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四年級作文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合集7篇

本文已影響 3.3W人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節四年級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合集7篇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1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午節即將到來,我們來說一下我們家鄉不同過法的端午節吧,雖說其他節日也很熱鬧,但是端午節是最與衆不同的,別的地方過端午節,都是吃糉子,賽龍舟,爬山摘艾蒿等,那我們家鄉是怎麼個與衆不同法呢?

可能是由於地理原因吧,我們那沒大山,所以把傳統爬山取消了,只保留了五月五早上用艾蒿洗臉;另外由於我們家鄉偏遠平窮,所以也沒有賽龍舟的遊戲規劃,最多就是大家一起去郊外踏青郊遊;糉子我們是吃的,但是貌似很單調,不想其他地方的那麼多口味,只有大棗的;還有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沒有,我們習慣在初一的早上在各個門口掛上葫蘆與條刷,在孩子的脖子上也帶上荷包與條刷,還在孩子的手腕與腳腕、脖子上戴上在初一頭天晚上在外面過了露珠的五彩線,是用五種不同顏色的線被家裏長輩給做成的五彩繩,據說可以帶來福氣,條刷可以掃除孩子一年的晦氣。

可能有的人認爲我們的節日不夠快樂與熱鬧,那是因爲你沒有從小生活在我們那,不能體會到我們從中得到的感受是多麼的深,不同地域會把不同的節日演變成不同的風俗習慣,不管我在外漂泊多久,家鄉的端午節都是我的最愛。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2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是人們爲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日子。

相傳,五月初五那天,心灰意冷的屈原投入汨羅江。人們聽聞屈原去世的消息,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乘船來汨羅江投糉子,防止小魚小蝦將屈原身體吃掉。後來演變成每年五月初五吃糉子的習俗,即爲現在的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我一大早起牀,發現奶奶正在包糉子。一個個三角形的小糉子在板子上放着。別看這小小的三角形糉子,包起來可非常費勁。首先將糉葉、米、棗、繩子洗淨。然後,挑一片大小正好的糉葉裹成錐形,將米、棗放進去。最後,用線繩一綁,一個三角形的糉子就做好了。我把糉子放到蒸鍋裏。出鍋的糉子香甜可口,不愧是端午節的頭牌。

端午節不僅僅是吃糉子,還有划龍舟呢。這一天,人們聚集在河邊,舉辦激動人心的`划龍舟比賽。賽場上,人們拼盡全力向終點劃去,而觀衆一遍又一遍的喊着“加油”,希望他們能夠在比賽中獲得理想的名次。

如果把中國的傳統節日比作一段貼着寶石的絲綢,那麼,端午節就是絲綢上面一顆璀璨的夜明珠。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3

不知不覺,傳統節日端午節來臨了,我特別高興,讓媽媽教我包糉子。

端午節清晨,還在睡夢中的我被媽媽叫醒,說要包糉子啦!我一聽,一個鯉魚打挺從牀上跳了下來,三下五去二,穿好衣服,疾步如飛地跑了出去。

到了廚房,看到包糉子的材料已經準備妥當,我立即洗了手臉,準備投入“戰鬥”。“別慌,先學會觀察。”“遵旨!”媽媽看到我調皮的樣子,撇撇嘴:“別得意,有你叫苦的時候!”包個糉子能難倒我嗎?我絕不相信!

媽媽開始包糉子了。只見他把幾片糉葉平整重疊在掌心,然後把糯米,大棗,花生等小心翼翼地捲成圓錐形糉葉中,包好後,再用繩子捆紮結實,一個糉子就出爐了。

看到這裏,我躍躍欲試。學着媽媽的樣子,把糉子葉攤在手中,糉葉似乎不聽我指揮,怎麼卷都卷不成圓錐形,我的腦門上急的直冒汗,有心請教媽媽,可是不好意思,一陣手忙腳亂之後,我終於包成了一個糉子。

看着自己包的糉子,像小丑似的,剛纔的興奮勁兒蕩然無存。媽媽在旁邊抿嘴笑:“咱可以當逃兵。”知女莫如母,媽媽的激將法果然有效,我內心又燃起了火苗,鼓足勇氣,又重新向媽媽討教 ,在媽媽的悉心指導下,我第二個糉子大功告成!比第一個俊俏多了,我信心大增,接着,我又包了好幾個糉子……

糉子下鍋了,我等啊等,糉子終於煮熟啦,陣陣香味,讓我流起了口水,咬上一口,真香,香中帶着清甜,吃着自己包的糉子,我心中無比高興。我覺得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糉子。

我愛糉香四溢的端午節!因爲我學會了包糉子。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4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吃過早飯,奶奶就開始準備包糉子的食材。

奶奶把包糉子的食材準備好後,開始動手包糉子,我覺得包糉子。挺有趣的,看起來也挺容易的,就和奶奶一起包。

我拿了兩片糉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折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裏面,放入的已清拌好的糯米,放入糉餡,又用糯米葉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十分得意,沒想到包糉子比想象中的還容易,當我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卻像淘氣的小孩子,接二連三的跳出糉葉。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幫我解了圍,倒出一些糯米,再蓋上糉葉。

經過這個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一步,也就是最簡單的一步,扎糉子。糉子要包紮緊,纔好吃,我接過糉繩,把包好的糉子綁了一個圈,還嫌奶奶包的樣子不好看,就用糉線打了一個蝴蝶結,我想只要不碰到拉到,應該也是很成功,很結實的。我就這樣包了一串糉子,我拿着這糉子準備放到鍋裏時,不小心拉了一下。就在這時,糉子閃開了,糯米和糉線都掉到了地上。

這時奶奶對我說沒關係,小心一點包。我聽了這話。小心翼翼地包糉子,也包出了許多像模像樣的糉子。

糉子煮熟後,我吃了一個自己包的糉子,覺得這糉子格外的好吃,因爲這是我勞動後的收穫。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5

今天我來到外婆家,聞到一股香味,“這好像糉子味道”爸爸說。

“一年一度端午節快到了” 。媽媽告訴我,“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在端午節裏我們包糉子吃、掛艾葉、還有賽龍舟呢!”

媽媽這麼一說,我想起了去年端午節。外婆提着溼漉漉米、綠色竹葉、長長繩子、肉和花生到我家。我驚奇地問:“外婆這是幹什麼用?”媽媽說:“這些是用來包糉子用,端午節快到了。”

外婆把那長長繩子綁在桌腳上,用竹葉把肉和米包起來,媽媽用花生和米包起來,我在一旁當小助手,一會兒幫着搬來小凳子,一會兒幫着拿竹葉。媽媽就對我講起了有關糉子一個傳說:包糉子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不一會兒外婆與媽媽把糉子包好了,媽媽把糉子放在高壓鍋裏煮。過了一會兒,鍋裏飄來香味,這時爸爸在門上掛上綠色植物,媽媽說:“這是艾葉,可以驅趕蟲子。”“端午節我們這邊還有賽龍舟。”爸爸一邊掛一邊說。“就是我們在西湖公園看到那龍舟嗎?”我大聲叫起來。爸爸和媽媽笑着點點頭。

香噴噴糉子熟了,我嚐了一個肉餡,味道好極了。

多麼難忘端午節,香噴噴糉子、福州西湖龍舟……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6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相傳古代詩人屈原就在農曆五月初五這天投入汩羅江自盡。當地人民駕舟奮力營救,便有了今天的競渡風俗;人們又把竹筒裏的米撒向汨羅河喂蛟龍以保全屈原的肉身,後來,人們把竹筒盛米改爲我們所吃的糉子形狀。

去年的端午節。大街上人山人海,男女老少都在幹自己想做的事情。當然,我家也不例外。奶奶一早就去買艾蒿了,聽奶奶說,往門上插艾蒿能驅邪。沒什麼事幹的媽媽便包起了糉子,糉子又叫‘‘角黍’’、‘‘筒糉’’我看見媽媽首先把西米浸泡,接着在糉葉表面塗上油,因爲這樣防粘。然後把糉葉捲成窩形,先填好西米和餡料。要注意壓緊了,包裹後捆緊,最後再放入鍋中煮半個小時,撈出來放涼後便可以吃了。吃着香噴噴的糉子,爸爸給了我一個香囊,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我很喜歡這個香囊。

隨着時間的推移,端午節過去一年多了,但在我的心裏卻留下了深刻的回憶。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7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也就是贛州全南,在端午節我們都要吃糉子,賽龍舟——可熱鬧了!

“權權,起牀啦!今天是端午節,快起來幫我包糉子吧!”媽媽興致勃勃的喊道。我一聽是端午節,馬上蹦下牀和媽媽一起包糉子。先把糉葉放入熱水中變軟,再把兩片糉葉疊成一個三角形的窩,把調配好的糯米和肉放入三角形疊成的窩。眼看就要成功時,角里的糯米像調皮的小孩一個個急着跑出來,媽媽幫我解了圍之後又跟我說了一遍包糉子的方法與步驟,我按照媽媽說的方法又包了一遍,然後繫好細繩,放入鍋中,大火蒸了一個小時,小火一個小時,熱氣騰騰的糉子就好啦!我迫不及待地拿出糉子,解開繩子,剝開糉葉,我便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

吃完糉子,遠處突然傳來“加油、加油”的吶喊聲,我從窗戶上往下看,原來賽龍舟開始啦!他們分爲紅黃藍綠四個隊,龍舟的中間有9—10個人,龍舟的前面有個打鼓的,要用力地打鼓,其他人喊“一二、一二……”氣氛非常熱烈,觀看的人們不顧炎熱,奮力地喊着自己喜歡的龍舟隊,有的高興地手舞足蹈,龍舟越劃越遠,知道無影無蹤……

今天我不但與媽媽學到了包糉子的“手藝”,還觀看了一場精彩的龍舟賽,真是愉快的一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