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四年級作文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3篇

本文已影響 2.17W人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四年級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3篇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1

每年家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民間傳統節日。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傳説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據説往河裏投粽子,讓魚、蝦、蟹吃飽了,它們就不再吃屈原的身體了。

端午節前夕,我家中便熱鬧起來,媽媽張羅着爸爸淘糯米,自己在一旁洗粽葉,外婆呢,把煮好的粽葉疊齊,準備包粽子。我湊上去一看,用料是又大又肥的豬肉,晶瑩錫透的糯米讓人不可以不“口水直流三千尺”。

“饞貓!還沒開始就想吃啦?”,外婆笑咪咪地説,“沒事來幫忙,不要閒着!”我向外婆吐吐舌頭,搬來椅子坐下包了起來。外婆又發話了:“糯葉疊成漏斗形……”“知道知道,您包時我瞧得可仔細呢!“沒等外婆説完,我就搶了話,一邊又忙活着包了起來。拿起幾張粽葉,我反它們疊成漏斗形,放一勺糯米,再放幾塊豬肉,剩下的又用糯米裹了起來,繞了幾下,終於吃到了自己包的粽子,這個端午節真有意思!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2

粽子是端午節節日食品,傳説是祭投江屈原而發明。

往年的粽子總在市場或超市買現成的`,今年纏着奶奶硬學包粽子。奶奶拗不過,只好答應。

跟奶奶學包粽子。只見奶奶拿張粽葉,手卷,粽葉便成個空心圓錐形。學着奶奶的樣子,拿張粽葉,想捲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奶奶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粽葉角,右手將粽葉另一角往裏卷,一面拉緊,一面放鬆些。”經過奶奶的指點,卷好粽葉。

接着,奶奶空心圓錐形粽葉裏插根筷子,拿調勺舀些糯米放裏面,然均勻地搖動筷子。奶奶説:“搖動筷子時輕些,粽葉包緊些,看……”奶奶邊説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包粽子像點樣子。

然捆繩。只見奶奶兩手捏緊粽葉,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兩圈,結繩頭,一個漂亮粽子就包好。照着捆好第一個粽子,完成了!

最後一道工序煮粽子。綁好粽子逐個放鍋裏,然後放入冷水滿過粽子點火。水開15分鐘後,鍋裏粽子互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一個小時即可。

香噴噴的粽子煮好,迫不及待地品嚐自己的勞動成果。啊,真好吃。

通過這次包粽子,既吃到美味粽子,又懂得個道理:學好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還有恆心,這樣才能學好本領。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3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也不例外,最重要地是,今年我要趁這個機會,跟祖母學習包粽子。

首先我們要準備的東西有:糥米、精肉、花生、細繩、粽葉和調羹等,東西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包了。

只見祖母先拿起一張粽葉,熟練地將粽葉捲成漏斗形。我認真地觀察着,簡直太簡單了嘛,還沒等祖母教我,我就急不可待地包起來了。可是等我自己卷的時候,看似簡單的事情,無論我怎麼卷,就是不成樣子,我有點不耐煩了。祖母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地對我説:“做一件事情,要認真地去做,剛開始做不好,這是正常的,只要你堅持下去,就一定有好結果。”聽到祖母的話,我非常羞愧,臉紅得好像蘋果。我重新坐到餐桌邊,祖母又耐着性子對我説:“天豪,彆着急,左手拿住粽葉,用食指和中指夾住粽葉,再用右手把它捲成一個漏斗形。”祖母一邊講解一邊示範。在她的再三指導下,我終於把粽葉折成漏斗形了。接着,開始放糯米、精肉,最後,祖母教我把粽葉層層包裹、穿過粽子,用細繩打成一個結,這樣,一個不太像樣的粽子終於在我手中“誕生”了,我興奮不已。祖母還告訴我其他粽子的形狀和品種,在祖母的鼓勵下,我又接二連三地包了好幾個。

接着,祖母把粽子放進鍋裏開始煮,等到屋子裏飄滿了粽子的清香時,我知道我們包的粽子新鮮出爐啦。我迫不及待地找到我包的粽子(祖母給我做了記號),津津有味地吃着,感覺有一種成就感。

今年的端午節,我不但學會了包粽子,還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恆、不能放棄的道理。真是一個讓我快樂的端午節啊!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