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跳躍在指尖上的非遺文化散文

本文已影響 2.26W人 

——記崔各莊鄉黑橋村刺繡老人王淑舫

跳躍在指尖上的非遺文化散文

一針一線,敘說着她心中的錦繡色彩。在刺繡中,給自己的生活帶來藝術的美感,就是這位老人晚年生活的樂趣。這位老人叫王淑舫,居住在黑橋村,今年79歲,由於意外受傷致使行動不便,老人只能在屋內活動。年輕時,老人曾學過刺繡,現在爲了打發時間,也爲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去想生活中的那些煩心事,老人又撿起了這美麗的活計,開始做起“女紅”來,這一做就是兩年多的時間。

老人雖已年近耄耋,但思維還是很細密,而且審美一點也不差。她把有生以來對美的追求都 體現在她的刺繡作品中。在她的衆多刺繡作品裏,記者發現老人的繡品不僅針法嚴謹、線條細膩,而且件件生動可人。尤其是表現在動物的繡品上,她善於捕捉動物的特點,她繡出的八駿馬等繡品栩栩如生,讓人很難想象這些繡品出自一位高齡老人之手。

王淑舫的二女兒周玉梅告訴記者:黑橋村現在學“女紅”刺繡的人有很多,大多數都是中年婦女,像母親這樣的年紀還在堅持做刺繡的村裏就她一個。老人曾受過幾次意外傷害,所以內心總在尋求一種寧靜,學刺繡現在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課,從早上起牀後就堅持做4個小時的繡活,每日如此。雖然母親年紀大了,但她視力還不錯,每每繡活時一坐就是一整個上午,看着母親把繡活當成了一份工作來做,她打心裏爲母親高興。

採訪時,王淑舫對記者說:繡活這手藝是咱們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寶貴財富,後人不能遺忘,不能失傳,更不能捨棄。做刺繡讓我獲得了心靈的寧靜,同時也切身的體驗到了融入其中的無限樂趣,一針一線都注入了自己全身心的精力,像那些小白兔、小貓咪、還有富貴有餘的繡活,我在開始繡時就已經在腦海裏打下底稿了。我喜歡刺繡,不僅因爲她能給我帶來歡樂,更因爲它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瑰寶,需要我們去弘揚和傳承。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