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鳥鳴聲聲散文

本文已影響 3.32W人 

從小在農村長大,聽慣了鳥叫羽鳴。有些鳥聲轉瞬即逝,如過耳清風:有些鳥聲則如餘音繞樑,經久難忘。鄉間的鳥聲就像地裏的莊稼,也帶有鮮明的季節色彩,聲景交融,直抵心扉。數十年後的今天,隨着那一聲聲美如天籟的鳥鳴在腦中迴響,故鄉的舊景亦一幕幕浮現在眼前,歷歷在目,清晰如新。

鳥鳴聲聲散文

一、布穀啼春

在季節分明的北方老家,春天無疑是鳥兒鳴叫最歡快的時節,從早到晚,從村裏到村外,到處都有鳥兒的歡聲笑語。鄉間的農人們,也早就習慣了一天到晚享受百鳥演奏的生活。在我幼時,樹木要比現在多得多,不僅整個村莊被綠樹掩映環抱,而且村外墓田、河岸、塘邊、村口等處,也都有成行成片的大樹,包括古柏、國槐、柳樹、桑樹等,枝葉密茂,成爲各種鳥類棲息或歇腳的樂園。三春時節,鄉親們不管在家裏忙活,或者下地幹活,都會有動聽的鳥聲相伴。走在街巷或鄉間小路上,清晰的鳥鳴聲更是不時從林間或草叢傳出,脆如水音,勝似天籟,抑揚頓挫,千轉百回,讓人百聽不厭。尤其在每天清晨,說不清的各種鳥鳴如同一首詠春的合唱,或高或低,或長或短,或粗或細,或急或緩,或歡快或哀婉,響徹鄉間。由於鄉間樹林、草叢茂密,鳥鳴即使近在咫尺,但也只聞鳥聲,難見鳥蹤,從而更加令人神往。

在三春百鳥的大合唱中,有一種鳥鳴給我留下的印象最爲深刻,這便是布穀鳥的叫聲。

在我幼時的記憶中,布穀鳥是一種異常神祕的精靈,每年春天都能聽到它的叫聲,卻少有鄉人見過它的真實面目,更不清楚它是偶爾路過還是安家於此。說來也怪,布穀鳥的叫聲似乎只出現在春天裏,而且通常是在清明前後那段時間,也正是生產隊播種穀子(小米)的時候。看來在我的老家,布穀鳥之稱可謂名副其實。布穀鳥的鳴叫一般出現在凌晨,“布穀——布穀——”的叫聲節奏分明,極易辨聽。由於此時其它鳥類都還沒有亮展歌喉,鄉間極其寧靜,布穀鳥那獨一無二的鳴叫聲就越發顯得清晰。但同時,那種叫聲又像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既有一種穿透力,又有一些神祕感,讓人印象更加深刻。

對於當時尚無鐘錶記時的鄉親們來說,布穀鳥的叫聲同雞叫聲一樣,成爲催促早起耕作的號角。春天雖爲一年之始,但夜晚仍長,勤勞的農人們就必須早起下地,抓住春時播種插秧,爲豐年打好基礎。布穀鳥的叫聲不僅是鬧鐘,也是天氣預報:農人們只要聽到布穀鳥叫,連想都不用想,便知道一個陽光明媚的晴日即將開始,從而趕緊早起忙活。在布穀鳥的叫聲裏,男人們會扛着鋤頭,到農田裏鬆鬆土;或拿着鐮刀,到村外割把嫩草;或什麼也不幹,就到田野裏走走看看,吸一口帶着青草清香的清新空氣,瞅一眼頂着露珠的嫩秧幼苗,查看一下土壤墒情,端詳一番莊稼長勢。女人們則在布穀鳥的叫聲中抱柴洗米,準備早飯。等到飯菜好了,男人們也回到了家,一起吃完早飯,繼續到農田裏忙活。那時候,雖然除了少量自留地外,農田都歸生產隊集體所有,但許多農活其實都已分到各家各戶,大家都知道抓緊時間幹活,不用生產隊長催促。

布穀鳥的叫聲似乎與我有緣,沒有因我離開故鄉而遠我而去。十七歲那年,我參軍來到南方,隨部隊駐紮在深山裏,四周稻田圍繞,遠處山林環抱,常年無雪,氣候宜人。春天的早晨,幾聲“布穀——布穀——”的熟悉聲音,讓我從睡夢中醒來,如真如幻,感覺好像身處故鄉一般。春日凌晨站崗時,布穀鳥那清脆悅耳的叫聲更是不時飄入耳中,讓人如癡如醉。由於南方氣候溫暖,布穀鳥的叫聲來得更早,春分之前便能聽到,這也正是當地農人撒種育秧的時節。南方山區春天雨水特別多,晴天的日子很少,因此布穀鳥的叫聲顯得特別珍貴。對我來說,如果是在睡夢中聽到布穀鳥的叫聲,就知道離起牀出操不遠了。

二十多年前進入城市生活後,我再也沒有聽到過布穀鳥的叫聲。這期間,雖然數次回過老家,甚至有幾次還正值清明時節,卻仍然未能再聽到那“布穀——布穀——”的叫聲。聽老家的鄉親們講,如今布穀鳥的叫聲已非常難以聽到,不知是因爲村裏村外的樹木大量減少,還是由於布穀鳥本身變得珍稀。其實衆所周知,布穀鳥並非完美無缺,甚至它那豐富多彩的故事中,還有好吃懶做、損人利己的一面,與勤勞的名聲大相徑庭,顯示鳥類與人類一樣,也有說做不一、名不副實的主兒。但儘管如此,布穀鳥那“布穀——布穀——”的叫聲,卻與老家的春天一起,已深深銘刻在我的心中,那是一首屬於春天、農村和故鄉的歌。

二、雛燕唱夏

在我的記憶中,燕子是與農村田園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田野、楊柳、飛燕、農家,是那麼渾然一體,密不可分。記得小時候春夏時節,只要一擡頭,或是從窗口往外一瞥,就會發現那些黑背白腹的小精靈,在天空或樹間輕盈地穿梭飛行,或從頭頂上從容地掠過。老家燕子中數量最多的,就是最受人們喜愛的家燕。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裏……”在農村長大的我,從記事時候起,就知道燕子是候鳥,每年春天從南方飛到北方,秋天又從北方飛回南方,年年如此。在我老家正房前面的屋檐下,就有幾個大大的燕窩,是由同一對燕子夫妻壘築的。每年燕子夫妻從南方歸來後,都會在裏面生兒育女。燕子雖然每年春天早早就飛回這裏,但夫妻兩個卻總是飛進飛出忙個不停,不是修補舊窩,就是築壘新窩,忙得好像連竊竊私語的時間都沒有,更談不上大展歌喉了。然而夏天一到,燕窩裏準會探出幾個毛絨絨的小腦袋,傳出輕輕的呢喃聲,那是出生不久的小燕子,在等候媽媽餵食。隨着一隻大燕子站到窩上,小燕子的叫聲也加快了頻率,像是一首美妙動聽的旋律!每到此時,家裏似乎也增添了歡樂。燕子雖是喜愛自由的精靈,但也喜歡與人們相處。有一年夏天,我從屋檐下的燕窩裏抓出一隻小燕子,放到鳥籠子裏,每天帶到田野裏抓螞蚱來餵養。沒過幾天,小燕子便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每天到田野時,它自己飛出去捉蟲吃,飛回時就落在我頭戴的葦笠上。養了十多天後,我怕因此疏遠燕子母子關係,便把小燕子送回了燕窩。但從此以後,每當我戴上葦笠準備出門,或戴着葦笠走進家院,小燕子都會從窩裏飛出落到葦笠上。有時,我就抓幾隻螞蚱別在葦笠上,專門獎賞懂事的小傢伙。老家的人都說燕子有靈性,看來一點不假。

與我家燕窩不同的是,多數燕子的窩都是壘在農家正房廳堂的屋檁上,從而更加安全。在燕子出沒的季節,農家的房屋是很少關門的,燕子可以暢通無阻地出入其間。不僅如此,許多農家房屋後牆還留有一個小小的窗戶,方便燕子進出。面對不請自來的不速之客,鄉親們都懷有喜愛之情和包容之心,把燕子視爲吉祥物,呵護有加。家燕是一種非常講究衛生的鳥,從來不把糞便拉在窩的外面,因此儘管燕窩高懸於頭頂之上,甚至下面就是飯桌,但人們可以放心地吃飯,從不擔心會有糞便掉下來。與家燕截然不同的另一種燕子叫“屎燕”,由於隨處拉撒糞便,人們都不允許它把窩築在家裏。有一年,鄰居二叔的家裏來了一對燕子,在屋檁上開始築巢,等到二叔發現是“屎燕”時,燕子的巢已基本上大功告成。二叔起了側隱之心,便讓燕子住下來,結果每天都是糞雨不斷。二叔便在燕窩下面接上一個盆子,誰知燕子得寸進尺,竟然站在盆沿上排泄,照樣弄得滿地糞便。無奈之下,二叔只好把這對燕子請出了家門。家燕與“屎燕”的外形差不多,但家燕只有黑白兩色,“屎燕”的背部卻有一塊淺淺的褐色,細看之下才能分辨出來。

在老家,燕子被視作益鳥的典型代表,倍受保護。老家甚至還有“玩小燕子變禿子”的說法,告誡孩子們別打擾燕子的生活。在鄉親們的心目中,成雙成對的燕子,是家庭和睦、夫妻恩愛的象徵。看着它們幸福地出入,自由自在地繁衍後代,人們都會無比羨慕,也無比欣慰。燕子作爲只吃“活食”的益鳥,環境和季節對於它們非常重要,小時候農村廣闊的田野裏到處都是飛蟲,爲燕子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食物,這也正是它們年復一年回來居住的主要原因。千百年來,燕子一直是鄉村的重要元素,缺少了它,鄉村的色彩就不夠完整,鄉野的繽紛就不夠亮麗。燕子也是農家的朋友,沒有了它,農家的生活就略感孤寂,農村的生活就稍顯欠缺。夏日裏燕子的呢喃,無疑是農家最喜愛的音樂,似乎是在告訴人們:這裏的景色最美麗!

三、大雁吟秋

“秋天到了,天氣涼了,樹葉黃了,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天空那麼藍那麼高,一羣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一個‘人’字,一會兒排成一個‘一’字,啊!秋天到了。”這是我上小學一年級時學的一篇課文。這篇朗朗上口、淺顯生動的短文,把大雁與秋天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給我留下了無比深刻的印象,半個多世紀後仍無法忘卻。

在四季分明的北方老家,每個季節好像都有自己的標籤,而深秋時節的標籤之一,便是那壯觀的長空雁陣和悽婉的聲聲雁叫。也許老家正位於大雁遷徙的通道上,每年深秋那些日子裏,路過的雁羣特別多,甚至空中同時出現幾個雁陣的情形也常見到。在我的記憶中,南飛的雁羣在早晨和傍晚最多。尤其是黃昏時分,隨着一陣陣由遠及近的雁鳴,擡頭上望,便見一羣大雁排着整齊的隊伍,披着晚霞、帶着金色餘暉,列隊從空中飛過,蔚爲壯觀。大雁邊飛邊鳴,有時還會有秩序地交換位置,似乎是在相互鼓勁,攜手同行,讓人讚歎不已。深秋時節,鄉村的人們很難錯過大雁南飛的盛景,因爲雁的叫聲總是那樣高亢,那樣悲壯,像是在用一首激昂的讚歌,向秋天和北方告別。此時此刻,人們便會真正領略“雁過留聲”的真諦與美好。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南飛的秋雁很容易與秋收的景象聯繫在一起,從而使秋天的景色更加迷人。我小時候,地瓜是生產隊主要農作物之一,因爲產量高,而且藤、葉還可以食用。爲了便於保存,地瓜必須曬成地瓜幹。秋收秋種也是最忙的時節,生產隊白天刨地瓜,傍晚分給各家各戶;各家則要連夜切成地瓜片,以便抓緊時間利用晴天晾曬。夜幕降臨後,地瓜田裏亮起數十盞馬燈,遠遠望去猶如星光點點;耳邊是地瓜刀切割地瓜時那“吱嘎吱嘎”的聲音,此起彼伏;黑色的夜空中,偶爾還會傳來陣陣南飛大雁的叫聲,構成一幅別具特色的秋時立體畫面。此情此景,已長久保存在我的記憶中。如今一說到秋雁,就會聯想到那個場面,那個年代。

大雁雖然每年秋天都能見到,但卻都是匆匆過客,讓人只能遠望,不能近看。我與大雁有過一次近距離接觸,卻源於父親的一次意外舉動。那是深秋的一個黃昏,父親看見一羣大雁列隊南行,飛得很低,便隨手舉起手中的土銃,朝雁羣開了一槍。那種土銃射程只有一、二百米,平時根本夠不着天上的大雁。那天也許是大雁飛得過低,沒想到真被打下了一隻。我這才知道,原來空中輕盈飄逸的大雁,竟然比家裏養的鴨子還要大。不過,此舉不僅沒有讓父親感到高興,反而後悔了很長日子,因爲那天整個夜晚,住在菜園小屋裏的父親,耳邊全是那羣大雁的哀叫聲,一會兒遠,一會兒近,徹夜不停,讓人撕心裂肺。父親當晚自然睡意全無,眼皮難合,而且連續幾天都無法睡好覺,一閉上眼睛,耳邊就彷彿響起大雁的哀鳴聲。在那個沒有肉吃的年代,父親把那隻五、六斤重的大雁,深深地埋在了一棵大樹下。年幼無知的我當時無法理解父親的心境,因爲到了嘴邊的雁肉沒有吃到,還暗暗責怪過父親。長大以後,尤其是離開父母身邊之後,我才慢慢理解了父親的做法。

我從記事時起,就看着大雁每年定時遷徙,飛往南方。然而奇怪的是。我現在居住的這個南方城市,卻從來沒有出現過大雁的蹤跡,以至於離開家鄉四十多年來,我再也沒有聽到過秋雁的叫聲,只能從回憶中體味那種動人心魄的聲音!整齊的.雁陣,清亮的雁鳴,從來都是秋天的一道美景;而“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落兮雁南飛”、“數聲飄去和秋色,一字橫來背晚暉”等描寫羣雁南飛的詩句,更是萬古流長。試想,固然秋天在歲月中義無反顧地輪迴,但如果缺少了雁鳴的天空,該是多麼令人遺憾!

四、喜鵲鬧冬

我小時候,老家漫長冬天的寒冷,使大多數鳥兒都沒有了蹤影。在凌厲的寒風和皚皚白雪中,陪伴人們過冬的,除了嘰嘰喳喳的麻雀,好像就只有喜鵲了。

在我的印象中,喜鵲似乎是天生的樂觀派,總是給人一種無憂無慮、興高采烈、歡天喜地的活潑形象。即使到了寒冷的冬天,鄉間仍然不乏喜鵲躍上枝頭上下翻飛、喳喳歡叫的祥瑞場面。記得每年大雪過後,我家院內窗前的石榴樹披上潔白的盛裝,稀疏的枝條在窗前隨風搖曳,顯得異常清冷。然而偶爾會有一隻或幾隻喜鵲落上石榴樹,一邊歡快地跳躍,一邊不停地鳴叫,搖動根根細枝,蹬落片片飛雪,頓時創造出一幅“喜鵲登枝”、“瑞雪豐年”的吉祥畫面,讓清冷的小院變得熱鬧起來。那時冬天裏由於沒有農活,其它事情也不多,人們都在“貓冬”,早晨起得很晚,石榴樹上喜鵲“喳喳”的叫聲,就如同鬧鐘,呼喚家人及時起牀,開始新的一天生活。可能是出於對喜鵲的感激之情,母親有時會抓把玉米粒放在石榴樹旁的窗臺上,但喜鵲很少會吃,倒是便宜了無孔不入的麻雀們。

在我們老家,喜鵲被稱爲“野鵲”,野性大,警惕性高,人們很難與之接近。喜鵲習慣了與人類若即若離的生活,人們可以到處聽到它們的叫聲,看到它們的蹤影,卻很少能與它們近距離接觸。喜鵲喜歡把窩搭建在村外或村口的樹上,活動範圍也主要是在野外,只有冬天裏田野被大雪覆蓋後,它們纔會到村舍活動。我小時候家鄉有一種說法:如果喜鵲從誰家院子上面飛過,並且邊飛邊叫,誰家就會有客人要來,喜鵲喳喳的叫聲便是前來報喜;而喜鵲從哪個方向飛來,客人就會來自哪個方向。爲此,幼時的我最喜歡看到院子上面飛過喜鵲,因爲家裏如來客人,就有好吃的飯菜了!雖然更多的時候是失望,但偶爾也有碰巧的時候,讓我總是對喜鵲飛過充滿期待。老家同時還有一種說法,即如果幾隻喜鵲落在誰家樹上不停地叫,誰家的家人則可能會吵架。真碰到這種情況,各家自然是想方設法把喜鵲轟走。在我的印象中,這好像是喜鵲唯一不招人喜歡的時候。喜鵲很少在各家院子裏的大樹上做窩,不知是不是懂得人們的忌諱。

喜鵲是搭窩高手,直徑近一米的鳥巢搭建在高高的白楊或柳樹上,穩穩當當,不怕風吹日曬,不懼雨淋雪打,並且還能夠躲過鄉村孩子們的騷擾。我小時候,每天看着喜鵲從窩裏飛進飛出,總是充滿好奇心,無奈確實夠不着,沒有辦法知道。然而對於孩子們來說,越是得不到、弄不明白的東西,就越覺得稀罕,越想探個究竟。於是,我們總想找個機會親眼看看喜鵲窩裏是什麼狀況,喜鵲的蛋有多大,雛鳥又是什麼樣子。當時,我有一個小同伴瘦弱如猴,是孩子中的爬樹高手,不管多高多滑的大樹,他都能輕而易舉地爬到樹梢上去。那天,我們幾個小夥伴路過村頭那棵大柳樹時,便慫恿這個小夥伴去掏上面的喜鵲窩。小夥伴怕挨家裏大人的打,開始死活不同意,但經不住我們又是央求又是激將,便答應了。他怕磨破衣服被家人發現,便脫掉鞋子和衣裳,全身赤裸,一鼓作氣就爬到了柳樹的高處,然後把手伸進喜鵲窩裏,抓了一隻小喜鵲,並把它帶了下來。此後幾天,我們每天都到田野裏抓四腳蛇來喂小喜鵲,但養了不到一個星期,便覺得太麻煩,於是又把那隻小喜鵲放回了窩裏。這是我記憶中僅有的一次掏喜鵲窩,印象非常深刻。

長久以來,喜鵲一直是家鄉人們眼中的吉祥之鳥,受到大家的愛護和讚美。老家的許多歌謠,都喜歡以喜鵲開頭,顯得喜慶自然。我小時候經常唸的一首歌謠就是:“小喜鵲,叫喳喳,今天外婆到我家。外婆外婆您先坐,我到地裏摘西瓜……”在老家人們的心目中,喜鵲似乎總是與喜事連在一起,是鄉間不折不扣的“喜鳥”。正是由於鄉親們的喜愛與保護,使得喜鵲的叫聲常年不斷,給農家生活帶來了熱鬧與吉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