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八年級作文

【精華】八年級下冊作文彙總六篇

本文已影響 1.35W人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八年級下冊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八年級下冊作文彙總六篇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1

我的家鄉是一個美麗的城市。五大連池,這裏被十四座火山圍繞,有兩個神奇的泉子,它們別是南泉和北泉,被譽爲世界名泉。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石海。

石海上有一個方便人們觀看的平臺,站在平臺上面一眼望去,真像一片大海,它波濤洶涌,一排排浪花推起,真是壯麗無比啊!石海上長着生命力頑強的小草,它們嵌在石海上,給是海上增添了一處綠色。

石海上千奇百怪熔岩石真的可以想像出很多景象,看!熊、獅子、石猿、駱駝等,石海還真是個天然動物園哦!

國防部部長張愛平將軍曾提詩:“五池十四山,地火衝雲天。石龍舞石海,羣山立水間。石海兩個字也是將軍所提的。

石海的形成是火山噴發所成的,石海壯麗無比。

石海被科學家稱爲‘天然火上博物館’和‘打開的火山教科書’。我家鄉的石海多麼壯觀呢!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2

此次張家界之旅的第一站便是黃龍洞。

一進洞口,便是千奇百怪的石筍、石瀑、石盆、石幔迎接我們。哇,真神奇啊!

據說1984年,幾位探險者在山民的指導下發現了一處被雜樹掩蓋着的山洞,強烈的好奇心驅使着他們披荊斬棘,摸進了洞口,於是這座世界溶洞奇觀就展現在人們面前。

我們一羣人順着石階往上走,來到了一條暗河邊,我們乘上了小船,導遊說那條河下面有娃娃魚,我可不想變成它的晚餐。

上岸後,看到立着10多根10米高的石筍,特別是那根定海神針,它是黃龍洞的瑰寶。這是一根高19。5米的石筍,長了20萬年,100年才長1釐米!就是靠着那從洞頂往下滴的水,一點一點微乎其微的沉澱物才慢而又慢的長起來的。

黃龍洞真是一個讓人流連往返的地方。

漫步青山綠水間

今天,我們來到了位於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東北邊的金鞭溪,聽說張家界有五處溪流,最大的就是金鞭溪了。

我們隨着蜿蜒的山路穿行在濃郁的森林中,青山上,山巒疊翠,野花綻放。青石板路邊,一條清亮亮的溪水自由自在地流淌着,這就是嚮往已久的金鞭溪。我和同行的幾個小朋友紛紛跳進了溪水裏,清清的河水有絲絲涼意,快樂的魚兒游來游去,顯出萬般生機,一個哥哥俯身捧一把溪水說到“甜的”。

導遊把我們叫上來繼續往前行,這裏的空氣好清新啊!媽媽常提醒我要深呼吸,我真想把身體裏的廢氣都吐出來,換上這裏的清新空氣。我真想變成一個神仙,每天都飛到這裏來呼吸空氣。

這時,傳來幾聲清脆的鳥叫聲,讓人不由得想到“鳥鳴山更幽”的佳句,一股清涼就涌上心頭。難怪說,水是山的精靈,有了水,山就清翠,樹則更加蔥蘢。

茅巖河漂流

今天早上,起了個大早,乘上車去茅巖河漂流。山路盤旋,大約一個小時,纔到了茅巖河漂流的入口。

剛下車,就像打仗一樣,好不容易纔領到了橘紅色的救生衣。我請媽媽買了瓢、水槍,做好打水仗的準備。我穿好一次性雨衣,套好救身衣,拿上我的“武器”,出發。

皮艇緩緩的離開了岸,心情也在這一刻緊張和興奮起來。

兩岸青山向遠方伸展,山上是濃濃淡淡的綠,恍如童話般神奇,河水盪漾,倒映着羣山。

沒行幾分鐘,一隻皮艇便向我們發起“攻擊”,我們趕忙迎戰,不一會兒,便水花四濺。激戰以後,我的頭髮就掛滿了水珠。

不一會兒,到了鬼門關,船在一上一下的河水中搖搖晃晃,我不由得發出一聲聲尖叫,真是又刺激又好玩。

茅巖河,再會。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3

“到民間採風去?什麼風啊?”也許你會有些疑問,不過看了下面,你就會明白了。

人情風

這第一風自然是要採這人情風了。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咱這諾大的中國若是沒了這鄉里互相幫助的人情風,恐怕是安寧不了了。鄉親之間你幫我、我謝你,和睦融洽,何樂而不爲?所以人情風就是這民間最亮麗的風景線了。

節日風

家鄉的節日多的很!雖不比那“洋”節排場、但也是這泱泱大國的傳統啊!“每逢佳節倍思親”,節日是遊子對家鄉的深切思念、親人的不捨與牽掛。對於現在的90後來說,比較潮的就是情人節了,不過他們只曉得二月十四日的情人節,哪裏知道七月七日的牛郎與織女啊!

特產風

說到這特產風咱安徽最出名的便是那徽菜與茶了。徽菜咱天天都吃,雖不知其詳也略知一二。茶葉最好的應是那黃山毛峯了吧!自己雖然沒能有幸品嚐,其盛名卻已久聞了。這特產就先聊到這了,別的我也不知道了。

習俗風

家的習俗到現在也剩不了多少了。除了那一兩樣重要的,便都被科學現代化潮流給衝跑了。清明節‘踏青’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其用意就是以祭奠祖先,順帶告誡後生小子要好好讀書。

其實家鄉的風也挺多的只是本人才疏學淺寫不忘家鄉的本色風韻,只能在大家面前寫寫皮毛。

採民風采不完民間的萬種風情,看家鄉看不盡家鄉種種俗事。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4

暑假,我回到了故鄉,一個山裏的'小村莊。故鄉有山,卻不似張家界那般壯絕奇麗,峯陡山奇,也沒有高原那延綿千里的情懷。  故鄉的山不高,也不陡,但也不矮,不少,很常見,很普通。如疙瘩,長滿了大地的皮膚;如雲彩,佈滿了整個天空;如大海的波濤,一波接一波,永不完絕。

故鄉的山,一座連一座,親密地依偎着,不知道哪裏是開端,哪裏是結束,只見那一起一伏,看不到結尾。這裏的山十分相似,沒有爸爸或爺爺的引導,我就找不着回老屋的路。山腳是一片又一片的竹子林,顏色碧綠,十分細膩,像姑娘的裙邊。竹林之上是些稀疏的松柏林,似墨染的現代畫,沒有規則,卻又似乎很有些意思。山頂上,露出一帶大塊大塊的岩石,好像堅硬的額頭,讓人心生敬畏。一陣風吹過,竹子一搖一擺,掀起了波瀾,還發出“沙沙”的聲音;松林也用那低沉的“嗚嗚”聲相應和,不知躲在哪裏的知了也來湊熱鬧,“吱——吱——”地叫着,聽着覺得滑稽。這裏夏天雨水多, 山頂上常常罩着厚厚的雲,有不少雲片被山掛住,就在山的額頭上左右衝突一陣,再從一個山坳處逃走。

所有的山都被一條河圍住了。下雨的時候水就會漲起來,急急的,看不到底;平時,那條河清清淺淺的,悠悠地往前流,不知道去了哪裏。在山裏轉悠得久了,我發現了河的奧祕,原來,山上有不少小溪流,有的隱在樹叢中,有的就裸呈在岩石上,有的從泉眼裏流出來,有的從石頭縫裏滲出來,水滴匯成細流,細流聚向小河。人們在河彎彎邊洗衣服,洗菜,灌溉農田更是少不了它。

山是那麼敦厚,它卻用水的涓涓情懷滋養着故鄉的一切生靈。在故鄉,有我的爺爺奶奶,叔叔嬸嬸,姑姑姑丈,還有堂哥表哥。我的爸爸出生在這裏,從這裏走了出去,但是我們常常在寒暑假回到這裏。

爺爺極疼我。我在故鄉的日子很少,爺爺想方設法照顧我。爺爺瘦瘦小小的,臉色如故鄉的泥土一般,那一道道的皺紋就像山間的溪溝,而那手掌就像極了松樹皮;話很少,看着我時卻總是笑微微的。每天早晨我醒來,爺爺就不見了,等我吃過了奶奶煮的面,爺爺纔回來。爺爺就添一大碗還熱在鍋裏的面,那面熬得久了,都快成糊糊了,可爺爺一句也不多說,就“呼呼”地吃掉。過一會兒,爺爺又出去了。我到山上去玩,纔看到爺爺擔着兩隻大木桶,在田裏忙活。我曾經試着去提爺爺擔滿水的木桶,才吃驚地發現,別說提起來了,推動它都有些困難呢。我才發現爺爺竟有那麼大的力氣。我怔怔地想,是什麼給了爺爺力量?是這故鄉的大山?

我愛在山上與同鄉的朋友們玩耍。累了,就採幾片葉子鋪在樹蔭下的石頭上,或坐或臥;渴了,就採樹上的山棗,或者到山坡上的瓜地裏摘個沒熟的西瓜,我是遠客,不會捱罵的。有時會揪一種紫色的小果子吃,酸甜酸甜的,味道很好。在山上,偶爾還能發現一些有趣的東西,比如一塊漂亮的石頭,或是一種像劍一樣的木棍,在朋友們眼中,都是極好玩的。這次,我回來,爺爺上山砍柴時,順帶砍了些竹子,給我做了一副弓箭,好玩極了。

在山間靜靜地走着,風習習吹過,我感到自己是山的一分子,我是樹木,是花草,是知了,是沙粒,是清泉。啊!故鄉的山!

秋天是金色的世界,落葉從樹上飄下來,鋪上了一條條金色的小道,松果也從樹上落下來,等着明年發芽了!

冬天,下雪了,整座山像蓋了雪白的棉被,進入了甜美的夢鄉,等着春姑娘來叫醒它。

我愛我美麗的家鄉。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5

度過青澀的初一,我踏進了初二的階梯。曾幾何時,每當我望着初二這個神祕而又陌生的教室時,它總是讓我有一種敬畏的感覺。我曾經嚮往屆的初二生詢問,它究竟是怎樣的:有人說它是高山,需要抓住一條信念的繩索,努力向上攀登;有人說它是帆船,領略它神聖的美景;有人說它是沙漠,谷地,衆說紛紜。

面對着衆多的答案,我開始迷惘了。如今,親自走進了初二,才深深地感受到了初二的生活,雖然,初二生活很忙,但苦中有樂,人常說艱苦的環境更能激發人努力向上,培養學習的興趣,初中的功課於小學比起來十分不同。爲了不讓我的成績一落千丈,我不知疲倦的讀書,想把知識一股腦的都裝進腦袋。雖然儘管這樣考試也有失利的時候,可我從不氣餒。我的心因爲每天的忙碌而變得充實。

然而在初二中,緊張的學習並不是枯燥的,當你終於解出一道困擾你許久的難題時,那種感覺如同清風徐來般清爽。初二是人生的一次考驗,無論生活有多大的困難,只要我挺直胸膛,勇往直前,雖然前方有陡坡,但我毫不畏懼,我要努力地走下去。

每天早上,我在和煦的晨光照耀下朗朗讀書,在充滿陽光的教室裏快樂的學習,在寬敞的校園裏與同伴玩耍。我們成爲了一個大集體,就像小學一般,共同分享陽光,分擔風雨。

轉眼間,時光匆匆流逝,在這個生機勃勃的校園裏我已度過了兩個學期。在這兩個學期當中學到了很多東西,也通過了重重考驗,克服了種種困難。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6

樂園,生我養我的地方,我爲你感到自豪,我願爲你歌唱……

那蘊滿神祕的大山,那碧透人心的龍潭河水,那優美的傳說,那樸素的風情,奏出了一曲充滿生機的綠色旋律。

誰不知道樂園是山歌之鄉?你看,農民都纏着頭帕,穿着草鞋,一身山裏打扮,一口濃重的樂園鄉音。雖然顯得有點土氣,但土家人的生活是美滿的,心情是歡快的,嗓子是圓潤的。他們一邊勞動,一邊唱山歌:“黨的政策是天平,左右兩端都平衡……”那歌聲匯入龍潭河,流進了長江、大海;那歌聲從大山裏飛出,越過千重關山,飛到武漢、北京……他們的歌聲有泥土的氣息,有樂園的韻味,有土家的風格,情真,質樸,生動。

我喜愛樂園,我愛樂園的歌。當你走進樂園的村村落落時,你會驚奇地發現,幾乎沒有不喜歡歌的。每年7月黨的生日來臨之際,樂園便舉行山鄉賽歌會。男女歌手穿紅着綠,雲集樂園鎮,這裏霎時成了歌山歌海,熱鬧異常。“樂園”真可謂名副其實的樂園。

歌聲入耳,使人如醉如癡。在賽歌會上,歌手們總要炫耀自己一番:“你歌沒有我歌廣,祖先埋在歌山上,大哥名叫歌師傅,二哥名叫歌秀才,我名就叫歌口袋。”對方不等歌聲落音,就接着唱道:“桑木扁擔三尺長,挑起歌本到處唱,長陽唱到北京城,萬首山歌獻給黨。”

若是男女對唱,則更是情深意長了。女的唱道:“想唱山歌不怕羞,情哥哥你快擡頭,先看山上花引蝶,再看溪邊藤纏柳。”男的唱道:“情妹唱歌哥擡頭,歌聲隨着妹妹走,花引蝶來蝶戀花,藤纏柳來抱成球。”男女合唱:“阿哥阿妹情意深,好比芭蕉同根生,阿哥好比芭蕉葉,阿妹好比芭蕉心。”陣陣歌聲招來熱烈的喝彩。

這一年一度的賽歌會,成了土家人的盛大節日。其實平日裏,土家人也同樣愛唱歌,總是這山唱來那山和:“又有稻穀又有茶,採了頭茶二茶發,割了早稻晚稻青,稻穀飄香麥抽芽。”那一聲聲悠揚的歌聲,飄過一山又一山,聲聲比糖水還要甜。

啊,樂園!充滿歡歌的樂園,願你的優美歌聲長盛不衰!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