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無我與去我散文隨筆

本文已影響 2.35W人 

在佛經中,《維摩詰經》是闡述大乘空義的`重要經典。僧肇注本、敦煌研究院藏佚本、黎明整理本淨名經關中疏本,對於“無我”的解釋略有不同,但其“無我”與“去我”的認同是相通的。

無我與去我散文隨筆

佚本:無我義如來應衆生根量而爲說法,宜深宜淺,非二乘所測;而後爲說有爲法有四相,此四則真諦法,除彼四倒,唯言無爲法是寂滅相也。無常無我,普詠諸法空,去十五我所有見苦,雖在五盛陰,謂小乘經中說也。摩呵街中空普詠諸法。所以無我在後者,行人討有我能觀無常苦空,故遣其所討也。

肇注本:我即於後敷演其義謂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寂滅義

肇曰。如來言說未嘗有心。故其所說法未嘗有相。迦旃延不諭玄旨。故於入室之後皆以相說也。何則如來去常故說無常。非謂是無常。去樂故言苦。非謂是苦。去實故言空。非謂是空。去我故言無我。非謂是無我。去相故言寂滅。非謂是寂滅。此五者可謂無言之教無相之談。而迦旃延造極不同。聽隨心異。聞無常則取其流動。至聞寂滅亦取其滅相。此言同旨異。迦旃延所以致惑也。生曰。迦旃延是分別佛語中第一也。佛既略說於前。迦旃乃敷述於後也。存旨而不在辭。故曰演其義也。

關中疏本:我即於後敷演其義,謂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寂滅義。

二,迦旃延廣演。義者,義理。小乘以無常等五爲理,大乘以一實相爲理。由悟此理,證道非餘,故云要也。肇曰:如來言說未嘗[6]有心,故其所說法未嘗有相。迦旃延不喻玄旨,故於入室之後皆以相說也。何則?如來去常故說無常,非謂[7]是無常;去樂故言苦,非謂是苦;去實故言空,非謂是空;去我故言無我,非謂是無我;去相故言寂滅,非謂是寂滅。此五者,可謂無言之教、無相之談。而迦旃延造極不同,聽隨心異。聞無常,則取其流動;至聞寂滅,亦取其滅相。此言同旨異,迦旃延所以惑也。生曰:存旨而不在辭,故曰演其義也。

其“去我故言無我,非謂是無我。”“去我”之“去”是去什麼呢?“去私(人)欲存天理”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佛、儒、道三家共同所有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