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抵達與朦朧散文

本文已影響 1.96W人 

“抵達”與“朦朧”二字放在一起,充滿了緩衝與不確定性,本就指向“虛”,可積極,翻越一座座文字的山頭,爲抵達夢寐以求的盛景而不曾停下腳步;可消極,駐足於前行路上的曼妙景緻而“抵達”心頭景。寫作唯有時刻保持一份警醒,纔會給自己和讀者真正帶來驚喜。

抵達與朦朧散文

懶了很久,終於有機會捧起紙質版的《還我愛情》,將之前平臺上閱讀部分引發的疑慮一步步打消,之前生出的驚喜不斷保持,並且發現更多新亮點。對於作爲熟悉作者文字幾年的我,這次閱讀也讓我看到更多文字之外的東西,也爲我的文字之旅開啓新的模式。

下面還是進入正題,從自己的視角着眼來解讀這部小說。

一、在小說結構上,作者以黎小寧的成長心路爲主杆,草蛇灰線,延生出生活圈的各種角色,枝椏叢生,用“事實”填滿主杆和枝椏,讓其鬱鬱蔥蔥。

這樣的設計,利於縱橫馳騁,在情節的發展、人物的塑造、素材的取捨上都有很多便利,可以更好地把握和強化小說主題。

幾場酒桌宴請,無論是作爲引子引出夫妻矛盾,還是給情敵司顏施壓,讓其知難而退,亦或作爲答謝黎晨宴,卻生出更大的矛盾和誤會,這些無疑都是主導小說走向的典型事件。

作者在行文中巧妙地鋪設懸念,運用各種敘事手段演繹波瀾起伏的事件,讓人物的心境、行爲、性格、抉擇變得圓潤飽滿。

學生王安安的死亡,對於遭遇圍城之危而鬱郁惆悵的黎小寧是個更大的打擊,她的心病不再拘泥婚姻愛情等具體的一人一事,對於人心、人性、自信、希望等等於她都產生了顛覆。

林源的死對於江一帆來說同樣也是一道心坎,規則、責任、強硬、使命等等往日篤信並堅守的東西在他那裏也都有了不同的疑義,對他日後的改變和成長起着決定性作用。

對黎小寧的心理治療、教育理念與方法創新、各種案件的發生與分析處理、同學聚會等等,都如行雲流水,行於所當行,對情節推動、人物塑造起着重要作用,同時也展示了愛情之外更廣闊的社會風貌。

二、內容主題上,作爲都市愛情題材,自然以還原、探討愛情這一宏大複雜的情感生活命題爲主,但生活絕非只有愛情,愛情也必定附着在紛繁複雜的生活中。

因此,《還愛》與其說是尋找失去的愛情,不如說是在尋找我們失去的那些美好的品質,規則之外尚有人情,強勢的外殼下應該有一顆包容與理解的柔軟心,責任與義務之外要不拒成長,執着與堅守的同時當有悲憫的情懷……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戰勝人性的弱點,去遇見人生蔥蘢的景緻。

王國維在評馮延巳詞時說“正中詞雖不失五代風格而堂廡特大,開北宋一代風氣”。我們雖不似正中身系偏安南唐小國,又飽受滿朝朋黨的`詆譭攻訐,作爲個體而言,我們可能渺小如塵埃,但是作爲推動社會前行的一顆螺絲釘,我們應該將格局放大,將更廣闊的天地納入視野,用全心靈及全生命的感受和精力凝聚走心力作。

而《還愛》作者無疑做到了這一點!

三、風格基調上(不知這個詞準確否,暫且如是說),貴在“平衡”二字。

《還愛》在靜小說上集中看了前面二十多章,一度有種很強烈的不和諧感。開篇前十章黎小寧是潑辣、任性、張揚、戲謔、女漢子式的,儘管作者時不時地穿插一些溫馨浪漫的情節,卻並沒能改變這種“鬧”。在閱讀後面十多章的時候她卻安靜下來,也是由於加入刑警辦案的理性嚴肅內容以及司顏這一文靜內斂的形象和不適合孕育的邱梅梅懷孕風波,都讓小說的基調走向低沉,但是單看小寧的變化總覺突兀。

直到這次通讀下來,才徹底打消了我的顧慮。追溯全文,不難發現:“鬧”是因爲之前的簡單幸福生活被打破而表現出的猝不及防,她的情緒是負面的、反擊是愚笨而誇張的,接下來的“靜”一方面是不願承認的婚姻愛情危機這道傷被坐實,有不知所措,也有反思;當她明確出路後去包容婆婆的一次次誤解及責難,去接受司顏的存在並化解這場危機,她的改變很努力,也很辛苦,雖然依然會有小矛盾,司顏依然會拋出難題,但她和江一帆的關係畢竟好轉了,貌似生活又達到一種動態平衡。可是王安安的死又給了她沉重一擊,自責、無助、愧疚、人心的險惡都讓她無法接受事實,她也變得更敏感、脆弱、不自信直至封閉心門。此時,生活中一系列的挫敗已經讓小寧迷惘,不知不覺中開篇的“鬧”與接着的“靜”早已平衡而走向更爲波瀾壯闊。

談詩詞我們常常會提到節奏韻律,它既指向形式上的平平仄仄,外在的篇章結構起承轉合,同時,又與內在的心理情緒起伏暗合。其實不論什麼文體,都有它內在的韻律節奏,只有循着這個節奏走下去,文章纔會合乎自然。

四、描寫手法上,多變的筆法凝聚於點滴之間

1、對黎小寧的外貌描寫可謂精妙。古人有以“畫屏金鷓鴣”“和淚試嚴妝”這樣以詩評詩詞的先例,形象精準而富含美感與想象,而作者以水墨丹青、“桃花流水鱖魚肥”這樣的詩意語言寫黎小寧的形象,可謂精彩妙絕。

2、對景境的摹寫同樣有其獨到處:作者寫景往往不是單純的景或借景抒情,而是將小說人物的心靈感受融入眼前的景與境,又不侷限於一事一物觸動的感情,而是摻入某種可以給予讀者以啓發聯想的生命、人生境界的感悟,從而使得所抒的意境變得深美閎約。這樣的筆法在小說中多次出現,對於刻畫人物、深化題旨、豐富小說意蘊都有獨特的作用。

當然,文中同樣有大片的意識流式的內心剖析,來得更直接、也不失深刻,同時也是行文所需。

3、不吝用諸多瑣碎的生活小事去點綴其間,讓小說叢林葉繁花錦。作者在思緒天馬行空的間隙,捕捉靈犀的一瞬,重續斷掉的線索、剔除不合理的情節,雜取生活諸多細節,揉入小說人物的行事,才使人物變得更真實、立體、豐滿。作者正是這樣用匠心去寫境、去造境,匯聚出一個真實而完整的小說世界。

王國維曾提到: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偏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全乎自然,所寫之境奕必鄰於理想故也。此言不虛!

在此順帶說說小說的結尾部分吧,作者讓江一帆通過博客走進黎小寧的內心世界,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從實走向虛,而這些“虛”則通過各種方式真實地反照着現實生活,可以讓讀者和自己滋生出無窮信念和力量去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進而通過這樣的溝通走向積極,使生活達到新的動態平衡,來抵擋生活瑣碎對意志的消磨。同時,這種“虛”的方式更暗示現實中溝通的難,想走進一個人之不易。

《還愛》以薰衣草的詩意場景給我們展示出一個團圓的結局,唯美浪漫充滿夢幻色彩,是所有人心中理想的團圓。

當然每個人都有生活的侷限,表現在小說中會有這樣那樣的力不從心,也會有一時構思侷限而使某些章節顯得不那麼完美,但正如開頭所說,“抵達”是相對的,“朦朧”也是必定存在的,我們只有盡心盡力在這個中間地帶不斷俯衝、蓄勢,才能一步步接近完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