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九年級語文的試卷分析範文

本文已影響 2.01W人 

本套試題仍以宜昌市的“突出能力,注重運用,聯繫生活,取材課外”爲命題原則,結構上由三大板塊組成,即書寫(6分)、閱讀(54分)、寫作(60分)。其形式與中考一致,爲學生以後的畢業和升學考試給了次訓練的機會。在內容安排上,側重於考查書寫、字型、詞語運用、句子訪寫、語言積累、文化文學常識等,同時加大了對學生提取、歸納和概括信息,並通過閱讀、理解、感悟、和體驗與文本對話的能力的考查;寫作部分以命題和半命題作文爲主,給學生具體提示,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情可抒。

九年級語文的試卷分析範文

  一、試題主要優點

1、試題結構合理,體現三個維度目標並重的特點,既有閱讀積累和運用的考查,又有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考查。既能比較全面地反映學生學習和運用語文的能力,又能比較準確的考查和和指導教學,能夠發揮考試的檢測和導向作用。試題檢測的分數能比較客觀地評價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2、充分體現了語文這學科特點。今年的這份試卷以讀寫爲本,體現了終極評價的特點和功能。比如本試卷有仿寫(書寫題),有對觀點的評價(7),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能力(1、8、9、10),有積累的考查(12、23、24), 詞語的錘鍊(15、18),表格識別和填寫(16),對聯知識和寫作手法(17、2),有名著賞析(20、22),文言文理解(4、5、6),有字詞的填寫(19)等等。 注重與生活聯繫,體現語文學科的實踐性特點,如第24和25小題,是對學生關注名著的一個考查點,讓學生嚐到了讀過經典後的甜味。

3、內容取材上注重了體現民族文化的主題,發揮科學的育人功能。2007年中考試題如果說是一次別開生面的經典之旅,那麼這套試題就是一次文化大餐的品嚐。三則文言文讓學生感受到了古人讀書的方法,而且可以實際運用,更讓學生明確了讀書的益處是很久遠的歷史了。《武侯祠:一千七百年前沉思》是一篇敬仰和懷念歷史文化名人的文章,學生在讀過之後,能與作者產生共鳴,這一選段不僅是對課內知識(《隆中對》、《出師表》)的延伸,也讓學生關注了我們國家燦爛的歷史文化。《三國演義》是我國古典文化的瑰寶,節選的文字激發了學生課外讀名著的興趣,此題的設計讓學生再一次品嚐了我國古典文化的魅力。

4、試題難易適中,且注意體現一定的層次性。試題在設置上都注意按照由基礎到能力、由閱讀到寫作、由課內到課外的順序進行編排,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體現出較明顯的層次性,符合學生的心理和認知規律特點,有利於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最好成績。3、4、5、7及閱讀二、16、24、25相對來說容易一些,學生得分率較高。6、11、15、17、18、19、20、21相對來說難度大一些。

  二、答題評價

1、書寫

這一次書寫與以往相比有所改變,不是直接抄寫,而是讓學生仿寫。這一點要求除了要求學生書寫工整規範美觀以外,還考察了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這一題得滿分的居多,因爲學生在按題目要求寫。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沒有看清題意,在照抄原文。有的隨心所欲,有的亂塗亂改,卷面模糊。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學生答題習慣不好,沒有養成認真答題的習慣;另一方面是部分學生書寫的確有問題,這些同學以後要加強練字。

2、閱讀

三則古詩文的比較閱讀是整份試卷中得分率最高的,總分是15分,抽樣九五班均分率12分,九四班12.8分,得全分者2人。主要失分點第2小題關於寫作方法的考查,有的學生寫成了託物言志和借物抒情等,有的學生寫成了對偶和對仗;第1小題把第二問簡單答成“體會”,沒有寫具體。這是學生語言歸納方面的欠缺。第7小題怎樣看待作者的觀點一題,有學生把作者的觀點當作理由,這是沒有得分的,其實這一題非常靈活,只要學生談出自己的觀點及理由即可,但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可喜的是第4小題兩個詞語解釋和第5小題劃分句子節奏的做得很好。看來學生對簡單的文言文和詩文的理解能力在不斷增強。

《談天才》是一篇議論文,這一題關於議論文的常識不多,重在考查學生閱讀文章的習慣:如第8、9、10三題答案就在原文中,但相當大一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認真讀文本的習慣,大而化之,所以這些題失了分。但凡有認真閱讀習慣的學生這一大題是滿分。抽樣調查,每班都有6個左右滿分者,是所有閱讀題中得分率最高的一題。第11小題問“比喻說理有什麼好處”,相當一部分學生只籠統地說“生動形象”,而沒有結合語句來分析。12小題強調的是另一個具體事例,語文積累貧乏的學生雖然沒有空題,但沒有得分,原因是在文中找的一例,或者沒有抓住具體一詞。

閱讀三《武候祠:一千七百年的深思》得分情況不是很好。第17題有些偏難,學生對對聯知識的掌握只侷限於比較簡單的內容,而這一題既考查學生的對對子的能力,又還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情況的'概述能力,所以這一題閱卷教師批改相對鬆一點,只要內容正確,或者是對的工整,都酌情給了分。13,14,15小題看似簡單,但學生只停留在閱讀的表層,沒有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去感悟作者的情,分析詞語的搭配是否合適,比如“筆鋒”應該是“如槍如戟”,這是比較明顯的,只要稍稍加以醞釀就可得分。16題填寫表格是本題得分的亮點,因爲我們在複習階段着重訓練了,但出現的問題是概述的事件不明確,比如把“揮淚斬馬謖”概括爲“諸葛亮的淚”,可見部分學生沒有抓住要點。18題“酬”字體現的魅力,我們以爲學生答題有困難,但實際得分很可觀,看來學生學習《出師表》時很認真。第二問答案顯得不精煉,只泛泛而談,但閱卷教師都酌情給了分。

《三國演義》選段閱讀,出現一字詞基礎題,這一題得全分的微乎其微,如“泥濘不堪”這一詞好多學生不知道,“面面相覷”的“覷”字不會寫,“別來無恙”的“恙”寫成了“羌”。20題有的學生說“金鎖”指青龍刀、曹操,說蛟龍是指張遼、關羽,但出現這種錯誤還是少數。21題就跟第11小題一樣,只答出了“埋下伏筆、爲後文鋪墊”,沒有答出人物的性格特點。22題寫標題,學生還是能概括出內容,但沒有抓住小說寫回目的方法。要麼只答曹操怎麼樣,要麼只答關羽怎麼樣。所以,寫標題得全分只有三個人。23題寫關羽的歇後語,老師們看了認爲學生得分都不大可能,因爲學生掌握的都是關於諸葛亮、曹操的,但分析試卷時,還是有30%的同學得到了一分。有不少學生將歇後語與謎語混爲一體,如孔雀收屏——關羽,還有的自創。24題學生答題情況較好。題目本身所給的回目有幾個。與回目有關的故事情節,學生雖不是都很熟悉,但題目只要求寫一個故事,學生畢竟在課外對名著有了一定的閱讀與瞭解,90%的學生能得全分。沒有得全分的要麼是表達不清晰,要麼是張冠李戴。25小題得分很高,因爲我們學校的話題教研課題就是《與經典同行,爲生命奠基》,好多學生把“經典”改爲“名著”,這就是一條很好的標語。諸如:“讀中華名著,品文化精髓。”“走進四大名著,感悟文化氣息。”等答案精彩紛呈。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