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高一語文的《始得西山宴遊記》教案3篇

本文已影響 2.83W人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一語文的《始得西山宴遊記》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高一語文的《始得西山宴遊記》教案3篇

高一語文的《始得西山宴遊記》教案1

【重點梳理】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自餘爲僇人(通“戮”,引申爲有罪)

(2)夢亦同趣(通“趨”,往,赴)

2.古今異義

(1)然後知是山之特立

古義:這樣之後今義:表承接,接着

(2)頹然就醉

古義:倒塌,文中指身子傾倒的樣子今義:精神萎靡不振

(3)遊於是乎始

古義:從此今義:連詞,表承接,就這樣

3.一詞多義

(1)窮窮回溪(動詞,走到盡頭)

窮山之高而止(動詞,走到盡頭)

而不知其所窮(名詞,盡頭)

(2)夢臥而夢(動詞,做夢)

夢亦同趣(名詞,夢境,夢中

(3)始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詞,曾經)

始指異之(副詞,才)

遊於是乎始(動詞,開始)

4.詞類活用

(1)形容詞用作動詞。窮山之高而止(走到盡頭)/窮回溪(走到盡頭)/縈青繚白(青山,白水)

(2)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始指異之(以……爲異)

(3)形容詞用作名詞。自遠而至(遠處)

(4)數詞用作形容詞。四望如一(相同)

(5)名詞用作動詞。外與天際(連接)/臥而夢(做夢)/故爲之文以志(寫作文章)

(6)名詞用作狀語。日與其徒上高山(每天)/箕踞而遨(像箕畚一樣)/四望如一(向四面)

二、文言虛詞

1.而

(1)連詞,表修飾。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2)連詞,表承接。披草而坐,傾壺而醉/臥而夢/覺而起,起而歸/自遠而至

(3)連詞,錶轉折。而未始知西山之怪/而莫得其涯/而不知其所窮/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4)連詞,表條件。窮山之高而止

2.之

(1)助詞,的。以爲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2)代詞,它。始指異之(指西山)/故爲之文以志(指宴遊西山這件事)

(3)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知日之入/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

3.爲

(1)介詞,爲了。故爲之文以志

(2)動詞,成爲。自餘爲僇人/不與培螻爲類

三、文言句式

1.省略句

(1)居(於)是州(省略介詞“於”)

(2)以(之)爲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省略賓語“之”,指代是州之山水)

(3)(我)因坐法華西亭(省略主語“我”)

(4)始指(之)異之(省略賓語“之”,指代西山)

(5)(我)引觴滿酌(省略主語“我”)

(6)故爲之文以志(之)(省略賓語“之”,代宴遊西山這件事)

2.判斷句

是歲元和四年也

高一語文的《始得西山宴遊記》教案2

  一、預習目標

瞭解本文背景及作者相關情況,準確誦讀本詞並能背誦,初步體會其中的景物描寫和作者的情感。

  二、預習內容

1、本文的寫作背景

2、作者柳宗元的相關情況

3、給下列加點的字詞注音

餘自爲僇人()恆惴慄()則施施而行()斫榛莽()焚茅茷()箕踞而遨()皆在衽席之下()

若蛭若穴()攢蹙累積()

  三、提出疑惑

同學們,通過你的自主學習,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點疑惑內容

  課內探究學案

  一、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掌握文言實詞的古今異義,正確理解“其”“則”“未始”等文言虛詞,在朗讀中體會“之”“也”“而”等虛詞的作用。”等字的一詞多義,及省略句的運用。

2、再次瞭解“記”的特點。

3、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討論劃分課文層次,領會“概寫”“特寫”之不同,學習寓情於景的寫法。

(二)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反覆誦讀:讀字音,讀詞義,讀句意,讀整體內容,讀作者感情。

1.通過反覆誦讀,正確理解文中的難詞、難句,解決本文的重點。

2.討論分析寫學時“概寫”和“特寫”的不同以及其相互關係。

3.聯繫現代文抒情散文的有關知識,分析體會本文敘述、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的運用。

4.通過背景知識的介紹結合課文分析體會作者寄情山水,孤標傲世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引導學生身處逆境,仍胸懷大志。

2.教育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進行讚美,增強自豪感。

3.感悟古人遣詞造句之美,想像作家筆下山水之美,進而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練就一雙善於以自然學物中發現美的'眼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學習本文在比照與映襯中寫景的特點。

2、難點:體會本文借景抒情、融情於景的藝術特色。

  二、學習過程

探究點一:你認爲以上兩個“遊”字的含義有什麼不同?請結合原文說明理由。

探究點二:作者爲什麼如此喜歡西山?

(四)當堂檢測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高一語文的《始得西山宴遊記》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正確辨別文中的難詞難句,用比較的方式理解部分實詞的古今異義,用文白對照的方式把握某些句子的意思;正確理解“其”“則”“未始”等文言虛詞,在朗讀中體會“之”“也”“而”等虛詞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體會本文借景抒情、融情於景的藝術特色。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悟古人遣詞造句之美,想像作家筆下山水之美,進而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練就一雙善於從自然中發現美的眼睛。

【教學重難點】

1.學習在比照與映襯中寫景的特點。

2.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延伸

一、識記字音

僇()榛莽()施施而行()惴慄()()斫()衽席()岈然窪然()顥氣()蹙()茅茷()引觴滿酌()()

二、知人論世

柳宗元(73-819),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省永濟)人,人稱“柳河東”。晚年貶爲柳州(今廣西柳州)刺史,故又稱“柳柳州”。他是唐代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與韓愈同爲當時古文運動的領袖,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貞元九年(793),柳宗元進士及第。公元805年,他參加了以王叔文爲首的政治集團,升任禮部員外郎,積極從事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改革。但爲時不久,就在其政敵聯合反擊下而失敗,受到殘酷迫害,先是被貶爲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司馬;十年之後,又改任爲柳州刺史。柳宗元在中唐的文壇上與韓愈齊名。他能詩善文,成就很高。他的散文包括論說、寓言、雜文和遊記等類,文筆犀利,含義深刻,形象生動,氣勢奔放。就遊記而言,他是唐代一位集大成的刻畫山水的能手。一方面,他通過自己敏銳的觀察,深入的體會,運用簡潔概括、鮮明生動的語言,精細而準確地把那些易於被人忽視和遺忘的自然景色畫圖般地再現出來,給讀者一種親臨其境的真切之感;另一方面,他在描寫山水木石、鳥獸蟲魚的聲色動靜時,往往將自己橫遭貶謫、飽受壓抑的境況滲透在裏面,達到情景交融的地步,從而曲折地反映了中唐黑暗的社會現實。他的作品收入《柳河東集》。

三、寫作背景

永貞元年(805)八月,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失敗。柳宗元因爲參加其中,九月,被貶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貶永州司馬。當時同時被貶爲遠州司馬的還有:劉禹錫、韋執誼、韓泰、陳諫、韓曄、凌準、程異。這就是有名的“八司馬”事件。在政治理想破滅後,三十三歲的柳宗元開始致力於文學詞章的轉變。“永州八記”就是他被貶永州之後的作品。作者深處窮荒之地,閒暇之餘,縱情山水。同時又從美好的自然山水中“發現和認識了自身的美好情操與價值,堅定了人生信念和社會批判意識”。《新唐書·柳宗元傳》有記載:“既竄斥,地又荒癘,因自放山澤間,其堙厄感鬱,一寓諸文。”本文寫於元和四年(809),借景抒情,流露出了作者不滿於遠貶僻處的思想感情。同年還寫作了“永州八記”中的《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四、整體感知

全文的思路結構:

第一段:永州泛遊

第二段:寫作者對西山的發現以及引導出自己精神上的新境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