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關於老師給我健康的印象閱讀理解

本文已影響 3.31W人 

閱讀下列文段,完成後面題目。

關於老師給我健康的印象閱讀理解

老師入情入理的講課也在我心上雕鏤下深刻的印象,培養了我課外閱讀的興趣。國文老師教古文喜歡大聲朗誦。記得一次教辛棄疾的詞《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老師朗誦時頭與肩膀左右搖擺着,真是悲歌慷慨,我們這些做學生的,愛國情懷油然而生。此後我每次登上滿眼風光的北固樓,望着滾滾長江水,回顧千古興亡事,總是感慨萬端。不用說,這首詞我至今還能背得滾瓜爛熟。我就是從那時開始愛讀辛棄疾詞的。也是在初中讀書時,來了一位代課的國文老師,是年輕的新派人,他喜歡教白話文。有一次,教到田漢《南歸》中的詩:“模糊的.村莊已在面前/禮拜堂的塔尖高聳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園柳/屋頂上寂寞地飄着炊煙。”老師朗誦着,進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動的神情凝注在眼睛裏。這種感情傳染了整個教室,一堂鴉雀無聲,大家都被深深感動了。這幾句詩鐫刻在我的心上,幾十年過去,至今還能信口背出。此後,我對新文學更有興趣,讀了許多有名的中外小說,開闊了眼界,使自己的心與時代更加貼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憶,就彷彿看到了國文老師那左右搖晃的身子和那注滿情思的眼睛。

小題1:這一段文字敘述的是什麼往事?作者認爲這一往事對她而言,有怎樣的意義?請用簡要的語言概述。

小題2:老師的講課給我的印象很深,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請舉兩例,做簡要的分析。

小題3:“如今只要稍一回憶,就彷彿看到國文老師那左右搖晃的身子和那注滿情思的眼睛”這一句話,在這一段文字中的作用是什麼?

小題4:兩位國文老師的教學方法和內容有什麼不同呢?他們對“我”的影響分別是什麼?

參考答案:

小題1:這一段文字敘述了中學時代“我”的國文老師入情入理的講課情形。其意義是:①在“我”心上雕鏤下深刻的印象;②培養“我”課外閱讀的興趣。

小題2:①“不用說,這首詞我至今還能背得滾瓜爛熟。”②“這幾句詩鐫刻在我的心上,幾十年過去,至今還能信口背出。”從“至今”“幾十年過去”“滾瓜爛熟”“信口背出”這些詞語可以看出時間過去很久,但記憶卻清晰非常。可見老師所講內容給“我”印象之深。

小題3:具有照應前文的作用,強調了老師入情以及給“我”印象之深。

小題4:第一位教師教授的是辛棄疾的詞,“老師朗誦時頭與肩膀左右搖擺着,真是悲歌慷慨”,培養了“我”的愛國情懷;第二位老師教授的是田漢的新詩,誦讀時“進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動的神情凝注在眼睛裏”,使“我”對新文學更有興趣。

小題1:試題分析:抓住“國文老師教古文喜歡大聲朗誦。記得一次……”可知這一段文字主要敘述的是國文老師入情入理的講課情形。“這幾句詩鐫刻在我的心上,幾十年過去,至今還能信口背出。此後,我對新文學更有興趣,讀了許多有名的中外小說,開闊了眼界,使自己的心與時代更加貼近了。”點出了意義。

小題2:試題分析:抓住“不用說,這首詞我至今還能背得滾瓜爛熟。”“這幾句詩鐫刻在我的心上,幾十年過去,至今還能信口背出。”可知老師的講課給我的印象很深。

小題3:試題分析:這句話強調了老師入情以及給“我”印象之深,在結構上照應前文。

小題4:試題分析:“老師朗誦時頭與肩膀左右搖擺着,真是悲歌慷慨”,這培養了“我”的愛國情懷;第二位老師誦讀時“進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動的神情凝注在眼睛裏”,使“我”對新文學更有興趣。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