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七夕節作文集合15篇

本文已影響 1.14W人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七夕節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夕節作文集合15篇

七夕節作文1

今天是農曆七月初七,正好是七夕節。在這天的夜晚我哥哥與他的女朋友一起出去玩了,只剩下我和奶奶在家。

“奶奶,我們爲什麼要坐在亭子數星星呢?”我不懂事地問。奶奶坐在椅子上說:“孩子,看見天上的兩顆最亮的星星了嗎?”“沒看見。”當時我只光顧我的手機,沒注意。奶奶慈祥地說:“你沒看見是因爲你沒用心,我看見了。那兩顆星星之間的距離很近。一顆叫牛郎星,一顆叫織女星。”我聽了奶奶的話,而且還知道了一個美麗的傳說。

傳說天界的三公主在一次偶然的機遇下凡到人間,但她這次下凡居然愛上了牛郎。之後,天界的三公主一直偷偷找機會去找牛郎。她知道她的父皇和母后一定不會同意她跟牛郎的婚事。就在一次下凡她跟牛郎成婚了,也有了一對子女。可不久她跟牛郎的婚事被她的母后發現了。但是天界三公主與牛郎的真情實意感動了天界母后,就答應他們每年見一天的面,這一天就是七夕節節,後來也叫作情人節。

我聽了奶奶這個美麗的傳說,真爲牛郎和三公主感到可惜。他們一年只能見一次面,那一年有三百六十四天在思念着對方,不得天天流淚。

那奶奶,哥哥和他的女朋友爲什麼在今天晚上約會呢?”我說。“其實這一天跟自己的異性朋友相約的人很多,因爲這一天是向對方表達愛意的好時候。”奶奶笑着說。

在,我知道牛郎星與織女星的傳說,知道了七夕節有幾個名字。在這一天的晚上何不是收穫多多。

農曆七月七日之夜,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爲“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爲重視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爭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初七也被稱爲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擡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嫺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着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七夕節作文2

由七夕我自然想到了二月十四號西方的情人節,七夕可是中國地道的本土情人節,同是情人節二者的待遇卻大不一樣,當今中國人過情人節最先是從二月十四號開始的,七夕應該來說還是沾了2月14號的光,儘管這幾年隨着商家的炒作,七夕人氣也旺了許多,儘管三年前國家就已把七夕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但不管怎樣七夕可能還是比不上2月14號,尤其是在年輕人心目中。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聯,這樣一個浪漫美麗、流傳千古的動人的神話愛情故事,詮釋了幾千年來中國人的愛情價值觀,表達了無數中國人對自由美好、兩情相悅的愛情的追求和憧憬,對矢志不渝、堅貞不屈的愛情的讚美和支持,“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的《鵲橋仙》更是喊出了無數中國人愛情的心聲。“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爲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則又讓人平添了幾分凝重、幾分愁緒、幾分嘆息、幾分沉思……

由愛情這一主題還衍生出許多的傳統習俗。“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習俗之一,據說夜半時人們在葡萄架下,還可以偷聽到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的綿綿情話。七夕乞巧,也是傳統習俗之一。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女孩子們向心靈手巧的織女乞求自己能有靈巧的女工,同時也希望贏得美滿的愛情。爲了乞巧人們還舉辦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品嚐瓜果、擺香案、舉行七姐會等,惜乎這些傳統的活動正在日益遠離現代人的`生活。

同爲傳統節日,中國的端午節申遺失敗,而與中國端午有着很深淵源的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卻成功申遺,韓國人在繼承傳統的同時較好的融入了現代元素,韓國人申遺成功的經驗是否對我們有所啓迪呢?對於老祖宗傳下來的這些非物質遺產,我們該如何加以發揚光大呢?

不管怎樣,七夕都應該是比西方的情人節要重要的多,浪漫的多的日子,尤其是在今天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這樣一個“不求天長地久,但求曾經擁有”的功利、浮躁的時代。“問世間情爲何物,直教生死永相許。”讓我們去重溫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重新體驗那份天長地久的感動,感悟愛情的真諦。

最後祝各位朋友,七夕快樂!祝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

七夕節作文3

時光日復一日的遠去,轉眼間路旁高大的梧桐樹開始隕落片片泛黃的的葉子。公園裏的楓葉也變了顏色。

天微微的變涼了,清晨起來感覺有些涼意逐漸籠罩全身。擡頭仰望天空,莫名的感傷起來。不知爲何有時不知不覺的就被傷感直襲心房,卻無從招架!只會跟着她悲傷惆悵起來。有時說不出來的傷痛,道不明的.念想。解不開的憂愁,話不盡的相思。刻意的不去想她,把她丟在一旁,卻不知她總是在你沒有防備的時候就偷偷的溜出來,來到你面前。

青春就是這樣在我們還沒有學會取捨學會長大,還不明白什麼是牽掛,什麼是情誼時,就逼迫我們學會成長學會想念。如今可能是學着慢慢長大了,可能是懂得什麼是牽掛了。但是心裏想的經常被束縛,像是被全身纏繞一般難受!卻又不知如何脫離困鏡,如何卸下枷鎖,如何打開心房。

這些可能以後會被淡忘,但是不知要等多久。可能要等到花兒不再開放,鳥兒不再啼鳴。可能到海枯石爛,燈枯油盡纔會作罷!這些都是自己的憑空想象,但是在年少時這些都是經常許下的誓言!曾經的海誓山盟都已成爲雲煙隨風飄向遠方,去到你我永遠也到不了的世界。在那個世界她可能也會帶給同樣年少的你們。願有情人終成眷屬,願你們開心相守,終其一生。

季節更替,秋漸漸的深了,帶着風兒越過樹林,越過山丘,飛過草叢。飛向你所在的方向,帶着牽掛輕撫你臉龐。

今又七月七,把酒話相思。念想重,相思濃,盼相見,訴真情。願,鵲搭橋,再相會,解相思,話情意。

一處相思,兩處閒愁,才下眉頭,又上心頭。那剪不斷,理還亂的情。再也化不清,道不明。只是今夜想來,會更添憂傷情緒。更不容意控制痛哭流涕。提壺添酒,卻不知添進多少相思情誼,舉杯下嚥,卻不知飲進多少真情話語和憂傷別離。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人說着說着就忘了。有些人被困在原地。有些人活着如同死去。人不同境遇也不會相同,相同的可能只是相見時的擁抱和離別時的情緒。

夕陽餘暉,終要隱退。大好山河,終歸自然。小溪澗流,終回大海。歲月流逝已無情,不復念舊情人。如今伊人遠去,夢落他鄉。相思只是剩下懷念,少了別離前的不捨。願她永埋心中,不再去牽掛。今夜七夕願你安好。別再添加憂傷痛苦的念想。就讓她留在年少的歲月之中吧!讓她見證青春,見證成長的軌跡,永遠的深埋心房。去迎接下一個不可能再出現的你!

秋漸濃,夜微涼。心孤寂,訴離殤。七夕,把酒化相思。舉杯望明月。是對往昔情誼的懷念。是盼望再見的理由。但終歸還要隱去,消失在心頭。

七夕節作文4

七夕節快到了,大家都忙着準備過咱們中國的情人節,商家門也大做文章,忙的不亦樂乎,平日裏熱鬧非凡的南塘老街也變的更加熱鬧了。

晚上,我們早早地吃好晚飯就出發去南塘老街。還沒進門,老遠就聽到美妙的音樂。我們進了門,裏面搭了一個舞臺,舞臺上有人在唱越劇,舞臺下擠滿了人,有老人、有孩子、也有青年。舞臺旁邊有一個大大的南瓜架,聽說,牛郎和織女相會時就在這南瓜架下。我們好不容易走了進去,爸爸跟我說:“周潔,你看那邊有七夕包指甲的,你去包一下不?”“哪裏,帶我去去看看嘛。”“就在那邊。”後來媽媽告訴我,以前,他們小時侯沒有指甲油,就用鳳仙花包指甲。我們又到了另一家緊鄰着它的一家,有一位老奶奶坐在一把椅子上,前面放着一個梳妝盒,裏面放着兩把梳子,一把是我們常用的普通梳子,另一把是以前人用的梳子,我從來沒有見過。那梳子中間的縫隙很窄,我問了奶奶,奶奶告訴我這是以前的古人用的梳子,據說,以前古人一年只洗一次頭,就是在七夕節這一天洗頭。我們繼續往前走走到了一家賣帽子的店前,我買了一頂綠色的帽子要40元,可真夠貴的'。我們買好帽子,繼續開始溜達。我們在一家七夕巧果店裏買了一個金團,還買了一個超大號的棉花糖,那棉花糖比我的頭都要大。這南塘老街裏還用爸爸媽媽們以前賣棒冰的人的形式在路邊放一個大大的箱子裏面放一條棉被,棉被下面就放着棒冰。

我們還在許多店門口看到了許多關於七夕節的故事呢,有殺雞無報曉、南瓜架下聽私語、喝雙七水……就讓我給你講講吧。南瓜架下聽私語:在紹興農村,這一夜會有許多少女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殺雞無報曉:爲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願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意爲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喝雙七水:在廣西西部,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後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甕盛起來,待日後使用。

時間總是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晚上9點,我們要回家了。這古色古香的南塘老街依舊那樣熱鬧,這南塘老街讓爸爸媽媽回憶起了童年,也讓我們懂得了更多。

七夕節作文5

不瞭解你的人只會說:你可真堅強。瞭解你的只會說:別硬撐了。

——致FX

很高興在你的作文裏看到了我的名字,也看到了你的難過,“隨時歡迎你回來”這句話也有一位哥哥對我說過,可我說不上來自己的感受,不如剛進羣的那般靦腆,此刻卻又回到了當初,亦或者還不如當初那般。

我們都不是什麼堅強的人,卻總是強裝堅強,把懦弱無能,把脆弱的一面藏起來,把自己真實的一面藏起來。有時候覺得自己跟人格分裂一樣,站在鏡子前自言自語,彷彿在和自己藏起來的那個自己說話,依稀記得小時候的自己也是很活潑的,喜歡“哄騙”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叫我嘉嘉姐姐。我看了很多勵志故事,很多心理故事,卻依舊沒有改變,越發急躁越發焦慮,也不知是來自何處。

如今,卻彷彿失去了當初的意義,聽到他們的嘲諷,也遇到了很多事情,我開始變得尖銳起來,碰到自己不喜歡的人會忍不住和人家懟起來,失去了以前那個自己,我也說不上來自己究竟因爲什麼而改變。

其實,我並不知道你能不能看到這封信,我知道你又很長一段時間不會登錄QQ,可就是想給你寫,或許只有在和自己性格差不多的朋友說話時,纔會覺得好一些,放鬆一些,有處傾訴一下。

或許這個時候不該說這些,七夕節應該是快樂的,卻還是忍不住,看到你忍不住的想傾訴。你在羣裏的時候,感覺你是一個很活潑的女孩,和你的作文文筆截然不同,剛開始我琢磨不透你的'性格,和你慢慢熟悉之後,才知道,作文裏的那個你,纔是真實的你。

FX,我不是什麼善解人意的人,也不是什麼心腸軟的,卻總是心疼你,看到你的經歷,我才發覺自己的經歷根本不算什麼,那些心痛,那些難受在一剎那散開,卻還是忍不住的去回想,FX,我們都要做真實的自己。

想高興的時候就高興,就哈哈大笑;難過的時候,想哭的時候就哭出來;想和人吵架的時候就和他吵,不要把自己的情緒憋住着,該怎樣就怎樣,不要在意別人的想法。

好了,這些話題也就不再說了,你依舊是我們的FX,依舊是那個我喜歡的FX,往後的日子還長着呢,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她,我們心中都有她,可是她已經不在了,無論真假,她已經沒有音訊了,就連今年的生日也沒有提示,我們唯一能做就是懷念她,像以前一樣喜歡着她。

最後祝你七夕節快樂,我們都要好好的,這裏魚丸。

七夕節作文6

明天就是七夕節了,中國式的情人節---牛郎織女相見的日子。

每年的情人節都是情侶們紀念喜歡情的日子,那時總是花瓣飄舞,巧克力香濃。大街小巷,情侶們手拉手肩並肩,幸福的笑容掛滿臉上。因爲喜歡讓情人節更加值得期待和祝福!

可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很期待情人節的到來,比方我就不喜歡這樣的日子。

一個人的情人節是孤單和落寞的,那種沒有情人的情人節是心中淡淡的傷感。我相信在每個人的心裏,都有自己所喜歡的人,都有想要牽手一起過情人節的那個人。

歷經了很多個七夕,卻沒有一個七夕是幸福的牽着他的手,而是一個人看着星星在許願。但每個七夕我都會看着天空,感受着牛郎織女的喜歡,我也會祈禱和祝福我所喜歡的人。有時候喜歡一個人,也是幸福的,至少在這樣的節日裏,還有一個人讓你想念和祝福,這樣的七夕節就不是一個人的孤單了。

記得好幾個七夕節都是下雨天,是牛郎織女喜歡的淚水還是他們的喜歡情感動了所有的`一切,大家都被他們的喜歡情而感動,而留下的淚水?

曾經我也喜歡過和恨過,也曾幸福過感動過,也等過也傷心過,所以我明白那樣的感受。

明天的七夕節沒有太多的期待,因爲心平靜了很多。不像年少的癡狂,不像兒時的幼稚,不再期待不可能的喜歡情,不再傻傻等待那份不屬於我的喜歡。

曾經那麼轟轟烈烈的喜歡過,也有很多美好的回憶留在了心中,偶爾想起也是一場美麗的夢。

我喜歡過的,喜歡過我的,我喜歡過的,喜歡過我的。我傷害過的,傷害過我的。我遇到的,擦肩而過的,留下小小影子的所有的所有,我祝福你們七夕節幸福快樂,不管你們是兩人牽手的幸福,還是一個人的浪漫,在這個喜歡意濃濃的節日裏,我提前祝福你們,希望你們在這個節日裏都能收穫自己的幸福,勇敢的去追求你們的幸福,讓"我喜歡你"在這個七夕閃閃發光,留下永恆的真愛的意義。

明天我若是一個人,我會在早上睜開眼的時候對自己說聲節日快樂,會在家給自己化個淡淡的妝容,帶着微笑出門。可以去麥當勞買情侶套餐,然後一個人吃光光。可以宅在家裏,做頓可口的飯。可以泡杯淡淡的清茶,和着屬於自己的那類音樂,歇歇自己的心。可以坐在某個躁動的路口,看着走過街頭幸福的情侶,在心中默默祝福。若我只是一個人,那麼我就一個人幸福的度過,也許下一個七夕,亦或是下下一個七夕,我或許就不再是一個人過……

巍總在這裏祝我的兄弟七夕節快樂,不要爲我擔心,下一個七夕我會比你們更開心的,不信等着瞧!

七夕節作文7

如果不能在人間給我一個房間,就請賜給我一個小小墳墓。——題

輕飄過晚霞,請借我一件五彩霓裳,我要披上它,乘風而歸,去見我心愛牛郎。

請允許我再花點時間,在仙池溫泉裏清潔我肌膚,妝點我面容。即使我已回不去了千年——那玉妝粉黛那蓮步幽雅那巧笑倩兮;即便那清泉倒影裏,已是我蒼老容顏已是這千年裏霜染白髮蒼蒼!可是我親愛郎,他依然在爲我等待!千年如一日,這就是我們約定前生今世!

多少日夜裏,天地間我們隔水相對望穿秋水!多想就此在天間化爲灰燼,散落到你身旁!哪怕變爲一粒微塵沾附,我也情願。至少,我換來是永世相隨不離不棄!

你知道嗎?我親愛郎!我思念早已漫溢,整個銀河都已盛裝不下!而這一日相聚,叫我怎麼向你傾訴這相思斷腸。恐怕我還來不看夠你來不親吻你來不交會我們目光來不撫平你亂髮中憂傷來不爲你洗補好衣物來不,我們又將面臨離別。我要拿什麼去停住這時間?我該怎樣去給你一個短暫永恆?!

我曾那麼真誠地祈求王母如果不能在人間給我一個房間,那就請賜給我一個墳墓吧!

把我裝在裏面!

讓我心愛人可以在不經意間路過我身旁,讓我心愛人會在不經意間回頭望我一眼,也許,他還會在某個時候,看到我墳頭美麗小花而駐足停留!這樣,我可以有機會爲他拍去鞋上塵土撫平他衣角皺痕!————即使,他永遠也不會知道!

不要再那麼遙遠地想念!

讓我在每一個清涼早晨,可以託輕風送去我親吻;讓我在每一個豔麗黃昏,可以聽到他牽着老牛走過寂寞足音;讓我在每一個如水夜晚,能在墓底感覺他呼吸絲線;讓我在他憂鬱時候,能夠悄悄陪在他身旁。

這樣就夠了,我只要一個墳墓!

我不怕墓底黑不怕墓底蒼寂不怕千生萬世這漫漫孤旅只荒野爲鄰!我只要越過了那銀河,真正來到他身旁!

對他相思如此纏綿!他知不知道?我形容枯槁了。星星都睡了,我還在爲他流淚,我淚隱在雲裏,只在忍不住時候,滂沱而下!在每一個秋天,抑制不住地侵襲。

一再漫延一再漫延。

那一切似已時過境遷?我望穿秋水終於等到了今天再次相約!

我已梳妝完畢,巧笑倩兮!我就要來你相見,乘風而來衣袂飄飄。

誰在黃昏中採來玫瑰?

誰在暗夜裏點亮紅燭?

我忐忑心如此歡愉,渴望就此結束今生,相忘前世,盼得來生相守,不再等不再望不再腸思枯竭!

如果不能在人間給我一個房間,那就請賜給我一個小小墳墓吧!我將不再離去,我在墳墓裏等着我們來世!

等着來世,他還是我牛郎!

七夕節作文8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農曆七月七,牛郎織女來相會,喜鵲忙着搭喜橋,人間處處歡笑聲。

夏夜裏,我與奶奶一同在庭院中納涼。這夜裏的風,倒也涼爽,我便纏着奶奶給我講故事。奶奶搖着蒲扇開始講起“牛郎織女”的故事。“……後來,就將七月七日作爲牛郎織女一年一次相會的日子。”在柿子樹葉“譁——譁——”的聲響中,奶奶結束了故事。扎着牛角辨的我擡頭望着奶奶,好奇地問:“什麼時候纔到七月七呀!”隨即又爲牛郎織女報起不平:“王母真討厭,牛郎和織女一年就見一次,怎麼夠嘛!”奶奶含笑摸着我的頭說:“過兩天就到七月七了!”年幼的我在院子裏跑來跑去,替牛郎織女們高興……那是我第一次對七夕有了印象。

每年端午是媽媽都會在我的手腕上繫上“花繩”。花繩是由幾種顏色的線編制而成,煞是好看。媽媽說這花繩要一直戴着,到了七月七就扔到天上去,給牛郎織女做喜橋,讓他們在一起呆的時間長些,夜裏的喜鵲是要睡覺的,畢竟“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一年一次的相會可馬虎不得。

天空中的牛郎星與織女星離得很遠,中間那一道銀河是不是王母的簪子?有些“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意味。

七月七,人間也很熱鬧。古時候的公子小姐們只有在這一天可以見上一面,以解相思之苦。或許正是“距離產生美”,又或是“若即若離”,古人的情感總是格外濃厚。

奶奶說七月七乃天要早些睡覺,夜間的離別之意小孩子受不了。一次七月七的夜晚,我偷偷地拉開竹簾向外看,天空中灰濛濛的,一顆心也看不見。我心想:難道牛郎織女已經分離了?忽然間第一次感到時間流逝的快速,時間的無情。竹簾一處角落中,我探出半個頭,愣愣的望着天空,竟流下了一滴不知爲何的`眼淚。“離別”這一詞我便第一次有了領會。“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長大後一次跟朋友無意中談到此事,一向不文藝的朋友竟說了一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我看着她,靜了幾秒,心中豁然開朗。

現在每年七月七,我們家人都會聚在家中,一堆不知被奶奶從哪裏翻出來的家鄉風俗,也變得有趣起來。吃過飯後,奶奶唱起了《鵲橋仙》,大家一邊聽一邊跟着打起拍子。“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在柿子樹葉“譁——譁——”的聲響中,奶奶結束了歌聲,與數年前一樣,好像什麼都沒變。天空中牛郎星與織女星好似也真真依偎在一起了。

七月七,向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愛的人,說出心中的情意。

七夕節作文9

七夕節,又稱乞巧節,過去子女都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獲得美滿姻緣的節日。這也就是“乞巧”這名稱的。婦女亦會結綵樓,預備黃銅製成的細針(七孔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久而久之,七夕也成爲了“女兒節”。

“七夕”也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爲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爲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爲“喜中帶吉”月。因爲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牛郎織女傳說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也是在我國民間流傳時間最早、流傳地域最廣的傳說,在我國民間文學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教他怎樣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爲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七夕節作文10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夏夜裏,我奶奶一同在庭院中納涼。這夜裏風,倒也涼爽,我便纏着奶奶給我講故事。奶奶搖着蒲扇開始講起牛郎織女故事。……後來,就將七月七日作爲牛郎織女一年一次相會日子。在柿子樹葉譁——譁——聲響中,奶奶結束了故事。扎着牛角辨我擡頭望着奶奶,好奇地問什麼時候纔到七月七呀!隨即又爲牛郎織女報起不平王母真討厭,牛郎織女一年就見一次,怎麼夠嘛!奶奶含笑摸着我頭說過兩天就到七月七了!年幼我在院子裏跑來跑去,替牛郎織女們高興,那是我第一次對七夕有了印象。

每年端午是媽媽都會在我手腕上繫上花繩。花繩是由幾種顏色線編制而成,煞是好看。媽媽說這花繩要一直戴着,到了七月七就扔到天上去,給牛郎織女做喜橋,讓他們在一起呆時間長些,夜裏喜鵲是要睡覺,畢竟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一年一次相會可馬虎不得。

天空中牛郎星織女星離得很遠,中間那一道銀河是不是王母簪子?有些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意味。

七月七,人間也很熱鬧。古時候公子小姐們只有在這一天可以見上一面,以解相思之苦。或許正是距離產生美,又或是若即若離,古人情感總是格外濃厚。

奶奶說七月七乃天要早些睡覺,夜間離別之意小孩子受不了。一次七月七夜晚,我偷偷地拉開竹簾向外看,天空中灰濛濛`,一顆心也看不見。我心想難道牛郎織女已經分離了?忽然間第一次感到時間流逝快速,時間無情。竹簾一處角落中,我探出半個頭,愣愣望着天空,竟流下了一滴不知爲何眼淚。離別這一詞我便第一次有了領會。行行重行行,君生別離。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長大後一次跟朋友無意中談到此事,一向不文藝朋友竟說了一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我看着她,靜了幾秒,心中豁然開朗。

現在每年七月七,我們家人都會聚在家中,一堆不知被奶奶從哪裏翻出來家鄉風俗,也變得有趣起來。吃過飯後,奶奶唱起了《鵲橋仙》,大家一邊聽一邊跟着打起拍子。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在柿子樹葉譁——譁——聲響中,奶奶結束了歌聲,數年前一樣,好像什麼都沒變。天空中牛郎星織女星好似也真真依偎在一起了。

七月七,向你家人,你朋友,你愛人,說出心中情意。

七夕節作文11

青瓷看着莫離興奮得有點扭曲的臉,心裏冷冷的一笑,突然就說了一句:“我困了……”莫離一下子僵在了那兒,青瓷嘲弄的看着他,直到看見他眼裏滑過一絲悲哀,心裏便蕩起了許許多多近乎殘忍的快感。推開莫離,青瓷轉身睡去。

“今夜是七夕……”莫離嘶啞的聲音。“七夕……”青瓷笑了一下,淚水就一點一點的漫了開來,潤溼了長髮。黑暗中,她聽見他坐了起來,聽見火機落寞地響了一下又一下,聽見菸絲燃燒起來的聲音,聽見淡藍色的菸圈一點一點的升起,化開……心,就又開始疼痛了起來。十天了,從發現莫離出軌到今晚已經十天,每一天,青瓷都像是生活在無邊的噩夢中。從早上起來,她就開始一遍一遍的清洗着自己的雙手,使勁的洗,直到滿盆滿盆的肥皂沫濺滿了衣襟,直到疼得哭出了聲,直到小莫驚慌失措的喊着媽媽,直到莫離從身後緊緊地抱住她…… 青瓷開始迷戀遊戲,開始整天整宿的坐在電腦前動也不動。她開始建塔,當無數個精心建造的塔陵被一次次的攻破,那種挫敗,那種絕望,便像蟲蟻一樣撕咬着,啃噬着她,使她夜不能寐。青瓷感覺自己正在慢慢地沉淪,窒息……

“再原諒我一次,好不好?”莫離小心翼翼的重複着。“原諒?”青瓷忍不住想笑,“第二次!我怎麼可以……” 其實她是想說,我可以原諒你以前的種種,卻無法忍受你以後一次一次的背叛!

悲哀,無邊無沿的蔓延了開來,好累……青瓷閉上了眼睛。剛剛喝了點酒,一點睏意襲了上來,睡吧,很久沒睡了。大腦紛紛亂亂的,各種記憶從四面八方一齊擁擠了過來……很小就喜歡白酒吧,喜歡得近乎憐惜,卻輕易不喝,彷彿喝了就是褻瀆了對它的喜愛。剛剛,就在剛剛,滿滿的一碗女兒紅,似乎蘊藏着深不見底的誘惑,只幾口,青瓷就喝了下去。莫離張了張嘴,是想阻止吧,青瓷鄙夷的轉過了臉,看也沒看他,顧自又倒了一碗。突然,就有了一種報復的慾望,殘忍得有點邪惡。

“媽媽……”小莫突然喊了一聲,又呢喃着睡去。很乖的一個孩子,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卻一下子變得很乖很聽話。開始處處讓着青瓷,開始不再和青瓷搶電腦,開始不再用青瓷一遍遍的喊他洗腳,開始主動制定了一個學習計劃,每天乖乖的遵守着……“小莫……”青瓷輕輕地撫摸了一下他稚嫩的小臉,額頭上那塊V字形的`疤痕,在燈光下愈發的刺眼。她清晰的記得,那次莫離瘋狂的摔碎了酒杯,六歲的小莫不顧一切的擋在了她的前面……可是他卻每次都和別人說,是自己頑皮摔到了石塊上。心,又開始顫抖得厲害,青瓷趕緊收住了思緒,不敢再想,也不願再想。緊緊地閉上眼睛,慌亂,刺痛……卻像潮水一樣洶涌着襲了上來,一遍又一遍……

七夕,很美的夜晚,卻是那麼的疼痛……

七夕節作文12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七夕,也是中國的情人節。七夕節是我國衆多傳統節日中最具有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在過去曾經是衆多情人最爲重視的一個日子,往往他們會在這天晚上虔誠的禮拜牛郎和織女,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能夠使將來婚姻生活幸福美滿。

“佇靈匹於星期,眷神資於月夕”,在晴朗的夏秋之月,天上繁星閃爍,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在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相傳牛郎、織女是一對恩愛、生活美好的夫妻,但由於王母的原因,使這對恩愛、親密的夫妻現在天各一方,只能遙遙相望,千言萬語只能通過眼淚來表達。這都是天庭定下的爛規矩:人仙不可相愛。人仙爲什麼不能相愛呢?……最可惡的是那個王母娘娘,不顧兒女之情,決然做出這種殘酷的手段,拆散這對美好的煙緣,而且使他們永遠不得相見。牛郎織女隔着清且淺的銀河遙遙相望,終日只有以淚洗臉。但她們的真情感動了天下的所有喜鵲,都紛紛飛到銀河爲牛郎織女搭起了一座橋樑,使他們暫時能夠再次相會。牛郎織女的真情和喜鵲的這種行爲感動了王母。但爲了維護天庭的尊嚴,王母最後只能允許了牛郎和織女在每年的七月初七相會一次。

實在是太悲哀,一年相會一次怎麼足夠說完他們心中的言語呢?我希望我能夠效仿喜雀,用我的真誠去再一次感動王母,用我的靈魂化爲一座橋樑永遠的'架在銀河兩岸,使牛郎織女能夠每時每刻相守在一起。最後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今天是七夕節,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聚的日子。各地七夕節的習俗不盡相同:有的地方吃乞巧飯、對月穿針;有的地方的少女偷偷躲在南瓜棚下,聽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有的地方的姑娘“拜仙禾”,“拜神菜”,“迎仙”,“卜巧”、“賽巧”。

在我的家鄉,傳說七月七日早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洗澡水可以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叫“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後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甕盛起來,待日後使用。

傍晚,我去游泳,聽別人說今天早上和中午很多人到河裏去游泳,泡泡避邪治病延壽的“雙七水”。說來也巧,我們下水不久,下起了一會兒星星點點的小雨,這就是牛郎織女的“相思淚”吧?

晚上,我們來到樓頂,仰望天空。一條銀河橫貫南北,河的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吧?

七夕節真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啊!

七夕節作文13

1 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說:“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爲針。”《輿地志》說:“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針樓。”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爲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說:“九引臺,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臺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爲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

2 喜蛛應巧

這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說; “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爲符應。”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月七日,各捉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爲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宋朝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宋周密《乾淳歲時記》說;“以小蜘蛛貯合內,以候結網之疏密爲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樂事》說,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觀其結網疏密以爲得巧多寡。”由此可見,歷代驗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視網之有無、唐視網之稀密,宋視網之圓正,後世多遵唐俗。

3 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明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徵矣。”《直隸志書》也說,良鄉縣(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婦女乞巧,投針於水,借日影以驗工拙,至夜仍乞巧於織女”請于敏中《日下舊聞考》引《宛署雜記》說:“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租如錐,因以卜女之巧。”

七夕節作文14

又見“七夕節”,人未動,心已牽盼~~~

又見牛郎織女銀河戲水把手牽,可曾記得,那年,那天,那時的月,因爲這對兒可人兒而圓的那麼傷感,月圓日本是閤家團圓,和暖喜慶之日,可這對兒可憐兒的人兒啊,一年才能見這一次啊,凡人的團圓,舉杯,酌酒,沁花,賞月~~~而他倆不知是該淚流滿面,還是應該吟吟低語~~~

又見“天仙配”那個古老充滿神話色彩,卻經久不衰的愛情故事,有時候,我會不禁的想,爲什麼唯美的愛情故事,一定配上悲愴的結局呢?或許是因爲這個故事太美了,如果再是喜劇結尾。反而讓人覺得不真實,太完美的愛情,再羨煞人的同時,也會讓人倍感遺憾吧,人世間的愛,你你我我他她,聚聚分分,分分聚聚,似乎只有這樣平常又複雜的愛才能算得上是“完美”的愛,有缺陷的愛才是真正的完美。

又見“情人結”,初戀時,我們只是手牽着手,就能感覺到彼此的心跳,開心的告訴自己,我有朋友了,當手心不自然的滲出汗時,不經意的`臉紅了,於是我們牽着手,只是壓馬路,走走停停,歇歇念念,不知不覺走了很遠很遠,那時我們的心卻很近很近~~~情人節---情人結,兩個情人的心打了個結,這個結可以是永結同心結,也可以是個讓人糾結的死結,心不在一起了,“結”自然就斷了。可能連打死結的機會都沒有了呢。

又見“天上人間”,後人傳來一段段佳話,說七仙女的善良和知性,比她的美貌更讓人心動,天上錦衣玉食的生活,都拋棄了,母親給安排的門當戶對的親事,也丟掉了,只爲了那個傻傻的董永,他,什麼都沒有。

殊不知,有多少人羨慕董永那個傻小子~~~

殊不知,天上的仙女,一樣寂寞,一樣期望真實而美好的純愛~~~

殊不知,這天人之戀是悲,是喜~~~

天上,神仙正徜徉~~~何不去人間走一朝,喜,怒,愛,樂~瘋,癲,癡,狂~~~這樣的日子過得才叫火辣刺激,品百味後,方知平淡纔是真。

殊不知,天上方一日,人間已一年。

人間,百姓有百態~~~羨慕神仙無憂無慮樂逍遙的生活,要是能飛上天,哪怕一日,枉活此生。

情人節,作爲現在的未婚男女,都會欣喜的開心的熱鬧的過着~~可是,等結了婚,誰還會記得當初的情人節約定,沒有了情人節,愛人節還沒出臺,我們能期待的是20年的銀婚,50年的金婚,60年的鑽石婚。還有臨終前,說的那句:老伴兒,謝謝你啊~~~陪我走了一輩子。

情人節。屬於我們每個人一生的情人節~~~~

七夕節作文15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鵲橋相會的日子。今年暑假,我有幸在外婆家過了一個快樂、溫暖,又意義非凡的七夕節。

早晨,天空下起了濛濛細雨,我聽外婆說每年在七夕這一天,大多是要下雨的,或大或小,或早或晚,或喜或悲。傳說這是牛郎織女在鵲橋相會後,訴衷腸淚滿襟,他們的眼淚,也便化作這濛濛細雨,從空而降,可到了晚上,天空晴朗,人們擡頭就可以看到織女星和牛郎星隔河相望。

午飯後,人們開始張羅了,年輕人開始搭棚,老人們開始拂娘娘,他們用稻草做成身子,有訂做好的固定頭像,再用一些漂亮頭花做裝飾,接着給身子裝上裝飾好的頭像,最後穿上顏色鮮豔的、漂亮的衣服,一尊栩栩如生,和真人大小一樣的王母娘娘就做好了。不一會,英俊瀟灑的牛郎和婀娜多姿的織女也做好了,他們分別站在王母兩邊,好似小心翼翼的侍奉着至高無上的王母娘娘,以換來如此一天短暫的相聚。

在王母娘娘前人們放了一張很大的八仙桌,傾刻間桌子上已擺滿了各家各戶端來的貢品,有自己蒸的花食;有買的糕點和各種水果;還有專門養的綠油油的豆苗,簡單而隆重,熱鬧而虔誠。此時,還放了許多鞭炮,以感謝我們生活的幸福和安康,祈禱明年的風調雨順。

這個時候大人會帶着自己的孩子很恭敬的'磕頭,以保佑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學有所成,可孩子們就不那麼虔誠,他們一會兒拽個葡萄放進嘴裏,一會又掰個香蕉吃了;一會安靜、一會兒又淘氣。總之大人們看在眼裏,卻樂在心裏,滿眼都充滿着對孩子的包容和愛。我也不例外,也被外婆拉去磕頭,儘管有些羞澀,卻也沒拒絕,學着前面幾個小朋友磕頭的樣子,也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並且從心裏告訴自己儘管這是一種迷信活動,但卻寄託了許多人對自己孩子的希望和祈盼。

王母娘娘從一而終都端坐在中央,接受着人們的拜祭,虛心地聽着人們的禱告,沒有一絲厭煩,我都有些懷疑那個從小聽到現在的《牛郎織女》故事中,那個惡毒的娘娘和這個面帶笑容的娘娘是不是同一位神仙?這樣的祭拜要到很晚很晚,一般孩子們是不會等的,只有大人會等到放着鞭炮結束的時候,拆了的人物頭像要專人細心收藏起來,稻草做的身子要燒掉,以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家鄉的七夕節,別具一格,是大人、小孩們都喜歡的節日,我有幸在家鄉親自經歷這次七夕節,令我懂得了許多知識道理,並且我們傳統節日的習俗而感到驚奇,家鄉的人們用純樸的民風,傳承了民族文化。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