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關於李白的作文通用15篇

本文已影響 3.48W人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李白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李白的作文通用15篇

關於李白的作文1

千百成峯,萬壑藏雲,在一處毫不起眼的民宅裏,一個眉清目秀、書生模樣的青年男子正拎起酒壺,自斟自飲,故事就從這裏開始……

一朝芳草碧連天

手邊是皇帝詔他進宮的聖旨,他卻不緊不慢,輕聲吟誦:“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臉上保持着當初被李邕斥責時自信的笑容。

待飲完杯中最後一滴酒,便起身上馬,回頭看一眼滿山遍野的春色,感嘆着這一朝芳草碧連天。他相信,此去長安,他必能夠有所作爲,報效國家!

一身詩意千尋瀑

放下金盃,扔掉手中的筷子,看着眼前的金樽清酒,玉盤珍饈,他竟覺得難以下嚥。拔劍揮舞,回頭再看,他茫然了,身爲翰林待詔,他的職責本應是向皇帝進忠言,卻日日被詔入宮陪其尋歡作樂,做詩助興,這不是他要的生活!既然如此,那便去吧,離開這個歌舞昇平之地。

遍訪名山大川,自然之美讓他忘卻了塵世的煩惱。

面對氣勢磅礴的黃河,他不禁吟出:“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行走在山路坎坷的蜀道,微微嘆息,“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擡頭仰望千尋瀑布感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獨自坐在山頂上看落日餘暉,似是自言自語,“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他不再醉心於功名利祿,徹底擺脫了人世的紛擾。真正懂他的,唯有一輪月、一樽酒罷了……

一曲高歌一樽酒

終於,他停泊在一陣風裏,與詩、酒爲伴,同明月交輝。他已經不再是人了,或者說,他的`思想已脫離了這副驅殼,飛到九天之上,笑着邀請月亮與他對飲。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美酒在側,月、影相陪,自然是不醉不歸。

也許,他實在是太孤單了,看到水中的月亮,他竟想將其撈起,傾訴自己的心聲。也許,他該離開了,回到屬於他的世界,那是一個充滿詩、酒的世界,一個富有人情味兒的世界。毫不猶豫地,他跳了下去,用這麼詩意的方法結束了自己孤寂的一生。我想,他終於解脫了吧。

敢問這世間,還有誰能如他般瀟灑,還有誰能如他般恣意豪情。我想,大概是沒有了吧,就算有,估計也是不及他的。遙望遠方,凝視虛空,千言萬語只化作一句:厲害了,我的太白兄!

關於李白的作文2

天府之國,滋澤之土。四川的青山綠水,誘人景色被一少年盡收眼底,因爲在很小的時候就在這片土地上長大,原生態的環境塑造了他一種渾然天成的自然本性,也許真正能讀懂他的是自然界中的花花草草。

長大成人的他,希望走出去,去看看外面更加曼妙的世界。他出三峽、泛洞庭,東遊吳越,北上太原。做個行者豈不樂哉?他有自己的'理想抱負。他希望能夠“濟滄海”,可他的性格使他的仕途並不順利。他結識全國各地的名流,希望由布衣一躍而爲卿相。終於有好友的推薦,使他不再是一個漫遊的行者。朝廷中的權貴又怎會讓這樣一個不順從他們,處處有自己的主張、想法的人留在皇帝身邊。除去他,早就成爲這些權貴們夢寐以求的事情。可他還渾然不知,一如既往地桀驁不馴。本來玄宗皇帝對他的才華是賞識的,偏偏在這時鬧出一樁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醉酒後的他居然讓寵臣高力士脫靴,貴妃磨墨。這一次他可真正得罪了人,被貶也在意料之中。

被貶之後,心中雖有苦悶,但他還是蠻樂觀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懷着“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心態,他又開始了行者的道路。自從不在朝廷裏任事,遊也遊得逍遙,痛快。“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些美景興許能緩解他心頭的苦悶,這些美景也讓他覺得只有這樣纔不是“蓬蒿人”。

當他在月下飲酒,興起所作“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體味到他那發自內心的幽幽淒涼;當他陪別人一同喝醉詩興大發所作“巴陵無限酒, 醉殺洞庭秋”,我希望他確實能以如洞庭湖水似的無限美酒,盡情一醉,以洗滌積聚心頭的種種苦悶。當他在別人面前展示自己的酒量時,笑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我深深覺悟到他的孤苦無助。他對於酒的鐘愛,是什麼都比不了的。每次飲酒都使他感覺似神仙般逍遙自在,能把一切不快拋至腦後。一襲青衣白褂,一壺上等美酒,眼神有些恍惚,連帶幾分醉意,想到什麼便脫口吟詩,時而壯闊,時而低迴;時而高亢,時而飄逸。

此人字太白,名李白。

關於李白的作文3

靜靜的秋夜,我聆聽,那是蟲鳴的聲音?小河的聲音?不,是月光傾瀉的聲音,我聆聽到了李白的聲音。

李白是一個狂人,只有李白的狂放能舉起詩歌的火炬來照亮輝煌壯麗的大唐文明,使那個精神殿堂更加璀璨奪目。李白是一個詩人,爲詩而生,他的詩帶着酒香帶着仙氣帶着古往自文脈的凝脂,當你沉沉欲墜之時他會把你帶入飄飄欲仙的境地。李白是一個天之驕子,也只有詩歌的國度能締造出李白的不凡來灌溉出茫茫無際的靈魂之勢,也只有大唐盛世空氣中瀰漫着的.富麗華貴和人文精神才能幻化出超凡脫俗的李白、高傲的李白、才華橫溢的李白。

如果說唐代是中國歷史上的珠穆朗瑪峯,那麼李白就是峯頂上最堅固的一塊山石,偉岸而不可動搖;如果說唐代是中國歷史上的長江與黃河,那麼李白則是波濤中的一股激流,兇猛、歡暢而不可阻撓;如果說唐代是中國歷史上的太陽,李白就是葉片上浮動着陽光的那棵大樹挺拔而茂盛。

李白是詩仙,也是酒仙,詩中總是飄蕩着酒仙之氣,飄飄然如神仙。於是,他的詩就有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的藝術體魄。李白如水,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向我們展示了樂觀人生、笑傲人生艱險的浪漫畫卷,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渲染了雄心壯志的磅礴之勢、廣納百川的大氣胸懷;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傾瀉出惶惶人生的莫暢快、豪情萬里的高昂心態。大海的水,黃河的水,廬山瀑布,光是水,在李白的筆下就生髮了這麼多的情感,水的靈魂多麼宏大高遠啊。

李白的詩充滿了浪漫主義氛圍,風格豪放,飄逸,灑脫,想象力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於是,李白才成了詩仙。而這些詩與他漫遊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漫遊中,他汲取了大自然的乳汁,吮吸了中華人文的營養,他看到的太多了,歷經的也太多了,於是一切不過是過眼煙雲。

李白一生不以功名顯,自高期許,以布衣之身藐視權貴,肆無忌憚地嘲笑那些以政治權利爲中心的等級秩序,痛惡腐敗人等,對高力士之輩嗤之以鼻。當他辭官離京時,高唱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且行且吟,且飲且樂。正是有了這種 狂妄的自傲,他才站在了雲端上,俯瞰着世間的一切,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

李白,投入了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了人生的憂患,在高昂奮進的精神狀態中固守人之本真,高唱着理想之歌向我們走來。夜因明月而生輝,日因陽光而明媚,詩因李白而輝煌。

關於李白的作文4

他從小刻苦學習,青年時就立志做一番事業;他離家漫遊,接觸到各種人物,遍覽各地名山大川;他用富有感染力的藝術手法,描繪了無數壯美景物……他,就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李白。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他悲傷憂憤。“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他自信樂觀。“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他熱愛自然。“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他珍惜友誼。“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他孤獨寂寞。他以簡潔準確的詞語寫出了一句又一句千古名句,他用豐富的想象、優美的語言寫出了一首又一首浪漫的詩篇。

才華橫溢,舉世無雙

李白從小就刻苦學習,10歲左右開始學習辭賦,創作非常認真,字斟句酌,一絲不苟。他少年時學習範圍廣泛,不僅學習儒家經典,還閱讀古代文史名著,所以他的才華是從小時候的努力學習中逐漸培養的,是沒有人可以超越的。作爲學生的我應該像李白那樣多讀書,讀好書,這樣即增長了我們的知識面,又培養了我們的才華。李白不但有超脫世俗的思想,而且有着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中年時,他呼吸着青山綠水的芬芳,親吻着廣闊無垠的大地,感受着大自然的恬靜,留下了許多名句,被世世代代廣爲流傳。讀着他的詩,我彷彿看到了他對親人的思念,聽到他對名山大川的讚美,也感受到了他的孤獨、憂愁。他不但詩寫得好,而且還關心國家,希望能報效國家。

酒中之仙,詩中之才

李白愛好喝酒,雖然他以酒消愁,但能寫出一首首不朽的`詩篇。不必說皎潔的月光,飛流的瀑布;也不必說浩蕩的江水,猿猴的啼叫;單是一座敬亭山,就趣味盎然。他詩中的一個字,一個句,即充滿了豪邁奔放,又不少清新飄逸,讀起來令人回味無窮……

如果說唐代是中國詩壇的一輪明月,李白則是月亮旁最耀眼的一顆明星,不可遮攔;如果說唐代是中國詩壇的長江,李白則是浪尖的一股勁流,不可阻撓;如果唐代是中國詩壇的珠穆朗瑪峯,李白則是頂峯的一塊堅石,不可動搖……是他舉起了詩歌的火炬,照亮了唐代的文化!

關於李白的作文5

詩中李白

歲月悠悠,彈指一揮,觸摸那盛唐的塵土,在詩的世界裏走進李白,走進那月色纏繞的低頭思故鄉;走進那影像疊重的對影成三人;走進那放浪江面的直掛雲帆寄滄海的李白的心靈深處.叩響他的靈魂之門,感受他的心中丘壑!

在浮華與金錢交織的霓虹燈的世界裏,爾虞我詐之風吹得我們迷茫在生命不名一錢的彷徨世界.然而,凝望盛唐之雨,擲地之音讓我發現了生命的價值,生命的重量,生命的長存.他揚帆出海,他凝望煙雲廬山,他盪舟湍流之處.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瀑布之壯美把他的心凝接於瀑布自由迸裂的一剎那,鑲嵌在心的最深處.流水不羈,任意東西,心的包袱得以解脫,發黑的葡萄才露出一點光澤,霜白的頭髮才搖曳黑的光輝.李白把生命的真正的意義定格在自由自在的秀麗山水畫卷裏,不讓污濁的泥淖玷污高潔的靈魂.也許他在物質上很窮,然而精神之上他卻超越了衆人,尋得一方淨土安放自己的心靈.在山與水的交映下,諦聽兩岸猿聲啼不住,想象朝辭白帝彩雲間,放歌輕舟已過萬重山.水的靈動,帶走了心的疲勞;山的.厚重,增加了生命的重量!

李白,你那灑脫的心靈讓欣羨;你那不羈的仗劍天涯的豪情讓人留念;你那大自然的放曠心胸讓人追求!

漫漫人生路,昂首是春,低頭是秋,時間的車輪悠悠.人生的仕途,爲民爲國,人的使命應崛起潛在於心的寶藏.他嚮往仕途,但又蔑視權貴,想追求自己心中的太平天地,然而命運總和他開玩笑.在那渾濁的官場,李白這支高潔之蓮欲出淤泥而不染,又怎能辦到呢?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脊樑不能彎,處江湖之遠也要昂揚闊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貶謫在李白的沉浮之船上顯得那麼分外招搖.失意之時,你高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心靈平靜的李白,行動浮躁的李白,舉杯澆愁愁更愁徒以金樽之酒趕走失意之客,可乎哉?你成也金樽,敗也金樽,金樽定格了你的心聲!

關於李白的作文6

你——李白,你就是一道風景。

在一個書聲琅琅的早晨,我認識了你。你吟着那首響徹千古的思鄉之曲,大步向我走來“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情繫千載,從此,我與你有了解不開的情緒。

在那個歌舞昇平的大唐盛世,你是一個神話,一道風景。你胸懷天下,在長安天子腳下寫下了屬於你自己的傳奇。好一個桀驁不訓的你。“酒入愁腸,三分嘯成劍氣,七分化作月光,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力士脫靴,貴妃研墨,你無奈地寫出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大唐宮廷豔曲。

你是一道風景。你,不屈權貴,敢於直諫。“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偏舟。”終於有一天,你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不滿,留下了一個“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千古流傳的佳話。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英雄又僅千萬?而你,你是一道獨特的風景。在歷史長河中,淺斟“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者有之,高唱“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者有之,疾呼“國家興亡,匹夫有則”者有之……但是你,你在大唐那個太平時代裏,在盛世那個逢迎歲月中。你在天子面前一臉正氣,在權貴面前一腔蔑視。“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你在朋友落難之時傾盡全力相助;“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你在遭遇困難和挫折時仍豪氣不減。

你是一道風景,你也是我的一面鏡子。在我虛度光陰時,我會想到你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在我碰到困難時,你又告訴我“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在我意志消沉時,你又鼓勵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你是一道風景,你是我心中的一道風景!

散文化的`語言,精美的敘述語言,緊扣主題,文章採用了第二人稱,集中抒發了對李白的讚揚。作者精雕細琢。運用第二人稱,如同面對面地進行感情交流,顯得親切,便於抒發感情,增強感染力

關於李白的作文7

盛世的大唐,是一襲華麗的衣衫,包裹着中華上千年的歲月沉積,而其上最華麗的玉佩,便是醉臥明月裏的太白。

倚劍踏歌而來,散盡千金,交接名士,原本就是爲求一朝身爲朝臣,爲國經世,指點江山。然而他的率真放達的情懷卻早已與世相離。既已拜爲朝臣,卻又不甘卑顏屈膝對聖上刻意逢迎。於是,只是夜以繼日的,對!夜以繼日的飲酒。

夜以繼日的飲酒。

待到聖上召見時,提筆便能寫出千古名章: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裝。

這詩句,成就你身爲朝臣的悲劇。你只是寫詩,只是寫自己的詩,因爲你意識到了,這座盛世的高樓,已將被蟲蛀空。

你不是狂歡,而是無奈,玉手研墨,力士脫靴,他人看來,是你的恃才傲物,其實,這又何嘗不是你爲求解脫的`一種途徑。

那詩句,隨後又成就你朝臣的喜劇,賜得千金,放還故鄉。

但是你沒有故鄉,因爲這世界便是你的故鄉。你不再“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而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你終於修剪那爲官的欲了。

你終於修正那作詩的欲了。

從那以後,你的人生裏便只剩下了詩,只剩下了文,只剩下了平平仄仄平平的韻律。

你周遊,只爲尋找那些名山,只爲名山裏有隱者,也有神仙。

你周遊只爲尋找那些大川,因爲大川裏,有漁人,也有蛟龍。

你周遊,你的足跡將中華踏遍,因爲那裏,有平仄,有聲韻,有賦,有文,有詩。

你便不再是那普通的玉石,你終於成爲了千古中華那盛唐衣衫上的玉佩,光芒讓你證明了自己作爲玉石的存在,無論是再過千年,萬年。

你終於斬斷了爲官的欲。

你終於成就了作詩的欲。

修剪了玉的雜枝,去除了玉的雜質,

你終於成爲了真正的玉。

關於李白的作文8

關於李白

聽那奔放的流水聲,品李白豪放的人生。聽李白謳歌山河的吟誦,品浪漫的詩人情懷。

李白的詩中有壯觀的山水,飽含了氣吞山河的豪放人生,流淌着源遠流長的自然之聲。李白遊歷山河,且歌且行,且行且樂。李白對山水一見鍾情,是因爲他信仰道教,喜歡自然,也因爲他的遠大理想讓他對山水有了更廣闊的情懷。傾聽李白的聲音,我聽到了山高水闊般的.博大胸襟。

李白遊走在外,特別迷戀友情,在他的眼裏,千山萬水總關情,那深千尺的桃花潭就是他和汪倫友誼的象徵。汪倫稱他那裏有十里桃花、萬戶酒家,李白慕名而來,當李白臨走的時候,寫下了千古絕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對朋友的感情正如那滾滾滔滔的汶水“浩浩寄南征”。聆聽李白的聲音,我聽到了友誼的珍貴,懂得了友情的重要。

李白的豪放正如“扶搖直上九萬里”的大鵬鳥,乘風而翔。他抱有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的大器和浪漫不被逆境所壓倒,她對理想的追求正像那自天而降的黃河水,“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的樂觀和豁達促使他寫下了不朽的詩句,當遭到讒言陷害不得不離開利於發揮自己才能的皇宮時,他吟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就是李白,他不苟且偷生,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像陶淵明那樣不爲五斗米折腰。傾聽李白的聲音,我聽到了富貴不能武不能屈。

李白,忘情于山水,陶陶然;鍾情於友情,欣欣然,在山川和友情間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他對朋友是“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對自己的豪情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對理想的追求是“直掛雲帆濟滄海,長風破浪會有時”。

李白爲詩而生,詩因李白而輝煌。讀李白的詩,我聽到了樂觀、豪放和浪漫。

關於李白的作文9

從古至今,詩依舊是讓人所欣賞、所讚揚的。在古代,你無法想象出有多少人想要報國卻無門時的悲憤與哀愁。“詩仙”李白便是其中之一。

當我們回望盛唐時,站在盛唐中間的不是帝王,而是李白啊!李白的詩構思奇特,富有浪漫主義,就連杜甫也對他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之評。

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激勵着我們多少人想要上進的心!我想大概也只有性格豪邁的李白才能寫出這樣的詩句吧!天生我材必有用,讓我明白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擁有一顆自信的心,但也並不代表要過於自信。

李白的一生,可謂是非常艱苦的。他嚮往爲國建功立業;深切關懷着時局的安危。可在他進入官場時,卻被裏面的爾虞我詐,世俗的道貌岸然,無情的.現實冷卻了一腔熱血。他的一生歷盡坎坷,報國無門。可笑的是,際遇的顛簸和靈魂的煎熬卻成就了李白。

或許用一句“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來概括再合適不過了,人的一生想要平平淡淡、毫無波瀾,即使身處和平年代,也全無可能。此時若不感慨,更待何時?

我想,一個人只有不斷努力,才能散發其特有的光芒,李白大抵也是被世事磨礪罷了。是啊,每個人都會接受這一場特有的洗禮。

現如今,恐怕有許多人向利益權貴折腰。可,李白卻感慨:“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一句無不顯示出他對權貴之勢的無限蔑視。

仰望詩仙,一股傲然之氣油然而生。所以,人們佩服你、銘記你,那是理所當然的!

學生時代有許多李白的詩伴隨我們左右,就如曾學過的《行路難》,有這樣一句話“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每當我們念起李白的詩來,都會有一種奇特的感覺,所以我可以肯定地說他的名字、他的詩能流傳至今,都是有價值存在的。

如今的我們,在面對困難與挫折時,要擺正好自己的態度。切記不能在未來的日子裏爲了利益而折腰,要知道,人是有尊嚴的。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贊李白,嘆李白,詠李白,讓我們以傲然的姿態去迎接明天,讓我們以自信的笑容向遠方前進,讓我們以一身傲骨奔向終點!

關於李白的作文10

說起"李白"這個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吧!李白是唐代的大詩人,許多人都愛讀他寫的詩。我對他的理解也很深刻。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他享有“詩仙”之稱,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祖籍是隴西郡成紀縣,出生於蜀郡綿州冒隆縣。李白逝世於762年,因病卒,享年61歲。他爲後人留下了詩文千篇有餘,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樑甫吟》《靜夜思》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李白的詩數不勝數,人們世世代代都在吟誦。

李白的詩中,我最喜歡的是《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與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掄送我情。”意思是說,李白遊涇縣桃花潭時,常在村民汪倫家作客。臨走時,汪倫來送行,於是李白寫這首詩留別。這首詩中表達了李白對汪倫這個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誼。

關於李白,有一個故事,叫“李太白跳月”。故事講:南京夫子廟前,有一座文德橋。聽老輩人說,每逢冬月十五月亮當頭的時候,站在橋頭朝水上看,倒映在水裏的月亮影子剛好分成兩半:橋這邊半個,那邊半個。它爲什麼會分成兩半?這之間還有一個故事。

傳說唐朝大詩人李太白,有一次到金陵來,在文德橋旁邊的一座酒樓上歇腳。這天碰巧是正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獨自做在酒樓上賞月,一邊喝酒,一邊吟詩作賦。李太白生平最喜愛月亮,說月亮又幹淨又好看。這天晚上,他擡頭看見天上的`月亮潔白滾圓,心裏非常高興,就多喝了幾杯。到了半夜,李太白趁着酒性,下樓走到文德橋上。他剛走上橋,一低頭,忽然看見月亮掉在水裏了,河水一動,潔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幾條黑紋。李太白這時喝得醉醺醺的,只當是月亮給河水弄髒了。他靴子也顧不得脫,張開雙手就跳下橋去撈月亮。誰知這一跳,月亮沒撈着,卻把水裏的月亮弄破了,頓時分成了兩半兒——故事就這樣傳下來了。後來人們在文德橋旁邊修了個“得月臺”,據說那裏就是當年大詩人李太白賞月的地方。

李白還有許多故事,他也是我學習的榜樣!

關於李白的作文11

當權貴們在朝堂上阿諛奉承,用混濁的雙眼在歌舞昇平的泥沼中迷亂,有誰見你獨上高樓,在寒風的歡呼聲中痛飲美酒,以一雙戲謔的清目看世間百態?

當蒙塵的文人志士在經歷一次次打擊後仍癡心不改,用筆、用血、用淚追逐着“生前身後名”,有誰見你花前月下,對酒當歌,唱“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山一重,水一重,誰曾有幸到你的夢裏,陪你在孤燈下思索,在笑語中舉杯邀月至天明?

多少癡人在俗世中苦苦掙扎,爲何獨你置身雲端,不染纖塵?你不屑於功名利祿,只有在詩與酒的世界裏,方能如天馬行空,盡情馳騁。才華與不羈造就了你的盛名,看着你策馬奔騰的瀟灑背影,人們不禁要問:到底是你成就了詩,還是詩成就了你?

你有“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豪邁氣魄,也有“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的春思柔情;你有“彈劍作歌奏哭聲,曳裾王門不稱情”的壯志難酬,也有“人生得意須盡歡”的悠然肆意。

“怨長安城小而壺中天長”,你雖被稱爲“酒中仙”,可你怎會沒有屬於人世的悽清與惆悵?《長相思》裏,你望月長嘆,奏起蜀琴,曲意無人傳,遙望迢迢青天,你可也曾感到“高處不勝寒”?《子夜吳歌》中,你也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的對天下離人的同情,《關山月》下,你不是也有“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的.無奈感嘆?

你的世界,有你,有酒,有月,有山水,但你生於俗世,怎忘得了那難於上青天的蜀道?怎忘得了當年與杜甫遙寄情思的關塞黑、楓林青?你曾執着於求仙學道,難道你不知道你在世人眼中早已是難以企及的仙人?你一心想捨棄的,到底是那令你愛恨交加的俗世,還是你自己那知冷知暖、苦於七情六慾的疲累魂靈?你的杯中有的不只是冰涼的液體,當你緩緩飲下那輪明月,你是否也能感到那芳醇中夾雜的塵埃刺痛了你滾燙的心?當你看到明鏡前若隱若現的青絲,你是否也會回憶往昔,發出一聲似是斷腸的嘆息?

俗世爲你釀造美酒,俗世讓你獨賞月明,俗世迫你織就華美詩篇,俗世託你直上青天,用美酒與文字灌溉自己。

你便是那俗世酒中仙——李白。

關於李白的作文12

“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一首現代風十足的《李白》勾起了我對李白的嚮往!

從古至今,我國涌現出許多著名詩人,尤其到了唐代,詩歌成爲主要文學形式,更是成就了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柳宗元等傑出的詩人,而李白則是處於盛唐詩潮的頂峯,因此有“詩仙”的美譽!

初識李白是在我五歲左右的時候。那時候的我跟着媽媽學了好多詞,認了不少字,媽媽教我的第一首古詩就是李白的《靜夜思》。可能是年齡太小的緣故吧,我當時雖然把詩背得滾瓜爛熟,但這首詩的含義我卻一知半解。不過呢,那時候的我還是沾沾自喜,畢竟我背會一個大詩人寫的詩!“李白”這個名字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中!

後來我上了小學,與李白也就漸漸熟識了。李白,別稱青蓮居士,作爲我國曆史上數一數二的優秀詩人,他的詩作從古流傳至今,詩歌風格豪放不羈,內容充滿了極具個人特色的浪漫主義,想象豐富內容飽滿,用詞斟酌巧妙,同時音律自然多轉。不僅如此,李白還是個創作天才,他善於從生活中找尋靈感,一切的民間作品都可以作爲他的素材來源,那些民間廣爲傳頌的民謠、神話故事等都是他最好的養料。他的才華以及時代背景共同造就了這個詩歌天才,也是屈原之後浪漫主義的帶領者。李白性格豪放、灑脫,所以寫下了許多讓人讚歎的詩,從他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就能看出來了。如果沒有李白,我不會知道桃花潭有多深,不知道蜀道有多難。白帝城,敬亭山這些地方的.美景,怕是要減少許多精彩。峨眉山的月亮也失去了光彩。所以對於李白我越來越着迷了!

現在的我,已經是個初中生了,走近李白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了。語文課上我依舊可以近距離地感受李白詩詞的魅力;更可貴的是歷史課上,通過老師出色的講解,我對李白生活的那個朝代,以及李白一生的境遇都有了更全面的瞭解。我更加欣賞他的豪放灑脫、不懼權貴,同時也心疼他的懷才不遇,含恨而終。

不朽的佳作、傳奇的人生註定李白成爲盛唐詩壇的一朵青蓮!這朵青蓮也將一直在我的心田綻放!如果能重來,我還是要選李白。亦師亦友的李白,你將爲我指引人生的方向!

關於李白的作文13

一襲白衣鎏金鞍,當年你倚劍出長安,酒入豪腸,七分詩意三分恣意,響徹盛唐幾十年。

他是李白。

當年,他出門遊歷,四處結交好友。他揮毫使墨,寫下了錦繡詩篇“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峯”“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西登香爐峯,南見瀑布水”,也書寫着自己的人生經歷,就此揚名立萬。活在山巒中,遊在碧波間,探景色秀麗,品人生百味。

後來唐玄宗下詔令其徵赴長安,他終於可以在政治上施展自己的抱負了!殊不知,唐太宗對他的期望僅僅只是點綴太平盛世,取悅君王名動天下。但他卻不甘如此。他在朝時要高力士脫靴磨墨,離朝時要放白鹿於青崖間,這是何等的自信灑脫。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面對政治內裏下的黑暗腐朽、不公無奈,他終於發現自己的人生不應就此在官場上謝幕。他有自己的一身傲骨,有雄偉的抱負,何必拘泥於朝堂?當年的入長安、探朝堂,失敗了?不,他要繼續探,去探人生,探世界,探自我!退官離朝,他成了世人眼中的那個“謫仙人”。

他在夢中探尋天姥山。他“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霓爲衣兮風爲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大夢初醒,不禁嘆道萬事皆如夢境一般不復返,何必“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對官場黑暗的不滿,對光明的嚮往,無一不展現了他勇闖世間、追求自由、不斷超越自我的'探險者精神。

或許你會認爲他狂他傲,可是我卻認爲他只是不甘於就此沉淪在這盛世繁華中,整日裏金紙迷醉,他有自己的驕傲,卻也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獨。

晉陶淵明不堪官場黑暗,選擇出世,而周敦頤則借蓮來表其潔身自好的志向。而他孑然一身,卻灑脫不拘,我想他的一生是無悔的。他曾追求入朝爲官,卻又因不願與之同流合污而離朝,他一生在人生這個戰場上探險,古往今來又有幾個能勝過他?

當我們回望這大唐盛世,多少名人墨客、帝王權貴,卻鮮有能活得似他那般瀟灑。

“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一壺清酒,一把好劍,執杖天涯笑看這人世間。

他的探險者精神至今響徹世間!

關於李白的作文14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李白一生俠骨柔情,狂放不羈,逍遙自在,不少軼事爲後人所津津樂道。那一天,我與李白相遇在《李太白文集》中,相談甚歡……

俠骨柔情

“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何等豪邁!李白本欲做一名劍客,結交天下豪傑,後誤入仕途。辭官歸去後,他便醉心於遊歷天下,尋仙訪道,以此終了。他不吝錢財,每每買酒一擲千金。朋友有難,亦是“貴義輕黃金”,仗義疏財。與好友交遊分別後,還念念不忘,作《憶舊遊》詩寄給朋友:“問餘別恨今多少,落花春暮爭紛紛。言亦不可盡,情亦不可極。呼兒長跪緘此辭,寄君千里遙相憶。”如此柔情豪傑,怎能不爲後人所稱道呢?

狂放不羈

進京之後,李白深得唐玄宗的歡心。一次,唐玄宗想聽李白所做的詞了,就派人宣李白進宮。而此時李白正在街上喝得爛醉,好不容易纔被拖入宮中。唐玄宗叫人用冷水給他洗臉,使他清醒。李白醒後,揮筆而就兩首《清平調》。玄宗看了之後,愛不釋手,讚不絕口。李白一見皇帝高興,便又跑到街上喝酒去了。還有一次,李白與玄宗在宮中喝得酩酊大醉,李白竟讓當時權傾朝野的宦官高力士給他脫靴子。玄宗笑眯眯地看着,高力士只得忍氣吞聲地做了。後來李白失寵,與高力士也有干係。李白見自己在宮中的`地位日益低下,便憤然離去,雲遊天下了。每日呼朋喚友,飲酒作樂,好不快哉!“烹牛宰羊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表現出了李白的狂放。“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更是將李白任性而爲的率真本性體現得淋漓盡致。

逍遙自在

李白灰心仕途後,便潛心於尋仙訪道,遊山玩水,不理會世俗羈絆,以一顆無拘無束的心看待這個世界,彷彿是一片浮雲,四海爲家。“舉酒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抒發了李白的寂寞心情。“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透露出他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以千山爲友,交萬水之朋,邀明月喝酒,佩劍行天下,這就是那個俠骨柔情、狂放不羈的李白逍遙自在的生活狀態。

李白,我國文學史上赫赫有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我與他相遇在書中,跨越千年的思想交匯於今……

關於李白的作文15

從小就學着李白的詩歌長大的,在我的心裏,李白是一杯清酒,既不溫也不火,滋味恰好,也透露着對生活的熱情。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誰會說不是呢?

在李白的人生中有兩種東西是必不可少,互相併存的。一是酒二是詩,我想若沒有了酒,李白或許就寫不出那麼多的真情實露,若沒有了詩單有酒,李白就僅僅只能作爲一名"酒鬼"罷了,也不可能成爲"一代詩仙了"。李白,不可否認的是他的確有"才",他有資本傲骨,他那種傲足以讓我們對他人格尊嚴的`肯定,他極蔑視束縛人的社會習慣勢力。在那個時代是極少自由、理想可言的。但他用自己的詩來吶喊、來反抗。

李白熱愛自然,處處都將自己的豪氣吞吐出來,並賦予自然景物以崇高審美價值,似乎在他眼裏,萬物都是有生命有尊嚴,有值得欣賞的一面。

李白也有想過爲國效力,可最後他明白了,在當時那種時期,當官他是不可能盡顯自己的才能抱負的。於是,他追求自由,追求理想,追求着沒有被人的心智造成阻隔的天地。"狂"是他與當時極封建、束縛人思想的社會的強烈對比。李白在當時並不像其他人對封建社會忠誠,他有自己的思想。

但很不幸,他還是無法避免被封建社會殘害的命運,可恨啊,或許李白僅僅是被封建制度殘害的幾百人、幾千人、幾萬人中的之一,但他又是最讓人惋惜的。

他的才能是可以幹出一番驚人的大事業的,他也有受到朝廷的徵聘,有過皇帝召見親自下馬接見的殊榮。可朝廷裏的鬥爭,並不適合他,榮華富貴由始至終並未能動搖他的心志,他出入過各個階層、各個身份和各種職業的人。

詩,他寫邊塞詩,甚至比高適、岑參更大氣磅礴,田園詩,李白也能把原本孟浩然有滋有味的田園詩,寫的意趣大不相同,而別有一番滋味。

酒,詩,我想酒是李白的人生了,他的人生像酒那般有滋有味,有鬥爭,有不幸,有得志,有不得志,他都通過詩記錄下來,通過酒來揮灑他的情懷,可以說他的詩是有生命價值極高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