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精選30篇)

本文已影響 3.37W人 

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精選30篇)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1

汪曾祺先生的作品,最打動人的是他的語言文風。他的文字質樸簡練,卻不會讓人覺得枯燥乏味,反而讓人感到一種親切、一種情調,含蓄雋永,極簡卻有灑脫詩意。他寫人的時候,你能感覺到每一個普通人的可愛;他寫景的時候,你能感覺到他對每一寸山河的熱愛;他寫美食的時候,你彷彿也能感覺到那舌尖上的快樂。

他所寫的都是他所熟悉的生活——舊時代的高郵小城、西南邊城昆明、文化裏的故舊師友、西南聯大的師生等,他所描寫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事物——山丹丹、枸杞、槐花、栗子、馬鈴薯等。可就是這些普通的事物,在他的筆下,也都變得活波、可愛、生動起來。

《我的家鄉》中有一段描寫:“這些大船常有一個舵樓,住着船老闆的'家眷。船老闆娘子大都很年輕,一邊扳舵,一邊敞開懷奶孩子,態度悠然。舵樓大都伸出一枝竹竿,晾曬着衣褲,風吹着啪啪作響。”看似平鋪直敘的白描,卻構成了一幅極富動感的風景、風情和風俗畫面,栩栩如生。

正如汪曾祺所說:他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諧。質樸的語言,如話家常,讀來讓人十分放鬆。在這喧囂的城市裏,沉浸在他所描繪的悠然閒適的場景中,就像陽光明媚的午後,品一茗新茶,聽一位老朋友緩緩敘舊般,讓人放鬆。忙碌高壓的生活中,我們需要這樣一種安慰,一種來自文化層次的休息。偶爾停下來,欣賞這個世界的細微之美。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2

汪曾祺的作品中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他的語言文風。汪曾祺的作品是可以讀出生活的。這是源於作家對生活的真誠吧。他所寫的都是自己熟悉的生活:舊時代的高郵小城、西南邊城昆明、文化界的故舊師友、西南聯大的師生、北京京劇團的戲曲演員;故鄉的大淖、荸薺庵,昆明的白馬廟等。

他的作品中總有他自己過去生活的影子,所以寫起來有真切的認知,有感情。

汪曾祺的作品,我看得較多的是散文。下面我將從他的散文中舉幾個例子,分析一下語言,表達我的感受和觀點。

那棵龍爪槐是我一個人的。我熟悉他的一切好處,知道那個枝子適合哪種姿勢。雲從樹葉中間過去。壁虎在葡萄上爬。杏子熟了。何首烏的藤爬上石筍了,石筍那麼黑。

蜘蛛網上一隻蒼蠅。蜘蛛呢?花天牛半天吃了一片葉子,這葉子有點甜麼,那麼嫩。金雀花哪兒好熱鬧,多少蜜蜂!波——金魚吐出一個泡,破了,下午我們去撈金魚蟲。香櫞花蒂的黃色彷彿有點猶豫,別的是花飄下,香櫞花時掉下的,花落在草葉上,草稍微低頭又彈起。——《花園》

《花園》這篇散文讀起來頗有趣味,語言十分的生動活潑。對景物的刻畫很好,文字雖是印在紙上,紙雖是平面的,但眼前看到的是立體的,是鮮活的.,是有生命的。

感覺手是可以觸摸到它們的,《花園》中所塑造的景物那樣真實地出現在我眼前,喚起了心靈最柔軟的那部分,好像又回到了小時候。

汪曾祺的作品是有生命的,在於他的語言平實、生活,它所描寫的東西也是如此,平凡渺小,但卻凝聚着巨大的能夠打動人心靈的力量。汪曾祺用心感受生活中的快樂和溫馨,貼近的觀察生活。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

衚衕是貫穿大街的網絡。它居鬧市很近,大哥醬油,約二斤雞蛋什麼的,很方便但似有很遠。這裏沒有車水馬龍,總是安安靜靜的。偶爾有剃頭挑子的“喚頭”(像一個大鑷子,用鐵棒從當中擦過,便發出噌的一聲);磨剪子磨刀的“驚閨”(十幾個鐵片穿成一片,搖動做聲);算命的盲人(現在早沒有了)吹的短笛的聲音。這些聲音不但不顯得喧鬧,倒顯得衚衕裏更加安靜了。——《衚衕文化》

汪曾祺描寫的衚衕中的場景很生活、真切。人物的特點很鮮明,雖描寫每個人物只有簡短的一句話,但他抓住了人物的細節,抓住了人物的魂。汪曾祺對風俗的關注體現了他對民族集體生活和文化的喜愛。

汪曾祺在《鹹菜和文化》說:我們要在小說裏表現的文化,首先是現在的,活着的;其次是昨天的,消逝不久的。理由很簡單,因爲我們看得見,摸得着,嘗得出,想得透。汪曾祺寫的《衚衕文化》語言平實,貼近生活,也是希望把這種文化以最簡單真實的方式傳遞給更多人,讓這文化更好的延續下去。

正如汪曾祺所說的:他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諧。

他用樸素着實的語言記錄生活。歸有光的“以清淡的文筆寫平常的人事”也尤其受他推崇。汪曾的文學作品展示了現代漢語寫作的另一種可能,那就是從活的傳統和活的生活中汲取營養。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3

在書友羣裏看到趙老師發的共讀公告,被《生活家》的書名吸引,古今中外、各個領域能稱“家”者甚多,而面對“生活”這個永恆的課題能自稱“家”或被稱“家”的好像不多。我理解的“生活家”是有豐富的閱歷,對人生有獨到的解讀,能夠以率真的性情,從容面面對所有人生問題的人。

讀《蘇東坡傳》,感覺林語堂先生筆下那個人格近乎完美的蘇東坡堪稱生活的大家。對汪曾祺先生早有耳聞,但從未精讀過其作品,今有機緣,很是期待和歡喜。 讀本的主體是12篇遊記和12篇美食類散文,篇幅大都不長,小巧精緻,是我喜歡的,喜歡他真摯內斂的情感表達,喜歡他任何情境下衝淡平和的心態,喜歡他簡潔乾淨、樸素雋永的文字。從選集中我讀到四個字“真誠從容”。 情感表達的真摯,作品中無論是回憶家鄉、思念昆明,還是遊滇湘、食野味的`感受都至真至誠,毫無矯飾之感,讀之動人。 《我的家鄉》描寫家鄉風物寫到江浙一帶的人讚揚高郵“你們那裏出鹹鴨蛋”時,先生寫到“我的家鄉不只出鹹鴨蛋。我們還出過秦少游,出過散曲作家王磐,出過經學大師王念孫、王引之父子”。這很像孩童爲自己心愛之物辯解,洋溢着先生對故鄉的熱愛和驕傲之情。 《覓我遊蹤十五年》寫在昆明讀書,房東家一副對聯中有“故鄉無此好湖山”的詩句,文中寫自己的感受是“少年羈旅,想走也走不開,並不是真的留戀湖山”,先生十九歲遠赴昆明求學,戰亂之中一呆七年,什麼樣的“好湖山”能抵消對家人對故鄉的思念。這裏不僅寫出了自己亂世之中羈旅求學漂泊異鄉感受,更寫出了西南聯大所有師生共同的感受,甚至把我們帶到那一段歷史之中,情感表達得含蓄蘊藉。

生活態度的淡定從容,遊記和美食是真實的生活呈現,但是經作者提煉過的,是作者要表達出來的生活。先生曾說:“我的作品內在的情緒是歡樂的,我們有多重創傷,但是我們今天應該歡樂。一個作家有責任給予人們一份歡樂。” 所以我們在他的文字中很少讀到苦難和傷痛,即使有也是輕描淡寫,或以輕鬆溫馨的筆觸呈現。西南聯大時“一年四季擁絮而眠”,賣字典吃飯,姓李的同學賣掉家裏郵寄來的新棉袍“夥同幾個同學吃喝一頓”……都是這樣的表現。但我們也知道先生經歷過大的歷史變動,童年的安逸,青年的顛沛,中年的被迫害,老年的輝煌,起起落落,浮浮沉沉。作爲一個作家他選擇了“用一種對人生的愉悅之情來撫平人類的精神傷痛”,選擇了告訴人們怎樣快樂的生活。 讀先生的文字由衷感受到生活的真切和溫暖,《蘿蔔》寫不同地方不同風味的蘿蔔,北京的楊花蘿蔔、拍水蘿蔔、燒小蘿蔔,高郵的穿心紅蘿蔔、紫蘿蔔,淮安的青蘿蔔,天津的吃蘿蔔喝茶,張家口的心裏美蘿蔔、白蘿蔔,江南的白蘿蔔燉湯,揚州的蘿蔔絲餅,四川湖南的泡蘿蔔,還寫到了美國、俄羅斯、韓國的蘿蔔,真真的一個蘿蔔大宴,“羣英薈萃”。有人以爲先生好美食,追求口腹之慾,是個“吃家”,我不以爲然,我看到的是先生生活的熱情與情趣,是一種從容的、遊刃有餘的生活態度。蘇東坡的最大魅力也在於他“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達觀與灑脫。 文字風格的簡淡雅緻也是他從容生活態度的表現,先生的散文被稱爲文化散文,小說被成爲文化小說,這得益於其深厚的學養,但先生不掉書袋不浮誇。

《鱖魚》一文信用到《徐文長佚草》、王安石《字說》、《漢書高帝紀下》、張志和《漁歌子》、李時珍《本草綱目》、林斤瀾《矮凳橋風情》,都是信手拈來不着痕跡,簡單的吃食中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切舉重若輕,表現出一種自信和優雅。 先生其人其文一如他家長的水,柔軟而有韌性,自有一種生命的力度。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我想蘇東坡、羅蘭、汪曾祺都能稱得上這樣的英雄,希望自己也能有一點這樣的英雄主義,能活出一點自信和優雅。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4

生活而能成家,可見此人的生活定是多姿多彩,情趣盎然,要比一般人更會打理生活,有着各種生活所需的妙招專長,能人所不能。

首先看了序言,知道主要選了遊記和談吃食兩類文章,不免有些遺憾。雖說有個詞語叫管中窺豹,可那窺到的畢竟只是管中的一小點,整個豹子是啥樣誰知道呢。何況一向對遊記類的文章不太感冒。遊遊逛逛,走走看看,寫下的文字多是浮於表面的描摹眼前所見,這類描摹大多是模模糊糊似是而非。雖然作者在那津津有味很努力地想把眼前景物完美呈現出來,試圖讓讀者產生共鳴,但很多時候都是讓人霧裏看花甚至莫名其妙。如果沒有更多人文或其他東西摻入,很難動人,遠不如看看實物實景的圖畫和照片直接而過癮。

整本書看完後,感覺很好。作者語言描繪的功夫很厲害,對景物的描寫很能傳神,很多地方的白描都不錯,在我看過的遊記裏算得上是比較好的。整個節奏是淡淡的平緩的,娓娓道來,不急不躁,不激不厲,悠悠然,很舒服。讀豐子愷的.文章也有這種感覺,那份從容的風采很感人。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或許就是君子之文吧,讀之可以靜心。

對於吃食,作者是極其用心的,不論何時何地都對之給予了極大的關注。而且不避大小貴賤,南北西東,好與不好,一律有滋有味樂此不疲。讀畢令人頓覺眼界一開,尤其是作者講得野菜的內容讓我心動,立即查找有關資料,狠狠補了下有關野菜的課。好多菜就是身邊眼前的東西,都沒怎麼關注過。即使是每年都會吃的一些也僅僅是吃過了而已。看着那熟悉的葉片植株感到好親切呀。世事洞明皆學問,不作有心人,怎成生活家。汪曾祺生活家之稱誠不我欺。

這本書還有一部分內容也很重要,那就是汪曾祺的畫。選了有二十幅畫,基本都是菜蔬,花卉,充滿了生活氣息和文人情趣。畫的優劣不予評論,圖片印刷的也不太好,但基本路數反映了出來,與他的文字風格很搭。

這本書名爲“生活家”,編選的文章內容主要是遊記和吃食。然而讀畢發現其實主體就是“吃”。因爲,除了單說吃的文章,即使是遊記,其中但凡能說到吃能拐到吃能和吃勾上聯繫的地方,作者都會毫不猶豫,興致勃勃,大講特講,那怕一件事一段話重複出現也無怨無悔不厭其煩,必盡興而後快。因此很懷疑“生活家”這三個字是否妥當,起碼這本集子裏生活的其他方面沒有太多顯現。沒有讀過他的其他文章,不知其他文章中是否能夠補足這一遺憾呢?而且據序言裏講,這些文章還不能算汪曾祺散文的精品,很期待有機會能讀一讀他的精品文章,相信不會讓人失望的。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5

汪先生的文學造詣以及生平軼事實在用不到再複述了。那些可以百度,可以自己去考究,而我只想細細體會那些文字之間表達的生活之美好。

活着,其實是一件很俗氣的事情,油鹽醬醋茶,吃喝拉撒睡,但是精神的豐富又可以讓生活變得格外美好。

《我的家鄉》中,有一段提到舵樓中住着家眷,多數年輕帶着孩子。腦補這個畫面,禁不住想,爲什麼都是年輕的女人。是不是因爲撐篙的漢子多半也都是壯年,不年輕,哪裏有力氣,一步一步走過運河。古銅色應該是曬的,不說話應該是習慣默默從船頭走到船尾吧。

“這隻船辛苦了很久,它累了,它正在休息。一隻新船造好了,油了桐油,過兩天就要下水了。看着嶄新的船,叫人心裏高興——生活是充滿希望的。”

喜歡這一段,船航行很久,工作了很久,所以累了要休息,可能還會生病,需要治療修理。而新生的船,剛剛披上新裝,可以下水開啓自己的新生活,怎麼不讓人興奮。所以看着這樣的.事物,讓人感覺充滿了希望。有次晚間和朋友去散步,途經的一段小路邊的路燈亮的很整齊,唯獨有一個在哪裏閃爍,或明或暗。我一時興起,問朋友,你看那路燈會想到什麼啊?朋友也很直白,就說,啊。那說明這個路燈的啓動器壞了呀。發揮不穩定。需要換一個。哈哈。當時我就笑出聲來。我就十分得意地開始描述起來,你看大家都在好好工作照明道路,就它一個在偷懶聽音樂,還聽的很有節奏,禁不住搖頭晃腦,所以纔會閃啊閃啊的。朋友聽了也開始笑起來。這麼一想似乎是真的。你看它閃兩下,好像亮起來,又立馬暗了一瞬。好像跟音樂節奏在打拍子~又想起每天在馬路上遇到的灑水車,通常都是開的慢慢悠悠,然爲了迴避行人還會放着同樣慢慢悠悠的音樂,我就會覺得它很快樂。這種感覺可能只有我自己會有吧,和朋友一說。她倒是有着截然相反的想法,你有沒有在炎熱的大中午,有事趕着路,人睏乏不堪,想睡覺卻騎着小電動車等着灑水車開過去。那麼慢的車速,那麼慢的音樂,簡直煩死人啦。是啊,那樣的情景下,即便只是聽朋友說我也會覺得不耐煩了呢。

‘江浙一帶人見面問起我的籍貫,答雲高郵,多肅然起敬,曰:“你們哪裏出鹹鴨蛋。”好像我們哪裏就只出鹹鴨蛋。

看到這兒,就禁不住想笑,因爲就連我身處皖北這塊地方,也常聽見菜場有着“高郵~~青皮”的小喇叭每天不知疲累的放着,讓高郵出鹹蛋的概念深入人心。曾經爸媽之間言語略有爭執,然後就聽我爸一句直噴我媽,“哼。你就是高郵的!”高郵的?高郵的什麼?上一秒我媽還在據理力爭。下一秒就在納悶。啥事高郵的?一邊圍觀的我也是一臉懵。只有我爸一臉洋洋得意喊了句,“高郵~~~青皮~~“然後就被我媽暴打了。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汪先生的書,拿到手之後,居然不忍快速讀完,只想在自己所謂的好時間,悠悠體會字裏行間的美好,所以只寫了這一篇。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6

初中時的時候在川南一所小縣城裏讀書,語文老師是師範畢業新分來的一位小夥兒,戴着黑框眼鏡,文質彬彬的模樣。年輕人思維活躍,教課的時候常常會補充一些課外內容給我們當閱讀材料,第一次看見三毛的文字就是在他油印給我們的資料捲上。老師會讓我們每週寫週記,主題不限,想說什麼都行,於是我把樓頂的絲瓜花、雨後的蜘蛛網、存了多年的兒時玩具都一一寫進了週記,每一篇都會有他的文字點評,有時會給一些建議,有時圈點一些他覺得不錯的詞句,有時就一個簡單的“好”字。

那時候能借書的地方很少,家中的藏書多是古代名家作品,對現代作家幾乎都不瞭解。於是冒昧問語文老師借書看,他果真帶給我一本汪曾祺的散文集,說這位老爺子的文字挺不錯的。或許那時還是太過年少,封神演義之類的章回傳奇小說更合口味,那本汪老的書我雖讀完了,卻沒有讀出好來,以至於還書的時候老師問起如何,不免訕訕。想在回想書中內容,竟無半點印象了。

近些年看書,散文原本也看得少,對汪曾祺的瞭解依然只是一個名字而已,沒再讀過他的作品。直到前幾天翻開《生活家——汪曾祺自選散文集》,發現這是一本輕鬆的關於旅行與美食的選集,從第一篇《我的家鄉》開始,才感知到文字背後是一個多麼有趣的靈魂!手不釋卷半天讀完,有些後悔昔日的讀本里我竟然錯過了汪曾祺——一個淡泊如水的老爺子,卻在平常的人間煙火氣裏品出了生活的真意!疏朗清新的文字裏,對一個地方或一種食物的點滴感受,常讓人心有慼慼,難怪這本書會叫做《生活家》!

汪曾祺生於江蘇高郵,伴着緊鄰的京杭大運河長大,就像他自己文中所說,文字裏有一種水的氣息。就是這種靈動之氣,讓這些沒有華麗辭藻修飾的文字變得生動可愛起來!老爺子是個自由派,對政治不太上心,在西南聯大上學的時候,曾被聞一多先生批評。都說人以羣分,他後來師從沈從文先生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爲人的性格如此,文風也大致可知了,這本書中的遊記與美食都是淺顯生動而意味綿長的。

先說遊記,老先生筆下的昆明、伊犁、福州、浙江、泰山也都恰好是我去過的地方,讀來更覺親切。看老先生寫昆明的雨,寫芒市的潑水節,寫滇南的花草樹木……就想起昆明的翠湖,瑞麗的奘房,老撾的邊界線,還有頗具民族特色的姐勒金塔……書中寫到葉子花、令箭、茶花、一品紅、紫薇、蘭花等,一邊看一邊和自己印象中的花草一一對應,很是有趣。至於其中的白蘭花和尤加利樹,搜索了一下,發現是自己兒時熟悉的黃果蘭和桉樹。西南三省不少風俗相通,四川的黃果蘭盛開的時候,街上也都是賣花兒的,買來掛在衣服胸前釦子上,很香。另外書中還說到馬纓花,不認識,趕緊從網絡上搜索出圖片來看,便解惑了,果然很形象!

不得不插一句讚歎一下現在網絡資訊的便捷,路邊不認識的'花兒,拍個照就可以交給APP去識別(比如花伴侶和形色)。遇見不知出處的詩句,一個回車鍵就能知道答案。比如書中老先生說在昆明租住時門前的對聯裏有一句“聖代即今多雨露”不知出處,隨手搜索一下,出自唐代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的最後一聯:“聖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

再說新疆,賽里木湖給我的震撼和老先生當年的感受相似——藍,真藍!還有書中說到的伊犁惠遠古城,林則徐被貶時候曾在此居住,十年前我去新疆的時候特地登上古城遺址看過,總想起他的名言“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後來在福州,曾經特地去了林則徐故居參觀,無論海防還是邊防,他都以一己之力,留下諸多功績,令人敬佩!

汪老先生是個有趣又有創意的人,逛風景的時候,總有很多開腦洞的點子冒出來:比如在浙江水仙洞,他就想應該立一尊福建德化的白瓷雕像;在大若巖景區,覺得應該恢復“箬”字;逛泰山,又想建議當地種雲霧茶,還覺得應該找名家作曲一首《碧霞元君頌》,組織一個道教音樂樂隊來唱——着實好玩兒! 想起多年前我去臨淄看齊國故城遺址,交通不便,開發不夠,一邊逛一邊恨不得給旅遊局寫一份項目策劃案出來,那種心情,估計和老先生類似吧,哈哈!

說完了旅行,再來說美食。老爺子生於江南,求學西南,後來久居北京,所以南北各地的風味都曾品嚐,有的還親手製作,更用文字一一記載下來,確實是一位美食家!在他的筆下,五味俱全,廣西的酸筍、無錫的甜鱔糊、北京的苣蕒菜(苦菊)、四川的麻辣燙、浙東的鹹魚、長沙火宮殿的臭豆腐……都一一道來。老先生隨遇而安,飲食也很包容,他提倡“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都去嚐嚐”,也曾經誇口說自己什麼都吃,還被朋友用苦瓜和蕪荽(香菜)捉弄過兩回。想起我也曾經給朋友說過類似的話,並且在酥油茶、臭鱖魚、老友粉、沙蟲凍、蠍子湯、牛癟等食物下一路高歌,最後在北京的毛蛋前敗下陣來——那玩意兒,想想就膈應得慌,確實下不了嘴。

老爺子在昆明住過不少年,雲南鮮美的各種菌類讓他記憶猶新,雞樅菌、牛肝菌、乾巴菌……看得我滿口生津,這些菌也都是我的大愛啊!除了千里迢迢網購以外,尤其記得雲南特色的菌湯火鍋,每次吃完都要回味好長時間。

也許是西南三省捱得近的緣故,飲食也有很多共通之處。老先生筆下寫到了不少家鄉四川的美食:麻婆豆腐、夾沙肉、棒棒雞、川北涼粉、魔芋、螞蟻上樹、豌豆顛、蘿蔔燉牛肉……還特意提到了醃鹹菜的井鹽,並且吐槽實在吃不慣折耳根的腥味,讓人忍俊不禁!繼而無比想念起家鄉的味道來——這後半本書真是讓人越看越餓!

美食的記憶中,少不了老先生對江南特色食物和野菜的想念:昂嗤魚(四川叫黃辣丁)、醉蟹、醉泥螺、慈姑湯、鵪鶉、枸杞頭、薺菜、馬齒莧、蓴菜、蔞蒿……裏面大多我都吃過,確實美味。書中還提到蘇東坡的“蔞蒿滿地蘆芽短”這首詩,真覺得每一句都是一道美食!

另外,老爺子還專門寫了一篇關於“豆”、一篇關於“蘿蔔”的文章,都是全國常見的平民食物,各地種類和做法卻頗多妙處,隨着口味的融合,原本帶着地方特色的豌豆黃和蘿蔔絲餅也逐漸成了大衆美食。我又想念起四川的泡菜來——跳水(只泡一兩天)豇豆和白蘿蔔特別下飯。不能再說吃了,關上書的時候就準備去下單高郵的雙黃鹹鴨蛋……隨便說一句,北海的海鴨蛋也是美味。

讀書的時候,總感覺汪曾祺和蘇東坡有某種氣質相通,都是隨遇而安的豁達,都對生活充滿熱愛,對美食深有研究,也都寫得一手好文章,畫得一手好畫……這本書的前後彩頁,就有不少汪曾祺自己的畫作和篆刻印章,圖文相彰,甚是有趣。

最後想提的一句是,汪曾祺曾經在歷史博物館工作,他的老師沈從文也曾經在這裏當過講解員。以後我再去逛國家博物館的時候,會想起這兩位先生吧!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7

有幸領到了汪老先生的《生活家》,看了以後,感覺平淡如水,意蘊無窮。

上大學時,有傅瑛老師講的《受戒》,感覺汪老先生的文章淡淡的,水水的,同時也暖暖的。後來看了他其他的小說和散文,才知道他喜歡吃,也會吃,而且會做吃食。我就覺得他真的很會生活,而不僅僅是活着。

在《四方食事》中,各種各樣的口味,各種各樣的調味品,各種各樣的食品都有他的看法和吃法。有些美味有的人不喜歡,但吃着吃着就愛上了。如同生活,我們不嘗試,不體驗,怎麼會知道生活的多樣性呢?還有你不喜歡的東西,自己可以不吃,但也不要反對其他人吃。是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求同存異,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生活,應該多種體驗,就如作者說的`,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要雜一點。對食物,對文化,對生活都如此。

《五味》一文中,講到了山西的酸醋。我們家喜歡吃恆順的陳醋。另外就是我喜歡吃酸菜魚。而甜食則是南方人的最愛。記得舌尖上的中國裏講過無錫人愛吃甜食。我愛吃甜品,吃菜卻不喜歡太過甜。苦味則想到苦瓜,我不愛吃,也不明白爲何有水愛吃,好像苦味可以降火。喝過苦丁茶,居然喝了很久,可能是因爲提神醒腦。咖啡美味,不覺得苦,只覺濃香。臭則很奇特,皖南臭鱖魚是徽菜代表,算是拿得出手的硬菜了,而臭豆腐也是路邊攤小吃了。臭味也能這麼普及到大衆吃食。辣曾經也是最愛,最近三年因爲懷孕加哺乳期,不吃辣,現在也習慣了,不能吃辣了,也不能吃鹹了。口味接近孩子的輔食,基本上吃食物本身的原味。

《故鄉的食物》一文中,我有共鳴的是鴨蛋和薺菜。高郵的鴨蛋的確很有名氣,我們這裏也愛吃鹹鴨蛋,只是我們稱之爲青皮。小時候記得家裏人會像隨園食單上說的,宜切開帶殼,黃白兼用,不可存黃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我們家也是這種切法,基本上配白粥或饅頭一起吃。不過孩子們總喜歡吃蛋黃,蛋白總是大人吃。讓我想到了有的家長能力有限,但她們總是在能力所及的地方,給我們提供最好的。還有就是我的一個好朋友是淮安人,她就教我用筷子敲破空頭,用筷子挖出來吃。或許都是南方人的吃法,竟有相同之處。她還給我寄過鹹鴨蛋和燒賣,這又讓我想起了我的好朋友。薺菜我們這也有,基本上做包子餃子吃,香味奇特,卻很好吃。有了薺菜餡,其他我都不會選。不過好像只有清明前可以吃。我愛吃,卻不認識。有點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我和桃桃媽媽曾帶着孩子一起去挖薺菜,可是一直不認識。像我們又不去菜市場,超市又不賣,今年我們又沒有認識薺菜。

生活中總是有着小美好,小期待,小確幸,我們不僅僅爲了活着,不必辛苦恣睢的謀生,而要有趣的活着,做一個能感受溫暖美好的生活家。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8

汪曾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當代文壇巨匠,抒情的人道主義者,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沈從文先生的入室弟子,最浪漫的散文集,最值得品味的浪漫作品,最值得回憶的藝術與生活的代表作。能與這本書相遇,更是小女子的榮幸。

古往今來,描寫吃的文章倒是不少見,像老舍的《駱駝祥子》啊,梁實秋的《雅舍談吃》啊,許多許多,更是將美食描寫的淋漓盡致,而汪曾祺先生的吃卻更別具一格。雖平淡,像菜譜一般,卻處處流露出人間真情,引來無限遐想。

我原本就愛好美食,以至於入神般去品味這篇文章,更是受益匪淺啊!內容呢,都是生活中的食物,而汪先生卻寫的行雲流水,妙筆生花。例如在《故鄉的食物》一文中,開頭引用鄭板橋的話:"天寒冰凍時,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醬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溫貧之具。"聽着這句話,有種特親切的感覺,炒米比較省事,比下一碗掛麪還要簡單,一般吃泡炒米,是要抓上白糖的,這便是鄭板橋話中的含義。

還有種食物,叫"焦屑",就是用糊鍋巴磨成碎末。它也像炒米一樣,用開水沖沖,就能吃了,無論是炒米還是焦屑,除了方便,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應急。當時,縣境內開了仗,我們用這種食物度過的。處於社會底層的人民,用一碗炒米,焦屑溫暖着彼此的心靈。令我感到敬佩地是,作者在如此亂境之中,依然淡定從容,樂觀安靜,像文中說的:"晚上,爬到呂祖樓上去,看雙方軍隊槍炮的`火光在東北面不知什麼地方一陣一陣地亮着,覺得有點緊張,也很好玩。"真是樂觀啊!也是如此的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啊!

在作者的吃的部分中,用簡單的話語,寫出了各種美味佳餚,可以稱他爲美食家了。

在這本書中,內容有敘事的,有抒情的,有釋理的,這些散文文筆細膩,結構合理,條理清晰,文中又滲透着作者豐富的社會生活和複雜的內心世界,真可謂一部讓我受益匪淺的好書!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9

文章開篇就用緩慢的文筆描述了一個獨特的世外桃源,與其說獨特更不如說荒誕。庵趙莊的人們太寬容了,在他們心中,和尚就是一個普通的職業,像是郎中,書生,當鋪,商人之類的職業,沒有區別。和尚可以喝酒吃肉,可以還俗,可以近女色,唱淫歌,可以賭博打牌。

和尚不用守清規還是和尚嗎?——這樣光怪陸離的生活,和人生的苦澀全然無關,完全不符合中國人傳統的觀念。

再說小英子一家,趙大伯是田場上樣樣精通的好把式,不僅脾氣好,身體也結實的像一顆榆樹;趙大媽也是精神的出奇,她不僅家鄉菜做得可口,而且剪的花樣子也是衆家嫁閨女的稀罕物;兩個寶貝女兒更是漂亮,大英子文靜,已有人家,小英子活潑,成天嘻嘻哈哈,像只喜鵲。由此村莊獨特的幸福生活可見一斑。

汪曾祺淡淡的文筆描述了這樣一個地方,沒有苦澀,沒有勾心鬥角,可以不包容一切原始慾望的世外桃源。荸薺庵裏,二師父在俗世是有家眷的,甚至每年還把他老婆接來避暑納涼;三師父更是人不僅漂亮,有一手“飛鐃”的絕活,甚至每場法事之後,村裏就會有大姑娘或小媳婦驀然失蹤。然而卻沒有人指責,這一切的荒誕在村莊裏是如此和諧。

我並不贊同網絡上大部分人所說,這是對人性最原始的復甦的讚美。更有甚者,說這是對人類原始的愛的讚揚。

7歲,一個多麼美好的年齡,也正是一個對於人生、愛情有了慒懂的認識和嚮往的年齡,難怪,只在看到一個小女孩的小腳印後,便會心亂了。但他的天生的羞澀卻使他不敢表白,這份朦朧的愛只好在他的心裏孕育、成熟,他的心還是純真和美好的。他雖始終只是在被動地等待和接受初戀的到來,但他堅定地相信自己對小英子的愛的小英子對自己的.愛。於是,在他等到了愛狂風暴雨般來襲時,他大聲說出了心裏話,雖然,這還是小英子的鼓動下,而這一次,他的勇敢已戰勝了怯懦。復甦的人性讓他把幸福緊緊攥在了自己手中。

相比之下,小英子更直白,更大膽。她毫無顧忌地坦露心跡,但她並不魯莽。她是在確定了明海的心後才以身相許的。她很直白,但很真誠;她很大膽,但很謹慎。她深信自己的可愛靈巧一定可以打動明海,她也清楚自己早已對那個漂亮溫順的少年暗暗傾心,於是她把這種愛表達出來,釋放出來。正是這種主動的交流和呼喚,才讓她和明海走到了一起。有時候,人與人心靈的交匯就在那麼一剎那,錯過了那一剎那,恐怕兩個人的手永遠也不會牽在一起。聰明的小英子用她的果敢贏得了屬於自己的那份真愛,她身上蘊含着的那份至真至純的人性之善讓她獲得了生命中最珍貴、最美好的幸福。

小說雖是描寫一派純美寧靜和諧舒淡的鄉野風情,但其中也隱藏着淡淡的憂傷,如明海爲什麼出家,明海與小英子之間似愛非愛的純美情感能保持多久。這些都隱含一絲不易察覺的苦澀。汪曾祺的作品恬淡閒適,自由靈暢,可見作者自然通脫的生活追求,平淡的結尾往往蘊含着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讓人有一種隱隱的悸動。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10

五大本,共2000多頁的電子書《汪曾祺全集》,我零零散散地讀完,共花了大概3個月左右。

汪曾祺的作品以散文及小小說居多,主要描述的都是他生活中的經歷以及所遇到的人,當然,還有很大篇幅是描寫“天下美食”的,由此觀之,汪曾祺必是吃貨一枚。汪曾祺的文字平實易懂,幾乎與“華麗”二字沒有交集,但卻有一種讓人能靜心讀下去的吸引力,有點“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味道。文章要達到這種水平,作者心態和寫作功底都必須達到“雙馨”纔可。

我喜歡書中關於他自身人物的一些小小說及他談到的.一些關於寫作的文章。雖說我現在腦中一片空白,並不能講出書中他具體寫了哪些人、哪些事、哪些理,但我知道我是有收穫的,最起碼心態是變得平和了些。要說到具體得到了什麼,一時還真是無法言說。

很遺憾,汪曾祺並未發表過長篇小說(不知是否寫過)。或許是因爲他的文字太過隨意,不習慣做去精巧的設計吧。總而言之,汪曾祺的散文作品是值得一讀。

這是我讀完之後目前所能想到的一些東西。對於沒有的東西,我就不強拉硬扯了,這一點也是受汪曾祺的影響吧——平實真誠,不刻意賣巧。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11

這幾天在讀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集,先生在文章裏談了很多,講到了他的父母親,講到了故鄉的風物習俗。先生的文字很清新,雋美而不失情韻,瀰漫着文人的志趣。而我感觸最深的是他對往事深厚的情感和驚人的`記憶力。

在回顧從前的家時,他這樣寫道:“從科甲巷口到竺家巷口,計有這麼幾家店鋪:一家豆腐店,一家南貨店,一家燒餅店,一家棉席店,一家藥店,一家煙店,一家糕店,一家剃頭店,一家布店。”

儘管時隔多年,但舊時家門口的店鋪,先生卻依舊能夠如數家珍。我忍不住回想兒時門前的店鋪,除了雜貨鋪記的真切,其他的印象都顯得渺茫了,彷彿蒙上了一層薄霧。那家雜貨鋪是我幼時常去的,幫媽媽買瓶醬油、買袋鹽,雜貨鋪的老闆娘是個年過六旬的老太太,性格幽默,總拿我開玩笑,所以我印象格外深刻。因此我也格外佩服汪曾祺先生的好記性,家裏的後花園,堂屋裏的老爺櫃,甚至兒時的小花燈,他全都歷歷在目。他寫他的父親,動情地回憶汪老先生的才趣,刻印章、扎風箏、拉胡琴……老先生的一舉一動彷彿就在讀者面前,汪曾祺先生與父親的深厚情感也透進了讀者的心裏。文章就像一幅細細密密的工筆畫,向人們繪聲繪色、不急不緩地講述着高郵的風土人情。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12

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作者以風趣的筆法戲謔的語言記敘了當年西南聯大里的一個重要的日常生活組成部分——跑警報。

文章背景是抗戰時期的昆明,由於華北地區的淪陷,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合併而成的西南聯合大學就在昆明繼續進行教學和科研工作。但日本的軍事力量已經深入到西南重鎮——昆明,經常派出飛機對昆明進行轟炸,所以空襲警報在昆明城來說已經是習以爲常的聲音。爲了躲避轟炸,每當拉響警報的時候,昆明全城的人就往城外轉移,學生們也不例外,大家把這稱作“跑警報”

這篇文章中,作者記敘了不少在“跑警報”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有能感知警報的侯姓同學,提着手提箱跑警報的'金先生,也有不跑警報留在學校洗頭和煮蓮子的同學。作者還記敘了不少在“跑警報”中出現的有意思的事,跑警報時變成熱鬧集市的古驛道,如若下雨侯姓同學必會拿傘在校門口等候,將傘借給她們,以及跑警報時留下的經典的對聯……

在作者的筆下,原本緊張的躲避空襲成了一件很平常甚至還帶有一些樂趣的事情——跑警報。作者以仔細的觀察,細膩的筆法去描述每一件發生在身邊的趣事,並把他們放大,反映了中國人民樂觀的態度。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13

汪曾祺先生是我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被譽爲“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汪曾祺先生的作品半白話、半古文,風趣而幽默;他才華橫溢,曾是沈從文等知名作家的學生;他的文字樸實而無華,組合在一起卻使人回味無窮。在他的筆下,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那麼有趣。在他的散文中,有關於吃的不在少數,而幾乎每一篇都會引起人的食慾,恨不得做起來吃一吃。今天我就要談一談汪曾祺在吃上的造詣。

要說關於吃的文章,這本散文集中的《宋朝人的吃喝》這一篇,我印象最深。在這篇文章中,汪曾祺分析得可謂有理有據。他先從發明了東坡肉的蘇軾開始,分析了東坡肉的`特點,而又從《韓熙載夜宴圖》中尋找線索,甚至運用放大鏡來觀察食物。他更是從《東京夢華錄》、《會仙樓》、《水滸傳》……等前人的作品中總結。在不同的書籍中對比之後,他得出了結論:宋朝人的吃喝較爲清淡,種類也不多,大多是分開各自吃,而基本不吃海味。

當我在看完這些文字後,我頗爲感觸。以前我偶而會想到一些好奇的事情,卻沒有去查證。現在想想,如果當時我能學習汪曾祺先生,應該會有不小的收穫。汪曾祺先生在他感興趣的事情上,總會花大功夫去研究、去了解。在他的文字中總會讓人感覺到生活的悠閒,給人們帶來輕鬆。他的文字總有一種無形的魅力,或許這也就是“純粹的文人”的原因吧。我們也更應該學習汪曾祺先生跳脫的人生態度,在遇到困難時也要跳脫出來,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14

本週,我讀的書是《汪曾祺經典作品》。這本書分爲小說和散文兩大類。小說有《異秉》、《受戒》、《歲寒三友》、《寂寞和溫暖》、《大淖記事》、《七裏茶坊》、《職業》、《陳小手》、《安樂居》、《陸判》等。散文有《花園》、《冬天》、《夏天》、《我的家鄉》、《北京的秋花》、《草木春秋》、《淡淡秋光》、《翠湖心影》、《泡茶館》、《昆明的雨》、《觀音寺》、《天山行色》、《湘行二記》、《皖南一到》、《泰山片石》。

這個小說集的第一篇就是《異秉》。由於我忘了看書,全書我也就只看了這一篇。

《異秉》的主人翁叫王二,很可能是王二小的爺爺。這個“王二小的爺爺”原先是擺一個薰燒攤子的。這個薰燒攤子什麼都賣:滷豆腐乾,牛肉,蒲包肉,豬頭肉,黑瓜子,白瓜子,鹽炒豌豆,油炸豌豆,蘭花豆,五香花生米,後來還添了時令的“羊糕”,“五香兔肉”……

可是,經濟不景氣,周圍的攤子都漸漸敗落下來,不過,王二的攤子卻辦的`越來越紅。接着,王二把他的攤子搬到了一家店鋪那裏。金銀財寶嘩嘩嘩的往王二家裏流。

王二富裕了。他便去聽書,但我猜他啥也聽不懂。王二還愛賭博,書上說,王二輸的時候不多,這表示王二肯定是個大老千,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太會算計了……

文章的最後一段寫出了王二的“異秉”,先解小手,後解大手……真的是因爲“異秉”使他發達的嗎?恐怕是因爲他的勤勞和精明使他的生意紅火起來的吧。而且,價錢公道,有誠信也是他留住“老主顧”的主要原因吧。

這堆雞毛蒜皮的小事,作者也給說了出來,可見作者特別囉嗦。可也正是他的寫作手法與衆不同之處。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15

近日讀到汪曾祺先生的一篇寫景散文《昆明的雨》,大概是感興趣於他所描寫的也是我正身處其中的城市吧,所以就多讀了幾遍。

文章以一幅“右上角畫了一片倒掛着的濃綠的仙人掌,末端開出一朵金黃色的花;左下畫了幾朵青頭菌和牛肝菌。”的畫開篇,視角新穎,不落俗套,以素樸的寥寥數筆便清晰地勾畫出了昆明雨季的形象:明亮、豐滿、濃綠,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使人氣悶。接着作者寫昆明雨季中的菌子、楊梅、緬桂花,其中寫到“最多,也最便宜的牛肝菌”,提到“格調比牛肝菌高”的青頭菌,介紹到“菌中之王”雞樅“中吃不中看”的乾巴菌和“中看不中吃”雞油菌。昆明的楊梅很大,有一個乒乓球那樣大,顏色黑紅黑紅的,叫做“火炭梅”。一點都不酸!昆明的緬桂是大樹!作者不直接寫雨,看似與雨無關,實是與此作襯托,將昆明的雨季立體、現實地展示在讀者面前,我也能從字裏行間讀出作者作爲一個外鄉人在發現昆明雨季特點時滿心的驚奇、欣喜與自豪。篇末作者引用典故,直抒胸臆,深化了意境。“蓮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濁酒一杯天過午,木香花溼雨沉沉。”

一整篇看下來,自己只感到賞心悅目,但也有些感慨。即使一些老昆明人的生活習俗,如“於門頭掛仙人掌一片以辟邪”,在當今這個日新月異、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被逐漸淘汰,但例如蓮花池、“香得像蘭花”的緬桂花等自然景觀還是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如果你願意讓你的節奏慢下來,如果你有一顆善於發現美的'心,你會發現身邊的現實世界很美,而不是經過別人的提醒,哪怕是名家的提醒,自己就是自己的精神導師!不要讓自己忙碌的腳步,遮住了雙眼,更不要荒蕪了自己的內心!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16

讀起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我總覺得,其他人寫的散文是給別人看的,而他的散文是寫給自己回想的。

我輕輕翻開第一頁,像個不小心走錯路的孩子,莽莽撞撞地闖進了那繽紛地天地。我按照書上的指引,一會兒在“花園裏鬥起蟋蟀,一會兒在茶館裏翻翻書,一會兒幫着大人收葡萄,一會兒和大夥一起跑警報”。初看汪曾祺先生的散文,總覺得有些語言怪怪的,總是提起一些不存在或與要寫事物毫無關聯的東西。有時也會寫出奇特的,與衆不同的感受。可仔細想想,這不就是童年時代的最真實的'想法嗎?

我們小時候都會對每個事物有着不一樣的感受。在書中,作者對“款款的飛在牆角花陰”的“鬼蜻蜓”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難過”,吃石榴覺得“所得不償勞”,讓我也不由想起小時候也常覺得玩具小人就是我指揮的軍隊,每個顏色也都是各具一種性情。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一定是每個人都有的,可這種感受也是捉摸不定的。汪曾祺先生就是把這種感覺描繪了出來。

小時候,我們的腦子裏也會裝滿奇奇怪怪的東西,有時甚至是自己憑感覺造出的一些沒有的詞。比如作者寫“我的記憶有菖蒲的味道,然而我們的園裏可沒有菖蒲啊”。這句看起來前言不搭後語,是在突兀至極。可如果聯想起我們小時候的思維,就會一下子明白——大家小時候都會有這種陌生而又熟悉的詞語縈繞在腦海中,使我們整天想啊想。有時候也會去問問大人,可這麼遙遠的詞彙,大人哪能想得出呢?

汪曾祺先生寫這些別人看來斷斷續續的文字,也許,每句話都是曾經的一個夢吧。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17

有誰曾料到,時隔兩月,我重拾經典,再次捧起汪老的這部《草木春秋》。

您可能會問:“汪老,咱今天吃啥山珍海味?”彆着急,汪老這位“文壇美食家”向來喜愛吃喝、玩樂。咱今天就在這玩樂嘗人間百味,在美食中游大好河山。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山東名城——菏澤。說來慚愧,我作爲一名山東漢子,竟對荷澤知之甚少。莫慌,有汪老帶你遊歷荷澤。一進城,初日將進,楊柳春風,迎接遠道而來客人的是一個千許畝牡丹,彷彿走進一場花的盛宴,蜜的海洋,閱着甜香氣息,憂惚之間,有如夢迴酒醒。汪老最喜那一朵淺白色的牧丹。他本人,也如這素淨的白牡丹一般,清澈淡雅。

賞完這菏澤牡丹,再當一回綠林好漢——上梁山,在人們印象中,應該是不甚高大的。但梁山實則低矮而不雄偉,山勢也不險惡,就連花甲之年的汪老,都可以一口氣山頂而不覺有什麼。汪老也發出了自己的質疑:這樣一座山,能做出那樣大的一番事業嗎?”這個問題,我們不再深究,因爲眼前的.這一尾鱖魚對汪老更具研究價值,在菏澤的兩天多時間,我如和汪老一行餐餐都有魚,梁山人對魚文化的研究,連江老都不禁讚歎其“贊極精妙”。說到魚,汪老又來勁了。關於鱖魚的種種吃法,汪老自然是如數家珍,最出名的不過鬆鼠鱖魚、臭鱖魚、清蒸、糖醋等他還誠心推薦了清湯鱖魚。汪老把自己貪吃的本性在字裏行間中顯露無遺,直言不諱。

宿梁山之第二日,我與汪老起身。欲離開,破曉時分,一場傾盆大雨開始了獨奏。我看向身旁的汪老,他客光煥發,眼裏開始閃爍着一些東西,“山東今年是個好年景。”他說道。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18

這是我第一次碰觸汪老先生的文字。之所以用“碰觸”是因爲我無法在匱乏的詞庫裏找出一個更貼切的詞來形容這種久違的辛勞,篤實,清甜微苦的細珠潤語。汪老是經過那場革命考驗過的人,卻在字裏行間有着不同於老舍的超俗;不同於冰心的細潤;不同於秋沅的詼諧。這點在於我是難能可貴的。

品着品着,伴着午後微暖的陽光,透過窗拍打在我的身上。我恍惚間有種若即若離,童真,無奈,幽默,心酸之矛盾感;恍惚間有種赤足漫步於沙灘邊,撿拾水花清潤的觸感,那種幸福的溫度,是無法言喻的。試想着,有個足夠明亮的花園,生長着巴根草,芝麻,虎耳草,紫蘇;棲息着土蜂,蟬,天牛,螳螂,斑鳩如此種種生靈的樂土,我的童年可以暢快淋漓,無畏的度過,那必是一個優美的意境;試想着,有個足夠多水的地方,那裏有河堤,牆垛子,竹蒿,大船,也有貼水飛的野鴨子,撐蒿人,船老闆的家眷,和四面撲打的魚鷹,我必可以在那裏——水鄉高郵。肆意的赤足奔跑,任憑將那冷冷的笑聲與煩惱都改寫成那午後的每一抹暖入心扉的陽光。嗬,心都醉了。

我於是便摸索着,這蒼勁的筆鋒必是經歷了歲月的沉澱,風吹過,雨淋過,宛如幽谷裏一朵安心的幽蘭;霜欺過,雪壓過。宛如月光裏默默沉思的綠荷。另一方面,我始終無法理解這樂觀幽默的語言爲何書在那個特殊的'時期——文化*革命,就像在冬日黝黑卻堅韌的樹枝,在寒冬映襯下宛若水墨畫的樹枝,突兀的生長着一朵極豔麗飽滿的花。那花是毫不忌諱的長着,如此駭俗又如此平實。使人在驚歎其美麗的同時又無疑對它的遭遇感到惋惜;在惋惜之餘又爲它產生敬佩和畏意了。

再準備從窗前的躺椅上起身時,卻再也離不了那種純淨,真實樸實的語言。它雖沒有如我最愛的秋沅的文字那般如散發暖暖光芒的珍珠,打磨着我柔軟的心,卻也有閃爍着正義和尊嚴,友誼和愛,繼而成爲引領我走向成功智慧的那一方淨土。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19

這本《汪曾祺散文》,處處流露出一個有趣的老人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這個世界的唯美動人。汪曾祺老人是以講故事的親切口吻來敘述的,語言生動通俗。這一個個有趣的小事,真正打動了我內心。

汪曾祺是江蘇高郵人,他的文章字裏行間都體現了自己對家鄉深切的思念和熱愛。這本散文集有一大部分都是關於汪老的家鄉。高郵是水鄉,在南方。那裏有許多有歷史的建築、有趣的習俗和獨特的吃食。隨意但又嚴謹的語氣,平易但又高雅的語言,還有那深沉,充滿了愛意的眼神將一個遊子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傳遞了出來。

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在一篇美食雜談裏說的兩句話:“我很想喝一碗鹹菜慈姑湯,我想念家鄉的雪。”短短一句話,道出了多少回憶與思念,讓我產生了共鳴。鹹菜湯本不好喝,可如果增加一味故鄉情,它就變了副模樣。這不禁讓想起我的故鄉……

小時候,我和姥姥住在陝西農村老家。後來,來北京上幼兒園了,我就不能經常回去了。近年疫情嚴重,我已有兩年多沒回去了。“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舉家團圓的春節裏,我越發的思念那個村子,包括那些曾經被我嫌棄的種種……印象中,我那時候經常坐在小凳子上看着姥姥用大柴火鍋做飯,飯香誘人,但添柴口的熱氣常會把我趕跑。嗆得我連連咳嗽,也就不敢靠近了。那時,我特別不喜歡這種竈,現在想起卻是那樣溫暖。此刻,我竟有點想念那個燒火的老竈。那是家鄉的.感覺啊……

除了家鄉,這本書中還描述了許多有趣的人和地方。它們都是那樣充滿愛與陽光,洋溢着甜和笑。最打動我的還是汪老對生活的無限熱愛與敬重。

如果每天都能像汪老一樣,用散發着愛與希望的,發現美的一雙眼睛去看世界,享受生活。我相信,我們的人生將會變得更有意義,會洋溢着幸福,也向別人,傳遞一份快樂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20

有句流行語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如果你有幸讀了《汪曾祺散文》,會驚喜地發現,這位老先生就有一副這樣萬里挑一的有趣靈魂。

汪曾祺早年就讀於西南聯大,當時正值抗戰時期,學校的條件並不好,甚至常常遇到日軍空襲。在現在這個和平年代看來,空襲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但在他的散文《跑警報》中,空襲被描寫得普普通通,就像吃飯喝水一樣。更有甚者,利用躲起來的時間,買賣零食,做藝術品,寫詩學習……還有人根本不跑,就是炸到身邊也各做各的事。汪曾祺並沒有怎麼寫空襲的慘烈,而是用很多筆墨去描寫大家是多麼從容、躲起來有什麼好玩的事等,充滿了幽默和樂觀。敢問多少人能在危及生命的.威脅下這麼從容不迫,毫不畏懼?真是打心眼裏佩服他。

汪曾祺一生尤喜美食,很多散文都是寫各地美食的。當他剛到西南聯大時,便把當地都美食吃了個遍。他也曾因吃鬧出過不少糗事。其中一件,在上大學時,他因貪吃將生活費吃光,便給同學當“槍手”,代他寫作業掙錢。結果老師聞一多說,那個同學的作業比汪曾祺自己的好多了。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這副樂觀、有趣的靈魂,還曾幫助汪曾祺抗住了極端的壓力。文革時期,知識分子遭受巨大浩劫,很多作家,如老舍、傅雷等因受不了這樣的殘酷而選擇自盡。汪曾祺是個例外。他也被下放勞動改造,卻似乎天生記不住生活的苦難。哪怕在最艱難的時候,依舊能夠苦中作樂,繼續看書,沒事悄悄下河摸個魚,尋找生活中的小樂趣。

汪曾祺的作品沒有魯迅那樣爲民族覺醒吶喊,也不像老舍那樣反映民生艱苦,他只是記述自己生活中無比真實和純粹的人、事、物,再平淡的東西也能被他講得津津有味。我想,要是我能以汪老先生的眼光看世界,一定其樂無窮吧。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21

花草樹木,悲歡離合,一切尋常的小事構成了生活絢麗多彩的畫卷。汪曾祺對生活細緻的觀察和細膩的感受讓他的'散文散發別樣的魅力,它清新,有趣,吸引着我讀下去。其中我最喜歡《尋常茶話》這一篇。

茶,是深受北京人喜愛的一種飲品,在我的家中亦是如此,所以我纔對《尋常茶話》這篇文章產生了一些共鳴。汪曾祺在這篇文章中寫了關於茶的很多奇事小事,其中他說到他祖父好喝龍井,這恰好和我姥姥的喝茶習慣愛好一樣。姥姥退休前是教師,平時爲了緩解嗓子不適,就愛喝茶,而且還就愛喝龍井茶,一年四季都喝,這習慣已經伴隨了姥姥一生。姥姥會在每天早上沏上一杯龍井茶,喝到中午換一次茶葉,再喝到晚上。因爲我經常去姥姥家,所以自然也喝慣了龍井,而且龍井好壞,一“品”便知。姥姥燒水、挑茶、洗茶、沏茶這個過程,我更是看會了學到了,如今,我也開始了“喝茶之旅”,也成了“品茶大師”。汪曾祺在這篇文章中還說到了老北京愛喝花茶,恰巧我姥爺就是這樣一位喝了一輩子花茶的老北京人。自打姥爺參加工作以來,便每天早上一碗花茶喝到晚上,姥爺喝茶很淡,每次只放一點茶葉,但他只認準“張一元”的茶葉,這個習慣延續至今。汪曾祺在一次“西湖品茶”中得知好茶需好水,水好,茶才香。我姥姥泡茶的水也從來不用自來水,都是用買來的礦泉水泡茶,因爲她也堅信好水出好茶。汪曾祺散文中的語言是那麼的靈動,自然和親切,以至於每一個小故事都讓人讀起來是那麼的有趣。

在汪曾祺的散文中,我們不僅能學到他對文字巧妙的運用,更能從他的文字中感受到他是一個樂觀,開朗,熱愛生活生靈,心靈細膩,善於發現生活美好的人,這更加深了我對他的喜愛。我們應該像他一樣過好每一天,留心每一件生活中發生的趣事,這樣你的生活方可更美好。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22

汪曾祺散文之好,讀過的人有口皆碑。他寫景、寫人、寫事、寫物,看似沖和散淡,其實有着精心的佈局,結尾尤其好。讀每一個結尾都是一種享受。一切景語皆情語,但還不只是景語,每一句平實的話都有深情。全篇只一兩句點到傷情之處,好比冰山露一角,我們就能體會到那座冰山。比如《北京的秋花》,通篇寫的是各種植物,很生動有趣,像科普讀物,後面寫到秋海棠,帶到自己的母親,很小的時候就得肺病死了,鎖在一個小屋裏,怕傳染不讓人去看,所以對母親沒什麼印象,小屋邊開着秋海棠,看到秋海棠就想起母親。語言非常的平靜,一點不抒情,但給我巨大的'感動。再說寫他的老師沈從文,《星斗其文,赤子其人》,通篇細密的寫沈從文其人其事,非常平實,行文到最後寫到老師的死。只一句,也是用敘事代抒情:“這樣一個人,就這樣地去了。我看他一眼,又看一眼,我哭了。”這是多麼高級文字,堪稱人書具老。

書中也有赤子的情懷流露。在西南聯大邊的諸多茶館之一的牆上,發現了真正的詩:記得舊時好,跟隨爹爹去吃茶,門前摸螺殼,巷口弄泥沙。

幾篇文章也提到了茶文化。在《湘行二記》中,汪曾祺細細的提到了擂茶,他十分喜食,令我想起去年到湖南湘西時也在馬路邊買到過擂茶,已經不十分的土了,類似珍珠奶茶的店鋪。汪曾祺還反覆提到了在西南聯大讀書時,大學生們都愛泡昆明的茶館。有人甚至連牙刷臉盆都放在茶館裏。他是個美食家、老茶客,對茶也有心得,在《尋常茶話》一文中,大談了吃茶的點滴。

在《皖南一到》一文中我發現我祖母與汪曾祺是徽州的同宗,都是越國公汪華的後人。汪華大概是割據一方的豪俠,後來降了唐,受李淵封爲越國公。在隋唐時期,這是個很高的封號,隋煬帝時期的司空楊素就是越國公。當地稱“汪王”,或“汪王大帝”。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23

我本是很少讀散文的。許是初中時印象過於深刻,在我的認知中,散文多半是艱澀難懂的:它不像小說那樣,所有的情節都是圍繞這一條明晰的主線層層展開,隨着故事的推進,讓人有一種豁然開朗的心情;散文往往給人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感覺,它總是從一些細微的角度入手,一點一滴地表達出作者的思緒,一切都需要讀者去細細揣摩,而這恰恰是我所不善長的。

此次也是在室友的強烈推薦下,我才接觸了汪曾祺的作品。在看他的第一篇文章的時候,我就有一種驚喜的感覺。怎麼說呢,汪老的文字會讓人有一種很親和的心情。就好像冬日溫暖的午後,在些許喧鬧的院落裏,一邊捧着熱茶、曬着太陽,一邊聽着滿臉笑容的老人把他往昔的經歷和想法娓娓道來,那種溫馨與愜意。

《花園》是我看的第一篇汪老的散文,文章並沒有十分華麗的`辭藻,卻能讓人在腦海中清晰地描繪出在那個充滿生氣的小花園裏嬉戲玩耍的淘氣小孩。花園就是作者童年的樂土,充滿了單純的快樂,充滿了自然的聲音,也充滿了菖蒲草的味道。他喜歡壓在草上,靜靜地注視着倒下的草慢慢站起來,看它的努力快要成功時,又把頭枕上去,嘴裏叫一聲“嗯!”;他會把馬齒莧的瓣子套在啞巴蟬的眼睛上,一放手,啞巴就一直往上飛,絕不偏斜轉彎;他認爲土蜂是種蠢頭蠢腦的傢伙,因此常常愚弄它;他也會爲了被貓吃點的小鳥而哭泣……這一切都通過樸素的文字,生動地呈現在我的眼前。

我曾經看到過,有人這樣評價汪老的作品,說:它給人的第一感覺是一種平淡的美,是一種細水悠悠的淡雅。然而在它的平淡中,又無法如白開水般淡而無味,它如一呷清茶,淡雅中帶着一襲襲清香,讓人久久回味。的確,在汪老的文字裏我們不會感覺到激烈的情緒,一切都是淡淡的,卻能輕易地引發讀者的共鳴,同時容易讓人想起自己所經歷過的、所思考過的,並有一種會然一笑的心情。這應該就是汪曾祺文字的力量吧。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24

汪曾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當代文壇巨匠,抒情的人道主義者,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沈從文先生的入室弟子,最浪漫的散文集,最值得品味的浪漫作品,最值得回憶的藝術與生活的代表作。能與這本書相遇,更是小女子的榮幸。

古往今來,描寫吃的文章倒是不少見,像老舍的《駱駝祥子》啊,梁實秋的《雅舍談吃》啊,許多許多,更是將美食描寫的淋漓盡致,而汪曾祺先生的吃卻更別具一格。雖平淡,像菜譜一般,卻處處流露出人間真情,引來無限遐想。

我原本就愛好美食,以至於入神般去品味這篇文章,更是受益匪淺啊!內容呢,都是生活中的食物,而汪先生卻寫的行雲流水,妙筆生花。例如在《故鄉的食物》一文中,開頭引用鄭板橋的話:"天寒冰凍時,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醬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溫貧之具。"聽着這句話,有種特親切的感覺,炒米比較省事,比下一碗掛麪還要簡單,一般吃泡炒米,是要抓上白糖的,這便是鄭板橋話中的`含義。

還有種食物,叫"焦屑",就是用糊鍋巴磨成碎末。它也像炒米一樣,用開水沖沖,就能吃了,無論是炒米還是焦屑,除了方便,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應急。當時,縣境內開了仗,我們用這種食物度過的。處於社會底層的人民,用一碗炒米,焦屑溫暖着彼此的心靈。令我感到敬佩地是,作者在如此亂境之中,依然淡定從容,樂觀安靜,像文中說的:"晚上,爬到呂祖樓上去,看雙方軍隊槍炮的火光在東北面不知什麼地方一陣一陣地亮着,覺得有點緊張,也很好玩。"真是樂觀啊!也是如此的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啊!

在作者的吃的部分中,用簡單的話語,寫出了各種美味佳餚,可以稱他爲美食家了。

在這本書中,內容有敘事的,有抒情的,有釋理的,這些散文文筆細膩,結構合理,條理清晰,文中又滲透着作者豐富的社會生活和複雜的內心世界,真可謂一部讓我受益匪淺的好書!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25

汪曾祺的書,用文學少女的話說,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女兒節的茶巾壽司,上等多汁的蘑菇,香噴噴的白芝麻,栗子。加入這麼多配料的醋飯,用稍帶甜味的薄薄蛋餅仔細的包裹着。雖然不是最近的作品,卻非常親切、可愛、緊緊揪住胸口,可是讀著讀著,醋的味道也不斷變濃,直到最後變成深切的無常觀充塞胸中。

我覺得汪曾祺的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地方民俗特色很濃。尤其是飲食文化,讓人感覺這不是一本散文,倒像是金庸的.武俠小說了。不能不讓人想起《射鵰英雄傳》中黃蓉燒菜給洪七公吃的那一段。包括他的語言,都是半摻着文言的,讀起來反而讓人有一種順化流暢的感覺。羽毛般又輕又薄的甜甜煎蛋慢慢四散在口中,心臟撲通撲通地跳著期待包在裏頭的鬆軟康吉鰻、碎栗子的出現。就像是這樣的感覺!

古往今來,上至九龍天子,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向往着羽化登仙的生活,若是做不到,便梅妻鶴子,隱逸孤山做個隱士。然而,他們卻忽略了塵世帶給人的快樂生活。舒婷在她的《神女峯》中寫道:“金光菊和女貞子的洪流正煽動新的背叛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長生不老,淡泊名利固然值得欣喜或欽佩,然而對酒當歌,尋山問水,觥籌交錯卻有着那些所謂的神仙隱士們體會不到的一番樂趣與風情。

汪曾祺的書,告訴我們的就是這一個道理。他寫那些人都是些市井中最最常見的小人物,他寫的食也是路邊小攤上的並不怎麼高級的地方小吃,他寫的事也是一些常見的雞毛蒜皮。可人們可從他那看似平淡無味的語言中品出人與人之間的美麗情感。命運在最大的不公平中有時會偶爾留下一絲溫暖慰藉的餘溫,讓人對這塵世難捨難棄,又好像一些另有深意的安排,一人一事都不是隨便出現的,全看你心智夠不夠來領悟天意。

兒子與父親間深切的交流等等,每一樣都值得品味。

用力咬下椎茸瞬間流出的美妙湯汁!

融化在嘴裏的康吉鰻!

成塊的醋飯和栗子的甜味成了絕妙的搭配!

就連纏著蛋皮的葫蘆乾也是充滿彈性非常好吃吶!

這或許就是這本書的美妙之處。想到書中人事那些美麗的誤會與牽絆,哪怕再僵硬的嘴角,也終會露出一抹微笑。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26

汪曾祺何許人也?似有耳聞。語文老師推薦的。理由?文風質樸,文筆清淡,值得好作空話、大話的“我”品味。

借來汪曾祺的散文集,略翻了翻。文章的確富有生活氣息,只是,味道似乎不濃。

……

我只道把汪的文章擱置了下來。只是那夜,心情焦躁,疲乏不堪,我信手拿來汪的散文集,隨意翻至了《西山客話》。讀着讀着,眉頭不再緊鎖,嘴裏也不再抱怨了。完全被樸實文字裏所描繪的迷人景緻吸引住了——“山前有一片杏樹,約有幹株。一千棵杏樹,都開了花,那可是很壯觀了。遠望一片淺紅的海,如雲蒸霞蔚,使人目眩神移。”“弄樓一側有一棵玉蘭。八大處只此一棵,據說是明代所植,高與樓齊,開花時瓣如玉片,蕊似黃鵝,一樹光明。” ……

原來質樸如是的文字可以描繪出如此絢爛的畫面,原來用我們的雙眼可以發現如此光彩的美景。

看!汪老這樣寫——“西山多隱士,絕世遺名,只求執守真我。在八大處山莊怡居或小憩,做一個閒人,晨起拾級登山,暮看夕鳥投林,春花秋月,興衰榮辱,存乎一心,然則‘清冷之狀與目謀,營營之聲與身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淡泊寧靜,心止如泓,非但拋卻都市繁囂陸離,更能忘象見性,儼然小隱於野。”

這就是汪老的人生哲學——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我恍然大悟,沉靜的心也似那寂靜的夜一般清澈悠遠。

自那以後,我開始樂於讀汪老的.散文。與老人家一起品味生活,品味心情。

汪老定是個吃客,我暗想,壞笑。你看他那不滯於形的文字竟能讓人垂涎欲滴。且看《豆腐》一文中——“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裏的上上品。嫩香椿頭,芽葉未舒,顏色紫赤,嗅之香氣撲鼻,入開水稍燙,梗葉轉爲碧綠,撈出,揉以細鹽,候冷,切爲碎末,與豆腐同拌(以南豆腐爲佳),下香油數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家常菜,家常文章,家常情調。

汪老用無華的文字回憶着一位位故人,卻又那麼形象而生動地呈現出富有個性的人物。看他在《趙樹理同志二三事》中有這麼一段——“趙樹理同志擔任《說說唱唱》的副主編,不是掛一個名,他每期都親自看稿,改稿。常常到了快該發稿的日期,還沒有合用的稿子,他就把經過初、二審的稿子抱到屋裏去,一篇一篇地看,差一點的,就丟在一邊,弄得滿室狼藉。忽然發現一篇好稿,就欣喜若狂,即交編輯部發出。他把這種編輯方法叫做‘絕處逢生法’。”

人物形象,貴在形似又神似。就在這樣的文字中,我除了喜歡趙樹理先生,也就更喜歡汪曾祺先生了。

……

汪老的散文大多如此風格,以平淡致遠見長。

我想,汪老散文中的味道,濃起來了。

有人會說,家常文章,不值玩味。但我想,汪老的散文值得我們學習的恰是以下兩點:其一,文字不求矯揉造作,文風平易近人,一掃靡豔之風。其二,無論作文,還是做人,都要常葆樂觀從容之心態,能懂得以包容之心話“家常人生”。

這,就是我眼中的汪曾祺與他的“家常文章”啊。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27

初讀汪老的書,像喝白開水,咂吧不出啥味兒,沒有名言警句,沒有華麗詞藻,也不是什麼奇聞異事,都是些凡人小事,甚至是家長裏短。

《藝術家》中有一處描寫茶花的好看以及自己如何喜歡的。

“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茶花,彷彿從我心裏搬出來放在那兒的。”

這一句讓人感覺心裏一亮,一下子愛上了汪老的散文。

他沒有用華麗的詞語描寫茶花的形狀、也沒有用什麼詩詞歌賦讚美顏色的漂亮,卻出其不意的用這樣一句,來反襯茶花的美,及自己對茶花的喜愛。

《多年父子成兄弟》看到這個標題時,我既震撼又有點感動。

這是汪曾祺父親常說的一句話,在中國人傳統思想觀念裏,父與子的關係可以上升到君與臣的高度,怎麼能稱兄道弟。

足見他們父子情深,可見,他父親是一個開明的父親,把孩子放在了平等的位置,先是人與人的關係,其次纔是父與子的關係。

這是我們現在大多數父母都沒有能做到的。

這種感情,也影響了汪老對自己子女的教育及相處。

難怪汪老的文章,讀起來總是讓人心裏暖暖的。

用汪老的`話說“兒女是屬於他們自己的”

“一個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親是愚蠢的,而且,可悲!”

這兩句話值得我們,每一位家長深思。

讀汪老的散文小說,有時就像兩個多年未見的知己老友,相約來到公園裏,坐在磨的發亮的木製連椅上,聊着彼此分別後的境遇和思念。

天空萬里無雲,公園的綠地像鋪着一層地毯,翠綠而厚實,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鑽石般的光亮。

草地上,有孩子奔跑着、有一家人席地而坐、有情侶卿卿我我、有三五成羣邊走邊低聲的聊着,熱鬧而不喧鬧,寂靜而不冷清,一切都那麼恰到好處。

有時又像兩個老街坊,吃完飯,手裏各自提溜着馬紮,不約而同來到巷子口,旁邊有修車的、掌鞋的、賣小吃的,還有邊走邊吆喝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着。

巷口正對着繁華的大街,車流如水,人流如 織 。

可這些都彷彿與他們無關,他們只聊着自己感興趣的人和事。

汪老的作品,看不出寫的是小說還是散文。

有人評價他是“汪味”小說或是“汪味”散文,我覺得挺貼切的。

他把小說散文化,又把散文小說化了。

再加上文學功底深厚,在文字運用上可以說是出神入化。

一讀,沒有什麼感覺,二讀,被深深吸引,三讀就是愛不釋手了。

與其說是寫文章,其實不如說是他在作畫。

緩緩的打開畫紙,準備畫一座山,慢慢地先是一條流淌着的小溪,旁邊是開滿了鮮花的樹,畫的着色有淺到深,由濃到淡。再接着,有花,有草,有鳥,還有云霧繚繞,隱隱約約還能看到,亭臺樓閣,人影綽綽。

畫的色彩濃淡轉換,自如流暢,讓你看不到一絲一毫的銜接縫隙。

不經意間,一幅山水畫就呈現在了作者的面前。

這時,你會發現這些花呀、草呀、小河呀,早已和畫裏的山熔爲了一體,就像是早就天然長在了那裏,毫無違和感。

山襯托着花草的豔麗,花草雲霧襯托着山的挺拔峻秀。

比如《異秉》,慢慢地描寫着主人公王二,從他的家庭成員的組成結構,甚至他家推磨的驢, 他賣滷煮的傢伙什兒。

“這些“生財”包括兩塊長板,兩條三條腿的高板凳(這種高凳一邊兩條腿,在兩頭;一邊一條腿在當中),以及好幾個一面裝了玻璃的匣子。”

還有王二滷煮的都是什麼菜,從滷菜怎麼做到怎麼擺放,再到怎麼個吃法兒,都在文章裏,不惜筆墨地做了詳細的描述。

文字簡練,描寫細膩,但一點兒也沒有讓讀者覺得繁雜,就彷彿聽一老者輕聲細語娓娓道來。

描寫王二的發達,沒有正面寫他如何出手闊綽,如何錦衣玉食。

“是從他的生活也看得出來的。”

從他如何去聽書,如何在得閒時偶爾賭兩把,經過辛勤勞動,剛剛富裕起來的,一個底層社會的,小生意人的形象,躍然紙上。

有錢了,也不捨得浪費,因爲他知道掙錢的不易,只是偶爾滿足一下自己的小慾望,剋制、勤儉、而低調。

光有這些還不夠,只有一個人物,畫面怎麼也豐滿不起來。

接着,人物一個一個悄無聲息的逐個登場。

保全堂的“管事”“刀上”“同事”到“學徒”。

裏面有小人物的樂,也有小人物的苦,其中,寫”學徒”陳相公捱打那一段,“上了門,一個人嗚嗚地哭了半天,大聲的喊着:媽媽,我又捱打了!媽媽,不要緊的,再挨兩年打,我就能養活你老人家了!”

這一聲情並茂的描寫,沒有直接敘述陳相公的傷勢有多重,身體有多疼,而是用喊着媽媽,自己安慰自己的描寫來代替,一方面揭示了舊社會的黑暗,學徒工命運的悲慘,另一方面,是一個孩子,爲了改變家庭命運的,一種強烈的抗爭,和作者對勞苦大衆的同情。

那一聲媽媽,勝過千言萬語的描述,讀了讓人不禁潸然淚下。

在汪曾祺所有的文章裏,都能感覺到,作者始終保持着一種平視的角度,去描寫這些生活在,社會最低層的,小人物的喜怒哀樂。

沒有俯視,更沒有鄙視,只有同情和悲憫。

故事講到這,彷彿仍然沒有題目的半點關聯,只是跟着王二在街上閒逛。可是筆鋒一轉,又一個承上啓下的人物,張漢粉墨登場。轉了一大圈兒,最後不着痕跡的落在了題目上,結尾巧妙,又一筆點題,算是給文章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圓滿的句號。

又給讀者留下了思考的餘地,就像汪老的《自報家門》裏說的“空白的藝術”,小說也需要有留白,“要留出餘地,讓讀者去捉摸,去思索。”

這是我讀汪曾祺散文的一點感悟。願與走過路過的汪粉們共享。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28

汪曾祺,江蘇高郵人,曾寫過許多文章。《汪曾祺散文》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它講述的美食是我最感興趣的部分。

在他的家鄉,有許多特色美食,比如炒米。在冬天,街上會有揹着大篩子的人,有時帶個助手,他們就是炒米的人。他們只有冬天才炒米,所以每次都要炒很多。炒米用的罈子是固定的,或是煙罐,或是柚子殼。

吃也有文化。鹹菜就是中國的文化之一,外國從來沒有出現過鹹菜。鹹菜的歷史悠久,製作工藝簡單,可以用多種原料製成,如蘿蔔、瓜、萵苣、藕、花生等等。味道也各不相同。吃的文化還有五味。山西人過春節時必不可少的是醋,油鹽店甚至可以免費提供一斤陳醋。除了愛吃醋,山西人還愛吃酸菜,東北人哎吃酸菜白肉,福建人愛吃酸筍。無錫人愛吃甜,重慶人愛吃辣,雲南人愛吃涮涮辣等。這些都是吃的文化。

作者也講述過許多豆類。綠豆就是最重要的`豆類之一。冬天喝綠豆湯可以祛暑,而他最大的作用是做粉絲。粉絲的做法有很多,如下湯,做油豆腐線粉。四川的“螞蟻上樹”也有粉絲製成。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29

一幢普通的公寓樓中,一張平平無奇的桌子旁,他用一沓紙,一支筆,寫出了美食的味道和家鄉的趣事,他就是——汪曾祺先生。

在歲月的長河中,取出一個水滴,用放大鏡透視,用樸素淡雅的文字勾勒出漫妙華章。通過字裏行間,我們宛如坐在一艘小船上,在汪曾祺的長河中,去感受每一朵浪花,去欣賞沿途的美景,去觀看落日的餘暉。

當他重回故鄉,坐在大運河的船上,回憶家鄉的美好,回憶團聚的.幸福。“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歲月在他的臉上刻下了痕跡,但沒變的還是那顆赤子之心,誰曾想到,他對家鄉的回憶一就是憑着19歲之前的生活萃取出來的?時隔42年,家鄉的美食、人文、風景,都還歷歷在目。可見,家鄉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深遠的。今年,是這位“老頭兒”的誕辰102週年,他雖已離我們而去,但當他歸來時,仍會是那少年般的心。

他用生動幽默的文字講述一個個生活中的點滴,他用一支筆撰寫家鄉的社會風貌,他是一位散文大師,一位畫家。從外表看,只不過是一位普普通通自己逗自己樂的小老頭。但在他的筆下,我們卻能夠讀出世界的陽光和抹不去的樂觀。

他就是汪曾祺,一位開朗、豁達的老人。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篇30

孔老夫子有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食色性也” 。這說明,吃東西和喜歡漂亮的事物是人的本性。因此,吃,也就成了人類永恆的主題之一。

古往今來,關於描寫吃的文章多矣,然吾獨喜汪曾祺先生的風格。究其根本,在於其文字中充滿了對這世界的讚美與感激,對生活的熱愛與真誠。

在《故鄉的食物》裏,作者重點寫了一樣平常不過的食品—炒米。文章一開頭,作者引用了《板橋家書》中的一段話:“天寒冰凍時暮,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醬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溫貧之具”。此句一出,頓時讓人覺得很親切!處於社會最下層的人民,用一碗炒米,溫暖着彼此的身體與心靈!

在文章的結尾,作者描寫了在戰亂年代的一個小插曲,沒有常見的悽風苦雨,也沒有常人心目中的離亂之苦,而是用幽默、浪漫的筆觸,描寫了一個戰亂中與炒米相伴的夜晚:“記不得是哪一年,總之是我還小,國民革命軍孫傳芳的軍隊在我們縣境內開了仗,我們一家帶了一點行李進了煉陽觀,把一罈炒米和一罈焦屑帶了去。我對這種打破常規的生活極感興趣。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飯,這一晚上,我們是衝炒米、泡焦屑度過的”。在如此亂境中,還能保持這樣的一份淡定,一份安靜,一份從容,甚至一份幽默,這是何等的大智慧,大勇氣!而這智慧和勇氣有來自何處?文中自有交待:“這實在是我小時候度過的一個浪漫主義的夜晚。”沒有對生活的無比熱愛,沒有對生命的無比禮讚,怎麼會有如此的胸襟與氣魄?

在《野鴨、鵪鶉、斑鳩、鵽》裏面,作者描繪了一個讓人無法釋懷的場景:“忽然,砰,——槍聲一響,斑鳩應聲而落。獵人走過去,拾起斑鳩,看了看,裝在獵袋裏。他的眼睛很黑,很冷”。短短數十字,充滿了對弱者的悲憫,對鮮活生命消逝的憤懣與無奈,只有心中有大愛,才能流露出如此懇切的情懷!

《豆汁兒》描寫的則是北京城底層人民鮮活的生活畫面:“豆汁兒是製造綠豆粉絲的下腳料。很便宜。有了豆汁兒,這天吃窩頭就可以不用熬稀粥了。這是貧民食物。豆汁兒攤上的鹹菜是不算錢的”。最有趣的一段在結尾處:有保定老鄉坐下,掏出兩個饅頭,問“豆汁兒多少錢一碗”,賣豆汁兒的告訴他5分錢。“鹹菜呢?”“鹹菜不要錢。”“那給我來一碟鹹菜。”寥寥數語,充滿了人間煙火的氣息,頓時讓人感到這世界是如此的真實,如此的可愛,如此的讓人留戀!

在《端午的鴨蛋》裏,則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懷念與驕傲,甚至帶一點狡黠的童趣:“我的家鄉是水鄉,鴨多,鴨蛋也多。高郵人也善於醃鴨蛋。上海的賣醃臘的店鋪裏也賣鹹鴨蛋,必用紙條特別標明:高郵鹹蛋。高郵的鹹鴨蛋,確實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滄海難爲水,他鄉鹹鴨蛋,我實在瞧不上。”字裏行間,若有若無地透着一點淡淡的鄉愁,宛如茉莉清茶的芬芳,淡淡地瀰漫在空氣裏。

在《虎頭鯊、昂嗤魚、硨螯、螺螄、蜆子》以及《栗子》裏,除了談吃,還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特有的憂國憂民的情懷:“剝蜆子的人家附近堆了好多蜆子殼。有一年修運河堤,按工程規定,有一段堤面應鋪碎石,包工的貪污了款子,在堤面鋪了一層蜆子殼。前來檢收的委員,坐在汽車裏,向外一看,白花花的一片,還抽着雪茄煙,連說:很好!很好!”還有這一段:“河北的山區缺糧食,山裏多慄樹,鄉民以栗子代糧。栗子當零食吃是很好吃的`,但當糧食吃恐怕胃裏不大好受。”這兩段文字,疏放中透出凝重,爲國憂思之情,爲民慨嘆之感,躍然紙上,將一個“中國式的抒情人道主義者(作者自稱)”的心靈,抒發的淋漓盡致!

相對於西式快餐的標準化、流程化和工業化,中餐更加像一門藝術。而凡屬藝術,都大抵逃不掉絕響的宿命。在《肉食者不鄙》中,作者就抒發了對逝去的時光無比懷念的情懷。其中,作者提到了昆明的鍋貼烏魚時,便大發追慕之情:“護國路原來有一家本地館子,叫東月樓,有一道名菜鍋貼烏魚,乃以烏魚片兩片,中夾火腿一片,在平底鐺上烙熟,味道之鮮美,難以形容。前年我到昆明去,向本地人問起東月樓,說是早就沒有了,鍋貼烏魚遂成《廣陵散》。”其中,對於往昔歲月的懷念,對美好事物的追思之情溢於言表。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真正的美食家,絕對不會暴殄天物。羅馬暴君尼祿,經常在會見羣臣時,手裏拿着一個碩大的火雞腿。我認爲,這不是貪吃,而是放肆!西太后慈禧,每餐必有一百道菜,這也不是在吃,而是在擺排場!在《手把肉》裏,作者一段話,道出了箇中情懷:“蒙古人用刀子割肉真有功夫。一塊肉吃完了,骨頭上連一根肉絲都不剩。有小孩子割剔得不淨,媽媽就會說:吃乾淨了,別像那幹部似的!幹部吃肉,不像牧民細心,也可能不大會使刀子。牧民對奶、對肉都有一種近似宗教情緒似的敬重,正如漢族的農民對糧食一樣,糟踏了,是罪過。”真正愛吃的人,一定是熱愛生活,體恤民生的!

在汪老關於談吃的系列散文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五味》這一篇。這篇文章,以極其平民化的視角,以一個熱愛生活的中國式知識分子的味蕾,帶着我們嚐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黃河兩岸。文章中,不僅道出了酸甜苦辣的箇中滋味,而且,爲我們展開了一幕幕活生生的生活畫卷。

寫到山西人喜醋時,用計劃經濟時期的一段蒙太奇式的描寫來定格:“有一年我到太原去,快過春節了。別處過春節,都供應一點好酒,太原的油鹽店卻都貼出一個條子:供應老陳醋,每戶一斤。”吃醋過年,真是一絕!

談及南方人愛吃甜食,作者順便糾正了一個人們心目中普遍存在的認識偏差:“都說蘇州菜甜,其實蘇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無錫。無錫炒鱔糊放那麼多糖!包子的肉餡裏也放很多糖,沒法吃!”這段文字,足以爲蘇州菜正名,豈不美哉!

說到吃苦,作者特舉一例:“有一個貴州的年輕女演員上我們劇團學戲,她的媽媽不遠迢迢給她寄來一包東西,是擇耳根,或名則爾根,即魚腥草。她讓我嚐了幾根。這是什麼東西?苦,倒不要緊,它有一股強烈的生魚腥味,實在招架不了!”看來,就算是在口味上兼容幷蓄的汪老,也有消受不了的東西,實在令人莞爾!

在敘述吃辣時,作者追憶了西南聯大的崢嶸歲月:“我的吃辣是在昆明練出來的,曾跟幾個貴州同學在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燒燒,蘸鹽水下酒。”如此艱苦的條件下,仍然自得其樂,真個是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最後,於酸甜苦辣鹹之外,作者特寫了一段中國人獨愛的口味:臭。關於各種臭菜的做法與吃法,都寫得妙趣橫生,而最妙的就是一段關於臭豆腐的佳話:“長沙火宮殿的臭豆腐因爲一個大人物年輕時常吃而出名。這位大人物後來還去吃過,說了一句話:火宮殿的臭豆腐還是好吃。火宮殿的影壁上就出現了兩行大字:最高指示:火宮殿的臭豆腐還是好吃。”人世間數十寒暑的滄桑風雨,一下子藉助臭豆腐這個最不起眼的俗物,被濃縮在時間的兩端,真是令人不勝唏噓!

汪老說過:“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諧。”“我寫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是什麼時候都需要的。”在作者談吃系列散文中,用疏朗清淡的筆調,寫出了人世間五行八作的見聞和風物人情、習俗民風,富於地方特色,於平淡中顯現奇崛,情韻靈動淡遠,風致清逸秀異,處處透着對這世界的讚美,對生活的熱愛。惟有這份愛,才能撐起我們的內心世界,在紛繁蕪雜的人世中,始終保持一份清明,一份淡定,不至於迷失了自己。用汪老的一句話作爲結尾:儘管我們有過各種創傷,但我們今天應該快活。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