的閱讀,進一步加深理解,並有自己獨特的評價。

  ▲ 情感目標

  1.領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顯示出的生命力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脈絡,理解作者的人生信念。

2.體會作品"詩的深警和反覆迴盪的旋律" 之美。

 ▲ 重點難點

1. 在誦讀中體會作者蘊涵在寫景狀物中的豐富內涵和人生哲理。

2. 學習文中白描手法的運用。

3. 把握作者思想脈絡來理清課文層次。

 ●刷新知識庫存

  知識庫存

1、作者簡介

普里什文(1873~1954),蘇聯(俄羅斯)作家。生於商人家庭。早年因"自由思想"被開除出耶列茨中學。1897年在里加綜合技術學校上學時,又因參加馬克思主義小組被捕。1902年畢業於德國萊比錫大學農藝專業,回國後任農藝師,寫過有關農業的著作和論文。後棄農從文,潛心研究民間文學和人種志學,致力於文學創作。旅行俄國北方地區後,寫成《在飛鳥不驚的地區》(1907)等特寫集。遊歷克里米亞和哈薩克斯坦後,又發表了《亞當和夏娃》(1909)、《黑色的阿拉伯人》(1910)等作品。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任戰地記者,寫過許多特寫。十月革命後,一度從事教育工作,並鑽研方誌學。1925年發表物候筆記《別連傑的水泉》,後加補充,更名爲《大自然的日曆》(1935)。20年代開始寫作自傳體長篇小說《惡老頭的鎖鏈》(1923~1954)。代表作中篇小說《人蔘》(1933) 描寫北方山林的絢麗景色,用人蔘象徵大自然的富饒和生命力,禮讚人的創造力和智慧,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的關係的深刻哲理思考和細膩的觀察與感受。還著有童話《太陽的寶庫》(1945)。他善於刻畫兒童心理,擅長描繪大自然。高爾基對他的創作評價甚高,稱他爲"詩人和哲人"。

2. 關於普里什文《林中水滴》:大地上的日曆 (節選)

在遠離大自然的城市裏,我常常讀的一本書,是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這本書能夠帶給大自然最爲純淨而清新的呼吸、律動和情感,讓我日益被城市繁華所掩飾下的虛僞乃至爾虞我詐,鋼筋水泥所割裂開冷冰冰的壁壘森嚴和隔膜的心,能夠得到一份滋潤而不至於過早地粗糙老化。

普里什文的這本書,他自己稱是描寫大地的日曆,我說是描寫大自然的詩。它能夠讓我重新認識那些遠離我們的一切,它讓我感到質樸的大地上所發生的那一切,是多麼的動人,多麼的溫馨,離開它們,我們的城市再繁華,我們的日子再富有,我們的心和感情卻是貧瘠的,我們會失去許多大自然本該擁有的細膩、溫情、善良與愛的呵護、關照和呼應。

每當我讀到他爲我們描寫的那彷彿是從星星上飄下來的初雪,那春天最初的眼淚一般的細雨,那能夠回憶起童年的稠李樹散發的香味,那坐在落葉的降落傘上飄落到地下的蜘蛛......每次讀,每次都讓我很感動。也許,只有他才能夠細緻入微地感覺到加在密匝匝的雲杉林中的小白楊有點冷而伸出了樹枝,他說:"真像我們農村裏的人,也常出來坐在牆根土臺上,曬太陽取暖。"就連大地上水塘裏冒出那最常見不過的水泡,他也無比疼愛地說每一滴都是鼓鼓的、飽滿的,是"既像父親又像母親的嬰兒"。

我不能不爲普里什文所感動,在我看來,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他纔有這種本事,平心靜氣,又氣定神閒地把大自然的一切如此細膩而傳神地告訴給我們。只有他纔有這種本事,信手拈來,又妙手回春一般能夠將這些氣象萬千的瞬間捕捉到手,然後定格在大自然的日曆上,輝映成意境雋永的詩篇、生命永恆的樂章。

面對春天裏的第一朵花,他說:"我以爲是微風過處,一張老樹葉抖動了一下,卻原來是第一隻蝴蝶飛出來了。我以爲是自己眼冒金花,卻原來是第一朵花開放了。"

面對春天裏流淌的河流,他說:"在一支支春水流過的地方,如今是一條條花河。走在這花草似錦的地方,我感到心曠神怡,我想:'這麼看來,渾濁的春水沒有白流啊!'"

在雪後靜謐的森林裏,看到帶雪的樹木姿態萬千,神情飛動,卻默默地立在那裏,他忍不住問:"你們爲什麼互不說話,難道見我怕羞嗎?雪花落下來了,才彷彿聽見簌簌聲,似乎那奇異的身影在喁喁私語。" ......

誰能夠做到這樣?這樣對待大地上一朵普通的花、一條普通的河、一片普通的樹,乃至一棵閒置在一旁老朽的樹墩?我們會嗎?我們可以把花精緻地剪成情人節裏的禮物,我們可以在河裏撈魚或游泳,我們可以到原始森林裏去旅遊或野炊,我們可以在落滿潔白的雪花的大樹前或爬到樹上去拍照片,但我們不會有春天裏第一朵花開時瞬間的感覺,不會把春水盪漾的小河說是花河的想象,便也就不會看到老樹墩客廳裏蕨草在交頭接耳的童話,自然更不會停下我們爲名繮利鎖而奔波的`匆匆腳步,去和落滿雪花的大樹悄悄地攀談。我們遠離大地和大自然,我們的眼睛在逐漸變得色盲一般,只認識了錢票子的面值大小;我們的味蕾逐漸變得只會品嚐生猛海鮮和麻辣燙;我們的嗅覺在逐漸變得只聞得見香水和新裝修的房間裏帶着氡和甲醛的味道。 (肖復興)

5.字形辨析

潺:潺潺 粼:粼粼 漂:漂浮 翩:翩翩

孱:孱弱 麟:麒麟 縹:縹緲 偏:偏偏

 ●探究互動平臺

  探究平臺

  【整體把握】

1.節選部分的主旨是怎樣的?

作者用優美的語言,通過記述描寫自己一次林間之遊的所見所聞和所想,在本文中爲我們描述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小溪所顯示出的生命力。作者對大自然充滿了熱愛,所以在文章中處處體現了他對小溪和森林的讚美之情。作者告訴我們:有障礙,纔有生活;生活中不斷搏鬥,纔有意義。

2.本文的行文思路與思想主旨是如何結合的?

讀着本文,彷彿隨着作者到俄羅斯的叢林中與小溪同行。作者的筆追隨小溪,筆下的小溪流富有靈性。它活潑、歡快地奔流,衝破重重障礙奪路而出。作者賦於了小溪流以"人"的性格和意志,而這種性格和氣質又是通過對小溪流衝擊、奔流不息的描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的,給人以統一的、和諧的藝術享受,字裏行間洋溢作者的讚美之情。作者還不時抒發一些人生感悟,頗有哲理,給人啓迪。

結構圖示:

遇到一個又 小 溪

一個障礙 流

(樹根、倒樹、 淌 所感所悟:

大枝條......) 有障礙,纔有生活

毫不在乎 急急注入 生活於搏鬥中不斷形成

穩穩流淌 匆匆奔流 生活中要充滿信念

竭盡全力 尋找出路

全力衝擊 奮力前進 海

分流、繞彎、又匯合 大

流向

 【內容探究】

1、 課文是怎麼體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小溪所顯示出的生命力的?

明確:我們之所以能感受到小溪和森林的美麗,一方面是因爲文章的語言很優美,更重要的是,課文中用了白描的手法,把它們當作有感情、有靈魂,有人格精神的人來表現。

2、小溪在林中衝破重重障礙奮然前行,這和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有什麼相似的地方?

明確:小溪在與障礙搏鬥中創造了時間和生活,人生也是如此,如果平平坦坦,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同樣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生活和時間;溪流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創造了美好的生活,相信我們的人生,同樣會如此美麗。

3:作者描寫自然景觀時爲什麼要融入人生哲理和主觀感情?

明確:作者正是因爲對大自然充滿了熱愛,纔會對森林和小溪的觀賞中.感悟出人生的哲理,而且課文處處寫景都透露了作者的主觀感情。作家喜歡把自己的文章稱作詩體隨筆,可見文中詩的因素很濃。這一方面表現在揭示的道理深刻,另一方面體現在他的語言上。本文通過對小溪流過森林全程中表現出來的沖決一切障礙,非到達自由水域不可的頑強精神的描寫,透露了融入自然,親和自然的感情,表現出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4、讀了此文後,有什麼啓迪?該如何對待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困難?

明確:溪流前進中有分有合,但始終向着共同目標前進,我們的生活也是同樣的;溪流在前進中越過障礙,要蓄積力量,堅持到底,我們對待困難也要堅持,要有毅力。

5、在描述中自然而然發表議論、抒發感情的語句很多,試舉例加以賞析。

(1)就讓路途當中出現阻塞吧,讓它出現好了!有障礙,纔有生活:要是沒有的話,水便會毫無生氣地立刻流入大海了,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離開毫無生氣的機體一樣。

賞析:"有障礙,纔有生活",說得多好啊!生活的道路不一定是平坦筆直的,有時甚至身處逆境。衝破障礙,戰勝苦痛,就能更深刻地體味出人生大義之所在。沒有障礙、沒有苦難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我們需要在蒼白的人生路上打下深刻的烙印,使生命更有意義。

(2)每一條小溪都深信自己會到達自由的水域,即使遇上像厄爾布魯士峯一樣的山,也會將它劈開,早晚會到達......

賞析:人必須學會承受挫折與不幸,要有堅定的信念、堅強的毅力,勇往直前地搏擊。小溪流遇山劈山,不停地前行,深信自己終將到達自由的水域。人們也應該敢於迎擊生活中的各種苦難,笑看人生,努力開創一片美好的天地。

  【特色析要】

1、文章的語言有什麼特點?

明確:第一,文章帶有口語色彩,就像和朋友交談。第二,文中用了白描的手法來寫,用擬人的手法把小溪和森林當作有感情有靈魂的人來寫。第三,語言睿智深沉,字裏行間透露出靈氣。

2、 本文寫景,有什麼特色?

明確:林間之遊的記敘,文筆輕快,格調清新。小溪流在歡快地向前奔流,作者也跟隨着一路前行。文章一小段接一小段,猶如一個又一個特寫鏡頭,攝下了小溪流奔流前行過程的變幻之態:一會兒它"聚集"水流衝擊;一會兒又在"顫動"中發出聲響;流過"又淺又闊"之處,它"急而無聲";"遇上大的障礙",就聽到"從障礙上飛濺過去的聲音"......語言直白而富有情致。寫小溪流、林中植物、動物,也別開生面地妙用比擬、設喻。說小溪在衝擊障礙時,"溪中一股股水流像肌肉似的扭動着",突出了小溪"搏鬥"的力度。寫垂掛到溪中的枝條,"像一隻大蜘蛛""爬到水面上,輕輕搖晃着所有細長的腿",非常傳神地寫出了枝條在流動的溪流中被衝擊的情狀。

有人評價作者普里什文,說他是"大自然的眼睛",確實,能那麼細緻地體會人與自然的關係,以一雙善於在靜中見動,善於看到常人看不到的情趣,捕捉到美妙的瞬間的眼睛,並在散文中充滿着詩意和哲思,恐怕除普里什文以外,再找不出第二個人了。  相關鏈接

※早在20世紀初,高爾基就認識到普里什文作爲藝術家的獨特性。他誇讚普里什文的作品言之有物、結構嚴整、內容豐富、真實可感,達到了俄羅斯文學史上未曾有過的完美。

※普里什文曾經說:"世界是美麗非凡的,因爲它和我們內心世界相呼應。"普里什文在這本書中拉近了我們和這個美麗非凡世界的距離,幫我們找到了內心世界與這個世界相呼應的方法,那就是要如普里什文一樣去珍愛大自然,去和普里什文一樣懷有一顆真摯的赤子之心,以及和普里什文一樣不失去美的瞬間即把握住永恆的愛與敏感。土地會讓我們的腳跟結實,河流會讓我們的心淨化,樹木會讓我們的呼吸清新,天空會讓我們的眼睛望得遠一些。普里什文是超前的,在一個以開發自然爲基調的時代,他能夠抵抗住種種誘惑和壓力,把自己柔韌的美學觸角潛入世界的原初和根本。

 點 睛 聚 焦

※課文在這種感情支配下組織行文,一氣呵成。可從把握作者思想脈絡來理清層次。

※反覆朗讀課文,可不斷品味出作品的妙處。

※作者長期以俄羅斯高加索林區爲創作基地,以森林地帶大自然美麗風光爲表現對象。他依靠自己豐富的林學知識,讀懂了自然界這本大書,他的作品抒寫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 課文是情景相生,由景生情,由情而悟,每一種感悟都是由特定的情景暗示出來的。

※普里什文的散文被稱爲"俄羅斯語言的百草"。 有人這樣評價普里什文的散文--時而有如芳草簌簌作聲,時而有如清泉潺潺流淌,時而有如百鳥鳴,時而有如薄冰悄悄脆響。本文最適合朗誦,文章的詩意也只能通過誦讀才能更好地傳達和感受。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