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懶覺漫談散文隨筆

本文已影響 3.08W人 

秋雨總是那麼迷人而富有詩情。白天看秋雨,心頭會莫名的升起幾分傷感,這一般原於花草樹木的凋零,也有古典詩文戲曲的影響,畢竟“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這樣傷感、悽清的詩文太多了,歷來的文人、閒者淺吟低嘆就不足爲怪了。黃昏看秋雨,多了幾分無奈,多了幾分閒愁,也多了幾許幻想。今天的人,在感於一天的終結時,對晚飯後的生活有更多的期許。特別是城市的人,夜雨已經很難阻止出門的腳步,反而成爲夜生活的迷幻劑。夜裏看不到雨,但聽雨更有意味。“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是一種夫妻纏綿之情,這是一種親人思念之情,也可以是一種友人相知之情,使人爲之嚮往、爲之陶醉。“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裘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這也是一種情境吧?不過太傷感了,不值得討論。我還是喜歡在夜深人靜時,打開前幾天尚未讀完的書卷,從字裏行間尋找夜雨的文字,感悟古人感秋之情懷。思接千載,任我神遊,豈不樂哉?

懶覺漫談散文隨筆

前面說了那麼多,但還不是最能打動我的。我覺得秋雨時節最迷人、最享受的莫過於清晨睡懶覺。六點鐘生物鐘把我從夢境中拉回到現實,朦朧中感覺到自己的肉體仍然存在於斗室之中、五尺牀塌之上。這時聽到窗外唰唰的雨聲,心頭忽然一鬆,睡意再一次洗來之前,靈魂深處聽到一個聲音:唉,今年的雨竟然這麼多,真好!

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談到了人生的三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王先生在這裏談的可能專指他治學的三種境味,即懸思、苦索、頓悟,進而用於人生之境卻再恰當不過了。當我們踏入人生艱途之初,誰又沒有幾多幻想、而又幾多迷惘呢?事業的成功、人生的成功離不開苦苦求索,“路慢慢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只是屈原的精神,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每一個人何嘗沒有這樣的精神?當然這裏把情話相思之詩句用於寫人生之境界,更是王先生的高明之處。

說遠了,不過隨筆的好處就在這裏——神思邈遠而自由。

其實睡懶覺也有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是睡感十足、睡意濃烈,昏沉中不知時光之幾何、身軀之所處。我把它看作福睡。第二種境界是似夢非夢。醒後不願起牀,高臥閒思,想起以前很多人和事,迷濛中似乎又回到了過去,或流淚、或癡笑、或蹙眉,真有莊周夢蝶之悟境。夢?非夢?我把它稱之爲意睡。第三種境界是似醒非醒。說醒着吧,心頭卻如處迷霧中,朦朦朧朧,不知身處何所;說睡着吧,卻耳能聽窗外人語、鳥鳴、風雨之聲,神思微動,“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這是懶覺的最高境界,實爲人生之至樂。

爲了仿王國維先生三境界說,我搜索枯腸覓得幾句,以言懶覺之三種境界。當與不當,則視讀者之境界、之趣味。

“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這是第一種境界。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這是第二種境界。

“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第三種境界。

雖然《蘭亭集敘》能夠名傳千古者在於字而不在於文,但王佑軍對人生的感悟還是有獨到之處。人生之相遇雖各有不同,但“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卻是一種境界,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我們放下心事,舒心一睡,不是一大樂事嗎?李白其詩、其情大多借酒而發,似乎人生常處於似醉非醉、似夢非夢之間。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之歌、我之舞,在夢醒時,回想起來,零零亂亂,紛紛繞繞,所有的歡樂、所有的離別,再回味一遍不也有趣嗎?“楊柳岸,曉風殘月”之景、之情,美之無法言說,只有細細體會才覺其中趣味,此懶覺之第三種境界也。

以上確有東施效顰之嫌,與王先生不可比也。

睡懶覺只是人生長句中的一個小“頓號”,是父母嘮叨、妻子嬌吒以對的小場景,生活仍然日復一日地行進着。“偷得浮生半日閒”,人到了中年之後很難閒的下來,偶爾賴牀不起,也無傷大雅。不要總是“半牀明月半牀書”,雅則雅矣,卻失生活之真。“少年不知愁滋味”時的懶覺,至今想來猶覺香味十足,今再行之,不復有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