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十四歲我多了一份什麼作文範文

本文已影響 9.29K人 

【篇一:十四歲我多了一份成熟】

十四歲我多了一份什麼作文範文

歲月匆匆,時間如白駒過隙,我們在這樣歲月的流逝中,我也有如一塊璞玉,在水流的沖刷之下,逐漸變得晶瑩剔透,微微泛出翠綠的光澤。在時光的撫摸與深遠的寂靜之中,我們的青澀與幼稚被時光這位溫柔的母親一層層脫去,轉而穿上的,是莊重卻內斂華貴的成熟與穩重。

曾幾何時,幼稚的我們在青草翠蔓的綠地上盡情的戲笑,玩鬧,那般的天真活潑,母親、老師也縱容着我們的嬉戲。嘴角揚起一絲欣慰的弧度。突然,一個肉滾滾的小朋友摔倒了,引來一陣鬨堂大笑。這時,哪個家長便會急切而佯怒地跑出來,輕柔地爲他拍打去身上的土。嬌嗔幾句,卻又讓他玩了。時光之河中的記憶是那樣模糊。我已記不清當時的情景。卻會暮得會心一笑。爲我們的青澀與童真。

時光的河流靜靜地流淌着,眼前浮現出這樣的景象,一羣無知而無畏的小學生,穿戴着整齊劃一的白色校服與鮮豔的紅領巾,就像一片白色的海洋中怒放的紅蓮,清純高貴,不食人間煙火。倏爾,他們散開了,一個個如同逃脫籠子桎梏的小鳥般歡呼着向大自然的懷抱去攀登那溫和綿延的綠。

哦!記得那是一次春遊,老師提議讓我們去爬山,體驗一下野地的魄力與生活的艱辛。年少而無畏的我們只知這件事的刺激與有趣,卻忽略了路途的艱辛。果不其然,還未到半山腰的我們就已氣喘吁吁,稚嫩的臉龐爬上了一大片的紅暈,但我們那時候卻不知是哪裏來的一股衝勁和闖勁,硬是咬牙堅持着,終於領略到了“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浪漫、豪邁與詩意。稚嫩的我們也如破繭的蝴蝶般,憑着那股衝勁,那股闖勁,剔去了一層青澀的外衣,去並未藉助時光母親的手。如今十四歲的我們,已褪去了更多的青澀與幼稚,成熟與穩重的氣息從我們的舉手投足間散發出來。那內斂的華貴也展露崢嶸。

我堅信,表面的頑石是遮不住其中華美的玉的,而十四歲的我們,也註定會在青春的道路上,保留着那一股衝勁,敢於去拼、去闖,卻又多聊那樣一份成熟,內斂華貴的成熟。

【篇二:十四歲,我多了一份沉靜】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時光在牆上的日曆一頁頁地翻過時,在窗外的柳樹一次次地抽芽時,在空中的大雁一年年地來回時,就這麼靜靜地流逝了,再也不會回來。轉眼間,十幾度年華老去,我竟已經是十四歲了。

十四歲,轉折的十四歲。從兒童變成少年,從天真變得成熟,從迷茫變得明晰。這最美好、沉靜的韶華,自然要獻給人生之中最重要的那個過程——蛻變。

如毛蟲的破繭成蝶,人生的蛻變是一個漫長而掙扎的過程,但它是重要的,因爲在這個過程中你承受了人生最艱難的掙扎,挺過去,未來將一片明晰,再沒有什麼更加可怕的了。人註定要蛻變,就如毛蟲註定要化蝶。因爲毛蟲無法走向河的彼岸,而要過河,它必須變成蝴蝶。化蝶時,是沉靜的美好。

十四歲,大好韶光,豆蔻年華,青蔥歲月。這樣美好的流年裏,我也變了。多了一份明晰,少了一份懵懂;多了一份憧憬,少了一份懷念;多了一份沉靜,少了一份浮躁。我不再是過去那個無知、人性的孩童,那個我,已經封存在了舊年的時光裏。

從前的我,沉浸在童話之中,愛着那甜美的幻想,在心中築起一座夢之城,城中存放着我的公主夢。而如今的我,不再熱衷於童話,而是愛上了,那深處江南水鄉,煮一壺清茶,品一卷詩書的恬淡流年。那時候,只一個人的浮世清歡,一個人的細水長流。

我變得沉靜,開始尋覓最美的安然流年。

而這一切的轉折,都在那青蔥歲月——十四歲。

現在,十四歲的我,也許仍在築夢吧?只不過,不再是天真無憂的公主夢,而是茶香氤氳,墨色盪漾,如茶般微微苦澀而又回味無窮的恬淡江南夢。

十四歲的豆蔻年華里,我多了一份沉靜,少了一份焦急。在這青蔥歲月,我愛上了江南的煙雨,愛上了清茶的香氣,愛上了詩詞的清麗。這些,是我的十四歲,獨一無二的風景。

紅塵陌上,十四歲的風景明豔秀麗。而這風景裏的我,懷揣一份沉靜,靜靜等待着,破繭而出,飛往彼岸的那一天。

【篇三:十四歲,我多了一份責任作文】

五歲,處於“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幼年的我和親人享受着如詩如畫的無憂歲月。碧雲天,黃葉地,自然之美在我心頭盪漾開。那時的我肩上空無一物,無任何負擔,憧憬着明日的春光。十歲,小學生活的豐富多彩給我的童年增添了一抹亮色。如今,我十四歲,虛歲十五了,感到日漸成熟的肩上多了一份責任。

初一即將結束之時,學校要選新的升旗手。我想:讓鮮豔的五星紅旗在我的手上徐徐升起是多麼光榮而幸福的一件事啊!於是我從容競選,得到了老師的認可,從初三學長手中接過了五星紅旗。那鮮豔的紅旗,彷彿是整個世界,閃耀着炫目的光芒。爲了在我的“處女秀”上將國旗有節奏的穩穩地升上天空,在週末,我帶着錄音機,來到操場,一遍又一遍地練習着國旗的升降。十米的高度,國旗卻總不能勻速上升。若繪製成圖像,必然與今日股市走向大同小異。我坐在主席臺上,想象着週一人頭攢動的操場,我暗下決心:我要盡我所能讓國旗完美地升上天空!那一刻,我意識到——我接過的不只是一面國旗,更是一份責任,對全校師生的責任。回家後,我一遍又一遍地看天安門升旗;一遍又一遍地聽國歌,直到我準備充分,才安然睡去。

星期一的晨會,我和搭檔在衆目睽睽之下,登上主席臺,按捺住砰砰直跳的心,我們伴隨着國歌,雙手一下又一下地扯動旗繩,將國旗驕傲地升起。那一次,我們升得很完美,此後也再沒有那次的完美。十五歲的我,終於懂得了責任是什麼。離開主席臺之前,我不由自主地擡頭望了望國旗,猛然間,一束金光從天際射出,那是太陽射透了雲朵,我頓時靈臺透亮,恍然大悟,發現自己還沒有意識到一個更重要的責任——對國家的責任!十五歲的我已經步入青年,是祖國的希望。不強大自己,如何對得起社會,對得起國家?更對不起自己!學習知識,武裝自己,用知識改變我力所能及的地方,這是我的責任,我們的責任!

著名兒童作家黃蓓佳有一本小說叫《今天我是升旗手》,用裏面的一段話結尾:與金色太陽一同升上天空的國旗,像是祖國的未來。而小小升旗手的心中,也悄然埋下了一顆責任的種子……

【篇四:十四歲,我多了一份擔當】

午後的蟬鳴打斷了我的思緒,那麼動人的畫面如同一汪汪清泉,又再次浸潤了我的雙眼……

今天,是我十四歲的生日。我久久不能平復心情,早上剛邁出被窩激動不已的我便拉開了房門,卻只等來母親的一句話:“你外婆去醫院了。”我愣在那兒,久久不能回神。

外婆是一位抑鬱症患者,多年的勞苦加之病痛的折磨,讓她那不堪世事的臉上,留下了時間的刻痕。我總擔心她會再次抑鬱起來,可她對我承諾道:“生活好了,你放心好了,不會再生病了。”

有時,承諾的確毫無用處。

我就這樣無所適從地來到了學校,聽了一天課,可滿腦子還是外婆的事。沉重的心情將我的心不斷地銷蝕,逐漸弱不禁風。那感覺就像是在雲中徘徊,空遊無所依,唯一依靠的,便是回家的信念在腦海中牽引着我。一路上車來人往,談笑風生,我卻在寂寞的人海里孤獨地穿行,不知覺便遊弋到了家門口。

門開了,母親站在那裏說了聲生日快樂,而我卻急切着跑進屋,一扭過頭,外婆正坐在沙發上對着我笑。我不再是一副“悄愴幽邃”的神情了,卸下書包,如卸下了心底的壓抑。

“生日快樂!”全家人大喊。

我忽然聽見了,又忽然想起了,今天正應是我十四歲的生日!多麼可笑,我竟然忘記了自己的生日!

猛然間,似乎並不那麼可笑,那堆積在我心中一整天的擔當,如五味雜陳一般涌進了我的腦海。我意識到了還有比生日更重要的事,一個十四歲少年的願望與期許,一個十四歲少年的關心與期盼,一個人生永不褪色的話題:

——愛!

這將是我一生不忘的生日,十四歲,多了一份心靈深處的擔當。

午後的陽光又爬上了窗臺,觸摸到了紙上的這些文字,將它們帶到天邊,正如一個少年對外婆的愛,漸行……漸遠……漸真實……

【篇五:十四歲,我多了一份篤定】

暮春的柳絮,依着風,在朝陽中盲目地飛舞着,不知從何處而起,又將於何處落定,走在上學路上的我,望着這一幕,心中早已知曉了答案。

——題記

前幾日同媽媽閒聊,又一次地談及了我的理想,不知怎麼,媽媽近日常和提起“鴻鵠之志”一詞,最初還有些令我摸不着頭腦。那天的天空十分乾淨,晴朗之中卻也深邃,彷彿正是該回憶往事的日子。陽光下,鞦韆上,翻着老相薄似的,我側着倚在媽媽的肩上,目光隨着眼前的小蟲飄忽,聽着媽媽娓娓道來。

“你最早說想要當‘做手術的醫生’(其時我並不知道有外科醫生的說法),然後便改主意要做舞蹈家了,再就是鋼琴家、演員、歌手、作家、自由職業者…。”我一邊迴應着,心中已經思緒萬千了。我絕沒有想到媽媽把我全部的“理想”作爲我成長的印跡記錄下來了,我曾經說過的話與理想,就像泡沫一樣,說出來便因爲淺薄與幼稚,輕飄飄地飄走、破碎了,然而被我所忘卻的,並非其它。正是最可貴的理想。

回憶這逝去的十四年裏,我走過的腳印並不齊整,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在幼時的迷霧之中並沒有認清何爲理想,也並沒有一個人穩定的堅定不移的理想啊!這種輕淺的生活,有如春日柳絮,夏日的蟬鳴,秋日的落葉,冬日的雪花,僅是毫無目的的飄散、嘶叫、凋落與飛旋罷了,我在這十四年似乎僅僅做了原地打轉這一件事!

鴻鵠之志,夜燈下伏案的我,一遍遍地書寫這四個字,試圖得到些什麼。書頁一翻,揚起一些浮塵,在燈光中飄蕩,旋轉,終於塵埃落定,我在寂黑的夜中思索了許久,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最終在會心的一笑中漸入夢鄉。

夢裏,柳絮依舊盲目地飛舞着,我卻深知自己將不再盲目,而是擁有真正的夢想,

模糊的夢裏,我卻清醒地知道,我將永遠不會忘記,不會忘記我十四歲那一年,不會忘記我十四歲那一年的柳絮,更不會忘記我十四歲那一年拾得的那一個理想,那一份篤定。

【篇六:十四歲,我多了一份執著】

“不驕不傲,不敗不懦,不恨不悔。”期中考試前夜,我寫下這樣的字句。烙入靈魂的執著在暗夜裏漸次復甦,附耳低語着十四歲裏的不變的.追求——

不要輸。

初次吐出這三個字眼,是開學測驗的夜。新學期亦是我新一季的年歲,卻以一種粗暴的方式予我歡迎。試卷紅字白字交錯分佈,透過那些意味嘲諷的數字,我讀出了失敗。像是半場初中生涯積累的驕傲被一寸寸碾碎的失敗。

初一的無知,初二伊始的沾沾自喜,作用在一起,經甦醒的不甘催化出另一種感情。如何形容呢?大概,叫執着吧。

又是一盞孤燈獨醒的夜,母親披衣替我端來牛奶,揉着惺鬆的睡眼不滿地抱怨作業太多,我望着書笑:“不是作業,是複習。”白日難纏的數學題糾纏在被稱爲“錯題本”的書頁上。母親探頭看了看:“不錯,以前可沒見你記過。”

以前……怎麼樣會想到呢。曾經的時光都揮霍在驕傲上了,那些自以爲是的幻影堆疊得迷離,讓我輕易丟了沉穩踏實。我笑了笑,是否這當頭一棒擊碎了我自作聰明的幻夢,才讓追求與執著生根發芽?

"不能輸!"我反反覆覆地對自己說。

試卷,報紙,習題,提綱……語數英物政史地生……端坐在題海里,數月如一日地寫畫,我孜孜不倦地追求,執著地奮鬥。母親詫異地說我瘋了,我想我只是堅定了走向何方,並不再輕言放棄。

曾經耽溺幻夢,不可一世,如今逆水行舟,迎浪直上。

我從回憶裏驚醒,再掃一眼面前的戒條:“不驕不傲,不敗不懦,不恨不悔。”然後就微笑了,像是領悟,像是釋然。

十四歲新生的執著,它本身就是一張滿意的答卷。作文

【篇七:十四歲,我多了一份思索】

時光的腳步匆匆,流年的細碎光影在青春的黑白琴鍵上丁丁敲響。我沉默地諦聽,從容地微笑,從生活中燦爛與黯淡的際線上捕捉思想的痕跡。十四歲,應該還只是人生的序曲吧?但那旋律於無形中牽引出了許多個斑斕的夢,牽引出了一條漫漫長路,任我拋卻昔日感傷,且思且行。

又走到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一度輪迴,想來我也滿了十四歲。回顧成長路上那串深深淺淺的腳印,我更多地是感應到了思索帶給我靈魂的深度力量。就在不久前,一件小事卻給我帶來巨大的困惑。一直以來,我都是盡最大的努力與認真對待語文學習。因而偶然間當我的作文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心中總會生出無限的感激與欣慰。然而最近,我最信賴的爸爸批評我作文詞藻太過華麗繁雜。這一盆當頭澆來的冷水讓我清醒地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於是,此後老師提出我的作文敘述性有待提高以及朋友指出的“思想似乎沒有以前深刻了”的中肯意見也在意料之中了。一陣失落向心頭襲來。

這些話語儼然是警鐘,在我腦海經久不絕地迴盪着,那強大的聲波將我推向思索的海洋。是這樣吧,我成長的道路似乎總有一些困惑的阻礙,只是在這第14個年頭我才意識到。世上本無路,我們不得不在荊棘中強忍傷痛開闢出路來。假若命運不讓你有坦途可走,你就得勇敢地堅決地蛻變爲剛毅的行者。誠然,人生的實質本就是探索,這其中少不了艱難曲折的行程。但只要信仰不變,初衷不改,又有哪個彼岸不能抵達,哪種險灘不能越過呢?曾經一段充斥着迷茫的時光,我也掙扎着堅強地走過了,又有什麼困難與挫折能阻礙我前進的步伐?人應該適應成長,走向成熟,這漫長曆程帶來的種種思索會紮根在靈魂裏,蔓延出深遠的感動。夢在前方,路在腳下;因爲思索,所以堅定。

我仰躺在沙發上釋然地一笑,看見太陽的光暈粘在眼睫。站起來舒心地伸個懶腰,清風帶走了所有愁緒。十四歲的年華里,我多了份思索。青春的歌謠縈繞在耳畔,它讓我愈發清晰地認識到,我所擁抱着的,仍是那個我深深愛着的世界。

【篇八:十四歲,我多了一份思考】

流光逝去,不知什麼時候的我已不再是以往的那個我了。原來我已十四歲,走入花一樣燦爛的季節了。

現在的我總喜歡在書中探索,不斷地問自己“真的是這樣嗎?”我喜歡跟着書的線索走,跟着海底奇妙之旅,環球之旅,與居里夫人共同探索,隨着黑洞的產生而歡欣,會想兩手空空跟着三毛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人,想着他們。

什麼時候呢?我記得我在草地上邁開兩條小腿跑的時候,我記得我喜歡黏在媽媽身後,請求保護的時候;我記得用小手輕輕地觸碰花瓣的時候,但什麼時候一多了一份思考呢?

有時候清晨漫步,邂逅一場綿綿如絲的小雨,我會認爲這線一定是某位母親牽着兒女的思念。有時午後小憩,身上落滿金輝,我會認爲這定是某個人心中善的顯現;有時傍晚擡頭望望窗戶,雲已成了天邊的公主,雍容華貴,我會認爲天空盛大的舞會已近開始。

我會思考,用想象來穿梭萬物的聯繫。在看,聽,嗅,碰中,我會思考,想着他們的意義或是自己的意義。

也有對家人的思考,在舒適的家中,妹妹從開始的幼稚成長爲現在的理解寬容,父母從工作的艱辛跟體會到彼此的不易,從因錢的吵架轉爲包容,和睦的家庭怕是比只有金錢的家庭好得多吧!

或許每個人都到了一定的年季會改變吧?如果實由青至紅,由澀至甜;如成長由小到大,我們都有自己的季節。

靜地時光過去了,啪的花兒開了,忽地鳥兒飛了,哪怕時光不回了,花兒謝了,鳥兒飛了,但是都經歷過。我的十四歲,只有一次,我會好好的把握於是我多了一份思考,一份悠長的思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