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傘散文隨筆

本文已影響 2.04W人 

傘散文隨筆1

這天氣,又下雨了,讓人出不去,很是煩惱。閒來無事,就去後院子裏看看。前段時間見有兩隻布穀鳥在搭巢,後來聽見有鳥在叫。該不會是有小鳥吧,布穀鳥我最喜歡了,捉兩隻養養也很不錯,我就去了後院子找鳥。

傘散文隨筆

裏面是果樹和梨樹,不多,但高大而茂密。我挨個的找,脖子都疼了。半天不見,正要回去,一擡頭卻看見有個鳥窩在蘋果樹上。我很高興,這時候雨下的更大了,將樹葉打的沙沙直響。很快爬了上去,看見那兩隻老鳥爬在窩邊。它們展開翅膀護住鳥窩,雨水順着羽毛流了下來。但是很奇怪,鳥窩很乾燥,沒有溼。它們閉着眼,看起來很疲倦的樣子。我感覺有一股暖流直涌上來,很是觸動。

掏鳥的興致一下子全沒有了,就連曾有過那個念頭都感到很慚愧。這片寂靜,已將我深深感動了。老鳥用翅膀和身體爲子女搭起了一個屏障。就像是我們用的雨傘,那種奉獻的偉大,着實叫人難忘。

我靜靜看了一會兒,便悄悄溜下了樹,走出了院子。

傘散文隨筆2

結束了一天無聊的課程,回到寢室挑了一臺自行車,開始晚訓。騎行歸來,己是黃昏。前幾日淚眼朦朦的天空,卻好似得到了一樁喜事似的,破涕爲笑。遠處的夕陽,更是映得晚霞好似烈烈火焰。又好似青春慒懂的少男少女,收到了心上愛人的情書。那羞紅的小臉。黃昏的美,讓人窒息。讓人驚訝大自然無比的嬌豔。可能也會讓人小小的憂傷吧?因爲,這種美麗,只是轉瞬即逝。下一刻,將是長夜漫漫。

多彩五月己然過半,爭妍鬥豔的花朵們。似看破了世間的繁華,厭倦了相互的炫耀。紛紛揚揚的,凋零在了養育她們的沃土上。只不過,那些美麗的花朵凋零了,人們會感到惋惜,會更加熱切的期待,下一個春天的到來。而平淡無奇的花朵,卻無人在意的凋零了。隨風而去,飛向無人注目的遠方......

蒲花也在夏天到來之時凋零了,無人在意她的凋零,更無人爲她扼腕嘆息。她開出了萬朵小傘,心中想着那無人在意的遠方。她渴望着一方沃土,一陣清風。清風來了,會將她的夢想帶到遠方,海角天涯。沃土承載着夢想的力量,沒有夢想,何必遠方?

只是,夏日炎炎。清風似乎也忌憚着烈日的威力,無力的吹拂着張開小傘的蒲花。夏雨滂沱,蒲花傘被打的七零八落,遠方的夢想似乎再也無法實現,只好屈服,在命運安排的角落荒渡餘生......

命運,或許不是那麼不堪。清風拂過,蒲花將遠方的夢想寄與清風。於是,千萬朵蒲花傘好似冬日雪花紛繁。隨風而去,去到那無人注目,卻無比嚮往的遠方。人們被這如夢幻般的蒲花傘吸引,蒲花采飛呀,飛呀。飛向了樹林,飛向了草叢,飛到了我書桌上,飛入了我的心靈,我的夢......

也許渺小的我們,在茫茫世界中。好似一朵朵蒲花傘,平凡,渺小。心中存在偉大而渺茫的夢想,纔不管能否實現。哪怕失敗,也是強者。因爲,我們曾爲這渺茫的夢想奮鬥過,便不枉此生過往。人生,不虛此行。

若有來生,願做一隻漫遊天地的蒲花傘。無事牽掛,無人過問。在某個卑微的角落,看盡世界繁花似錦。在芳菲荼靡之時,爲逝去的美麗流下一滴清淚,然後,靜靜等待,等待風的到來......

傘散文隨筆3

傘,在街道里很是普通。大批的傘遮擋着街道流下的雨,同時也擋住了人和雨的間隙。在雨中,人們打着傘。傘在人們手上有了些神采,也體現了人的精氣神。在雨中,傘在人手中。人手中的傘,照應着人的神情,也體現了傘的色彩。在街道中,傘的撐着在人手中,擋住雨在人身上落下。

雨的來臨,是讓人始料不及的。而隨着下雨的街道,人們不得不帶着平時不常用的傘,以抵禦雨的來臨。在雨中,人的神情是無奈的。而雨中的傘,卻是充滿光鮮的色彩。色彩的變化和人的心情總是混在一起,隨着街道走向盡頭。人的心情因傘的光鮮而充滿變化的色調,色彩的變化也是人的心情隨着傘的變化而變化。

色彩的變化在人心中總是充斥着傘的情調,在人的心情變化的時候傘也隨着雨而變化。雨的犀利,使得傘朦朦的。而雨淅淅瀝瀝時,傘卻充滿色彩。這時的傘,充滿的色彩不是朦朦的,而是光彩照人的美態。傘與傘的不同,使得傘變化多端。而人在傘中,在雨中走向街道的盡頭。

人的走向街道的盡頭,傘也開始變的狹小。而在雨中街道的人,手中的傘依然是那樣變化多端,讓人眼花繚亂。傘是人手中的物件,而人是傘的主角。沒有人的欣賞,傘也失去了在雨中的情調。而人在雨中,沒有傘也就沒有了情調。傘的情調,在人的觀賞中。人的情調,卻是在傘中的街道。

爲了情調,傘與人各求一道自己的意謂。傘的情調意謂是在人的觀賞,人的情調意謂在街道雨中的景色。街道的景色,在雨中使人對傘有了情意,而傘在人的情意中有了對雨的情調。傘的情調與人在雨中的情調是不同的,人與傘也是不一樣的色彩在雨下體現出來。雨下的人和雨下的傘,是不同的風景,也是不同的情調。

雨下的人的情調,在傘中觀賞着街道的雨景。人的情調,也在雨下的傘中。傘中的街景,是人的情調在街道上的體現。在傘中的人的情調,總是充滿着人的意謂。人的情調在傘中有自己的意謂,別的物和人是感受不出來的。在雨中,傘中的人總是充滿情感。這情感在傘中,只有人自己才知道是什麼情調。

人的情調在傘中,只有自己才知道。人總是想傳播自己的情調,卻不爲其他的人和物知道。人在自己的情調中,欣賞着街道的景色。街道的景色卻不因人自己的情調而改變,人的情調卻爲街道的景色而改變。人的情調在雨下變的美妙,而雨中的景色卻沒有因人的觀賞而變化。

雨中的傘,卻因人的情調的變化而變化。同時,傘的變化使得街道的雨景變的使人的情調變的很是豐富。傘在雨中,情調充滿的色彩是人的情調和傘在雨中的變化。可傘的情調在雨中,因雨的變化而變化。可見傘的情調不因人而改變,卻因人的情調變化而變化。而傘的情調也改變不了雨中的街景和雨的變化。

雨下的傘,人在傘下,而雨在傘上。因爲傘,隔開了人和雨。而街景卻沒有因傘隔開,人在街道上行走,欣賞着雨中的街道。在人的情調中,雨不會改變,街道的景色不會改變,而人的心情卻跟着改變。傘的情調沒有因爲雨的變化而影響人的情調,而因爲人的心情變化,傘的情調跟着變化了。

雨和傘是兩個不同的物品,傘和人是兩個不同的物品,雨和街道也是兩個不同的物品。傘的隔開人和雨,卻沒有隔開人和街道。雨和街道是一起的,卻沒有成爲一個物品。雨和傘是兩個不同的物品,卻在人的眼中是同一道風景。街道和人不是同一個物品,而在傘的影響下,街道和人融合成了一道風景。傘中的人和雨中的街道,在街景中是一道風景。

而傘在這一道風景裏,卻是街景的'情調。街景的情調,隨着傘的變化而變化。街景的色彩卻不因傘的變化而變化,但街景的色彩卻因雨的變化而變化,同傘的情調一樣卻有所不同。之所以不同,傘的情調和街道的色彩是因爲屬於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意謂。傘的情調意謂和概念,是充滿人的情調的。而街道的色彩的概念和意謂,是沒有人的情調而改變的。

傘的情調總是意謂着人的心情在雨中的變化,在街道的景色裏的變化。而街道的色彩的意謂,總是因雨的變化而變化,卻不因人的變化而變化。人在雨中,不過是行走的匆匆的過客。而雨在街道里,則是充斥在街道的情調中。雨在街道中,比人在街道中更有美的景色。雨中的人,不過是街道的美景中的一點。雨卻是街道的美景中的主體。

街道的景色,在雨中更爲迷人。而雨中的人,舉着傘,卻是景色中的一點。傘在街道的景色中,也比人要奪目。人在街道上走着,卻沒有人去欣賞。而人手中的傘,卻被人充滿着情調的欣賞着。傘的精貴,除了平時很少用外,在雨中的街道的景色裏也是顯而易見的。人雖沒傘精貴,但沒有人欣賞,街道的景色也變的沒有意謂。

雨下的傘,人總是匆匆的不復出現。而雨中的傘,卻因人的情調變化而變化,使得人欣賞着街道雨中的景色。人迷戀雨中的街道的景色,而傘卻是主角。雖然傘在人手中平時並不起眼,但在雨中,卻被在街道旁的人所賞識。雨中的傘,隨人的變化而變化,卻沒有因人的變化而改變雨中的街景。

雨中的傘,變化多端卻不因變化的複雜而改變街道的雨中的景色。人在傘下,匆匆的走過街道。而雨中的街道卻因傘的出現,而變的充滿色彩。人觀賞着街道,觀賞着雨中的傘,卻放棄觀賞人,而去觀賞雨。人與人的情調不一樣,使得雨中的傘充滿了自己的情調。雖然人沒有變成景色,但傘卻因人的情調而充滿色彩。

傘散文隨筆4

朋友在區委大院上班,一天早晨我乘他的車去辦事,進了院子,他徑直將車開到了最裏邊的一個停車位。我說:“那麼多停車位,你隨便停一個就行了,爲什麼偏要捨近求遠開到這兒來?”朋友笑笑說:“我來得早,時間充足,停到裏邊,晚來的就可以停在更近的地方,這樣他們不僅停着省事,而且還可以節省時間,免得遲到了。”

原來,朋友是在爲他人着想呀!試想想,如果每個人都按照上班的早晚從裏向外依次停車,那麼不僅秩序井然,節約時間,而且一早就會感受到同事們之間的相互關懷,工作氛圍也會更加友好和諧。

我忽然想起,那天到了下班時間突然下起了雨,當我正發愁怎麼接孩子怎麼回家時,同事看出我的窘迫,從抽屜裏拿出一把雨傘遞給我。我擔心她自己路上淋雨,她說:“沒關係,我這裏還有一把,通常我都是多備一把傘,誰需要誰就拿去用。”

詩人汪國真曾說過:“爲自己而活,不失活得精彩,爲他人着想,纔不失活得高尚。”朋友和同事都是在爲他人着想,把方便留給別人,等於方便了自己,備一把傘給別人,等於留給自己一把心靈的花傘。

備一把傘給別人,多替他人着想,你會發現生活處處都很溫暖。讓自己的生命爲他人開一次花吧,心花雖小,其香醉人,它會喚起百花齊放,爲我們帶來一個萬紫千紅的春天。

傘散文隨筆5

此文寫於20xx年,於今日感慨社會亂象,特抒於此自勉,告誡自己做一個高尚的人。

春天的雨,淅淅瀝瀝,纏纏綿綿下個不停。在這樣的雨中,無論你是否打傘,都將染溼衣襟。也許前一秒你風度翩翩,後一秒也可能變得狼狽不堪。

伴隨着這場雨,我應邀去火車站接一個武漢過來的同學,熟悉的校園路,沒有樹,也鮮見行人,施工隊留下的泥土,在雨中黏糊糊,泥濘不堪,格外顯眼……

行至道中,看見前面一女生用書蓋着頭,在雨中疾走,鞋後跟甩出來的黃泥水濺滿了褲腿。眼看她超過前面好幾位打傘的同學,卻不見有人願意與其分享一把雨傘。而她也沒有主動請求幫忙的意思,依然埋着頭,舉着書,行色匆匆……

我不曾想,在充滿人文氣息的校園,一次舉手之勞竟也如此之難。

小跑一段,我走到她身後,把傘搭過去。就在那一瞬間,她用詫異的眼神打量着我,眼裏透着一絲恐懼,彷彿我是一個不懷好意的學長。

我打開話茬,“同學,你到哪?”化解凝固在空氣中的尷尬。

“公共樓。”女生用顫顫驚驚的語氣回答。

“好的,順路,我送你吧”我用簡短的話語回答她。

之後便是一路的沉默。女生偶爾揚起眼鏡看看我,只是她的眼神之前的驚恐轉化成了欣喜。

到了,女生望着我說:“謝謝!”

我笑了笑,“不客氣!”其他的不曾多言,沒有搭訕,轉而消失在雨中。

儘管我要去的公交站臺和公共樓不在同一個方向,但我仍選擇跟她撒了個謊。因爲我覺得,這個謊言多少可以彌補一星半點與校園“獨自打傘”的景象,至少在外界看來,這與馥郁書香的校園不再格格不入。

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是過客。歲月無常,每個人都將被風雨侵蝕。風會吹,但不能讓它吹走我們對世界的信任;雨會淋,但不能讓它淋溼我們對他人的關懷。一個人的一生,會有很多忘記帶傘的時刻,我們也需要與他人分享雨傘的瞬間。當共傘成爲一種常態,世界將不再冷漠。

傘散文隨筆6

我的傘丟了。

據回憶,排除,最後確定是下車前說着話,導致一分神,慌里慌張稀裏糊塗傘就被不小心落在了出租車裏。而再要想找回的機率可謂近乎爲零。因爲隨手攔的車根本沒記司機姓甚名誰電話號碼,故而我這把可愛的傘失而復得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所以難過。

細究起來,這把傘分別於去年和今年,曾各丟過一回。不過都虛驚一場,隔了一段時間,被身邊的知情人熱心地送回。雖不是十分貴重的物品,但那份滿格的關愛與惦記,卻足以讓我感動不已。也許是都知道,傘對於我,是有着不同尋常的意義吧。

而今是真的丟了。除了難過,我別無他法。看來這把傘與我,已然是緣盡了吧。

這樣想着,或許心裏會稍稍有些寬慰。

這把傘,陪伴我走過了多少風雨同行的日子啊!無論晴雨,我都帶着它。就像是我的一個伴兒,天天在一起。晴時遮陽,雨時擋雨。尤其是去年夏天,酷暑難耐,紅日當空,奔波在外,並無煩擾。或是大雨如注,道路泥濘,走村串戶,亦不心焦。只緣一傘在手,我自安然。

今年依然如故。行走在寬闊的馬路,或是寧靜的小巷,晴日裏它是我頭頂的一片蔭涼,下雨天它是我手中綻放的一朵花兒。雖然,它看起來其貌不揚,式樣簡單而樸素,顏色只有黑白兩種,單調而古板。且因爲日久漸損,外表乍觀似乎還有些土頭土臉。但是,陪伴了太久,終歸是有感情的。倘若哪天出門忘了帶傘,總會覺得少了些什麼,感覺手裏有點兒空,當然心裏也有點細細碎碎的落寞。

那種黑白均勻相間的花紋圖飾,簡練大氣,雖不奢華,不高貴,卻有着冷靜沉穩的低調,恰與我當前的人生狀態相互吻合,互爲映襯,或者權且美其名曰“相得益彰”,我甚是喜歡。

不知怎麼的,竟突然間想起年幼時看過的老電影,那位有幸娶得貌美如花,神通廣大的七仙女的董郎,也是常帶把傘的。還有迎娶白娘子的許仙,亦是如此。

小時候曾因此問過大人何故二人出門常帶傘,得到的答案卻總不滿意。不是因爲他們那裏多雨,也不是依着劇情需要特設的道具。我倒覺得,似乎與這二人的個性多少有些關聯。或者換句話說,傘是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不僅僅只是個普普通通只有實用功能的物件。我也說不好,也許,只是他們的一個常年形成的習慣吧。也可以文藝一點兒地說,叫做是一種情懷吧。

情懷?書歸正傳。話說不知今天是否真像天氣預報所說的有雨,但我確知今天的烈日炎炎無傘自然不行。雖說本人不白,但也總不能任其曬得更黑。何況大熱的天兒,中暑了可不是好玩的。那捏着鼻子喝下頓感辛辣無比的苦口良藥,至今仍令我心有餘悸。雖說現代科技“讓良藥不再苦口”,可兒時被那黑咕隆咚的怪異“良藥”苦過的經歷,確是在我幼小的心靈投下了陰影,讓我不敢再嘗試。

所以,囉嗦了這麼多,主題是:“傘,還是要有的。”我選東西向來挑剔,對傘更甚。因爲常在身邊嘛!所以,就利用下班間隙一家家門店瀏覽。不是顏色不滿意,就是式樣不中看。好不容易兩者滿意度兼具,卻又價格不合理。

這不,天助我也!剛說到情懷,可不就碰上了嗎?初夏的那種綠,厚實而富有光澤,上面點綴有簡潔素雅的白色花朵,清新自然,充滿生機和活力。與我衣服的主打色系相配。是我最喜歡的顏色。樣式玲瓏可人,嫺靜典雅。價格也適中,物有所值。

更重要的,這把傘的名字叫的好。你看,標籤上的品名一欄,赫然寫着七個字:“三折淑女情懷傘”。今天剛好我穿的旗袍,拿着傘在鏡子裏一比劃,得,就是她啦!當即喜滋滋地到門口付了款。捧着個寶貝似的微笑着從人來人往的超市中離開。

一路上心花怒放,心滿意足。雖說咱不是董永,也不是許仙,娶不到七仙女,也迎不到白娘子。但咱沒有那福分,卻有的是對傘癡心鍾愛的情懷。

衛偉。20xx年7月26日。於藍山。

傘散文隨筆7

車還沒有到站,外面已經下起了雨。知道包裏裝着一把天堂傘,看着路上四處躲雨的人們,我的心裏十分坦然。

當車門打開,雙腳落地,風夾着雨撲面而來,趕緊把傘撐開卻已來不及,除了埋在傘裏的臉,整個身體如同路邊的樹,瞬間被風雨包圍。傘在風的撕扯中變形,每走一步都要頂住巨大的壓力,天堂傘並沒有帶來,打着由紙傘就可在雨巷徜徉的美麗。

天堂傘產自蘇杭,西子湖畔的纏綿細雨賦予了她不盡的詩意,這樣的狂風驟雨,她那柔弱的風骨如何承受得起。

衣衫已經溼透,雨水在身體上肆意橫流。收攏在風中掙扎的傘,讓她少受些摧殘。撤去那道脆弱的屏障,便唯有純粹的風雨,少了許多前行的阻力。想要逃離,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尋求躲避。

別把擋風遮雨的責任全部寄託給一把傘,她承受不起這風雨之濃、生命之重。既然風不止、雨未歇,不如豪邁地走向風雨,向着家的方向,給世界一個堅強的背影。

傘散文隨筆8

“個體都是孤獨的,羣體不過是孤獨的組合。”擁堵而濃密的人羣中,你帶着萬箭齊發的銳不可當之勢闖入了我的眼簾。一把把色彩斑斕的花折傘將淅淅瀝瀝的雨水隔絕開來,帶給傘下的人兒一方晴空。你隱匿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安靜而孤獨,卻又那樣的突兀,宛若一幅素淨的水墨畫上不小心沾上的那滴胭脂紅。

所有人,在迷濛的細雨中都尋求且倚仗着雨傘的庇佑,唯獨你,孑然一身固執而又倔強的站在雨中,任憑每一滴雨滴抵達它終將抵達的地方。我詫異,在迷濛的細雨中竟看到了你上揚的嘴角,那愉悅的神情怎麼都不該出現在一個淋雨的人身上,我想我一定是花了眼。

我以爲,你只是忘記帶傘;我以爲,沒有花折傘的下雨天只是你的一次小疏忽。後來,你曾無意向我提起,你不喜歡雨天撐傘,亦不喜歡需要撐傘的雨天。那樣斬釘截鐵的語氣,那樣顯露無疑的固執,讓我的心跟着一顫,像是被重物猛的敲打了一下。明明知道雨水會打溼衣服卻固執地不肯帶傘,明明知道冷風會招致感冒卻偏執地不肯添衣。你總是有着這樣那樣不可撼動的堅持,真像個不知變通卻讓人心疼的老頑固。

我曾問過你雨天不撐傘的緣由,你微微一笑,卻並不作答,又忽的扭頭看我,盯着我的眼睛認真地問到,你有夢想嗎?“你有夢想嗎?”這真是一個讓人心酸和壓抑的問題。小時候,並不清楚夢想是何方神聖的我,反而天天把夢想掛在嘴邊上,“我的夢想是當一名老師,夢想着可以培養出對國家有用的棟樑”;長大以後,真正理解了夢想的含義、體會到夢想的重量,卻怎麼也不敢輕易地說出“夢想”兩個字了。而是悄悄地把夢想換成了一次聽起來感覺差不多的詞語——願望。因爲,夢想如果實現不了,是會被嘲笑的,而願望即使破滅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

你說,真正的夢想是從不怕被風雨打溼的。我撇撇嘴,皺着眉表示並不認同你的觀點,因爲我摸不着虛無縹緲的夢想,看不見的似有若無的希望,觸不到遙不可及的未來。

你又告訴我說,人生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在你的記憶中有着一個大雨滂沱卻讓你心生歡喜的夏日,那一日,你是不幸的,從不帶傘的你在大雨傾盆的日子裏竟找不到可以躲雨的屋檐,那一日,你是幸運的,素不相識的陌聲人用手中的花折傘爲你撐起一方晴空,默默地爲你擋去頭頂上暴虐的雨水。

那一刻,我如釋重負地笑了。因爲我終於找到了你下雨天不撐傘的緣由。歡喜是一個人的,一個固執的人總有一些屬於自己的堅持。真正想要做一件事情,又哪裏需要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呢?

傘散文隨筆9

在古鎮旅遊時,曾看到有家賣油紙傘的店鋪,裏面放着許多色彩紛呈做工精美的紙傘,特別是那些打開後掛在牆上的,如一朵朵盛開的蓮花,真是漂亮至極。不過,在現代人眼裏它們純粹是一種工藝品罷了,市場上多的是輕巧方便的尼龍折傘,誰會特意打着它在雨天出去逛街呢?但在舊時,油紙傘是百姓人家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除了能擋風遮雨,還是女兒出嫁時必備的物品。油紙(有子),寓意“早生貴子”;“傘”字看上去由許多“人”組成,象徵着多子多孫。現在油紙傘少了,人的思想觀念也轉變了,自然也沒了這種說法。

我家以前也有把油紙傘,光滑的竹傘柄,細密的木傘骨子,淡黃色的傘面上還畫着一對美麗的鴛鴦,寓意夫妻恩愛,百年好合。說起來,這把傘還是奶奶的嫁妝。聽鄰居老人說,奶奶是個聰慧漂亮的女子,不僅讀過女子中學,還做得一手好女紅。爺爺上過私塾還學過英語,也算得上是個文人,夫妻倆相濡以沫,情趣相投,生活雖不富裕,但也過得其樂融融。只可惜,奶奶生下小姑後,身體就開始不好,幾年後,奶奶拋下深愛的丈夫和三個兒女,離開了她無比眷戀的人世。更爲遺憾的是奶奶去世前,連張照片都沒有留下,我只能在鄰居們陸陸續續的描述中,極力地構想着奶奶美麗的容顏。我堅信,如果奶奶穿上旗袍,撐着紙傘,款款地行走在悠長而寂寥的雨巷裏,那情形一定不遜於戴望舒筆下,那個丁香般的江南女子。

在許多日子裏,這把傘只是靜靜地靠在那扇木門的後面,即使蜘蛛在它上面吐絲結網,歲月無情地褪去它美麗的色彩,也並不妨礙它陪我度過一個個溼漉漉的雨季,使我的童年免受風雨的襲擾。如同我心中的奶奶,雖然是如此遙遠而模糊,甚至想象不出她的音容笑貌,但她依然深藏在我內心最柔軟的深處。這種情感的產生,除了血緣上的關係,更多的是因爲我無法像別人那樣,能享受到自己奶奶的愛。在孩子眼裏,吃不到的東西總認爲是香的,得不到的愛同樣也是最好的。

有時,我打着這把油紙傘,總感覺把柄上還留着奶奶手心的溫度,感覺奶奶一直陪伴着我,用溫暖的雙手把我緊緊地呵護。但天真的童年,有時也會產生一些莫名的傷感。放學時,剛好來了一場大雨。而無助的我,好希望也像別的同學一樣,驕傲地指着窗外說“看!奶奶給我送傘來了。”我知道這只是幻想,爺爺和爸媽都在上班,我唯一的辦法就是躲在別人的傘下,或淋着大雨跑回家去。要是奶奶還在,那該多好呀!她一定會拿着雨傘到學校裏來接我。回家的路上,奶奶給我講白蛇在許仙傘下躲雨的故事;還會給我猜那條老掉牙的謎語“後門口頭一株菜,落雪落雨會朵開。”然後,大聲說出謎底“是我們頭上的雨傘。”奶奶聽了一定會緊緊地摟着我,和我一起快樂地笑。跑着想着,不小心在雨中滑了一跤,一手捂着流血的膝蓋,一手抹着淚水委屈地抽泣着。奶奶在天上看到,一定也傷心了……

這把油紙傘在我的精心愛護下,一直用到我小學畢業,後來實在是破損不堪,才結束了它的使命。經過幾次搬家,這把破傘早已不知所蹤,但它的樣子,它的顏色,還有我想象中把柄上奶奶手心的溫度,卻一直烙在我心裏拂之不去。它不僅爲我的童年遮擋過無數次的風雨,還讓我無數次地想起未曾見過面的奶奶。後來,我有了更多更好的雨傘,但總不如那把油紙傘能使我如此的難以忘懷。我知道,這把油紙傘和奶奶一樣,早已融入到我的生命裏,直到和我一起漸漸地老去。

傘散文隨筆10

那個秋日。上午,秋雨零落,南鑼鼓巷便成了真正意義的雨巷。悠長不寂寥,擁擠着各色的傘。逃身到一爿安靜的小店,是櫥窗裏陳列的那些小器物吸引了我的目光,讓我的腳步不由自主。

邂逅那些小器物。它們素拙古樸,彷彿來自鄉間野嶺,有種泥土的色彩和氣息,卻又精緻無比,有一種不落凡塵的美。它的美,不驚豔,驚心。方知,有一種物,可以驚心。它們是陶器。

從此,便念念不忘。對陶也有了些粗淺的瞭解。《呂氏春秋?仲冬記》有記:陶器必良火齊必得。陶器,是用黏土燒製的器皿。用黏土塑成型,乾燥後,放入窯內,與火激情相碰,唱和着一曲曲相戀的歌兒,然後決絕地離別,冷酷到底成爲一件陶器。

去湖北探親,遊覽了小縣城裏標誌性建築——博物館。匆匆,走馬觀花中,有一朵留存我的眼底和記憶。東漢的陶樓,出土的一件陪葬明器,仿墓主人生前居所而建的模型,它造型獨特,精巧別緻,兩千年的古墓深藏,斑駁中更見一番窖藏的美。時間,磨去了它曾經的熠熠光澤,也賜予了它不朽,它的文化價值。不禁遙想,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經歷了怎樣的風雲際會。一件陶器,可以穿越時空,引領今人在時光長河中溯洄,去抵達那個看似遙不可及的時代。一個博物館,凝聚着無數這樣的目光,這種體會,到涿州最爲深切。

春深樹茂的4月,採風抵達涿州。一棵棵古老粗壯的行道樹,綠蔭如蓋,給這個城市奉上一番繁盛的春意。春深如海,涿州便沉醉於此。樹木是一個城市的“書記官”,它清晰深刻的年輪,它屈曲盤旋的虯枝,讓城市的底蘊若隱若現。

有人說,瞭解一個城市最好去看他的博物館—,它是一個城市的眼睛和靈魂。造訪涿州博物館是冒昧的、倉促的。跟隨着講解員,我們踏入了涿州的歷史和現在。

不同的展廳,連綴成了一幅恢弘壯闊的長卷,潑墨般,有一種肆意汪洋的灑脫和酣暢。精美的畫圖佐以精簡的介紹,講述着涿州風雲際會、繁華和沒落,它的前世和今生。重要的歷史事件、載譽的名人典故、精美而珍貴的器物,見證了涿州醇厚瑰麗的文化,我們沿着涿州閃光的足跡前行。

置身於博物館,它的肅穆莊嚴給我一種極大的威壓,我如同一個矇昧的幼兒,以稚拙的目光和心靈,仰望和朝聖。腦子裏堆積着無數問號,它們擁擠着,爭先恐後地,要求我把它們拉直,變成一個個感嘆號。

站在彩繪陶神燈和彩繪陶鏡臺前,它們如磁石般吸引了我的目光。解說員激情滿懷地介紹着:國家一級文物;彩繪陶神燈被譽爲“鎮店之寶”;彩繪陶鏡臺,可根據人們的需要升降,這種用鏡方式迄今國內首見,屬於孤品。望着玻璃罩中被封存的藏品,我只能與它保持着適度的距離,用目光去感受,用心靈去揣測。歲月風塵中,不掩芳華,它們獨特的造型,精巧的做工,每一個人都會遙想當初的華美,一種驚豔的美,感喟久遠時代中的精工美造,建造者的巧手慧心。一件小小的器物,一件不朽的藝術品。它們的美,不僅僅在工藝,它們別樣的美謎一樣誘着我的心。它們與時代有一種怎樣的聯繫。

離開博物館,離開涿州,一直到現在,念念不忘。

一次次無際的網海中搜羅關於它們的蛛絲馬跡,也只是寥寥幾筆。陶神燈和陶鏡臺都屬於彩繪陶,是歷史悠久的漢族陶瓷藝術品。彩繪陶的歷史,從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戰國、秦漢是發展的繁榮時期。東漢,彩繪陶最爲流行和風靡。漢代,厚葬風靡一時,崇尚“視死如生”。明器成了彩繪陶最好的歸屬。主人離世後,家人把現實生活中樓閣、房屋、糧倉和妝飾器具等製成陶器,與陪葬陶俑一起下葬,寄託着家人一種美好的願望,希望墓主人在下世依然過着在世的生活。想象她們的主人,若不是生於官宦或富貴之家,閱盡繁華,是沒有這樣的氣場的。彩繪陶在東漢最爲流行,是東漢的產物,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向前追溯,厚葬之風從西漢就已開經開始了。到漢文帝劉恆一朝,文帝原想厚葬,加固陵墓,又怕陵墓的安全受到威脅,於是徵求他的股肱之臣,以執法之嚴著稱的中郎將張釋之。張說,如果陵墓中有別人想要的東西,即使整座山封固起來還是有縫的,如果裏面沒有人想要的東西,即使沒有石槨,又有什麼可以擔心的呢!據說文帝十分欣賞並贊同張釋之的話。

《史記?孝文本紀》雲: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爲飾,不治墳,欲爲省,毋煩民。霸陵薄葬,在喪葬史上傳爲佳話,成爲帝王節儉的典範。《史記?孝文本紀》記載,漢文帝一生節儉,在他當政的23年間,“宮室苑囿,車騎服御,無所增益。”兩漢之際,赤軍闖入關中,爲了得到金銀財寶,對漢代陵墓進行了挖掘,漢代宗廟園陵都被開挖,只有霸陵和漢宣帝杜陵得以保全,文帝薄葬的初衷保護了自己陵寢的安全。

文帝薄葬,歷來被視爲古代葬制的重大改革,備受古人稱頌,受到稱頌的還有張釋之。"漢庭賢士雖無數,四海偏誇張釋之",“霸陵一代無發毀,儉風本自張廷尉”。文帝薄葬之風也影響了不少後世帝王,魏文帝曹丕和唐太宗李世民都曾以此而津津自誇。到了漢景帝一朝,厚葬之風捲土重來,景帝劉啓之子中山靖王劉勝堪稱典範、楷模。他在位42年,是中山國第一代王。滿城漢墓是劉勝及妻竇綰之墓,墓室龐大,陪葬品豪華奢侈,出土文物除了陶器,還有金銀銅鐵玉石漆等器物萬餘件。最著名的當屬國寶級文物“金縷玉衣”和“長信宮燈”。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它用一千多克金絲連綴起2498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個工匠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完成。整件玉衣設計精巧,做工細緻,是曠世難得的藝術瑰寶。

這種厚葬之風一直延續到東漢,其泱泱之勢並無削減,考古學者總是從墓葬中的珍藏找到厚葬的蹤跡。

停駐在彩繪陶神燈和陶鏡臺前,任自己做一次美麗的穿越,幻化成漢代公主,端坐在陶鏡臺前,露皓齒,撫香腮,描蛾眉,掩不住嬌羞之態,身着漢服華裳,輕舞長袖,兀自嫵媚。彩繪陶神燈和陶鏡臺陳列在博物館裏,歷經了歲月的侵襲,依然風華絕代,宛若兩個絕代女子,雖爲暮年,芳華猶在。無論奢華還是儉樸,終是帝王之家,平民百姓永遠無法企及,只能遙望着那一傘繁華。而繁華,總會被歷史雨打風吹去,後人只能扼腕嘆息或沉思。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