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高考作文

【必備】高考語文作文彙編6篇

本文已影響 3.47W人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考語文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高考語文作文彙編6篇

高考語文作文 篇1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日,某大學一名被導師稱爲最優秀的博士生放棄科研,選擇去中學當了教師。導師對此表達了強烈的困惑和惋惜,而當事學生則表示:已對科研厭倦,對中學教學產生興趣。

博士“逃離”科研,一時成爲網上熱門話題,各方觀點不一。

有的人認爲,讓優秀博士去教中學,是人才浪費,是社會人才分配的失衡;

有的人批評現在年輕人過於講究實惠,沒有更高遠的學術追求;

有的人認爲這是時代的進步,年輕人有了自己主動選擇職業的權利;

還有的人認爲……

這件事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或思考?請在這一話題範圍內,自定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高考語文作文 篇2

自 1999 年高考開始採用話題式作文的命題形式以來,逐漸衝破了滿分的禁區,考卷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滿分卷或高分卷。而這些滿分卷或高分卷,幾乎都是個性化作文的範例。

特別是 20xx 年高考,除北京、上海外,其他 13 套試卷都是在教育部《 20xx 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指導下命題。從整體上看,作文命題思路一致,都延續了話題式作文的命題形式,以所給材料和所引話題作爲寫作的導引,仍舊體現出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題目的三自原則。

20xx 年高考作文的評分標準較 20xx 年在分值上有較大變化,即基礎等級中的內容和表達共佔 40 分,減少了 10 分;而發展等級則增加了 10 分,提高至 20 分。這種調整,體現了命題者對考生的期望,同時也提醒考生高分作文必須在發展等級上有所表現,因而具有引領學生落實基礎走向創新的導向作用。

社會上不少人認爲高考阻礙着課程改革,阻礙着素質教育,而事實證明,在承認個性、鼓勵個性、發展個性的全面育人目標上,與課程改革殊途同歸。

一、與課程改革都要求教學個性化

高中語文新課標在課程性質、課程目標中十幾次談到要發展中學生的個性,這表現在學習方式、審美境界、文化傳承、閱讀體驗、發現創新、自主寫作等方面。而高考的三自與發展等級正是對新課標執行結果的檢驗與評價。

1. 三自解放了學生的個性

自定立意:

鼓勵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多維度、多元價值取向地尋找自己的興奮點,從而構思出基於個人思想情感的獨特的立意。以全國卷之一的話題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爲例,過於自信、自信而客觀、不自信這三種情況在聽取別人的意見時就會有不同的表現,而這些不同的表現,也會帶來不同的結果,這樣就可能有十幾種不同的立意;通過這樣的分析,也就會加強答卷人在表達時的辨證思考個性傾向決定關注的熱點。

自選文體:

自選文體的結果,取決於作者不同的思維方法。正是不同的思維方法決定了寫作時所用的文體。從思辨出發,以概念、判斷、推理、證明爲主要方式,就可能寫成一篇議論文;從經歷出發,善於再現形象、交代情節,就可能虛構一篇故事;從形象出發,因物動情、移情於物、物我一體,都有可能玉成一篇散文。於是寫詩歌者有之,用文言者有之;發壯詞宏論者有之,抒真情實感者有之個性隨文體翩然而出。

自擬題目 :

自擬題目,就給了學生廣闊的想象空間與展現個性的機會。

而三自的寬鬆與話題的開放,恰與教育部頒發的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相呼應,即 瞭解自我、信任自我、悅納自我、控制自我、調節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調適自我、設計自我、滿足自我,啓迪着健康的個性。

請看以下滿分或高分卷的題目:

《孫悟空下崗記》《寶釵鳴冤》,表現了作者個性化閱讀的實績;《普朗克的懺悔書》,透露出作者喜愛物理並稔知物理學史的個性;《綠太陽紅太陽》,彰顯出作者未泯的童心;《石碑上的歷史》,記錄了作者重視歷史考證的思想軌跡個性於題目中已初露端倪。

2 .發展等級引導着個性的發現與發展

發展等級主要包括四個指標,即深刻( 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觀點具有啓發作用);豐富( 材料豐富,形象豐滿,意境深遠 );有文彩( 詞語生動,句式靈活,善於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意蘊 );有創新( 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有個性特徵)。

深刻:

深刻集中地表現在善於深入地思考問題抓住事物的規律和本質,預見事物的發展進程。中學生思維深刻性表現爲思維形式的個體差異,即在形成概念、構成判斷、進行推理和論證上的深度是有差異的。思維方法有個性差異,思維規律有個性差異,思維廣度和難度有個性差異。請看:

清晨,陽光透過窗簾柔和地射在臥室地板上,善良的窗簾並沒有阻擋太陽,而是寬容地允許它進來。窗臺上的那缸小魚正歡快地遊着,感謝陽光的普照。我把剛買來的袋子裏的小魚倒進魚缸,老住戶'新朋友'相互碰碰尾巴算是默認了,我突然覺得包容讓整個世界變得和諧。 思維的起點對準日常生活,從新買來的小金魚入筆,化尋常爲神奇,能以近取譬。

有一些飛翔是不要翅膀的,有一些美麗是不需要書寫的 善於從普遍中發現特殊。

一朵紫羅蘭被踐踏,它卻將芬芳留在那雙腳上,這就是包容。每個生命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每種生活都免不了苦難,但有人仍能夠含葩斂翅晏然而處,這就是包容。 思維的角度新穎,從紫羅蘭的視角來看世界,然後推而廣之。

豐富: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需要、理想、意志、動機、性格,也有着不同的興趣、情感、信念和能力。因而,必然會產生不同個性的作文。對色彩、聲音的敏銳感知,對信息技術的熟悉與偏愛,對世態人情的觀察與體驗,都會使學生們筆下展現出不同的關注對象,不同的愛好空間。豐富,給豐富的個性以展現的機會。

例如:

讓我們回到那段令人驚悸的中國知識分子精神傷害史,去看一看那些海洋天空一樣廣闊的心胸,沈從文請黃永玉到這邊來看荷花';楊絳在斗室中精心佈置,等待與錢鍾書的重逢;汪曾祺在自然中尋找樂趣這些看似優雅從容的舞步,有誰知道是旋轉在難以癒合的心靈傷口?他們承受了瘋顛的歷史對每一個清醒者在人格與人性上的踐踏,他們包容了苦難的生命質地,包容了絕望的生存境遇。惟有如此,才能在顛倒的乾坤間仍然挺直脊樑,纔不曾放棄生命的尊嚴,才能等到後來的天海澄清,千秋光明。

能夠包容的生命,即使倒下也會面對太陽;能夠包容的人,在降生、戰鬥、傷殘乃至死亡都會迸濺出鋼花焰火。

伏爾泰蹲過巴士底獄,被流放過英倫三島,捱過政敵的毒打,所有的一切,都未能摧毀這個歐洲的良心',他依然以《哲學通言》召喚同道,以《百科全書》啓迪民衆。此時他包容的,已不僅僅是個人的苦難,他呼喚所有的人正視生命,從沉淪中崛起,從麻木中尋找希望。伏爾泰,以其不老鬆式的包容心態鐫刻在了歷史的里程碑上。 這裏的豐富,來自作者個性化閱讀的積累與對生活的個性化的詮釋。豐富是有着個性化的選擇的。

有文采:

情動而言形,理髮而文現,或直白立論,力求鮮明確切和明白曉暢;或藉助想象,力求訴諸形象而生動感人;或喜用口語詞彙,以呈親切接近;或願以長句表達,以顯婉曲跌宕;或講究修辭格式,於素樸中增添華彩。

請讀:

這些看似優雅從容的舞步,有誰知道是旋轉在難以癒合的心靈傷口?

包容,能使你在貝殼裏找到海,在野花裏看到天堂 !

水,流過歷史,穿越了它對時光的沉澱,流淌出它的變遷與更迭。

這幾句話表現出作者造語、行文的個性,簡潔、靈活,有蘊含,有創新。

有創新:

創新,是智力的高級表現,應該具有五個特點:與創造性活動聯繫;在現成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想象,加以構思,具有個人的色彩和系統性;伴隨着靈感;分析思維與直覺思維的統一;發散思維與輻合思維的統一。

考卷中有童話,有網頁,有寫給十年後將出生的寶寶的信,有將千年歷史再現於今天的戲說。面對未來,大膽袒露心曲;回顧歷史,化腐朽爲神奇。文思活躍,個性張揚。

看了這些高考的優秀作文,真可謂文呈百態盡搖曳,筆有千鈞任翕張。這百態千鈞都是物質的,不是虛無的。它們植根於誠,植根於愛,植根於真善美,植根於獨知地,植根於執筆者的健康個性。

高考給予學生展現個性才華的機會,我們當然要抓住這個機會,讓學生的個性在寫作中開出芬芳絢麗的花朵!

三、探索作文教學的個性化

1 .作文教學個性化與思維品質發展的一致性

我們感到,在教學研究中,必須注意作文個性化與思維品質發展的一致性,個性不是憑空產生的。我們從小學生的詩歌創作中已能明顯地看到這一點,如 深圳寶城小學三年級學生的詩《雪》: 大雪紛紛下,漁翁獨坐船。莫說人孤獨,還有寒梅伴。 就表現出了作者獨特的審美觀和人生價值取向,確有比古人豁達的地方;武漢太平洋小學二年級學生的 《 看東湖美景 》: 山色美麗春長在,湖水碧綠蕩輕舟。路邊楊柳排成行,園中游人似水流。 是從宏觀着眼,由遠即近寫來;而 深圳寶城小學三年級學生的《 荷塘 》: 荷葉清幽碧,露珠花葉藏。花香滿塘溢,蛙兒踞前唱。 則是微觀入筆,形、聲與情並茂

因而,必須從發展學生思維品質的角度入手,具體研究學生個性的發展情況與發展途徑。因爲寫作是有形的思維,而思維是無形的作文。

2. 作文個性化與 閱讀個性化密切結合

作文與閱讀密不可分,個性化閱讀可以爲作文提供個性化寫作的範例,積累個性化的體驗與感悟,借鑑並實踐個性化語言的運用,發現個性化思維的特點與規律。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給學生搭建自主閱讀的平臺,注意創設表現與交流的情境,注意建立個性化閱讀與寫作的評價。

四、個性化教學呼喚教師個性的發展

有位專家說: 沒有教師的生命質量的提升,就很難有高的教育質量;沒有教師精神的解放,就很難有學生精神的解放;沒有教師的主動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展;沒有教師的教育創造,就很難有學生的創造精神 教育是一個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變得完善的職業。

教師 課堂教學個性化的表現是全方位的,從備課、課堂教學、評價等教學的全過程,到教學語言的設計與運用,乃至形成獨特的語言表達風格,無一不是教師個性的外化。不管教師具有怎樣的個性,它們在課堂教學中一般表現爲言語能力的流暢性、教學設計的靈活性、着眼於學生自我建構的變通性,以及教師教學的獨創性和精緻周密性。教師通過個性化教學,充分認識學生的個性差異,把握這些差異,運用這些差異,促進學生全面迅速地發展。

與課程改革爲寫作個性化研究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臺。無個性即無人才,而個性需要個性來啓迪,因而教師自身的個性發展也很重要。正如古希臘特爾菲神廟的神諭 你要認識你自己一樣,教師本身個性的自我認識、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文如人面,千人千面;文如其人,千人千文。作文中的個性化表現無可旋避。那麼,對語文教學個性化的研究就必須跟上。

高考語文作文 篇3

家教:包拯爲它公正清廉,被老百姓尊稱爲包青天。他擔心家人子弟利用權勢貪污腐化,因而自述家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亡疫之後,不得葬與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銘教:宋代詩人蘇武的長子蘇邁赴任縣太尉時,蘇軾送給他一個硯臺,上有他親手所刻的硯銘:“以此進道常若渴,以此求進常若驚;以此治財常若予,以此書獄常思生。”

鞭教:岳雲12歲參軍作戰。一次騎馬下坡。沒注意地形,人馬栽進溝裏。岳飛喝令按軍法鞭打岳雲,衆將求情不允,責打百鞭。此後岳雲刻苦訓練,勇猛作戰。1134年攻打隨州時,揮舞40公斤重的鐵錘。首當其衝第一個登城。岳飛教子的原則是:受罪重於士卒,作戰先於士卒,受功後於士卒。

名教:1945年,革命老前輩林伯渠6歲的小兒子要讀書上小學了。林老對兒子說:“上學,該有個地道的名字,我看你就叫用三吧!”兒子疑惑不解,林老解釋說:“用三者,三用也。即用腦想問題,用手造機器,用足踏實地!”

聯教:無產階級革命家吳玉章曾撰寫一幅對聯掛在堂前。上聯:創業難,守業亦難,明知物力維艱,事事莫爭虛體面。以此教育子孫後輩要艱苦創業,勤儉持家,切不可鋪張浪費,追求虛榮;下聯:居家易,治家不易,欲自我以身作則,行行當立好楷模。指出做長輩的要時時刻刻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處處做出好樣子,成爲後輩們效仿的楷模。

章程教:老舍先生的教子章程,一是個必非考一百分不可;二是不必非上大學不可;三是應多玩,不失兒童的天真爛漫;四是要有健全的體魄。總之,老舍先生認爲,孩子不必爭做“人上人”,虛榮心絕對不可有。

專家分析:教育後代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色,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關注人性,關注品德,既嚴厲又慈愛。

適用話題類型:“家庭教育”“教育與成才”

高考語文作文 篇4

距離高考還有兩個月,你的複習到了什麼程度?語文還有沒有提升空間?這時需要你回頭看看。一般情況是,複習像猴子掰玉米,撿了新的,丟了舊的。這時候重要的不是加班加點做題,而是回頭看看哪些該做,哪些可以少花時或者不花時,爭取單位時間效率的最大值。

一、強化識記,提升第1捲成績

識記內容記得快,也忘得快。不少學校複習是從前5題開始的,當時可能識記效率很高,掌握較好,但這些畢竟是強記的,不能長久,加之後面複習其他點,因任務重而沒有時間去鞏固。根據我校的經驗,第一輪複習結束,閱讀鑑賞上來了,但前5題反而降下去了,因此,建議各位考生在最後兩個月特別是最後一個月強化前5題識記練習。最好的方法是把記與練結合起來,記落實到練,練鞏固記,天天記,天天練,每天花10分鐘練就行了。可以這樣說,第1卷(主要是前5題)決定語文科成敗。

如果你的閱讀鑑賞水平上來了,你就不要擔心馬上降下去,正像提上來不能立竿見影一樣,因爲閱讀鑑賞是長線點。但識記要重複,根據艾賓浩斯記憶規律,記憶不斷重複就成爲長時記憶,就難以忘記。一般情況,最後一個月強化第1卷,能讓語文平均上升3-5分。

識記點不僅是字詞音形義,還有該背的課文。背誦課文可分兩個層次,一是20xx年(今年考試說明默寫依據)高中語文教學大綱規定的三十篇古詩詞和十篇散文,這些詩文一定要逐字逐句默寫。弄好了這塊,保證默寫不失分。二是每冊教材編者要求背誦的,能背誦並默寫重點句,所謂重點句是指揭示中心的主旨句,點睛句,精闢議論句,精彩描寫句等。這些句子可以成爲你作文的語言或材料。

二、 經營作文,讓語文得高分。

如果說第1卷是語文的穩定器的話,那麼作文是得高分的法寶。語文要上120分,作文應上50分;如果作文在50分以上,你的卷分應該超過120分。

這個時候作文的每個點應該都已訓練過了,衝刺階段主要是爲了升格。我提供以下幾點備考方法:

1.備材料。很多考生把精力花在猜題上,網絡上也有不少押題,他們便天真地認爲押幾個題就可以上考場得高分。我認爲琢磨琢磨可以,但不可信以爲真,高考題是難猜中的,如果被很多人猜中了,那樣的命題是失敗的。怎樣有效?備材料,從多角度提煉材料。一個材料能提煉出多個話題或觀點。多備幾個材料,也許今年考的題目或話題就在你備的材料中。這既是一種作文的思維方式,又是一種思想的積累,是一種以不變應萬變之策。

例如20xx年一位感動了中國的湖南衡陽的張海迪式的女性李麗的事蹟,可以提煉出以下話題或觀點:(1)堅強;(2)苦難中成才;(3)愛的力量;(4)善良;(5)樂觀……

又如感動中國人物——李曉蘭,根據她的事蹟可以提煉出以下話題或觀點:正義,堅守,責任,良知等等。還有今年初的抗冰救災,北京奧運以及去年的探月工程等等。

特別可以利用課文作材料,把要背誦的課文與備材料結合起來,一舉兩得。例如《屈原列傳》第3段是必背課文,我們還可以將他作爲作文材料,從多角度提煉觀點,可以提煉:挫折成就偉大;識人用賢,不分親疏;正道滄桑;生命的價值;良臣與昏君等。

2.強化審題立意

作文限制儘管在減少,但不可能無限制,如果無限制的話,只要背誦幾篇好文章進考場就行了,這纔是對考生最大的不公平,因此我省今年高考說明明確是寫有限制的作文,這樣的作文是“戴着鐐銬跳舞”,就看誰舞姿更美。

每年高考閱卷,對偏題作文是毫不留情的,因此,審題立意與識記同等重要。湖南語文卷作文形式這4年考了兩年話題作文,兩年命題作文,其中一年只能寫議論文。今年限制一種文體的可能性不大,因爲不符合時代精神,但作文形式操作空間較大,近年來有一種介於話題作文與材料作文之間的形式,我們稱它爲新材料作文,請考生注意練習。

什麼是新話題作文,我以一例來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據有關部門調查,六年來我國國民圖書閱讀率持續走低,1999年爲60.4%,20xx年爲54.2%,20xx年爲51.7%,而20xx年爲48.7%,首次低於50%。造成圖書閱讀率持續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識字的人爲什麼不讀書?中年人多數說“沒時間”,青年人多數說“不習慣”,還有人說“買不起”、“沒地方借”。

與圖書閱讀率走低相反,網上閱讀率正在迅速增長:1999年爲3.7%,20xx年爲18.3%,20xx年爲27.8%。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分析:這道作文試題,既不同於以前的材料作文有個中心,也不同於近幾年的話題作文有個話題,而是介於材料與話題之間,給定材料,不給定話題。這種形式姑且稱之爲“新材料作文”。

這則材料的中心話題就是“讀書”,是討論讀書的“問題”,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叫“主題”,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變化。“問題”比“主題”更寬泛,更給了考生寫作的空間,考生自由發揮的餘地就更大了。“問題”這種提法,也更接近新課程的要求。

從文章寫作構思來看,可以寫讀書的感受,痛苦和快樂,寫好書對你的影響,寫與書結緣的故事,寫有關教材的東西,寫對有關人們越來越不讀書的原因的探究,比較紙質書籍與網絡書的優劣與異同,寫提高人們讀書的積極性的方法,寫讀書對國家、民族的重要意義等等都可以。只要保持格調高尚,積極健康,與“書”有關,一般不會離題。

當然不能僅備新材料作文,命題作文這種傳統的形式現在又被人們重視起來了,我們當然也得重視。

一年一度的高考帶動社會的關注。

高考語文作文 篇5

——與外國留學生聚會演講詞

親愛的朋友:

歡迎你們來到中國!

作爲當代中國青年,我有責任與義務當好你們的嚮導。帶領你們品味古老中國的魅力,感受開放中國風采、氣度。

來中國之前,你們的`記憶裏可能會閃現京劇的變臉,也可能早已在唐人街品嚐過豐富的中華美食,甚至在好萊塢影片中見識了中國功夫的厲害。那是我們古老中國的國粹,曾經代表中國,或許今天依然代表着中國的一個側面。從京劇與好萊塢功夫片中,你們可以看到中華民族的智慧與力量。品嚐着中華美食,你肯定也意識到中國人民歷來就懂得享受生活的逸趣。這樣的中國或許出現在你們的典籍當中,也閃現在你們的生活裏。我們就是在這樣的中國里長大,我們的身上流淌着我們這樣的血脈。因爲,這一些是共同構成我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人類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多種文明。但是隻有我們中華文明從來沒有中斷過。因爲我們的心底,一直有一個信念,就是用傳承、發展、開放、包容的眼光對待人類文明成果。毋庸諱言,我們古老的中國曾經因固步自封有過屈辱。但是,一代又一代的社會棟樑勇扛肩上的責任與使命,他們意識到任何一種文明從來都應該是開放包容的,都應該在傳承、交流中發展壯大。於是,20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勇於向世界敞開胸懷,主動吸收人類文明成果。短短几十年,中國就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一個貧窮落後的中國早已舊貌換新顏,一個發展繁榮的中國巍巍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你們的到來就是最好的註腳。高鐵日行一萬里不再是神話,高峽出平湖已早已成了美麗畫卷。就連你們也享受到了移動支付帶來的便捷,一部手機走遍中國。發展的中國日益惠及全體13億中國人民。今天的中國已成爲全球的焦點。前幾天的一路一帶高峯論壇已經畫好了美好藍圖,世界各國共襄盛舉,共享繁榮。這是一個開放的中國,這是一個新生的中國。

當然,中國太大,僅是人口就比今天的歐洲還多。我們絲毫不會隱瞞,中國也會有不少還要發展的地方。比如,朋友們可能會問:北京的沙塵暴怎麼沒完沒了?合肥的天怎麼沒有柏林的藍?毋庸諱言,中國發展進程當中帶來的挑戰仍然不少。因此,朋友們看到大上海的繁華時,也要看到雲南的貧窮;坐着高鐵穿行大半個中國,享受便利的時候,也要關注鐵路沿線不少破敗的鄉村。這樣觀察中國,你纔會看到一個完整的中國。就像我行走在帶紐約,也會不小心看到街頭的流浪漢;就像我穿過非洲大陸,也會發現這片大地勃勃生機。

親愛的朋友,這樣看中國,你便會懂中國,你便會明白爲什麼經濟世界第二的中國今天仍然是發展中國家。這樣看中國,你便會看到古老中國發展的脈絡、亮點、現狀。因爲這纔是一個真實的中國。

我相信你們與我一樣都對自己的國家心懷使命與擔當。

再次歡迎你們來到中國。期待你們,用雙腳去丈量中國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我願意做你們的嚮導。

謝謝!

高考語文作文 篇6

夕陽籠罩下,村口一片靜謐安寧。橘紅色的陽光滲過茂綠枝葉間的縫隙,在天地間洇出一幅金燦燦的油畫。

我又一次邁進村子,卻再也辨不出曾經的痕跡。村口的老人們喃喃說道:“扎傘的老王在你走後兩三年就死啦,這不,十多年光景,當年那個還吮着指頭的你,現在都長成大小夥嘍。歲月不饒人哩……”見我欲問,一旁佝僂着背的老太太插嘴上來:“若是說來,你該還記得那炒米師傅吧,喏,再往前走兩個巷口便是。”

年幼時的我,恍惚以爲村裏的所有都是永恆的。可歲月從沒有停止她那匆匆的腳步,逝去成了不變的旋律。好在,還有這樣一處值得我惦念。

走上前去,三五人羣團着的,不須再辨,正是我幼時那位炒米匠。他端坐在不知誰家砌房留下的水泥墩上,正心無二顧地邊旋轉邊望着抓在手上、早已炭黑的葫蘆形爐膛。陽光靜靜地覆在他的額頭上。黝黑的額頭上溝壑縱橫,沁出的細密汗珠簇擁着,反射出迷人的金光,似一抔泥土中散落的金粉。

他的右手正奮力地鼓着風箱,簡陋的爐竈上火苗躍動。一旁的小爐竈上支着一口鍋,清淨的汁液正燒得噼啪作響。細細聽來,寰宇間彷彿只剩下火苗炙燃的嗞嗞聲。輕輕一嗅,糖汁熔化的絲絲甜意直潤肺腑。

炒米匠望着壓力錶,輕輕一喚:“要炸嘍!”平淡中滲出一絲威猛,把一個三四歲的女孩嚇得哇哇直哭。炒米匠嘴角輕咧,圍觀的大人倒是笑得前仰後合。只見他嫺熟地把爐膛塞入布篋中,手中一根杵棒猛力一撥,“嘭”地一聲,白煙繚繞。那孩子這會兒破涕爲笑。脆脆的香氣混合着糖汁軟軟的清甜讓人心曠神怡。

趁着熱,炒米匠將筷子挑起一絲糖汁,拉伸成一條綿綿的線。火候到了,將糖汁倒入了一旁的淺鐵盒,再將新制的炒米倒入,竹篾將混合好的炒米糖攤平,待冷卻了用刀切成方塊,便成爲我童年裏最戀戀不捨的美食。

“還是當年那般香呦!”我輕輕吐了一句。炒米匠這才擡頭,仔細地凝望着我,愣了好一會兒方纔恍然大悟。他笑盈盈地望着我:“還行還行,真沒想到你居然也長成這般大了。”我笑問:“如今生意如何?要知道,當年的我可對你崇拜得不行呦。”他似有心思般輕輕一嘆:“曾經,我們也以爲這手藝會傳下去。這才十多年時間,哎……光陰過得真快呀。”

我品出他心中的一絲不捨,悄悄離開,心中縈繞着些許困惑。回頭望去,炒米匠和他的活計兒沉浸在薄暮裏。

薄暮依舊,炒米香。吆喝聲漸漸地,漸漸地,寂了下去。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